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2024-04-07

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通用5篇)

篇1: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状况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就业压力来自于金融危机对两个群体就业的影响,一是对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二是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从数量上看,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远大于大学毕业生,然而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村成为城镇就业的蓄水池,发挥着缓冲器的作用,失业农民工短期内可以返回农村地区。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情况则有所不同,他们急需在走出校园之后找到工作。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这两大就业群体中,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提升而迅速缓解,甚至会再度出现民工荒的现象,当前国家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形势并不那么乐观,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尽管经济形势良好,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较为突出。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析

从不同性质单位接收毕业生占接收总数的比例来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非国有单位接收毕业生比例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加。2007年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另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左右,占已就业毕业生的0.4%左右。这一结果说明,随着国家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就业指导作用的日益凸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所转变,不再一味追求稳定,主要去向不再仅限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是把非国有单位作为就业的重要选择,且呈较快上升趋势。

从不同性质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学历比例情况看,本科生仍然是各类单位接收的主要部分,在各类单位所占比例均在50%左右。非国有单位对专科生的吸纳能力较强,招聘的专科生数量与本科生相当。整体上,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对研究生的接受比例远远高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单位。

(三)不同地区接收高校毕业生情况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经济相对发达的大中城市仍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同时,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5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很快,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数量差距。这一变化表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在吸收和引进人才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增强。同时也和目前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比如到西部农村地区的毕业生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可以代偿国家助学贷款。另外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毕业生中到县和县以下单位就业的达到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增加。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多种原因,其中落后的产业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户籍制度等是比较突出的原因。

(一)落后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非常小。长期以来,低端的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制造业成为推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由于对文化和技能要求较低,农民工通过培训之后就可以胜任,因此许多企业宁愿招聘农民工而不愿意招收大学毕业生。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从5.58%提高到7.53%,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工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则从57.74%提高到66.47%,显然,制造业中农民工的增长远快于大学生。制造业是我国非农就业中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全国30%以上的从业人员都在制造业。尽管制造业在迅速地扩张,然而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增长。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行业,同样由于尚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同样非常低,2005年大专以上从业人员仅占

8.73%,而农民工则占了51.74%。在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形下,当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扩张时,就业难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1999年高校扩招之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不构成突出的社会问题,从1999年开始,高校大幅度扩招,结果到四年之后这批学生应该毕业的2003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突显了出来,从此之后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由此可见,对于

大学毕业生供求与需求之间的失衡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并不能在短期内加以改变。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这使得各种劳动力都纷纷往东部沿海地区聚集,大学生就业也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首选就业区域。2000年,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约占 47.69%,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提高到53.24%。这使得东部地区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大学毕业生在东部寻找就业岗位的难度也日益增加。由于城乡差距同样显著,在同一个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往往也都向大城市聚集,这使得大城市呈现出人才集聚的“马太”效应,同样也使得大城市里大学生求职竞争非常激烈。当前,户籍制度在大中城市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能否取得大中城市户口是他们找工作过程中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他们往往把考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作为求职的优先选项。不少中小企业虽然对大学毕业生有较强的需求,然而由于无法解决户口,最终也很难招聘到或者留住大学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明显向公共部门聚集,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部门不仅可以解决落户等问题,而且在稳定性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

(三)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更多的竞争威胁。

首先是来自于被裁职员的竞争威胁。这些人员在失业之后势必要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准备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显然是一种竞争威胁。相比之下,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容易受到冲击。其次是来自于海归人员的竞争威胁。由于美国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大量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在毕业时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更有原本在海外工作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的人员,他们都有可能回国寻找就业机会,这无疑对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形成竞争威胁。相比之下,国内大学毕业生在外语和专业技能以及视野等方面可能会处于下风。以高校为例,由于近年来海归博士较多,因此给了高校以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少高校在引进老师或者研究人员时往往会优先考虑海归博士硕士,这无疑给本土毕业的博士硕士们在求职过程中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篇2: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加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虽然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数量较少, 但是这类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非常大, 它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广大公民个人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由于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批量买卖, 使一些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在掌握他人的家庭、财产情况下, 易导致敲诈勒索、绑架、抢劫、诈骗等犯罪的发生。同时由于公民在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或者短信后, 会认为自己在办理购房、购车、求职、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业务时登记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 从而对这些单位和经办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对和谐诚信社会的建设造成极大破坏。

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个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隐私, 是个人隐私的一种载体,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实质上就是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保护公民的私生活不受干扰。在信息时代, 个人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容易被泄露, 公民的个人生活安宁也不断被侵扰。所以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核心是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对于建立人们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信心, 保障国家信息化进程, 推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建设和谐诚信社会的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的特点分析

(一) 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方式的多样化

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网络购买交易个公民人信息。二是发布虚假广告骗取求职者个人信息。三是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复制公司的客户资料。四是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或个人私自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由于网络交易方式具有便捷性和低风险性特点, 它是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最主要作案方式。2013年某区检察院受理的6件案件全部采用网络交易方式作案。犯罪分子首先利用搜索引擎或者加入特定的QQ群, 在互联网上查找个人信息提供者, 再通过QQ或者电子邮箱等方式传送接收公民个人信息, 并以银行转账的方式完成交易。

(二)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主要目的有推销产品、非法牟利和违法犯罪

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已得到广泛认知, 受利益驱动, 犯罪分子利用获取的个人信息应用到业务的扩展之中, 以挖掘潜在客户, 这也是催生了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交易市场的源头之一。2013年某区检察院受理的6件案件中有4件是将获取的公民信息用于健身器、化妆品、美容仪等各类产品的推销。1件是犯罪分子以倒卖个人信息赚取差价为职业, 采取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方式牟利。1件是采用欺诈方式诱骗个人购物骗取财物。同时这类犯罪也容易导致其他犯罪的发生。一些犯罪团伙和非法调查公司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诈骗、敲诈勒索、绑架、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种类齐全、数量巨大, 涉及面广, 并形成产业链条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人群类别主要包括股民、私家车主、银行、保险公司的客户、企业负责人和高收入人群、新生儿名单、网络购物和网络注册用户人群、购房者、求职者等, 信息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收入、爱好、联系电话、邮箱、地址、职业等各个方面。同时一次性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数量巨大, 都是以万条计算涉及面广。由于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有利可图, 这类犯罪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信息犯罪网络产业链条。现代社会的先进手段让信息的搜集、保存、复制变得便捷, 而且一份信息可以被反复转卖, 属于“一本万利”的交易。如金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中, 犯罪嫌疑人一次性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近9万条, 非法交易金额达15万元。

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需求。在信息社会中, 我们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获取到许多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在许多依赖信息生存的企业眼中, 个人信息是一种生产力, 是一种商机, 有了大批客户的信息之后, 推销工作的开展也变得便捷, 对于信息的这种求之若渴的态度也催生了买卖信息的行业。

其次是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人们需要频繁地与外界交往, 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庭住址、职业等个人信息经常需要向商家或者单位提供, 造成个人信息时刻处于被泄露的危险边缘。但相关部门没有针对此类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提示、预警和防治措施。

再次是公民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且怠于维护自身权利。公民因工作、生活需要随意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 往往疏于防范没有认真考察对方的使用目的, 在出现信息泄露情况时, 往往因无法确定是哪个机构泄露了信息或者是无法预期到维权的后果而放弃了诉诸法律的权利。

四、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一) 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此类犯罪行为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衔问题, 弥补法律空白。进一步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制订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供司法机关及行政机关在实践中执行。尽快出台《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 对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部门和机构收集、加工、转移、使用、管理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予以严格规范, 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和要求, 落实工作职责和法律责任, 把公民信息的保护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二)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一方面, 由政府主导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诚信教育, 教育全体公民把尊重他人隐私, 不随意宣扬、传播他人信息作为一种诚信与道德责任来履行。公安机关等有关职能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对学生、公民进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 让每个公民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增强防范意识。另一方面, 公民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信息保密意识, 在提供个人信息时要了解对方的诚信度, 并对其获取信息的目的及使用范围进行了解。在已经获知自己的个人信息被他人利用, 涉嫌诈骗、敲诈勒索行为时, 要坚决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积极配合提供线索证据, 消除隐患避免更多的群众上当、受骗。

(三) 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监管

一方面, 强化个人信息持有单位和个人责任意识。规定对因工作关系取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规定用途和范围使用, 发生泄露或者违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情况时给予严厉制裁。相关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部门, 要利用技术手段健全制度, 明确授权审批流程, 对查询信息的要建立备案和登记制度, 定期检查信息查询记录, 能通过信息系统后台查询相关记录。另一方面, 建议建立由信息产业部门牵头, 工商、公安、文化、宣传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动工作机制, 共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共同治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规范信息产业的市场秩序, 规定除政府公益性短信、电话外, 对群发短信广告、推销骚扰电话予以禁止, 并明确对此类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处措施, 防范违法犯罪分子通过手机干扰人们的正常日常生活。

摘要: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发展和商业利益驱动的双重作用下, 公民个人信息遭受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 使人们的个人生活和隐私不断遭受干扰, 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文章通过某区检察院近几年来查办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实证分析, 对完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法律实践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篇3:浅谈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62-02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总体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据教育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达340万,2006年达410万,2007年达495万,2008年达559万,2009年达610万,预计2010年大学生毕业规模将达630万。

与此同时,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来看,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将无法改变,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其就业。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外部因素。

2.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大学生内在质量下降(国有高校出具名不符实的文凭),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另外,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做及时调整,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高等教育供求难以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求得平衡,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3.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高校毕业生经验、观念跟不上

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由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然而,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非常看重工作经验,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费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尽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但是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二、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 整个社会就业现状差强人意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大幅下降。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本科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2.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认识有误区

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起点指标,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显示,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66.67%,仅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人才仅仅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3.转型中的一代就业观念、思想没有革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年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而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所以观念不能及时革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4.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

高学历不等于高就业能力。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另外,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5.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调,而且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6.大学生自身素质下滑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国家外语四级和国家计算机二级,与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三、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对策建议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第三,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最后,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各个用人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首先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其次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发展职业培训机构,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最后,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4.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

5.自主创业:唱响时代凯旋之歌

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

篇4: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与体育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中国足球事业也向着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中国足球要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理想成绩,就离不开符合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理论指导,更离不开科学研究工作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研究工作在促进足球运动发展,推动足球教学训练改革,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及足球管理水平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1999至2006第一季度我国足球运动科研成果的调查统计,对国内13种体育核心期刊足球科研成果及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用于探索我国足球科研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从中得出足球科研论文发表的一般规律,以便更快的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国人的梦想。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体育文化导刊》、《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3种体育期刊中有关足球的论文946篇及其作者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文献法(在中国期刊网上查阅13中体育核心期刊有关足球的论文946篇); 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足球科研成果数量的动态分析

现在科学技术和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给足球运动科学研究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本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在足球运动的理论上不断创新,科研成果卓有成效。足球论文的发表量,从一个侧面正反应出足球的科学化程度。据统计,1999年—2006年第一季度在13种国内体育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足球论文有946篇,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是足球论文发表的主要阵地,在这几年中占据了“三巨头”的地位,7年多的时间内分别发表100多篇,占总篇数 的1/3多。此外,各体育院校的校刊,也为足球科研理论的刊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7年多的时间里共发表578篇,占总论文数的3/4。据有关专家统计,自1992年制定的《中国足球运动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到1999年与1999到2006年这两个8年间比较,足球论文发表的总数量有所增加,但相同的是大多数发表在《中国体育科技》和各体育学院的学报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些年以来,足球科研人员投稿方向还带有定向思维性。笔者认为,科研人员应在占据了已有的根据地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向纵深及三维方向拓展,全方位的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从论文的总发表量来看,7年多的时间里,共发表946篇,平均每年每刊发表9.9篇,虽然比92—99年8年间发表总量381篇,平均每年每刊发表2.6篇,增加了三倍多,但还应该再进一步加大我国足球科研工作的步伐。因为我国足球运动科学研究的成果,直接影响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根据图1的数据画出了各年度足球论文发表趋势图。从总体上看自1999年—2005年我国的足球论文数量增加,但增长速度缓慢。回顾7年中国足球运动的科研成果,可以发现凡是有重大比赛以及举办全国性论文报告会前后,论文数量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这反映了足球科研工作者日益重视对重大比赛的研究,力图从比赛实践中发现指导训练、比赛的规律,找出中国足球的差距,使中国的足球尽快赶超世界水平。

3.2 足球科学研究选题分析

为了全面、准确、深刻地揭示足球运动中的各种问题,研究者必须多种途径、多个视角对足球运动的各种现象进行研究,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其本质特征,进而探求其规律。目前,对足球运动的研究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既有宏观方面的研究,也有微观方面的研究。根据研究,我们把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见表2:

从表2的统计分析来看,这些年发表论文的研究内容比先前更为丰富。研究领域涉及体育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竞赛、学校体育等多个方面。此外对足球运动竞赛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也有所增多。大多数论文还是集中在对技战术的研究占16.5 %;比赛分析占11.5 %;管理体制 15.4% 等方面。

3.2.1 足球运动技战术和比赛分析的研究

技战术研究的论文数量较多,达156篇,占成果总量的 16.5 %,此类研究以比赛实践为基础,对足球运动技战术进行探索、完善和创新。主要涉及各种进攻与防守技战术,且兼顾个人与集体技战术研究。其中对中外的男女足球队技战术运用比较的研究较多,占10.2%。例如《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杨力等发表的“第四届女子世界杯足球中国队与四强队技战术比较分析”;《中国体育科技》中龚智敏发表的“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日、韩3国技战术分析”等,反映出我国足球科研队伍对技战术研究的高度重视。在比赛分析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有109篇。特别是对重大比赛的分析,且对足球射门的研究热度更是有增无减,体现了“射门永远是世界性的难题”这一论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能够解决足球运动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但是,研究多数是对比赛实况的观察统计,只有少数是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及其他的方法进行分析。应加强对实用型技战术方法的研究,更快地推动足球技战术的进步与创新。

3.2.2 管理体制与规则裁判的研究

对国内外足球运动管理体制和规则裁判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加,分别占总成果的15.4%和6.7%。从内容上看,集中在对我国足球职业化、市场化、法制化改革因素和俱乐部经营管理现状及经营运转模式的研究、探讨。例如《体育与科学》中刘庆肖“对中国足球俱乐部市场开发的思考”;《中国体育科技》中“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开发现状调查与分析”等。相关论文中提出了影响我国足球职业化进一步改革的主要因素有经费、场地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职业化、科学化水平不高,职业化改革的目标不明确等。这些研究正确的反映了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在规则裁判方面的研究论文有63篇,占 6.7%。一般是结合对世界高水平比赛的裁判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探讨世界高水平裁判员在跑位、选位、判罚、控制比赛、关键球的判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为我国足球裁判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其中也比较多的涉及足球裁判的社会心理方面,特别是对足球“黑哨”颇有微词。例《体育学刊》2003年06期陈博“司法介入职业足球裁判黑哨的两个焦点问题”,2005年05期李仪等“关于黑哨成因的经济理性思考”。通过对此类现象的分析,使足球运动在规则裁判方面趋于完善,提高足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及欣赏价值。

3.2.3 对训练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研究

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分别为68篇与71篇,二者的发展比较平衡,这些方面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教育学、训练学、系统科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研究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

教学理论贯穿的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趋于最优化,并运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人工智能加以辅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上发表的“基于Internet的足球战术教学与训练信息交互平台的开发研究”。同时在教学理论中,也注意培养学生在运动技能获得过程中的自主创新意识。例如《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中周毅等关于“足球战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验研究”。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这些年来对训练理论及教学理论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理论水平不断上升,研究应用价值不断提高。

3.2.4 心理和体能方面的研究

对足球运动员心理、体能研究的论文分别占总论文数量的5.2 %和4.2 %,这些方面的论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心理与体能训练已经引起了足球科研人员及教练员的足够重视。而且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水平比赛与比赛关键时段,心理因素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2005年全国三大球工作会议把“加强体能”在技战术指导思想中提出来,研究者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理论、途径来提高运动员体能,不至于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虎头蛇尾”的局面。因此,研究足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调控与增强体能来提高训练质量及比赛成绩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2.5 生理生化与后备选材的研究

近年来,应用先进仪器和生理生化指标对足球比赛和训练中运动员生理机能变化进行研究的较多。且研究成果较以前有显著提高,占8.9 %。研究人员花费大量心血通过实验、测试,检测生理生化指标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的影响。一方面,研究者通过提高自身运用生物科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注意与运动生物科学研究人员的密切配合,加快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有关后备选材的论文为36篇,占论文总量的3.8%,这方面的论文数量比较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如何根据足球运动规律制定符合中国青少年特点的训练大纲,抓好青少年的训练工作等,这些都是进行青少年训练工作研究应重视的重要课题。

3.2.6 彩票评述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足球彩票在喜好足球运动的人群中释放的热浪越来越高涨,研究者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足彩”的营销、市场管理、中外比较、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做了一系列的研讨。评述类的论文虽然只有23篇,但包括的范围都比较广泛。如《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中臧连朋,倪玉朋的“近140年足球规则发展评述”,《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王斌的“运动直觉研究述评”等,涉及生理生化,技术战术,规则裁判等多个方面。

而其他方面研究的论文跨度更大,包含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运动医学等多个综合性学科的足球论文。发表在《体育文化导刊》上的足球论文可谓包罗万象,较多关于足球文化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足球视角。

3.3 足球科学研究方法分析

法国笛卡尔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莫过于方法的知识。”体育科研方法在科研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1999到2006年,8年中13种体育期刊发表的足球论文统计分析,科研方法综合运用的比例增加,占75.6%,每篇论文都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科研方法进行研究,打破了传统的方法单一的局面。具体运用情况如表3:

从收集资料的方法来看,所统计的论文中利用文献法收集学术论文占有很大比例,达24.7%。利用观察法收集资料的论文有218篇,占23.1%。运用调查法收集资料较以前有较大提高,且多样化,主要有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而利用实验法获取科学研究资料的成果更少,仅占9.9%,应充分利用此类实用性较强的成果来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全面进步。

从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来看,7年多以来我国足球科研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占其科研成果总量56.5%,运用经验总结的方法占33.8%。我们还看到,运用数学方法来处理、分析资料的论文仅占36.2%,大部分论文所运用的数学方法还停留在百分比、平均数的水平,运用统计学原理、模糊数学方法的少之又少,仅占总数的2.6%。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研究人员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定性分析,最终使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1999到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足球科研论文的年发表量,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较小。其间出现了微小的波动现象,主要受世界杯赛事及其他比赛的影响。但从具体数据上看,足球科研论文每年每刊的发表量是9.9篇,较以前的2.6篇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与现实需要相比还是较少,不能满足足球运动进步的需要。说明我国足球科研力度还不够,应引起足球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2.从研究选题和方法上看,对足球技术战术研究比较多,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比较少。对男子成年足球研究较多,对男子青少年和女子足球的研究较少,对女子青少年的研究更少。反映出了我国足球科研工作在不同领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研究方法运用上,单一方法的多,综合方法运用的少。在整理和分析资料时,定性分析的多,定量分析的少。此类现象已成为制约足球科研水平提高的关键。

4.2 建议

1.广大足球工作者,要从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开展足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吸收一些人体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人才到足球科研工作中来,加强对足球的多学科研究。

2.鼓励教练员从事足球科研工作,以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倡体育院校足球专业的教师与当地专业队以及科研机构挂钩,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促进我国足球科研工作的发展"

3.针对我国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球科研课题招标立项;将足球科研论文报告会形成制度。

参考文献

[1]黄汉升.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4:8.

[2]陈效科,刘先进,徐金山,黎春生.关于12种中文体育期刊足球论文统计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12).

[3]《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编写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马樟生.对我国1994-2000年中文体育类部分期刊足球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

[5]黄竹杭,刘浩,郭柄彦,胡晓善.对当前国内足球科研方法运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

[6]王崇喜,等.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5: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

一、命题的基本趋势

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2.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采用的新材料和营造的新情境将更具人文色彩。考古发现、馆藏文物、影视片断、报纸通讯报道、图表数据、人物言论摘录、电影戏剧、名著、图片漫画、票证、标语、口号、广告、路牌、印章、纪念章、纪念碑、餐具、服饰、谚语、儿歌、俚语、外来语、新词汇、网络语言、对联、建材、民俗、观念等鲜活素材,都将成为高考命题的载体。

4.将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代主题,强调历史学科“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将更具有开放性,把历史学科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6.将进一步体现学术性。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和史学成果会被大量引进高考试题。同时,会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近几年全国文综历史试题总体基本上保持了相应的稳定性,体现出“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同时又侧重考查通过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设计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一)考查题型特点

1. 选择题特点

(1)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组题。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题量分配一般是8题与4题,其中考查比重最大的是中国古代史,一般为4题。

(2)试题选用的材料简短、阅读障碍少。

(3)设问灵活,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思维过程及方法,能力层次要求高,整体难度大大高于地方卷。

2. 材料解析题特点

(1)第40题特点:主题式、跨度大、综合性强,体现“中外关联”“古今贯通”的考查要求。

(2)第41题特点:第一,属开放性试题,内容及形式无定式可循。第二,强调史观与基本史实的有机结合。第三,突出对基本能力的全面、综合考查。第四,一般采取分层评价。

(3)第45~48题特点:第一,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考查的历史现象来自材料而非教材,考查内容较少直接涉及教材内容。第二,考查方向主要集中在原因、背景、措施、特点、作用、意义等方面。第三,突出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以及运用模块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特点

1. 依托主干知识,重视基础性

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遵循这一原则,试题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如2016年全国Ⅱ卷涉及的考点有: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科举制的影响、宋代土地兼并的原因、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近代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根据地经济发展的原因、抗战胜利后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一五”计划、雅典的民主政治、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苏联的“一五”计划、美苏争霸、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清政府的军事改革、洪仁玕的政治主张,这些都是中外历史主干知识,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

2. 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

试题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有机结合,科学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

示例1(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解析】第(1)问考查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解答时先提取材料一信息“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高产作物不断推广”、垦荒等说明原因,再从“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人均收益递减”“民变”等说明其影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补充说明。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康有为建议移民、严复倡导兴办现代实业、有人主张“迟婚与节育”说明相应主张;可结合晚清经济发展状况、半殖民地形势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出评价。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方面。

该题选取“人口”作为命题话题,呼应了当前社会有关开放二胎、人口老龄化等热点,体现了全国卷鼓励学生用历史知识指导生活实际的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全国卷命题的时代性。

(三)考查目标特点

1. 强调能力,凸显历史素养立意,开放方式多元化

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绝非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试题以知识为载体,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看待过程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上。

从2010年开始,全国卷中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2011年,开放性试题在全国卷中单独成题,共12分,分值很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难点。从2011年以来,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试题形式不断创新,考查角度不断翻新,命题立意不断提高,成为全国新课标文综卷材料解析题中的最大特色。学科素养在第41题中的表现有: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示例2(2016年全国Ⅲ卷文综第41题)(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呈现,考查中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通商口岸的设立。要注意题目要求:(1)提取信息,即“自开商埠”的信息;(2)简要分析,可以分析原因、过程、特点、性质、实质、结果、意义、评价等。此题在阅卷中一般要求提取信息准确有效,能从不同角度作出合理分析。

【答案】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达;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族入侵。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自开商埠与约开商埠的不同,考查角度新颖。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提取和归纳材料中的一个主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必须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 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引导考生思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化与统一性,感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从中外历史发展中汲取积极进步的养分,树立正确的文明观、民族观、国家观,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这一要求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示例3(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26题)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

【解析】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有恶的一面,故要求人们应泯灭自身的欲望,追求至善至美这一人生的最高目标。故选D项。

【答案】D

该题考查对人性的认识,体现了高考试题重视对考生情感、世界观、价值观的考查。

3. 运用各种史学范式探讨历史

近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生态史范式等不同史学范式,在近几年的高考当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体现,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示例4(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2)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属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性著作,它关注传统技术,缺乏创新,对社会的影响较小;而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更看重理论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其创新度和社会认知度较高,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两者出现的背景需要结合17世纪中国、欧洲的相关知识以及材料中提到的两位科学家的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第(2)问,由材料一可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当时的中国反响很小,却在19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由材料二可知,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受到欧洲社会的追捧。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八股取士钳制人们的思想、封建士大夫愚昧无知、缺乏重视科技的社会风气;而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崛起,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时的欧洲有重视科技的良好社会氛围。

【答案】(1)特点:

①宋应星: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②牛顿: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

①宋应星: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②牛顿: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宋应星: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牛顿: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该题以宋应星和牛顿的科技成果入手,考查17、18世纪中西科技文化的异同,体现了全球史观。

(四)考查形式特点

1. 灵活运用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题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境,搭建一个测试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试题的选择和运用既有对以前风格的继承,也体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更有利于考生发挥。不追求材料的形式,注重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

示例5(2016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7题)(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时间“1965年”,联系当时的国际局势——此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且美国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以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并结合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分别从美国战略重心、吸取历史的教训、中国政府的表态、美国的措施等方面作答。第(2)问需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如国内反战因素,国际上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战争的态势等作答。

【答案】(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中美大国关系既是当前国际关系热点,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历史知识,但该题考查方式非常新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设计巧妙,考查了考生的基本功底和学科素养。

2. 注重学科内综合

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的掌握情况,引导考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示例6(2016年全国Ⅱ卷文综第29题)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增加,价格相对较低,A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是为了保护根据地,B项不准确;当时革命根据地政权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根据地的安全与扩大,排除C项;材料明确说明的是社会经济存在区域差异,没有体现经济封锁,D项错误。

【答案】A

该题考查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体现了高考试题注重学科内综合的特点。

三、复习备考建议

1.要强化研究意识,做到有的放矢

(1)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明确命题思想、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和内容,细化复习目标。

(2)研究全国新课标卷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试题,分析命题技巧和评分要求,优化复习策略。

(3)分析学科内容,明确考什么、怎么考,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为什么考这些内容、考过的内容还能怎么考、还会考哪些内容。

(4)关注前沿研究动态与成果,挖掘和利用其与学习内容的联系,拓展复习视野。

2.要强化规划意识,做到循序渐进

(1)高考备考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要有规划意识,做好整体复习计划。

(2)根据学科特征和现有教材的编写体例,主要开展两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专题式复习,实现基于教材专题的“纵通”,梳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阶段复习,断代通史式复习,实现基于一定主题的“横通”,包括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包括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概括出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特征。最终构建一个立体的历史知识体系。

(3)夯实基础与能力训练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3.第41题备考建议

(1)梳理主干知识,强化历史核心概念的学习。

(2)加强多元史观学习,学会用多元、多视角的方法研究历史(分清史实与史识)。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的开放性明确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评判标准来看待历史事件。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上固有的结论,应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并在答题上尽量做到解释多样化。

(3)要多关注史学前沿动态与研究成果。

(4)加强针对性训练,注重答题技巧与方法的掌握。应该重视对“论证”“对比”“启示”“评价”“认识”等开放性试题的训练,逐渐熟悉题型的特点、摸索答题的规律与方法、培养好答题的习惯与技巧等。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固定答案,但良好的答题规范与方法对得高分很有帮助。

4.选修模块的备考建议

(1)针对选考内容及选考题的要求,从选考指定的四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重点学习。

据统计分析,四个选做题,按照考生选做率和平均得分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第48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45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7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6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复习要立足教材,又高于教材。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掌握模块学习的基本思想、框架和方法。

(3)参照全国卷提供的“材料与问题”情境,落实对材料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运用模块主题学习的基本框架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5.具体训练建议

(1)精选精练,拒绝题海战术;经典试题,反复训练;核心内容,多角度、多形式训练;具体题型,专项训练。

(2)分科训练,注意难度的调控。相对地方卷而言,全国卷总体较难。平时训练和测试时,试题难度要循序渐进,适当加大难度,向全国卷难度看齐。

上一篇:建材城开业策划方案下一篇:以“爱护自己的眼睛”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