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2024-05-08

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精选8篇)

篇1: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详案教案《彩色世界真奇妙》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音乐活动详案教案《彩色世界真奇妙》含反思!

活动设计:

颜色使世界美丽,颜色也能美化幼儿的心灵。因为孩子们都喜欢色彩鲜艳又丰富的东西。在孩子们身边的事物中,到处都是漂亮的色彩。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叶。在这彩色的世界中引发着孩子们观察的兴趣、求知的欲望、美的感受。为了陶冶幼儿对大自然的美感,让幼儿在这个彩色世界中去探索,去想像,展开视觉、听觉的色彩之旅。因此,结合我班的主题活动“彩色世界”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这节音乐活动----《彩色世界真奇妙》。让幼儿在活动中更深刻地体会到彩色世界的奇妙和事物的色彩特点。同时也发展小班幼儿良好的欣赏音乐的能力和唱歌习惯,及音乐活动的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乐于学习感受乐曲中形象的颜色乐句。

2.幼儿能通过肢体动作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彩虹、蓝天、绿地、红花

2.画纸一张,彩笔

3.录音带、歌曲、录音机

活动重点:

根据活动目标,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学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图片: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红红的花,弯弯的彩虹

(评析:为了让幼儿尽快把思路集中到活动上,所以一开始就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五彩的课件图片来吸引幼儿的眼球.)

2.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初步感受大自然色彩的奇妙

3.揭示课题“彩色世界真奇妙”,老师发现大自然的色彩太奇妙了,我把它编成了一首“彩色世界真奇妙 ”的歌,请小朋友们来学一学,念一念好吗?

(二).运用直观的绘画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含义

1.出示白纸一张.2.然后根据歌词的先后顺序每说一句歌词就画一种自然景色。如“蓝蓝的天”就用蓝色画上蓝天。

(评析:为了让幼儿有效地掌握“彩色世界真奇妙”教学内容,活动中我运用了直观的绘画方法作为重点来理解歌词中“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红红的花、弯弯的彩虹”等。先出示一张白纸,然后根据歌词前后形容、绘画出示一副色彩鲜艳的奇妙景色。这样幼儿不仅感受到事物的自然颜色,也能领会到歌词的前后顺序,为学习歌曲做一个铺垫。)

(三).以诗歌的形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1.教师范念(边念边引领幼儿观看画面)

2.教师边念边做动作,幼儿跟念。

(评析:要把一首新的歌曲传授给幼儿就免不了教师要进行范唱或范念,这样能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彩色世界真奇妙”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轻松愉快的旋律优美的歌曲,再加上我自己的特长,用亲切好听的声音进行范唱,就能增加师幼间互动情感,激发幼儿想学想唱的欲望。)

(四).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先让幼儿欣赏乐曲,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

2.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评析:音乐唱歌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一首歌,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优美美妙之处,还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时又能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五).学习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

1.欣赏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2.教师范唱.3.幼儿整体学唱歌曲.(评析:因为在以上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让幼儿直接或间接的理解歌词内容,所以,在这里运用整首学唱,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六)让幼儿自我展示,进行表演

a)请幼儿边唱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边做动作,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对歌词的理解.b)动作可参见幼儿用书《彩色世界真奇妙》上的图示.c)也可以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自由地创编肢体动作,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表现力,理解歌词的能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得到快乐的体验。

(评析: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在活动中起到了动的一面,又能锻炼幼儿的表演能力。幼儿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另一方面,也能更加全面的诠释了歌曲的内容,把歌曲内容和肢体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幼儿在边唱边跳的气氛中能身心愉悦,使得活动达到高潮。)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表现出来的唱歌表演欲望还是挺强的,活动的气氛一直在我的引领下活跃地延续着,知道人人乐于唱,各个乐于表演为止。不足之处是幼儿自我展示表演时,不够大胆,肢体动作不够优美,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使一个活动在15分钟内展开并成功完成,还需要我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小班音乐活动详案教案《彩色世界真奇妙》含反思这篇文章共5222字。

篇2: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二、活动准备与环境创设:

主题进行前,我们利用家教园地、板报通知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和联系。请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广场、公园、动物园、去观察五彩世界,让幼儿感受自然美和色彩美。并请家长协助搜集了大量色彩的资料(图片、玩具、图书、光盘),扩充幼儿的知识经验。

世界是五颜六色的,也是精彩纷呈的。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要靠日常的熏陶。首先,我们为幼儿感受美和表现色彩创造了良好条件,精心为幼儿设置了多个区域。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大树,黄黄的房顶,组成了后墙美丽的画卷,色彩的美丽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在主题进行中,我们将玩具柜包装成“色彩展示区”,把幼儿认为最漂亮的图片、实物等分类展示,以供幼儿欣赏讨论,并请幼儿互相介绍。在“美工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各种颜色的彩笔、油画棒、橡皮泥、彩纸若干)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另外,我们将活动室中的“观察角”临时更改成“英语角”,将关于英语颜色的卡片张贴在英语角墙壁上,并投放了色彩鲜明的玩具图片,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益智角”里的彩色木珠,彩色拼图,彩色积木等使动手操作变成了一种乐趣,幼儿还可以自由欣赏。

三、活动设计与分析:

在主题中,我们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好吃的红色蔬果》、《花被子》、《颜色宝宝对对碰》、《小兔找太阳》、《谁最漂亮》、《会变的颜色》、《好看的花》、《贪心的变色龙》、《五颜六色的饮料》、《小小糕点师》、《彩色商店》、《彩带飘起来》等,利用日常生活活动和周围环境,引导幼儿发现色彩无处不在,用不同的方式表现美。

记得在故事“小兔找太阳”的分段讲述中,孩子们听得专心致志。时而安静思考,时而热情发言。最后,当小兔找到太阳时,小朋友都高兴的拍起了小手。然而最令他们激动的还是去户外寻找太阳,刚一出教室门,所有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仰起脑袋望穿天空,争抢着去找天上的太阳。在看到太阳的那一刻,他们还会学着小兔子异口同声的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又请小朋友戴上太阳镜去观察天空,他们惊奇的喊着:“太阳变成绿色了!”“老师,我看到太阳变成橘黄色啦!”“不,太阳变成黑色的了,哈哈,真有意思!”趁热打铁,我组织孩子们绘画太阳。不出我所料,孩子们的作品丰富多彩,五颜六色,效果出奇的好。

在《会变的颜色中》中,孩子们在玩玩做做中知道了三原色和配色的结果。活动开始我们发给每位幼儿一张红色纸和一支黄色的彩笔,请幼儿自由操作和混色。孩子们积极的探索着,可是,少数幼儿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颜色的变化,但是变化的效果实在是不够明显。于是,我们立即放弃了这种操作,改用了颜料水混合实验法。每组投放了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一盘红色颜料,一盘黄色的颜料等,由他们合作进行实验。所有的小朋友立即惊喜的看到了魔术般的变化。我们还用儿歌的语言进行了小结:“红黄两个手拉手,变成橙色变橘子……”实验和儿歌的结合,使活动达到了高潮。每个孩子都充满了成就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四、活动不足与反思:

在本主题中,我们班的孩子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了红、黄、蓝、绿、紫、橙、黑、白等不同的色彩,充分体验到了色彩变化带来的快乐,并能大胆创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的表现色彩美。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反思之处。如在美工区角中,教师可大胆投放木屑、宣纸、手绢、牙刷、墨汁等材料,指导幼儿练习尝试木屑画、拓印、滴染等,提高幼儿艺术技能和表现力。孩子的作品展示中,教师应及时将幼儿的介绍及对颜色的认识记录下来,作为活动的资料进行展示,供幼儿观察和欣赏。另外,如果有条件能提供面团、颜料供幼儿操作,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生成新的活动,效果会更深入和显著。

篇3:幼儿教学观摩活动评价反思

一、教学观摩点评要因人而异

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都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要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如: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的年轻教师的教育活动,要帮助他们挖掘出活动中的闪光点,支持她(他)明确应当坚持什么或是可以改善的教育行为,使其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评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教育活动时,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帮助她们梳理出突破自身固有教学方式的点,多说缺点,具体到哪个方面上需要下功夫,使其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对于很努力但进步很小的教师,我们点评时先肯定,再直言不讳地把发现的问题说透,并且讨论解决的办法。

二、双方都要调整好心态

评课者的心态决定评课质量的高低。要提高评课的效率,作为观摩者和被观摩者,双方都要学会调整心态。执教者要抱着平常的心态去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要把上课的过程看成是师幼互动交往,共同成长的一段生活经历,不要为了一味追求完美的效果而弄虚作假,从而为评课者呈现一次真实、生动的活动案例。还要摆正位置,明确大家对事不对人,要把研讨当成一个学习的过程。应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虚心接受别人的观点,虚心接受他人的帮助。领导要弱化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考察执教者教学能力和水平的管理功能,评价时应突出自身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对教师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同伴之间也要摒弃所谓的利害关系和面子问题,应抱着学习和探讨的态度进行交流,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虚心、坦诚地就某个方面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执教者和评课者都能从研讨的角度,从专业成长的角度展开讨论,以开放的情怀接纳别人的建议,就一定能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

三、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

评课活动要取得实效,首先要变革评课的方式,不能将评课者和被评者分成两大“对立的阵营”,我们应尽量为教师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评课氛围,如座谈会式、沙龙式等,把上课和评课的教师融到一起,让评课双方在愉快轻松的情境中进行平等交流。下一步我们将尝试利用便捷的网络平台或是纸条形式开展评课,这样既有利于教师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又有利于听评课双方反复揣摩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达到真诚研讨、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评价应注重自评与反思

我们应积极倡导评课者和被评者的动态互动。执教者在接受点评之前,可以先进行自评,把自己授课的思路、采用的方法、授后的反思一一阐述出来,然后再听取同伴、领导的点评,反思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自己既是受评者,又是主评者。领导在点评前也要先听听执教者和其他教师的评价,了解教师的认识水平和关注重点,适当调整自己的评价;在评价后,还应与评课教师共同进行讨论交流,以修正自己的评价,使自己既是评课者,同时也是被评者,这样评课者与被评者才能进行真情交流和平等对话,促进各自在反思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形成共识,达成一致。

五、应多角度进行评价

虽然每年我们都会开展很多次教学观摩活动,但每一次的观摩活动的关注的重点都是不同的。如侧重从教学环境方面:场景布置、座位摆放、多媒体运用、教具的设计等进行评价;有时则关注教师语言有效性的分析统计:哪些是开放性问题,哪些是封闭式问题,提问的指向性是否明确,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是否紧密等;要么是围绕幼儿发展的有效性等。

例如,去年我们在观摩和点评中关注的重点是老师对孩子的回应。活动中,不管是执教者还是观摩教师,重点记录对孩子的每一个回应和鼓励,大家评价时一起分析每一个回应的方式和好的回应、合适不合适、该怎么回应等。记得一节观摩活动教师对孩子的回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一个孩子回答问题时回答错了,其他孩子就嘲笑他,这时教师是这样回应幼儿的:“感谢你把快乐带给了我们大家,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别的办法的。”简单的一句回应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鼓励了他。在评价过程中我们把它作为重点提出,每个教师都开始反思自己平时回应孩子的方法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能引起不同的共鸣。

篇4: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关键词】幼儿园 集体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56-02

幼儿教学活动大多以集体模式为主,如何实现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重点课题。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指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情感与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以及在愉快、活跃的集体氛围中互动。为此,幼儿教师需了解幼儿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充满趣味、活泼轻松的集体活动。

一、幼儿集体教学活动目标需明确具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在开展之前,教师首先应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确保集体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真正发挥集体活动的教学优势和教育价值。因此,幼儿教师在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活动时,需尽量将目标细化,把集体活动中能够实现的目标详列出来,在实践中做到有据可依、心中有事。像本次集体活动要传授给孩子哪种技巧、技能,发展幼儿哪一方面的情感等,以明确具体的目标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比如,幼儿教师在开展“火灾安全教育”集体活动时,可将活动目标制定为:让幼儿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发现火灾时应该怎么做?如何求救?如何自救等。这样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具体,并不是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火灾安全”,而是将活动重点放在“教育”上,告知他们基本的火灾预防尝试,以及发生火灾时怎么做是正确的。通常的“火灾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发现火灾时可以拨打119火警电话,说出地点、如何灭火、如何逃生等。同时,教师可在集体活动中组织孩子进行演习或模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树立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具体的消防常识。

二、幼儿集体教学活动需面向整体孩子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顾名思义“集体”是主要特色,教师在设计时需面向整体孩子,当然也要满足个性需求,做到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存在着明确的差异性,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需具有弹性,先为幼儿规定最低标准即为活动的底线,让他们知道达到哪种水平才算合格。同时,幼儿教师还应鼓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和前进,做到精益求精,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

例如,在幼儿园“故事”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使用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先出示绘本引出课题,和孩子们一起打开书提问:首先有什么?两条虫在干什么?来了谁?有几只?三只鸟来干什么?四个猎人会干什么?……这是蜂窝,有几个?猎人用蜂窝干什么?现在变得怎么样了?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让幼儿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理解故事中蕴涵的的数学知识:故事中各事物间数量递增的关系,后面出现的事物总是比前面的多一个,这是最低学习标准,面向整体幼儿。针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深层标准,教师可要求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孩子进行探究。

三、幼儿集体教学活动加强非智力教育

虽然智力教育是主要方向,但是在幼儿园中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均处于发展阶段,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教师要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实现有效教学,在集体教学中需关注非智力方面的教育,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为此,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格外关注非智力教育,刻意培养幼儿的操作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具体的动手实践中积极思考问题,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比如,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更换主题墙饰的情况,教师可借此开展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也参与到布置主题墙饰的活动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使其成为设计和布置主题墙饰的主题,让幼儿亲自参与到操作和实践中,培养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在主题墙饰更换集体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积极的去寻求和研究事物,通过非智力教育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对于提升他们的自身能力来说也是极好的锻炼。而且加强非智力教育可突出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四、幼儿集体教学活动要灵活组织开展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需灵活组织、开展和设计集体活动,其中提问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良好互动和交流。不过幼儿教师需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在实际集体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需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有意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启发幼儿,并运用追问的方式逐步引导他们掌握知识或者发现真理。

例如,在认识“1~5”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引领幼儿使用具体物品知道1~5的数字顺序,可以是糖块、彩棒、苹果等,诸如:教师可将15个糖块分为五堆即为1、2、3、4、5,利用实物启发他们的思维,思考数字之间的大小和顺序,使其主动探究且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而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采用整体抢答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帮助他们彻底掌握这一数学知识。运用这样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不仅可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让幼儿的思维保连贯性,使其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主动思考和归纳,从而获取新的认知。

五、总结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主流形式,教师需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不足。所以,幼儿教师应从明确活动目标、面向整体又不忽视个人、灵活组织等多个方面开展集体活动,从不同角度实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文芳. 绘本融入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2]陈思宇.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109-110.

篇5: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幼儿喜爱玩弄有声响的东西,各种打击乐器都有不同的声响特色。这些都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使幼儿通过听音乐演奏乐器来逐步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的能力。我班幼儿接受能力强,节奏感好,又爱唱爱跳。因此设计了这次的打击乐《彩色世界真奇妙》。目的是想从小班开始就培养幼儿遵守打击乐活动的规则,以及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乐器的习惯。同时打击乐涉及到图谱,针对小班幼儿如何对待图谱、节奏型等问题,本次活动将做一次探索。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1、活动开始,听《彩色世界真奇妙》音乐,幼儿有节奏的做拍头、拍肩等身体动作。紧接着边唱边看指挥分组做身体动作。

(分析;活动开始做身体动作给人以老套表演的感觉,但作为小班幼儿这是从基本做起,并且是第一次接触打击乐,幼儿没有所谓“表演”的经验。同时可以让幼儿在熟悉的音乐声中,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我本人认为可以。)

2、接下来,出示图谱,看图谱上的小手学习拍不同类型的小手图谱。

师:看看图上有什么?

幼:有小手。

师:这些小手有什么不同?谁会看这个小手来拍一拍?

幼:个别试着拍,集体学着拍。

(通过拍小手间接地掌握了一种节奏型。)

师:图上还有别的小手吗?这些小手又怎么拍?谁来试一试?

幼:个别试着拍,集体学着拍。

师:引导幼儿整体拍一遍小手图。

(通过拍不同的小手又间接地掌握了另一种节奏型。并对整个小手图所表现出来的节奏型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3、教师引导幼儿整体拍一遍小手图后,揭去小手,让幼儿认识图谱。

师:现在图上有什么?

幼:小叉叉。

师:对。这就是图——谱。大家一起说一遍。这些小叉叉表现的就是节奏型,每一个x我们唱的时候都唱“哒”。现在我们大家一起用“哒”来唱一遍图谱好吗。

幼:在老师的引导下边唱边拍。

(由一个小手图到打击乐的图谱,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幼儿一直想知道小手下面是什么,所以过渡较自然。幼儿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效果较好。)

(分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因为幼儿是第一次接触打击乐活动、又是新内容,如何让幼儿明白图谱中的x是什么意思,以及不同的节奏型又该怎样拍,都决定接下来的活动能不能进行下去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老师想出了在节奏型上覆盖上剪好的小手。这样既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小手拍出不同的节奏型。避免了直接用“哒、哒、哒哒、哒”这样的专业术语来向幼儿讲解,而幼儿却不明白“哒”是什么意思,很好的解决了活动难点。)

4、打击乐演奏

在熟悉了节奏型之后让幼儿认识圆舞板,掌握圆舞板的正确演奏方法,并用圆舞板看图谱演奏。然后听音乐、看图谱进行演奏;看指挥演奏;尝试用两种不同乐器演奏。

(因为在和节奏型相对应的下面都画着圆舞板,幼儿认起来较容易。)

5、结束部分

三、体会与反思

以往的打击乐活动被大家认为是表演活动,尤其是在进行公开观摩活动的时候。是把排演好的内容再给大家展示一遍。但我设计这次活动并不是为了课堂质量达标而进行的表演,而是抱着探索、学习的态度来进行的。因为,这是小班第一学期第一次打击乐活动,幼儿此前没有接触过打击乐毫无经验可谈,自然也就谈不上表演了。我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小班幼儿进行打击乐活动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

1、小班幼儿进行打击乐活动需不需要图谱

(我认为需要。因为从小班就有目的的学习这些,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如:看图谱、看指挥的意识和能力。到了中班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以后的深入学打基础。好的常规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不是一簇而就的。)

2、图谱在活动中占什么位置?

(我认为是让幼儿逐步明白图谱的作用、以及逐渐养成看图谱演凑的习惯。)

3、关于图谱中的节奏型问题。

(让幼儿熟悉常见的节奏型,但不要求幼儿掌握。)

4、本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可不可以有别的教学形式出现;互动的情况解决的不好;在游戏中学习做的不好。)

这些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和同事、同仁学习探索的地方。

篇6: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设计背景

每个人都会做梦,梦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特别是幼儿,往往对于做梦十分好奇,我们班的幼儿早上来园,比较喜欢和伙伴交流分享,说说自己在家和谁玩,爸爸妈妈送了什么礼物,昨晚做了哪些有趣的梦……但小班的孩子往往不能准确运用语言来进行表达,而且又想幼儿在交流时还不够主动、大胆。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结合本班主题《雪人的梦》,我精心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以幼儿特别热衷的话题为切入点。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朗诵,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

2、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1、小草、小花、白云的图片及头饰。

2、《梦》儿歌挂图或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梦。

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做过什么样的梦?梦到了什么?

2、向幼儿介绍“小客人”,猜猜它们的梦。

(1)向幼儿介绍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欢做梦,猜猜它们的梦是什么颜色?

(2)说说小朋友的梦是什么颜色?

3、请幼儿看挂图,说儿歌。

教师请幼儿看挂图,看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分别用儿歌中的语言说出来。

4、请幼儿自主选择头饰,分别扮演小草、小花、白云、小朋友,分角色朗诵儿歌。

5、引导幼儿想象:还有谁会做梦?它的梦是什么颜色的?用儿歌中的话说出来。

梦小草爱做梦,梦是绿绿的;小花爱做梦,梦是红红的;白云爱做梦,梦是蓝蓝的;小朋友爱做梦,梦是彩色的。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择的教学内容《彩色的梦》目标较全面,也较具体,且目标的难度适中,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这个活动的目标体现了语言活动的主要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习朗诵,感受儿歌中描述的事物与颜色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活动开始,向幼儿介绍小草、小花、白云也喜欢做梦形式创设情境,更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更能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的学习兴趣。[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在此活动中,我通过语言激发幼儿学念儿歌,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教幼儿正确地念儿歌,这样也为以后引导幼儿想象奠定了基础。活动时听说游戏规则中一定要包含语言练习的要求,否则就不能达成语言学习的目标。此游戏规则中要求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游戏,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练习的要求。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制定的规则一定要简单,语言也一定要简洁明了,以便于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基本了解游戏的玩法。在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的环节中,我能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且在幼儿基本了解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教师担任主角指导游戏,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先与全班幼儿游戏,可以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出现,让幼儿成为胜利者,练习游戏中的规则性语言,并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接着,教师再与个别幼儿进行游戏,让每一位幼儿清楚地感知游戏的全过程,为幼儿自主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游戏较适合采用让幼儿两两自由结伴的形式进行活动。这样可以让每位幼儿都能充分地、自主地进行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练习的机会,也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从主角地位退出,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但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巡回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我也把此活动有意识地穿插安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幼儿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进行发音练习和训练各种能力。

篇7: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秋季树木的颜色、形状特征,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装扮彩色的树。

2、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材料,操作中注意遵守规则。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各种树木,对秋季树木的变化有所了解。

2、银杏、梧桐、枫树、松树等图片。

3、水彩笔;颜料和棉签;彩纸和浆糊。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引发与树木相关的经验。

1、师讲述故事:在高高的山顶上,有一棵绿绿的大树。满树的绿叶随着风儿摇摆。有一天,树叶宝宝们忽然觉得:大树妈妈总是穿着一件绿衣服,多没劲儿呀!于是,树叶宝宝们悄悄让自己变了颜色。看(出示图片)大树妈妈的衣服变成什么颜色了?

2、提问: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大树?(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二、观察图片,了解树木的相关特征。

师:原来,树不仅是绿色的,有的还会变成红色、黄色等别的颜色。今天,我们来把这些彩色的树画出来好吗?我们应该先画树的哪一部分呢?树干是什么样的?画好树干,再画什么?树冠是什么样的?

介绍树干、树枝和树冠的名称、操作顺序及它们的形状特征。

三、、出示绘画材料并逐一介绍。

每个幼儿画一棵大树。

四、活动评价。

将画好的大树剪下来,布置成彩色的树林。幼儿一同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颗树,为什么。

教学反思: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欢绚丽的色彩,更喜欢用鲜亮的色彩来表现他所喜欢的物体。而孩子又是天生的观察者,一草一木都会让他们欣喜和惊讶。当幼儿试图用他们稚嫩的画笔去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情感时,往往又缺少必要的方法技能去支持。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思考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绘画表达的技巧,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表现能力。

在以往的美术活动中,我们常常觉得对幼儿的知识要求太高了。似乎在美术活动前总应该先安排一次科学活动才行。所以,这次在制定目标时,考虑到中班幼儿的知识能力有限,我们并不要求他们掌握秋季银杏、红枫等树木变化的具体特征,而是紧紧扣住颜色这个中心,只要幼儿知道秋天的树有那些颜色就够了。

在活动准备方面,考虑到绘制的图片效果失真,所以我采用了先拍照片然后写真扩印的方法制作了这几张图片。该图片给幼儿带来了逼真得视觉冲击,更容易和幼儿的已有经验相联结。

本次活动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实施的步骤是引导幼儿了解树木的形状特征,掌握绘画的步骤。这也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觉得最棘手的部分。因为传统的由老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形式已不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所以我作出了一个新的尝试,将原来先讲解技巧,再布置绘画要求的步骤颠倒过来。因为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所以我先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做一做彩色的大树好吗?”然后设置了四个问题:1、“要画大树,应该先画哪一部分呢?”2、“树干是什么样的?”3、“画好树干,再画什么?”4、“树冠是什么样的?”结合以往的绘画经验,幼儿很快了解了绘画的步骤。同时又通过观察、比较,顺利地了解了树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形状特征。从而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纲要》要求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幼儿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美术活动中作品的展示,相信也是老师们颇为头疼的问题。用透明胶贴,老师的工作量太大。用大头钉固定再泡沫板上,不安全。经过多番对比,我们选择了PC板。颜色很漂亮,幼儿自己用浆糊一贴就行了。不仅美观实用,更换也非常方便。

美术活动的评价也一直是我们讨论的焦点。在最初的设计中,评价就是让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自己喜欢哪幅作品。但试教时发现幼儿有的没画完,有的忙着贴,有的自我欣赏陶醉,谁都不听别人说。最后有老师建议说能不能在幼儿的衣服上贴星星,让他可以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直认同。因为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幼儿成为评价中的真正的主角。他所认同的,对于他来说,就是好的。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上是我对这次活动的一些理解和思考。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困惑。如:“秋娃娃”这一形象是否有必要,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再如:有的幼儿在分组活动时有所偏向。在试教过程中就发现有的幼儿想画棉签画但没占到位置,所以拒绝参加操作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我们是应该输导,还是满足呢?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寻找答案。

篇8:幼儿园教学反思:彩色世界的主题活动反思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在整个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主题教学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以系统的课程组织与设计为基础。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 受多方因素的影响, 导致主题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得以实施, 具体分析如下。

1. 主题教学流于形式化, 导致课程的架构缺失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多数教师没有以幼儿园的整体课程与教学为基础, 导致幼儿园的教学方案众多。这些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 主要对象是各个年级的幼儿, 年级与年级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甚至一些教师为了完成主题设计与组织, 将没有关系的学科强行扯上关系, 导致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出现过多不必要的活动环节, 使得整个课程活动呈现出松散的状态, 在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同时, 还直接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学习。

2. 主题教学缺乏一定的层次性

多数幼儿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以知识为整个主题的核心, 采用串联的方式将幼儿园的各科知识联系起来。在实施的过程中, 这种教学活动缺乏一定的层次性, 没能在同一年龄段或整个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级之间形成递进与衔接, 导致主题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间接性的中断。与此同时, 由于缺乏必要的层次性, 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难以从整体上对一节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过程有比较好的整体把握与设计, 就会出现仅仅关注当下的活动, 难以从系统的角度设计与关注课程, 教师把所有的目标都集中于一节活动中, 并且想方设法要在20分钟内达到, 这不仅影响了儿童的正常学习与活动, 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二、完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相关措施

完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 在提高幼师教学质量的同时, 还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在幼儿园的整体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其完善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 明确主题教学的基本概念

在幼儿园的整体教学中, 主题教学只是幼儿园教学组织的一种形式与手段, 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在整个教学主题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获得完满的学习经验和健全的人格, 其内在目的在于活动的功能价值得到认可。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组织中,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中, 必须以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 将其他分科结构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同时处理好各个分科之间的关系, 使其能够灵活、科学地运用。另一方面, 教师在组织主题教学活动时, 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生活状况, 合理地安排学习活动, 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同时, 还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 系统地设计主题教学

在整个主题教学活动中, 要想从根本上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必须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设计, 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 由此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主题教学活动时, 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无论是教学主题还是教学内容, 都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状况,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设计、开发与实施。此外, 在整个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认知能力及目标的程度, 在提高幼儿事物认知能力的同时, 还能达到活动的目的。在目标的设置上, 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实际理解状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 确保活动的系统性。例如, 教师在《请你帮帮我》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中, 针对大班的同学, 教师可以通过表演话剧的形式, 即一个小朋友坐在地上“哭”, 另一个小朋友拿着糖“哄”, 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首先形成一种乐于助人的意识。接下来, 拿糖的小朋友肚子“不舒服”, 而地上“哭”的小朋友则积极地喊来了老师帮助他。这样的情节设计,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 培养幼儿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品质。

3. 确保主题教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主题教学活动涉及学科、幼儿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 在开展的过程中, 必须确保主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当前主题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需要参考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主题活动必须围绕着幼儿进行开展, 在组织的过程中, 组织者应从实际出发, 将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方面考虑进去, 同时还要结合着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确保教学活动的可行性。 (2) 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离不开学科、幼儿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在组织主题教学时需要按照幼儿认识事物的现实及解决问题的现实进行知识的内部考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 则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状况, 将幼儿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科学出发, 即在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 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活动设计。在整个活动设计的过程中, 除了考虑幼儿身体方面的知识、技能外, 还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状况, 将主题教学活动设计得更科学、实际。在动画片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与幼儿之间进行互动, 教师发给幼儿卡通贴纸, 幼儿则说“谢谢”, 以此来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

4. 结合幼儿阶段的课程组织

在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 因此在组织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幼儿教育阶段所有的课框架。在其组织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1) 教学活动的组织应结合幼儿园各个年级学习的实际状况, 以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环渐进, 一步步地扩展自己的学习进程。 (2) 不同年级、不同科目的教师在组织主题教学时, 所用的风格、内容不同, 幼儿在拼图的过程中能够对动物有初步认识, 然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特性。在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还能深化幼儿的思维认识。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 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也会随之完善。由此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主题教学中, 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新主题教学活动形式, 在提高自身教学质量的同时, 还能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翔宇.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孙敏.谈幼儿园英语活动与主题活动整合[J].课外阅读:中旬, 2011.

[3]任春红, 夏美红.体验, 一种生命化的教学方式——体验教学:探索型主题活动的设计[J].新课程:综合, 2011 (2) .

[4]朱平.幼儿园主题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建议[J].山东教育:幼教版, 2010.

上一篇: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辅导:人工呼吸下一篇:桂花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