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旅游分析

2024-05-09

阆中古城旅游分析(精选6篇)

篇1:阆中古城旅游分析

阆中古城旅游规划

关键字:阆中、旅游资源、观光与休闲、古城保护

一、阆中古城的简介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向为古代巴蜀军事重镇。阆中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阆中汉为巴郡,隋时改称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阆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古城位于阆中市城区南侧,是阆中的历史城区,也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而非古镇)。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天造地设,风景优美,2000多年来,阆中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和川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城市,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杜甫曾赞道“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苏轼曾赞道“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陆游也曾在此留下了“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的佳句。阆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韵味横溢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灿若群星的众多文物遗迹,构成了阆中古城在发展旅游中的独特优势。

二、阆中旅游资源分析

1、人文旅游资源 1)风水文化

风水山水,包括风水山(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天门、地户)、龙脉(剑山、巴山、续龙桥)、天然八卦(云台观)、九龙捧圣(天宫院)、伏羲玉台(三台山)等风水文化的山水景点;

风水城区,包括天心十道、风水楼、街名文化、住宅风水;

风水文化展览,包括风水文化博览馆、风水馆、天文历算博览馆、风水大院、天宫院等; 2).建筑

古建筑,包括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阆中古城的整体格局形成于唐宋时期,现存的古城主体是明、清建筑,夹有少量元代建筑,整座古城呈正南北—东西方向;

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岭南庭院建筑于一体,既有明代的疏朗淡雅风韵,又有清代精美繁复的特色。在古城范围内有7座建筑风格独特,且保存完好的民居大院,如蒲家大院、马家大院、张家大院等等; 古街巷。古城内老街交错,古巷纵横,有90多条,其中的20多条街巷仍保留有唐宋时的建筑风格。3)宗教文化

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稍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现在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巴巴寺、天主堂、基督教堂、以及云台山的道观、彭城佛教的圆觉寺、千佛寺,双龙的长青寺,古城内的净圣庵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阆中宗教文化源远流长。4)三国文化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作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在这里他曾率精卒万人,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刘备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5)市井文化

茶馆文化。茶文化在四川已经被演变成独具巴蜀特色的“茶馆文化”。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四川的茶馆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都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四川茶馆之所以引人注目,是由于它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休闲、聚会、娱乐和民间法庭。

袍哥文化,是指哥老会、天地会、袍哥会等民间秘密结社内部的江湖义气对城市文化的那部分影响。哥老会等这样的组织以“讲豪侠、重义气、解放推食、急人之急”为号召,又以旧礼教的“五伦八德”为信条,但是由于封建意识恶性膨胀,一部份人的逐渐变质,结果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袍哥,即所谓“清水”和“浑水”。四川独具特色的袍哥文化在旧时的影响比较深远。

杂耍说唱艺术,包括说书、唱大鼓、相声、川剧等种类繁多的说唱表演艺术和拉弓、举刀、抖空竹爬竿等等演出。6)民俗文化

有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巴渝舞,朴实酣畅的花灯戏,风情万种的剪纸、皮影,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仰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等,构成了巴渝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为了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要把民俗文化和古民居大院融入到一起,来加深游客的民俗文化休闲体验。7)石刻及古遗址

石窟及石刻。阆中现存的摩崖造像石刻有13处,其中大像山阆中站佛与乐山坐佛、重庆大足睡佛相呼应,是四川有名的唐代石刻之一,阆中石刻文化相当发达;

古遗址、古驿道、古墓葬。现在阆中共保存各类古遗址、古驿道13处,古墓葬7处,具有很大的旅游和研究价值; 8)红色文化

阆中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红色革命根据地——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阆中的“红色文化”在四川乃至全国应有自己的位臵。9)生态文化

阆中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保存着大量原生态的因素。2001年,阆中被确定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随继又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2005年1月被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后阆中旅游仍然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为根本原则。

2、自然旅游资源

阆中地处川中丘陵向川北山地的过渡带,地貌格局主要受巴山山脉、剑门山山脉和嘉陵江的控制。嘉陵江自北向南,于锦屏山折向东流,于白塔山折向北流,到达梁山南麓受阻又折向南流。嘉陵江在市境内迂回曲折,河曲、河坝发育,谷地内从上而下呈串珠状分布有20多个河滩边坝和两个沙洲。

阆中市的山脉走向和河谷地貌特征,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资源。有锦屏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蟠龙山省级森林公园、灵山风景区、灵山脚下半岛、大像山山群、金银台电站形成的湖面、云台山—新华水库旅游区、天宫乡西河度假区等自然旅游资源。

嘉陵江江面视野开阔,水质清澈,沿江两岸锦屏山、大像山群、灵山、三台山等景点山型独特、植被茂密、郁郁葱葱。

三、阆中古镇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资源:阆中市保存有面积1.7平方公里的古城区,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至今闪烁着夺目的异彩。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数十处祠堂庙宇、寺院楼阁、摩崖石刻以及堪称全国一流的古民居保护区,构成了阆中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岭南庭院建筑于一体,独具特色,既有明代的疏朗淡雅风韵,又有清代精美繁复的特色,展现的是古、雅、幽、静的韵味。古城内老街交错,古巷纵横,有90多条,其中的20多条街巷仍保留有唐宋时的建筑风格。这些无不体现了阆中悠久而独特的魅力。

独特的风水文化优势:阆中古城的地理环境,城市选址及建筑布局,结合了传统风水理论,山、水、城融为一体。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城市建造的风格,显示出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阆中古城依山环水,是天下少有的“形胜之地”,形成山、水、城和谐统一。这至善至美的天然风水格局,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境界。与我国其他三大古城相比,在风水文化方面阆中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独特吸引力的优势所在。

同时独特的风水旅游市场,对于高收入阶层旅游者,珠三角、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旅游者具有很强吸引力。

本地化市场基础最好。与平谣、丽江、凤凰、歙县等古城相比,阆中古城依托成都及重庆两个大客源地,同时成都、重庆两地休闲消费需求很强,对阆中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客源。成都及重庆既是阆中重要的客源地,同时成都及重庆作为重要的客源集散地,也是阆中的重要中转站。

多元文化与周边区域能形成较好的整合。除了最典型的风水文化外,阆中还有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与周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很好的主题游线产品。位于金牛蜀道的阆中,是四川三国文化国际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嘉陵第一江山,阆中是嘉陵江水道的重要码头口岸城市。

交通可进入性条件好。阆中毗邻南充及广元两个机场,通过对机场的利用,以南充机场为核心中转站,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塘地区;以广元为辅助中转站,辐射陕西、甘肃等客源。兰渝铁路使得北部进入阆中更为便利。

二、劣势(Weakness)旅游开发深度不够:阆中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浓厚,但是各景区、景点之间分散、彼此孤立,特色没有充分体现,吸引力不大,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没有形成阆中“大旅游”的概念,也没有深度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缺乏统一的有涵盖力的旅游主题口号。

旅游心理距离较远:阆中市虽自古以来是川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目前交通状况较之以前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作为有巨大潜力的旅游目的地,受自身地理位臵偏僻的影响,目前的旅游心理距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阆中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资源的可参与性不强:目前阆中旅游仍以观光游览为主,更多地是“走走看看,拍照留念”,游客参与其中的娱乐项目不多,对于阆中旅游的切身体验不够深刻,旅游资源的可参与性不强。因而旅游吸引力不足,游客再次来阆中的不多,影响着旅游市场的扩大和发展。

四、阆中古镇发展定位 1)阆中古城旅游发展主题定位

核心主题:风水文化辅助主题:嘉陵第一江山、市井文化休闲 阆中古城称为“阆中风水古城”,非常清楚的把阆中旅游,定位在“风水文化”的方向。

风水文化,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但是,阆中古城的风水文化,主要以风水古城的风水选址、城市风水建设为核心,结合阳宅、阴宅等相关风水,也介绍一般风水文化的内容。

风水文化,整合阆中古城旅游,打造“阆中风水古城”的旅游品牌,形成以风水文化为主线的主题结构。

山水古城,是阆中古城的另一个特色,山环水抱,山水之中有风水,嘉陵第一山水。用风水诠释山水,是中国古代审美中最宜人居住的山水古城,同时,又是现代审美中的山水古城美景。

画圣吴道子曾绘《三百里嘉陵》名画,并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嘉陵第一江山,是一句赞美之言,是吴道子对阆中的评价,同时,也给阆中山水一个定位――300里嘉陵江的最美之处。以此定位,阆中沿嘉陵江的山水,可以规划为一个风景名胜区――“嘉陵第一江山”风景名胜区――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以嘉陵江为纽带,山水景致为本体,吴道子的《三百里嘉陵江图》为核心卖点,进一步挖掘阆中文化,开发文化建筑景观,建设旅游休闲设施,打响“画圣意境、风水宝地”的口号,成为中国一流的风景名胜区。

市井文化,是项目的辅助主题,即打造“市井古城”的品牌。深度挖掘阆中的古城文化,以休闲产品作为依托,形成休闲旅游结构,建立“休闲古城”的模式。

阆中古城的核心保护区,应该以内涵式发展为理念,以原生态的古城文化挖掘为关键,将古城文化转化为文化博物馆院落,形成100家文化住宿院落,100家市井文化休闲院落,把文化博物馆转化为文化博物馆休闲与住宿项目,形成住在博物馆、玩在博物馆的全新古城“市井文化休闲模式”,使游客深度体验阆中古城的丰富古城文化,形成全新的休闲旅游生活方式。2)阆中古城旅游发展功能定位: 观光与休闲古城

阆中古城,是旅游目的地。其旅游的功能,体现为观光与休闲的结合。

作为观光旅游目的地,阆中古城的观光包括五类:风水观光(古城风水、住宅风水、阴宅风水、天然八卦等)、古城风貌(整体风貌、古代建筑、古代文化)、山水观光(嘉陵第一江山:锦屏山、大象山、灵山、滕王阁)、宗教朝觐(寺庙、道观)、始祖祭拜(三台山伏羲玉台);

作为休闲旅游目的地,阆中古城是中国休闲古城的代表,为古城市井文化休闲古城,深度体验式休闲产品。其休闲功能,体现为“吃住古城里,浸泡文化中”。古城内的“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无不体现古城文化色彩,无不令游客咀嚼,并于放松的休闲生活过程中,体验感受。

五、古城的总体布局:“一城、一带、六区”

一城――以五吉关为起点,包括风水山、龙脉、旧城及内部1.7平方公里的古城保护区全部内容的风水古城; 一带――“嘉陵第一江山”为品牌的沿江游览带;

六区――点状景区星罗棋布,沿道路系统分布的六个旅游区; 一城――阆中风水古城

从五吉关开始,形成山环水抱的整个阆中旧城,是阆中风水古城旅游区的范围。其中,1.7平方公里的古城保护区,是阆中风水古城的中央游憩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棋盘状布局,包括沿江休闲带、古商铺作坊一条街、风水一条街、小吃一条街、若干节点等等;

一带――嘉陵第一江山风景名胜区

嘉陵江蓄水后,形成湖面,水环是一条交通通道,又可以开展水上休闲。沿嘉陵江,形成一条游憩带,并成为一个风景名胜区,既处于阆中古城的风水结构之中,又以嘉陵江为依托,成为相互连通、主题统一的山水景区。

六区――远离中心的沿道路集散结构

六、古城保护与控制区布局结构

两古楼、两广场、三码头、五入口、六景点、七街区、井田架构

古城保护及控制区,是阆中古城旅游的核心区域。古城旅游的成败,在于该区域的正确策划与规划。两古楼――两座标志性古楼,一为华光楼,一为中天楼;恢复建设中天楼,与华光楼形成对景,并且,中天楼是天心十道的中心,是阆中古城的风水标志。

两广场――拆迁以后,在保护区内,形成两个休闲广场,成为古城内部的集散中心,两个广场为:道台衙门广场、清真寺横街广场。

三码头――控制与保护区范围内,形成三座码头,即华光楼码头、南津关码头、石牛码头; 五入口――古城保护区设臵五个游客接待入口,各个入口包括标识、地图、停车与接待广场、游客管理中心、人力车服务点等;五个入口分别为草堂寺街入口、内东街入口、北街入口、阆中绸厂入口、华光楼入口。

七街区――打造七条主题街区,分别为:古商铺街――大东街、古作坊休闲街――上新街-下新街-油房街-机房街、书画工艺街――内东街-武庙街-西街、古董街――双栅子街-北街、风水文化街――管星街、传统小吃街――南街、滨江休闲街――城南天下。

六景点――张飞庙、贡院、文庙、华光楼、中天楼、袍哥馆。

井田架构――由以上六条街道为纵横,与五大入口相连,形成井田结构的核心游憩道路系统,达到贯通全部古城的效果。

七、古城的机遇

阆中交通改善。兰渝铁路和阆中二级民用机场的建设,将改善阆中的交通,使从甘肃、陕西、宁夏等地进入阆中便利,同时机场建成,将改善阆中旅游心理距离较远的问题。

四川旅游发展的新格局。四川旅游由九黄线为核心逐渐转向以成都发散型发展的格局,给予川东、川北旅游很好发展机遇。

人们对古城镇旅游型的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的需求在增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旅游需求也由最初的观光逐渐转向以文化体验及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旅游体验。

八、古城的挑战(Threat)古城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现实中,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可避免地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过度旅游者进入将对环境承载产生很大压力,因此,要在二者之间做好协调,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川古城镇资源丰富。四川古城镇东西南北均有分布,以川西、川南最为集中,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的古城镇是四川乡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动、最直观的写照。随着四川旅游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开始注重古城镇资源的开发。

国内古城镇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基础。近几年国内古城镇旅游开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重要的以丽江、大理、平遥、凤凰等几大古城为主要目的地。阆中旅游要寻找自身优势,打造独特性,与其它著名成熟古城竞争。

结语:要解决好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相互矛盾的问题,使二者相互促进,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且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向西部倾斜的政策,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投资的力度,使得阆中古镇成为中国古镇中的一朵奇葩,并成为人们休闲、游览、观光、拜祭的最佳去处。

篇2:阆中古城旅游分析

LxLd

第一方案

行程时间安排:8.17-8.19 历时三天 行程总体安排:

第一天:遂宁-阆中,晚上要么休息要么看阆中古城夜景(夜景还是有意思的,我觉得要选择睡瞌睡),主要看你的意思。

第二天:上午阆中古城(5A),下午锦屏山(5A)第三天:上午自由安排睡懒觉,下午回遂宁。

小注意事项:景点上午八点开门,下午六点关门

有个活动叫张飞游街,不知道能遇上不

住宿:在去哪儿旅行订房间。阆中古城南街67号,名为啥子阆中秦家大院,是个有古味的店。预定时间是17-19,两晚,需要在17号晚上8点前入住。费用400。应该有的东西都有。

Day 1: 因为昨天是晚班,所以决定下午出发去阆中。

去阆中选择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动车D5124,上午8:49从遂宁出发10:16到阆中(历时1:28分),车费是50每人。到了之后先打车找到住宿的地点,再吃饭。因为入住时间是12点,要等一会儿。

下午睡觉,休息。晚上可以去夜景,主要还是看你的意思,起得来不。

Day 2:

上午:

乘着凉快就游古城,(买通票,60每人,一共有六个景点,一个景点只能去一次,三天内有效):中天楼(听说中天楼旁边有家店叫妈妈的味道,挺好吃的)、汉桓侯祠、贡院(是最沧桑的)、文庙(是最壮阔的)、风水馆、华光楼。

如果想看寂静的、没人的古城,可以早上六点起床,我觉着多半不可能。几个景点看完多半要12点多,当然可以选择性的逛几个,当然也可以啥子时候想看就看,不需要看时间安排,反正在古城里面。

上午看你的意思,吃了饭后,是先回住宿的地方休息还是下午吃了饭直接出发。

下午:

在华光楼码头可以坐船去嘉陵江对面的南津关古镇(5A),在古镇后面就是去锦屏山玩,船票3元每人。

锦屏山(门票25每人),可一览古镇全貌。山上的鹿纵横交错,庙宇繁多但是隐秘,总是在转角处或者石梯尽头遇见。(八仙洞下面有祈福锁~~)。锦屏山逛得慢的话要四个小时~。

下山回古城,先吃饭再回住宿的地方。同样的也在南津关码头坐船。

晚上就睡瞌睡哦。(要是昨天没去看夜景,在休息,可以今天晚上去)

Day 3: 早上睡到自然醒,或者继续躺尸,12点退房。在退房之前可以去给叔叔阿姨买点土特产,也给我妈带点东西,吃的最好。中无12点左右的动车动车D5124,下午一点30到遂宁。

费用:400+200+6+50+240+打车、吃饭等等=1300左右。

第二方案

说的走一步看一步,不要管那么多。

篇3:阆中古城旅游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日益增长。然而由于大多数建筑设计未能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不得不动用大量采暖和制冷设备来解决舒适度问题。空调设备的广泛使用在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 即大量的能源需求。降低建筑能耗是我国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建筑的气候适应性是建筑节能设计需要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然而, 只有充分地了解当地气候特点, 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避免不利的气象条件, 设计高质量低能耗的建筑, 也就是适应气候的建筑。

1 阆中气候特点及传统建筑特征

1.1 气候特点

阆中市位于四川省东部, 属于建筑热工分区中的冬冷夏热地区。该区典型的气候特征是夏季湿热, 冬季阴冷, 年均温度17 ℃。极端最高气温39 ℃, 最低气温-4.6 ℃。常年无霜期290 d, 年均日照1 379.8 h, 年均降水量1 033.9 mm。

1.2 阆中古城传统建筑空间特征

在这种典型的气候条件下, 院落是阆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其院落多为三开间或五开间的单进、多进合院式民居。建筑空间除了要满足特定功能的室内空间外, 更突出的是露天空间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灰空间的巧妙应用与组合, 使得阆中古城传统建筑不仅创造出了满足特定功能的建筑空间层次, 且均体现出适应于地区气候特征的有利于夏季遮阳和自然通风的建筑技术特点。

阆中的街巷多为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 它们将旧城区分隔成一个个的方形民居院落, 大院套小院, 天井连天井, 且天井纵深较浅, 以节省用地面积。多采用木梁穿斗式屋架, 屋檐很长。四合院住宅的屋顶相连, 雨天可免受雨淋之苦, 夏日不致使强烈的阳光过多射入室内, 而且宅出檐及悬山挑出很大, 也可防止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雨水冲刷。

2 阆中传统建筑空间特点分析

2.1 露天空间

露天空间指具有周边围合物, 但无顶面的空间。阆中传统建筑中的露天空间形式一般有庭院以及起采光、通风作用的小天井等等。

2.1.1 庭院空间

由于地区气候湿热, 通风是至关重要的降温除湿措施。为适应地方气候特点, 阆中传统建筑中的庭院尺度一般都比较狭小, 大多是横向或纵向展开的矩形, 这种形状不仅可减少室内日晒, 保持阴凉;而且这种狭长的空间在四周的建筑围合下, 大部分时间处于阴影之中, 大大减少了夏季的太阳热辐射进入室内, 并加速了空气对流, 使居室既通风又凉爽 (见图1) 。另一方面, 通过在庭院中引入花草、树木以及一些水体等要素, 不仅美化了整个庭院空间, 给人赏心悦目的宜人感觉;更重要的是, 这些绿化对于室内外空间微热环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1]。

2.1.2 天井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通风口主要是门窗洞口。而在阆中传统建筑中, 由于外围护结构的封闭性, 外窗少开, 外门封闭, 很难通过门窗与外界通风, 这种情况对于处于湿热阴冷的阆中地区的建筑室内通风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阆中传统建筑中的主要通风口之一就是大小尺度不同的天井空间。

阆中传统建筑善于巧妙地使用天井, 其天井一般尺度都比北方小。阆中传统建筑中的天井不仅有一般建筑中天井的采光、绿化、交往等功能, 最主要的是通过天井空间的设置尤其是尺度大小不同的天井空间的穿插和组合, 来加强建筑内部气流的组织, 排走湿热空气, 以适应当地夏季湿热难耐的室内环境。

2.2 “灰”空间

阆中民居中的“灰”空间主要包括走廊、门廊、敞厅等, 各种形式的廊道在住宅内四通八达, 既是联系各部分的通道, 又控制和导引着建筑内部的气流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在阆中民居中“灰”空间所占的比例很高, 这是因为本地区夏季气候炎热, 日照强烈, 且冬季阴冷, 这种半开敞空间既能遮阳避雨, 又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常常会成为全宅日常起居和手工劳动的主要场所。

2.2.1 深远众多的挑檐

阆中民居出檐深远, 沿街的檐廊平均出挑约1 m以上, 屋内的众多檐廊往往也宽达约0.5 m, 在厅口和巷廊的部位, 出檐则更远, 用以形成具有大面积阴影的“灰”空间。这种“灰”不仅可防止传统建筑的夹泥墙或木板墙、桩土墙遭雨水冲刷, 且具有很好的遮阳效果 (如图2所示) 。当太阳照射到天井或庭院空间之后, 由于四周大挑檐在上部的局部遮挡, 太阳基本不会照射到室内, 这将直接减少该地区建筑室内的热量, 大大改善室内舒适度。

2.2.2 面向庭院开敞的敞口厅

敞口厅面向庭院或天井开敞, 中间不设置死墙, 使前后庭院与堂屋融为一体, 这种被外化了的室内空间不仅利于引风入室, 也便于夜间向室外散发热量。敞口厅也是阆中传统建筑中的主要通风口之一, 其通风的主要表现方式体现在利用敞口厅和与之相连的天井或庭院空间的结合来达到通风除湿的目的。其主要原理是在太阳辐射作用下, 前院地面和敞口厅屋顶下的温度都升高, 发出长波辐射分别加热前院近地空气和敞厅内空气。前院热空气因容重减少而上升, 上升至院子上部开口后在空中扩散。于是院子下部空气压力较低, 厅内下部空气压力较高。在压力差作用下, 厅内下部空气向院子流动, 补充院子下部空气上升后的空间。与此同时, 院子上空温度较低、容重较大的新鲜空气从檐口底部流入, 进入敞口厅, 补充下部空气往外流走后的空间。于是就形成了厅内较热空气从下部流出, 较冷空气从上部流入的对流换热现象。

2.3 限定空间的“通风格扇墙”

阆中民居中多是漏空的格扇门、窗。此类门扇、窗往往不独立存在, 而是成组地存在于建筑中, 联立成墙, 用以分隔和限定室内外的空间, 即使关闭时也能够由漏空的窗花为室内通风换气。这种既起到空间限定, 又作为视线阻隔, 还产生通风的门扇墙, 是“虚”隔离状态, 多孔的特征对于湿热气候下的室内环境调节有较好作用, 形式自然且极富有表现力, 繁简随意, 形成的风格也迥然不同。

传统民居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丰厚的历史遗产, 对其给予必要的关注, 并从建筑气候学角度进行节能设计研究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阆中传统民居将传统民居成熟且成功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手法与现代建筑技术手段相结合, 能够创造出具有适应地域气候特点的节能建筑, 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董美宁, 李嘉华.冬冷夏热地区既有住宅室外环境节能改造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 2006 (7) :140-143.

[2]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01-104.

篇4:阆中古城天下稀

初到阆中,一度为阆字读音犯难。

说到阆(读去声)字,据说还真有不少节目主持人与笔者一般将此字读成“郎中”o在字典中,阀字只有一种解释:地名,在四川。据考证,阆中地名的由来有着颇多说法,在旧唐书地理志中有:阆水迂曲,绕经三面。即言,嘉陵江绕阆中城三面而行,而古时嘉陵江被称为阆水,因此阆中因嘉陵江水而得名;另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阆,门高也。阆中周边是山,形似高门,城踞期间,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城中之民称作良,故此得名阆中。

阆中,以山水古城名扬天下,苍山四面,柔水三方,西有来龙,东有去脉,风水宝地富甲一方。仅看阆中所获诸多殊荣,就会发现这方神奇的土地不是浪得虚名,它是四川省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城,其与山西平遥、安徽歙县、云南丽江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素有“阆苑仙境”、“天下第一江山”、“巴蜀要冲”等美誉。诗人杜甫在阆中留有:“阆苑城南天下稀”的诗句,只是何谓“城南天下稀”,百思遍查而未可知。

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19年之久。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1986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成为四川省的直辖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其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研究机构正式命名为“世界千年古县”;2009年被联合国挚友理事会和国际旅游营销协会授予“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荣誉称号……

遗憾的是,此次阆中之行,虽已至秋末冬初,但却罕见地遇上电闪雷鸣,倾盐暴雨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嘉陵江随之浊浪滔天,江天一色。雨打落叶黄,城南游人忙,深秋关不住,阆苑天下祥。翌日,天昏昏,地暗暗,然于蒙蒙细雨中观阆中,竟然一派“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的水墨丹青,天造地设地别有一番景致,让人一时悸动地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阆中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嘉陵江中游,其历史之悠久,战国时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古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汉武帝时此地诞生了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东汉时期产生有大气象学家任文孙父子,蜀汉名将张飞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于伐吴前夕在阆中被刺身亡:自晚唐到大清王朝的千余年间,小小的阆中古城先后走出了4位状元,94名进士,几百个举人。由落下闳编制的历法典籍《太初历》,首次将每年的正月定为岁首,从而确定了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自此才有了沿袭数千年的中国年——春节,阆中自然便成为了中国春节文化之源。

漫步古城老街,三步一亭,五步一院,商铺摩肩接踵,祥和多于喧嚣。古色古香的众多院落是古城的一大华彩,有秦家大院、孔家大院、蒲家大院、胥家古院、马家大院等,入得院内,雕梁画栋,千姿百态,大有庭院深深深几许、飞阁连连连满亭之境,其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入了北方四合院与江南园林特点,形成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门式等迥异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建城选址观完备的典型范例,让人玩味良久而不忍离去。

在川渝三国旅游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气势恢弘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无疑是亮点中的亮点。阆中城内的滕王阁与南昌的滕王阁相映成趣,各得千秋。“大佛寺”、“云台观”、“天宫院”、“永安寺”、“巴巴寺””清真寺”、“福音堂”、“天主堂”等遗迹,涵盖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大宗教,可谓开放良久,包容万千。其中,道观的历史已有两干余年,佛寺历史有也逾千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超过了50D年,天主教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可见有容乃大的意识形态,在这方土地早已根深蒂固。

作为古代“科举圣地”,阆中城内的“魁星楼”、“三陈街”、“状元洞”、“状元街”、“清代考棚”等遗迹,让阆中昔日的科举文化成为今日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阆中市以古城为中心,已经形成“古城南区”、“东山园林”、“古城科举文化旅游区”、“天宫院旅游区”、“张飞庙旅游区”、“滕王阁旅游区”、“锦屏山旅游区”等多处成片的旅游景区。游阆中,一个字——值。

篇5:游阆中古城作文

游阆中古城作文

漫步城中,我最先发现这里讲普通话的特别多,妈妈说这里的普通话推广得不错。后来,在一个大型广告牌上面看见了“阆中――4a级旅游城市”,才明白原来这里已是旅游盛地,讲普通话是为了和外地游客更好地沟通,当然也还有我最熟悉的四川话了。我想,这次旅游一定会很有意思。

参观了风水馆,我知道了阆中原来是人们传说中的风水宝地,三面是水,四面环山,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天然的防御屏障。三国时期著名的大将军张飞就在这里镇守了七年。

靠古城边的华光楼又名镇江楼,共有四层,总高36米,楼梯很陡,易上难下,走起来有点战战兢兢。但到了顶层,就有居高临下、眼界大开的感觉,可以看到很美的古城建筑、嘉陵江风光以及秀丽的锦屏山公园,

 

我们来到川北贡院,贡院又称考棚,是科举时代士子应试的考场。顺治九年(1652),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并在此举行了四川省乡试。贡院为三进四合院建筑,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贡院之一。“咦?怎么古人来到我们这个时代了呢?”我大吃一惊,再看看四周,哦,原来这是模拟“秀才赶考”让游客参与的互动节目。看,有几个“秀才”被穿着清朝服装的官兵护送上来了,主考官助理一本正经地说话了:“本次参考共6人,中举5人,一个作弊……”话还未完,围观的游客早就被逗得哈哈大笑了。我也赶紧去报了名,想体验一下科举考试的味道。于是也穿上秀才服装,和几名一起报名的秀才被送进了考舍,每人身边都有一名士兵看守。考舍就是古 试做题的地方,只有一米多宽的小间排成一排,考试的六天内,如果你没交卷,则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晚上也在里面睡觉,功能等同于自己的房子,所以称为考舍。我一看卷子,全是繁体字,不过都还认得,便拿起毛笔,蘸了一点墨水作文人网 你也可以投稿,写了一个字,不现!原来墨砚没墨。

篇6:四川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向为古代巴蜀军事重镇,但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要数张飞曾在此镇守多年,其中,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形、“多”字形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看点】

城中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佛塔等4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清代四川贡院、华光楼、巴巴寺等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仅地面文物就有200余处;城南嘉陵江风光自古就有“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诗圣杜甫更有“阆中城南天下稀”的千古赞叹,

上一篇:激励自己开心的话下一篇:企业文化读后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