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性分析报告

2024-04-28

符合性分析报告(精选10篇)

篇1:符合性分析报告

产品质量符合性分析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产品质量一直持续稳定状态,根据化验室结果表明,产品质量一级品率100%,保证出厂产品质量,朔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检验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应标准。

我们的产品与其它化肥工艺设备不同,硝铵溶液通过硫化床造粒床实现,而且产品通过过筛,使产品粒度达到范围内、大粒子及小粒子回至溶解槽经溶解后继续通过中和蒸发等工序至硫化造粒床造粒,只要把其它指标控制住、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每年运行下来只有三次松密度欠佳,因我们硫化床生产中需要一定的晶种,因而把欠佳产品做晶种,达到两全齐美的效果。现在我们虽然在技术上做了改动但是后工段还保持着原有的设备和工艺流程。

另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来,不仅我们跟安太堡、安家岭两矿未发生质量问题,而且跟其它厂家的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经乳化后爆破力强,深受用户好评,当然,这些与大家共同努力分不开的。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平朔建成亿吨级煤炭基地贡献我们的力量。

生产技术科 二O一一年七月二日

篇2:符合性分析报告

评价报告

2014年1月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岗位的专业人员,对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文件、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结合公司的实际进行了全面、科学、认真的符合性评价。通过这次评价让公司领导深刻的认识到,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获取了很多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文件,安全生产工作显著提高效果十分明显,员工自我安全意识、保护意识和保护公司财产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各部门、车间班组都十分重视对部门内部、车间内部、班组内部员工进行深入的宣贯学习,并建立了学习计划和效果评价记录,车间班组还加强了安全检查频次,重点部位和要害岗位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在实际的工作中杜绝和消除很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

通过对各部门、车间班组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文件及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情况的符合性评价,评审组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企业发展中的一项新内容,在制定和实际工作中实施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安全生产是长治久安的工作,要想让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的在各部门和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中得以实施,安全领导小组应该建立更强硬的更有效地监督机制,真正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得以有效的实施。安全标准化就是给企业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产环境,让危险岗位的从业人员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的三不自我保护意识,让企业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让企业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得以全面提高,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用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文件提高企业高管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文件和公司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有效的实施。

根据公司制定的评价制度的要求,综合办公室负责对符合性情况结果编制了报告书和评价表,经安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审阅签发,同意下发到各部门、车间、班组。希望各部门、车间、班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修订建议,并用书面的形式报公司综合办。(附符合性评价表)

综合办公室

篇3:企业运维能力符合性评估案例分析

2012年9月,成都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中心组织评估小组 (1名企业独立评估师和4名机构评估师 ) 对四川一龙头企业 ( 以下简称A公司 ) 的ITSS运维服务通用要求符合性进行现场评估。评估所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有:GB/T 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A公司的运维过程手册和管理办法、适用的法律法规等。评估小组依据GB/T 19011-2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采用文件评审、现场观察、现场面谈、案例抽样等方法展开了标准符合性评估工作。

2A公司运维背景

A公司获得信息系统集成1级资质、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 甲级 ) 资质,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评估,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A公司在经过2001~2008年运维业务的积累和沉淀,2009~2011年进入了运维服务业务的发展期,三年公司运维项目总额达1亿多元,运维人员110人。 2011年5月,A公司开始导入ITSS运维体系,由一名企业副总分管运维业务及其管理。并且,运维业务领域从以行业应用软件运维为主导,逐步覆盖行业信息化系统的硬件运行维护。

2012年,A公司全面深入建设ITSS运维体系, 运维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2012年公司运维收入总额达6 000万元,运维人员达到121人。

A公司的运维组织架构 ( 见图1) 为管理层直接领导下的运维中心、研发中心、人力资源部、运维管理部和质量管理部,各部门运维职责见表1。

3评估实施

2012年9月27日 , 评估小组进驻A公司根据现场评估计划开展标准符合性评估工作。首先评估组召开首次会议,与企业确认评估工作的安排,然后各评估小组按评估安排通过现场观察、现场面谈、 案例抽样等形式获企业符合性的证据和不合格项并记录评估,最后得出评估结论并召开末次会议,宣布评估结果。下面以质量管理部的评估工作为例说明评估过程。

(1) 评估师调阅了企业2012年内审档案,内审计划覆盖了与硬件、软件运维服务所涉及的所有部门、 场所 ( 现场 ) 和过程,内审结果开具了两个不合格报告,均已纠正关闭。此外,评估师调阅了2012年8月质量管理部关于能力各指标的检查报告,提出一个不符合项并纠正关闭。

评估发现:根据标准条款要求,这次内审和指标检查形式上都是符合的,但从有效性上看,内审和指标检查发现问题越多越能帮助企业找出弱项、 持续改进,并保持企业自我完善的能力。

(2) 评估师调阅了企业2012年度用户满意度调查档案: 1~7月运维服务受理次数17 274次,回访家数17 230家,其中优16 780个、良427个、中6个、差17个,满分率97%,达到用户满意度优良率 ≥ 94% 的质量目标,符合要求。

(3) 评估师访谈质量员,询问部门是如何监控运维服务能力管理活动符合计划要求和质量目标,了解到有一年一次的内审、管理评审;日常的用户满意度调查;半年一次的运维能力指标检查。评估师在深入访谈运维中心员工后发现:部分运维技术人员在从事运行维护项目之前,做过集成实施,但没有进行过其他学习或培训,直接进入运维项目,运维中心负责人解释说,技术决定质量,最后符合合同要求。

评估发现:在企业的项目层面,运维人员没有经过运维规范培训直接进入运维项目,无法保障这些人员按照既定流程来保证服务质量。仅靠技术决定质量使得服务质量只能最后交到用户手上才能发现错误,这将大大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 而企业在内审和指标检查中并没有提出存在的问题。

4剖析

GB/T 28827.1-2012要求供方应对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管理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监控、测量、分析和评审,至少应:定期评审服务过程及相关管理体系, 其目的是确保服务能力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内审和监控检查是致力于评估是否按照正确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从做事方法上按照既定流程来保障服务质量,以确保运维以一套成熟高效的做事方法开展和实施。评估中发现项目层面缺乏过程监督。一般来说,项目的质量员要检查运维过程是否贯彻了管理标准、过程、策略等正规要求,要确保运维人员理解这些要求;培训新员工理解组织过程、老员工理解变更了的组织过程;提出完善改进的意见,指出过程是否有效、如何让过程更有效,并评估这些要求的效率、效果。只有具有良好过程管理的企业,才容易获得客户更多的信任。

以上对质量管理部的现场评估,符合GB/T 28827.1 2012的5.4检查要求,但有效性需要改进。建议质量管理部加强项目层面的过程监督。若只有组织层面内审、指标检查和满意度结果监督,缺乏项目层面的过程监督,只会降低能力建设的有效性。

5结语

通过GB/T 28827.1-2012符合性评估的现场检查, 帮助了A企业找出在运维能力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强项和弱项,有的放矢地持续改进和提升运维服务管理能力,使A企业能够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 降低服务成本和风险。

GB/T 28827.1-2012标准符合性评估将不断地规范和引导信息技术运维服务提供商的管理,提升运维服务提供商的能力,提高运维服务质量,繁荣和培育国家的信息技术运维服务市场。

摘要:通过对某公司的GB/T 28827.1-201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标准符合性评估进行案例分析,指出过程监控在企业运维能力建设中的重要性,帮助企业认识到服务能力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提出企业增强运维能力建设的建议。

篇4:符合性分析报告

关键词:制造符合性检查过程 SOC 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

中图分类号:V2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a)-0001-02

1 制造符合性检查依据

航空规章是飞行器设计的法规文件,依据航空规章《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R3)第CCAR21.33条“检查和试验”要求,要求民用航空产品或其零部件在提交局方试验之前申请人应当进行检验和试验,以表明“材料和民用航空产品符合型号设计的技术规范”“零部件符合型号设计的图纸”“制造工艺、构造和装配符合型号设计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规定了对机载系统或产品要进行制造符合性检查。

2 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

适航管理程序《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AP-21-03-R4)规范和指导飞行器的合格审定活动,第7.2.2条规定了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的编制要求:“工程审查代表应与制造检查代表及申请人协商制定一个合适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并由申请人负责起草”。

根据要求首先编制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划分检查范围,对于如何确定制造符合性检查范围,审查方一般会考察申请人的适航经历和经验;申请人或供应商的质量政策、质量控制程序、制造能力、供应商控制和设施能力;试验件的复杂情况;对飞行安全和人员安全的影响程度;申请人或供应商提供资质文件、管理文件和记录等,通过判断这些因素确定对机载系统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范围。

因为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过程复杂,在型号合格审定初期申请人就应编制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文件,由申请方、工程审查代表、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共同完成的一份文件,也是一份动态的文件。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保障机载系统或产品的制造符合性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和确保后续系统的验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简要地概述为描述如何进行制造符合性检查,包括谁,何时,何地,检查什么,如何检查等内容。具体内容包含给出制造符合性检查范围,明确各类审查代表的职责,明确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定制原则和检查项目清单,明确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的日程计划,明确试验产品或试验装置制造符合性检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对于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还应明确对申请人的供应商进行评审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通过制造符合性检查计划确定了申请方的联络人及各类审查代表,评审申请人的检验体系,包括有关检验的程序文件、合同、构型控制、供应商控制、工艺控制、首件的检验、工装的检验及控制和计量等,检查了检验体系的完善性和通畅性;检查了申请方的制造符合性检查的程序,包括应该实施的检查和试验。评审了制造符合性检查控制程序,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CAAC表AAC-121)的发放流程、制造符合性检查记录(CAAC表AAC-034)的反馈流程、适航批准标签(CAAC表AAC-038)和制造符合性检查不满意项(CAAC表AAC-264)的签发流程等。

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概括分为试验产品与试验装置。类别为零件制造、安装、软件、供应商零件、航空器地面检查。检查项选取原则,选取复杂的产品、影响飞行安全的产品、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有关键特性或重要特性的部件、工艺过程、重要功能参数的试验。

机载系统会涉及的制造符合性检查项目包括重要零部件制造、设备的制造、设备性能鉴定试验、设备安装、软件安装、功能试验,根据选取原则推荐出机载系统的制造符合性清单到制造符合性计划文件中。

3 制造符合性检查的实施

依据适航管理程序《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AP-21-03-R4)的规范和指导,规定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按工程审查代表发出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Request for Conformity,CAAC表AAC-121)和申请人提交的制造符合性声明(Statement of Conformity, CAAC表 AAC-037)对试验产品、试验装置等进行检查,确保试验产品和试验装置符合工程图纸和试验大纲。

制造符合性检查是为保证系统验证试验工作展开的,机载系统需要在验证试验开展前足够长的时间内,向审查方提交系统验证试验大纲,便于工程审查代表在试验开始前完成试验大纲的审查和批准,也为制造符合性检查熟悉工作做准备。工程审查代表批准试验大纲后,对试验产品或试验装置发出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申请方向审查方的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提交制造符合性声明(SOC)。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依据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和SOC开始对试验产品、试验装置进行检查。

需要注意是申请人在递交制造符合性声明前,应先内部完成要实施的检查或试验,通过检查或试验后再发出制造符合性声明,制造符合性声明是申请人表明并保证试验产品或试验装置符合设计资料并处于安全可用状态的文件。

制造符合性检查过程一般分两个步骤进行: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

(1)试验产品的制造符合性检查。

对试验产品的文件评审检查有检查申请人提交的制造符合性声明,检查现场所用图纸的名称、图号、版次、更改等与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所列的图纸状态一致。检查检验记录。检查所有偏离文件是否经过工程代表批準。

对试验产品的现场检查有中间工序目击,目击试验件的检测和测量等。

(2)试验装置的制造符合性检查。

试验装置的文件评审检查有检查试验装置的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试验装置的制造符合性声明、经批准的试验大纲、经批准的试验安装图纸、试验件的适航批准标签或质量证明文件。

试验装置的现场检查有试验件的构型状态和外观检查、试验件标识,安装是否符合试验大纲中的安装图纸,是否有安装记录;测试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试验大纲的要求,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系统误差是否在试验大纲中明确。

在检查过程中制造符合性检查记录表记录检查过程,如有发现不满意项,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将发出制造符合性检查不满意项表单。检查出的工程类问题或管理类问题都要进行归零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核查,问题关闭后将制造符合性检查记录表交给工程审查代表。

工程审查代表审查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的检查结果,判断试验产品、试验装置状态是否满足开展验证试验的要求。

4 制造符合性检查的记录

根据AP-21-03-R4的规定,制造符合性检查代表签发用于证实试验产品或试验装置已经过制造符合性检查符合设计资料的适航批准标签。

制造符合性检查过程中涉及的文件都是表明制造符合性或质量证明的文件,涉及的文件需要归档,归档文件包含制造符合性检查请求单、制造符合性声明、制造符合性检查记录表、适航批准标签和有关证据(如被批准的偏离文件、问题照片和纠正措施)。

5 制造符合性检查的意义

在飞行器机载系统的验证试验开展前对试验产品或试验装置进行制造符合性检查,可以保证和证明系统或产品是按照设计资料生产,并安全可用,为后续的系统验证试验奠定了的基础。组织和运用好制造符合性检查是对工程制造的复现和质量要求的证明,是机载系统的适航符合性验证中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件

[1]武军.零件的制造符合性检查[J].中国民用航空,2009(6):59-61.

[2]陈珊.软件升级安装的制造符合性检查[J].中国民用航空,2009(12):62-63.

[3]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AP-1-AA-011-03-R4,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Z].2011.

篇5: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报告

一、评价目的 为保证公司生产过程中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守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合规的一致性。

二、评价范围 针对所识别出来的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要求,各部门结合实际生产工作中遵守执行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三、工作程序

1、首先由各部门负责组织收集识别各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2、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组织各部门根据识别出来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进行部门的符合性评审;

3、安全管理人员对符合性评审的结果进行综合,总结出公司的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符合性评审情况,符合性评价报告由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审批。

四、参加评价人员 组长: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 组员: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

五、符合性评价综合情况及结论 本次符合性评价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范清单》,评价组对照生产和工作实际对识别出所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评审。

六、符合性评价结论

1、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安全生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

2、公司的工作时间及用工管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3、公司在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没发生职业病及中毒事故。

4、公司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符合《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法规要求。

5、公司为员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6、公司在未年人保护、妇女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分别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的要求。

7、公司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8、公司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9、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0、易燃易爆生产场所的电气安装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

11、公司的特种设备管理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

篇6:符合性分析报告

本公司导入与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对过程进行了有效监控,确保了产品的符合性。

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生产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和(或)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并且,在上岗后,继续进行适时的有效培训,与时俱进,适时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保证各类人员持续地具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性必备的能力。

技术部严格按照顾客要求和GB4706.11、GB4706.12以及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设计,结合本公司产品特性和生产条件,确认了本公司相关的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不仅制定了相应的生产作业指导书来指导生产,而且设计制造了必要的工具、夹具、模具来保证质量。

品质部严格按照顾客要求和GB4706.11、GB4706.12以及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特性和生产检测条件,制定了一系列检验规范、检验规程、检验作业指导书。对每一种物料、每一种产品、每一道工序,从物料进货、过程生产、成品入库,采取何种抽样方案、检验那些项目及接收准则,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采购部按照程序的规定和生产计划及进货检验标准安排进货,质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每一种产品的每一个生产批次都一定进行首检,首检合格才允许批量生产。生产过程中,生产部按照程序的规定和生产作业指导书的指导进行生产;每一道生产工序的检验,也都依据相应的检验规范、检验规程、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成品质量的监控,通过例行检验对每一件产品的重要性能进行全检,通过抽样检验对批量产品的全面性能进行监控。

本公司产品性能要求严格,制造过程复杂,工序多,产品质量的监控一直是重要的课题。自本公司导入与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在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方面已初见成效。

9月份产品批检合格率为98.1%,成品出厂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顾客投诉及时处理率达到100%,顾客满意度达到90.2。

10月份产品批检合格率为98.3%,成品出厂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顾客投诉及时处理率达到100%, 顾客满意度达到90.5%。

11月份产品批检合格率为98.7%,成品出厂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顾客投诉及时处理率达到100%, 顾客满意度达到90.8%。

以上数据说明,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产品质量不但稳定地达到本公司质量目标要求,而且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因此,本公司质量体系的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情况是良好的,符合本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篇7:符合性分析报告

不符合的整改和不符合报告填写说明

一、不符合原因分析

(一)相关人员要参加进行原因分析,并签字;

(二)应分析发生该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要实事求是且有一定深度,并在此栏写明。

二、不符合处置方案(即纠正)

(一)对不符合项事实进行纠正,并在此栏写明对不符合项事实的纠正情况;

(二)有些不符合项事实已无法纠正,应将采取纠正措施后执行情况作为纠正,并在此栏写明。例如:不符合项事实为某项合同没有进行评审,此栏写明该合同已履行完成,已无法纠正,对新签订的××合同已按要求进行了评审,或至今尚无新签订合同情况;

(三)对上述的纠正情况应提供相应的证实材料;

(四)发生不符合项的部门负责人要对处置方案恰当与否进行把关并签字,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三、对应原因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

(一)针对发生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在此栏中写明所制定的纠正措-

-1-施和实施情况。若在整改规定的期限内纠正措施已完成应提供已实施的证实材料,若纠正措施尚在实施中,应提供制定的纠正措施和计划完成时间。

(二)举一反三检查其他部门是否有与该不符合项事实类似的问题,并在此栏写明。如:对其他部门进行了检查,发现了什么问题,此次一并进行了怎样的纠正,并提供相应纠正的证实材料,或写明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

(三)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四、纠正措施自检结论

受审核方领导对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分析、纠正情况及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相关的证实材料等是否已按要求全部完成进行检查验证,填写自检结论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

五、跟踪验证结论

此栏由公司审核组组长或审核员填写,对原因分析的准确性、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及所提供证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

注意事项:

1、请先不要直接在不符合报告上填写。不符合原因分析、不符合项处置方案、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等制定后,先传真或发送电子文档到公司安质部,待审核并反馈意见后再填写在不符合报告上;

2、考虑到总体安排,在现场审核时未开不符合报告,因此时间有所滞后,请各单位谅解。不符合报告上的日期(如:不符合项处置方案预计完成日期、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预计完成日期、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的日期),在填写时以表中的现场审核日期为参考,宜填写在审核日期后10日左右的日期并错开,不能填写现在的日期;

篇8:符合性分析报告

国家标准GB/T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 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而对于符合性的定义在不同的标准中表述有所不同, 如在GB/T 17694-1999《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中符合性是指全部指定的要求均得到满足, 在GB/T 17548-2008《信息技术POSIX标准符合性的测试方法规范和测试方法实现的要求和指南》中, 符合性被定义为产品、过程或服务所实现的所有规定的符合性要求。在本文中, 将符合性总结为: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活动及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标准符合性测试是依据一个标准的描述对标准的某个实现进行测试, 判别一个标准的实现与所对应的标准描述是否相一致。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评价该实现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标。若由结果认定目标没有实现, 则须对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对象进行修正改进。标准符合性测试用于测量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与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之间符合程度的测试活动。它区别于一般的测试, 标准符合性测试依据和测试规程一定是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而不是实验室自定义的或其他的有关文件。

经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 目前对于标准符合性测试的研究一般只限于某个领域的符合性研究, 没有从整体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比研究, 对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分析, 并针对我国标准符合性测试的标准制定方面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2 国内外标准符合性测试发展历程

欧洲邮政电信会议1988年发布《CEPT T/N 45-01 E-1988 测试设备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用规范符合性》是目前可查得的最早提及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国外机构标准。德国标准化学会DIN于1990年4月1日发布的《DIN 12600-1990实验室用体积测量仪.符合性试验和合格审定》是最早涉及标准符合性测试国家标准, 其对实验室用体积测量仪的符合性测试和合格评定进行了详细的说明。20世纪90年代符合性测试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国外各机构和国家共发布符合性测试标准21项, 多为信息技术类测试评定标准。进入21世纪后, 符合性测试标准的制定与应用明显加速, 如英国标准协会BS, 仅2001年一年内就发布了12项之多。截至2012年2月可查得的国际范围内已发布的符合性测试标准128项, 覆盖了农业、建筑业、石油、机动车、视频音频、金融等诸多领域。

我国台湾地区符合性测试发展较早, 在20世纪90年代, 已发布了14项符合性测试标准。但大陆地区的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的发展集中于进入21世纪以后, 目前发布的71项符合性测试标准中, 60%以上为2005年以后发布实施。现有的国家质检总局GB发布的符合性测试标准大多以国际标准为参照, 并针对我国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相关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和补充。

3 国内外标准符合性测试数量与质量对比分析

3.1 概述

目前, 标准化的机构很多, 目前查得涉及符合性测试标准的机构共有30个, 分属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区域标准化组织、行业标准化组织、国家标准化组织。各个组织在多个领域内进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 宣传、出版、发行标准。同时, 各组织之间也有相当程度的协作关系。

在标准化机构中, 主要的三大标准化机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权威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专门机构, 它在国际标准化中占主导作用。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简称, 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 负责有关电气工程和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国际标准化工作。ITU是国际电信联盟的简称, 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 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 由无线电通信、标准化和发展三大核心部门组成。它们与WTO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对全球的经济和市场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技术推动作用。并且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对国际标准的要求日益提高, 国际标准化机构的作用日趋扩大。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符合性测试标准有8项,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符合性测试标准有4项, 国际电信联盟IT发布的符合性测试标准有1项。其中国际电信联盟早在1994年就发布了《ITU-T T183-1994信息技术 连续色典精致图像的数字压缩和编码符合性测试-远程信息业务处理的终端》。

3.2 国内外标准符合性测试数量对比分析

本文将国外涉及符合性测试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区域标准、行业标准三个方面 (见图1) , 分与国内相应领域的符合性测试标准 (见图2) 进行数量上的对比分析。

(1) 国家标准。

世界范围内在符合性测试标准制定方面发展较成熟的分别是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和中国。英国标准协会BS、法国标准协会NF和德国标准协会DIN是在标准数量上对符合性标准进行规范最多的国家组织。在符合性标准领域, BS自1997年后至今发布符合性标准37项, 仅2001年一年内就发布了12项之多, 可见其对符合性测试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视程度。德国和法国符合性规定也超过19项以对本国行业进行规范。另外, 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也分别在通信、机械制造等领域对标准进行符合性规范。

国家质检总局是我国国家标准化组织, GB标准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截止目前为止, 涉及标准符合性测试的标准有42项, 在现有的国内符合性测试标准数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其涉及农业、软件工程、质量管理、程序语言等多个领域。现有的GB符合性测试标准基本趋同于国际通用标准, 并针对我国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对相关标准作出相应修改和补充。

(2) 区域标准。

目前国外的区域化标准主要为欧洲区域标准, 如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共发布了12项符合性测试的区域标准, 涉及建筑、医疗器械、食品等方面。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欧洲邮政电信会议CEPT、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EN也分别发布了相应领域的符合性测试标准。目前欧洲地区的符合性测试标准共18项, 虽数量不多, 但早在1988年欧洲地区便已着手开始此方面的工作, 可见其对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开展较早。

我国重庆市在1999年发布了《DB50/T23-1999 计算机2000年符合性测试指南》, 这是我国区域符合性测试标准的先驱。但我国区域标准的总体发展非常缓慢, 国内的符合性测试标准仍以国家发布为主。

(3)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化组织是制定和公布适应于某个业务领域标准的专业标准团体以及在业务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行业机构、学术团体或国防机构。现通行标准中, 国外对符合性进行规范的行业机构有美国电信工业协会TIA、美国船级社ABS、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SA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相关标准共4项。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是最早发布涉及标准符合性测试行业标准的机构, 其于1996年5月1日发布了《SAT AS 1895/23-1996 标准外系和扁平外系的I型和II型高度符合性密封》。

国内涉及标准符合性测试的行业机构有国家军用标准-总装备部GJB-Z、国家军用标准-国防科工委GJB-K、行业内部标准 (包括行业标准-电子 SJ, 行业标准-石油 SY,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YD, 行业标准-烟草 YC, 行业标准-商品检验SN, 行业标准-环保HJ, 行业标准-民用航空AP) 。国内最早的相关符合性测试行业标准是行业标准-电子于1999年2月12日发布的《SJ/11201-1999 2000年符合性测试规范》。国家军用标准GJB共8项, 总装备部是国内发布行业性测试标准最多的机构。这几项标准都应用于依据相关国家军用标准而研制、开发、生产、使用的设备、系统。另外, 上述7个行业符合性测试标准均各有1项发布。

3.3 国内外标准符合性测试质量比较分析

通过对目前已有符合性测试标准制定的时间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 国际组织在不断完善标准符合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改进, 并通过制定各项符合性测试标准, 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推动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领域的相互合作;各国各组织在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发布标准符合性测试标准, 推动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的发展;我国在2010年发布9项, 2011年发布5项, 涉及信息技术和军用等领域, 是近两年内发布标准符合性测试标准最多的国家, 也是标准符合性测试涉及领域最多的国家。

目前, 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方面仍有待提到, 尚无主导的符合性测试标准被其他国家采用;我国在符合性测试标准方面发展较早, 但发展较为缓慢, 标准数量以及涉及领域和国外相比均偏少, 但近两年我国国家军用标准中符合性测试部分有了较快的发展;我国在国际符合性测试标准的参与度比较低, 国内现行的符合性测试标准有一半以上都是以国际标准作为参照, 但在信息技术等领域有一定自主标准的发布;我国应用于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不够全面, 各组织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根据以上分析, 我国符合性测试标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4 我国标准符合性测试方面的不足与对策

4.1 我国标准符合性测试的不足

我国近几年颁布的新标准数量持续增加, 证明我国越来越重视标准符合性测试的作用, 但有一些标准的关键指标缺失或滞后, 都为标准的实际应用带来困难, 同时制定的相应符合性测试也会处于落后地位, 将给行业未来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新标准的符合性测试在制定时缺乏实际调研, 内容准确性差, 应用效果不佳, 同时也出现标准与标准测试内容不匹配的现象, 给测试带来很大的问题, 并且有些内容制定出时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状况, 这会使标准的更新频率和成本大大提高, 在实际效用方面大打折扣。

各行业对于标准测试的应用有不合理和不到位的地方, 究其原因是对标准测试的学习了解不足, 不能很好的理解应用于实际, 浪费了很多资源, 并且监管部门监督管制力度有待提高, 应加强对行业的宣传指导。

现阶段符合性测试人才缺口还比较大, 培养体系还不健全, 我国在培养此类复合型人才还不具备丰富的经验, 这就对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技术, 又有对相关行业经验的后备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4.2 提高我国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的政策建议

新标准符合性测试应宜适度领先行业现状。国家颁布新标准一般在几年内不会重新修订, 一个关键指标缺失或滞后的标准, 将给行业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所以相应的标准符合性测试也应处在领先的地位。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内容要与时俱进, 要吸纳、引入当今先进、可行的技术与成果, 且要起到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 并且及时修订和规范标准测试内容, 防止参数不统一, 导致生产、监督和管理出现混乱的局面。

规划、起动新项目时, 在设计标准的同时增加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内容, 使标准符合性测试工作和项目标准的开展同时进行, 以便及时地提出修订建议, 制订整体改革方案。避免各标准与标准符合性测试因时间不同步而产生的不配套。并加强对标准符合性测试的验证更新工作。在新方法实施之前, 一定要进行检测标准验证工作。克服形式主义、经验主义, 将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标准符合性测试的宣传力度和监管力度。作为标准符合性测试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宣传是非常重要的。执行者必须对相关科学性、适用性进行认真学习, 必要时要进行论证。对标准测试的具体情况加强了解, 形成制度, 强化质量保证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标准符合性测试的研究需要各类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 需要懂标准、懂法更要懂工艺、原料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因此, 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储备是相当重要的。各行业应结合实际情况, 采取多种形式对有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为标准测试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标准服务网[EB/OL].http://www.cssn.net.cn/.

[2]中国行业标准全文数据库[EB/OL].http://dbpub.cnki.net/.

篇9: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分析

一、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一)综合性

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对于综合性特点的强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是将课堂上的教学与课后的训练、课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理论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学习,这对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自主性与开放性

这种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要有积极而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只有学生主动学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同时,这种学习方法不再是在单一学科内进行学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材设计上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将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在教与学上都体现出开放性。

(三)实践性

即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这种学习方式主要要求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研究,同时还要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语文。

二、综合性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上的偏差

我国虽然一直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是否有提高,根本没意识到综合性学习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因为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学生的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这样一来,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难得到重视。

(二)师资有所不足

在我国的初中学校,大部分语文教师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陈旧,思想上也会较为保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缺乏了解和相应的培训。这样就导致了老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无经验可供参考,无法达到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三)学生自身的问题

因为我国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我国的学生自小学开始所接受的就是来自于老师的灌输式教育,他们一向都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且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所以他们已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根本意识不到要自主学习,而这种旧有的学习模式是无法满足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的。

三、提高综合性学习效率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目标

学校和老师这两方面要重新认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综合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地推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将综合性学习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

首先,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其指导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指引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其次,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们有勇气去探索、去质疑、去思考,在学生有问题时及时给予明确的回答或是点拨,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综合性学习才能真正实现。

(三)对课程资源进行拓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点除了“语文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综合性”。所以,仅仅利用课堂内的教学资源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们对课堂外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利用。比如,在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学生们到浙江绍兴鲁迅的故居去实地考察,对鲁迅其人其事和作品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条件不允许,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可以从网络上找到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进行赏析,从而从音乐中进一步地了解贝多芬。

(四)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所以在这一点上,教师要进行创新。在进行教学时,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外,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一个目标或是让学生自主确定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设计一个研究“历史文化圣地”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自主选择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然后对这个地方的历史名人及其生平、代表作等进行研究,最后进行成果交流。

篇10:符合性分析报告

审核组收集到审核证据以后,要对全部证据进行评审。一方面用以确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符合审核准则的方面。另一方面,对于不符合审核准则的证据更要进行认真分析,以确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在审核报告中进行充分的描述,以便对体系的实施效果作出评价。

下面将重点讨论有关不符合的形成、不符合性质的判定和不符合报告等问题。

1.不符合

HSE管理体系审核中的不符合是指那些违背审核准则的审核发现。审核准则通常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SY/T6276—1997管理体系标准。

(2)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

(3)适用于受审核方的与HSE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上述审核准则中,SY/T6276—1997是审核员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的基本准则。

2.不符合项的确定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判定不符合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客观事实不能掺杂任何个人的主观考虑,也不能掺杂“推理”、“假设”或“想当然”的成分,客观证据包括:

(1)在文件、记录审阅以及现场观察中发现的客观事实。现场审核发现的不符合事实应请受审核方陪同人员确认。

(2)现场审核中受审核人员对审核员所提问题的回答,也可成为客观证据。对于通过面谈取得的信息,应当通过其他事实得以证实,避免受审核人员情绪紧张或口误造成回答失误,导致错判。例如:受审核人员不了解本身的职责,需更进一步核实的是受审者是否履行本人的职责。又如,受审核者说“所有目标指标已完成”,确切的证据应是涉及完成的记录和可见的有形证据。

2)必须以审核准则为依据

判定不符合时,一定要以审核准则为依据。不能够以审核员个人的任何意见、观点作依据。也就是说审核员开具的不符合项必须在审核准则中明确地找到所不符合的条款。

3)分析所有不符合原因,找出体系缺陷

HSE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体系审核,目的是判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所以审核员不能仅满足于发现个别的不符合现象,还应对这些现象进行追踪和分析,以找出体系上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正确判定不符合意图。

4)审核组内相互沟通,统一意见

HSE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常存在某些联系。所以在形成不符合前,需要审核组成员充分讨论,交流情况,互相补充印证。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受审核方体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审核组成员的充分讨论也有助于更准确、更全面地作出判断,避免由于审核员个人收集信息的局限所带来的片面性。审核发现最终是否形成不符合,由审核组长确定。

5)与审核方共同确认审核发现的事实

审核组应当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不符合的事实依据,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的时间毕竟有限,所发现的事实有可能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所以要在形成不符合项前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这些事实。同时要听到受审核方对不符合判定的意见,以便查清楚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也有利于修正错误。

如果受审核方提出补充证据,证明审核员对不符合陈述有误,审核员经过补充调查核准,应勇于修正错误。

在其他情况下,当双方有争执时,审核方则应尽量耐心说服受审核方,并强调审核是针对体系而不是针对个人。

按照上述原则,对审核中收集的客观证据进行归纳、分析、比照约定的审核准则,即可确定不符合项,通常不符合项有以下几种情形:

(1)体系性不符合——HSE管理体系文件没有完全达到SY/T6276—1997标准的要求,即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标准;

(2)实施性不符合——HSE管理体系实施未按文件规定执行,即运行实施不符合文件规定;

(3)效果性不符合——体系运行效果未达到计划的目标、指标,即效果不符合所建立的目标;

(4)法律性不符合——体系运行的HSE行为未达到HS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即HSE行为不符合法规要求。

3.不符合性质的判定

根据审核结果与审核准则相偏离的严重程度,以及不采取措施带来的可能后果的严重性,可将不符合分为两类:严重不符合和一般(轻微)不符合。

1)严重不符合

出现下情况之一,原则上可构成严重不符合项:

(1)体系出现系统性失效。如某一要素、某一关键过程重复出现失效现象,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形成系统性失效。如受审核方安全处、生产处均出现了文件和资料控制方面的不符合,从而导致体系系统性失效。

(2)体系运行区域性失效。如某一部门现场所的全面失效现象,或者各层次、各部门出现失效。如公司内化学库出现了危害辨识、运行控制、培训、绩效测量与监测方面的不符合,造成该部门体系要素全面失效现象。

(3)造成严理的HSE危害,或潜在危害严重的HSE后果。

(4)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的HSE行为较严重。

(5)一般不符合项没有按期纠正且未意识到。

(6)目标指标未实现,且没有通过评审采取必要的措施。

(7)第二类不符合事项仍未改善,即上一次审核中发现的第二类不符合项,至今仍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的,即判为第一类不符合项。

(8)复评时,无持续改善HSE绩效证据。

2)一般(轻微)不符合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原则上可构成一般不符合项:

(1)对满足HSE管理体系要素或体系文件的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不符合。

(2)对保证所审核范围的体系而言,是次要的问题。

严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性质的判定,对审核结论有决定性的影响,对受审核方能否通过HSE管理体系认证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审核组在判定不符合性质时要特别谨慎,对于可能成为严重不符合项的审核发现,审核组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反复核实。

3)观察项

指系统或程序有潜在的不恰当,以及具有潜在的风险的事项,这些事项有变成不符合的趋势,只是审核员掌握的证据暂不足。这类问题可作为观察项处理,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受审核方提出。

对于观察项,一般不要求受审核方提出限期整改方案,与无需跟踪验证,只要求对方引起注意,对可能的风险所有准备并加以预防和纠正,观察项一般不计入审核报告和审核结论中。

如果某企业出现严重的不符合项,在受审核方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前,认证机构不应推荐注册。

对出现轻微不符合事项的企业,应不影响推荐注册、但对轻微不符合项,受审核方也要在认证机构规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并经认证机构跟踪确定符合后,才推荐注册。

对于观察事项,一般要求受审核方提出限期整改方案,审核无需跟踪验证,只要求对方引起关注,对可能的风险有所准备并加以预防和纠正。观察项,一般也不计入审核报告和审核结论中。

4.不符合报告的编写

编写不符合报告,是审核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1)不符合报告的内容

(1)受审核方名称及负责人;

(2)不符合事实描述;

(3)审核准则;

(4)不符合判据及条款号;

(5)不符合性质的判定;

(6)审核员姓名及开具日期;

(7)受审核方代表确认及签名;

(8)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及完成日期;

(9)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验证。

2)对不符合事实的描述的要点

(1)准确地描述客观事实,证据充分确凿,依据清楚。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注明职务或职称,不提姓名)、何种情况等。

(2)写出必要的细节,使其具有可重查性和可追溯性。

(3)语言简明精练,概括不符合的核心问题。

(4)观点、结论要从描述的事实中自然流露,不要光写结论,不写事实。

上一篇:回收军服的活动总结下一篇:新开中心小学新学期活力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