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2024-05-03

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精选6篇)

篇1: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需要解决的当前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生产法治观念正逐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可喜进步。

一、从人治观念转变到法治观念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制定颁布了一批法律法规,构建了相应的制度。但是,由于传统行政法制建设的观念主要是人治,因此,传统行政法制基本上是“人治底下的法制”。有法制并不等于就实现了法治。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就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制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统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在深刻反思人治观念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法治观念。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领导人的意志,要依法行政而非依行政命令行政;当领导人的意志与法律相冲突时,应服从法律,这一特点也表现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方面。

二、从重权力、轻权利转变为权力和权利并重

计划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依靠政府来配置社会资源,所以传统安全生产的立法也必然重视行政权,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来维护安全监管秩序,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只能消极服从行政命令。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政府只是有限政府。因此,对传统安全生产立法的权利(力)结构逐步进行了调整,从重权力、轻权利转变为权利、权力并重,成为安全生产法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一个转折点,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比较好地兼顾了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既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和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

三、准确把握政府监管部门职能简化的程度

在推行安全生产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新界定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权,逐步由管制行政变为服务行政。需要注意的是,简化政府职能也要有一个度。由于现代社会关系日趋复杂,政府职能并非越少越好,适度的政府职能对于推进我国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职能的转变应是一个层层推进、依次展开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否则就可能出现管理真空,造成社会无序和动荡,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准确把握政府职能简化的程度,又要掌握最佳的政府职能转变速度,使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协调一致。

四、制约、激励兼顾

我国传统安全生产法制作为行政管理的工具,旨在保障行政权、约束相对方权利。近几年的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从单纯的约束机制转变为约束与激励兼顾的现代行政法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基本上摆脱了过去那种只约束相对方权利、不制约行政权的单方面思维,开始注重双向制约;与此同时,安全生产奖励制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但是,机制完善工作仍将是我国较长时期内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在有效制约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违法行政的同时,有效地激励相对方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行政,是安全生产行政法机制完善的重点所在。

五、从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转变为实体与程序、过程与结果并重

我国传统安全生产法律制度体系发展明显不平衡:一是监督行政法律规范弱于行政管理规范;二是行政程序规范弱于行政实体规范;三是过程正当性的行政法律规范弱于结果正当性的行政法律规范;四是宏观调控立法弱于微观规制立法。改革开放以来,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问题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程序与实体、过程与结果都是行政法制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要整体推进、全方位进行,不能有轻有重,任何偏废都不利于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正常进行。重视和实现安全

生产监管执法的程序和过程,是保证依法行政的必要环节,也是提高监管执法水平的重要措施。我们既要大力完善行政程序制度,防止行政主体滥用任意性程序侵犯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又不能放松行政实体法律制度建设,避免实体与程序的脱节;既要注重发展行政过程中的监督、引导制度,又要强化对相对方的行政违法责任与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责任的追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行政权与相对方权利的平衡,才有助于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虽然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生产依法监管的水平明显提高,公民、法人与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越来越多的法律保障,但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安全生产法制改革的使命已经完成。事实上,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仍然需要完善,政府法制建设任重道远,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仍然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参与来共同推进安全生产法制的进一步改革。

近阶段,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快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制度建设自始至终都是法制建设的核心。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法律制度体系的过程。

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要抓两方面的立法工作:一是要加速规范创制,填补法律空白;二是要继续完善现有立法,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

在加速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时应致力于以下几点:一是尽快出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条例》,改变安全生产监管行政程序规范散见于各单行法律、法规之中的现状。安全生产监管程序法律化有助于明确相对方的程序性权利与行政主体的程序性义务,有利于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二要进一步完善监督行政法律制度,更加有效地预防、纠正行政主体的违法行政,加速安全生产法制权利(力)结构的均衡化进程。三要加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规的规范创制与修改工作,以适应安全生产监管实践的需要。

第二,努力克服部门保护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维护法制统一

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制的发展中,不仅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经常受到部门保护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在立法中,由于受到部门利益与地方保护主义的驱动,“立法谋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当前,迫切需要通过行政法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实行政务公开,全面、深入地贯彻执行法制统一原则,努力克服部门保护主义与地方保护主义,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

第三,建立健全民众参与机制

民众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立法听证与行政决策(决定)听证;二是通过其他渠道向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提出建议和意见,定期或不定期地评议政府的活动。就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而言,广泛听取公众和方方面面的意见,有助于缓解立法过程与行政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增加立法决策与行政决策的理性,从而使安全生产法制建设能够得到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目前,虽然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在推进民众参与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在参与范围、参与程度、参与积极性、参与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建立健全民众参与机制,推进民众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应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四,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协调发展

在现代安全生产法制体系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体,除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外,还有依法成立的、具有部分安全生产监管职权的、或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公共行政主体趋向多样化,公共权力趋向社会化。这些具有不同程度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单位或组织,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它们是在法定的特定领域内享有公共管理权,因此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另一方面这些组织又要接受政府管理,因此它们又是行政管理的相对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行政的范围会逐渐缩小,公共治理的范围会相应地扩大。因此,如何处理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保证政府管理与公共治理相结合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篇2: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1926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加强党的秘密工作》(组织部通告组字第3号)

第一次从革命全局的高度,阐述了秘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党把秘密工作“同当前政治斗争相结合”,并对文件移送等提出了明确保密要求。1928年,中央先后下发《中央通告第四十七号--关于白色恐怖下党组织的整顿、发展和秘密工作》

1934年,《中共中央关于秘密工作基本规则》等文件,有力地扭转了党组织不适应秘密工作环境,以及党内同志的反动告密所造成的严峻局面。抗战爆发后,党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合法地位。

1934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不了《关于转移中的文电处理和保管办法》,系统规定了战争环境中文电保密工作的各项制度。

1937年,中央制定《保守党内秘密条例》,对党员保密提出具体要求。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区面积的扩大,党以秘密斗争为主的局面开始改变,保密工作也逐步走向统一和公开。

1943年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阅读党内秘密文件的通知》,提出了以文件内容为条件、以下发文单位性质为依据,以客观环境为基础划分文电密级的统一标准,将文件划分为“普通件”、“普密件”、“机密件”、“绝密件”四类,并规定了每一级的具体内容范围,规定了阅读人员范围和纪律。1947年新华总社《注意在报道中不要泄密军事秘密》的指示

1947年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制发了《关于按重要性与机密性处理文件的规定》,就涉密文件的保密管理作了进一步规定。

1948年,中央印发《中共中央保密委员会章程》和《各级保密委员会章程》,对中央和各级保密委员会的性质、任务、组织及工作方法作了规定。1948年8月8日新华总社《关于严守军事与生产秘密,防止单纯新闻观点的指示》

1948年10月6日中宣部《关于新华社发电保密制度的规定》

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颁发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机要保密工作规定《机要规则》,确立了党政军机要电讯工作统一领导体制,对电讯密件以及机要电讯人员的保密管理提出严格要求。

1949年,中央军委又制定了《关于机要工作制度》,对机要电讯保密管理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规定,并明确提出“电讯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确实、迅速、秘密”。1949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关于严防帝国主义分子反动新闻记者刺探政情军情的指示》,为正确处理保密与新闻自由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1951年5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保守党与国家机密的补充决定》,明确指出:“保守党和国家秘密,乃是关系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的问题。各级党委必须重视保密工作,并将这件工作作为自己经常注意的工作”,这两份文件时新中国初期波阿米工作的指导性文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篇3:浅谈我国档案法制建设

一、档案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法制意识淡薄。

《档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把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但事实上, 有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档案工作知之不多, 认为执行《档案法》是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事, 不重视、不执行, 未将档案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 或者列入工作计划, 也是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工作检查或达标工作, 这样就形成了表面上重视, 实际不执行的局面。

2、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我国的档案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 随着时间的推移, 档案的具体工作也在不断的变化, 这就造成了某些档案法规在这样的发展变化中, 显得内容滞后和欠缺, 无法适应新情况、新问题。如非国有企业和人才交流中心的人事档案如何有效管理问题, 以及“弃档”现象等。这表明传统的人事档案运作模式已不适应, 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早出台。

除此之外, 我国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中存在着一些不协调, 甚至对实际工作形成一定的阻力。像《档案法》的某些规定, 因为存在不明确, 缺少链接、渗透等问题, 造成因理解不同而援引的法律条文不一, 带来执法结果的很大差别, 给具体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某地方或部门屡屡越位提供了法律漏洞。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队伍不稳定。

《档案法》能否很好的进行贯彻实施, 实施的程度如何, 档案人员的素质高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目前, 整个档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 业务技能和知识水平都不高, 档案部门管理人员成了老弱病残的岗位, 年轻人不愿去, 专业人员留不住, 许多单位没有专职档案人员, 培训机会少, 且档案人员流动频繁, 严重影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造成档案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

二、档案法制建设中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档案法宣传工作力度

档案法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要将档案法规的普及宣传工作做到位。一是改变过去仅靠发红头文件、问答调查形式进行普法的做法, 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 通过新闻媒体, 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竞赛、悬挂标语、专栏板报、咨询服务等大众容易接受的形式, 开展全方位的普法宣传, 不断营造声势, 扩大影响。二是把档案法制和档案知识融入文学作品, 以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技艺性、生活悬念性等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将法制、档案、档案工作、档案生活展现给社会。三是及时了解、掌握社会各界普法教育动态, 将档案宣传、档案法宣传融入其中,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法律意识, 缩短社会与档案的距离, 同时, 注意跟踪问效, 不断从信息反馈中调整宣传方式, 以增强教育针对性, 调动大众自觉遵守《档案法》, 使全体公民依法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四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资深法学专家, 对档案工作人员特别是档案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同时结合《档案法》讲解一些具体案例, 加深他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

2、健全和完善档案法律法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法也同样需要推陈出新。对内容落后、不合时宜的法规、制度, 该废止的一定要及时废止, 该发展的一定要适时发展;要积极汲取同行业、相关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有益经验。如电子档案的法规制定, 就可以比照和吸收欧美发达国家已制定出的各种有关法规;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就可以借鉴和参考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经验。

档案法制建设需要我们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档案立法和档案法规体系。只要科学、合理、配套的档案法规体系, 才能确保执法能够落到实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急需的、操作性强的档案法规, 能否保证各法规执行者一方面要依法行使好自己的权利, 不会制定出超越自己权限的规定;另一方面在实行法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档案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同时注意与档案以外部门的关系, 要借助其他专业法律、法规的权威和贯彻执行来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 增强档案法规的延伸性和渗透性。只有这样, 才能使档案法规的内容切合实际, 并同有关的法律保持协调一致, 促使档案法规管理的建设趋于完善。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档案执法人员的素质是档案法制建设的核心因素, 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效务实、奉公守法的档案执法队伍。一在选拔上就要吸收那些法制观念强, 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都过硬的干部来从事执法工作;二是宣传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 不断提高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三是建立健全档案工作人员特别是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对普法工作长期不得力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 选拔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干部到普法岗位上去, 同时通过奖惩制度调动普法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 档案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逐渐发展的过程, 我们只有加大宣传普法力度,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格执法, 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档”的道路,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公根志、齐晓红.对加强档案法制建设的思考[M].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4

[2]阎宝秀.试论我国档案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M].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篇4: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关键词:法制建设;战略目标;法制特征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待发展待完善的地步,本文主要从我国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法制特征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法制建设做了一个简要的探究。

一、我国法制建设的战略目标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段期间,法制建设也就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法制建设本身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工作,这一项社会工程的完成需要全社会的不断坚持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法制建设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在我们伟大的党领导人对我国三十年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后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前进目标。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落实好我国社会主义初期的法制建设,就必须坚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关于民主法治建设正确思想和方向的指引下,充分调动和发挥法制建设的积极性,将一切因素都积极的调动起来,一步一步的走在法制建设的路上,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民主充分、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战略目标。

为了充分的了解认识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一)我国法制建设战略目标的依据

我国的法制建设战略目标是在党领导人通过不断对过去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痛苦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重新确立的。众所周知,我国在新中国诞生之前已经经历了数以千年的封建传统专制统治和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版封建社会的统治,在这一段期间,旧中国的法制建设尚且处于一个混沌的未开蒙的状态,“封建专制较多,民主法制较少”这是邓小平在给这一段历史的简单评价。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这一段期间,中国共产党勇敢的扛起了建设中国法制建设这一杆空白的大旗,在黑暗中前进,等待着法制建设逐步走向光明。在这一段期间,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突破,并且累计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1957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法制建设一直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尤其是十年文革,更是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我们党领导人通过对当时情况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指出必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及法制建设,确保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且确保人在法律面前都保持一个平等的关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制建设的发展使命。

(二)我国法制建设战略目标的本质

我国法制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确立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本就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这也是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我国法制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发展过程,其本质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成自己历史使命和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我国法制建设战略目标的实质

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在这一段期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健全性和不完善性,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实质就是将我国法制的不完善、不健全逐步向完善、健全的阶段发展。

(四)我国法制建设战略目标的巨大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初期法制建设的巨大转变在于,彻底的将“人治”的传统抛弃,彻底地将“法治”贯彻落实。“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也就是能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都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依法治国。因此如果在我国想要将依法治国彻底的贯彻落实下来,就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将国家治理好,并且以法律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不以领导人或各级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树立法律的尊崇权威,将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归入法制的管辖范围中。

(五)我国法制建设战略目标的现实意义

我国法制建设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起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终点。也就是说,我国法制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贯穿于我国法制建设的全过程,既以战略目标来确立法制建设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又必须使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围绕着战略目标丝丝入扣。这个战略目标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根本方向及奋斗目标。

总而言之,我国的法制建设战略目标就是建设“民主充分、法制完备、法制至上、依法办事”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也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科学的正确的最为切实可行的法制建设宏伟战略目标。

二、我国法制建设的法制特征

下面我们就从前四个方面入手,对我国法制建设的法制特征做一个基本的阐述。

(一)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的概念就是指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法律至上的对象包括一切党派、机关和个人,这些党派。机关、个人都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职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能逾越法律,更不能凌驾于法律至上。对于所有违反法律的人,无论是党派或者个人,无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无论其资历功劳的大小,都必须接受法律的管辖,接受法律的制裁。

nlc202309031213

大量的历史资料都可以印证,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标杆作为约束,就必然导致领秀至上,国家的兴衰都将以当权者德意志为转移,将国家命脉系于当权者一身,这是不明智的。君主不论如何贤明,都不可能随时随刻保持理智,必然会有疏漏,当权者一个小小的疏漏对百姓来讲就有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是将国家命脉都置于危险之中,是极其不理智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杆作为衡量标准对各级领导人做出制约,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家置于一个健康,绿色的发展环境中,茁壮发展。这也从历史层面印证了法律至上的必然性。

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中,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等都会存在许多不一致,这些小的不一致有可能导致非常激烈的冲突。这就需要法律作为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来对多有的利益和冲突进行衡量。只有法律至上,才能凌驾于各种利益之上;才能将各地区各族人民的利益关系进行一个有效的协调;才能维护国家和社会的而稳定;才能最集中地体现全体惹您的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追根溯源,法律至上,其实就是人民利益和意志高于一切的根本体现。

(二)人民主权

人民主权,就是宪法中做出明确阐述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我国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人民不仅在法律上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事实上也要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宰,人民享有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社会甚至国家命运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人民当家做主。

人民主权,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特有属性,其在根本上就与资本数以国家所大肆宣传的“主权在民”有着原则性的不同。人民主权能够真正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自由权利。

人民主权的根本概念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因此人民享有广泛而真实意义上的民主权力自由,并且这种自由不仅仅是体现在法律条纹上,在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人民能够支配法律规定的属于他的一切,任何故意或者过失对人民主权进行伤害的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必须受到法律严惩的。

(三)权力制约

权力制约指的就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具体事物,又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藉此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

对各级机关的权力进行制约,能够有效的保证国家机关健康运行,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际国情情况下的又一个特征。在西方国家颇有成效的三权分立因不适合我国国情而被舍弃,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历史中留下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国不应该将反对专制而产生的权力制约舍弃,而应该将其有保留有选择性的作为民主集中制的补充纳入到我国的法制建设中。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①经过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我们能够得知,如果权力不加以制约,便会像脱缰的野马一般肆意妄为,就会导致权力滥用,导致决策者专断,这就使民主和法治无从谈起,因此,想要建设民主法治的国家,就必须对权力机关就行权力制约。②对国家权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和制约,不仅能够避免专断,并且能够进行权力优化,促使立法机关有效的行使立法监督权,行政机关就能行使好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机关就能依法独立的行使好国家的审判权及检察权。总而言之,对国家机关就行权力制约并且相互监督,能够有效的促进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展开工作,有利于进行权责划分,能够更好地管理建设好国家事物,使国家朝着一个更加清晰的明天不断迈进。

(四)民主法制化与法制民主化

民主法制化的概念就是,把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各项民主自由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确认和肯定下来,使这些权利具有确定性、排他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这样做的原因是,我国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和各项民主自由权利进行确认和保障,并且为这些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律准绳。

法制民主化的概念则是,国家法律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以贯彻民主原则为基本准则,必须时时刻刻符合民主的要求,立法真实反映民意,执法得到人民监督,守法真正成为人民自觉自发的行为。法制建设之所以要民主化,指的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法制确立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要确立社会主义法制,就必须将法制建设民主化。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及其根本内容。社会主义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力量源泉。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只有以民主为前提,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始终贯彻落实民主立法的基本原则,才能制定出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一切忠于人民的法律。而在法律的实施方面,只有人民自觉对法律进行遵守,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法律至上的地位,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换句话来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扩大的完善其实就是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社会数以法制作用的发挥必须以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为前提二者相辅相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既在理论上做好法制建设研究工作,并且同时在实践生活中也同时将法制建设工作落实好。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对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法制特征有个全面的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做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十分关键的一个里程碑。

篇5:我国福利彩票法制建设的思考

一、我国福利彩票的发行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我国的福利彩票于1987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民政部门负责

唐政秋

发行,其宗旨是“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根据民政部的有关报告显示:福利彩票发行20多年来,除了福利彩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销售网络逐步健全,发行品种不断丰富外,截至2008年10月,累计发行福利彩票3254亿元,共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096亿元,其中2002-2007年间,共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38亿元;上述福利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支持全国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包括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夕阳红图书室援建计划”、霞光计划、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蓝天计划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等;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总设施项目数已超过10万个,总体受益对象达到30万人,解决了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保障资金不足问题,为孤残儿童、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近几年,随着我国福利彩票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福利彩票也越来越关注。福利彩票在为社会公益事业筹集了大量资金的同时,也引起了诸如心理失衡、暴力、民事纠纷等问题,并且我国目前的彩票管理体制尚不够规范和完善,彩票的发行、销售、兑奖、监管等方面还不完善。国家如果不对彩票天生的伦理缺陷和实际危害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法制化的规范管理,上述问题可能给社会造成严重的不 良影响,严重损害彩票的健康发展。2004年的陕西宝马彩票案、2004年的“04009期福彩双色球涉嫌录象造假”事件和2007年的河北邯郸农行彩票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我国福利彩票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福利彩票法制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国福利彩票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国务院、财政部、民政部先后发布了有关福利彩票的若干通知与规定,初步形成了以财政部、民政部的有关行政规章为主体的福利彩票法律法规体系。这些行政规章主要规定了我国福利彩票的管理体制、发行种类和运营规则,规定了福利彩票发行实行额度管理,规定了福利彩票发行资金的构成比例,规定了福利彩票的发行收入进行专户管理,规范了有奖募捐和摇奖设备的管理等,为我国福利彩票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福利彩票立法的主要不足

与我国福利彩票发行取得的巨大的成绩相比,支撑其发展的是极不完善立法和规章制度,具体主要表现为:

1、缺乏一部综合的彩票法或者福利彩票法规,立法严重滞后

我国福利彩票起步较晚,发展较慢,面临制度空缺、立法严重滞后的境地。而福利彩票市场具有特殊性,涉及千千万万彩民的利益和社会稳定,必须规范运作,才能保证彩票业的良性发展。随着 福利彩票市场的发展,对彩票业立法的要求也愈显突出。虽然国务院早就在起草《彩票管理条例》,可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出台。由于缺乏一部综合的彩票法或者福利彩票法规,使得我国的福利彩票无法可依,就连发行福利彩票的中国福利彩票中心也遭人质疑,法律地位尴尬。

2、立法层级低,主要以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主 根据现行的彩票管理体制,财政部负责起草、制定国家有关彩票管理的法规、政策,民政部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制度,研究制定福利彩票的发行、销售和资金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从现实来看,除了国务院于2001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彩票管理的通知》,现在我国福利彩票的主要依据绝大部分是财政部、民政部的“通知”或其他形式的红头文件。由于立法层级低,主要是部门规章,且红头文件居多,降低了福利彩票的合法性,增加了执法难度。

3、立法内容不全面,临时性规定多

现行的福利彩票法规大多是针对福利彩票发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规定,具有临时性、内容单一的特点,缺乏普遍性、综合性,内容不全面,缺乏对彩票的发行、销售、兑奖、公益金的分配、监管等方面的统一规定,对一些新问题也没有涉及。例如,缺乏对某一特定时段的累计购买数额的规定,也没有防止变相洗钱的规定等。由于没有法律对彩票在发行、销售和兑奖等程序进行规范,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彩票纠纷。

4、监管不严,监督机制、程序不明确 首先,从外部监管来说,我国的彩票业是多头管理,民政、体育部门分别负责组织福利、体育彩票发行与销售活动,财政部负责监管。财政部要发挥监管职能实际面临的是两个与自己相同性质的政府行政机关。在中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法制环境下,彩票的这种“行政部门监管行政部门”模式的作用效果非常有限。

其次,从福利彩票的内部监督来说,有的福利彩票销售机构片面追求销售业绩,监管部门防范意识淡漠。由于彩票销售额与彩票发行、销售机构的利益挂钩,遇到彩民进行巨额投注时,因利益驱动,销售机构不是劝彩民谨慎从事,量力而行,合理投注,规避风险,并积极向监管部门报告,而是期望甚至怂恿其进行巨额投注,以便可以实现其利益。在出现异常的彩票销售记录时,当地的彩票销售机构和监管部门不是思考其中是否可能出现问题,而是完全认定属于销售业绩优异,甚至希望“奇迹”能够重复实现。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政府和一些民政部门加强福利彩票销售的文件,而很少看到他们发布的风险提示。另外,对于福利彩票的开奖的监督程序也缺乏明确法律规定。

5、救助规定缺乏

近年来,因为发行、购买彩票的纠纷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暴力犯罪事件。而现行的福利彩票法规却鲜见法律责任、权利保护和救助方面的规定,同时规范彩票日常事务的都是部门规章及地方文件,立法的滞后,势必也导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如彩民之间关于奖金归属发生争执等问题,司法机构目前只能按一般民事纠纷处 理,这样显然不利于保护彩民利益。例如2001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民在认购彩票过程中,对彩票的发行机构、摇奖现场混乱、财务不公、摇奖程序和技术有误、开奖前未提前停售等一系列的行为提起的诉讼不属于民事和行政诉讼的调整范围,不予受理。”的批复,使得彩票纠纷不能处理。由此可见,福利彩票业要发展,福利彩票立法是当务之急。

另外,对福利彩票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没有相应的罪名和量刑的规定,也不利于惩治彩票犯罪行为。

三、完善我国福利彩票立法的几点思考

1、尽快出台《彩票管理条例》

制定《彩票法》是世界彩票业发展的趋势。纵观世界彩票业,大都经历了一个由非法到合法、由龌龊到显赫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决定性、扭转性、开创性作用的即是《彩票法》的出台。我国的福利彩票发展迅速,仅靠政府红头文件己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通过法律理顺管理体制,规范有关组织的权利义务,加强彩票发行过程的监督,这是彩票业走上稳定发展路的当务之急。因此,加快彩票立法,决非权宜之计,而是为了实维护广大彩民的正当权益,实现中国彩票业的持续发展。我国从2001年起,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尽快制定一部彩票法,但目前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彩票法》并不现实。可喜的是,国务院法制办2008年3月已就《彩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全国公开征求意见,预计2009 年《彩票管理条例》将正式公布实施。

2、完善福利彩票法规的相关内容,规范彩票的发行、销售、兑奖、资金分配等全过程,强化可操作性

福利彩票业的健康发展与健全的法律体制是分不开的,整个福利彩票行业要通过立法予以规范。一方面,国家彩票立法要从总体上考虑,要通过制定《彩票法》或《彩票管理条例》对彩票管理体制、彩票的发行与销售、开奖与兑奖、资金分配、信息披露与监管、相关法律责任等予以原则性规定,要协调好彩票法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关系。另一方面,民政部门要通过制定行政规章等配套法规,对福利彩票发行的程序、发行方式、开奖方式、开奖程序、彩金计算方式、资金的分配及使用、彩票信息披露等进行详细规范,要研究福利彩票发行、购买、兑奖、公益金的分配等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予以规范,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3、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健全监管机构和监督机制

福利彩票是典型的公益彩票,随着福利彩票市场日趋成熟,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福利彩票发行的形式和程序,不同阶段发行的规模和所形成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更公平、更低成本的发彩规则及开奖程序等,都亟待立法加以确定,否则涉及金额巨大的公益彩票既存在着资金安全的潜在隐患,又可能因为发行、开奖、兑奖等过程不公开透明而失去彩民的信任。近几年出现多起福利彩票舞弊大案,都暴露出彩票监管、发行上存在诸多漏洞,法制上存在软肋。因此必须通过完 善立法,明确监管部门及其职责,对福利彩票发行、销售、兑奖的全过程予以监控。

要建立彩民直接参与监督的制度; 要让新闻单位参与监督彩票发行与销售的全过程,通过对彩票的抽奖、对奖、摇奖等程序采用现场电视直播,增加彩票发行的透明度;福利彩票发行部门要强调行业自律,要按照《彩票管理条例》完善相应的的监管体制与发行销售管理办法。

为了防止借福利彩票洗钱,建议通过完善反洗钱的法律加强对福利彩票销售的监管,比如实行大额投注的实名制、完善交易记录保留制度、投注超过一定额度须提供相关的银行资料以及建立可疑交易举报等举措。

4、完善相关的救济措施

一是要建立防范和矫正病态赌徒的机制。根据国外的经验,彩民中病态彩民所占的比例约在1%至2%,整个博彩业的病态人群比例约在2%至3%。以我国现有福利彩民的总量按上述比例估算,病态彩民及近似病态彩民的数目值得引起关注。因此,我国的福利彩票法律制度应当致力于尽快形成“责任博彩”意识,政府、福利彩票发行机构均有责任教育和引导彩民形成良性的博彩心态,预防“病态彩民”的产生并建立相应的救助机制。

二是要建立和健全法律责任的规定,完善权利救济机制。福利彩票法律关系主体权利的救济离不开法律责任的实现,彩票法 7 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对福利彩票发行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监督机构、公证机构、彩票发行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彩票奖品的供应商、彩票承销商等参与彩票活动的主体在彩票发行、销售等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行为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应明确作出规定。目前彩票纠纷的突出矛盾存在于彩票发行方和彩民之间,福利彩票立法应该详尽地规范发行者和购买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出现纠纷后寻求救助的途径,甚至细致到规定纠纷双方的举证责任等。

篇6: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亟需科学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制对市场进行规范与约束。特别是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也全面进入了新的阶段,法制建设的作用尤为凸显,对法制建设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重点对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必要性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突出强调转型期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必要性;途径

市场经济就是指通过市场体系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利用与配置,应充分发挥价格、竞争、供求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从而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这种市场的自发调节并非是无规则、随意而为的,经济规律的运行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要有法制的保障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市场经济本身的内在要求。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以及法律服务调整经济关系,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并在宏观上对市场进行调控,确保市场经济繁荣富有生机。

一、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一)确保市场经济主体自主性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运行发展当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运行主体。我国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系,对市场经济主体相应自主性要保持认同与尊重。要保障经济主体的自主地位,必须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使经济主体能够独立的、以自己的意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同时,还需要借助法律与法规对产权与资格进行界定与明确,这样才能建立更加规范有秩序的市场环境,才能通过市场主体的管控规范各项经营活动,确保市场经济体系运行更加稳定。

(二)宏观调控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市场经济可以对资源进行科学优化配置,但同时不能回避的是其本身也具有风险性,需要我们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这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既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又要掌握好宏观调控的制度,不能随意的主观臆断。要通过法律制度的设定来进行规范,减少和规避经济发展中的风险,这有助于确保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发展,使调控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也使政府职能与权限界定更加清晰,防止政府部门直接干预市场经济运作。此外,通过法制的约束,还能将国家宏观调控模式确定下来,确保宏观调控有效实施。

(三)保障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当前,市场经济开放性主要是指对市场体系的开放,并没有完全实现全球化开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经济相互渗透,建立资源发展型开放经济是必然,应对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做保障。例如交易规则的制定、纠纷争端的管辖等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显现出来,市场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去遵守,这样才能使市场主体能够平等地参与到市场经济中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特权主义,依靠法律和制度的规范来保证市场的开放性和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四)保证市场经济公正、公平

法治化的市场经济运行需要依赖竞争体系,但是竞争必须有公正、公开的平台以及多方面的竞争对手,一些市场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出现不良的竞争或者违规手段。在出现了争端和纠纷的时候必须通过法制建设对其进行规范与调节,通过法制规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的行为,保障市场经济高效运行、健康发展。为此,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适应了我国建设法治市场经济的客观趋势,突出了依法监管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的新要求。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关系的再认识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自由交易,在这一过程中,交易想要顺利的完成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也是市场主体所能共同遵守,并有相应的强制力去保证实施,这些规则和制度的建立就是通过法制建设去实现的,通过这些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可以去调整经济关系,可以去规范市场行为,甚至是指导和推动经济运行,使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具体来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市场经济与法制互为调节与联动

市场经济发展遵循自身规律,并且与法制互为调节与联动关系,这是对经济秩序有效维护的重要手段。从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属性上看,经济活动逐渐呈现出市场化以及开放性、多元化等。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宏观调控逐渐体现出间接化,社会保障的规范化以及经济运行的法制化等,这些包含的所有特征都需要借助法制途径体现出来,并加以规范与引导,否则,市场经济建设将过于分散,缺乏利益与规范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调节经济关系以及经济秩序的维护方法有很多,不管哪种方法,法制建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都是在参考法律规范基础上开展,都要在法制制度均衡下有序进行。

(二)法制作用于市场经济

法制具有很强的指引性、规范性、公平性、强制性以及惩戒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法制对于市场经济作用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从微观上看,法制建设能够为市场经济建设指引航道,为其提供基本准则,防止出现各种行为纠纷或者恶*事件、违法犯罪行为等,能够在对这些行为进行打击与严惩,起到警示作用。从宏观上看,法律还可以对市场经济缺席情况进行规范,作出前瞻性的立法,更好的对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还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对宏观调控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与均衡,进而将市场经济自身特征与内在运行规律法制化与规律化。由此可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从全局把握,强化对法制的建设与执行,使各项法律法规能够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

三、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对策选择

我国全面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更加要求我们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保障市场经济有序发展。同时,我国的法制建设更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特色化的市场经济法制,不能全部借鉴或者照搬西方制度譺訛。

(一)加强构建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立法

首先,用法律划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加快市场主导的经济转型。在法制面强化市场自由性,构建市场经济管控法规,确保企业经营体系能科学、合理转换,减少行政干预,使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更加自由、舒心的开展,实现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定型化、制度化。其次,用法律释放社会资本活力。将市场经济活力增强,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实现市场统一,将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减少市场出现分割与分权的情况,减少市场中的人为阻力确保市场经济活动有法可依。例如修改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律法规、公共资源配置法律法规、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形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法制规范,为拓宽社会资本发展空间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组建知识产权法院,逐步实现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接轨,用法律促进和保障创业创新。最后,要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与公正性。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可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充分借鉴“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借鉴、继承与发展先进的事物。此外,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制、法规体系,防止出现不公平或者垄断竞争,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自由的竞争平台。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立法工作,包括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运行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对外经贸法律制度、争讼程序法律制度等,特别是尽快弥补法律法规缺位的情形,细化现有的`法律制度规定,使其更具有操作性,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在正确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二)加强市场经济法制执行与监督

在不断对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为法制建设提供科学的平台的基础上,确保法律制度得到严格的执行。当前,市场经济管理当中,依然存在一些违法或者执法不严的情况,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执行监督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加强对市场经济法制的推广与宣传,将公民法制意识增强。在市场经济发展下,不断出台针对性的新法规,增强民主观念与法制观念。其次,要强化经济主体活动执行监督力度,使司法的公正得以维护,将执法水平提高,确保法律严格落实。特别是要注重提高政法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最后,强化司法机关职能作用,使司法制度得以完善,使司法执行部门检察权与审判权得以保证,及时纠正市场主体经营活动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加强对司法体系的构建,增强市场公平性与公开性,使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得以保障。

(三)打破市场经济法制的法律实证主义定性

现代化法制形式中的合理,仅是一种单方面的“预期”,并不是“形式化”的追求,但事实上,非理性观点中绝对性与教条性追求现代化法制,都会造成现代法制过于形式化。这种情况下,使用辩证思维较为重要,让非正式准则成为相关行为的“预期”。由此,法制合理化是一个过程,需要科学规范与界定,才能将其作为法制建设的重要资源。除此之外,在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的时候也应特别关注对舶来法学的吸收和借鉴,一定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客观、严谨的加以借鉴和吸收,切不可盲目照搬。

(四)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上一篇:淮上区民族宗教局民族宗教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学生会周年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