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的近义词

2024-04-14

应和的近义词(精选9篇)

篇1:应和的近义词

白居易元稹应和的诗

《梁 州 梦》

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作品鉴赏

其实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时萦绕心头情事,由于压抑往往变得更为强烈,便借梦境或幻觉来表现,这就是所谓潜意识。《牡丹亭》的.“惊梦”,杜甫的《梦李白》,都是此种潜意识作用,文学上屡有反映。

这首诗为元稹感梦而作。第一、二句“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写入梦。元稹与白居易中进士后又同于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制举“拔萃”登科。按唐朝惯例,进士录取放榜,皇帝即在曲江赐宴,然后登慈恩寺大雁塔题名留念。曲江、慈恩寺向为长安名胜,平时更少不了骚人宴饮,墨客流连。元稹和白居易也曾有多次游寺。此诗先把往昔经历的画面剪辑成梦。慈恩寺为高宗李治纪念生母长孙皇后所建,有十三院落。“院院”不仅加强“景深”,也深化了偕游情趣。此是虚景,虚中有实。三、四句“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写出梦。

此时伴随亭吏的吆喝,画面从慈恩寺梦中情景,转为梁州驿亭醒时惊觉。此是实境,实中有虚,前后相映成趣。“排去马”为此诗艺术构思关键,上承“院院游”盎然游兴,下承惊醒时索寞意绪,先让时间交迭产生错觉,又把空间拉开扩大距离。此种“大跨度”“大写意”结构方法,具有跌宕对比的强烈艺术效果。

这首诗平平叙事,无惊人之笔,委婉情致全蕴蓄记叙中,体现唐诗“本色”特点。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首两句也是平谈叙事,不见感情起伏。

在第三句“更吹羌笛关山月”,为战士独坐所闻,叙事是顺接,感情则急转。至第四句“无奈金闺万里愁”,那突至猝发的跌宕变化,迷漫而不可排遣的两地思念,迅速笼罩住整个抒情画面,城堞、秋风、黄昏、羌笛顿时有了活跃的生命与跳动的旋律,前人所谓“气象”“兴趣”大抵指其浑成、真挚而言。元稹“忽惊身在古梁州”,也同样表现了浑融真醇情性与蕴藉无尽风流。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元稹

花时同醉破春愁2,醉折花枝作酒筹3。

忽忆故人天际去4,计程今日到梁州5。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李十一:即李健,字杓直。元九:即元稹。

破:破除,解除。

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

天际: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计程:计算路程。梁州:地名,在今陕西汉中一带。

译文

花开时我们一同醉酒以销春之愁绪,醉酒后盼着了花枝当做喝酒之筹码。

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屈指算来,你今天行程该到梁州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⑵,此夕闻君谪九江⑶。

垂死病中惊坐起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授:授职,任命。江州:即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官名。唐代以司马为州刺史的辅佐之官,协助处理州务。

⑵残灯:快要熄灭的灯。焰:火苗。幢(chuáng)幢:灯影昏暗摇曳之状。

⑶夕:夜。谪: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⑷垂死:病危。

译文

灯火将熄一片昏暗物影在摇漾,今晚忽然听说你被贬谪到九江。

大病中我惊得蓦然从床上坐起,阴沉的风雨吹入了寒冷的门窗。

创作背景

其实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上书,请求逮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其实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

延伸:白居易和元稹自贞元中(公元802年左右)结识,因为这一年他们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于是二人“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漫狂”。

篇2:应和的近义词

1、他随口应和着走了出来。

2、台下观众随声应和,气氛更加浓烈了。

3、我把你放在酒缸里酝酿,你发出婉转的叫声,我在一旁应和着,烘托着气氛。

4、他很没有主见,只会随声应和。

5、上市公司应和董事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公司和董事之间的权利义务。

6、潺潺流水,鱼儿无忧无虑的在水中游泳,鸟语应和着花香,这旋律真的美极了!

7、健壮的士兵用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教官不寻常的提问。

8、产出应和产入成比例。

9、钟楼上悠扬的乐曲奏起来了,他使劲吹着口哨应和。

10、领导应和群众经常见面。

篇3:发展会展旅游的效应和措施

会展旅游, 是指以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文化体育科技交流会等活动吸引参与者和观众, 洽谈贸易, 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 观光旅游, 并带动交通、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活动。会展旅游不是单纯的会展或旅游, 也不是商务旅游+观光旅游, 而是会议、展览和旅游三个元素的有机结合, 包括举办各种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会、科技交流、奖励旅游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国际上对会展旅游的理解, 是借助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论坛等会务活动及各种展览会而开展的旅游形式。会展旅游是会展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让旅游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的功能优势, 为举办会展提供外围服务, 游客主体来源是会展代表和参加会展活动的群众, 具有较高的消费力。会展旅游实际是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也是一种实现人际交流的综合性的旅游活动, 它实现了会展和旅游这两个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姻”。

上世纪80年代后, 会展旅游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加入到会展旅游市场的竞争中。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后各国的会展旅游势必向着合作、竞争、专业化、高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有“旅游皇冠宝石”之称的会展旅游, 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 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是都市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增加外汇收入、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有效途径。会展旅游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也是城市形象的“显示器”、相关产品的“辐射器”。会展旅游具有内容主题专、旅游方式新、团队规模大、游客消费多、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会展和旅游凭借各自的优势互动发展, 一方面聚集商品和服务信息, 为参展商和贸易商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从事各种信息和文化交流活动;另一方面, 将本地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展示出来, 从而提高国家或城市的知名度,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产生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是伴随着会展业的发展而闻名于世的, 如伦敦、巴黎、米兰等。

发展会展旅游的措施

我国会展旅游的兴起, 源于会展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人们对会展旅游的关注, 始于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目前, 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 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重“展”轻“会”, 缺少国际化品牌、重复办展、对象不明、管理混乱。尤其是规模小且分散, 形式单一且过于传统, 在软件方面还存在着认知落后、环境差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要进行会展旅游参与度分析和市场研究, 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制定有力的措施, 建立各城市之间的相关性合作, 相互促进, 共建优化模式, 促进会展旅游向规范化、市场化、精细化、品牌化、合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1.正确认识会展旅游

要突破观念上的“禁区”, 全面、正确地认识会展旅游的综合效益, 强化市场运作, 加大城市和各行业的市场开发力度。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使会展旅游成为新亮点, 如上海的新国际博览中心, 杭州的国际会议中心等。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公认的“会展城市”, 特别是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 大幅度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知名度。

2.完善并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职能

各地政府应积极支持和参与发展会展旅游, 做到适当、适时、适量, 要做会展旅游宏观战略的管理者, 而不是主导者。还要建立自律性的行业协会, 强化会展和旅游业的自律与合作, 例如北京、山东等省市都成立了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完善并发挥各自的职能, 将会展旅游逐步纳入市场经济轨道, 使其健康、稳定、有序快速发展。

3.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和市场运作模式

加强会展旅游的市场营销规划, 建立营销渠道和营销网络, 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市场运作模式, 建立会展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机制, 加强会展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利用杂志、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推介活动, 建立广泛的固定客户群体。会展部门应与旅游部门合作, 将会议、展览、相关旅游景点和旅游接待结合起来, 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会展活动往往围绕一定主题, 在特定区域内举行, 是宝贵的动态文化旅游资源, 规划、开发主题不同的会展旅游产品, 以适应不同的会展旅游需求。

4.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

设立会展旅游管理机构, 对展览场馆和展览会要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展馆建设不仅要有超前性, 实现专业化、智能化、多样化, 而且还要考虑场馆的后续使用率问题。

5.加快会展旅游人才培养

着重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包括策划、设计、组织等管理型人才, 施工、会务、演艺、科技、物流等实施型人才, 导游、接待、翻译、安保、银行、餐饮、保健等配套服务型人才。组织成协调统一的团队。

6.突出特色, 吸引目标群体

突破城市发展的“瓶颈”, 活跃区域经济, 提升城市竞争力。要结合人文、环境、区域的特点, 实现网络化, 加快对外开放, 打造会展旅游品牌, 优化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利用会展业的品牌效应, 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 扩大会展旅游的延续效应, 延伸会展旅游消费链。例如, 北京开发了奥运村观光游, 上海开发了世博游。

7.正确的分析和定位

篇4:网虫应和真实的世界聊聊

我也是网虫,且大有溺网之势。在网络中,我默声不语,无视周遭;偶尔与旁人聊聊,却忽觉不知魏晋,难以融入,油然而生孤寂。看似我被这个世界抛弃,实为我抛弃了这个世界。于是,我感觉,是时候下网,与真实的世界聊聊了。

与大自然聊聊,轻声叩问四季来时之路,轻轻挥别四时消逝之影。与自然融合,便是诗意、快意的生活。天空、星空,会启迪高远深邃的心智;飞鸟、流云,会放飞轻盈闲适的心情。花草、树木,教自己如何寂静地活出真我;流水、清涧,教自己如何低调地活得高洁。自然是位智者,与他聊聊,必然增进几分睿智和豁然。

与一本书聊聊,蓦然发现紧盯屏幕的双眼,已许久未亲近书页上的文字了。这些散发着墨香的精灵,清心清目清脑,会引领思绪在字里行间任意游移,恍然自己已是书中经历悲欢离合的主人公,已是背包涉足天涯的旅游家,或是烹制心灵鸡汤的思考者。在文字间静心、积淀,远非浏览网页所能给予。

与一首歌聊聊,音符冲击耳膜的瞬间,敲开了心门,碰触了灵魂。音乐,是奇妙而伟大的发明。懂音乐、惜音乐的人,会认音乐为挚友。舒缓也罢、激扬也罢,欢快也罢、忧郁也罢;首首皆是心情的表达,曲曲都是心灵的共鸣。从中会与真实的自我相遇,让快乐抑或伤感在旋律中尽情流泄。

与孩子聊聊,顿觉被纯真所包围,这感觉或已久违。与他们一道,与一只蚂蚁逗趣,拿一根棍子耍箭,踢一块石子向前,因一瓶果汁开怀,这充满童真的纯粹快乐与轻易自足,正是自己丢失许久的宝贝,重新找回把玩,不由感慨万千。该哭哭,该笑笑,自然流露喜怒哀乐,孩子就是我们身边的天使。

与年迈的亲人聊聊,他们过往的记忆,有我们的一度不知或忘却的过去,那些调皮事、荒唐事、可乐事、幸福事,重新打捞、珍藏,汇成一生的美好;他们现在的情态,有我们将来的影子,让我们更懂得亲情的可贵,爱他们就是爱自己。老人如灯,照亮脚下的路,以致当我们老成他们,才不再会有遗憾。

与同事朋友聊聊,精灵古怪的人,会让我们的思路跟着一起恣意飘忽,山南海北,天上地上,谈得畅快淋漓,不由感觉自己也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起来;思维缜密的人,会让我们的言辞跟着一起分条理晰、因果相配,极富逻辑、极有条理、极具深度。因人而异的聊天,会激发自己无尽的潜能,疑似性格分裂,却悄然已增阅历、积聚人缘。

与运动场聊聊,会激起奔走跳跃的脉动;和与小动物聊聊,会唤醒一颗温润的爱心;与陌生人聊聊,会发现人际原本没那么凄凉;与对手聊聊,会缔造一个更加强大的自我;与黑夜聊聊,会感觉是在与御下面具的自己对话,心中顿时一片明朗……

网络,似乎让我们拥有了整个世界,事实已是与这个世界隔离。与真实的世界聊聊,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真实和美好,才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此,这个世界也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河北 张金刚)

篇5:是否应和面试官讲道理?

跟考试一样,面试已经成为一个人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经历了,有的人可能每年要接受N个面试,有的人或许还一不小心成了面霸,名企的面经更是在网上广为流传......

但是,真正面对面试官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恐怕又是千差万别,有的人落落大方,有的可能奉行“忍”的原则,有的却会战战兢兢,当然,也有的.会与面试官针锋相对!

被朋友叫成“疯丫头”的桃子,面试那天穿得特职业,还剪了齐耳短发,俨然一名“淑女”,面试进行到一半时,面试官对桃子说,我们公司招聘的文员多数有机会面对外商,老外很看中你是否会化装,不然觉得你不尊重他。桃子表面毕恭毕敬地听着,心里却乐开了花。当面试官一说完,她就把随身携带的皮包放到办公桌上,打开后面试官眼睛都看直了--里面眼影、唇彩等化妆品琳琅满目,这是桃子准备面试结束后和朋友去酒吧娱乐用的,居然派上了用场。面试官愣了一下后,严肃地评判起桃子的化妆品太多、太艳,失去了职业女性的风采。桃子听至一半怒火已涌上心头,她觉得面试官分明和自己过不去,她立即拍案而起:“你说话太欺负人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拉倒吧,难道我没有这份工作就没法活吗?”面试官也暴跳如雷,立即说了一句警钟提醒:面对咄咄逼人的面试官,最重要原则就是不要被激怒,更不要因为对方提出的问题过于尖锐,而觉得对方欺人太甚,

不论对方个性原本不友好,或是想先给求职者一个下马威,都切忌不要发火,否则就算你其它条件再好,你也输了这场面试。

确实如这位面试官所言,别跟面试官讲道理!

首先,至少在咱中国,买方市场将会是一个长期现象,基本上就别指望企业方面真的是非你不可的——除非你有李开复那么厉害,否则还是乖乖的让企业像奴隶主挑选奴隶那样来挑你吧!

其次,每个面试官不管他/她的资历如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有的人可能会采取常规面试法,有的人却会故意刁难(一类是压力面试,一类是面试官本身素质太差),具体采取什么样的面试策略,只有面试官自己最清楚,所以,请别挑战面试官的权威!尽管你可以鄙视那些个素质太低的面试官,也可以怀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情潇洒走一回,但在面试现场,你就跟一个卖菜的一样待价而沽!

第三,面试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头疼脑热孩子发烧心情不快的时候,万一你刚好碰到枪口上,一定会死的很惨!

最后,人都是讲面子的,求职者在和面试官讲道理的时候,往往会在无意识中表现出对面试官本身专业能力或者是对该公司的业务水平的贬低——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可能确实比较差——面试官于公于私都不可能放你过关的!

篇6:应和的近义词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Psy Cap)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力量,它关注你是什么样的人或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继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之后又一个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是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新发展。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大学生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所具备的积极能力的总和,这些积极能力可以通过有效地测量和开发来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与成就。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心理资本进行了探索,如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结构和测量)、影响因素(前因变量)、积极效应(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效应)、开发策略(培育路径)等,运用了文献研究、理论探讨、经验总结、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多种研究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心理资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本文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积极效应进行文献综述,并从中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有利于认清心理资本的功能和价值,认清心理资本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将心理资本理念更好地应用到高校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环节中,帮助大学生应对学业、就业和生活压力,树立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态度,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篇7:应和的近义词

周东飞

2008年09月19日09:11来源:《法制日报》

交强险自实施以来,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这次质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来自法院并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反馈给监管部门。然而,司法建议尽管来自司法机关,但仅仅是建议而已,它并不具备法定的强制效力。交强险的瑕疵似乎已经不再让人意外,保监会将怎样面对来自法院的司法建议,倒是更加令人瞩目。

尽管司法建议并没有强制力作保证,但是行政机关积极回应司法建议的正面范例并不是没有先例。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就“全国牙防组”违反《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等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并获得了有力支持。此举被舆论普遍认为是行政机关积极回应司法建议的典范之作。

典范之作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在现实中行政权力与司法机关在司法建议方面的良性互动不多。2005年,同样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曾就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向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发改委以及首发公司发出三份司法建议函。三单位却未见回应,似乎证明了司法建议的无力。有媒体调查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等4家法院2006年发送的172份司法建议,发现反馈率不足三成;而司法建议涉及问题最多的集中在行政机关,占三成左右。也可以这么说,不少行政机关对于司法建议拒不接受,这已成为司法建议所面临的窘迫常态。

在如此尴尬的背景之下,保监会到底会不会对事关交强险缺陷的司法建议做出反应,很多人都不敢奢望。尽管早有专家建言,要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对司法建议的回复制度,使司法建议具备一定的强制效力。不过,且不说这一建议尚在争论之中,即便达成了共识,也难免远水不解近渴。事实上,强制固然是一种可靠的力量,但强制也是一种最消极的力量。行政机关对于司法建议的态度,原本不必如此忸怩和抗拒。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是宪法赋予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权力。司法建议在这一层意义之外,还体现了司法权力对于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

交强险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探索,不可能一出世就完美无缺,关键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弥补和完善。司法机关由于独特的中立裁判地位,比一般组织和个人甚至监管机关本身更能发现其中存在的瑕疵,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及时提出高质量的司法建议,是司法机关不辱使命的体现,也是监管部门避免工作失误的良机。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司法建议,则不必再去计较是否具备强制力。强制力可以作为一种震慑,却不能看成履行职责的必要条件。

篇8:地热资源利用的开发效应和对策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自然能源——地热能, 地热能是一种相对清洁的、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 其资源具有多功能性。一是把地热转变成电能;二是中低温地热资源可直接向生产工艺过程供热;三是向生活设施供热;四是农业用热, 如土壤加温、果实催熟;五是提取其中的矿物原料;六是医疗保健, 等等。

1 地热利用会产生哪些主要开发效应

地球是个大热库, 地热资源由于有这一热库强劲热能的支撑, 其资源可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热量进行发电和非电利用。众所周知, 由于地下热储质量的不断抽取, 其动态变化也一刻未停。随着热储质量的抽取量与补给量逆差的增大, 热储质量的亏损不可避免。热田的性状、地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等对热田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质量亏损所发生的种种反应, 统称地热田的开发效应。

在开发过程中, 必然造成地热系统压力和流体流量下降, 其下降的幅度取决于地下补给速率, 而补给速率又是系统渗透性能的函数。压力下降必然伴随同一层位温度的下降, 虽然温度下降趋势和幅度不如压力衰减那么明显。热储质量过量开采, 还会导致热田压力衰减和地面的沉降。开采过程中热储质量的动态变化是不均匀的, 因此地面的形变也是不均匀的, 这一不均匀的形变导致热储上覆地层遭受破坏, 可能导致热储盖层的破裂、局部塌陷或地表热泄漏, 甚至产生水热爆炸等现象, 并将危及地面建筑群和电站的安全。下面以西藏羊八井热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开发效应为例, 探寻这一问题。

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唯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地热电站所在地。热田的浅层热储平均温度为151℃, 最高达172℃, 总装机25MW。[1]随着地热发电量的逐年增加, 热储质量亏损和地面形变等开发效应越来越明显。探索和研究开发效应的发生和发展, 对保证热田正常开采与电厂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1.1 浅层热储

羊八井目前发电所用地热流体是盆地基底之上第四纪覆盖层中的热水储集层, 第四纪地层的最大厚度只有312米, 一般地热生产井的深度仅有几十米至三百米。过浅的开采层易受地表水干扰;过薄的松散盖层, 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由于流体的持续抽取, 造成地下热水水位下降, 形成天然扩容空间, 致使扩容空间的蒸汽压力超过上覆薄层压力, 从而形成诱发水热爆炸的可能。浅层热储的开采, 易受地表和浅层地下冷水的干扰, 不仅影响发电效率, 而且也是导致地表变迁的直接原因。

1.2 质量亏损

热田自发电以来究竟消耗了多少地下流体, 目前通过流体参数与发电总量间的换算, 得出的抽取量大于35 000万吨。参数的递减, 流体消耗量也随之增大。羊八井地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小, 蒸发量大, 水的来源不丰富。即使热田深部有足够热能补给, 水的补给条件差, 远不能满足发电需要。由于热田的补给条件差, 质量亏损大幅度上升, 在没有进行生产回灌的情况下, 流体消失, 首先影响浅层热储及周围地区水力平衡和压力的分配, 出现压力衰减, 同时导致潜水面下降以及盖层含水量的减少, 引起局部重力异常, 出现地面沉降。而地面以上的地热显示, 也必然随着流体的亏损而消失。

1.3 大气污染

地热流体中含有各种成分的气体, 主要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少量的甲烷、汞、镭、硼等, 其含量取决于各个热田的地质条件。流体中同样也含有不同类型的化学组分。一般来讲, 如果废气排放的高度高出附近建筑群体的高度, 则因废气浓度小, 大气污染将不会成为严重的问题。但是必须小心避免从蒸汽系统或热水系统漏泄出来的气体发生危险性聚积所酿成的危害。

1.4 热污染

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的尾水, 水温在沸点85℃~86℃, 每天至少有4万~5万吨全部排放到藏布曲河, 开发初期还能见到有烫死的鱼浮在河面, 现阶段河的下游, 鱼儿早已无影无踪。由于热田的开发, 钻井工程纵横交错铺设的管道, 生产过程中高温蒸汽的排放, 草甸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使草甸植被受损、死亡, 草场退化, 草地荒漠化。藏身在草甸中的兔类等野生动物也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1.5 化学污染

西藏羊八井地热发电的尾水排放, 对河流造成一定的化学污染。尾水中含有一些有害元素, 其中氟每升含量高达15.8mg, 砷每升含2.62 mg, 明显超标。热排水中氯化物每升含15.8 mg, 砷和硫化物每升含1.3 mg, 都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 对策

2.1 地热回灌是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

地热回灌是指人工向地下热储层注入流体的工程和过程, 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已被利用过的地热尾水或常温地下水、地表水灌回热储中。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 回灌是延长地热田寿命、增加可采热能的最有效方法, 如果没有回灌, 可开采的地热能只有很少一部分, 除非地热田的渗透性很强, 周边又有大量冷水补给, 方可长时持续开采利用地热能。

2.1.1 地热回灌的目的

一、减缓地热尾水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热尾水水温一般高于环境温度, 通常含有大量的有害元素, 而且矿化度较高, 地热尾水回灌, 可减少由于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热污染和化学污染。二、改善或恢复热储产热能力。地热田中的地热能, 一部分储存在其中的热流体中, 而绝大部分的热能赋存于岩石骨架中, 若将温度较低的水注入热储层, 经过加热之后, 再抽取出来, 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热资源的再利用效率。三、保持热储储层压力。地热田热储不论是封闭式或开放式的, 流体的补给能力是有限的, 当补给和开采失去平衡时, 热储压力会持续下降, 致使热田的生产能力降低, 甚至丧失生产能力或引起地面沉降。回灌对于维持或恢复热储压力, 稳定热田开采条件, 预防地面沉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2 地热回灌的现状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若满负荷运行, 每天排放尾水多达5万立方米, 排放水温高达80℃以上, 同时所排放尾水含有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为消除尾水对附近河流的污染以及保护热田的浅层热储, 1985年和1986年分别利用一口废旧生产井进行两次小型回灌试验。试验进行了12天, 238小时, 回灌尾水2.5万吨, 通过监测未发现周围井有明显的反应。1986年又通过另外一口废旧生产井进行回灌试验, 历时38天, 灌入13万吨尾水, 结果在各主要生产井中没有测到回灌水中的K1和荧光黄钠示踪剂, 各主要生产井的参数没有明显变化, 也没有引起工程地质问题。[2]

以上两次小型试验虽然都是在热田中心进行的, 但短期内并没有在周围的生产井中测到示踪剂或引起生产参数的变化。分析原因有三:其一, 羊八井热田位于第四系湖泊与河流相沉积物中, 与其他热田有所不同。其二, 对羊八井热田系统回灌时间过短。其三, 热储内流体的流向很可能是朝向南东的, 而该方位却没有生产井。

经1985年~1986年的两次小型回灌初试后, 于1989年~1991年在热田开展了一期工业生产性的回灌试验, 也叫边缘回灌。具体做法是在热田南、北区边缘地带各打一口回灌井, 单井回灌量要求在每小时200吨~250吨。单井回灌, 群井观测。试验结论如下: (1) 井位的选择、井身结构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单井最大回灌量每小时为280吨, 超过设计值。 (2) 热水边缘回灌方案是合适的。回灌短期内对热田生产并没有带来任何明显的影响。 (3) 热尾水的回灌不仅可以消除污染, 保护环境, 还可以减小地面沉降的幅度, 缓解热田压力的下降速率。 (4) 将发电后排放的大量尾水进行生产性的回灌到地下, 在技术上可行, 且社会效益重大。

2.1.3 回灌存在的重要问题

把温度较低的水灌入热储中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如果回灌井的位置不当, 可能会引起开采井被快速冷却, 降低开采井的温度或产汽量;如果采用的回灌工艺存在问题, 则回灌井的回灌能力将可能逐渐降低, 甚至最后丧失了回灌能力。为了研究回灌的效果, 需要进行示踪试验, 查明回灌井和开采井之间内在的联系,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示踪剂法。

2.1.3. 1 回灌和示踪剂试验

将大量的水灌入热储中, 会改变热储的状态, 甚至出现地热流体参数的下降, 有时影响范围可以涉及很大的距离和面积。回灌的影响从回灌点开始就以不同形式向外扩展, 导致向外扩展最主要的是压力传导、流体的机械运动和热传导。在三者中, 压力传导界面的运移速度最快, 因为它是流体分子能量的传递, 其影响可能几天、几小时甚至是几分钟之后就能到达开采井。化学界面的运移要慢于压力传导, 因为它是回灌的物质分子的实际运移, 一般需要几星期或几天才能到达开采井。温度界面的运移是最慢的, 因为回灌水在其运移过程中会被逐渐加热。

在回灌工程设计中,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因回灌水过快的到达开采井而导致开采井的温度下降。反之, 如果将回灌井与开采井之间过于拉大距离, 则不能起到保持热储压力, 稳定地热田生产能力的作用。对于回灌井的选择, 目前仍没有一个可以广泛接受的规律。因此, 在生产性回灌之前必须进行回灌试验, 并在回灌试验过程中进行示踪剂试验, 以研究回灌水在热储中运移的规律, 研究回灌对于稳定热储压力和改善热田生产技术条件方面的作用以及研究合理的回灌量和运行方式。

2.1.3. 2 回灌堵塞问题

地热回灌过程中, 经常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由于回灌系统的堵塞形成越灌越少, 甚至灌而不下。堵塞的原因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 物理堵塞主要系指由于水中含有的是悬浮物颗粒, 在回灌压力作用下, 附着于回灌井的井壁或进入热储层的裂隙后而影响回灌能力。此外, 回灌水中的气泡也可能影响回灌的速度。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 可以采取过滤方法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之后再进行回灌。化学堵塞主要系指由于物理化学状态的改变或回灌水与地热水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而出现沉淀, 从而降低井的回灌能力。在高温地热田, 二氧化硅结垢是回灌过程中最敏感的问题。在热储层的条件下, 地热流体与岩石是处于平衡状态, 经过发电、汽化分离后地热流体中的二氧化硅含量提高, 而且温度的变化会使二氧化硅从流体中沉淀出来。一般的中低温热田, 主要产生的是碳酸钙等的沉淀。因此, 在设计回灌系统时合理的回灌水温度和工作压力的研究和选定, 是避免产生化学沉淀的因素之一。当然回灌系统的密封性也应重视, 因为回灌水高含量的化学组分与空气接触很容易形成化学沉淀。

2.2 地热热泵是高效节能的佼佼者

保护地热资源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通过热泵技术来实现。热泵是热能利用中的节能技术之一, 其特点是通过消耗一定的能量, 从低温热源中吸收一部分热量, 得到更高的可供利用的热能, 从而提高地热热能利用率。目前我国地热直接利用发展现状是采暖方面应用的最多。大多数地热采暖用户中, 只利用了50℃以上相对高位热能, 对于50℃以下的低位热能, 除小部分供生活用水外, 多数未加利用就排放了。地热热泵技术正是可以吸收这部分低位热能, 再次利用将排放的尾水中的余热, 使其水温降低10℃以下, 同时生产出65℃~75℃采暖热水, 从而两次利用, 提高利用率。

我国的低温余热资源丰富, 据有关资料介绍, 各行业余热资源大约占燃料消耗量的17%~67%, 其中可回收利用的约占余热资源总数的60%。诸如化工行业有大量的低温热能资源被排放。此外, 随着我国地热产业的发展, 同样有大量的低温热能资源被排放掉。如此可贵的余热资源, 若能利用热泵机组吸收其余热, 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 改善社会能源消费结构、节省常规能源、保护环境等。

摘要:地热资源作为一种绿色能源, 储量丰富, 可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热量进行发电和非电利用。但是随着地热资源不断开采利用, 热储质量的抽取量与补给量逆差不断增大, 热储质量的亏损不可避免, 热田的性状、地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周围环境都会发生变化。地热回灌和地热热泵技术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避免或减缓地热田开发效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热田,开发效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期隆, 辛奎德.西藏羊八井地热田简介[J].地质评论, 1991 (3) .

篇9:应和着文学史的众声喧哗

大体黄昏并不总因其暗淡而模糊,有时大可见出空间性的深邃悠远。众所周知,现代学术史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发端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作者主体从深具殖民时代背景的东、西洋学者,过渡到以塑造民族精神和重建文化版图为志业的中国文学史家,中间跨度之大、背景之广,足以见出人文著述生态的繁芜丛杂。一九○一年面世的翟理思《中国文学史》,属于伦敦的威廉·海涅曼公司“世界文学简史丛书”中的一本,而新近出版的《剑桥中国文学史》,同样是“剑桥世界文学史丛书”中的一本。恍然中,历史再次给了我们一个知识和想象的循环,仿佛要说明,无论是作为人文学术的学科归属,还是作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中国文学从来不缺超越本土的关注和体认。

翟理思的文学史是海涅曼文学史丛书前期十种的最后一本,同系列先此出版的文学史包括古希腊、法国、现代英国、日本、波希米亚等九种。主编宣称要为每一个种族或国别都提供一种文学史,以展示“文学的多元和容量”;丛书的两大目标是最新发现的展示和可读性,这也是西方一干著作的惯例。考虑到翟理思文学史的草创性,书中的粗糙论断和外来奇谈并不算多,且大多有其首尾,可以原谅。比如全书初编首章“传说时代、早期文明和文字的起源”,先从太一、阴阳的宇宙本体论讲起,就让后来者咋舌,很容易联想到《圣经》的“创世纪书写”;书中提到春秋列国人“依桌坐椅”,那当然只能是六朝以来的事情;讲到屈原《离骚》的情节,将《渔父》作为尾声,直接将两篇“打通”,很难让人接受。至于他以孔子代表中国文学的开端,以“五经”为第一批文学杰作,那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知识界的普遍认同,不愧前半生是在中国当差二十五年以上的英国外交官,也多亏晚清政界仍与学界交会频繁,虽然不免得到庸妄之见,想必有学养的中国人同样见到不少。

书中的中西比附照例经不起挑剔,而一百年前的中西对望又颇令人念想:孔子对于作为统治术中重要因素的音乐艺术的强调,让翟理思想到了柏拉图《理想国》卷三关于音乐教育的著名观点;《论语·颜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金律,难以与基督教导的金律相提并论。而颇显光彩的一些大判断,时至今日也仍然值得尊重。开篇通讲孔子和“五经”,兼及儒家诸子文章,而在屈原以后,又接以道家文学的讨论,借以串连起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和淮南子,这就果断地将中国文学的源头分为儒、道两派。讲汉代文学,先从秦代焚书坑儒和李斯的《谏逐客书》讲起,接以笔墨和绢素的使用、书籍的复兴,随后才是具体作家作品的介绍。翟理思认为宋代为中国文学的高峰时代,又为元代以来小说留下相当大的篇幅,凡此皆可以见出其近代学术的眼光。一些剪裁取舍之处,则要求中国读者具备相当的耐性:像汉代文帝、武帝和班婕妤的篇幅,都超过了司马相如;而明代的诗歌,解缙以后接着明世宗和妓女薛素素,一似明诗的风雅正变中,从未有过“前、后七子”诸贤;明代散文部分接连抄入杨继盛妻张氏的《请代夫死书》和沈束妻张氏的《上书》;明代小说则大幅抄入《东周列国志》。这都见出资料的约束和眼光的影响了。

作为一本早期著作,翟史的开创性毋庸置疑,其包罗万象的文化视野和学术眼光,即使置于今日,仍能时时见出其作为外国学者的敏感嗅觉。此书还有一个显见的好处,是非常注重趣味性,古今穿插尤其增色不少。翟理思记载了乾隆因为想到《诗经》“泾以渭浊”一句,特意派官僚到现场勘察一番。而上海士绅嘲讽马关海战后到沪的法国军舰,直接引用《左传》:“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显然给翟理思留下深刻的印象。遍布全书的名人故事,从刘伶酗酒、司马光砸缸到阮元政术,证明翟理思并不轻易放过他能采摘到的历史传奇。翟理思在该书“前言”里的夫子自道,是“让文本自身说话”,也“时常插入本土批评者的观点”,说明此书在观点和材料之间,常会有意识地留出对话的空间。泰伦斯巴在此书一九七三年新版序言中,仍赞其“富含批评的观点和洞察”,同时讥讽翟理思同时的中国学界:“绝望于浩瀚文学文献的清理和公正评议,兼而要让国人满意,中国的文人们要么被吓到,要么他们从来就不觉得需要这样一个全景。”

说得未必错,但不甚公平。

让不在同一学术系统和思想统绪的学者们相互比拼,霸悍和轻薄,是回避不了的风险。在不同系统间穿梭,当然更非易事。翟理思的好处,一是作为晚清政治和学术社会亲历者的外来身份,二是他对于中国本土学术语言和文本的重视,既带有西方宗教家的浓重偏见,又带有早期汉学家的博杂触觉,其《中国文学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学视野,后此的经院式汉学家和中国研究者,在学问上固然大有长进,在阅历上却也相形见绌。一百年中,西方大学课堂上的《中国文学史》教材变动虽多,隔膜渐少,而大体终归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从容,远离民族精神本土重构的冷静,顺便也演示着海外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旁枝一脉。这后一方面,也属中外文学史发展的普遍矛盾:内在于文学史的理性追求与感性体验间,从来都充满张力。

作家和作品的审美价值很少能在文学史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原因不仅仅是学识的局限和认识的发展,而具体的文学批评和阐释,总会时时给我们带来惊喜;更重要的是文学史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它的重点从来都在寻找一种综贯的解释的可能。朔贝尔在《文学的历史性是文学史的难题》中说:“文学史首先是对社会实践的一个特殊领域的过程性发展的表述。它不能代替对某个作家、某一作品所做的单独研究,就像这种单独研究本身不能缺少文学史的总体考察一样。”这样的说法看似常识,却不一定会随时停留在文学史编纂者的脑海里——那里更容易回响的,仍然是创制垂基的恢宏史识和细大不捐的作品分析。比如较翟理思《中国文学史》晚了一个世纪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哥大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剑桥史》)。

《哥大史》由梅维恒教授主编,执笔者四十五人,很多是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前辈学人,还有一些颇具声望的学术中坚,所以无论是体例还是内容,都远非一百年前翟理思《文学史》的单贫薄陋可比。相对于一百年前翟史对文化生活、政治人物和辞典编纂的集中关注,《哥大史》的重心则是文化大背景中的文学现象,同时保留了对于语言和通俗文本的近代式瞩目,门类丛蔟、体例庞杂,类同于百科全书或研究指南。全书五十五个专题落于七编之中:基础、诗歌、散文、小说、批评阐释、通俗文学和外围表达。这样的体系,容纳了语言文字、神话、哲学和早期文本、“十三经”与古代启蒙、超自然、智慧和幽默、格言、佛教文学、道教遗产、文学中妇女等综贯性的横向阅读,也对各种文体的分时段讨论和特殊关注点提供了空间。其诗歌编基本按时间顺序分文体平列,如骚赋骈文、二○○到六○○年的诗歌、唐诗、词、宋诗、元散曲、蒙元诗、十四世纪诗歌、十五和十六世纪诗歌、十七世纪诗歌、十八到二十世纪初期诗歌、清词、现代诗,又加上“诗与画”这样的纵论。而其末编九题,前面是通俗文学、敦煌文学、地方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等,后面是中国文学在日本、韩国和越南的接受,中间一题则是“翻译驱动:现代汉语和小说的诞生”,准确拈出中国文学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变的重要关捩。这样严整、均衡而不失其弹性的论述结构,基本反映了整个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水平,更为后来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相当丰富的交流空间。此书出版于二○○一年,正好传达其继往开来的气象。而与《哥大史》二○一○年简装本同时面世的《剑桥史》,则是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写作的新进展。

《剑桥史》不采用以文体分门别类的做法,也与传统上以王朝分割时段不同,而是基本按照时间顺序,先以一三七五年为界,分为上下两卷,每卷七章,据说这是为了向剑桥系列文学史多以一四○○年分卷靠拢。《哥大史》开宗明义,是为美国大学课堂上的“中文和汉学专业学生”而写;《剑桥史》的期待受众要宽一些,“既针对非专业读者,也提供给研究中国的学者和学生”。它的两位主编,一位是以词史研究蜚声的华人学者孙康宜;另一位是熟读唐诗与中古文学的斯蒂芬·欧文,执笔者中,华人、华裔及与华人联姻的学者超过一半,明显是一个中外合璧著作群。

《剑桥史》结构利落清爽,新见迭出又不失纲维,颇能反映当代欧美中国文学研究的进展和两位主编的识力,不用说也体现出了主编的水准。事实上,成于众手之书,杂而不乱已经不易了。如果严加整缀,汩没执笔者个性,那还真不如单独著书。所以柯马丁曾在书评中对于《哥大史》的编辑工作颇有烦言,而《剑桥史》同样难求形式的整齐,甚至连可以统一的行文格式和表达习惯都各有面目,这样最大限度地保留执笔者的行文自由,某种程度上也对各位执笔者的专精和兴味有所展示。形式上的一点小小混杂,却在精神层面留下了众声交汇的效果,这个代价不能算大。

与《哥大史》一样,《剑桥史》也以语言文字开篇。不过,《哥大史》首章由主编梅维恒先生亲自操刀,开宗明义,“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鉴于汉字及其书写系统的流行“神话”和误解,本章的进展会“缓慢、谨慎、小心”,只有“牢固掌握汉字和汉语言群的本质属性,才能准确理解和真正欣赏中国文学”。接下来误解列举和正面阐述同时进行,以十二小节一万五千单词的篇幅,详细论述汉字的起源和语系、分类、白话与文言、地方通俗语言的不发达、文字简史、汉字属性、中国传统语言学、汉字之美、与文学的关联、当代状况和前景。本章的结论则是理性和激情的交汇,在轻轻一提基于空间和物质条件而确立的特殊文言系统和“略嫌笨拙”的方块字以后,即从汉赋讲到六朝佛教和明清传教士,从留学生的洪流讲到高行健、长城和《河殇》,飞机上的人们阅读着美籍华裔谭恩美的小说汉译和英译李白诗歌,最后点明:“遥远太空中,卫星发送的电子邮件和无线电信号无远弗届,毫不顾及‘可怜的’长城和其他任何你想到的障碍,往返于中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些邮件和信号中,就有未来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种子。”全章有一种欲将金针度于人的风范,几乎就是一篇中国语文简史,带着汉学家的激越洞察和热情视域。

柯马丁执笔的《剑桥史》第一章处理的是远古至西汉文学,首节“中国语言和写作系统”,是两千五百单词的篇幅,加上第二节的“甲骨文和金文”,也不过六千五百词左右,比鲍则岳为《剑桥中国古代史》写的《语言和写作》还要简括,他也明显受到鲍氏名作《汉语写作系统: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影响。当然骨架还是“文”的形态演变,即“作为一种文化的写作”,“只是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左右,‘文’才开始基本指向‘写作’。这个转换远非‘变化’这样一个单词所可表达,它代表着核心文化从礼仪表达到文本表述的彻底变动”。如果对应《哥大史》的判断,可以拟想为:“有了语言也不一定有文学,只有写作系统的产生和文化系统的变动,才有文学的产生!”据说本章截止于西汉是柯本人的要求,这里的表述应该是他的主要理由,这个变动和早期文本的经典化过程一起,成为本章后面数节的贯穿线索。

单纯一个“经典化”的词语当然还不够,本章最值得注意的是柯马丁的打通镕铸之功,包括新材料和新观点的应用,多学科成果的综合引用,结合文本演变和经典演化,以托显西汉以前甚至以后经典和文学的创生过程,这样做表面上是有些危险性的,不过比起那些动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僵硬套路,强人就我的嫌疑要小得多。正经说来,近年来欧美学界对中国经典的研究起码在文本考证层面上进展非常大,往日观念先行的毛病不能说完全杜绝,但在许多个案和细节研究上,功力之扎实颇值赞美。回到本章,柯马丁以三节篇幅讲《诗经》和《尚书》,对于文学史家颇为头疼的年代问题,他将近年来版本校勘法的有力补充,即“形式校勘法”运用得十分娴熟。具体做法是:直接从先秦文本的应用入手,从语言形式上将诗书文本与西周金文和战国西汉出土简帛加以比照,从而比较可靠地推出《诗经》和《尚书》若干篇类的大致年代。同时,得益于西方汉学家中常见的通识素养,将诗歌定位于“对于神灵和政治精英强化性的有韵讲述”,“诗的表达就是真理和权威的表达”,以此综贯理解颂诗(《诗经》)、《尚书》、《易经》和西周金文,先秦典籍中十分普遍的四言体和尾韵的运用,至此充分显示出了其文学史的内涵。他的这种以论述主题为中心,以文本表达特点为线索透视“五经”的处理方式,较之《哥大史》以专章论“十三经”,对文学史的贴近效果当然更好。他将《诗经》的文本运用和诗学诠释置于从战国一直到唐宋的经典文本和权威诠释的生成过程之中,一洗汉初以来学者诋秦颂汉的意识形态建构,相当有力地把握了“毛诗”着重历史性个人意图的诠释体系,以及“毛诗”与齐、鲁、韩三家《诗》在汉魏六朝《诗经》诠释空间中的众声喧哗场景,顺便指明了“国风”地理分布的追认事实,以及孔子传奇在先秦经典传统建构中的正面作用。这都是对先秦以来中国文学和文化既具同情更具理性的卓越解读。同时须指出的,他对《汉书·艺文志》和近年出土文献的应用,完全融入对具体文本生成的剖析中,效果甚佳。

柯马丁对“楚辞”和“汉赋”的处理相对平淡些。基于全书的新锐气象,读者大约都会对《剑桥史》的深度创新抱有期待。但是读了有关章节以后,你还是对其赋予“楚辞”和《战国策》游说传统的关系不甚了了,至于赋的原生形态和读诵表演,当时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等,凡此种种,都没有令人眼亮的梳理和解读。相较来说,《哥大史》由克里斯多福·康奈利执笔的《骚、赋、骈文和相关文体》一章,用的是传统的文体史路数,篇章解析略多,文献和史实的文化分析稍弱,有一些重要的文献受到忽略,比如班固《两都赋序》中的赋家列名,还有些重要文献当集中讨论,比如扬雄“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的著名剖判。《哥大史》将扬雄的判断拆散开来,零星引用,可见扬子云所代表的学术转型以及其论断对于后来辞赋发展的影响,都还停留在传统判断上。

有一些执笔者虽然兼属两书作者,承担的任务却不大一样。如傅君劢在《哥大史》中执笔宋代诗歌,到《剑桥史》中却写的是“十二到十三世纪的北与南”;艾朗诺在《哥大史》中写的是“应用文”,在《剑桥史》写的是“北宋”;奚密在《哥大史》中写“现代诗”,在《剑桥史》中则写“一九三七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李惠仪在《哥大史》中写“长篇通俗小说”,到《剑桥史》中写“清初到一九二三年”;伊维德在《哥大史》中写“传统戏剧文学”,而在《剑桥史》中写“敦煌叙事文”。这就很容易使人想到,两书同处西方学术系统和环境之中,而对于系统之外的中国读者来说,最醒目的不同在于各自的叙述框架,而最足留意的,仍在其具体论述中的观念视野和诗学剖判。尤其是文学史的脉络梳理和文本解读,《哥大史》和《剑桥史》在不同的阅读者那里,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印象。一句话,是珠玑盈前还是时逢沙砾,端看你所秉持的是宽闲的赏读还是严厉的评鉴。而两书间一些颇有重合的章节,见仁见智之间,常能供献出相当热闹的“对手戏”。

即如高德耀在《哥大史》中对二○○到六○○年间诗歌史的处理,生动、丰富而不失洞察。他对诗体和体裁的重视,明显看出西方学者的关注点;而他对名家与名作的罗列一点都不嫌枯燥,实是因其文体史的勾连和政治社会史的简洁交待时常穿插其间,带来了密集的文化细节。高德耀注意到前代乐府和古诗与建安诗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更加贴近当时生活和事件;但是他宁肯关注王粲从军诗五首对陆机等后来作家创作的影响,却未深论建安文人并不宽松的生存环境。类此,他关注曹植《名都篇》中的及时行乐主题,在李白《将进酒》中的重现,而对曹诗的写作年代,以及类似主题在曹植前后期创作中的不同表现,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巨大的阐释空间,则未做细辨。而在康达维为《剑桥史》所撰写的东汉到西晋文学这一章里,你随处都可以看到坚实、平正而厚重的生平介绍和资料考辨。康先生的行文趣味是藏在字外的,正属前辈学者的雍容风范。但这并不代表有些饶有趣味的谈资,可以像史家陈列事实一样处理:比如祢衡是否因其傲慢被杀,还是冒犯权力遭祸;曹植是否因为粗疏鲁莽而失宠,还是基于才性取向和政治与学术定见的刻意回避;嵇康在当日情势下,是否有起兵接应王凌的可能,凡此似皆有进一步分疏的必要。而田晓菲在《剑桥史》中关于南朝文学社会的观察,特别是萧梁文学文化和宫体诗美学的发掘,“南”与“北”的文化建构,肯定是近年文学史研究中值得一顾的新进展。

唐诗历来是文学史的重头戏。《哥大史》有关章节执笔者是柯慕白,他提供的是扎实而颇有分寸的总体观察、文献综览和细密剖判,诗赋并论的框架也还原了当时的诗史真实。资料部分不可避免地提及了《唐诗三百首》,但是比较客观地说明此书的特色和局限,尤其点明其编选标准的游离反复,以及其文本择取的错误。一些小诗人如陈子良,受到更多的尊重;而王绩的诗歌,与其是对宫廷生活的反动,还不如说是一种补充。专论李白的篇幅较杜甫多出一页有余,真是文如其名了。大要看来,在矜慎的语言背后,你可以时时感觉到柯先生欲将金针度于人的求道者的热诚。而欧文执笔的《剑桥史》“文化唐朝”一章,从太宗谢幕的六五○年,一直写到宋调将显的一○二○年。一如其南朝诗歌与唐诗研究,欧文始终关注抄本时代文本流传与演变的过程考辨,尤其喜欢以具体选集为例讨论当时风会及其转移,却不甚考虑选集本身带有的编者视野和空间因素。他以出色的编织功力,时时强调王朝权力结构、考试系统和官方交通,对于文学流通和文本阅读的保证。欧文过度推重武后对文学的影响,认为她极力让文人为其合法性背书。而进士考试加入诗赋要求,本在高宗之时,且此后延续了数世纪之久。而因为对武后的看重,连带着上官婉儿也成了八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最好的诗人之一和宫廷文学趣味的仲裁者。事实上那个时代的沈期和宋之问虽有弄臣之嫌,其文学声望和诗学影响,恐怕上官和武后都有不如。那个有名的上官婉儿在宫廷诗会中抑扬沈、宋的故事,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诗歌标准和审美趣味,也并非没有讨论的余地。

总体上,欧文对汉唐诗歌的理解,往往有其诗人式的洞察和直觉。他的才情和自信,给《剑桥史》带来了颇值细赏的卓然气象和明快判断。而一旦这种明快流于割裂,那当然就会损害理解的精确性。比如他提到王维有一首《送孟六归襄阳》:“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欧文认为这是王维“以不寻常的直切告知孟浩然,他应该回到隐士生活,放弃进士考试”。事实可能会有些出入,此诗应被看做一首安慰落第者的诗,至于隐士生活,与其说王维是为对方设想,莫若说是自陈心曲。有力的证据是王维在大致同时作的一首《送綦毋校(秘)书弃官还江东》,说是“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正可看出王维此时牢骚满腹的情志,而前诗末尾提到《子虚赋》,倒是在自陈牢骚之外,赞美、慰藉对方的文学才华。从王诗的兼写双方心情、牢骚与赞美杂陈的内涵来说,这样的语言是并不怎么“直切”的。

梅维恒在《哥大史》的“引言”中说:“一部真正的文学史,重要的是富于启发而非包罗万有。”从《哥大史》的格局和内容来说,这大概只能算作一种谦虚。全书既有“未刻意避免”的传统文类史的勾勒,又有从“前现代散文修辞”、“经典注释”到“口述传统”的新进透视;既关注儒、释、道和民间宗教在文学演进中的作用,也涉及文学语言中的世俗文本与圣贤话语;既关注具体文本中的思想、政治、社会、区域、地方因素,更关注文学的精英与大众、汉与非汉民族等文化因素的多维互动。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天壤间层次最多元、内涵最丰富的一本文学史。至少就其内容看,《哥大史》距离它的主要目标并不遥远:“给生疏者以稳固据点,助半通者以深入理解与全面把握。”

《剑桥史》要提供给读者“一个可以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的连贯叙述”,并且“力尽所能回避文类史的分割,走向更加综合的历史研究途径,以创作一种文化史或文学文化的历史”。从《哥大史》出发,时隔十年之后,欧美中国文学研究者所提供的,是更加简洁地集中于“情景和写作模式”的文学文化的“话题史”。那一个个关涉古今的话题,有的早就隐藏于文本和文献的深处,又被细心的史家抉发出来;有的则绵亘古今,时时在场面、细节和思辨的深处发酵,这一切,连带着古今才士的观念世界和文本阐释,如同正午阳光下的海面,宁静而激越地涌动,喧嚣而深沉地展示。看海者,心胸荡涤,神采飞扬,古今文学史的读者,是否都可作如是想?

上一篇:开放式书房应该怎么搭配设计?下一篇:集电线路安全施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