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师德正师风

2024-04-20

修师德正师风(通用8篇)

篇1:修师德正师风

做一束明媚的阳光

----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一、爱和严格是师德的根

首先,教育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沟通,共同分享成功和欢乐,分担挫折和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作为教师,我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闪光点”,比如他不经意间捡起了走廊里的纸屑,他主动帮班级拿了两盒粉笔,他看到同学受伤贡献出自己的创可贴,他课堂上开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接受老师教育上课铃响之前准时进入教室。我需要抓住这些闪光点,并把这些闪光点变成打开彼此心灵之门的钥匙。

爱也要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在我教学的这几年,经常会遇到感冒或胃痛的学生,我总是亲自为他们倒上一杯热水,暖一暖学生冰凉的小手;看到学生的本子散了,我也会借来超大订书器,帮他们一一订好;课堂上,遇到后进生可能会答的题目,我都会优先提问,希望能帮助他们走出自卑怯懦的困境,恢复自信。这些虽然都是举手之劳,但他们,特别是后进生,会因此对老师心有感激,也会开始尽力配合教师工作。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要以爱动其心,也要以严导其行。初一时,我们班级有两个男生有不写作业、懒于学习的习惯,我曾单独跟他们谈过心,希望通过鼓励他们发挥体育特长,让他们开始尝试学习,然这种鼓励并没有让他们感受到善意,却误认为我软弱可欺,竟然更加散漫。我只好转变教育方法,抓住他们上课悠悠达达进教室这一个切入点,严厉批评教育了他们,自此,他们的散漫态度开始有所收敛。经过一年反复严慈相济的磨合,现在虽然也需要时时监督教育,但他们终于明白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

爱和严格要求是师德的根,严慈相济,甘为人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二、沟通感化是师德的干

为什么有时候老师们对学生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因为不同学生的感受力不同,有时候有的学生没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温柔在他们眼里变成了软弱可欺,严厉在他们眼里变成了无理蛮横。

这种情况我遇到过,我自以为无声的爱更能打动学生,然而面对学生的误解才豁然明白,有些学生感受力不强,你为他们做的事,有时候需要表达出来,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所以现在排座位时,我不再独自默默伤脑筋,我会告诉学生把他安排在那里的理由,会询问他们有什么更好的安排方式,让他们共同思考管理班级的方法,分担老师的难处。

当然,有些学生心思细腻,教育他们也可以采用润物无声的方式。班级里有个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从小养成了事事占先,个性叛逆的习惯,反复的劝导教育效果甚微,我也产生过不耐烦的心态,但我仍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一次收作文本,他经过反复催促终于交了本子,他的作文本本皮揉成一团,将散未散,我私下帮他订好本子,用自己的本皮帮他包好,发给他时我没说什么,但能感觉到他眼里闪过一丝感动,再次收作文本时,他不仅主动上交,而且作文也认真很多。当学生认定了教师对他的喜爱与尊重,即使严厉批评,学生也能理解并易于接受。如果彼此存着心结,尤其是学生认为教师讨厌他,教师的批评甚至善意劝解,在学生心里都会化作恶意满满的揣度,不易接受甚至会产生逆反情绪。

不管是直接表达还是春风化雨,沟通都是在师生间输送营养的枝干,沟通让班级体更融洽,更和谐。

三、知识方法是师德的叶

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师之过矣。”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而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基于此,我力求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这几年的学习教研,也的确收获颇丰。2012年,我参与了大连市中山区和普兰店区联合开展的教师交流活动,半个月的学习,我从大连老师身上学到了指导作文修改和指导课外名著阅读的方法,学会了怎样自主的挖掘教材,更产生了教出优秀学生的自信心。2014年,我参加了大连市开展的班主任培训,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与许多优秀班主任交流了教育心得,阅读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学会了实用的管理班级方法。2017年,我有机会观摩了辽宁省教师素养大赛,让我产生了提升教师基本功、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的迫切感。

魏书生老师说:“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 教师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能够在琐碎的工作里挤出时间一点点提升自己,学习也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知识方法是教师师德的叶,叶生长的繁茂才能守护更多学生。总之,我不想做蜡烛,蜡烛要毁灭自身才能摇曳出微弱烛光,我想做一束明媚的阳光,带给学生有着幸福感的温度,或者做一盏可持续充电的灯,为学生照亮一段途径的路,引学生走向人生的正途。

篇2:修师德正师风

心得体会

姚静

塑师表、立师德、正师风、铸师魂,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是推动时代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更是实现学生理想的指路明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因此,我对照师德标准检查反省自己,以‚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深入思考和探索。而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学生希望他们的老师,不仅仅是教师、学者,而且是长辈、朋友;希望他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不仅精于教书,还要勤于育人。‚以身垂范、以德施教‛的教风,广树博爱之心,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首先,教师得从心里去爱学生、爱事业。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一个感情贫乏、冷若冰霜的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凶恶、严肃,可畏而不可亲,学生难以产生敬仰之情,更不敢向其敞开心扉倾吐自己的衷肠,那谈何而来认识、了解、教导。记得我看过这样一篇报导;一位老师正在讲公开课,外面下着大雨一个同学迟到了,当时教师继续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只是当走到那位迟到的同学身边时,却悄悄地掏出手绢递给他……大家都会有这种情绪,学生迟到,特别是有那么多老师听课时,是最令人讨厌的,心中一把无名之火,往往会形于色,而这位老师不但没有发火,反而递过去一块手帕,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那么亲切、自然,爱在不经意中,爱在极细微处,爱得悄无声息,只有教师真心爱学生,学生才能付之以真爱,敞开以心扉。这样,你的教育教学也就在及其自然之中深入了每个学生的心里。

其次,教师要具有开朗、乐观的性格。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儿童、青少年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宽广的胸怀,积极的情绪、热情的情感、平易近人的态度、笑容可掬的表情更易被学生接受,使学生受到感染,营造出和谐、愉快、亲切、友好的气氛。从而为他们一生良好的品格打下基础。人们常常说:‚为人师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效仿的表率和楷模,当代的学生思想活跃,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其理想的产生,情操的陶冶,兴趣的形成,知识的获得都是与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离不开的。‚学校无小事,处处有教育‛,在学校里学生不仅听你还看你,看你的思想作风,行为品格是否表里如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总之,作为人民教师就得:艺高为师、德为范;就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篇3:修师德正师风

一、明确一个目标, 突出育人核心

教书育人, 师德为先。高校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承担者和执行者, 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 决定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 许昌学院紧紧围绕合格本科院校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大局, 牢固树立了以育人为中心的师德建设观念, 正确引导广大教师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打造出了一支敬业爱生、献身教育、廉洁从教、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

二、确保两个到位, 形成整体合力

1. 思想认识到位

许昌学院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学校全局的大事, 纳入工作总体规划。2013年学院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进一步理清了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制定了新时期本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党委成员经常调查分析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 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各院 (部) 、各单位把师德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由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牵头负责。全校上下形成了对师德工作的深刻理解和高度思想认同, 保证了该项工作顺利开展。

2. 制度机制到位

许昌学院统筹部署, 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包括工作评估和监督体系, 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等, 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了分管副书记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 做到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工会等单位密切配合, 统一协调、指导、检查全校的师德建设工作。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确保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

三、注重“三个结合”, 实现相互促进

1. 与行风建设相结合

许昌学院把塑师德、正行风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自查自纠、调查问卷、评议考核等形式, 深入查找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与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加强整改, 注重提升, 以行风建设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经过努力, 学院教师教书育人求发展, 教学相长促提高, 促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目前, 规范教学、规范管理、规范服务、尊师爱生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2. 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使师德师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紧密结合, 互为促进, 是学院的另一亮点。学院每月一讲的“道德讲堂”反响热烈。学院先后邀请了校外全国模范教师, 校内师德先进代表, 以“光辉的事业, 高尚的师德”为主题, 为学生宣讲, “道德讲堂”已经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师德建设活动的有效载体。另外, 学院还在全校举办“文明教工”评选活动, 两年共评选表彰150名“文明教工”, 为广大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竖起了“标杆”。

3. 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

许昌学院还把建设合格本科院校与师德师风的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每年的教师培训都把“师德”作为必修课, 列入每学年学生评教的主要内容, 并在考核评定中占有重要分量。此外, 教师的“师德”表现, 成为年度考核、岗位津贴发放、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关键依据。师德建设与年终考核评定, 自律与他律的相结合, 为培育优良师德师风,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四、把握“两个环节”, 狠抓工作落实

1. 扎实开展师德教育

许昌学院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 效果显著。一是抓好学习环节。切实抓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的学习宣传。通过组织讲座、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 准确把握《规范》倡导性要求和禁行性规定, 使师德规范成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二是“请进来, 走出去”, 创新活动载体。如通过征文、举办演讲, 开展“学习身边的‘张丽莉’,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国庆节、建党日、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开展相关活动;邀请邓州市“编外雷锋团”骨干成员, 来院进行雷锋精神教育等。此外, 学院每年都组织教师参观革命老区、追寻红色足迹,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 加强、加大选树力度

许昌学院涌现出了一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依法从教、敬业奉献的楷模。每年教师节学院都要表彰、奖励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评选“十佳师德标兵”“十佳青年教师标兵”。近年, 共表彰优秀教师300余人次, 优秀教育工作者近百人。选出四届“十佳青年教师标兵”40人, 五届“十佳师德标兵”50人次。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人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17人次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等省级荣誉称号。

3. 严格执行考核管理

许昌学院每学年都对教职工进行一次集中考核, 建立师德档案,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津贴发放、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及时劝诫, 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的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建立了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机制, 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二级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4. 监督评价落实到位

许昌学院建立并完善了学校监督、同行监督、学生监督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体系。包括定期问卷调查、领导和教师听课、教师互评、教研室评议、学生评议, 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离退休老同志组成教学督导团和精神文明建设督导团, 采取听课、抽查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业务、师德师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议、指导, 及时把握每位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的情况。对有问题的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 直至行政处分。

篇4:修师德树师风,做合格高校教师

【摘要】师德师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志,棱角分明的职业操守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笃实的职业规划蓝图是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因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琢玉人,教师只有具备以德为镜的道德准则,才有资格称之为人师,才能更好的培育和感染学生。只有以德服人的人才能成为典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标尺。

【关键词】师德师风 负责 职业操守 职业蓝图 五种意识

“智能手机真实用,随时随地不离手。手指一点知天下,可惜忘了基本功。”一首没有华丽的词藻修饰、也没有别有深意的意会所指,有的只是对学生至情至性的关爱与操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严肃的外表下有着的是对同学们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冀,风风雨雨,坚守本心,兢兢业业,奉献自我青春,这就是一名高校教师的工作真实写真。

一、高度负责的态度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志

学生为父母之希望、学校之责任、祖国之未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就是对父母、对学校、对祖国负责,只有道德建设到一定高度,才会有为人师表的动力,力挽狂澜的勇气,更少不了对教师的那一份热爱。这是一个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一份对教师职业操守,只分高低,不分贵贱。教师的责任有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责任,只有培育出合格的、能用得上的人才,才是作为高校教师的真正意义所在;二是对家长负责,学生是父母的希望,唯有将孩子培养成才,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才能不负父母的期望;三是对学生负责,学生来到学校都是想学习,身为教师要全力以赴,以坚韧的毅力去化解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更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做到为人师表的实际行动。综上所述,所有的源于一点,那就是要具备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负责意识,也正是师德师风的重要标志。

二、棱角分明的职业操守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

万物群分皆因种类繁多,社会繁荣皆因职业众多,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塑造人才的匠师,地位崇高,受人尊重;而甘于舍身投入教师事业的人,都有一定的职业操守,他知道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知道教师职业的责任,更知道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所以会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必不可缺的素养之一,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职业使命,只有增强自身文化、思想、道德教师,才能为人师表,真正被人信服。在完善自己的同时,更要有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识,因为教师是祖国栋梁的塑造者,承担着建设祖国栋梁之大任,良好的的师德师风是最基本的要求,有琢玉之精致,莲子之苦心,树人之底蕴。永无止境的完善自己,不仅仅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更是懂的自身职责的特殊意义,身兼要职,任重而道远。因此,棱角分明的职业操守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

三、笃实的职业规划蓝图是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因素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的成就是源于对职责的未来规划。教师职业规划,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因素,真正的教师集大成者。真正为学生着想,使学生受益,使教师自豪;面对工作上的压力,要有敢为人先的不服输的精神,以良好道德素养,战胜对工作上的压力,四年的育人艰辛,铸就学生下半辈子的幸福,这是一个教师的最欣慰的笑容。做好本职工作,一个笃实的职业规划蓝图是离不开的,更是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因素。

四、找准角色定位,培养“五种意识”,做百年树人的栽培者

作为一名承载着育人工作的高校教师,要做一名心怀爱心的“园丁”,培养博学爱才的“园丁”意识。关爱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成长成才,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真诚的工作态度,努力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引路人和呵护者。要敏锐的发现学生中的“后进者”、“三困生”——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难、留守学生,要努力做到给他父母一样温暖的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管着、惯着。

作为高校教师团队中的一员,要心中有集体,培养与学校荣辱与共的“主人翁”意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高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要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己任,做一个爱笑乐群的无私奉献者,因为小溪只能泛起小小的浪花,大海才能迸发出惊涛骇浪, 师资队伍的壮大靠的是每位教师不断加强教学科研,增强自身知识储备。作为高校育人者,要用全力、凭己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书匠”。

高校教师要做乐于奉献的"烛光",培养春泥更护花的“奉献”意识。教师就像是一支熊熊燃烧的蜡烛,师德则像是那一抹烛光,教师如烛,最让人感动的是:燃烧自己的同时照亮了别人前行的路。胡锦涛总书记在优秀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广大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习主席在北师大的讲话中也说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更要有仁爱之心。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无私,为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而自豪感爆棚。

高校教师要做勇于创新的“冲浪者”,培养开拓创新的“冲浪”意识。很多人热衷于“冲浪运动”,因为这项运动是一种拼搏进取精神的体现,而且更能体现一种尊严,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冲浪者”那种挑战精神、无畏精神,这是人生价值的体现。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探索的乐趣,高校教师要怀有这种“冲浪者”的精神,不断刷新自我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養创新精神,工作中出新招,立足实际在育人道路上闯出一条阳光大道。

五、结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华丽的言辞只是漂亮的外衣,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绩是强有力的证实,热爱着崇高的教师职业,更少不了对自身的文化积累,道德素养,真理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职业真正光辉灿烂,我们因教师职业而自豪,教师职业因我们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关继国.新时期师德师风刍议[J]..知识经济,2012

[2]李妍.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成人教育工作者[J]..知识经济,2011

篇5:修师德正师风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曾说过:“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他以自己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以好的思想观念为指导,注意行为规范,并以长久的坚持使之形成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多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之来促使自己养成一些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从而走向成功。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然而,教师又是很平凡的。我想,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楚“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十二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的我,一直坚信以爱为本,用爱来感化学生,来净化学生的心灵。无论何时,我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 默化。所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盘接受,永记于心。

教育是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

篇6:修师德正师风

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积极性,树立教师良好精神风貌和教书育人的良好作风,推进甘南县“高效课堂”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决定在全校开展以“比师德、修行象、正作风”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整体要求,以李发局长讲话精神,德才兼备、德高为先,在广大教职工思想中牢牢树立德高一切思想,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师德师风突出问题、着力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方法

1.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十要十不要”》,学习各类先进事迹,学习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尤其对教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他们内心夯实“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职业基础。

2.开展活动。通过学习、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全体教师

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进一步规范职业行为,掌握服务本领,提高服务质量。

3.就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师进行真诚交流,使老师的思想真正解放,才能踏实工作,工作才能够有成效。

三、工作措施

1、开展师德评选活动。在学校教师中评选出的先进个人一名,经班委会成员讨论,已经评选出卢振刚主任为本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宣传他的先进事迹,用事迹带动周围的教师,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打造一支学生爱戴、家长拥护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出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2.我校本学期结合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县开展的“为民工程”,查找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共性问题一起整改,个性问题不回避,教育为主、批评为辅,认真解决。查找影响教师形象、损害教育声誉的问题,研究出整改措施,落实好整改效果,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3.做好师德考核工作。按照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标准,严格、认真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考核档案,继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四、工作要求 1.成立组织。2.制定方案。

五、组织领导 组长:沈洪岩

成员:刘晓锋 卢振刚 张彪 王凤金 郭培福 杨明宇 周立军 王金纯

2014.4.29

宝山乡第一中学“比师德、修形象、正作风”师

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宝山乡第一中学

篇7:修师德正师风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机械工程系xx教研室的教师xx,我的演讲题目是《树师风、修师德、建校风,促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个快速膨胀期后,现进入一个质量建设期。学校教育质量不仅在教授学科知识和技能方面有严格要求,而且还要在传授做人品行方面负有责任。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是“真、善、美”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无私无畏,无欲无求,从不言弃,居平凡可安详,赴潮流能浩荡;纳琐屑于胸中,化万物以时日;先结冰而冷却,后沸腾而涌动;遇不平则咆哮,处池塘则坦然。然而,随着物质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道德失衡的问题正在侵蚀着本应高尚的教师队伍的肌体。教师队伍中个人意识和物质利益的强化,社会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的减弱,使教师职业“崇高”、“伟大”的神圣光环在重功利轻人文的遮掩中不再神圣,纵观当前,时不时出现一些师德丧失现象,如汶川地震,范跑跑丢弃学生,独自逃生,教师猥亵学生的案例也诸见各大网络。为此,加强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精良的业务素质、是科教兴国的当务之急。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旨在将强教师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构建良好的校园风气。我院自两校合并以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在校生突破万人,新进年轻教师逐年增多。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学校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学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资水平,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院实施省级示范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高校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 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方可为人之范,方可以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缔造校魂的基石。

热爱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近日,黑龙江省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她的伤情也牵动

着人们的心,张老师舍己救人的高尚行为,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始终以学生为本的无私精神,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诠释了高尚师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0余年来,一代一代的川职人,传承着“为难为之为功,成不成之成魂”的校园精神,开辟新校区,成功迎接教育评估,建成省级示范校,学院始终坚持个人发展服从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坚持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坚持办学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办学模式,教书育人,哺育桃李,形成了用“明志厚德、尚学、笃行”的校训培养学生勤奋求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格品质,形成了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专业对接产业和就业岗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独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和人才培养模式。

篇8:修师德正师风

2013年,海南万宁,校长带着6名小学女生开房,2014年厦门大学教授吴春明被指猥亵诱奸女学生。(来源:《钱江晚报》)

人们寄予教师太多的期望,当期望没有达到反而还有所失望时, 质疑声、谴责声,声声不绝。教师师德本约定俗成,在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待人接物、 处理问题、做好工作。

2014年初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将中小学教师骚扰学生、体罚学生、要求学生有偿补课等10大项行为, 划定为“违反师德”。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建立高校师德建设6大长效机制,划出高校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高校教师不得抄袭剽窃、 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不得索要或收取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 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近年,教师的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事件曝光次数居高不下, 将教师群体推到风口浪尖。抄袭、剽窃、性骚扰、假公济私、暴力体罚,一一出现在教师这一群体当中并蔓延开来,这个社会还拿什么来信任教师?信任的底线在哪里?教师教书育人,自身的修为如此不堪, 还拿什么教育学生?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如此师德, 如何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师德失范今何如

1. 职业理想不坚定

一些教师对本职工作倦怠感重,经常敷衍塞责,得过且过,不认真备课, 照本宣科。如此,容易使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度降低,造成教育信任危机,进而导致教育的失败。有些老师工作多年,工作却毫无起色,毫无成绩可言;有些老师按捺不住教师职业的清贫、 寂寞,心理上出现扭曲、失衡或热衷于 “第二职业”,身在课堂,心在商场。

2. 师生关系失调

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师生间的冲突,造成师生间矛盾激化。某些学生言行举止不当,教师便挖苦讥讽,变相体罚或直接体罚学生。一些教师对某部分“讨喜”的学生亲近,经常关注; 而对相当一部分“不讨喜”的学生则放任不管。据有关调查,学生辍学80% 以上的原因是在班上经常受到忽视、批评、嘲讽。

3. 专业化水平不够高

一些教师对教材缺乏深入研究,不能深入挖掘、有效整合资料,导致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唯分数至上, 只注重学科知识的培养,素质教育未能实施到位,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教学方法呆板,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4. 职业言行不当

部分教师不注重细节,衣着不整, 在各类场合不时冒出脏话、粗话;从教不廉,利用家长关系牟取私利,收取财物;弄虚作假,套取公共资金;学术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更有甚者,有意挑逗异性学生,与其发生不正当关系, 误人误己。

缘来何事煞师风

1. 内因

(1)有些教师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言行缺乏约束,对有些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言语上的侮辱,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更有甚者对学生进行身体上的伤害,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此外,还有不少教师为了能够顺利参加职称评定, 恶意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是利用自身的职务之便,贪污学校的资金。这些都是师德陨落的表现。

(2)有些教师教书而不育人,只注重教授课本知识,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不管不顾。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单位的矛盾,把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带到教学中,使学生成为其泄愤的工具。

(3)有些教师本身文化素质水平低,但又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对待学校开展的教育培训,态度消极, 毫不放在心上,完全不在意对自身职业素质提高的机会。同时,在平时也仅仅是研究教科书,对其他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书籍不感兴趣,忽略自身素养的提高。

(4)现实中有部分教师师表意识淡薄,上课散漫、迟到早退,不注重仪表、举止粗俗;不顾职业道德,考试送感情分,泄露考题;极个别教师因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抱怨,表现不满情绪,而给学生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

2. 外因

(1)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教师面临竞争上岗、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问题。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职务聘任制,加剧了教师的竞争压力。而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致使一些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而在科研方面不擅长的教师职称多年得不到晋升。一些心理较脆弱的教师往往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危机,产生自卑、嫉妒等情绪。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容易使一些教师在教学上掌控不好,从而导致多种施暴行为出现。

(2)经济利益的驱使。随着社会意识的多元化,有许多的教师抵制不了物质财富的诱惑,甚至把教学仅仅当成获取金钱利益的手段。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外,许多的教师利用各种时间、机会开设各种补习班、辅导班,违规招生, 收取高额的培训辅导费用,将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本职工作之外的补习班、 辅导班上,以致对本职的教学工作不上心,对学生不负责任,造成教学工作的失职。

(3)教师待遇不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国民经济16行业中,教职工的平均工资排在第11位。较低的工资水平使得许多教师无法安心地站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的教师而言,许多的教师在教书之外还“盘算”着借用各种机会“跳”出教师这个岗位。

比如,由于工资待遇较低,有的教师虽已有十多年的教龄,但依旧私下坚持着想通过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进入待遇较好的公务员系统。此外,也正是由于教师职业的工资待遇不高,使得越来越少的具有较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愿意加入教师这个行业,使得教师行业整体的职业素质水平不断降低。

(4)教师声望的下降。教师的社会声望是由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师的素质决定的。教师待遇不高极大地影响了这一职业的社会吸引力,大大降低了教师职业受人尊重和受人羡慕的程度。此外,教师行业的负面新闻使得人们对教师师德质疑越来越多,使教师声望大打折扣。

为师千法,师德为本

(一)立师德,制度完善始

1. 现行的评价制度有待完善

现行的评价制度包括教育部门对学校教育、人才考核的制度,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 等等。

(1)人才的成长是通过在社会的不断实践以及自身的努力实现的。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只是基本教育,不能仅凭分数高低判断一个学生素质的高低。教育部门须切实改革以往对学校教育、学生成才的评价,由重升学率、重分数转变为对学校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创造环境。这样,广大师生才能真正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主动学习,健康发展,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学校不能只以科研成绩或学生升学率、优秀率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而应从教师教学、思想品行、科研、继续教育、考勤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小学若不单纯以考试论英雄, 高校不单一以科研论英雄,教师压力减轻,可化解不必要的矛盾,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激励,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学校可以举办各种表彰教师的活动来激励教师,比如评选“优秀班主任”,设置“教书育人奖”,开展“最美教师”等活动来激励在岗的教师职工。 其次,学校可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营造良好的氛围,有效激发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应当注重对教师师德的评价,师德的表现可与奖金、工资等挂钩,激发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内驱力。学校可参考教育部有关规定, 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和职业道德进行检查、考核和评比,把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和依据。

教育部划出对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的“红七条”,这样依靠外力重建师德底线或许能起到不小作用,然而再严厉的惩罚也只是起到震慑的作用。师德是没有“红线”的,所谓的“红线” 应该在教师的心里。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传授学识这么简单,职业精神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负有一种宗教般虔诚的道义责任。教师声望、师德的重建需要每一位教师发自内心的身体力行。

(二)立师德,教师修身起

1.懂法知法,以德执教

近些年不断披露出未成年犯罪、教师违法犯罪等事件,说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亟待加强。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教师需要了解掌握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并自觉遵守,以此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除此之外,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还能对教师形成一定的法律约束,让教师明白教学主体以及教学对象在教育过程中享有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教师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体现和提高职业水平。

2.治学严谨,术专业精

(1)教师是一门专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是所面对的是人, 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要做好教师,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必不可少。

教师需要有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等。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丰富、充实,与学生共同成长。

(2)专业技能。教师除了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外,还要会教学生,并进行教育研究。了解教育的规律,学会“怎样教”“如何教”,利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一般知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师德得到认同,教师的社会地位、声望等自然也就随着提高。

医生的专业能力不强,就可能出现医疗事故;律师的专业能力不强,就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当事人的利益;建筑工人能力不强,就砌不正墙,盖不好房子。“专业责任与它的专业能力紧紧相连,专业水平越高越能体现职业道德。 缺乏基本专业能力便不可能很好地履行专业责任。”同样的,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够,就不可能教好学生,也就体现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高于一般的社会要求,它要求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师德也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能力当中,师德与能力相互统一。

3.爱校爱生,公正平等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说过“有教无类”,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 善恶等原因而把人排除在教育外,2007年我国真正实现了9年义务教育,所有孩子都可接受教育。但是在学校、在班级课堂,关注一部分“好”学生,忽视一部分“坏”学生的现象严重。成绩好的、家庭条件好的、长得漂亮的学生通常受到更多的关注,而那些默默无闻的、 成绩较差的“不讨喜”的学生经常会受到冷遇甚至嘲讽。教育的本质,是生命影响生命。知学有难易,材有美恶,广博引导,开启心智,好教师所为也。

4.淡泊名利,自励自省

一个人生活的价值不在于其平凡或是伟大,而在于能否在大千世界寻得真正的自我,并展现真实的自我。不计得失,愿意付出,是许多平凡教师的写照。

2014年最美乡村教师张伟,农村推广新课改模式的积极推行者。为了让学校教师开阔眼界,他组织学校教师去省内外先进的学校学习,并且自己带头开展为期一学期的评课赛课。因为生活清苦,张伟的妈妈甚至要每天在学校的食堂捡别人吃剩的馒头。张伟去世后, 家人在他钱包里发现了两张银行卡,一张的余额为零,一张为1700多元。这是他做教师20年,任校长10多年给家里留下的全部积蓄。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教师,使得更多的孩子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山的伟大在巍峨,海的伟大在深邃;教师的伟大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付出。

当教师站在三尺讲台的舞台上,最富有生气的“戏剧”就开始了。这戏剧也许是世间最长的,也许除了学生再不为其他人所知、所闻,这样的舞台平凡而冗长。但对学生,三尺讲台上的教师的影响却是无可比拟的。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做演员需要演好戏,做教师就要谨守职业道德,做好教师。

《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须从自身做起,广博才学,修身养德,赢得社会尊重。

上一篇:澧县开展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的做法与启示下一篇:背诵读书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