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024-04-18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通用14篇)

篇1: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第一位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指名用竖式板演 56÷4・ 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 420÷6・ 150÷3・ 400÷8

320÷4・ 200÷5・ 320÷8・ 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3.出示128÷4

师问: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3、例4.

1.教学例3:128÷4=

(1)小组讨论完成例3.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或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也可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 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示课本38页算理图)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 出示例4:184÷5=

(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反馈小结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师生共同补充、完善除法法则的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

中国大学网

篇2: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36页的例1、例2.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沟通.

1.指名用竖式板演:8÷4,16÷5,其余的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

2. 口算:

42÷2 420÷2

指名任选一题说出口算过程.

刚才同学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得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领悟算法

第一层:初步理解

1.出示例1:42÷2=

动手操作,重现口算过程.

要求:动手分小棒,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一,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1.)

(2)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 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42十位的下面.4 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 2的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3)师问:说一说,作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小组讨论)

(4)初步练习,掌握其法.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说出笔算的过程.

2.把例1换数变为例2: 52÷2=

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问:52能不能平均分成两份呢?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汇报分的结果.

问:这道题在分小棍时与例1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独立试算52÷2,有困难的,可以提问.

学生可能问:十位除后余1该怎么办?

先请会的同学帮助解答.师再进一步明确:

笔算除法的计算时,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能分2个十,也就表示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把4写在十位的下面.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也就是5捆小棒分掉4捆,还剩1捆.就把剩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并.即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落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1和在一起,表示12.12除以2得6,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6,再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小组内讨论:说一说例2和例1比,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明确: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和起来继续除.

练习:竖式计算

3. 小结算法: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今天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小组内互相说)

师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师生共同编法则歌诀:除数一位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哪位.

4.练习反馈:

84÷4 96÷3 68÷2 75÷3

84÷7 96÷8 68÷4 75÷5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庆国庆做纸花,要求每班做48朵,五年级每班分给2个同学完成,四年级每班分给3个同学完成,三年级每班分给4个同学完成,二年级每班分给6个同学完成,一年级每班分给8个同学完成.请你任选三个年级算一算每个同学做几朵.用竖式计算.

2.练习九的第1、2题.

(1)

(2)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个别纠正.

四、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问:今天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篇3: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关键词:笔算竖式,错例分析,教学对策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是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个内容。本学段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除法,并且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表内除法,且能笔算有余数或没余数的表内除法。通过这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在活动中理解“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探索出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

一、错例收集,分析整理

1.商的错误。

(1)试商错误。这种典型错例大多发生在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练习中,因为他们对表内乘法口诀的掌握不充分。我访谈了此题做错的部分同学,他们背诵口诀支支吾吾、磕磕碰碰。试商是从口诀“一四得四、二四得几、三四得几”这样的顺序缓慢背诵的,而无法在记忆中快速提取“几四得八”的口诀,导致3×4=8这样的错误试商。

(2)商写错数位。这种错误常出现在百位不够除的笔算中。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当百位的数除以除数,商不够1时,需要连上十位一起计算,此时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的知识点。

2.余数错误。

(1)竖式计算中漏写余数。这种典型错误的形式是被除数中的百位或十位与乘积相减的余数漏写。比如516÷3这个错例,百位5-3=2,学生漏写百位余数2,而将十位的1移下来进行计算,而1÷3怎么算又难倒了学生,手忙脚乱,后面个位的计算就更加抛之脑后了。导致最终的商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理解得不够深刻,笔算过程不熟练。

(2)横式答案中漏写余数。这种错题的形式表现为竖式正确,而横式上的答案却只抄写了商,漏写了余数。访谈了这类错误的几位学生,他们反馈原因有二。部分学生是自己对笔算的信心不足,掌握得不够熟练。在计算时把全部精力花在了逐步思考并书写竖式上,等竖式写完如释重负而随手抄了一个横式的答案。另部分学生是不理解最后的“3”的意义,没有想到它是余数,因此漏写。

3.格式错误。

(1)数位没有对齐。这种类型的错误往往表现为余数写错位置或被除数移错位置。比如十位的计算中2724=3,结果应该写在十位对下来的地方,但不少学生都将答案写在了百位对下来的地方,并且将个位移下来的0写在了十位下方。我访谈了几个学生,发现其实他们不懂这个计算步骤的意义。例如不明白为什么要2724,3又代表了什么意思,0又代表了什么意思。对于算理的懵懂,所以导致他们只是照着竖式模型模仿,而没有透彻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2)计算步骤不完整。这种类型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学生理解算理,会计算商,但是竖式书写不完整。在计算完百位和十位后,计算十位时,只写了商,没有接着算乘积和余数,导致步骤缺失,竖式不完整。

4.算理不清,算法不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计算“一位数除三位数”时完全云里雾里,不知所谓。这类学生之前的乘法口诀、除法的初步认识等均掌握得不太扎实。在新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更加焦头烂额,算理不明,算法不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算怎么写。

二、资源利用,重设策略

1.重学旧知,扎实基础。熟练背诵表内乘法口诀是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除法的基石。在作业本中发现不少试商失败的错例后,我又一次严抓了学生的表内乘法口诀。每节课请学生集体背诵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诀等形式,以期待学生能将口诀脱口而出。强化一段时间后,口诀的熟练程度大大提升,尤其是学困生,能流利地背诵表内乘法口诀了。同时,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将旧知与新知相练习,形成知识网络。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类型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类型比较,明确他们的相同点:从最高位开始,依次按步骤计算。最高位不够除时,连上后一位一起计算。

2.动手操作,感悟算理。不少学生能口算出“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却无法以笔算的形式呈现思维过程。归根到底是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掌握算法。因此可设计利用实物,师生一起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悟算理。

3.对比练习,掌握算法。对比练习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不同题型的辨析练习和对错例题的辨析练习。

在对错例题的辨析中,我引用课本中的练习“啄木鸟找错误”,引导学生发现竖式的错因,并将其改正。在对比练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将旧知与新知联结成知识网络并加以明确区分,学生能清晰地区别不同类型的算理和算法。

篇4: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师:让我们先来热热身,进行一轮口算比赛,你们要看清楚算式中的数字哟!

生1: 90÷3=30

生2: 600÷2=300

生3: 5000÷5=1000

生4: 100÷2=50

生5: 60÷3=20

生6: 210÷7=30

师:刚才我们进行的都是什么口算?

生:除法口算。

师:我们不仅学习了口算除法,还学习了笔算除法,现在来看一看这道竖式要如何完成?(板书[42][6],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生:六七四十二。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笔算除法的知识,先来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和以前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评析】学生通过复习旧知,激活已有的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知识与经验,为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内容奠定了基础。教师让学生经历[42][6]笔算除法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教师播放童话故事的视频,视频内容为:猴妈妈告诉猴兄弟:“果山的桃子成熟了,又大又红。”两只小猴子来到山上摘了许多桃子,弟弟对哥哥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

师:同学们,猴弟弟这样做对吗?

生:不对。

师: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生:和哥哥平均分桃子。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公平、公正。猴弟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决定平分桃子。如果把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每只猴子分得几个桃子?

师:谁能把这道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将42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几个桃子?(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

师:怎样列算式呢?

生:42÷2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

生:因为是求平均数,所以用除法。

【评析】在该教学环节中,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把人教版教材中的“植树”主题图换成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桃子”主题图,编了一个小猴分桃的故事。教师以学生的认知冲突这一问题情境导入教学,将小动物作为主人公,令学生身处拟人化的情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师: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现在,这里出现了一道新的除法算式,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请大家用桌面上的42根小棒代替42个桃子来分一分?(学生动手分小棒。)

师:同学们怎么分的呢?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们看得清楚吗?

生:看不清楚。

师:那就请两个小伙伴来帮帮忙,一起来扮演猴子。(上台帮忙的学生带上猴子头饰。)

生:首先分40个桃子,每只猴子平均分得两捆,也就是20个桃子,40个桃子就分完了;然后再分剩余的2个桃子,每只猴子平均分得1个桃子。这样,所有的桃子都分完了,最后每只猴子分得21个桃子。

师:这名同学的方法是先分整十,再分单个。大家认为她说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老师很欣赏你的表达能力,对于这两位帮助了你的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谢谢你们帮助了我。

生2:不用谢。

师:互相帮助,合作学习,这几名同学都做到了。现在谁来把分桃子的过程再说一遍。

生:先分4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得20个桃子,再分剩下的2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得1个桃子,合起来就是每只猴子分得21个桃子。(多媒体课件配合演示。)

师:这是用分小棒的方法找到答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可以口算,如40÷2=20 2÷2=1 20+1=21(多媒体课件出示算式。)

师: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其实,口算的过程与分小棒的过程是一样的,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笔算除法的运算思路。如果我们把这种思路用竖式的形式写出来,应该怎么写呢?(学生在本子上尝试写竖式,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先看书再写,然后指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竖式。)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等于2,得数写在十位上,每只猴子分得20个桃子,2×2=4,4-4=0,说明40个桃子分完了,再用个位上的2除以2等于1,得数写在个位上,1×2=2,2-2=0,所以结果是21。

师:大家认为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或疑问?为什么第一次分完的是40个桃子只写4,不写40呢?

生:因为个位还能继续除,所以“0”可以省略不写。

师:我们在计算或书写这样的除法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2: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多媒体课件示范竖式算式并说明计算顺序。)

师:我们书写时要规范,先写被除数,再写除号,最后写除数。先算十位上的数与除数相除,4÷2=2,得数写在十位上,分掉了多少呢?2×2=4,写下来,因为没有分完,0可以省略不写,4-4=0,表示十位上的数分完了;接着计算个位,把2写下来继续除,2÷2=1,得数写在个位上,2×1=2,分掉了2,2-2=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

师:现在我们再来写一道竖式。(多媒体课件出示算式:36÷3,学生笔算,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答案。)

【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在情境中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和感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促进学生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尤其是在学生分小棒展示到全体学生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方面,教学环环紧扣,层层递进,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习惯。

三、情境延伸,自主探究

师:两只小猴分别拿到了分到的21个桃子后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大吃一顿,这时它们的好朋友来了。同学们,如果你是这两只小猴子,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会把桃子平均分成3份。

生2:我会把分得的桃子合起来再平均分。

师:你们都同意平均分,懂得与朋友共同分享,非常好!如果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只猴子又分得多少个桃子呢?(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全班学生读题、列算式:42÷3。)

师:请同学们尝试用竖式计算出结果,注意这次写的竖式和刚才写的有什么区别?这次遇到的困难,你可以借助小棒先分一分,再写竖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用分小棒的方法验证竖式。)

师:刚才我们是先分小棒,再根据分小棒的情况写竖式,现在我们先写竖式,还能用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吗?(指名学生进行验证,3名学生扮演猴子。)

生:先分4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得10个桃子。

师:为什么不分给每只猴子20个桃子呢?

生:因为桃子不够分,所以不能给每只猴子分2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得10个桃子后,还剩下1捆桃子。

师:你分桃子的过程在竖式上如何体现出来?(引导学生指着竖式进行说明。)

生:剩下的10个桃子加上单着的2个桃子,总共是12个桃子。

师:这一步在竖式上如何体现出来?(学生指着竖式中的12,说明被除数的十位分了后还有余数,这时就要把个位上的数移下来和十位上的余数组成一个新的数,然后再继续除。)

生: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4个桃子。

师:竖式中哪里体现出来?(学生指着竖式说明。)

师:大家写的竖式是正确的,只要敢于大胆尝试,就会有所收获。计算算式42÷3和42÷2,想一想它们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道算式的十位分完了,第二道算式的十位没有分完。

师:当十位没有分完时怎么办呢?

生:将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分剩下的数组成一个新的数继续除。

【评析】随着情境的延伸,学生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数形结合,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笔算除法,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分享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四、观察比较,归纳方法

师: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今天学习的两道竖式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1:被除数都是42,都没有余数。

生2:第一道除法竖式的商是一位数,后面两道竖式的商是两位数。

师:为什么第一道竖式的商是一位数,后面两道竖式的商是两位数?

生:当被除数的十位比除数小的时候,商就是一位数;当被除数的十位比除数大的时候,商就是两位数。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怎样的笔算除法呢?

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教师再次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师:这样的笔算除法怎样计算?

生: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十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评析】教师以独立思考、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学会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建立起笔算除法的认知结构,懂得判断商是一位数或商是两位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巩固强化,知识升华

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今天有收获的还有3只小猴子,它们请老师转告大家:谢谢同学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千万不要骄傲哟!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

师:好!那就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吧!请你们先写一写,完成两道竖式。[63][3] [91][7](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利用实物投影仪订正答案。)

师:小马同学做了3道题,下面请大家当小老师,你们来改一改。(多媒体课件出示3道竖式[99][6][33][99][3] [44][4][12][8][4] [4][0][68][8][12][4][4] [8][0],学生判断正误并订正。)

师:请大家想一想,下面算式的商是几位数。(多媒体课件出示两道算式:65÷5 78÷9,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多媒体课件出示算式的正确答案。)

师:如果要使这道除法算式(78÷9=8……6)的结果没有余数,可以改变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学生汇报:81÷9=9 72÷9=8 78÷6=13 78÷2=39)

师:老师也改了一道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课件出示算式:783÷9)这是以后我们将要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知道商是几位数吗?

生:两位数,因为百位上的7除不了9。

师: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太棒了!请大家课后用笔算出这道题的结果。

【评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目的明确,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实现了拓展提高的目标,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扩展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体到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六、总结评价,质疑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同时评价一下自己或同学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另外,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向大家提出来?

生1:我学习了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生2:我学会了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从十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生3:我分小棒的时候同学们帮助了我,谢谢你们!

……

师:这节课大家学会了观察、思考、表达、总结,这些都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分享、合作、互助,相信这些品质将会引领你们走向成功!最后,老师给你们提一个问题:如果题目是三位数或者四位数除以一位数,你们能够解决吗?请同学们课后进行思考。

【评析】通过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梳理一节课的内容;通过自评,学生学会了正确认识自我;通过互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通过师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质疑,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

【总评】

韩愈《师说》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本课中,教师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做出了可喜的探索。首先,钱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不同版本的教材结合起来,如将人教版教材中的“植树主题图”换成北师大版教材的“小猴分桃的情境”;其次,学生不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这是因为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钱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分小棒这一活动,让学生理解算理;第三,钱老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课始,枯燥的除法竖式学习被钱老师赋予了有趣的故事——猴子分桃,这个故事吸引了学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两只小猴子分42个桃子,怎样分才合理?学生第一次分桃子,就学会了用公平、公正的态度提出问题,并迅速进入学习新知状态。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数形结合,理解分小棒的每一步都能与除法竖式相对应,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了学习能力,懂得同伴互助的优势,在学习中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课中,钱老师合理利用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当第三只猴子出现时,应该如何分桃子呢?这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情感:要与人为善,学会与人分享。面对新问题,钱老师通过让学生先尝试计算,再用平均分42根小棒的方法进行验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智力得到了发展,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了提升。

课末,钱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巩固学习内容,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内容丰富的课堂评价,如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这些都让学生获得了学习数学的自信与快乐。质疑拓展是学生学习的延续,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钱老师这节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凸显了操作与感知、探究与发现、合作与交流、归纳与分享的理念,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同时,活泼灵动的课堂又使学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品德教育。

篇5: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本节课在教学当中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让学生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第二是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材在编排的时候把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起目的是以口算为基础同时借助估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笔算的定位问题。

依据教编排特点,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复习入手

无论是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相关的旧知已经具备了,那么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原有计算为基础构建新的计算法则,在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已经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教学最重要的资源。为了唤醒旧知,在新授之前安排适当的旧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时,我安排学生先进行一些口算训练,这既是常规训练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服务的。

二、借助已有经验——在对比中提炼

由于课前充分的复习,学生已有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二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与算理的基础。在解决问题是,通过引导,让学生们从熟悉的乘除关系,估算以及拆分口算的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同时引出今天的新内容。

三、关注细节,引导学生有效生成。

有效教学有赖于教师有效的“运筹帷幄”,它需要教师对所教的内容有广泛而深刻的掌握,有较好的心理素养,知道要教什么,用什么方法,知道怎么和学生交流沟通,知道怎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等细节,才能营造出有深度的课堂,才能有效生成。

篇6: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二、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两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增强学习兴趣和探索新知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规范书写竖式

四、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商首位位置的确定。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做准备。

1、口算练习

42÷2= 84÷4= 69÷3= 390÷3= 880÷4= 280÷2= 活动二:新课导入

谈话:小记者结束了水果展览区的参观,又来到了水果种植基地。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种植基地情境图)(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观察了解的情况,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谈话: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应该怎样解决呢?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谈话:师生一起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谈话:运用乘除关系推算出结果在30-40之间;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56 ÷ 4的商比40小一些;运用拆分口算的方法得到正确结果是39。那会用竖式计算吗? 板书156 ÷ 4的竖式

讲解除法算式的写法: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5个十除以4,商是三个十,十位上商3。

谈话: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我们应该怎么办?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活动三: 自主练习

篇7: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在教学例1时,通过课件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2÷2=1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摆竖式解决42÷2,因为例1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尝试,再讨论解决。在课上,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在分析讨论中解决例1。例2也是一位数除两位数,但除到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同样设计了42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根?课件主要解决平均分完3捆还剩1捆,怎么分?通过把1捆打开成10根和2根合起来再分,每人分到4根;然后让学生摆竖式。将小棒演示的每一步与的竖式的每一步结合起来,既能够帮助思维弱的学生理解算理,对已经理解算理的学生也是一种认知的强化。在练习中主要针对两种类型的除法展开,通过练习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巩固竖式写法。练习中对第一种类型能较快解决,而第二种对学困生则需要花时间。需多加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篇8: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题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教材第49页例1和练习七的部分习题。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顺序。2.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积的定位。3.归纳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领

1. 口算:

45×2=________;145×2=________。启发学生说算理:先用2乘个位的5得10,再用2乘十位的4得80,最后把10和80加起来,所以45×2=90(学生口述,师演示多媒体)。同法叙述145×2的结果。目的是让学生从进入本节课开始就形成乘法要从个位乘起的思维定势。

2. 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演示课件:小老鼠要考一考大家。

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2个班,每班发45本。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目的是通过本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读题分析列出算式45×12,指名板演:45×12(用竖式计算)。

在学生说算理时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目的是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因数,得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为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新知探索

1. 创设情境:请你试一试。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 分析:求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也就是求12个145是多少,用乘法145乘12或12乘145都可以。(启发学生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算法。)

3. 学生试用笔算求积。(无从下手的学生可以和同桌讨论)

4. 指名板演。

学生对比两种笔算方法,找出简便易行的算法。

5. 小结。

(1)用竖式计算乘法时,一般把位数多的因数放在上面,把位数少的因数放在下面,这样算比较简便。

(2)按解应用题的步骤将本题完成。

(3)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6. 练习。

请你说一说下面的题该怎样做?134×12;176×47,启发学生用“先……,再……,最后……”的句式说算法。

目的是通过学生说算法,使学生加深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理解。

三、实践应用

1. 考考你的眼力(屏幕演示改错题,学生口述,师演示)。

出示竖式中积对错位的几种常见错误让学生改错,以加深学生对乘法竖式的正确应用。

2. 你喜欢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232×13;213×12;122×21。

学生练习,全班交流,再复述乘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 解决问题(只列式,不计算)。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从地下吸水多少吨?

四、拓展练习

145×213=________。学生试做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屏幕演示。

篇9: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使学生掌握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第二段教学相应的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并结合笔算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相关的乘法口算。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时,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的经验,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对于如何笔算144€?5,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解决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4€?5的计算过程,使他们懂得如何有序地操作与思考。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很快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由于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了、主动了。从作业和测验情况来看,本节课内容学生掌握得不错。

在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学生具有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所以在教学例题时,我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两个乘数末尾各有一个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想想做做”1,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探索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两个0、三个0,两个乘数末尾各有一个0,一个乘数末尾有一个0、另一个乘数末尾有兩个0的情况下,怎样简便笔算。

本节课内容学生学得快,但作业的错误非常多,原因是有的学生没有熟练简便笔算,有的学生没有用简便算法的竖式,有的学生总忘在积的末尾添够0,有的学生在算乘的时候,不应该出现0的地方出现了0,不能彻底地理解“0先不看”的做法。针对这种现象,我多加了一次专门练习,并当面批改加强个别指导。

本单元教学,老师讲的少,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探索的多,老师只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加以指点并对个别学生加以辅导。从单元测验情况来看,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基本方法掌握得很好,但部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高,有的是乘法口诀不熟练,有的是粗心,还有的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忘了用简便方法,或者少加了0。总之,这单元的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恰当,学生学得开心,学得快。至于计算的准确性,只能靠加强练习。

篇10: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17~18例

3、例4及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及验算,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1、出示书17页例3的情境图。

师: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姐妹俩在家整理照片。他们数了数一共有256张照片,用2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生:256÷2 师:如何笔算?

2、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例3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方法,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活动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总结计算方法。如果学生探索有困难,可提供学具供学生操作探索。)

3、让学生结合竖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及结果书写的位置。

师:如果要知道结果是否正确应怎么检验? 生:商×除数,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学生独立检验,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4. 1、128÷4=

出示:①128÷4是用4去除几?

②当1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 ③12个十除4,商应写在哪位上?

(1)小组讨论完成题目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就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 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师:怎么列式?

生:256÷6(2)独立完成例4.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128÷4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

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竖式的书写格式

3、检验: 师: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42×6)

商×除数等于被除数吗?(不等于256)

要怎么办才能等于被除数?(42乘6的积再加上4才等于256)

师: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要用商×除数的积加上余数。

师:在算式的后面怎样写结果? 学生试写,教师指导。

三、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师: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系?

四、巩固与反思: 练习四第5题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五、多元收获

篇11: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段盛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2.使学生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笔算除法的顺序、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理解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的道理.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52根小棒、挂小棒用的小黑板. 学具:5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师什么节吗?(植树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每年的植树节都有许多单位去义务植树,今年3月12日的这一天,我们学校的同学们也到山坡上植树,你们瞧!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干得多带劲呀!1.出示主题图。

2.师:通过看图,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三(1)班和三(2)班一共要种42棵树。生2:四(1)班和四(2)班一共要种52棵树。师:你们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加减法的问题就口答,重点引导学生提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生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生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并板书以上两个问题)

二、动手动脑,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42÷2= 1.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42÷2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42÷2表示把4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动动脑,动动手,42÷2会等于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2)师;请同学们拿出42根小棒,分一分,想一想,先分什么,再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每一份得到多少?

(3)哪个同学愿意到前面把分小棒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每一份得到多少?

生汇报:我是先分4捆,每份分得2捆,再分2根,每份分得1根。电脑演示分小棒的过程。并一起说说分小棒的过程。2.结合分小棒的过程探究竖式的写法。

(1)师:刚才大家用分小棒的方法得到了42÷2的结果。想一想:刚才你是怎样分的,你能根据分小棒的过程正确的写出除法竖式吗?(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42÷2应先从哪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然后自己在本上试着写一写竖式。(3)教师有目的性让学生将代表性的写法在黑板上进行板演。(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确除法竖式的正确写法。

①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三个竖式的写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步骤2: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哪一个竖式的写法既合理又简便?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第三个竖式的写法既合理又简便。因为第一个竖式是有局限性的,第二个竖式2前面十位上的0没有意义,可以不写,40个位上的0也可以不写。所以第三个竖式的写法既合理又简便。

③指名说一说第三个竖式的计算过程。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明确:42÷2应从高位除起。因为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是2个十,所以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竖式中,用除数2去乘商的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的2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在商的个位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商1,积是2,写在落下来的2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结果等于21。

(二)教学例2 52÷2= 师: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该怎么列式呢? 板书:52÷2=

1.提问:52÷2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52÷2表示把5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引导: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也可以运用刚才的方法自己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或者同学帮助。2.学生汇报自主探究的结果。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方法:(1)用口算的方法得出结果。把52分成40和12。

40÷2=20 12÷2=6 20+6=26(2)用分小棒的方法。(请学生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叙述。)先分整捆的,被除数有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最多得到2个十,然后把剩下的一捆拆开,和2根小棒合在一起分,1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一,2个十和6个一合在一起是26。

教师追问: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分完4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 师:你能根据分小棒的过程正确的写出除法竖式吗? 结合演示师生一起写竖式。

(3)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指名在黑板演示,讲清算理。)

52÷2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被除数最高位是5,表示5个十,5个十除以2,商2个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下,5减4得1,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与十位上剩下的1个十合在一起是12。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一,商6,在竖式中商的个位上写6,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正好分完。所以52÷2=26。3.讨论交流,理解算理。

议一议:那么这三种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可行?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各抒己见,在观察、分析、比较、感情中形成共识,找到可行的方法,明确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最可行。4.重点研讨,竖式计算。52÷2=26 可以结合分小棒的过程来讲解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着竖式提问: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时怎么办? 指名完整地口述计算过程。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生1:两道都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师:像这样的除法在笔算时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6.总结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大家通过尝试试做、组内研讨、全班展示,得出了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笔算除法应先从哪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结论: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十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到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当除到十位有余数时,要和个位一起去除以除数。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基础练习。(帮小兔过河)

68÷2= 85÷5= 93÷3= 93÷4= 男女生比赛,男生完成1,2题,女生完成3,4题。2.小法官,判对错。说说错在哪?并把错的改过来。3.设计图案。

出示课件:小明和小亮分别在用72根火柴摆三角形和正方形。

师:你会提哪些数学问题?(生独立完成)你还会摆什么图案,算一算,用这些火柴棒最多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案? 四.谈收获。

篇1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教学时,首先通过几道不同的复习题的比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同时为新授课作充分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地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并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同时,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两次比较中,学生的知识不断得到整理重组,知识网络得以不断地充实与完善。

学习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思想方法,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

2.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计算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准备,促进迁移。(5分钟)

1.口算热热身。

16×5=

32×5=

26×30=

240×3=

2.竖式练练手。

46×22=

57×62=

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心得?

3.课件出示:120×15

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老师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学生快速地说出计算结果。

2.学生动笔独立完成,汇报计算方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6个15是多少?

答案:15×6=90

10个33是多少?

答案:33×10=330

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

二、探索交流,建构新知。

(18分钟)

1.估算。

(1)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仔细阅读,你能用估算的知识猜一猜这个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吗?说说你的想法。

(2)结合你的估算,求145×12的积大致在什么范围?

2.笔算

(1)引导独立计算。你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吗?

(2)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3)引导讨论:竖式中的“145”的末尾为什么要和十位对齐?

(4)比较异同。

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回忆估算方法。

(1)把145看作150,145×12≈150×12=1800;还可以把12看作10,145×12≈145×10=1450;还可以把145看作150,把12看作10,150×10≈150×10=1500。

(2)根据以上估算,积的大致范围在1450和1800之间。

2.(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用规范的语言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列竖式为:

(3)引导学生理解积的数位对齐问题:这一步算的是145×10,积是1450,代表145个10,所以数字“5”要与十位对齐。

1.口算。

13×20=

24×3=

50×80=

150×4=

18×40=

9×120=

答案:260

4000

600

720

1080

2.笔算。

37×23=

34×25=

60×14=

45×32=

17×22=

84×70=

答案:851

850

840

1440

374

5880

3.估算。

79×202≈

91×102≈

39×99≈

28×59≈

答案:16000

9000

4000

1800

4.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273×25=

67×124=

35×321=

638×12=

答案:(竖式略)6825

8308

11235

7656

5.改正下题中的错误。

改正:

3.验算:对于一些比较大的数的计数,可以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4)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异同,并汇报交流。

相同点:乘的顺序相同,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不同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用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时,多乘了一次百位上的数。

3.用计算器算出145×12

=

1740。

6.学校为同学们定制校服。每套89元,买了514套这样的校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89×514=45746(元)

答:一共要花45746元钱。

7.计算。

答案: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完成教材第49页第1题。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2分钟)。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的迁移,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后面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篇13: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五入)试商、调商是学生在学习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以后进行教学的,着重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想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发现问题后再进行调商。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四舍五入”的方法基本能掌握,但是到了具体的试商时,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很好的确定商是多少,花费了很多时间去试。特别有不少学生犯这样的错误,把除数看成整十数了,结果在具体的竖式计算时,直接把商和整十数相乘了。在课堂上发现了这个问题,已经明白告诉学生只是把除数看作整十数去试商,实际上除数是不变的,一定要用除数去和商相乘。前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而且商要进行调整,学生已经习惯了在竖式上直接试商,然而学生试商后会发现商大了或者小了,这时候就要进行调商了,调商的关键主要看什么呢?是余数。计算教学只有理解了算理,学生才能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才能运用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课堂效果和作业情况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商的位置;当练习中同时出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时;有些学生的错误率就比较高,有的明明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却还要去商;遇到不够商1要商0时,学生容易把0遗漏;有些学生把除数看作一位数,把末尾的0忽略不看,直接用一位数除法计算了。

2、在乘的过程中经常把商和看作整十数相乘。

3、在试商的过程中不知道商几,有的学生有用1~9各数分别去与除数相乘,很是浪费时间。

4、竖式中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特别是有进位的不熟练,退位减法正确率较低。

5、学生做题目时,余数容易忘写,横式答案抄错。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在练习课中,我让学生应用“四舍五入”法和口算方法试商,还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灵活的试商的方法。如:556÷72、816÷48,首先让学生确定商是几位数,初商在哪位,然后让学生讨论:被除数、除数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试商?也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同头商九法;如452÷47这道题,因为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9。二是折半商五法;如:136÷26这道题,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这两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试商完成后把除数上面的整十数划掉,再把商和除数相乘。避免把商和整十数直接相乘。加强口算练习,培养学生及时检查、验算的习惯。

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而我在平时的教学是这样组织课堂教学的。首先;把试商除法知识进行分类,组织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讨论,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再则;在讲每一类的除法时,要让学生先能熟练的进行除法计算,让学生自觉地发现总结出每一类除法的试商次数及调商出现的情况。然后;再汇总每节课所学知识,专一对比两种试商的情况,把知识内化,这样学生试商起来会快些。我还认为,计算题,要想让学生的能力达到熟练的程度,方法就是“熟能生巧”,没有别的窍门。还有,除法题,要比乘法难,但乘法的确是除法的基础。所以,在学除法前,一定要让学生把乘法学好,坚持口算铺垫,笔算巩固的原则。要说最前面的基础,就是乘法口诀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需要我们数学教师不懈努力,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节练习课。

篇14: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基于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观念,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探究笔算方法的活动。

先以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有的学生口算出422=21;还有的学生在运用口算方法的同时,写出竖式表示计算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上一篇:驻村工作队队员日志下一篇:一尾鱼诗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