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2024-05-03

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共12篇)

篇1: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问题一:在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时,究竟需要提取多少坏账准备?

林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项目列示的金额分别为6400万元、7700万元和130万元,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分别为8000万元(借余)、7700万元(贷余)和130万元(借余),该公司按应收账款余额的20%计提坏账准备,行关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如下:应收账款——A10000万元(借余)、——B万元(贷余);预收账款——甲9000万元(贷余)、——乙1300万元(借余);其他应收款——C50万元(借余)、——D80万元(借余)。林注册会计师进一步查明,该公司本年度提取坏账准备1600万元(8000×20%),坏账准备账户在提取坏账准备前后的贷方余额分别为1550万元和3150万元。

林注册会计师认为,甲公司提取本年度坏账准备的金额应为710万元,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项目列示的金额分别为9040万元和11000万元。甲公司多计提了坏账准备890万元,虽然资产价值被低估,但负债价值被低估得更多,在一定程度上粉饰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果甲公司不据此调整相关的会计记录,则将被出具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甲公司财务总监不愿意接受林注册会计师的意见,认为他的建议不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

评析:林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基本符合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但仍然存在不够严谨的地方。因为在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时,除了考虑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外,还必须考虑其他应收款的期末余额。而林注册会计师计算的坏账准备未考虑该公司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可知,即使甲公司的其他应收款不存在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该公司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1600万元也是错误的。因为,按应收账款余额的20%计提坏账准备,是要求累计提取的坏账准备为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各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未抵借贷方余额)的20%,而不是简单地按应收账款总账期末余额的20%提取坏账准备。在计提本期坏账准备时,不但需要确定提取的比例,还应考虑提取前已有的坏账准备余额、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明细账期末余额的情况。其计算原理如下:

(1)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期末应保留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账户在提取前的贷方余额(如果是借方余额,则为“+”)。其中:期末应保留的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各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账款各明细账借方余额)×提取比例。

(2)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列示的金额=应收账款各明细账借方余额+预收账款各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的期末贷方余额。

(3)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项目列示的金额=预收账款各明细账贷方余额+应收账款各明细账贷方余额。

根据案例中资料(假定其他应收款不存在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具体计算如下:①期末应保留的坏账准备=(10000+1300)×20%=2260(万元);②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2260-1550=710(万元);③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列示的金额=10000+1300-2260=9040(万元);④资产负债表中预收账款项目列示的金额=9000+2000=11000(万元)。

问题二: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如果日后资产的价值又得以恢复,到底该如何计算应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

:SH股份有限公司由韩会计具体负责固定资产核算业务。该公司从1月1日起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处理,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月20日,该公司购置一项固定资产,原值1300万元,确定的折旧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65万元(假定以后也不会发生变化),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韩会计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模拟核算,假定12月31日,该设备已经发生减值,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80.8万元,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01.7万元,

假定12月31日,原影响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因素消失,预计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韩会计计算的应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为200.85万元。但其同事黄会计认为有误,黄会计认为,既然导致固定资产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原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予冲回,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超过原已计提数。

评析:韩会计的计算没错,而是黄会计错了。黄会计错在对固定资产三个重要概念——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以及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如何计算折旧的理解上。按现行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的减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而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金额之后的净额;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而且《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是账面余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但是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因此,当以前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时,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其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如下:应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金额=不考虑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下的累计折旧-考虑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下的累计折旧=(1300-65)÷8×6-=926.25-725.4=200.85(万元);或者=不考虑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固定资产净值-考虑固定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固定资产净值=(1300-926.25)-(1300-725.4)=-200.85(万元)。

问题三: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如何计提其摊销额?

:A公司于年1月1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2001年1月1日该公司以银行存款120万元取得一项无形资产(R专利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无形资产的有效年限为,已使用1年,A公司估计该无形资产还可使用6年。该公司的胡会计在进行模拟核算时,假定发生了如下业务:①12月31日,由于与该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因素发生不利变化,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5万元;②12月31日,A公司发现,导致该无形资产减值的因素已消失,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0万元;③20、,该无形资产未出现减值的情形。

(4)和20分别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基数),借:管理费用6.25万元;贷:无形资产——R6.25万元(25÷4)。

(5)减值损失转回金额为:①不考虑减值因素计算的累计摊销额=120÷6×4=80(万元);无形资产摊余价值=取得成本-累计摊销=120-20×4=40(万元)。②考虑减值因素计算的累计摊销额=20×2+6.25×2=52.5(万元);无形资产摊余价值=120-52.5=67.5(万元)。③转回金额(累计摊销额之差或者摊余价值之差)=80-52.5=27.5(万元);或者=40-67.5=-27.5(万元)。④会计分录为: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

(6)年和20分别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以预计可收回金额为基数),借:管理费用20万元(40÷2);贷:无形资产——R20万元。

(7)年12月31日转销该无形资产(冲减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贷:无形资产——R27.5万元。

篇2: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我陆续通过了一些较有难度的考试,包括CNE,MCSE,TOEFL的考试,再是律师资格考试,感觉上考试之道,一通百通,虽然考试主要考察您学习的知识,但是我们必须知识与技巧并重。我这里就主要讲一下我对于几个考试技巧的理解:

1、总的原则

考试的技巧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首先必须有一个贯穿于准备与考试的始终的基本原则。

在律师资格考试中,我认为这个原则就是240原则。

律师资格考试是资格考试,再难也是资格考试,永远不是选拔考试。所以你的目标就是240分,而不是400分,有时间脱产一年考律考350分以上,不如工作10个月,留两个月考240分,很多考生的经历证明,对于这样一门要求记忆性很强的考试,复习的效率比复习时间的长度更重要,这就是有些人屡考不过的原因,三四年读下来了,法条不熟不可能,但是为啥还是过不了?这不是能够用运气就推托的问题,应该仔细反省自己复习的策略是否符合考试的目的。

再强调了考试的目的之后,我们就具体来贯彻这一240原则,说来简单,对于复习来说,我们必须有效安排时间,权横轻重,将大头牢牢抓住。对于考试来说,必须有攻有守,有轻有重。

比如说第三卷,采取的策略是:“采用抓大放小、版块分割、各个击破的战术:死保知识产权法、经济合同法与企业法律制度三大部门(它们在律考中总占分为80分以上,即五分之一);力夺海商法、仲裁法、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这几种法律在律考中已有一定的套路,除海商法外,法律条文本身比较容易把握,数目也不是太多(它们在律考中总占分约35分左右);游击金融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税法、票据法、保险法、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所谓游击就是能拿分就拿分,不能拿就走,不恋战、不做无谓地停留(它们在律考中总占分约20-25分间)。”这就是一个对于律师资格考试得分分布与难度有过详尽研究之后的良好方案,体现了复习时间与精力分布的基本策略。一般认为,在第三卷,能够得到75分左右就可以完成这一战役的任务,如果以这一目标为例,你大概可以不用看税法,票据法,银行法这些又耗时,又有难度,又无把握的法律。值得注意的试,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分值,难度也是很重要的研究对象。比如自然资源法,虽然多,但是可考性及其差,又因为考试分布的规律,必然有一分。在下将律考用书翻了一遍,用了二十分钟就可以稳稳拿到这一分――如果像这样的法律,实在可以考的东西太少,一眼就可以看出。所以也应该复习。

2、总体规划

律师资格考试的复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认为第一次参加律考,法律本科的学生脱产45天,足够通过,非法律本科的学生需要脱产60天左右,而且需要在考试的前三个月对于法律学科做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无论如何,律师资格考试的复习有一个持续的时间过程,这时候,规划就异常重要。在复习之前你对于以后60天或者45天的安排可以决定考试的成败。

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我一直忙于准备“雅思”考试到8月10日左右,后来知道托福考了600多分,才放弃“雅思”考试转向律师资格考试。之前我参加过一个复旦办的律师考试复习班,每周日,四节课后半途而废。我建议法律本科的朋友不要去参加这种普法性质的律考复习班,太浅而且没有针对性,如果非法律本科的朋友要参加这样的班,一定要参加5月到7月的,可以留下时间给自己复习,

备考资料

8月中旬,我买了律考系列中的两本,《民事法学》《刑事法学》,加上本来搜集的旧书,凑齐了资料,然后买了肖老师的书,这就是我所有的备考资料,其他买的参考书,到考完试还是新的。

在8月20号到9月1日这段时间,我每天砍树只有四,五个小时,主要是用来熟悉合同法与刑法,这两部法在我学之后是重新修订过的。

经过观察,我大致安排了自己的复习进度:

(1)从复习内容上来看,《民事法学》《刑事法学》《商事法学》这三本书大约有三百分,另外四本书合计一百分左右。我将理解性最差的《法理与宪法》放在最后复习,首先复习最不熟悉的合同法与刑法,准备给这两部法5天的时间。然后是诉讼法/民法/行政法/律师时务20天,强烈建议相应的实体法与程序法比较复习,律师时务参差在诉讼法中,这样复习在第四卷的时候就会有所优势。商法8天,其他法4天,余下3天时间做第二轮复习(没有想到后来又给补了一个星期,时间顿时充分,于是花了两天打篮球看录象,实际第二轮复习3+5=8天)。

(2)从复习的形式上来看,我比较倾向于用笔记的方式,主要是知识点的记忆与历届试题的练习贯穿复习过程,我的做法如下,按照甲老师的98复习笔记与律考用书整理出自己的知识点,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并参注页码。(请见在下的笔记),然后通过复习律考排档试题精析部分与肖老师书中的相关部分对于笔记进行补充,(很抱歉,有很多自己归纳的知识点是我自己整理在书上的,所以在问题对应的页数上无法找到,如三诉法上一些对比,请根据问题自己归纳)。

第二天复习的时候,我就拿出第一天的笔记,记忆第一天的知识点就可以了。正如肖老师所说,律考的推理都是直接推理,所以你只要牢牢掌握知识点,一切豁然。所以说,我的复习是以系统分析记忆知识点为基础的。

(3)从复习的材料上来看,我认为律考用书是最为主要的材料,只有刑法和合同法需要自己看法条。其它法律,特别是诉讼法,律考用书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将各种司法解释与法条结合,省却了考生大量的整理工作,历届试题证明,考试的范围很少超过律考用书,换而言之,律考用书足够帮助你通过律考。

这里我要点名批评的是钱明星同志,我和他没有个人恩怨,平心而论,这套律考用书写的最差的几章就是他写的行政诉讼法。有些书写的虽然罗嗦,但是多言无害,而钱明星的书却有误导之嫌疑。将行政诉讼法写的简单之极,简直就是法条的拼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对于考试大热点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竟然一字未提,我强烈建议大家跳过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几章直接看法条与解释。

关于其他的材料,我认为看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备考日志――律考用书和法条――肖老师的书於试题精析。我是这样用肖老师的书的,看完一遍律考用书后掩去答案作题目,如果做错了,打上记号回头再做,对了就过去,如果你只有45天完成全部律考的复习是绝对没有时间来做两遍一张考卷的。

(4)从复习阶段的作息来看,每天七点左右起床,晚上十二点左右睡觉,中午休息一个钟头,在时间上可以将读书,记忆,做习题相互穿插,保持一定的大脑兴奋程度。这45天,我足不出户,每天在墙上的一张纸上画“正”字计算日期,保持一定的时间压力。

3、复习与做题

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我经常上论坛看,发觉很多考生迷恋于讨论一些虽然很有趣,但是很不规范甚至很不科学的练习。这些练习题可能是出自历届全真的试题,也可能是民间的考题,但是共同的特点是不容易出现在律考当中(在概率中所谓的小概率事件)――但是你要准备的就恰恰是律考。

这种情况在非法律本科的学生中更为普遍,本身就心中没有成算,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多懂一点是一点,所以一看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希望能够攻克。而且的确有一些理论探讨的问题是很有趣的。

对于一些有理论功底的学生来说,指出历届律师资格考试的错误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经常看到论坛上这样的帖子说**年的**题有啥漏洞。

篇3: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一、企业供应商的选择

从增值税纳税人类别划分,企业供应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另一种是小规模纳税人。相比较而言,一般纳税人规模较大、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小规模纳税人在规模、制度、管理方面均有欠缺,信誉往往不及一般纳税人。营改增后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不仅要关注风险差异,同时税负高低的计算更是关键,企业应认真分析各类供应商的报价,签订合同时需要关注几个方面:一是供应商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二是如果是一般纳税人,所开具发票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即关注发票类型;三是如果对方是一般纳税人,还要关注其是否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即关注发票税率;四是合同价格是否含税;五是如果开具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需经税务机关认证比对通过后,方可办理结算。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税金本身不影响损益,但以增值税为基数计提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影响损益,同时增值税本身又影响合同价格,所以营改增之后的采购成本,不像之前那样一目了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严密测算,才能在产品性能或服务质量相同品质的前提下,选择出节税空间较大的供应商,而不能仅仅简单比较供应商的报价。

【案例1】甲公司为建筑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1%,该企业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5%。假设甲公司计划外购一批建材全部当月用于工程建设。购进时,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公司处购入,该货物含税价格为10 000万元,该公司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

方案二:从小规模纳税人B商业公司购买,可取得其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征收率为3%的专用发票,含税报价为8 655万元;

方案三:从小规模纳税人C工业企业购买,取得普通发票,价格为8 371万元。

方案四:从D企业购买无法取得发票,价格为6 279万元。

假设当期甲公司的销售额为20 000万元(不含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计算每个方案下的净利润:

方案一:购进的建材净利润=[20 000-10 000/1.17-(20 000×11%-10 000/1.17×17%)×(7%+5%)]×(1-25%)=8523

方案二:购进的建材净利润

=[20 000-8 654/1.03-(20 000×11%-8 654/1.03×0.03)×(7%+5%)]×(1-25%)=8 523

方案三:购进的建材净利润

=[20 000-8 372-20 000×11%×(7%+5%)]×(1-25%)=8 523

方案四:购进的建材净利润=20 000-6 279-20 000×0.11×0.12-[20 000-20 000×0.11×(7%+5%)]×(1-25%)=8 523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到几个方面结论:

第一,选择供应商,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成本测算时,一般需要经过三个关键步骤:第一步,计算不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含税报价/(1+税率/征收率);第二步,计算附加减少额,附加减少额=不含税价格×税率或征收率×(城建税率+教育费附加费率);第三步,可比价格=(不含税价-附加减少额)×(1-企业所得税税率)。

第二,在对损益影响相同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的报价高于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报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报价,高于开普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报价,开普票的小规模纳税人的报价,高于无票的供应商的报价。从上述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几种方案的采购价格平衡点。所谓价格平衡点,即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不管选择哪种方案,税负相等的临界点。以上述方案一中一般纳税人为标准(采购税率为17%),假设其采购含税价格为标准单位“1”,那么方案二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代开3%专票)的含税价格为0.8655,方案三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开普票)的价格是0.8371,方案四中的供应商价格是0.6279。这就意味着,以方案一和方案二比较的话,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代开3%专票)的报价低于0.8655一般纳税人报价,则向小规模纳税人采购有利,反之,应向一般纳税人采购,同理类推其他方案。根据采购价格平衡点明细表,可以清晰快速的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比对选择,从而找到采购成本最低的供应商。上述分析均建立在采购物资的进项税额可以正常抵扣的基础上,如果不能正常抵扣,则专用发票视同普通发票处理。

第三,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考虑,从一般纳税人处购入,相当于先多垫税金,后少缴税;从小规模纳税人出采购,相当于先少垫付税金,后多缴税。从资金的时间价值上看,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似乎略胜一筹,当然这还要取决于付款方式,结算方法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增值税本身是中性税,每一环节的经营者只是代国家征收税款,本身并不负担。

二、关联企业之间提供老项目不动产租赁计税方法的选择

按照有关规定,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使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也就是说,一般纳税人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还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对于承租方为非关联方来说,需要评估所出租不动产,是否发生房屋维修费等可以抵扣进项税的后续支出,以及可以抵扣的后续支出金额所占比重,同时可能会存在下游承租方由于进项税额抵扣差别,可能提出合同重新约定等事项,需要综合测算才能确定应该选择的计税方法。但是,对于承租方为关联方来说,站在集团的角度,笔者认为选择一般计税方法比较合适。

【案例2】母公司A租赁办公厂房给子公司B,原营业税下约定的租金为100万元。选择简易计税方法下,A公司应纳增值税100/1.05×0.05=4.76万元,租赁收入增加95.24万元;B公司可抵扣进项税额4.76万元,租金支出增加95.24万元。对于集团整体来说,合并抵消后,对集团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影响都为0。选择一般计税方法下,A公司应纳增值税100/1.11×0.11=9.91万元,租赁收入增加90.09万元;B公司可抵扣进项税额9.91万元,租金支出增加90.09万元。对于集团整体来说,合并抵消后对集团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影响也都为0。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公司出租业务产生的进项税如房屋维修费等可以抵扣,这部分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在合并层面,不仅影响了集团的现金流量,还有集团的损益。当然,这是站在集团合并层面的角度所做的分析,如果A公司为上市公司,还应权衡租金收入指标对单体企业利润贡献,及对股价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需要注意的是,营改增后,原租赁合同需要重新约定价格是否为价税合计金额。

三、房地产老项目和建筑业老项目计税方法的选择

国税2016年18号文规定,房地产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税。对于5%的简易计税和11%的一般计税,选择的关键在于房地产老项目还需要的购进款中,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销售款的比重。假设购进税率11%,不含税销售额为A,不含税购进款占不含税销售款的比重为X,那么用等式使两种计税方法下的应交增值税相等,A11%-AX11%=A5%,得出X=54.55%。也就是说,当不含税购进款/不含税销售款>54.55%时,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更低,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对企业更有利。对建筑业老项目来说,按照相关规定,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计税。同理测算,不含税材料款/不含税工程款>47.06%时,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更低。

在进项税额不变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计税方式,那么对外报价也不同。假设简易计税办法下的含税报价为A,一般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为AX,城建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率为5%,那么,在进项税确定的前提下,销售额和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三个因素确定影响损益的金额,从等式A-A/1.05×5%-A/1.05×5%×(7%+5%)=AX-AX/1.11×11%-AX/1.11×11%×(7%+5%),计算得到X=106.49%,也就是说,在简易征收下能够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客户可以抵扣进项税的前提下,一般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106.49%简易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当一般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简易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106.49%时,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对企业有利;反之,小于106.49%时,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有利。同理,对建筑业老项目,经测算,一般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108.82%简易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计掌握了一般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和简易计税方法的含税报价的内在联系,对外报价和接收报价时,就能够从容应对,孰优孰略做到心中有数,淘汰取舍就能够从容应对。

营改增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有效使用这把双刃剑,关键取决于对于政策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增值税是链条税,增值税的抵扣是一场零和博弈,其转嫁程度,取决于纳税人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能力,及商品的需求弹性,因此协调本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取向是重中之重,如何能在这场博弈中胜出,企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晓光.增值税有效税率差异和效率损失--兼议对营改增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13(8).

篇4:对几个与《春日》相关问题的辨析

关键词:朱熹 《春日》 泗水 山水诗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春日》诗,流传广,影响大。至今,那“万紫千红”的名句,仍然常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和文章里。但是,近些年来出版的宋诗鉴赏书籍和其他有关读物里,对《春日》的讲释却多有值得商榷、甚至错误之处。本文试就其中几个问题加以辨析,以期求真。

一、《春日》是在曲阜或泗水写的吗

时鉴总编的《孔孟之乡名人名胜名产》(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808页,在介绍曲阜的“洙泗书院”时说:“洙泗书院是孔子设堂讲学的地方,从汉代起,历代名儒以在此讲学为荣。宋代理学家朱熹在此讲学曾留下千古绝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更令人诧异的是第736页和第910页在介绍《泗水县概况》和泉林景区时,又说朱熹曾“来泗水游春赏景”,并“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胜日寻芳泗水滨,……万紫千红总是春”。

撇开书中叙事上所存在的矛盾,且看它所表达出来的意思:第一,朱熹曾到曲阜讲过学,到泗水旅游过;第二,朱熹的《春日》一诗,是在曲阜或泗水写出的。

朱熹果真到过曲阜和泗水,并在那里写出了《春日》吗?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让我们回看一下800多年前的有关历史吧。

朱熹,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生于福建尤溪县。此时,金兵早已大举南下,宋家小朝廷已逃至杭州,堂堂的大中华陷入了山河破碎、疆土分裂的动荡局面。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九日,朱熹病逝于福建建阳县。在其70余年的生命旅程中,宋金两家,大致以淮河为界,始终处于南北对峙之势。朱熹做过地方官吏,但从未受命使金,也从未因别的事跨淮北上。

朱熹不是一个普通的知识份子。他从事讲学论道、著书立说活动数十年,不仅是闻名南宋的道学之魁,而且是盛名远播金人统治者耳中的大儒。即使在朱熹步入迟暮之年,金人当权派也还在关注、打探着“南朝朱先生出处如何”。现在,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若朱熹果真前往曲阜讲学,“来泗水游春赏景”,那就是一个牵动宋金之间的外事问题了。在“人臣无境外之交”的制令下,则需双方官家恩准才能成行。若成,则必有大的影响于南宋朝野;而在金人方面,也很可能会有所动作,甚至借此作出文章来。但这在宋金交往史上是根本就没有的事。

朱熹一生,曾在寒泉精舍、晦庵草庐、白鹿洞书院、武夷精舍、岳麓书院、沧州精舍及某些县学、州学等多处书院学府讲学授徒,但在关于他的各种传记著作中,如束景南的《朱子大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张立文的《朱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夏于全、许光宏主编的《中华名人百传》(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等都没有记载曲阜讲学和“泗水游春”之类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朱子大传》。此书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束景南先生耗时七年完成的一部专著。我国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在序中指出:“这是关于‘朱子学研究的新的重要成果”,“对于许多疑难问题作了广泛而细密的考察,从而达到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是值得赞许的”。旅居美国的著名朱子学研究专家陈荣捷先生亦“喜而为之序。”该书荣获首届国家图书类提名奖、第七届中国图书奖。《朱子大传》资料翔实,洋洋83万5千字。据介绍,束先生曾细读了朱熹的全部著作和语录,广泛阅读了各种有关史料,主要征引参考书目即达716种。在大传里,作者把朱熹的一生置于多维文化视野中,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扫描。对一些重要事件的叙说是极为详细的,涉及时间时,不仅有年,且能具体到月和日。倘若朱熹确有曲阜、泗水之行,则应是他平生中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大事,也是很值得为其立传者专列一章,大书一笔的。然而,从头至尾,纵观全书,并无传主北上入金之事。

在一些收有朱熹《春日》的古诗选里,对这个问题也是注释得清清楚楚。

由胡光舟、周满江主编的《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之第一册,在注释朱熹《春日》诗中的“泗水滨”时明确指出:“泗水,源于山东泗水,流经曲阜、兖州、徐州等地入淮,南宋时是金朝的辖区,朱熹根本不可能亲历其地。”

由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等撰写的《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12月)也在《春日》的赏析文章中说得明明白白;“诗的首句即道所游在泗水之滨;其地春秋属鲁,孔子尝居洙、泗之间,教授弟子。宋室南渡,泗水已入金人掌握之中,晦翁未曾北上,怎能于此游春吟赏?”

王正春、凌虹等编译的《华夏文化经典宝库棗千家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评析《春日》诗时也说:“南宋时泗水己在金人占领区内,朱熹不可能去游览。”

司徒博文编译的《唐宋诗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在解析《春日》诗时,也肯定地指出:“诗人是南宋人,泗水即山东一带早己被金人占领,他怎能于此游赏吟诗?”

综上所述,朱熹曾在曲阜洙泗书院讲学和在“泗水游春赏景”并留下“千古绝句”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是违背历史真相的。

二、《春日》中的“泗水滨”在哪里

《春日》诗中的“泗水滨”在哪里?是何处的江河之滨?

《孔孟之乡名人名胜名产》非常明确地肯定,《春日》一诗就是在曲阜或泗水写的,而且写的就是发源于泗水县的泗水。这种说法,在孔孟之乡的一些地方是很容易流传开来的。2008年1月24日,《济宁日报》介绍泗水县“泉林泉群风景区”时说:“孔子曾在此设坛讲学,面对川流不息的泉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宋代理学家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佳句至今广为传诵;清康熙、乾隆皇帝多次驻跸泉林,留下了大量赞美诗文”。从行文来看,朱熹和孔子、康熙、乾隆一样,都是到过泗水县泉林景区的历史人物,而且在这里写出了《春日》一诗,令人至今不忘。微山县人氏殷允岭先生,是山东省的著名作家,他在《“作代会”日记》中谈及朱熹的《春日》诗时说:“我所得意的是诗的前两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泗水是我家乡的一条大河。”(《联合日报》,2006年12月25日)可以看出,殷先生也认为《春日》中的“泗水滨”,就是山东的“泗水”之滨。

近二三十年以来,出版了许多古代诗选之类的典籍,几乎本本都收录了朱熹的《春日》,诸多学者、注家也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诗中的“泗水”就是山东的泗水。例如,在本文第一部分提及的《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宋诗鉴赏辞典》、《华夏文化经典宝库——千家诗》、《唐宋诗鉴赏》,以及高伟编的《天天学古诗棗一日一诗一画》(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年)、王仁铭译注的《千家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李家秀编著的《唐宋诗鉴赏辞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等书中的注释和鉴赏文字,都或明或暗地指出,诗中的“泗水”是“山东省的中部”一条“河水名”,在“泗水县”。有的译文还接着跟进,说作者到“泗水河边郊游赏春”、“游春踏青”。这也就暗含了朱熹到过山东泗水县的意思。

各书编著者的意见如此一致,《春日》写的就是金人治下的泗水,似乎己成定论。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以“泗水”为名的河流水道,岂止山东有?其实,大江南北,有多条泗水同润中华。

湖北省咸宁县西南即有一水,名为泗水河。唐代,在其上建造的汀泗桥,是古时的湘鄂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广东省高州市境内的泗水河,又称白村水。它发源于谢鸡红花岭,是小东江的支流,长35公里。

广西省凌云县的泗水河,穿城而过。两岸街景怡人。

河南省南阳市境内,也有一条泗水河。

辽宁省有条小泗水,源于抚顺,汇入浑河,长为4.6公里。

江西省婺源县内的泗水河,风景秀丽。明朝景泰年间,在思溪村和延村之间的河面上,架设了一座廊式桥,名曰通济。

朱熹虽然生于福建、葬于福建,但其祖籍却是婺源县。成年后,他曾返乡祭墓。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朱熹中进士,年18岁。第三年春天,他荣归故里,回婺源省祖墓、访亲友,游览了父亲朱松读书的紫阳山,并去歙县拜见了祝氏母亲家。此行历时数月。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四月,朱熹46岁,又去婺源展墓,逗留三个月,并在翠屏山建屏山书屋,作为归省故里的纪念。

朱熹两去婺源,都值草木葳蕤、花团锦簇的季节。自言“素耽山水之趣”(《康塘三瑞堂记》),喜“耕山钓水”(《建阳云谷书院记》)的他,抽暇拨冗,漫步泗水之滨,深情地欣赏一下家乡的光景,不是情中之事吗?作为诗人,把所见所思凝练成句,描画一下家乡的春日,不也是对故乡的一种纪念吗?

现在,我们可以放胆地推断,朱熹的名诗《春日》,写的是婺源的“泗水”、婺源的“光景”,“万紫千红”的“胜日”之“芳”,是在婺源的“泗水滨”“寻”得的。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都把《春日》中的“泗水”说成是源于山东、流入淮河的泗水呢?个中原因在哪里?对此,我们不妨做个推想。那就是源于山东的泗水,是淮河的支流,源远流长,是诸条泗水中最长的一条,而且是唯一载入《水经》的一条泗水河。而其他几条,既未出省,也不见经传,人多不知。最初的注释者,可能在没有细究的情况下,便把诗中的“泗水”误作源出山东的泗水。之后,便以假为真,因袭相传。

三、泗水是黄河的支流吗

《唐宋诗鉴赏》注释朱熹的《春日》时说:“泗水,黄河在山东境内的一条支流,流过齐鲁大地”。这个说法对吗?且不论诗中的“泗水”是不是“齐鲁大地”上的泗水,不妨就事论事,只就泗水是不是黄河的支流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

泗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但对其发源地,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在《水经》、《山海经》、《博物志》、《地理志》等古籍中,没有很一致的说法。即使现在,也仍然是各说各的。有的说,它发源于泗水县东部的陪尾山下,由趵突、响水、洗钵、红石四泉汇流而成,故名泗河。有的说,它发源于新泰、平邑两县(市)之间的太平顶西侧,流向西南,进入泗水县。

究竟何处是泗水之源,可以不管。因为它不影响谈论下边的问题。

古时的泗水,出山东入江苏,南行与淮河汇合,全程400多公里。它是淮河下游段的最大支流。今日之泗水,则指从源头到南阳湖一段,长约160公里。其下游河道已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水道。

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堤在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的光禄村决口,黄河水闯入泗水河道,流入淮河。以后,又从颖河、涡河夺道入淮。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附近的铜瓦厢北岸决口,又改向东北,流回原来的老河道。从此,黄河结束了占据淮河中下游河道660多年的历史。

可以看出,虽然黄河夺泗入淮期间两水曾经合流,但泗水并不属于黄河水系,它从未北向入黄河。

四、《春日》是“说理诗”吗

明朝文人王相注《千家诗》,认为《春日》是游春踏青之作。这是合乎实情的。但在本文第二部分所列出的书籍中,有的赏析文字却说《春日》是一首“说理诗”。说的是什么理呢?

一说“孔门”之“仁”。《宋诗鉴赏辞典》第1117页指出:《春日》是“极出色的一篇”“说理诗”。“晦翁作此诗,其意决不在春光骀荡”,而是借“春秋属鲁”的“泗水之滨”一地,“暗指孔门,所谓‘寻芳,即求圣人之道。在这首诗中,晦翁谕人,仁是性之体,仁的外现就是生意,所以万物的生意最可观,触处皆有生意,正如万紫千红,触处皆春”。但“后人读这首诗,所注意的只是诗中景象,而很少去求索它的本意”,“竟不知是在说理”。《唐宋诗鉴赏》第477页、第448页中也说:“诗中‘泗水乃暗指孔门,‘寻芳也是求圣人之道。以平常心去识得东风,就是以仁爱之心去寻求生意”,“作者重视文采,完全是为了明道说理”。

二说“为学之道”。《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第一册第376页说:《春日》之“第一句表示了对孔孟的仰慕和向往,后三句或有以‘无边光景、‘识得东风、‘万紫千红喻在学业上不断求索而最后臻于大成之意”。《华夏文化经典宝库棗千家诗》第18页说:“诗中‘寻芳泗水滨隐喻对儒家学说的向往和探索。通过作者对春景的描绘和游春的感受,读者能进一步体会到读书为学之道,领悟到儒学万紫千红、触处成春的博大辉煌境界”。

就这样,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阐释,一首原本通俗易懂,只有28个字的清纯小诗,居然展现出这么丰富的蕴涵和这么深邃的意义,真是令人惊叹。

说理诗,在宋代的诗作中较为常见。但不能普遍化、绝对化,不能遇宋诗就往“说理”路上拉。朱熹是作有说理诗的,如为人所熟知的《观书有感》,但他也不是每诗必“说理”的。据记载,他也写了不少山水诗。

朱熹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喜欢投身大自然的人。不管是读书讲学,还是在衙为官,他都常游息于山水之间。他在《康塘三瑞堂记》中就这样说过:“凡有名山大川,无不悉至。则一石一木,可寄游览而助吟咏者,悉皆留情”。在浙江,他曾登临天竺,弄舟西湖,游访湖州、会稽、天台、金华诸地青山秀水;在湘赣,他曾饱览岳麓山、南岳及庐山风光。他在多山多水的福建生活了五六十年,特别喜爱“尽有山水之乐”(《武夷精舍记》)的武夷山。在建阳期间,他写了近百首关于山水的诗歌,倾心描画闽北那多姿多彩的山光水影。有名的《武夷九曲棹歌》,就是那时的纪游之作。

《春日》一诗,是其诸多山水诗中的一首。他用生花之笔,绘出了一幅很美的江南春景图:风和日丽,江水漾漾,草木竞长,百花齐放,踏青的游人,徜徉在泗水之滨。全诗格调清新明快,词语准确流畅。“万紫千红”四字,高度概括了“春日”的“光景”,赋予整诗极强的生命力,历千年而不衰。

在解读《春日》中出现一些别样说法,不足为怪。这是一种不乏其例的文化现象。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说过,他的一篇文章,写作时从未想过的什么问题和什么意义,经人一分析一讲说,全都出来了。另一著名作家浩然也说过,有的文章把他的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深化了”。

篇5:对几个生物实验的改进拙见

对几个生物实验的改进拙见

实验的效果如何,与所选择的`实验器材(器具、材料)密切相关.若材料合适,又容易得到,实验的难度就大大降低,实验效果就好;同样,实验器具选择恰当,实验操作就简便,干扰小,就容易得到理想而正确的结果.

作 者:古小琴 作者单位:湖南省炎陵县炎陵中学,湖南,株洲,412500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生物 实验 材料 教学

篇6:雅思听力考试5.5对几个

对于雅思听力5.5对几个?通常而言参加雅思考试,雅思总分必须要达到 5.5 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表示了听力必须达到 5.5 分。

根据雅思官方的评分标准,雅思听力5.5对几个?听力 5.5 分对应的正确题数是在20到22个。相当于是只要一对是一半,它便能够达到 5.5 分。想要达到这个分数,section 这个比较简单的部分依然是主要的焦点。考生们在平日的练习里还要尽可能的做到 8 件事。section 2 和 section 里的大部分是经过选择和匹配的,因此相当难。特别是 section 3,更让人抓狂。这两部分能够组合到 8。Section4尽管音频比较难,但结构也相当的清晰,有的答案明显有偏差。4 个依然是没问题的,如此 8 个 5 个 3 个 4 = 20 个,便 5.5 个点。

如此5.5 的雅思听力水平是多少呢?获得这个分数的学生是 section3和section 4通常而言,你能够抓住句子中的两三个关键词,再按照自己的猜测,大概的理解听力原文的意思。但句子的结构并非相当的清楚。有时由于你将时间花在思考句子的意思上,你便会错过它背后的音频,而后再慢慢变得比话题的节奏少。然而,在国外生存下来获得这个分数基本上是可能的。

篇7: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1、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家规

家规这两个词,看起来无足轻重,但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实验证明,有家规的家庭,孩子都会变得非常懂事有礼貌,这说明家规是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的。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家规,让孩子觉得家庭的氛围变得民主了,也会自觉地去遵守。家规不仅是强迫的一种规则,更多的是与孩子的另类交流方式。

2、和孩子共读一本书

读书是每个人一生中都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孩子那个时候还不懂得读书的重要性,父母这个时候应该首当其冲,鼓励孩子多读书,甚至是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这个时候孩子会和乐意去读,你们也有了共同的话题。最重要的是,你的陪伴,让孩子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这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3、和孩子彼此交换一个秘密

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多少少都还是有一定的隔阂的。这个时候为人父母的,不妨坦诚一点,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你可以和孩子说说你工作上的事情,也可以听孩子说说他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你们对彼此的生活都会有所了解。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不妨和孩子交换一个小秘密,这样会迅速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4、带孩子多去看望老人长辈

我们都知道,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尽孝的,这个还需要父母去以身作则。多带孩子回去看看老人长辈,让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从而培养孩子的孝心。要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父母怎么对待长辈,孩子就会学着怎么对待长辈。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5、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全年计划

孩子并不会做计划,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做计划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这个时候不妨告诉孩子,一年有365天,看起来好像很长,但是其实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果把时间再分配一下,不同的时间段做不同的事情,那时间就会过得更快了。这样做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很期待,很想去完成,更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6、抽个假期,和孩子一起进行一次家庭旅行

孩子上学除了读书,几乎能看到书本以外的世界。不妨带孩子出去旅游,这样不仅能增长你们的感情,让孩子得到放松,也能让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是繁杂多样的,从而产生一种敬畏的感情。孩子的视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也应该适当地让孩子陶冶一下情操。

结语:

篇8: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1. 从学校层面看优质教育

一是从培养目标和方向看, 学校应该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 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中彰显个性, 在学好基础知识中显示能力, 在博学稳健中彰显活力, 在科学精神中渗透人文素养, 在这些基础上为高校输送大批合格人才。

二是从教育的氛围看, 学校应该有一个充满生机和生命活力的教育氛围, 体现时代精神和学生的个性。置身于这样的校园中, 能使人产生文化的震撼、强烈责任的呼唤、纪律风尚的约束、活力激发的冲动。

三是从教育的方式看, 学校应该在先进理念指导下, 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教育, 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 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睿智、明理并符合规律的教育。

四是从教学资源的利用看, 学校应该整合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 优质教育应做到四个统一

一是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对优质进行定位, 首先要对理念、方向和标准进行认识和把握, 把这种认识与把握回归到实践的层面, 条条去落实, 这样就不会成为仅有理论的空谈。

二是质量与效率的统一。只看成果不计成本, 即不注重效率、效益, 这不是真正的优质, 或者说没有抓住优质的本质, 所谓绩效就应是质量与效率的统一。教育在于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其提升和变化的程度、幅度是学校优质化程度的标志。学生进校后能更好发展, 取得更大的成绩, 这就是优质教育的体现。

三是全面与个性的统一。优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又要注重个性差异, 使学生个性化发展。这是学校办出特色、办出优质教育的突破点和标志。如果说学校只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牺牲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就是忽略了学生全面发展,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

四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优质教育必须不断创新, 但是创新要有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继承传统。但纵向的继承并不是简单的延续, 而是一种发展, 好比树干上的新枝;学习吸纳他人的长处, 这是横向借鉴。纵向继承, 横向借鉴, 中间加入自己的思想, 这便构成了创新。

二、对教育理念的思考

1. 教学生做怎样的人

这是教育的基础性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提到:“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学校和教师应在具体微观层面去体现、践行这种理念。构建一种道德文化, 培育一种人文素养, 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那么, 学校应当教育学生做怎样的人呢, 笔者认为, 应全力追求这样一个基本层次: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一个有智慧的人, 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与善良为友、与文明对话、与勤奋相伴、与责任同行的人。概括说, 向善是核心, 至善是境界。

2. 怎样教学生做人

怎样教学生做人, 这是教育的方法论。应该说教师的情感与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教育是以人育人、以德育德的过程。当教师有了爱心与责任心, 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在教育过程中善待每个学生, 特别是问题学生, 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这种人格魅力可以春风化雨, 生成无形的力量, 促进学生成长。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 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就是这个道理。换个角度看, 当我们在批评抱怨学生不爱学习, 没有热情的时候, 我们是否反思过, 自己对教学投入了多少?付出了多少?

每一位教师应经常这样问自己:我的课怎样上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常思考这一问题的老师一定会成为优秀教师, 思考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三种理念:一是老师教过不等于学生学会, 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二是备课时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会怎样想, 会不会接受, 还有哪些有效途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 因为没有思考的介入就不是真正的学习;三是清楚学生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学得更好。每一位老师应当清楚地知道, 当学生有兴趣时, 当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 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当学生能平等自由、无顾忌地参与探索和思考问题时, 当学生被鼓舞、信任, 有了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当学生感到知识能力对个人有实际意义时, 当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和热爱, 被老师的教学艺术深深感染时, 他们才会热爱学习, 学习才会有效率。

三、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1. 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区别

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和维持人生存的方式, 专业是必须具备特有的素质和条件, 接受过特有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形成他人不可替代的特有知识、能力和方法。专业化的内涵是持有特殊知识能力并有不可替代性, 长期从事此项工作则与其他工作不易流动交融。

2. 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强化专业特质和意识

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专业上取得成绩, 就需要进取精神, 特别是在专业上不断发展, 不断成长。

3. 专业成长需要创新和发展

篇9:对几个现实案例的思考

案例一

“枝头的花,像天上的星星。”

这是本校一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在一次以“比喻句”为主题的说话训练中写的话。语文教师批阅时产生了疑问,在集体备课时提出来并向同事请教此句是否正确。许多教师都给出了“错误”或“不合理”的评价。较多的人认为树上的花与天上的星星没有相似性和可比性。只有少数几个人给出了“可以”而非“好”的判定。

稍加观察,这个句子非但没有错误,反而是一个好句子。形式上讲它没有语法、逻辑和修辞上的错误,内容上讲它很浪漫、很诗意、很个性化且充满想象力。如果这个句子被判为错句,那么“雪化了变成春天”、“孙中山种下了中华民国。”都应列为错句行列。就连朱自清在《荷塘夜色》中所描绘的“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甚至于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也都值得怀疑了。

然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教师将其判为错句呢?我想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其一,涉及教师基本素质因素,语文素养中确实存在知识方面的缺陷,不知道“比喻”这一修辞方法的特點及构成。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也确实在个别教师中存在。

其二,教师在心灵深处缺少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一提到“理解和尊重学生”很多人仅仅会想到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或批评教育时应爱护学生,不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学生等等。其实,真正的理解和尊重应该是浸透于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之中的,折射到教学层面上就应体现为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意见表达能进行全面细致地思考,之后再作以公平恰当的评价,而非简单否定。另外,作为一种表达训练,本身是很自由开放的,况且是比喻句这种本应充满想象力和个性化的句子,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生活体验去造句,书真情,写实义。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才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建构和形成。而不能只单一地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去思考和评判,否则“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其三,长期的应试教育,将教师的注意力仅集中于考试和标准答案,在表达上只关注正确,不在乎个性、真情、创意和精彩,甚至于害怕或恐惧于如此表达,因为那样会有失分的危险,久而久之形成了“但求有把握而宁可平庸”的实用论思想。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迎合于应试,所要做的也只是要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积淀成所谓经验甚或教条,授课时按部就班地灌给学生,之后无需旁骛。教育视域逐渐走向窄化,教学成为一种流水线式的繁重的机械的工作。渐渐的,教学变得枯燥而麻木,教师丧失了职业的浪漫与激情。木讷的心灵很难为学生那一点儿富有生气的表达而泛起涟漪。由此导致语文表达训练中人文性的缺失,灵性的泯灭,学生表达兴趣、创造力和自信心的枯竭。这也可能是当下语文教学效率低,学生厌烦表达而热衷于抄袭作文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吧。可见,表面上应试教育已被素质教育所替代,但它的一些不良影响仍残存于教师的头脑深处,需要剔除。

案例二

“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到玩具店给大家买礼物,你们高兴吗?那么你们都想得到什么礼物啊?”

这是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一节数学课中的导语。很明显,这位教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书上商店里出售玩具的情境图,进而进入情境展开教学。

篇10:对几个会计实务问题的理解

江苏省高邮中学(225600)王裕富

1.口服降血糖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都有治疗作用吗?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2004年版(以下同)第13页,“对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根治的方法,但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调节和控制饮食结合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较轻的糖尿病患者,通过调节和控制饮食、配合口服降血糖药物,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从中可以看出,口服降血糖药物,只对于较轻的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的病因不同,Ⅰ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与其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和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造成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脊髓灰质炎的病毒的结构可能和胰岛B细胞上一些物质的表面结构很相似,人体产生的针对这些病毒的抗体会损伤胰岛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自身免疫病”的知识可帮助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与其有关的因素有遗传因素、肥胖等。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Ⅰ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靠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不能口服,胰岛素如..

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失去作用。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尽管口服降糖药物..

对治疗Ⅱ 型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药物治疗无法替代饮食及运动治疗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技术的成熟,糖尿病的成功治疗定会早日实现。

2.C4植物的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才进行C3途径吗?

第31页简答题,“科学家发现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内出现淀粉粒,叶肉细胞中没有淀粉粒;C3植物的情况正好相反。请你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按该题所给的信息,C4植物的叶片中只有维管束鞘细胞才进行C3途径,围绕维管束鞘的叶肉细胞以外的叶肉细胞能否进行C3途径呢,很多大学教材、资料没有明确的说法,笔者认为其他部位的叶肉细胞是可以直接进行C3途径的。

3.囊膜是病毒生物体的一部分吗?

很多动物病毒在核衣壳之外还有一层囊膜。囊膜的成分与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相似,是病毒以类似“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内释放过程中获得了细胞膜或核膜成分,它不是在病毒核酸的指导下合成的,所以它不是病毒的生命组成部分。

囊膜上有特异的糖蛋白分子,有高度的抗原性,并能选择性地与寄主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结合。有囊膜病毒失去囊膜后便丧失了感染性。正在研究的治疗非典型肺炎的多肽药物就是利用蛋白质多肽与病毒囊膜蛋白质相互作用,阻断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以达到防治病毒感染的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SARS病毒具有同样的囊膜结构。对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应该讲透,但要把握好“挖坑”与“挖井”的尺度,用已建立的知识去拓展重要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信地址江苏省高邮中学1703信箱(225600)王裕富

联系电话0514—4662256***

篇11:对几类特殊函数的理解及应用

1.定义1最大数、最小数定义

设a、b∈R,记min{a,b}为a、b中较小的数,max{a,b}为a、b中较大的数,如min{1,-2}=-2,max{1,-2}=1,若a=b,则min{a,b}=max{a,b}=a.

2最大函数、最小函数

设f(x)、g(x)都为定义在I上的函,数,记min{f(x),g(x)}为f(x)、g(x)中较小的函数,max{f(x),g(x)}为f(x)、g(x)中较大的函数.若f(x)=g(x),则min{f(x),g(x)}=max{f(x),g(x)}=f(x).

例1函数y=min{|x+1|,|x-1|}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

(A)[0,+∞)

(B)(-∞,0]

(C)(-∞,-1]或[0,1]

(D)[-1,0]或[1,+∞)

分析:作函数f(x)=|x+1|的图像:以点B(-1,0)为端点的两条射线,作函数g(x)=|x-1|的图像:以点D(1,0)为端点的两条射线,如图1,设f(x)=g(x)得x=0即两个图像交于点(0,1).当x<0时f(x)0时f(x)>g(x),所以原来函数的图像为折线ABCDE,所求的递增区间是[-1,0]、[1,+∞).

从三视图的角度看,最大函数的图像就是俯视图,最小函数就是仰视图,本例中的最小函数y的图像就是折射ABCDE,最大函数max{|x+1|,|x-1|}的图像就是图1中的虚线部分.

例2若函数,log2x},其中max{p,q}表示两者中的较大者,则f(x)>2的解集为______,

分析:函数f(x)的图像如图2中的实线部分ABC,当x=4时,y=2,当x<4时,(图像为AB段),当x>4时,y=log2x(图像为BC段).原不等式f(x)>2即f(x)>f(4),所求的解集是(0,4)∪(4,+∞).

从图1、图2可以看到,最大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函数有最大值.

例3对于函数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______,

(A)该函数的值域为[-1,1]

(B)当且仅当(k∈Z)时函数有最大值1

(C)该函数的周期为π

(D)当且仅当(k∈Z)时f(x)<0.

分析:从函数f(x)的表达式可以看出,f(x)就是函数;y=sinx,x∈R与y=cosx,x∈R的最大函数,如图3,该函数的值域是[,1],当且仅当x=2kπ或x(k∈Z)时函数有最大值1,周期为2π,当且仅当(k∈Z)时f(x)<0,选择(D).

二、接近函数

定义:设f(x)、g(x)都为定义在区间[m,n]上的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m,n]都有|f(x)-g(x)|≤m(m为与x无关的正常数);则称f(x)与g(x)是接近函数.

例4若函数y=x2-2x+3与y=3x-2在区间[m,n]上是接近函数,给出如下区间①[1,4];②[1,3];③[1,2]∪[3,4];④[1,]∪[3,4].则区间[m,n]可以是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分析:设|(x2-2ax+3)-(3x-2)|≤1,即得1≤x在2,或3≤x≤4,选择③④.

例5已知函数f(x)=x2-1(x≥1)的图像是C1,函数y=g(x)的图像C2与C1关于直线y=x对称.

(1)求函数y=g(x)的解析式及定义域I;

(2)对于函数y=h(x),如果存在一个正的常数a,使得定义域I内的任意两个不等的值x1、x2都有|h(x1)-h(x2)|≤a|x1-x2|成立,则称函数y=h(x)为I上的利普希兹类函数.

试证明:y=g(x)是I上的利普希兹类函数.

分析:(2),x≥0,(分子有理化),而,所以,满足利普希兹类函数的定义.

三、有界泛函数

定义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R,若存在与x无关的正常数m,使|f(x)|≤m|x|对一切实数x均成立,则称f(x)为有界泛函数.

例6在下列四个函数①y=2x;②y=2x;③y=x2;④y=xsinx;⑤中,属于有界泛函数的序号是______.

分析:当x≠0时①;④;⑤;②当x≥4时2x≥x2,无界;③无界.答案为①④⑤.

四、不动函数

定义对于函数f(x),若存在x0∈R,使f(x0)=x0成立,则称点(x0,x0)为函数f(x)的不动点,f(x)称为点(x0,x0)附近的不动函数.

例7 (Ⅰ)已知函数f(x)=ax2+bxb(a≠0)有不动点(1,1)和(-3,-3),求a、b的值;

(Ⅱ)若对于任意实数b,函数f(x)=ax2+bx-b总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Ⅲ)若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奇函数g(x)存在(有限的)n个不动点,求证:n必为奇数.

分析:(Ⅰ)设ax2+bx-b=x,即ax2+(b-1)x-b=0,由题意知此方程有两个根1、-3,由韦达定理得解得a=1,b=3.

(Ⅱ)由题意,方程ax2+(b-1)x-b=0为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b-1)2+4ab>0即b2+(4a-2)b+1>0对于任意实数b:设h(b)=b2+(4a-2)b+1,它是关于b的二次三项式,要使对任意实数b都有h(b)>0,则判别式Δ'=(4a-2)2-4<0,得0

篇12:对几则武术谚语的理解与操作

1、“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艺。”这句话是讲技击境界的。人们在习武的开始阶段,无论演练和技击,都是既有拳(招法)又有意(意念)的。演练套路时,要记住招式的名称和动作。技击时则往往先想用什么招法打对方什么地方。然而,当熟练之后,练起来就不需思考了。在与人技击时,由于“对方打你不商量,你打对方不能想”,正误、对错只在一寸之间,一秒之内,所以必须做到“无拳”(不能死用固定招式)无意(不能思考用什么招法)才能取胜。这是检验一个人活学活用技击规律,得到“真艺”的标志,它要求习武者在技击时不犯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无论先发制人还是防守反击,都能够习惯成自然,不用思考即可主动攻防。

2、“彼不动,我不动,彼动我先动。”这不是讲动作而是讲技击原则的。如果讲动作,既然“彼不动,我不动”,怎么会“彼动我先动”呢?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然而把它作为一个原则,加一个“手”字去理解就通了。“彼不动手,我不动手;彼若动手,我先动手”。它所体现的是技击的自卫性,是先发制人的主动性。

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人们经常讲的一句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两人在技击之前,只可知己,不能知彼。因为对一个坚持练武的人来说,人家的功夫和技艺只有经过技击实战才能知道。特别是遇到陌生人,那是绝对不知彼的。不知彼就做不到“百战百胜”那该怎么办呢?第一“护己占位”,第二“不赢会走”。

4、“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这句话不是讲手不打人。在技击实战中,手(包括臂、肘)打人还是主要的。这句话是讲用脚(包括腿、膝)打人时手与脚的协调配合。顾不住对方的手是不敢起脚的。

5、“手打三分脚打七分”。这句话中的“三”与“七”,不是指“打”的次数,而是讲在打人时所起的作用:手占三分,脚占七分。因为手的每个动作都离不了脚的走步。

6、“先看一步走,后看一伸手”。这句话不仅是讲在看人练拳时,先看他的步型、步法,而且是在技击时,先看他的走步。在对方的脚起而将落之时,正是进击的好机会。

7、“打人不见形,见形不为能”。这里的“形”当然是指肢体的外部动作。既然是外形动作,对方怎么能看不见呢?而且有些动作还是专门让对方见的。例如“声东击西”、“指东打西”,“声东”“指东”就是让对方见的。那如何理解“不见形”呢?它是指打人的那个动作不能让人看见,具有突发性、意外性。

8、“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其实枪与棍的区别只是枪有一个尖刃的金属头,而棍则没有。在技击使用时,棍与枪的作用是一样的。棍同样可以扎,枪同样可以打。在练法、用法上枪棍不分,会大大提高枪与棍的技法与威力。

上一篇:网页设计求职自荐信下一篇:2023年小升初数学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