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检查制度

2024-05-06

内务检查制度(精选5篇)

篇1:内务检查制度

内务检查通讯稿

为响应机电院加强内务卫生的号召,我04103102班于2011年4月10日进行内务大扫除.周六上午各宿舍进行宿舍卫生大扫除.大家积极表型共同将宿舍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10:30分,班委对各个宿舍进行了卫生检查.大约持续了456分钟将各宿舍都进行了一次认真仔细的检查.这次检查,总体表现良好.各宿舍都打扫的十分干净.这次活动,旨在加强同学们的卫生意识,让大家认识到干净整洁的宿舍给大家带来的愉悦.本次活动结束了,但我相信大家将内务保持下去的决心不会动摇.大家必定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这种干净整洁的卫生保持下去,大家也一定会将这份决心发扬在学习等各个方面.04103102班

2011.4.10

篇2:内务检查制度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X,XX年X月XX日下午,在内务检查中,我班内务质量差,对中队和大队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班级及时召开了班务会,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六班的一员,在此,我作出深刻的检讨。

作为国防生,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内务也是部队战斗力的体现。国防生是后备军官,就应该时刻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对我们即将毕业国防生,马上就要走入部队,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军人就应该有军人的样子,军人素质不是穿上军装就自然拥有的,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来培养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作风,锤炼坚韧不拔的品质,练为战,就是通过日常的培养来增强战场上打得赢的素质。日常内务的整理就是对我们军人素质的培养,在内务的整理过程中培养做事细致严谨、令行禁止的作风。内务的整理不只是看内务检查的时候,关键是在平时的内务的保持上,平时内务保持的好与坏,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纪律性和自觉性。

而在这次的内务抽检中,我们班的内务质量差,对大队和中队都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班上及时召开了班务会,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也是我轻视了平时内务保持的重要性,是思想上松懈的表现,对自己要求下降,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没有没有达到一名国防生应该达到的标准,自己的素质培养还有欠缺,还需要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对自己进行深思。作为一名党员,我没有按照

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起到一名党员应该起到的作用。

篇3:中国古代新闻检查制度综述

关键词:古代新闻检查制度,历史综述,特征

新闻检查制度是指国家对报纸杂志、影视、广播电台等新闻传播媒介进行检查的制度。它有固定的程序、方式、范围和标准。新闻检查制度通常有预防制和追惩制两种。所谓预防制, 又称事先审查, 指的是新闻必须经国家新闻检查机关批准后, 方可向民众传播;追惩制, 又称事后追究, 指新闻传播前无须检查, 事后若发现有违法行为, 再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闻检查制度并不完全等同于言论控制。对于言论的控制, 历史上早有记载。但那些被控制的言论不一定就是新闻, 也没有形成一种制度。新闻检查作为一种制度正式确立下来, 首先, 有赖于报纸尤其是官报的发达。当整个社会的新闻传播形成一个网络时, 政府对新闻的控制就会显得非常迫切, 也就为新闻检查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其次, 有赖于中央官报发布制度的完善。只有当封建中央政府控制了官报的发布权, 使官报发布有一套固定的程序, 新闻检查作为一种制度才得以建立。因此, 可以说, 新闻检查制度是言论控制的一种手段, 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衍生物。

本文所指的“古代”, 主要包括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一般认为, 我国的新闻检查制度始于宋代的“定本制度”。古代的新闻检查制度均以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为目的。在宋代, 邸报刊布甚广, 封建统治者为了控制报纸的内容, 规定进奏院必须将编好的邸报呈送枢密院审查, 审查通过后的样本称为“定本”, 所有邸报的内容均以“定本”为准。随后, 在明清两朝也有类似的做法。

一、古代新闻检查制度概述

(一) 宋代定本制度的出现:新闻检查走向制度化

在宋代, 报纸有了进一步发展, 开始出现了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的官报。负责发行这一官报的机构是进奏院。宋初沿袭唐制, 各州在京城设有进奏院, 各自编发进奏状。在结束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宋王朝, 一开始就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 所以对沟通中央与地方的进奏院必然要加以控制。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 朝廷在收回藩镇军、政、财诸权的同时, 也将进奏院的管理权归于中央。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981年) , 对各州自置的进奏院进行整顿, 设“都进奏院”于大内侧近, 进奏官由朝廷统一任命, 各授铜朱印一纽, 每人兼三四州, 并以京官为进奏院兼官, 由“给事中”直接管辖, 从而将进奏院完全置于中央的控制之下。由此, 进奏院和进奏官从代表地方当局的立场和利益转而代表中央政府的立场和利益。

进奏院改组后, 其基本工作任务仍然是转递与发抄官方文书, 但邸报发布制度跟以前有所不同。以前是由地方诸州设在中央的进奏院和进奏官自行发报, 没有统一的章程。公元981年后, 邸报在朝廷的直接管理下统一发布, 权威性大大加强。在编发的方法与程序上, 也与过去不同:以往是各地方当局的进奏院与进奏官自行收集材料, 自行编发, 改组后却要经过枢密院审核, 甚至由枢密院官员 (后为门下省官员) 编定, 进奏院与进奏官员负责提供材料与发抄。这表明“进奏院状”的编辑权发生了转移, 开始向中央集权集中。 (1)

由于印刷术的提高, 邸报能够大量复制, 逐级传播到各级政府组织及民间社会, 使读者面越来越广泛。邸报如此流行, 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统治者不断加强对新闻的控制, 便成为必然的事情。

为了加强对邸报内容的控制, 使之能维护封建王朝的利益, 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 (公元999年) 起, 开始实行定本制度。具体做法是:进奏院要将编好的邸报稿样呈送枢密院审查, 审查通过后的样本称为“定本”, 进奏院向地方发布的消息, 即以“定本”为准, 不得擅自增减。“进奏院朝报, 非定本事辄传报者, 令尚书省检令已降指挥, 别行措置, 约束取旨。” (2) 此后, 这一制度曾两度取消, 一次在神宗熙宁四年 (公元1071年) 王安石变法时, 曾实行由枢密院官员抽检的办法, 一次在高宗绍兴二十六年 (公元1156年) , 但都在不久后恢复。到南宋时, 改由“门下后省编定”, 由“门下后省”长官之一的“给事中”“判报”后, “方行下都进奏院, 报行天下”。 (3) 这种制度一直实施到南宋末年。一般认为直到嘉定以后, “定本”才真正废除, 而这时的官报已不受重视了。 (4)

定本制度是宋王朝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制定与执行, 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 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 使邸报能更好地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相们的宣传意图。定本制度的出现, 标志着国家对于新闻的控制迈向正规化、制度化。

(二) 元明清新闻检查制度的传承

蒙古贵族统治下的元朝, 崇尚武力, 多不习汉文, 所以, 它不存在由中枢部门统一发布的汉文官方报纸。元朝中断了两宋时期确立的邸报发布制度, 因此也就不能建立像定本制度这样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尽管元朝对言论的控制非常严格, 但是, 由于它没有官报发布制度, 因此对新闻的检查是不能形成制度的。

到了明朝, 又恢复了宋朝的传报制度。明朝不设进奏院, 而是设通政司掌管内外奏章, 同时主办中央级官报。各省在京师设置提塘官, 并各自成立报房, 专事邸报的抄发工作, 把抄写好的报纸通过驿传向地方发送。明朝的邸报简化了宋以前从抄发到传递的若干中间环节, 避免了脱离“定本”情况的出现, 使各级官吏能及时了解朝廷动态, 更鲜明地体现了中央政府公报的性质。传报制度更加严密, 直接导致了对新闻的检查愈加严厉。

明朝对邸报的控制, 主要抓抄传这一环节。由于臣僚奏章在邸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所以控制了这个环节也就基本上控制了邸报的内容。和宋朝不同, 在明朝邸报的传报活动中没有给事判报、枢密院审查那些环节, 也没有“定本”制度, 大权集中于皇帝。一般章奏, 只要皇帝认可, 批了红, 不涉及机密, 就可由邸报抄传。明朝各个时期对新闻控制的宽严程度有所不同, 但总体而言, 邸报稿件的抄传活动, 是一直受到严厉限禁的。这导致的结果是, 许多章奏不能发抄, 广大依靠邸报获知朝政和国家大事的官员们耳目闭塞, 信息不灵。由此可见, 明朝的新闻检查制度与宋朝是一脉相承的, 都对邸报予以严格的控制, 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中央专制统治。

清前期的制度大体沿袭明朝, 因此, 明朝的官报形式在清朝得到了延续。为加强皇帝的专权, 清朝的传报制度比以前更为严格。具体地说, 清代封建官报的发行方式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等三个环节。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题奏的机关, 据《清史稿·职官志》记载, 其职责是:“掌受各省题本, 校阅送阅”。报刊发的大量章奏就来源于此。六科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 主要任务是负责谕旨和章奏的发抄工作。提塘主要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 六科发抄的明降谕旨和应发章奏, 是由各省驻京提塘官抄录传送到地方的。

在官报发行的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是受到严密控制的。例如, 在通政使司中, 担任通政使的官员特别是其中的满员, 历来是皇帝宠信的大臣。中央通过对人员的任命, 进而对奏章的审阅工作加以控制。对于六科, 顺治十七年制颁的六科规则中, 就有“严发抄日期以慎关防”、“细阅本章以审抄参”、“稽察邸报以防虚伪”等规条。在官报的抄传发行中, 谕旨和臣僚奏章, 哪些应抄发、哪些不应抄发, 往往由皇帝作最后决定。清初的几个皇帝都十分重视邸报抄传这一环节, 能够批红下阁, 经过六科、提塘以邸报形式抄传出去的臣僚章奏, 只占全部章奏的三分之一左右。 (5) 以上, 我们分析了清朝前期对官报发行程序、内容的控制, 从中可以看出, 清朝前期有一套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 它渗透在报纸抄写传送的每一个环节。清朝的邸报、京报曾经一度辉煌, 为朝野人士所倚重, 但没多久便逐渐趋于没落, 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在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 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

长期以来清代并无专门的控制新闻出版权的法律、法规, 《大清律例》中刑律“盗贼”类的“造妖书妖言”一条是清政府用来处理有关报纸案件以及迫害民间出版物和办报人的主要法律依据。“造妖书妖言”被视之为“其恶已极, 其罪至大”的“十恶”之一。该条规定:“凡造谶纬妖书妖言, 及传用惑众者, 皆斩。”“各省抄房, 在京探听事件, 捏造言语, 录报各处者, 系官革职, 军民杖一百, 流三千里。” (6) 到了清末, 清政府颁布了五个新闻法规, 表面上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言论出版自由, 而实际上, 新闻检查制度依然存在。

(三) 清末新闻检查制度的发展

清末, 清政府在推行“新政”的进程中, 首次制定颁布了五个近代意义上的新闻法规, 即《大清印刷物专律》 (1906年7月) 、《报章应守规则》9条 (1906年10月) 、《报馆暂行条规》10条 (1907年9月) 、《大清报律》 (1908年3月) 和《钦定报律》 (1911年1月) 。清末报律的制定与国家社会的变革进程及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它表面上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言论出版自由, 而实际上是清政府用来控制报馆、保证其变法政策得到贯彻和推行的工具。在这些报律的背后, 新闻检查制度依然存在。

作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新闻出版法, 《大清印刷物专律》对报刊的注册、审批、出版等都作出严格的规定。其对言论、出版自由方面的限制表现为:第一, 实行注册登记制度, 凡印刷物及新闻记载均须向所在地巡警衙门呈请, 报交京师印刷总局注册;第二, 专门规定了“讪谤”条款, 凡有“令人阅之有怨恨或悔谩, 或加暴行于皇帝族或政府, 或煽动愚民违背典章图制”者, 须科以十年以下的监禁或5000银元以下的罚款等;第三, 法律赋予各级地方行政长官以很大的司法权, 规定他们有权管理对印刷物的指控, 逮捕被告, 随意封闭印刷所。 (7) 其他四个报律以此为典范, 在限制言论、出版自由方面均有详细规定。由巡警部门拟订的《报章应守规则》第9条规定:新开报馆必须经过报馆所同意;严禁刊载“诋毁朝廷”、“妄议朝廷”、“妨害治安”、“败坏风俗”和涉及“内政外交秘密的文字”。 (8) 1907年清政府拟订《报馆暂行条规》, “查现今风气渐开, 京外报馆, 日见增益。……而挟私攻奸, 籍端诋毁, 甚或煽动异议, 摇惑人心者, 亦在所不免。京城为根本重地, 报章论说, 动中外瞻听, 稽查约束, 刻不容缓”, 其内容与《报章应守规则》相似, 但把《大清印刷物专律》规定的注册登记制度变为更加严厉的呈报批准制度, 即“除已开报馆之外, 凡欲开设者, 皆须来所呈报批准后, 再行开设”。 (9)

1908年3月颁布的《大清律例》是以前所颁报律的内容全貌, 与以前相比, 在钳制报界、控制舆论方面更为严厉:第一, 呈送检查时限提前, “每日发行之报纸, 应于发行前1日晚12点钟以前, 其月报、旬报、星期报等类均应于发行前1日中午12点钟以前, 送由该馆巡警官署或地方官署随时查核, 按律办理。” (10) 第二, 禁载内容限制加宽, “凡谕旨章奏未经阁钞官报公布者, 报纸不得揭载。”第三, 对报馆的惩罚加重, 从第22条至26条充斥着发行人、编辑人、印刷人连带责任的规定。如报馆揭载诋毁宫廷之语、淆乱政体之语、扰害公民之语, 科发、编、印人6月以上2年以下之监禁附加20元以上200元以下之罚金, 报纸永远禁止发行。其情节较重者, 乃照刑律治罚。 (11)

由此可见, 清末颁布的几个报律表现出对言论、出版自由的控制逐步强化的趋势, 晚清的新闻制度由最初的呈报制向特准制, 最后向保押金制加事前检查制过渡。 (12)

二、古代新闻检查制度的特征

以上简要概括了宋、元、明和清代新闻检查制度的概况。可以看出, 这几个朝代的新闻检查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关系。自宋代定本制度产生后, 新闻检查就迈向了制度化。此后, 虽然在元朝曾一度中断这一制度, 但其对言论的控制依然是相当严厉的。明清两朝恢复了宋朝的邸报发报制度, 从而使得新闻检查制度得以延续并加以完善。综合起来, 古代的新闻检查制度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以邸报发布制度的建立为基础, 且集中在对邸报内容的检查上有了固定出版的报纸, 才能为固定检查报纸这个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例如, 在宋朝, 建立起在封建政府中央部门管理下发行报纸的制度之后, 定本制度就应运而生了, 使得对报纸的检查制度化。而在元朝, 由于中断了两宋时期确立的邸报发行制度, 新闻检查制度就建立不起来了。

第二, 皆为事前审查制度邸报的内容必须事先通过中枢部门的检查与审定才能发布, 任何危及统治者利益的言语必须删去。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新闻检查, 没有任何掩饰。例如宋朝, 设立了“检正官”、“检详官”等专门的官员从事新闻检查工作。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 有时皇帝本人也参与这项工作, 对有些稿件进行删节和修改。

第三, 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这是古代新闻检查制度的根本目的所在。新闻检查制度使得传播必须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 一切为封建统治者服务。邸报要绝对服从于皇权和中央集权体制, 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与政治价值, 任何对此的批判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与压制。因此, 古代的新闻检查制度有利于维护历代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体制的大一统局面, 有利于帝制的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以及形成共识, 从而强化现存的统治秩序, 为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某种基础性作用。

古代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定新闻检查的范围、程序等等, 通常, 皇帝的命令就是标准。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说的“新闻”, 并不是现代意义的新闻, 它只是对一些臣僚奏章的抄传, 其时效性并不高。一直到了近代, 随着西方的入侵, 传教士和国人兴起了办报浪潮, 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报纸。随后, 晚清政府颁布了五个新闻法规, 表面上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言论出版自由, 使新闻检查制度在法律的掩饰下继续存在着, 这是跟古代新闻检查制度最大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 吴军明:《从进奏院状到定本制度:传播制度的创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4-5, P.139

(2) 《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五》, 北京:中华书局, 1957

(3) 转引自郎国华:《宋代的新闻控制现象浅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2, P.76

(4) 李瞻主编:《中国新闻史》,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79:P.5~8

(5) 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第二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8) :P.33

(6)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三联书店, 1955:P.322

(7) 《大清印刷物专律》, 《时报》, 丙午6-25-26“要件栏”

(8) 《本馆接巡警部颁布报律9条专电及当时各大报刊》, 《申报》, 1906-10-13

(9) 春杨:《清末报律与言论、出版自由》, 《理论法学》, 2000 (3) :P.17

(10) (11) 《宪政编查馆考核报律内容及当时各大报刊》, 《申报》, 1908-3-23

篇4:宿舍内务检查总结

好的方面:

(1)每天都按时打扫了宿舍的清洁卫生,并且大部分寝室保持较好。

(2)地板、墙壁打扫彻底,基本制止了在墙上乱涂乱画的现象,墙角屋顶的蜘蛛网得到了彻底清除。

(3)各寝室内务整理较好,大部分寝室内的日常用品摆放整齐、有序。

(4)大部分寝室内有健康、上进的名言警句,文化氛围浓。

(5)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寝室纪律好,能较好地遵守《寝室管理条例》。

存在的问题:

(1)个别寝室打扫不够彻底,如门、窗的后面及有些垃圾死角。

(2)个别寝室的卫生保持较差。

(3)个别寝室日常用品摆放不整齐,乱扔乱放鞋子、衣服、床单等物品。

内务评比检查结果:

范文网

三区a座 113 103

三区b座 104 110

较差宿舍:三区二号 006 014

篇5:宿舍内务检查总结

为了加强学生宿舍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有一个整洁、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教育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2011年十月二十日,建管系团总支严格按《河南城建学院学生守则》中学生宿舍的管理要求,对全系200多个寝室进行了内务检查评比。根据《河南城建学院寝室管理办法》,寝室评比主要从寝室卫生、寝室内务、寝室文化、寝室纪律和寝室安全五个方面进行。检查评比办法是:

1、宿管员的日常检查;

2、建管系团总支带队协同各班辅导员固定一个时期对学生宿舍大检查。从总体上看,通过评比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宿舍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学生宿舍环境变得整洁、优雅、舒适。从寝室检查情况和寝室评比情况看,有以下一些地方值得总结: 好的方面:(1)每天都按时打扫了宿舍的清洁卫生,并且大部分寝室保持较好。(2)地板、墙壁打扫彻底,基本制止了在墙上乱涂乱画的现象,墙角屋顶的蜘蛛网得到了彻底清除。(3)各寝室内务整理较好,大部分寝室内的日常用品摆放整齐、有序。(4)大部分寝室内有健康、上进的名言警句,文化氛围浓。(5)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寝室纪律好,能较好地遵守《寝室管理条例》。存在的问题:(1)个别寝室打扫不够彻底,如门、窗的后面及有些垃圾死角。(2)个别寝室的卫生保持较差。(3)个别寝室日常用品摆放不整齐,乱扔乱放鞋子、衣服、床单等物品。内务评比检查结果: 优秀宿舍:三区二号 523 519 537 517 525 三区a座 113 103 三区b座 104 110 较差宿舍:三区二号 006 014 本学期,我系将接受院优秀寝室的验收,我们将和全体学生统一思想,认真贯彻“常规立校、从严治校”的方针,提高对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搞好“寝室内务评比活动”的宣传教育和检查评比,使这种形式新颖、效果良好的评比活动长期坚持下去,以打造一流的育人环境,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完善建筑工程经济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论文下一篇:餐饮店铺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