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2024-05-24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教案(共6篇)

篇1:人教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雨 说

轻灵飘洒的春雨,素来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载体。春雨之夜,杜甫写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李清照发出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感慨。而今,在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笔下,春雨淅淅沥沥地走来了,它在向我们轻声地诉说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聆听雨的絮语。

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诗歌拟人的表现手法,理解“雨”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

3.感受春雨的美好,领悟诗人对儿童的关爱之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

绵绵细雨带来春的洗礼,田野里的泥土润如油膏,禁锢一冬的种子偷偷地从泥土的襁褓里钻出来,露出笑脸。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雨说》中的各种生机。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留滞(zhì)

喑哑(yīn)

丝缕(lǚ)...喧嚷(xuān)帘子(lián)斗笠(lì)...润如油膏(gāo)洗衣谣(yáo)耸立(sǒng)...襁褓(qiǎngbǎo)

..2.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禁锢:束缚,强力限制。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温声细语:声音细而温和委婉。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主持者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润如油膏:细腻光滑得像涂了脂肪一样。本诗中特指被春雨滋润的土地很肥沃。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也是对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语。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3.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4.背景透视

本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正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的新的历史时期。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这首诗极写雨后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极力赞颂“及时雨”(1978年提出的“改革开放”思想是中国人民渴望已久的政治“及时雨”)。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一)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诗的音乐美。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顿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①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应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②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③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字词要重读。.....2.文本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适时入组点拨。)“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尝试划分诗作的结构层次,并为诗作的每个部分命名。【交流点拨】“雨说”一共出现了五次。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雨的祝福

(二)深层探究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1.齐读全诗。雨“说”了什么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说要“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雨说自己“来的地方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雨说“来了就不再回去”。这些话主要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雨让大地生机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来描述。

【交流点拨】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3.分析诗中雨的形象。

(1)诗歌中塑造的“雨”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交流点拨】诗中的“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而淅淅沥沥的雨点是她探访大地的殷勤的脚步。

(2)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交流点拨】“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交流点拨】《雨说》中诗人从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一、(1—3):雨的到来

二、(4—5):雨的邀请雨说错误!

三、(6—8):雨的来意

四、(9):雨的祝福

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象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交流点拨】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上节课,我们一起倾听了雨的诉说,梳理了诗歌的结构,理解了雨的形象,领悟了作者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将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的理解。

1.一起有感情地朗诵全诗,在读中再次感悟雨的温柔可爱的形象。

2.结合诗歌,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同桌间互相讨论交流,教师教导并做适当的点拨。)(1)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交流点拨】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别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蕴涵着另外一层深意,即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而开始新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她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2)说说雨为什么是爱的使者?

【交流点拨】①雨是温柔亲切的,充满爱心的。(2、3、4节)②雨让每个孩子学会勇敢地笑。(7、8节)③雨祝福孩子们有美好幸福的生活。(9节)

对孩子们的祝福也是对祖国的祝福,孩子是祖国的希望。

(3)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赏析,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评析诗歌关键语句和优美语句。【交流点拨】生甲:如:“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一节的关键词语“勇敢地笑”与前一节中的“勇敢地笑”形成了反复的关系,这样这个意思就得到了强调;再次强调“雨”的祝福内容,也是诗歌内容上的深化。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勇敢地笑”所带来的影响,富有感染力。

生乙:如“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只有孩子们欢笑起来,才真正意味着春天的来临,才能真正看到大地的希望,看到中国的希望。给孩子们带来欢笑,让他们快乐地成长,这是雨的使命,而“笑”恰是他们成长的标志。

(4)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雨”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仅如此,诗中采用拟人手法生动描写的其他事物俯拾皆是。这首诗是献给儿童的,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

(5)拟人手法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除此以外,这首诗的语言还有什么特色?(学生可继续互相交流,小组内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之间谈体验。)【交流点拨】①郑愁予的诗往往透出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这首诗也是这样,它的一些用语和诗句体现了这种特色,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②诗人还善于针对诗的接受对象运用一些适合少年儿童读者的口语,令人感到无比亲切;③诗人还善于在事物之间进行一种奇特的诗意的转化。

雨说

传递自由、幸福信念错误!的使者

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的亲切温柔。“雨”在诗人笔下,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义的形象。请从“柳树、小猫、星星”三种事物中任选一个写作对象,运用拟人手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交流点拨】示例:水边的柳树,在初春料峭的寒意中,悄悄伸了一个懒腰,微睁着嫩黄的柳眼,轻绽开细细的柳眉,饱看这分别了一整个冬天的景色。那秀秀气气的柳丝儿,试探着触一下冰雪消融后的清波,却似怕凉一般,倏尔借着新来的东风飞扬到了半空中。

篇2:人教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过程与方法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学重点:

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3、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写。

2、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司马迁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

二、资料交流: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有历史巨著《史记》。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的“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佣耕”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

三、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读(断句、字音)

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理解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

4、掌握古汉语知识与古文化常识。

四、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掌握字音和节奏。明确下列汉字的读音:

阳夏(jiǎ)辍耕(chuî)鸿鹄(hú)闾左(lǚ)適戍(zhã shù)当行(háng).......度已(duï)数谏(shuî jiàn)罾(zēng)间令(jiàn)篝火(gōu)忿恚(huì)笞(ch........ī)宁有(nìng)攻蕲(qí)铚、酂(zhã zàn)柘、谯(zhâ qiáo)千骑(jì)社.........稷(jì)怅(jiē)烹(pēng)徇(xùn)陈胜王(wàng)披坚执锐(pī)..chàng 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

五、新课讲授:

1、朗读第一段

2、自读自译:辍耕之垄上:辍,停止;之,到、往。若为佣耕:若,你;

3、提问理解 ⑴陈涉是什么出身? ⑵他与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3)“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呢?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苟富贵,无相忘。

4、朗读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法皆斩”

5、自读自译:闾左:借代贫民;次当行:编在戍边队伍中;会天大雨:会,正逢;度已失期:度,考虑,心里想;

6、提问理解:这几行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

明确: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姓战战兢兢。三是陈胜吴广有一定的组织才能。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

2、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什么?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3、陈涉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

“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为天下唱”,以顺应民心,义旗一举,“宜多应者”。

4、陈胜、吴广指出的众士面临的绝境是?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5、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什么?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回讲到,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泽乡暴动。

二、新课讲授:

(一)、朗读第三段,疏通文意,理解大意。

(二)、分析课文内容:

1、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陈涉、吴广起义经过了几个步骤?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 抓住时机,“并杀两尉”,扫除障碍; 号召徒属,进行宣传,指明方向;

明确领导,胜利进军,迅速壮大。

3、“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由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

4、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涉、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5、本段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干。

三、品读、拓展:

1、背诵下面句子,并理解在文中的作用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起义的直接原因)(2)天下苦秦久矣(起义的根本原因)(3)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起义的舆论准备)

2、试从课文内容归纳分析陈胜的性格。少有壮志,远大抱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聪明有计谋,有远见卓识,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能。(从其起义的谋划,过程,方式等方面)

有反抗的决心和叛逆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作业布置: 积累: 1、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被坚执锐

“被”通“披”。2、词类活用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以„„为苦”,即“认为„„苦”的意思。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是“使眼色”的意思。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用作动词,是“使„„忿恚”的意思。3、古今不同用法

今亡亦死

亡,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古义:暗地。今义:中间。

卒中往往语。

往往,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5、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教学重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3、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方法】:朗读(多种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板题】:

2、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被消灭之后,一度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以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许诺给楚六百里地,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楚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与赵文王交换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弗fú 雎jū 怫fú 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ăo 挠náo 谕yù

2、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三、新课讲授:

1、教师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2、课堂小结:

⑴、小结“其、以”的用法和意义。其: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句中语气,相当于:难道;还是。)安陵君其许寡人(句中语气,表期望或命令,相当于“一定”。)

得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的”。)以: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介词,用)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以君为长者(介词,把)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和“上、下、东、西”等词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以激怒其众(连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相当于“来”“以便”。)固以怪之矣(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⑵、古今词义:

长跪而谢之(谢:古:道歉;今:感谢)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古:即使这样;今:虽然)(3).通假字。

秦王不说

(说——悦,高兴)

故不错意也

(错——措,放置,安放)仓鹰击于殿上(仓——苍,青色)

(4).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5).一词多义

徒┍ 免冠徒跣

(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 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惠┍ 大王加惠

(恩惠)

┕ 汝之不惠

(聪明)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作业布置】:

1、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

三、课文深研。

(一)、释疑探究。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5、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6、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7、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8、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9、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10、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11、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总结两人的人物形象

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唐雎: 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

四、体会外交辞令中的语言技巧。

(一)、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弦外之音。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二)、结论: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五、理解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分析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本文的对话描写巧妙地取得了一箭三雕的艺术效果。

其一,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表现在第三段。文章一开始,秦王在灭亡韩、魏之后,提出要“易安陵”,安陵君却“愿终守之”,而“秦王不说”,这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表明安陵危在旦夕,这正是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段对话描写,不如说这是一段巧妙的环境描写。

其二,全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三处对白,传神而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先看第一处,秦王与安凌君的对白,秦王要吞并安陵,却以诱惑的手段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当安陵君识破其阴谋之后,义正辞严地指出“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时“秦王不说”。由此可看出:秦王的狡诈与专横和安陵君不亢不卑的性格。再看第二处,秦王与唐雎的对白,秦王气势汹汹地指责安陵君不同意易地,就是“逆寡人”“轻寡人”的行为,唐雎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受地予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由此可看出:秦王蛮不讲理,以势压人的丑恶嘴脸和唐维坚持正义、维护尊严、忠于君主的形象。第三处仍是秦王与唐雎的对白,当秦王怫然大怒时,企图以“天子之怒”的淫威来征服唐雄,而唐雎毫不示弱,以“布衣之怒”拼死一搏,这样,把秦王的骄横狂妄、不可一世的性格与唐雎激越慷慨、不畏强暴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三,通过人物对话描写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开端秦王以希望的语气提出“安陵君其许寡人”,当对方不同意时,秦王便指责一安陵君不听寡人”“逆寡人”“轻寡人”,这时矛盾更加激化,更加深了安陵的危机。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乃至发展到唐雎以‘布衣之怒”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挥剑而起”,使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

六、拓展思考。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篇3:人教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一、巧用名人名言,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上) 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时, 部分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理解不到位, 我灵机一动问学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有一句名言脍炙人口, 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一句名言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学生很快反应过来。“那么这句名言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什么思想?”我继续追问。有学生回答:“人文主义思想。”我趁热打铁:“为什么说这句名言能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呢?请大家结合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围绕这一句名言, 学生很快就打开了思路, 最后分析得出:人文主义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但丁强调走自己的路, 正是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发扬自己个性, 追求现实生活幸福的很好体现。在本课教学中, 我还引用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通过引用这句名言, 让学生更好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文艺复兴, 并不是去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而是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在教学中注意开发课程资源, 适时引用名人名言, 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 从而取得化难为易、举重若轻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巧用名人名言, 加深学生对历史名人的了解

历史名人常把他们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独到见解, 用心凝成一句句令人深思的巧言妙语, 是谓名言。名言的存在, 使历史名人不再遥不可及, 而是有思想和情感, 曾经活生生地存在。比如在讲述拿破仑的事迹时, 我巧用他的名言:每个法国士兵的背包里都装着一只元帅的权杖。 (意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这句名言, 曾经让无数士兵热血沸腾。通过这句名言, 告诉学生拿破仑在治军方面的过人之处。同时通过这句豪言壮语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去了解这位军事天才曾经为了个人成功的梦想而奋发向上的成长历程。在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时, 我出示他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让学生告诉我:“贝多芬为何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 我进一步引申:作为音乐家, 双耳失聪是最大的不幸, 可是他没有向厄运低头, 他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誓言和他的音乐一起振奋激励了许多人笑迎苦难、笑对人生。巧用贝多芬的名言, 无疑有利于学生积极面对人生的苦难, 做到自强不息。在讲解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时, 我出示他的名言“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而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让学生来分析其内涵。事实证明, 学生对这句名言的解读, 让我耳目一新, 大开眼界。有学生认为, 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科学家, 是一个有着很大影响、很大价值的人, 他提出的“相对论”开启了原子时代的大门。有学生认为, 不能为了所谓的成功而不择手段, 否则即使成功了也没有价值。有学生认为, 有价值的人,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才是真正成功的人。有的学生更是语出惊人, 这句名言其实就是富有哲理的“相对论”……想不到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竟然引发出学生这么多的思考。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巧用名言,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历史名人形象将会更加丰满和具体, 学生更乐于去了解他们心目中的历史名人, 从而更好发挥“名人效应”的激励和教育作用。

三、巧用名人名言, 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言为心声”, 名言常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历史名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 (上) 提供了许多名人名言。其中的一些名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元素, 具有很强的教育启迪作用, 适时引用并加以阐发, 不但会增强教育效果, 有的甚至还可能被学生铭刻在心, 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一生受益。教材在介绍牛顿时呈现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补充牛顿另外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 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 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 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 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 却全然没有发现。通过名言的呈现, 学生认识到牛顿在拥有巨大科学成就后, 还保持着可贵的谦虚的精神品质。教材中还有达·芬奇的类似的名言: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 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 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 而充实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 向着它的母亲。贴切的比喻, 形象生动地告诉学生要谦虚好学, 在求知的道路上不能自我满足。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诵读荷兰画家梵·高的名言:相信我吧, 在艺术问题上, 下面这句话是实在的:老老实实是最好的办法, 宁肯不厌其烦地严肃钻研, 而不是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教师让学生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 让学生感受梵·高作品的个性鲜明, 风格狂野奔放, 色彩鲜艳浓烈, 打破传统, 别具一格。教师通过对这句名言相关的引申和阐发,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 梵·高在印象派画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离不开他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 更离不开他严肃钻研、老老实实的求知态度。通过学习这句名言, 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做学问不能浮躁, 要踏踏实实才能有所成就。“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 爱迪生的这句名言同样可以教育启发学生在求学道路上要勤奋刻苦。名人名言的教育作用往往胜过一般的说教, 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新课程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完善。巧用名人名言进行教学, 无疑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这种理念要求。

篇4:人教版九年级《浮力》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用演示实验并提出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探究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器材,自主设计方案完成探究,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浮力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发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

2教材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主要内容是浮力概念的建构以及经历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浮力现象,并结合学生已有的力学知识结构,综合应用密度、重力、平衡力、合力和受力分析等知识来展开,因此本堂课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又由于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又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3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感受浮力的存在,理解浮力的概念;(2)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观察、交流,了解浮力的存在;(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与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5重点难点

重点:(1)建构浮力的概念;(2)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6教学策略与手段

为了突出本堂课的重点,综合应用了直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为了突破本堂课的难点,设计了两个相关的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多,实验方法较多,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各小组进讨论,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利用小组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的优势,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这样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分组实验的成功完成.

7教学仪器

弹簧测力计、细线、圆柱体、小圆柱体、小石块、水、盐水、酒精、小桶、乒乓球(2个)、烧杯(大小各1个)、矿泉水瓶(大小各2个)、跳棋子、溢水杯、口服液瓶、水槽等.

8教学过程

8.1新课引入

活动一:观察对比实验

师生共同分析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与放置在水面的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引导学生回忆浮力现象,从而引入新课——浮力.

8.2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认识浮力

活动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提出问题:通过挖掘学生生活记忆——直接引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那么,石块、铁钉这些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说出猜想的原因,强调猜想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初中物理课堂中浮力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找到间接测量浮力的方法.

交流与评估:(1)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2)点明这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活动三:讨论浮力的方向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建构新的概念.

第二部分:阿基米德原理

活动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提出问题:有些物体受到的浮力无法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那么,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猜想与假设:设计一个小船载重的实验来引导学生猜想,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各种意见.

设计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自主设计实验,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难点:如何测量物体浸在水中的浮力大小F浮? 如何测量此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排?

收集数据:让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与论证:从数据的分析中得出F浮=G排;点明这是阿基米德原理.

8.3课堂练习(略)

9设计特色

特色1: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设计课堂架构

特色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本堂课共设计了16个问题,提问学生达35人次,组织学生讨论6次,交流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2次,交流学习经验1次,课堂演示实验3个,学生分组实验2个,学生设计及实施的实验方案6个,课后小制作2个,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学生回忆、观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与交流的思维操作,非常巧妙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了的主体地位,这深刻地展示了教与学的主体关系和辨证关系,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从强调论证知识的结论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化的现代物理教学观.

特色3:体现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标理念

篇5:人教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故 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线索,把握小说内容,提炼小说要素,感悟小说主题。

2、学习运用对比的写法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品读文章丰富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引导学生懂得要开拓进取才能创造未来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二、精读第二部分:在故乡 分组讨论,探究问题

1、故乡的环境变了,现实中的故乡越来越凋敝,破败。在故乡,“我”见到了哪些人?他们中哪两个人的变化最大?

2、故乡哪些人的什么变化最令‘我’心痛? 讨论主要围绕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展开

3、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①闰土肖像的变化令“我”悲哀。

少年时的闰土: 有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是个小英雄。中年时的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②闰土言行、神态的变化令“我” 悲哀

少年时的闰土:语言中充满智慧和热情,动作机智灵敏,神态很兴奋,“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跟“我”谈得来,“你我”相称,没有隔膜。

中年时的闰土:语言中丧失了少年时的智慧和热情,而且很迟钝(“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神情先是欢喜和凄凉,后来变得呆滞(“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像一个木偶人”)。③闰土对“我”态度的变化令我悲伤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 送我贝壳和鸟毛 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分析原因:对“我”友好,热情,与“我”亲密无间,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中年闰土:对“我”非常恭敬,4次称“我”为“老爷”,要自己的孩子给“我”磕头,认为少年时“哥弟相称”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分析原因:他受封建礼教束缚,等级观念很深我们之间有无形的可悲的厚障壁、高墙阻隔着。

④闰土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令我悲伤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 无忧无虑 他捕鸟 看瓜 刺猹拾贝 观潮„„ 朝气蓬勃 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悲哀、痛苦的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已经对未来绝望。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⑤、小结:

以前的闰土天真、活泼、聪明、能干,中年闰土则麻木、愚钝、失去了生命力,在性格特征上发生了变化。以前的闰土真诚、友好、快乐,中年的闰土则孤独、忧伤、悲哀、失望,在情感上发生了变化。但最可怕的变化是闰土对“我”的态度的变化,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这种心灵的变化即“精神麻木”,这才是最令人心痛的。

4、是什么原因造成他辛苦麻木地生活?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使他痛苦得像一个木偶人。其中“官”是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是闰土经济上贫困、精神上麻木的真正原因,而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是“官”套在人民群众精神上的沉重枷锁。闰土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榨造成人民沉重的苦难,启发人们不能像闰土那样辛苦麻木地生活,要走新的希望之路。

5、概括闰土的艺术形象。

他善良,忠厚,勤劳,朴实,有着传统中国农民的一切优点。但悲哀痛苦,麻木迟钝,像个“木偶人”。这是一个被旧制度压得直不起腰的“苦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苦苦挣扎的老一代农民的艺术典型。典型性格是: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而不觉悟,有严重的等级观念和迷信思想,对生活绝望,寄希望于神灵。

6、杨二嫂的变化是否也令“我”悲哀 ①杨二嫂肖像的变化令“我” 悲哀。

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个美女。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极瘦, 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小结: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是贫穷造成的。她的这种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萧条和破败。

②杨二嫂言行、神态的变化令“我” 悲哀。语言尖刻——“贵人眼高”。

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

见解庸俗——“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实际根本不是这样。

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动作顺手牵羊——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行为卑劣——栽赃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以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小结:杨二嫂的身心被扭曲,和闰土一样是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但是他们又有所不同:闰土愚昧麻木,杨二嫂庸俗卑劣。

7、概括杨二嫂的艺术形象

从相貌、语态到品格,杨二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她年轻貌美,充当招徕生意的“活广告”,是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人物,终日坐眷,安分守己,生活有着落,手脚当然也干净。现在呢?她是个凹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老女人,活像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形象变老了,丑了,对人也尖酸刻薄,对“我”是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对闰土,她恶语中伤。在要家具问题上,先是直言索取,索要不成便挖苦讽刺,人家不给,便顺手牵羊,且反诬别人。闰土进门默默无声,她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怪声尖利,令人心惊。

从以上简析中,可知她是一个尖刻,自私,贪财,势利,泼辣,放肆的小市民形象,是一种“辛苦恣睢地生活”着的人物。

8、讨论杨二嫂的形象意义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日趋破产,城镇市民日益贫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的凋敝破败,启示人们,也不能像她那样辛苦恣睢地生活,而要走新的希望之路。

9、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是否也令“我”悲哀?

点拨:他们的关系令“我”担心:自己和闰土的今天,也许就是他们的将来,所以心中一样充满了无奈和悲哀,但“我”更希望他们有不同于“我们”的未来。

10、“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法和心理描写的方式,通过“我”的眼睛与感受观察周围的一切,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可以说,“我”是作者的代言人。但“我”不能与作者划等号。“我”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11、“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呢?(注意开头结尾部分“我”的心理)

“我”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看到故乡变坏的情景,自感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新生活。可见,“我”不是一个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二、读一读最后三段,讨论理解问题。

1、认识和理解“三种人的生活”

明确:闰土的生活辛苦而麻木,杨二嫂那些人的生活辛苦而恣睢,“我”的生活辛苦而辗转,这三种人都是社会直接或间接的奴隶。“我”寄希望于下一代和未来的“新生活”,是“我”想像出来的一种不同于现实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有点蒙胧,所以说“茫远”,不是社会主义。

2、课文最后三段是什么类型的段落?有什么作用?

是议论段。小说以描写、叙述为主,议论只起辅助作用。小说中的议论没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它只是一些议论片段或议论句,对某些人和事谈看法,点明意义,对深化主题思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逆向思维,深化情感基调

思考:全文的底色是沉重和悲哀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四、研究环境,探究主题

1.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该问题探究的已不仅是环境,而且涉及小说主题。除了对比鲜明的“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之外,其实,小说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故乡”。从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我”对未来的故乡有一个朦胧的希望轮廓。

2、“故乡”在哪里?

从小说对宏儿和水生的想象中,可窥见作者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3、研究“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刻意蕴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的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五、布置作业

篇6:人教九年级语文上教案

教学目的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最精彩的片断。而《儒林外史》是中国文学史上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称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讥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对该名著的战斗精神和卓越的讽刺艺术有所了解,提高他们阅读和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

本文是课外阅读课文,因其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价值,有必要在课内加以点拨引导,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应以培养学生自读能力为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讨论。

本文采用鲜明对比的方法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选好突破口,教给学生“牵牛鼻子”的方法,使他们得以豁然开朗。全文的关键在一“中”字上。让学生抓住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认真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的不同表现,训练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讽刺是本文最重要的手法,要让学生把握这一知识点,把握其本质特点。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全面、发展眼光来看问题的辩证思想。

课时:一课时。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①小黑板,书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②小黑板反面分析图表(见下文)③印发《明清科举制度的简介》材料(略)。学生准备词典。

[在适当的时候出示这些名言俗语,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概念,对科举制度的感性认识得以顺利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这些名言对仗工整,形式优美,凝炼集中,易于记诵,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将有关的科举考试知识提供给学生,一则开拓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利于理解本文词语和内容。学生运用工具书,是增强自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时刻注意培养。]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课外通读全文,查看注释和词典,疏通文意;对照所发“明清科举制度的简介”材料,弄懂文中有关科举的知识;理解为何范进中秀才与中举人会有不同的境遇。

[这是一篇词语生涩难度较大的长篇课文,读一遍须20分钟,一课时仅45分钟,重点应在分析理解上。因此,须让学生课外自读;同时这利于培养学生自读能力。让学生在课外宽松的环境里去检索资料、理解分析,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预习,为分析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孔乙己》,鲁迅以传神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封建末世科举制度殉葬品“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从一个侧面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今天,我们从范进喜剧命运的另一侧面,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诞与罪恶。我们来共同学习《范进中举》一文。

(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学习兴趣受到了激发。)

[前苏联学者巴班斯基认为,学生的认识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是逐步向前发展的,而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倘有旧的知识作台阶则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由“孔乙己”这刚学过不久的人物入手导入新课,还可以使两个形象形成对照,相比见义,形成有机的联系。]

三、提出问题

范进中举前与后,文中各人的态度起了怎样的变化?(出示小黑板)对照下列“分析图表”,仔细阅读课文,进行分析。先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

(学生见了老师所出示的图表后,思维立即活跃了起来,有的翻课文查找,有的凝神深思,有的交头接耳议论,逐渐形成热烈的自由议论局面。)

[思维科学告诉我们,思维的运动和发展必须遵循问题律。没有思考的问题,便没有思考的对象和驱动力,那么,思维便无法展开。提出问题之后,再用图示来将思维对象具体化,使之直观形象,学生的思维便明确了方向,这样不仅提高了分析理解的速度,而且提高了质量,使学生得以顺利进行思考。]

四、讨论

(一)学生自由讨论之后,开始师生共同讨论。

师:我们首先来分析范进在他中举前后产生了哪些变化。生:中举之前,范进生活十分困难,中举之后十分富裕。生:不应说“生活十分困难”,而应说他的经济十分拮据,濒临死亡的边缘。

师:补充得好,更恰当。但范进的经济到底有哪些具体变化呢?讲具体点。

生:中举之前是“每日小菜饭”,“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范进“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他老母亲说,“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中举之后,立即就富了起来,有胡屠户送的肉和钱,有众乡邻送的鸡、鸡蛋、白酒和斗米,更有那张乡绅送的五十两“雪白的细丝锭”银子,以及三进三间的住宅。师:谈得很好,那么,范进的政治地位有没有变化呢?

生:有!他原来是个“穷秀才”,后来成了个“富举人”,有钱又有了势。

生:他丈人在他中举之前不是训就是骂,而中举之后,居然巴结他,称他为“贤婿老爷”,还为他“扯了几十回”衣裳后襟呢。

(学生哄堂大笑,气氛轻松活跃)师:说得好。那难怪孔乙己已经花白胡子了还不甘心,还想往上爬呢,他要当了举人,说不定也会有丈人给他扯后衣襟呢。(学生又笑,但很快都敛容沉思。)

师:科举制度就是这样摆布一个个知识分子命运的。古人深有感慨,他们说得十分形象。(出示小黑板。学生自由朗读和议论其上的名言俗语,体会其中的含义,初步领悟本文主题,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荒谬,它引人追逐功名利禄,毒害了知识分子的灵魂。学生兴味十足,思维活跃。)

[此时展示小黑板,其内容与范进的情形十分吻合,两者配合得当;且收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对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心领神会。]

师:范进的态度中举前后有没有变化呢?

生:范进的态度由原来的怯懦老实气馁,变得装腔作势了起来。原来胡屠户训他骂他,他一声不吭,显得温顺老实;中举后胆壮气粗,张乡绅来了,胡屠户躲起来,他却敢与之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接受财物时,虚伪客套。(学生边分析,边读课文有关文字。)师:分析得很好。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变化的呢? 生:中举。(几乎都这样回答。)

生:不,是封建教育的毒害,使他变得灵魂丑恶了起来,行为越来越卑鄙。

师:对,封建教育就是培养人成为不劳而获的可耻寄生虫,作者借范进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范进爬上去了便心安理得地吸取民脂民膏,接受张乡绅搜利的房屋、银子,成了个贪鄙、虚伪的伪君子,成了“吃人”的统治阶级一员;孔乙己想爬而终没爬上去,却成了愚味、麻木、可有可无的人,而便被“丁举人”残害死了。这两人是一棵藤的瓜。

[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而这理论性的认识一般应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没有具体内容的架空分析所得来的标签式结论。]

五、讨论

(二)师:现在让我们来瞧一瞧胡屠户其人。这个市井屠夫前后判若两人。请两位同学来有表情地朗读中举前“胡屠贺喜”和“范进借钱”两个场面,一个读胡屠户的话,另一个读其他文字。哪一个愿当一回“胡屠户”?

(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

[采用朗读的方法来让学生分析体会人物形象特点,既能使学生获得直观准确的认识,又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学生二人表情朗读很成功。读胡屠户的同学成功地模仿了胡屠户骂人的口吻,不时引起同学们的哄笑。)师:(问学生)“你笑什么?”

生:我笑胡屠户真是个小人,范进没中举这么凶狠,中了举却百般逢迎巴结,反复无常真可笑。

师:说得妙,笑得好。请你读一读胡屠户逢迎巴结“范举人”的有关描写。

[相机点拨,向前推进]

生:“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打,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有我这贤婿,这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才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生:还有更精彩的,“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希罕。”

学生边听边思索,时而会心地微笑,若有顿悟。

师:昔日的“现世宝”,今日成了“贤婿老爷”、“姑老爷”,过去的“尖嘴猴腮”,现在立刻变得“方面大耳”,“癞蛤蟆”变成了“文曲星”而有了神灵!胡屠户这些截然矛盾的言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呢? 生:说明他嫌贫爱富,很冷酷。生:说明他油滑,善于巴结逢迎。生”说明他势利,庸俗。师:好。什么叫势利呢?

(学生沉默,心欲言而口木讷。教师让大家查词典。)

[学生在分析时难一言中的,对不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急于否定,让他们在继续思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获得正确的认识;对关键的概念应让学生获得明确的理解,养成他们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生: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恶劣表现。

师:不错。那么胡屠户除了在语言中表现了势利,在行为神态上能否表现这一点呢?

生:能。范进中秀才他只拎一副猪大肠和一瓶酒,中了举人却和伙计一道来送礼,送的是七八斤肉和四五千钱。

师:唔,在胡屠户的眼里秀才只值一副猪大肠的钱,而举人则要值七八斤肉外加四五千钱,看来他对科举的行情了如指掌,有经济头脑。

(学生哄堂大笑)

生:他的神情人也能表现他是个势利小人。中秀才时,他很傲慢,“吃得醺醺的”,“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中举之后则很谦虚,(教师插话:是谦虚吗?)不,是很恭敬,离开范家时“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

师:说得很好。总的说来,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对范进是前踞后恭。那么众乡邻也是如此,张乡绅更是如此,我们不多加分析了,课后大家仔细欣赏。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备受奚落的孔乙己正在咸亨酒店喝酒,忽接喜报中了举人,会出现怎样一个场景呢?大家想一想。

(教室里再度出现热烈的场面有的眉飞色舞,有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有的凝神结想,有的翻阅课文。)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练习口头改写,此举多益。]

生:我先说:掌柜的一听,连忙从柜台后面窜出来,来到孔乙己面前,打躬施礼道:“孔老爷,不,孔大老爷,你老请到店面里雅座坐喝。”一手扯住孔乙己的衣襟,一边高叫道:“伙计们,快上酒上菜——”。(全体同学听乐了。)

生:这时雅座里的丁举人马上迎上前去,深深作了一揖,说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罪过,罪过。”转身吩咐道,“管家,快回家给世先生取一套新衣服来换上。”

(学生又笑,有人小声嘀咕:“现学现卖。”老师接着说:“学得不错,卖得不懒。”学生哄笑。有不少人举手欲言。)

师:限于时间,课后大家再说吧。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当时社会上这么多人都会这样庸俗势利可鄙呢?

[见好就收,把握教学要点,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生:是封建统治阶级造成的。

生:封建制度下,做官的鱼肉人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平民百姓只好忍气吞声,有权有势见人就大三辈。

生:科举制度让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于是人们被弄得这般势利多变了。

师: 谈得都不错。这篇文章就深刻地暴露了被功名富贵毒害腐蚀的人情世态,抨击极端庸俗自私的市侩风气。在封建社会里,实际情况的的确确如此道德败坏。吴敬梓笔下的人和事虽是虚构的,但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这篇作品的基本特色便是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所讽刺的社会生活是真实的。鲁迅说:只有“讽刺社会的讽刺”,影响才会“悠久得惊人”。(《伪自由书·从讽刺到幽默》)。作者以神妙的笔触,描绘出封建社会的人世图景,有力地讽刺了科学制度下贪鄙、欺诈、庸俗、势利之风,讽刺了极其黑暗腐朽的封建末世政治,“范进中举”真是一出绝妙的人间喜剧,它和“孔乙己”有异曲同工之妙。科举制度是吃人的制度,考中了便可以鱼肉百姓,成了吃人的妖魔,令人畏惧,考不中便会如孔乙己一般被人吃掉。

[教师的这段总结,既点明了全文的主题之社会意义,又讲授了“讽刺”手法的本质特点,还将前后两文作一比较,体现单元整体的有机联系,促使学生发展辩证思维的能力。] 板书设计

科举制度

政治黑暗 道德败坏

范进:贪鄙、虚伪、“吃人” 对比鲜明

孔乙己:愚昧、麻木、“被吃”

胡屠户:冷酷、庸俗、势利 讽刺有力

[板书显示了本文的主题,体现出吴敬梓“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写作意旨。将孔乙己已提出来,以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科举制度的荒谬与罪恶,是一种愚弄和残害知识分子的统治工具。这样利于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习惯,树立联系、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本文的写作特点易被学生掌握,点到即可。板书三部分相辅相成,有着内在的联系。] 教学说明

上一篇:柠檬兄弟小学作文下一篇:村委会换届选举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