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2024-04-10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精选8篇)

篇1: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建筑特点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构

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 “抬梁式”(也称为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有许多建于重灾地震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像高达67米多的山西应县辽代木塔,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这两处木构已经近千年或超过了1000年。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唐山大地震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这是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

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另一种布局方式则与之相反,不求整齐划一,不用左右对称,因地制宜,相宜布置。举凡风景园林、民居房舍以及山村水镇等等,大都采用这种形式。其布局的方法是按照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和自然的条件等灵活布局。例如民居甚至寺庙、官衙,凡位于山脚河边者,总是迎江背山而建,并根据山势地形,层层上筑。这种情况最适宜于西南山区和江南水网地区以及地形变化较多的地点。这种布局原则,由于适应了我国广大的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和

多民族不同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的需要,几千年来一直采用着,并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式的园林更是灵活布局,曲折变化的实例。山城、水乡的城市、村镇布局也根据自然形势、河流水网的情况,因地制宣布局,出现了许多既实用又美观的古城镇规划和建筑风貌。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琉璃瓦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建筑材料,防水性能强,,皇家建筑和一些重要建筑便大量使用了琉璃砖瓦。琉璃瓦的色泽明快,颜色丰富,有黄、绿、蓝、紫、黑、白、红等等。一般以黄绿蓝三色使用较多,并以黄色为最高贵,只用在皇宫、社稷、坛庙等主要建筑上。就是在皇宫中,也不是全部建筑都用黄色琉璃瓦,次要的建筑用绿色和绿色“剪边”(镶边)。在王府和寺观,一般是不能使用全黄琉璃瓦顶的。清朝雍正时,皇帝特准孔庙可以使用全部黄琉璃瓦,以表示对儒学的独尊。琉璃瓦件大约可分作四类:一类是筒瓦、板瓦,是用来铺盖屋顶的。第二类是脊饰,即屋脊上的装饰,有大脊上的鸱尾(正吻),垂脊上的垂兽,戗脊上的走兽等,走兽的数目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等级而决定。明清时期规定,最多的是十一个,最少的是三个,它们的排列是,最前面为骑鹤仙人,然后为龙、凤、狮子、麒麟、獬豸、天马……等等。第三类是琉璃砖,用来砌筑墙面和其他部位的`。第四类是琉璃贴面花饰,有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和人物故事以及各种几何纹样的图案,装饰性很强。

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中重要的艺术部分。我们今天看见天安门城楼、故宫三大殿以及天坛、颐和园、雍和宫等等重要建筑的室内外,特别是在屋檐之下的金碧红绿彩画,使这些阴影部分的构件增强了色彩对比,同时使黄绿各色屋顶与下部朱红柱子门窗之间有一个转换与过渡,使建筑更觉辉煌绚丽,这实在是一种很成功的手法。建筑彩画也有实用和美化两方面的作用。实用方面是保护木材和墙壁表面。古时候有一种椒房,即是在颜色涂料中加上椒粉,不仅可以保护壁面和梁柱而且还可散发香气驱虫。装饰方面的作用即是使房屋内外明快而美观。彩画的图案早期是在建筑物上涂以颜色,并逐渐绘画各种动植物和图案花纹,后来逐步走向

规格化和程式化,到明清时期完成了定制。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完全成为图案化的彩画,分为和玺(以金色龙凤为主要题材)、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琢墨、烟琢墨、雄黄玉、雅五墨等,它们都以用金多少和所用的主要题材来定其等次贵贱。另一类是后来才兴起的“苏式彩画”(苏指苏州),它的特点是在梁枋上以大块面积画出包袱形的外廓,在包袱皮内绘各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各种故事、戏剧题材。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彩画,如故宫太和殿的柱子以贴金沥粉缠龙为饰,遵化清东陵慈禧陵在楠木梁枋上素底描金彩画,达到了金碧辉煌登峰造极的地步。

朴素淡雅的色调在中国古建筑中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园林、寺观,以洁白的粉墙、青灰瓦顶掩映在丛林翠竹、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清新秀丽。北方山区民居的土墙、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静安适之感。甚至有一些皇家建筑也在着意追求这种朴素淡雅的山林趣味,清康熙、乾隆时期经营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中国古建筑有着丰富的雕塑装饰。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建筑物内的雕塑多为佛、道寺院内的佛、道教内容。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与环境的配合和协调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有许多精辟的理论与成功的经验。古人不仅考虑建筑物内部环境主次之间、相互之间的配合与协调,而且也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建筑中有一种讲究阴阳五行的“堪舆”之学,也就是看风水之学,其中虽然夹杂了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但剔去其糟粕,仍有不少可供借鉴之处。特别是其中讲地形、风向、水文、地质等部分,还是有参考价值的。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师和工匠们,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务使建筑的布局、形式、色调、体量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例如《管子》论述选择都城条件时就强调,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低勿近涝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等等。至于山区城镇、城堡、村庄、寺

观、园林、民居等等,也都是随着山形地势起伏转折,高低错落,相宜布署。江河湖海岸边的建筑物必然随着港湾河汊的地形高下予以安排。历代陵墓尤其重视地形环境。所谓的“龙脉”即考虑到周围数里、数十里,甚至数百里范围的地形、风水。园林更是综合了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景随时换,步移景转。对园内外环境的关系,相互配合最为讲求。“借景”就是造园技法中巧妙地运用环境的一种表中国古代的建筑特点现手法。明计成《园冶》一书中专门有“借景”一章。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把园外远处的山峰冈峦、楼阁塔影以至山林树木、海山景色都可借入园内成景。景与景之间,也相互为借,隔院楼台,出墙红杏都可相互借用,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综合上述,中国古建筑有着很高的欣赏价值。它给我们以审美享受,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篇2: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一)、结婚方面

1、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1)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1)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2)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

2)正婚礼:亲迎。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

3)婚后礼。(1)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 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 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 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2)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 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2、1949以后中国青年婚恋性观念的变动轨迹

1)择偶的自主意识增强,择偶网络从亲缘、地缘到业缘,择偶机会增多,选择空间增大。传统的中国社会,大多数青年人缺乏对自己婚配对象的选择权。“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式的择偶方式,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择偶方式。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无论是城市青年,还是农村青年,其择偶的自主意识都不断增强,父母作主的婚姻大幅度下降,而自主婚姻则迅速上升。

2)择偶标准:政治条件重要度递减,学历、职业、能力、住房、收入等经济社会因素和爱情因素日益升值。改革开放前,尤其是“文革”时期,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以政治分层为主的社会。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政治地位上的差异。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使不少因家庭出身、本人成份不好的人往往在运动中处于劣势或不利地位,因而,青年人在选择对象时,非常注重对方的政治条件。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分层结构也从以政治分层为主转向以经济分层为主,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青年人在选择对象时,越来越重视恋人或婚配对象的收入、住房,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学历、职业和工作能力状况。

3)爱情深度逐步提高,维系婚姻的主要纽带正在实现从责任向爱情的转型。从不同年龄人群在婚姻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青年中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青年的爱情深度在提高。

(二)离婚方面

1、封建社会离婚只能男子休女子

2、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平等观念的传播,离婚以不再是只有男子有决定权。而离婚的原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工作性质改变.。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和传入中国,中国女性独立意识日趋增强,他们受教育程度也相应提高。现在女性大多都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多妻子比丈夫的工资还高。女性就业在中国并不是个问题,变化的是妇女工作性质。现在中国各大学中女生非常多,女性与男性一样享受到教育平等的权利,工作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女性经济独立了,处事的人生观和观念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是丈夫挣钱多,现在双方收入基本差不多,有专职的女性在家中的地位也不同。双方经济冲突的机会也比过去要增高,离婚率逐渐增加。”(2)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外情现象愈演愈烈。(3)“80后”离婚多。中国式离婚大多发生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顾名思义,就是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现代化奢华的物质生活。同时,他们也是“闪婚”的代表,因此也被称为“闪婚族”。也有人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形成了新一代成年人,他们注重自我需要,而不能维持婚姻关系。

全国综合平均离婚率为:30%左右!中国离婚率前十名的城市!

篇3:古代檄文的形成、功用及其特点

关键词:文体,檄文,功用

檄, 本指书写公文的木简。檄文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 常用作军事文告。古代频繁的战争, 催生了檄文, 又促使其不断发展与完善。

一、檄文的形成、功用

檄文的形成, 刘勰认为可以追溯到西周:“至周穆西征, 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 有文告之辞’, 即檄之本源也。”[1]此事载于《国语·周语上》。祭公谋父的话只是泛指威慑责备对方的训令、行文布告的文辞, 性质和檄文相同, 只是当时还没有檄文这个名称, 其具体内容也没有保存下来。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使用檄文的记载。在当时频繁的兼并战争中, 各诸侯征伐要师出有名, 便用文告揭露敌国的罪行, 鼓舞士气, 显示威风。

今天能见到的较早的檄文, 是载于《左传》的《吕相绝秦》。《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晋侯使吕相绝秦, 曰:‘……君 (秦桓公) 亦不惠称盟, 利吾有狄难, 入我河县, 焚我箕、郜 (箕, 在今山西蒲县东北;郜, 在今山西祁县西) 、芟夷 (割去) 我农功 (指庄稼) , 虔刘 (劫掠、杀戮) 我边陲’, ……”[2]吕相绝秦后, 秦晋战于麻隧, 秦军大败。《吕相绝秦》在内容上就是一篇檄文, 但当时仍然没有称“檄文”。直到战国, 张仪作《为文檄告楚相》, 才是称檄的肇始。《文心雕龙·檄移》云:“暨乎战国, 始称为檄。”[1]《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早年做过楚相的食客, 楚相丢了玉璧, 怀疑为张仪所盗, 笞打他。“张仪既相秦, 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 我不盗而璧, 若笞我。若善守汝国, 我顾且盗而城!’”[3]

汉代以后, 檄文成为一种正式的文体。《汉书·朱博传》记载:“阁下书佐人, (朱) 博口占檄文曰:‘府告姑幕令丞:言贼发不得, 有书。檄到, 令丞就职, 游徼王卿力有余, 如律令!’”[4]《北史·孙搴传》记载:“会神武西征, 登风陵, 命中外府司马李义深、相府城局李士略共作檄文, 皆辞, 请以 (孙) 搴代。神武乃引搴入帐, 自为吹火, 催促之。搴神色安然, 援笔立就, 其文甚美。”[5]

那么, 汉代的檄文是什么样子呢?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说:“《说文》云:‘以木简为书, 长尺二寸, 用以号召;若有急则插鸡羽而遣之, 故谓之羽檄, 言如飞之急也。’”[6]《文心雕龙·檄移》云:“檄者, 皦也。宣露于外, 皦然明白也。张仪《檄楚》, 书以尺二, 明白之文, 或称露布。露布者, 盖露板不封, 播诸视听也。”[1]意思是说, 檄就是明白, 是把牒文公开显露在外, 使之十分明白。张仪檄告楚相, 用一尺二寸的木简书写, 这种明白的文告, 有时称为露布。露布是显露牒文而不加封套, 散播出去, 让人看到听到。

从具体的功用上看, 广义的檄文是指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檄文有时用于征召官吏。《文心雕龙·檄移》云:“又州郡征吏, 亦称为檄。”[1]《汉书·申屠嘉传》记载:“罢朝坐府中, (申屠) 嘉为檄召 (邓) 通诣丞相府, 不来, 且斩通。通恐, 入言上。”[4]檄文有时也用于晓谕百姓。如西汉司马相如的《谕巴蜀檄》, 是司马相如任郎官时, 奉汉武帝之命, 为安抚、晓谕巴蜀百姓而作。它代表了早期檄文不专用于征讨, 亦可作为一般文告使用的性质。文中宣赞了汉武帝平定边疆的武功, 谴责了巴蜀守臣乱发兵卒、兴改法制的行为, 历数巴蜀之人不忠于朝臣的罪过。文章恩威并重, 说理透彻。但是, 严格意义上的檄文, 是指在政治或军事斗争中, 对敌方进行声讨或征伐的文书。《六韬·分合》云:“太公曰:“凡用兵之法, 三军之众, 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 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7]例如钟会的《檄蜀文》就是这样的文章。三国魏景元四年 (263年) , 曹魏派遣钟会、邓艾等大举攻蜀, 蜀国大将姜维等人退守剑阁, 钟会写了这篇檄文告蜀将吏, 敦促其投诚。钟会有灭蜀的信心, 所以文章写得强劲有力, 刘勰誉之为“壮笔也”。

二、檄文的特点

第一, 从内容上看, 刘勰指出:“凡檄之大体, 或述此休明, 或叙彼苛虐, 指天时, 审人事, 算强弱, 角权势。”[1]檄文的内容, 或者陈述自己美好光明的品德, 或者铺叙敌人苛刻暴虐的行为;指明天道, 审察人事, 算度强弱, 较量权势。如隋代杨俊的《伐陈檄萧摩诃等文》。开皇八年 (588年) , 隋文帝发兵攻陈。秦王杨俊兵出襄阳, 发出这篇针对陈朝将吏的檄文。文中揭露陈后主无道, “叔宝嗣伪, 弥复忍虐, 沉酗日增, 内荒愈甚。雕墙峻宇, 加锦绣于土木;严刑酷法, 陷人物于涂炭。谏士丧身, 元良钳口。无道之极, 自古罕闻”。致使“士无斗心, 人怀二志, 身虽擐甲, 情在倒戈”, 陈朝必然灭亡。同时宣扬隋朝的仁德, “我皇诞膺灵命, 光临大宝, 再辟乾坤, 重悬日月。历代逋诛之寇, 旷古不羁之民, 感我仁风, 咸沐至道”。最后劝谕萧摩诃等将吏“因机立功, 翻然奋飞, 共弘大业, 则江东士众, 免于锋刃之苦, 天下生民, 欣然太平之世。公当位极台鼎, 福延子孙, 爰及宗族, 咸加荣宠。岂与夫不识天命, 拒我王师, 举死扶伤, 履涉膏血, 同年共日而语哉!”[8]文章事实确凿, 分析透彻, 分析天下形势, 高屋建瓴, 入情入理, 气势逼人, 指斥陈叔宝, 慷慨陈词;劝降萧摩诃等人, 用语真诚恳切。

第二, 从用语上看, 刘勰认为:“虽本国信, 实参兵诈。谲诡以驰旨, 炜晔以腾说。”[1]檄文虽然是根据自己国家的信义, 实际上参合了军事上的欺诈;凭内容的诡谲来传播我方的意旨, 靠文章的漂亮来宣扬自己的说法。檄文常有夸张不实之词。如东汉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在历数曹操恶德劣行时, 骂到了祖宗三代, 说曹操的祖父贪暴凶残, 伤风败俗, 为害人民;曹操的父亲凭借恶势力窃据高位, 贿赂权臣, 企图倾覆国家。骂到曹操时, 说他凶恶放肆, 盘剥百姓, 残害贤良, 法网严密, 人民一片悲叹怨恨之声。又说曹操曾率领将吏兵士, 掘了梁孝王刘武的坟墓, 毁坏棺木, 使尸体裸露, 掠夺金银珠宝。诬蔑辱骂之词充斥全文, 体现了檄文在历数敌方罪恶时常用夸大之辞的特点。

第三, 从风格上看, 檄文要“植义扬辞, 务在刚健”, “不可使辞缓”, “不可使义隐”, 要“事昭而理辨, 气盛而辞断”。[1]事昭才能宣露, 所以不可使义隐;辞语果断才刚健, 才能慑服敌人, 所以不可使词句迂缓。东晋李充在《起居诫》中说:“檄不切厉, 则敌心陵, 言不夸壮则军容弱。”[9]檄文往往具有气势旺盛、刚劲有力、确切明白的特点。如清代多尔衮的《谕南方诸臣军民人等檄》。此文写于1645年5月。清军在镇压了北方人民的反抗后, 挥师南下, 逼近南京, 就在此时, 清摄政叔父王多尔衮, 向河南、南京、浙江、江西、湖广等处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发布了这篇檄文。文中指斥南方诸臣的三大罪状。罪状之一:不救国难。“尔南方诸臣, 当明朝崇祯皇帝遭难, 陵阙焚毁, 国破家亡, 不遣一兵, 不发一矢, 不见流贼一面, 如虎藏穴”。罪状之二:擅立福王。指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 在无遗诏的情况下, 拥立崇祯帝的从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罪状之三:拥众不讨贼而扰民。“流贼为尔大仇, 不思征讨, 而诸将各自拥众, 扰害良民, 自生反侧, 以启兵端”。[10]文章不假雕饰, 语言犀利晓畅。清军以恭承天命的问罪之师,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或声讨, 或劝降, 或申明, 或安抚, 均干净利落, 绝不吞吞吐吐, 含含糊糊。

参考文献

[1]刘勰著, 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M].中华书局, 1986.

[2]左丘明传, 杜预注, 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M]//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 1980.

[3]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 1959.

[4]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 1962.

[5]李延寿.北史[M].中华书局, 1974.

[6]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7]吕望著, 唐书文译·六韬[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8]严可均.全隋文[M].商务印书馆, 1999.

[9]严可均.全晋文[M].商务印书馆, 1999.

篇4:中国古代文学的体裁特点

我国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三大类。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包括四言古诗如《诗经》、曹操《步出夏门行四章》,五言古诗如《古诗十九首》、《短歌行》,七言古诗如《春江花月夜》、《蜀道难》、《将进酒》、《长恨歌》等;乐府诗(包括文人用乐府旧题创作的诗歌和模拟乐府创造的新乐府诗)作为一个特殊门类,都属于古体诗,如《长歌行》、《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相对近体诗而言,古体诗在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要宽松得多。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由唐人最终创制,字数句数严格限定,且在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律诗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排律,五律和七律都是八句,由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构成,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排律则是十句以上,而且从开始到结束必须两两对仗且要一韵到底,所以除杜甫有较多排律外,一般人少有此类作品。所以,一般说近体诗,都不涉及排律。一般说来,律诗和绝句有这样一些具体要求:①句数字数一定。绝句四句,五绝20字,七绝28字;律诗八句,五律40字,七律56字。②平仄要求严格。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个字一个平仄单位,原则上前一个字可平可仄,后一个字不得改变);一联之内,平则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相粘,通俗一点说就是相同);一篇之内,平仄相等。③偶句押平声韵,不得换韵。如杜甫《望岳》因不押平声韵,就是一首古诗,而不是五律,《唐诗三百首》正是将它收在五言古体中的。有两点需注意:一是在实际操作中,首句也常常押韵;二是绝句偶尔有押仄声韵的,如《江雪》,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④律诗严格对仗。律诗的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须严格对仗,首尾对仗不作要求;绝句不作要求,作者自己要对仗,亦无不可。如杜甫《登高》诗一首典型的七律,就符合以上所有要求。如果同学们学写近体诗,就应该按上述要求并按照常见定式去写。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原称曲子词、曲词,简称“词”,又称诗馀、长短句、乐府、乐章等。词原本是配以燕乐曲调用来歌唱的歌辞,后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起源于中唐,成熟于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成为宋朝的“一代之文学”。每首词都有词牌,如“浣溪沙”“念奴娇”“声声慢”等,它们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词体格式的名称。每个词牌对其句数、字数、韵律都有特定的要求,创作时不能更改,只能“依谱填词”或“倚声填词”。同学们若想填词,就应该找到词谱,按不同词牌的格式去填写。词的题目,揭示词的相关内容,可有可无。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句数、字数和格律。词按字数多少一般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就是小令,苏轼的《定风波》就是中调,而柳永的《望海潮》就是长调;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一片)、双调(两片)、三叠(三片)等,以双调为主要形式,必修4的八首宋词双调。

作为诗歌的曲是“散曲”的简称,切不可和元杂剧的“曲”混为一谈。散曲分为小令、带过曲和套数三类,带过曲较少见,故我们一般只提小令和套数。散曲中的小令,就是单支的曲子,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散曲中的套数也称“套曲”或“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且一韵到底,如睢景臣的《高祖还乡》。散曲都有宫调,也就是表示音乐调式的名称,如《天净沙•秋思》就属于〔越调〕,《山坡羊•潼关怀古》属于〔中吕〕。散曲也有曲牌,如“天净沙”“山坡羊”“得胜令”“醉太平”等,它是散曲的韵谱格式,不同的曲牌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上都不相同。和词一样,散曲的题目可有可无,但有题目的比例比词要大一些。

我国古代散文较复杂,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按现代标准来看,赋也应该纳入散文范畴)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既包括“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张岱、袁宏道、归有光、“桐城三祖”等人写的正儿八经的散文,如《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项脊轩志》、《病梅馆记》等,也包括赋、论、序、说、奏议、箴铭、哀祭、碑志等,如《赤壁赋》、《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过秦论》、《師说》、《陈情表》等;既包括诸子散文,如《寡人之于国也》、《劝学》、《逍遥游》等,也包括历史散文,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等。我国古代散文,不论是叙事散文、写景散文,还是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共同的特点是言之有物、情真意切、谋篇自然、行文简洁、语言优美,这其实也是散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关于古代小说,先秦、两汉是其酝酿萌生阶段,主要形式是寓言和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等。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主要形式是笔记小说,如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也称轶事小说)《世说新语》。唐朝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成熟期,其形式主要是传奇,如《柳毅传》。宋元两朝,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成熟时期,以话本为其主要形式,分为“讲史”和“小说”两类。前者一般称为“平话”,如《全相三国志平话》;后者一般称为“话本”,如明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巅峰期,出现了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古典名著,出现了代表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著)“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撰),也出现了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撰)等。中国古代小说有这样一些特点,阅读欣赏时应特别留意:①叙事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②刻写人物多动态描写少静态刻画。③描写环境时是写意式的,很少有精描细绘的长篇幅刻画,但却极讲究表情传神。④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

中国古代戏剧特殊,以演唱为主,道白为辅,故称为戏曲。中国古代戏曲包括元杂剧、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三大部分。元杂剧结构上一般为四折一楔,第三折是戏剧高潮部分,这正是选本往往选第三折的原因。主要角色有旦、末、净、杂几类,女主角称“旦”,男主角称“正末”。元杂剧只能由主角一人演唱,女主角主唱的剧本称为“旦本”,男主角唱的剧本称为“末本”。剧本文字内容由唱词、宾白和科介构成,唱词就是套曲,宾白(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就是说话,科介是动作等提示语,相当于现代戏剧的舞台说明。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以及王实甫(《西厢记》)。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结构上改“折”为“出”,容量加大,从十几出到四五十出不等,角色名称变化不大,角色演唱灵活,不限于主角。南戏以高明《琵琶记》成就最高,明清传奇剧成就以洪昇《长生殿》和孔尚任《桃花扇》为最。其中,《窦娥冤》、《西厢记》、《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剧”。

篇5:古代爱情主题诗歌的特点

古诗中爱情诗歌大多采用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间接的表达爱慕之情,这也是最为明显的特点。

中国古代爱情诗五大特征如下:

1间接的表达爱慕之情。

喜欢一个人,却不能对她说出口,只能借词抒情,如:

青素眉,柳叶飞,冬日风寒心萧瘦。暂别离,牵思念。两眼望穿,几年离索。过!过!过!

人归旧,春归求,前世续缘情依旧,桃花开,雁啄头。执子之手,白头共袖 。若?若?若?

2自我代入。

如: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只缘感君一回顾, 使我思君朝与暮。 魂随君去终不悔, 绵绵相思为君苦。 相思苦,凭谁诉? 遥遥不知君何处。 扶门切思君之嘱, 登高望断天涯路。

3借物喻人。

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苦情。

如: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5春色。

注意几个关系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需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点和面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大范围的面,它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又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对这个大范围的面,我们可以找一两部中国文学史和历代作品选读翻阅,对各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是应当具有的古典文学常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举例说,初唐诗、盛唐诗等等是局部缩小的面。至于李白、杜甫、王维等,那就是一个个点了。要深入理解点,理解某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必须放在他所处时代的文学环境中去考察,还要放在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去考察;因此,不能孤立地研究一个个的点,必须把点和面结合起来。

二是左右前后的关系。所谓左右关系,就是指一个作家同时代的与之比较密切的人物,他们在创作上常常互相启发,互相影响,应当把他们联系起来研究。例如白居易,他与元稹、张籍、刘禹锡等诗人友谊很深,具有某些共同的创作倾向,就应当联系起来研究创作上关系密切的.作家,经常形成一个流派,我们要把研究单个作家和他所属的那个流派放在一起来考察。所谓前后关系,是指某个作家对前代文学的继承和对文学的影响。比较说来,了解与前代文学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评价作家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比过去时代的文学家多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如果对过去的文学家不了解,我们就不能在这方面作出判断。我在研究李白诗歌以前,曾经有一个时期研究汉魏六朝文学,仔细阅读了《昭明文选》和《乐府诗集》,因此对李白诗歌如何继承了汉魏六朝文人诗作和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就理解得比较清楚。

篇6: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科技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应用性强,但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如经验总结,缺乏实验;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②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意识。③注重社会人文问题的探求,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就是应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农耕经济服务的,如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农学和天文历法方面。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③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继承前代科技成果,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都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⑤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创造的结果。中国古代科学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⑥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6世纪后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

①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 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篇7: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时间;大约五千年前

(2)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 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4)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禅让”(或曰“传贤”)

(二)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BC2070——BC1600)禹开,桀(履癸)亡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文化类型上属于新石器晚期,青铜文明早期。

2.夏朝已出现干支纪年日法,出现最早的历法——夏历。

3.政治特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国家变成了家族的私产→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4.【补充】甸服制度。夏后氏构建与其他部落的隶属关系的一种行政管理方式。据说,在夏初,夏禹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以500里为界,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缴纳贡赋,建立对周边地区的统治。

特点:①夏后氏与其他部落存在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②夏与其他部落关系较为松散。

(2)商朝(BC1600——BC1046)汤开,纣(辛)亡

1.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2.商朝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3.商代的政治特点有:

①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商王通过占卜手段主宰国政,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4.【内外服制度】夏商两朝一种维系中央集权和部落联盟的政治体制,是西周分封制度的雏形。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3)西周(BC1046——BC771)武王开,幽王亡

1.其疆域东自大海,西抵羌戎,北达鬼方,南至荆楚。

2.政治制度:

Ⅰ.分封制:

①含义:周武王将子弟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②对象:周王子弟(姬姓贵族,主体)、功臣、前代贵族。

③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④权利和义务:

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诸侯的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制定自己的政策和赋税制度。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⑤特点:

⑥影响:

积极: a.政治: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扩大西周疆域;

b.文化: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

消极:后来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Ⅱ.宗法制:

①含义: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整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②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③实质:按照(父系)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④大宗和小宗:

⑤宗法制的影响:

a.对西周,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层内部的稳定。

b.对后世,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4)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密切集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篇8:中国古代散文体式的发展特点

中国古代散文体式鲜明的民族传统和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

其一、文因时而变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受中国历代社会政治和历史变迁的影响,不同时代的散文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和风貌。殷商之时,生产力不发达,文字初创,人们又普遍迷信鬼神,故当时中国最早的散文不过是甲骨小辞、易卦爻辞之类,简质古奥,虽已有了“文”的特征,但只是记事达意而已,并无文采和意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变革,王岗解纽,礼崩乐坏,私人讲学,处士横议,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于是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因之而出,促使中国散文形成了第一个发展繁荣的局面。秦祚短暂,暴政施行,堪称不文。但继之而起的两汉,不仅历史长久,国势强大,经济文化发达,而且政治思想颇有特点,于是汉代之文也因时而变。适应统一大国弘扬帝业的需要,汉赋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汉代最有时代特征的文章样式。适应汉王朝总结历史教训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政论散文和历史散文取得了重要成绩,《史记》、《汉书》等不朽之作的产生,标志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乱而思想活跃,儒家思想被冷落而老庄思想大流行。古文则由汉代的宏通壮伟而趋于清丽精美,特别是山水散文的出现使动荡黑暗的社会透出一丝清新的气息。古文的这一变化趋向,与此时的胜美思潮也是密切相关的。

唐宋古文运动一方面是为纠正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文以载道,强调“不平则鸣”。欧阳修倡导古文而反对“西昆体”,无不与他们的现实政治主张相关联,有着相应的政治背景。

至元明清之时,程朱理学占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甚至成为官方哲学。明清又确定八股文取士的科举之法,于是“八股文”成为士子功名富贵之所系,成为官方文体,占了文坛的统治地位,其他散文虽也流行,毕竟难与“八股文”抗衡。明代的唐宋派散文、清代的桐城派散文,都未免受到理学的影响。明清之文已难以有新的开拓,“八股文”已将古文引入将死之路,代之而出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白话文。

其二、文与诗的发展关系密切

在中国,诗与文是两种流传最为久远的文学样式,诗文并称,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发展又相互影响,关系密切。许多古代文人兼长诗文,许多诗歌作品都有散文体的“序”文,是诗文组配成篇的,因此诗文的写作互相渗透。《易传·文言》,清代学者称其为“万世文章之祖”(阮元《书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但该篇就有“奇偶相生,音韵相合”的艺术特征,即含有诗歌的艺术因素。再以“赋”而言,它是一种散韵相间的文体,班固《两都赋序》认为它属于“古诗之流”,《文心雕龙·铨赋》也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托宇于《楚辞》也。”汉代人认为“赋”是从《楚辞》演化而来的。但后世则渐倾向于把“赋”纳入“文”的范畴,历来的文章选本,如《古文观止》及近世的《中国古代散文选》都收入词赋作品。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明确指出:“秦汉之赋,就作用说,不近于诗,而近于文。”这些论述和做法,都从“赋”体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与诗的密切关系。再以骈文而言,骈文讲究的对偶、声律、用典等写法,与中国古代的诗歌写法是相同的,可以认为是借鉴了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文发展还存在同步现象,魏晋南北朝山水散文的出现就与当时山水诗的勃兴是同时的。北宋初年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他们的诗风和文风是一致的,都是讲求形式主义,所以北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诗文革新运动,便将西昆体文人的诗风和文风一起加以批判。古代的文学散文往往是叙事、抒情、写景、议论相结合的,这与古代的诗歌也相近似,也反映着诗与文的共同的文化形态。诗歌与散文,风格上相互影响,手法上相互借鉴,成为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三、骈散交互发展

殷商乃至春秋战国,中国早期的“文”,主要是据事而书,或因事而议,并不讲究骈偶对仗。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基本上是散体文,即是散文。但到了秦汉,世传文和论说文进一步发展,于严谨之外,更重视描写和论说的生动,更加讲究遣词造句和形式的工整。特别是词赋的兴起发展,其文于铺陈夸饰之中骈俪大增,魏晋南北朝,行文骈俪的倾向迅速发展,渐成风气,行文不仅讲究排偶对仗,而且更注重典故的应用,更重视词藻的华美,藻绘相饰,华靡之风大煽,骈俪之体于是成为文坛主流。骈体文以俪偶句为主,句式相同的句子两两相对,注重声韵和谐,要求平仄相对,使文章沿着形式主义的道路演化。到了南朝齐梁时期,骈体之文发展达到顶级,表现在“四六”文的出现和流行。“四六”文为骈文一种,其文通篇多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世称“骈四俪六”。“四六”文更讲究句子对仗工稳,更重视声韵和谐、词藻华美和典故运用,甚至为求一词之美而不顾文意,使文章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针对魏晋南北朝以来日渐炽盛的骈体文的唯美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一些进步的文人开始起而矫正其偏颇和弊端,最为集中的表现就是唐代的古文运动。这一运动是由韩愈发起,得到李翱、皇甫湜和柳宗元等人的响应和支持。他们倡导恢复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用以矫正“繁声竞采,兴寄都绝”的骈文,主张文以明道,气盛言宜,强调文从字顺,务去陈言,从内容到形式为文章写作提出了新要求。他们相互应和,形成运动。他们以复古相号召,批判和矫正骈文弊端,从而开创了一代新的文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更成为新文风的样本。这是传统古文与骈文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大较量,较量结果是新古文的诞生和发展,骈文的衰落和削弱。

唐代古文运动之后,骈俪之风并未杜绝,北宋初年仍有强劲的余波,即是以杨亿、刘筠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于是欧阳修起而力挽颓风,发动诗文革新运动,得到王安石、苏轼等人的支持,再次对骈偶唯美主义倾向加以批判。此后新古文兴盛而骈文衰落。但骈文仍未被消灭,它的形式之美、语言之美仍为一些人所喜爱,作品不绝。而唐宋新古文的影响则绵延不断,明代有唐宋派古文,清代有桐城派古文。明清可谓骈散并存,特别是明清科举所规定的“八股文”,把程朱理学与八股行文之法捏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制骈散于一体,使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失去了生命力,成为束缚广大学者思想的桎梏。这种八股时文,虽有封建统治阶级的强力扶持,但最终也免不了衰落和灭亡的命运。

于上可知,中国古代之文,虽有骈散之分,但两者又关系密切,或交替发展,或交互包容,或并行,或比衬,或竞争,构成了难解难分的复杂关系,这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另外,中国古代散文在发展中形成了浓重的文道观念,中国历代文人都很注重“文”的社会功用。韩愈提出“修辞明道”之说,柳宗元认为“文者以明道”,欧阳修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而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更直语道出:“文所以载道也”。“文以载道”之论,把文章与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联系在一起,于是封建文人将文章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作为传播儒家思想的工具。这种观念和传统一经形成,便很顽固,封建时代的文人无不信奉这一教条,这使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与儒家思想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对中国古代散文的内容和形式,创作原则和创作风格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课流程下一篇: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