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2024-04-18

学校卫生监督试题(通用8篇)

篇1: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一、填空题

1、普通教室人均面积:小学不低于___、中学不低于___。

2、教室课桌面和黑板的平均照度值分别不低于___、___。

3、教室照明灯悬挂高度离课桌面___米。

4、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是___、中学是___。

5、学生宿舍人均使用面积不应低于___平方米。

6、设置的厕所与生活饮用水源和餐厅应相距___米以上。

7、各小学及幼儿园新生入学时应认真查验___工作。

8、学校卫生室和保健室面积,卫生室是___平方米,保健室是___。

二、简答题

1、学校卫生监督的作用是什么?

2、学校卫生监督的概念是什么?

3、学校卫生监督对象有哪些?

4、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什么?

5、学校卫生行政处罚工作程序有哪些?

三、问答题

1、学校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自备水源的学校有哪些要求?

3、学校传染病防治监督要点有哪些?

4、学校卫生室与保健室的区别是什么?

5、卫生监督员到被监督学校进行现场监督时工作程序有哪些?

学校卫生监督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1.15m²、1.12m² 2、150LX、200LX 3、1.7米-1.9米 4、0.8米-0.9米、1米-1.1米 5、3 6、30

7、预防接种

8、大于40m²、大于15m²

二、简答题

1、(1)直接服务于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2)为儿童少年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环境。(3)充分保证学生用品的安全有效性。

2、指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卫生标准,对学校建筑、设备和学校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的一系列卫生执法活动,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法律规范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特点,是国家公共卫生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托幼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4、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以及各种儿童少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的卫生审查。

5、案件受理与立案、调查取证、处罚决定、执行与结案。

三、问答题

1、A、学校或体育活动场所的选址、建筑设计与布局是否符合相关卫生要求。B、各类教学用房(普通教室、实验室等)、行政办公用房(办公室、会议室、保健室、广播室等)、生活服务用房(厕所、宿舍、淋浴室、饮水处等)的布局与设计及相关卫生设施的落实情况。

C、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D、施工过程使用的建筑材料是否符合相关卫生要求。

2、(1)有有效卫生许可证;

(2)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检查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3)有比较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卫生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4)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

(5)每年应有卫生部门的水源水质监测报告,检测合格方可使用;(6)有水源安全防护设施(如防鼠、防爬行动物、防投毒、防污染等)(7)有贮水塔水质消毒设施及定期水源清洗记录(8)供学生饮用的水应是煮开过的开水。

3、①有专门传染病防治机构;

②有传染病防治相关制度和措施; ③疫情登记报告符合规范要求;

④每年组织学生健康检查并建立学生健康检查档案; ⑤落实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和复课登记; ⑥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4、卫生室是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负责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及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保健室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卫生机构,在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及学校卫生日常检查。

5、(1)卫生监督员到被监督的学校后,应首先与学校负责人取得联系,出示监督员证件及证章并说明来意。

(2)听取学校有关情况介绍,索取有关材料,并由学校负责人或者有关责任人陪同,按监督任务进行现场监督工作。

(3)卫生监督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的要求,对学校环境、卫生设施、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情况。

(4)卫生监督员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制作《现场监督笔录》并经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核实无误后共同签字(修改之处应有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签字或者印章覆盖)。被监督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拒绝签字的,监督员应在笔录上注明拒签事由,同时记录在场人员姓名、职务等。

(5)卫生监督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被检查学校存在与卫生方面有关的问题,必须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并根据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期限;情节严重的应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6)对限期改进的单位,到期后卫生监督员必须进行验收。对到期后仍未改进或改进后仍不合格的学校,应根据情况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篇2: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小时,中学不超过小时,大学不超过小时。

2.学生常见病包括、沙眼、、、神经衰弱等。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有、。

4、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5、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实施日期是()

A.1990年6月4日B.1980年8月26日C.1990年4月25日

2、教室黑板的采光照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设黑板灯。B.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C.黑板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150 Lx。

3、教室照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室不宜采用裸灯。B.灯具距桌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m(阶梯地面的合班教室除外)。C.灯管排列应采用长轴平行于黑板的方向布置。

4.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

A.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2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B.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C.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5.下列方式不是传播艾滋病的传播方式的是()

A.输血B.性接触C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吃饭。

6.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组是()

A.5岁以下儿童B.小学阶段C 初中阶段。

7.流感属于哪种传染病()

A.肠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C.虫媒传染病

8、造成青少年学生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用眼负荷过重B.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C.过早的佩戴眼镜

9、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条件()

A.传染源、B.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C.疫点

10、沙眼的病原体是()

A.沙眼衣原体。B.细菌C.螺旋体

三、简答题

1、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篇3: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1 开展学校环境监测的意义

学校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2个方面。学习环境通常是指教室内的, 诸如教室人均面积、黑板与前排课桌椅距离、课桌椅配置符合率、黑板尺寸、黑板反射系数、玻地比、后墙反射系数、采光系数、灯管垂直黑板、桌面照度、教室温度、CO2浓度和环境噪声等[5]。生活环境通常是指教室以外的, 如图书馆、学生宿舍、学校厕所[5], 还包括食堂、小卖店、供水等, 甚至包括学校内的体育馆、洗浴场所、娱乐场所。可见学校环境监测又可称为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监测, 其包括的内容很广泛也很重要, 是卫生监督的重点方面。

前一个时期, 学校卫生监督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法规和标准滞后, 执法难度加大, 违法行为难以追究, 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分工不明确, 存在明显的两个主体的问题; 三是监督执法力度不足, 只提建议而不能解决问题, 造成学校卫生监督形式化; 四是监督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不够[1,6]。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监测的特点是涉及到的标准多、技术含量高, 这是该监测受到各层面重视的原因之一。在现阶段, 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学校卫生监督, 而疾病预防机构要提供技术支持[7], 2个机构最大的配合平台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监督监测。

此外,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创造一个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部分的投资表面看属于教育事业投资, 但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则属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性健康投资[8]。

2 学校环境监测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卫生工作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目前, 学校卫生的研究目的和任务主要包括: 研究儿童青少年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 分析影响生长发育的遗传、环境综合因素, 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 预防疾病, 增强体质, 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 为儿童少年实现社会化, 提高身心发育和健康水平, 维持终身良好的生命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整个学校卫生工作体系中, 学校卫生监督监测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4]。

学校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国家立法的重要基础, 是学校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监督的重要依据, 是卫生要求的具体化[9], 也关系到卫生监督的技术含量。学校卫生监督与学校卫生标准、学校卫生监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监测是监督的依据, 监测需要技术方法, 而它通常是通过标准做出具体规定的[1]。在各项学校卫生监测工作中, 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监测居于突出地位。

3 学校环境监测面临新考验

目前, 学校卫生监督包括学校建筑设施状态, 学生学习负担、作息制度和教学卫生, 学校体育运动场所和器材的卫生安全状况, 学生劳动卫生和安全防护,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和学生宿舍卫生, 学校卫生设施和饮用水卫生, 学校食品卫生, 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学校健康教育和学生常见病的防治, 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情况[1]。显然, 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只是学校卫生监督的2个方面。

现阶段的工作模式通常是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 ( 以下简称“疾控”) 部门联合到学校, 卫生监督机构调查“学校传染病的管理”; 而疾控部门开展教室内的学生学习环境检测, 教室外只进行饮用水卫生检测。此外, 对有宿舍的学校调查学生宿舍卫生。这是目前乃至未来几年的工作现状。

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 学习、生活环境改善只是一个方面, 与体质健康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健康促进、营养干预、常见病防治、学校卫生队伍建设等并列[10]。在卫生部门, 学校卫生标准包括学校卫生基础、学校环境卫生、学校预防性卫生、学生卫生行为规范、学校教育卫生、学生用品卫生、学生身体发育及健康等7项, 学习、生活环境只是其中之一[9]。《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列出了4项学校卫生工作任务,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只是其中之一, 排在第三位[2,7]。

总之, 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仅是学校卫生的一个方面, 加上检测意义的局限, 牵涉到教育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不足, 可以预见, 此监测的可持续性将面临考验。

4 对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监督监测的建议

4. 1加强政策与法规建设这属于顶层设计之一, 直接关系到学校卫生监督的执法力度。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以下简称《条例》) 需要修订[1,10,11]。卫生部卫生监督局传染病防治监督与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处在2010年提出由辽宁、湖南等先期调研, 征集修订《条例》的意见[12]。

4. 2 卫生与教育部门之间要建立起新的工作机制各部门要放下部门的利益开展协作, 以“全力为学生提供健康维护”为唯一宗旨。

以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监测为例, 虽然《条例》规定了对新、改、扩建校舍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 但2004年《卫生部关于卫生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 ( 卫政法发[2004]277号) 显示,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取消新、改、扩建校舍的卫生许可[2]。而就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而言, 预防性监督很重要, 校舍建成后, 采光系数、窗地比等很难改变。为此, 笔者曾提出建筑方应该形成一份报告, 该报告需包括参照了哪些具体标准, 防震的等级, 地势与防洪, 气窗的设计, 噪声评估, 教室面积, 采光条件, 照明配置, 黑板、课桌椅的配备, 厕所的设计, 生活用水的考虑, 空调、风扇等控温设施。这份报告要由建筑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卫生行政部门等方面存档。

4. 3卫生部门要注重监督管理与行政管理并举除组织实施学校卫生的监督工作外, 卫生行政部门还可以发挥若干行政职能。如对学校保健机构的医学行为实施行政管理、对学校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组织力量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组织实施针对学生的免疫规划工作、开展健康促进学校[11]。

4. 4加大学校卫生标准研发的力度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现代公共卫生特别关注各种环境危害、不良生活方式[7]。儿少卫生要增强使命意识, 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提出相应的卫生标准 ( 卫生要求) 和适宜的卫生措施[4]。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基础上, 不断研发、及时修订,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卫生标准体系[10, 13]。

只有瞄准社会热点问题, 致力于学校卫生专业的科技进步, 不断创新, 尽力满足社会需求, 学校卫生专业才会赢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4. 5学校卫生监督监测要适时扩展与转型在开展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监督监测的同时, 要注重向其他方面的扩展, 如营养卫生、健康体检、教学卫生、健康教育及心理卫生[13]。此外, 要注重对学校内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施行监督, 包括疫情报告、传染源隔离、免疫规划、消毒监测等[11]。而对学生使用文具、娱乐器具和保健用品的“社会性”卫生监督, 应作为未来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 其中卫生标准的及时配套是一个要素[1,11]。

4. 6 学校卫生监督机构与疾控机构的统筹与配合近阶段, 要清醒认识到以下3个问题: 一是监督力量强, 疾控机构人员较少; 二是目前的监测内容意义有限; 三是经费缺乏。因此, 要稳步推进, 监测的覆盖面不宜超过20%。在下达任务时, 应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各级疾控机构的编制与职责, 统一予以考虑。

总之, 要以大力开展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监测为突破口, 发挥其引领作用, 全面提高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水平, 监督与监测职能划分明晰[6], 密切配合, 进而推动儿少卫生学科和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4]。

篇4: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55-01

近年来,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传染病疾病和生活饮用水是造成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的两大因素,督促和加強学校生活饮用水和传染病性疾病的卫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卫生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保障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针对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工作开展不平衡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一学校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

1、学校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农村乡镇学校尤为突出,普遍存在重教学、轻卫生的现象。大部分学校重教学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投入,对学校饮用水、传染病管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流于形式,单位利益最大化是影响学校卫生工作开展的关键,各学校的学校卫生经费大部分都被挪作他用,本应正常开展的体检等学校卫生常规工作无法开展,这些都对学生的健康及学校传染病的有效防控带来了隐患。

2、大部分学校未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设立医务室或配备校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比1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满600人的学校,可配备专职和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大部分学校都未按规定设立医务室,无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学生晨检、因病缺课追访、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等工作得不到彻底落实或流行形式由老师作一下记录。

3、饮用水卫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多数农村学校采用自备式井水为学生提供饮用水,部分学校能提供热水,有部分学校提供的饮用水未经消毒,学生饮用生水很容易造成肠道疾患;

4、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未落实。部分学校未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健康教育形同虚设,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等卫生知识知之甚少;

5、乡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人员经费匮乏,造成对学校卫生的监督和指导不能完全到位;

6、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且不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已颁布20多年,由于时代较远,与当前经济发展的步伐相比,严重滞后,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另外《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赋予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很清晰,但行政处罚与职责不配套,罚种简单,处罚轻微,造成学校对学校卫生工作的不重视,不落实,出现违法行为难以纠正,达不到预期的监督效果。

二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管对策

1、中小学校严格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配置校医和设立医务室,切实承担起学校卫生管工作。县城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立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比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满600人的学校,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室。编办给各级学校按比例核定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编制,财政对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给予经费保障,确保学校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2、财政列支专项经费,对各级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饮用水井、宿舍等进行新建和改造,消除目前学校环境及饮用水卫生存在的安全隐患 。

3、严格落实学校卫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校长为学校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各级教育行政、卫生监督机构组织督导 组,开展联合专项检查,对问题严重的学校,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全面督促学校卫生工作的落实。

4、通过对学校负责人和校医、保健教师进行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指导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学校饮有水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等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同时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公众宣传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季节向学校、学生及家长等宣传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改变学校重抓食品安全,忽视饮用水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管理的工作局面。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强化联合督查,形成合力,基本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督查、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长效监管模式。

5、加强学校自备水的监督指导,通过专项检查与日常卫生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执法力度,督促学校加强对自备水源卫生安全防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水质消毒,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定期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学校自备水存在的问题,督促政府加快对农村学校自备水进行改造。

6、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步伐。积极建议并推进《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修订,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和卫生标准,在监管对象、监督内容及处罚力度等方面更加明确。

7、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分析现阶段乡村学校卫生工作现状,总结目前制约学校卫生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学校卫生工作监管方法,旨在通过提出问题,为政府部门的进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篇5: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学校二次供水设施内壁使用的防护涂料必须有卫生许可证。A.√

B.×

答案:B 第 2 题.水质处理器、与饮用水接触的管材、除垢剂和污水处理剂属于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发证范围是()A.√

B.×

答案:B 第 3 题.学校二次供水水箱溢水管与泄水管可以与下水管道直接连通。A.√

B.×

答案:B 第 4 题.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A.√

B.×

答案:A 第 5 题.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时,如存在因校方责任发生校内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情况,可直接判定为不合格学校。A.√

B.×

答案:A 第 6 题.学校二次供水的储水设备水箱的溢水管加盖网罩是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进入水箱污染水质。A.√

B.×

答案:A 第 7 题.学校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后,就可以供水。A.√

B.×

答案:B 第 8 题.对学校发生突发饮水卫生事件,若现场发现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物品,应当检验或消毒。A.√

B.×

答案:A 第 9 题.县城中学自建设施集中供水,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与城镇集中式供水系统连接。A.√

B.×

答案:B 第 10 题.供学校生活用水的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自备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A.√

B.×

答案:A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5.0分,共50.0分)

第 1 题.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当贮水()小时内水不能得到更新时,应设置饮用水消毒装置。A.48 B.12 C.72 D.24 答案:A 第 2 题.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年 A.4 B.3 C.2 D.1 答案:A 第 3 题.游泳场所的泳池水应()A.配有循环过滤设备

B.通过人工泼洒消毒药消毒

C.配有循环过滤消毒设备

D.配有消毒设备

答案:C 第 4 题.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周边()内没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旱厕、污水管线或污水沟等污染源。A.15米

B.20米

C.30米

D.50米

答案:C 第 5 题.供学校生活用水的自备井、二次供水的储水池(罐),应有(),自备水源必须远离污染源。A.安全设施

B.消毒设施

C.安全防护和消毒设施

D.防鼠设施

答案:C 第 6 题.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许可由()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C.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建设部门

答案:C 第 7 题.学校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A.1 B.2 C.3 D.4 答案:A 第 8 题.学校游泳馆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需()更换一次。A.0.5-1.Omg/L;4小时

B.5-10mg/L;4小时

C.0.5-1.Omg/L;6小时

D.5-10mg/L;6小时

答案:B 第 9 题.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为()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C.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D.县级以上建设部门

篇6: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判断题部分(每小题2.0分,共40.0分)

第 1 题.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3天。

A.√

B.X

答案: B

第 2 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接受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不用接受急救技能培训。

A.√

B.X

答案: B

第 3 题.卫生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按期校验,继续开展诊疗活动的,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行政处罚。

A.√

B.X

答案: A

第 4 题.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按使用非卫生技 术人员处理。

A.√

B.X

答案: A

第 5 题.医疗机构任用一名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可以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A.√

B.X

答案: B

第 6 题.卫生室建筑面积应大于30㎡并设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能容纳常用诊疗设备,并能满足视力检查的要求。

A.√

B.X

答案: B

第 7 题.学校卫生室应设在建筑物首层。

A.√

B.X

答案: A

第 8 题.校医院设置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设置。

A.√

B.X

答案: B

第 9 题.小学和中学卫生室均可只设1间。

A.√

B.X

答案: B 第 10 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指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或护士。

A.√

B.X

答案: A

第 11 题.学校内设医务室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可以不用行政处罚。

A.√

B.X

答案: B

第 12 题.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

B.X

答案: B

第 13 题.学校内设保健室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

A.√

B.X

答案: B

第 14 题.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1年。

A.√

B.X

答案: B

第 15 题.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A.√

B.X

答案: A

第 16 题.为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寄宿制及非寄宿制中小学均应必须设立卫生室。

A.√

B.X

答案: B

第 17 题.600名学生以下的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A.√

B.X

答案: B

第 18 题.学校卫生室可以不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A.√

B.X

答案: B

第 19 题.普通高等学校必须需要设校医院或卫生科。

A.√

B.X

答案: A 第 20 题.保健教师由谁都可以担任。

A.√

B.X

答案: B

单选题部分(每小题3.0分,共60.0分)

第 1 题.对于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的专用包装物,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防渗漏

B.普通任意容器内

C.专用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D.防锐器穿透

答案: B

第 2 题.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

A.直接感染性废物

B.间接感染性废物

C.毒性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D.以上都是

答案: D

第 3 题.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A.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诊疗活动累计收入在三千元以下

B.情节轻微

C.急诊和急救

D.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答案: C

第 4 题.以哪种行为不是非法行医()。

A.在飞机上遇到产妇生小孩,取得医疗美容执业资质的医生为产妇接生

B.药店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

C.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将妇产科出租给私人承包

D.学校保健室保健老师为学生接种疫苗

答案: A

第 5 题.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下面哪项不是必须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适用条款()。

A.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转让或者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营利为目

C.转让或者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D.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给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

答案: C

第 6 题.下列哪个可以不是卫生技术人员()。

A.在保健室承担学校卫生工作的教师

B.校医院的医生

C.卫生室的护士

D.为学生开展健康体检的体检人员

答案: A 第 7 题.医疗机构不得有以下哪种行为()。

A.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B.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诊疗科目超出核准登记范围

D.以上都是

答案: D

第 8 题.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A.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B.骨折病人

C.心脏病人

D.实施了外科手术的病人

答案: A

第 9 题.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为第一责任人。

A.执业医生

B.护士长

C.法定代表人

D.检验人员

答案: C

第 10 题.关于保健室设置,下列哪项不正确()。

A.在建筑物首层

B.至少1间,15平方米

C.寄宿制学校

D.配备保健教师

答案: C

第 11 题.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开展诊疗活动。

A.诊疗科目

B.注册资金

C.医务人员

D.床位数

答案: A

第 12 题.关于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医疗机构必须经执业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才能开始执业

B.医疗机构改变诊疗科目、床位等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C.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

D.医疗机构可以聘任外科医师在内科执业

答案: D

第 13 题.护士执业必须取得()。

A.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文凭

B.护士执业证书

C.护士考试合格证书

D.护士资格证书

答案: B

第 14 题.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

A.两天

B.三天

C.四天

D.五天

答案: A

第 15 题.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情形的,应被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A.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B.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未保存登记资料

C.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

D.未及时收集、运送医疗废物

答案: C

第 16 题.对学校卫生室设置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应设在建筑物首层,宜朝南

B.临近体育场地,并方便急救车辆就近停靠

C.设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

D.卫生室建筑面积视学校规模决定大小

答案: D

第 17 题.依据《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下列哪项不是学校内设医疗机构或保健室卫生监督内容为()。

A.医疗机构持有效执业许可证

B.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是否按时晋升

C.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D.医护人员持有效执业资质证书情况

标准答案: B 您的答案: B

第 18 题.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

A.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

B.交接时间、处置方法

C.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D.以上都是

答案: D

第 19 题.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应()。

A.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

B.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C.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D.紧邻食堂

答案: D

第 20 题.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下列哪项不符合规定()。

A.应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B.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卫生专业执业资格证书

C.卫生室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D.应设立卫生室

篇7:学校卫生监督试题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比较A、B两药疗效(以优、良、中、差 记录)的优劣,宜用 A.秩和检验 B.t检验

C.行列表x2检验 D.四格表x2检验 E.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C(76—78题共用题干)某医生欲比较两种疗法(单纯手术与手 术加放疗)治疗某肿瘤的疗效,1995年到 2000年五年时间内他随访了20例手术病人 与25例手术加放疗病人,他们的结局如下

2、某搬运工,男性。工龄5年。一年来腰 部经常疼痛,弯腰、转身等活动受限,经内 科和X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这种情况应该 考虑的诊断 A.职业病 B.全身振动病 C.职业性下背痛 D.骨质增生 E.风湿病 C

3、在同一劳动条件下,工人发生职业性损害 的机会和程度有一定的差别,这与以下因素 有关:遗传缺陷、年龄和性别差异、营养不 良、其他疾病、文化水平低和生活方式不好。这些因素又称为B A、有害因素 B、个体危险因素 C、个体特征 D、易感性 E、个体易感性

4、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D A、虫媒传播

B、输血传播

C、垂直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消化道传播

5、在回归和相关分析中,lYY表示 A.∑(X—)B.∑(Y—)C.∑(X—)2 D.∑(Y—)2 E.∑(X—)(Y—)D

6、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不包括D A、持续性的服务

B、综合性一体化的服务 C、方便可及的服务 D、个性化特需服务 E、初级保健服务

高血压患者余某,体重75kg,收缩压170mmHg,舒张压98mmHg,心电图不正常,ST-T改变,有大量饮酒嗜好。

7、地表水有机氮和蛋白氮含量突然增高 时,表明其最可能受到 A.造纸厂污水污染 B.石油化工厂废水污染 C.地表径流污染 D.人、畜粪便污染 E.钢铁厂废水污染 D 1999年4月南方某大型湖泊1800亩水面泛 起了一片片死鱼,湖水呈黑色,空气中弥漫 着难闻的臭味,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头昏、恶心等。

8、统计表的标目数是 C

9、若X值的均数等于7,标准差等于2,则X+3的均数 A.也等于7 B.等于9 C.等于10 D.界于7-3与7+3之间

E.界于7-1.96x2与7+1.96x2之间 C

10、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进行免疫毒性检 测的

A.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B.体液免疫功能检测 C.宿主抵抗力试验 D.巨噬细胞功能试验 E.细胞恶性转化试验 E

11、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肺水肿的主 要药物是 A.西地兰 B.阿托品 C.解磷定 D.安定 E.地塞米松 B

12、某地土壤中镉的自然本底值为0.1mg/kg 土壤镉的卫生标准为1.0mg/kg,其上壤的环 境容量为(mg/kg)A.1.2 B.1.1 C.1.0 D.0.9 E.0.8 D

13、I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 A.起病缓慢

B.对胰岛素不敏感 C.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 D.很少发生酮症酸中毒 E.胰岛素绝对缺乏 E

14、通常使化学毒物表现出最大毒性的染毒 途径是E

15、体力劳动导致器官和组织的血液流量变 化为

A.骨骼肌和内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B.骨骼肌和脑的血液大量增加 C.肾脏和肝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D.骨骼肌和’肾脏的血液大量增加 E.骨骼肌和心肌的血液大量增加 E

16、与人口净密度最无关系的是 A.每人居住面积定额 B.建筑层数

C.居住区用地面积 D.居住建筑密度 E.平面系数 C

17、反映暴露与发病(或死亡)关联强度,具 有病因学意义的指标为A 18、110.14

19、灵敏度是指

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 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 例

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病人的可能性 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 阳性的能力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 例 D(76~77题共用题干)某宫颈癌筛检试验的测定结果如下 筛检结果宫颈癌患者非宫颈癌患者 阳性 阴性400 100200 300

20、直线回归与相关可用于研究变量间是否 存在

A.函数关系 B.因果关系 C.线性关系 D.曲线关系 E.伴随关系 C

二、多项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 A、B、C、D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

21、辐射防护的原则是()。正确答案:ABC

A:实践的正当性:对于一项实践,只有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

B:辐射防护最优化:对于一项实践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其他因素达到正当实践的最优化的目的。这种最优化应以该实践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C:个人剂量限值:实行个人剂量限值控制。

D:

22、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正确答案:ABC

A: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B:危害因素调查 C:实验室检验

D:食品卫生学调查

23、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实验室监测包括()内容。正确答案:BD

A:病人血常规检验

B:病人粪便或肛拭子等生物样本的检验

C:病人尿常规检验

D: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的PFGE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

24、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哪几类:()正确答案:ABCE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害

C:公共卫生事件

D:群众集体事件

E:社会安全事件

25、石油石化引起的灾害事故主要包括()正确答案:ABCDE

A:火灾

B:爆炸

C:井喷事故

D:群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E:化学毒气泄漏

26、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BCD

A:流行病学史主要是21天内接触过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

B:仅具有流行病学史即可诊断疑似病例

C: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出血伴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及腹痛等

D:疑似病例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可以确诊

27、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分别是:()。正确答案:ABCD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聚集

28、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正确答案:ABCD

A:国家公布统一的突发事件报告举报电话

B: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

C:接到报告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

D: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

29、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ABCDE

A: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B: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C: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D: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E: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30、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哪种措施?()正确答案:ABC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疫情现场

31、根据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关于胸外按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CD

A:按压部位位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在胸骨中段与两乳头连线的相交处

B:按压力度为成人使胸骨下陷4-5厘米

C:按压力度为使儿童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婴儿至少4厘米

D: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80次

E:按压与放松的时间之比为1:1,放松时,手掌根不离开胸壁

3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卫生计生委主要工作:()正确答案:ABCDE

A:协助市政府拟定全市医疗救援工作计划;制订医疗救援的技术方案

B:开展医疗救援应急处置培训、演练和技术指导;做好监测、预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C: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处置、伤员医疗救治和心理干预工作

D:开展健康教育,保护易感人群

E:依法提出次生、衍生灾害防控建议

33、食品安全事故调查过程中,发现高危人群、致病因子或重要的食品污染信息的,应采取哪些措施?()正确答案:BD

A:及时向同级食品监管部门提出采取控制措施和卫生处理措施的建议

B: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采取控制措施和卫生处理措施的建议

C: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采取控制措施和卫生处理措施的建议

D:及时调整调查内容和调查重点

34、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遵循()。正确答案:ABC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B: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C:贯彻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D:贯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政府的原则

E: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防制结合、分类指导、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原则

35、根据《青岛市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的规定,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包括:()正确答案:ABCD

A: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单位

B:供水单位 C: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篇8:中国学校卫生/儿少卫生发展

学生是一个正处于接受教育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共同生活在学校环境的特殊群体。由于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且人群相对高度聚集,因而学校极易发生传染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学校卫生的宗旨是保护、促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学校卫生的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学生常见病。学校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卫生的发展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开始在学校开展一些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项目,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百年来逐步建立了学校卫生管理、学校卫生政策、学校卫生工作、学校卫生学科、学校卫生标准、学校卫生监测、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等体系。

1 学校卫生管理体系建设

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当时的北京市政府警察局在东城合办卫生事务所,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其中包括学校卫生。1929年2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学校卫生委员会,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学校卫生的行政管理专门机构。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公共卫生局保健处设立学校卫生科,负责学校卫生管理工作。1990年6月4日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目前,已经形成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卫生与健康教育处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对学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综合监督局公共卫生监督处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管理”的学校卫生管理体系框架。

2 学校卫生政策体系建设

1929年学校卫生委员会颁布了《学生健康检查规则》,1935年又制定了《城市小学学校卫生沙眼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6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就学生体检、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做出规定,并对学校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医务人员编配及职责做出具体规定,为我国学 校卫生工 作奠定了 基础。1951—1966年,教育部、卫生部等发布了《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关于试行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 草案) 的联合通知》等10多项有关学校卫生的政令。1978年4月14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恢复或重新制定学校卫生规章制度,恢复学校卫生工作。教育部、卫生部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和《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草案)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布《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学校卫生工作的任务、工作要求和管理分工等。1992年,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联合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998年,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颁布了《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标准( 试行) 》。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200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但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这一系列政策法规性文件构建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框架,使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的规范化。

3 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建设

1953年,经政务院第167次政务会审议批准,在全国建立卫生防疫站,部分省市卫生防疫站建立了学校卫生科,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学校卫生工作,全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初具雏形。当时学校卫生工作重点是防治蛔虫、龋齿、沙眼、鼻炎和保护视力、听力等; 学校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也得以逐步开展,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了各级学校卫生工作。1979年5月在扬州举办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全面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的恢复和发展。1979年辽宁省沈阳市率先成立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主要职责是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卫生保健和常见病防治。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颁布为教育部门依法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条例》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经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成立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截至2014年底,全国成立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所300多所。2002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依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重新组建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儿少卫生/学校卫生中心,部分省级及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设学校卫生科( 室) ,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监测指导; 各级卫生监督所下设学校卫生监督科( 室) ,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疾病预防控制、学校卫生监督、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专业技术人员及校医( 保健教师) 等组成的学校卫生工作体系。

4 学校卫生学科体系建设

1951年,北京医学院等部分医学院校卫生系设立学校卫生教研室,开展学校卫生理论研究,目前已有60多所医学院校开设了儿少卫生学科。1960年学校卫生学改为儿童少年卫生学,由叶恭绍教授主编的全国医学院校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出版,标志着儿童少年卫生学科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7版《儿童少年卫生学》。1982年,由国家科委批准在北京医学院成立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承担儿少卫生科学研究、技术指导、业务咨询和人员培训的任务,成为国家级儿少卫生专业研究咨询机构,搭建了学校卫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平台。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加强了从生物、心理、社会3个方面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的综合性研究,并结合国情特点,在深化各领域研究方面主动与相关学科开展协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水平,并唤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进一步推动了儿童少年卫生学科的发展。1986年中华医学会儿少卫生专业委员会成立,1987年转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任务是组织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教材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指导、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的学校卫生学( 或儿童少年卫生学) 学科体系。

5 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建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规定了学生每日上课、自习时间、睡眠时间; 1964年卫生部、教育部等下发的《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 草案) 》,规定了教室采光系数、玻地比、课桌面人工照明等。这些指标的规定要求作为标准要素,成为学校卫生标准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入了有计划的学校卫生标准研制阶段。1985年成立了第一届学校卫生标准分委会,并在南宁召开了“学校卫生标准研讨会”;1987年发布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 GB 7792 -1987) 和《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7793-1987) ,使学校卫生单项标准实现了从无到有;2005年在卫生部组织开展的《卫生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中,学校卫生标委会在分析学校卫生标准现状及标准发展趋势需求的基础上,依据1989年制订的“学校卫生标准体系”,通过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外国卫生标准体系的比较,提出了新的《学校卫生标准体系》,包括学校卫生专业基础标准,学校建筑设计及教学设施卫生标准,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卫生标准,学校家具、教具及儿童少年用品卫生标准,教育过程卫生标准,儿童少年健康检查与管理规范,健康教育规程等7个方面。目前已经发布了31项学校卫生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4项,卫生行业标准7项,基本建成了学校卫生标准体系。

6 学校卫生监测体系建设

学校卫生监测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长期、系统、定时、定点地收集有关学生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信息,掌握现状和规律,为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制定学生保健措施提供资料和依据;同时,也促进基层学校卫生工作的改善,加快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和提高。

6.1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于20世纪初,是在中国基督教医学会的组织下开展的,最早报告见于1910年的“中国学生的身体测量”。1922年我国学者王吉民报告了“中国婴孩体格之标准”。随后,许多学者陆续开展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监测。197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组织实施,对北京等九城市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出生婴儿 ~ 22岁儿童青少年,样本量达27万余人,进行了身体形态等4项指标的测试,是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研究的第一次具有代表性的调研。1979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及卫生部“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功能与素质调查研究”,涉及16个省份20多万7~25岁汉族大、中、小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功能及素质3个方面20项指标的测试,初步摸清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功能与素质现状,制定了代表性较强的身体形态、功能和素质的评价标准及各指标的正常范围。1985年以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了7次全国多民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涉及31个省份、27个民族、30多万7 ~ 22岁学生,检测项目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的24项指标,建立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 监测) 制度和体系。

6.2学生因病缺课监测20世纪70年代,在学校建立学校卫生档案中要求进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 80年代,建立学校监测点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报告制度,要求学校每学期将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上报卫生防疫站; 90年代,按照卫生部《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北京、上海、江苏、辽宁、浙江等省份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软件的研究使用,在2009年“甲流”防控中发挥了作用。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学校症状监测系统预警传染病暴发的研究,上海市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等,为建设完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网络系统提供了经验。

6.3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2005年和2008年,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领导、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牵头组织实施,开展了2次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通过2005年和2008年2次调查,已经建立了我国较完整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致非故意伤害行为、致故意伤害行为、物质成瘾行为、精神成瘾行为、各种易导致性传播疾病( 包括艾滋病) 和非意愿性妊娠的不安全性行为、不良饮食行为和缺乏体力活动行为七大类,为建立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学生生长方式及行为习惯监测体系提供基础。

6.4中小学卫生监督监测2013年和2014年,国家卫计委监督局和疾控局联合在部分省市开展中小学卫生监督监测,内容主要有学校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控、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教室环境卫生、学校生活环境卫生等,为建立学校环境、教学卫生、生活设施等学校卫生监督监测体系提供基础。

7 学校健康教育逐步规范

1992年原国家教委、卫生部、全国爱卫会联合下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1993年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2个《基本要求》分别对不同学段的健康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规定。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上述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编写了相应的健康教育教材。2008年,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 》及新时期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

8 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

1951年8月6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确定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990年,国家教委、卫生部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应积极做好近视、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病、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1992年,卫生部、国家教委、全国爱卫会发布《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 试行) 》,强调关注学生常见病防治,提出了全国学生贫血、龋齿与牙周疾病、营养不良、沙眼、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经过各地教育、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城乡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贫血患病率、肠道蠕虫感染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学生龋齿患病率仍较高。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城市男、女生,乡村男、女生7岁年龄组乳 牙龋齿患 病率分别 为55. 8%,57.5%,62.1%,62. 6%; 12岁年龄组恒牙龋齿患病率分别为19.8%,18.6%,18.6%,23.9%,学生龋齿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视力不良是青少年检出率最高的常见病,视力不良包括远视、近视、散光等各种屈光不正,其中近视占视力不良的85%以上。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 ~ 12岁学生视 力不良检 出率为40.9%,13 ~ 15岁为67.3%,16 ~ 18岁为79.2%,19 ~ 22岁为84.7%( 城市84.1%,乡村85.3%) 。在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的同时,又出现低龄化倾向。

肥胖是因营养过剩、缺乏锻炼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体内脂肪过度蓄积。肥胖不但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而且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1985—2010年进行的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 ~ 22岁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逐年增长,1985年大城市男女生超重检出率仅略高于1%,肥胖检出率在0.1% ~0.2%之间; 2010年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2%,13.8%,12.7%和8.6%。2005—2010年乡村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年平均增长速度已超过城市,乡村学生超重肥胖防控工作应引起广泛重视。

9 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要求,应该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

2008至2013年,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猩红热、甲型肝炎是全国学生中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最多的传染病,占该年报告学生甲、乙类传染病总数的87%以上。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风疹、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是全国学生中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最多的传染病,占该年报告学生丙类传染病总数的96%以上,其中流行性腮腺炎一直处于丙类传染病发病的首位。2012年学生中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为539 663例,死亡数为184例,报告发病率为248. 43 / 10万,死亡率为0. 085 / 10万,病死率为0.034%。

上一篇:许桥小学游记作文下一篇:工伤死亡赔偿计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