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诗词心得体会

2024-05-11

学习经典诗词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学习经典诗词心得体会

中华经典诗词知识竞答学习资料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C)。A.春色 B.梨花 C.雪景 D.雨景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A)。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D.《夜书所见》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B)的壮观景象。A.泰山 B.庐山 C.黄山 D.华山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B)的名句。A.李白 B.王维 C.王昌龄 D.杜牧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君”指的是(B)。A.李延年 B.李龟年 C.崔九 D.李范 6.被称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B)。A.王维 B.王昌龄 C.王之涣 D.王国维 7.下面属于晚唐诗人的是(C)。A.王维 B.韩愈 C.李商隐 D.文天祥 8.下面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A.白居易 B.柳宗元 C.苏轼 D.韩愈

9.“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是唐代诗人苏味道的诗句,诗中“火树银花”指的是?(B)A.树木茂盛的场景 B.大放烟火的夜晚 C.星光灿烂的夜空 D.百花盛开的景象

1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联诗描

写的是那个地方的景色?(B)

A.杜甫草堂 B.武侯祠 C.白帝城 D.先主庙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哪首作品,表现了她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B)

A.《声声慢》 B.《夏日绝句》 C.《偶成》 D.《如梦令》 12.“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作者是(A)。A.罗隐 B.李白 C.苏轼 D.崔护

13.“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诗人写给谁的?

(B)

A.丈夫 B.官员 C.同窗 D.公婆

14.“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描写的是六朝古都之一,指下列哪座城市?(A)A.南京 B.开封 C.杭州 D.洛阳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 B.姻缘 C.嫦娥 D.妻子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1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长椅

1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19.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C.二尺 D.一丈 2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B)。A.王勃 B.张九龄 C.张若虚 D.王昌龄

2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A)A.李商隐 B.骆宾王 C.李清照 D.杜牧

22.“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A)A.元好问 B.柳永 C.晏殊 D.元稹

2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A.诸葛亮 B.周瑜 C.曹操 D.刘备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B)的作品。A.孔子 B.屈原 C.宋玉 D.荀子

2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A.左思的《三都赋》 B.班固的《两都赋》 C.司马相如的《长六赋》 D.扬雄《甘泉赋》

26.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爱国名言及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

A.张飞 B.关羽 C.卫青 D.李广

2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A)。

A.《长歌行》 B.《短歌行》 C.《长恨歌》 D.《从军行》

2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B)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许仙和白素贞 2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名句?(B)A.苏轼 B.陶渊明 C.李白 D.陆游

30.在《诗经》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指的是:(B)。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D.自然灾害

31.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的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C)的作品。A.陆游 B.岳飞 C.辛弃疾 D.李清照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B)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

33.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C)。

A.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君忆 B.北风厉兮肃冷冷,胡笳动兮边马鸣 C.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D.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4.“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唐代诗人(B)。A.李白 B.李商隐 C.李贺 D.李绅

3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是(C)写的。A.王维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

36.“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B)。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37.小楼一夜听风雨,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C)A.陆游《游山西村》 B.苏轼《新城道中》 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D.陆游《书愤》

38.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A)

A.中秋 B.重阳 C.清明 D.除夕

39.“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句的作者是(B)。A.李白 B.崔颢 C.王维 D.孟浩然

40.唐朝时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下列诗人中,生活在晚唐的是(D)。A.王维 B.陈子昂 C.李白 D.李商隐 41.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A.谢灵运 B.陶渊明 C.王维 D.李白 42.“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出处是(C)。

A.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之一 B.王昌林的《从军行》其一 C.王翰的《凉州词二首》其一 D.李颀的《古从军行》 43.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D)。A.王勃 B.杨炯 C.卢照邻 D.骆宾基 44.“推敲”的典故出自哪位诗人的典故(A)。A.贾岛 B.李白 C.苏轼 D.杜甫

4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是指唐代诗人(D)。A.杜甫 B.李白 C.孟郊 D.孟浩然

4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谁的诗作?(A)A.陆游 B.辛弃疾 C.柳永 D.晏殊

47.“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出自谁的诗句(A)。A.李白 B.李商隐 C.李贺 D.晏殊 48.下列属于咏史怀古的词作是(A)。

A.《念奴娇赤壁怀古》 B.《春望》 C.《旅夜书怀》 D.《秋词》

49.杜甫《登高》一诗中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句子是(D)。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0.苏轼《定**》一词中表现作者不畏困难,不为外物所左右的两句诗(B)。A.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B.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C)A.曹操 B.曹丕 C.王勃 D.杜牧

5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描写的是哪种植物?(C)A.松树 B.梅花 C.竹子 D.柏树

53.“日啖荔枝三百颗”出自哪位诗人笔下?(A)A.杜牧 B.苏轼 C.杜甫 D.苏辙

5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A)的名句。A 叶绍翁 B 白居易 C 杜甫 D 杜牧 55.李白的《将进酒》中“会须一饮”多少杯?(A)A.三百 B.四百 C.二百 D.五百

56.“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出自谁的作品?(A)A.李延年 B.李龟年 C.李煜 D.李商隐

57.“晴空一鹤排云上”出自刘禹锡的那首诗?(A)

A.《秋词》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C.《登高》 D.《竹枝词》 58.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下面哪个成语?(A)A.司马青衫 B.门庭若市 C.门前冷落 D.灯火阑珊 59.“醉翁”最早指的是哪位诗人?(A)A.欧阳修 B.苏轼 C.杜牧 D.杜甫 60.下列属于描写夏天景象的诗句是(D)。A.草色遥看近却无 B.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C.碧云天,黄叶地 D.小荷才楼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1.下列诗句不是描写乡愁的诗句是(D)。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的东风面指的是(B)

A.冬天的风 B.春天的面貌 C.春风 D.东风的面容

63.“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描写的是苏轼被贬密州的一次什么场景?(D)A.出游 B.打仗 C.结婚 D.出猎

64.“莲”在古典诗词中不代表以下哪个意思?(A)A.相思 B.怜爱 C.美物 D.爱情

6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谁的词句?(B)A.柳宗元 B.晏殊 C.苏轼 D.韩愈

66.“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指的是什么?(A)A.眉毛 B.山峰 C.屏风 D.枕头

67.“香山居士”是下面哪位文人的号?(C)A.苏轼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68.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A)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6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B)。A.男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三四岁 C.男子十五六岁 D.女子十六七岁 7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C)的景色? A.北海 B.苏州 C.西湖 D.扬州

71.贾岛作诗,锤字炼句,精益求精,曾用“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来评价自己的作品,贾岛写了那首诗之后才让他自己做出了这样的评价?(C)A.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B.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C.鸟宿池边树,僧敲夜下门 D.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2.下列不属于贾岛的作品是(D)。

A.《寻隐者不遇》 B.《题李凝幽居》 C.《剑客》 D.《无题》 73.作为六朝古都的洛阳,下列哪首诗与洛阳无关(A)。

A.《春夜洛城闻笛》 B.《次北固山下》 C.《芙蓉楼送辛渐》 D.《春望》 7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出自谁的作品?(A)A.王湾 B.张九龄 C.孟浩然 D.王昌龄 75.唐代留存古诗最多的诗人(C)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昌龄

76.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中表达作者乐观与自信的诗句?(A)A.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D.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7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首诗?(D)

A.《终南山》 B.《送元二使安西》 C.《汉江临泛》 D.《使至塞上》 78.下列哪一句不是李白《将进酒》里的诗句?(D)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9.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中的清辉指的是(B)。A.烛光 B.月光 C.夕阳 D.日光 80.下列与秋天无关的诗是(C)。

A.杜甫《登高》 B.刘禹锡《秋词》 C.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D.李商隐《夜雨寄北》 81.下面那句诗出自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名句?(C)A.远近高低各不同 B.千里共婵娟 C.淡妆浓抹总相宜 D、松间沙路净无泥 82.下列不是词牌的是(D)。

A.水调歌头 B.卜算子 C.念奴娇 D.窦娥冤 83.下列哪首诗出自曹操之手(B)。

A.《长歌行》 B.《短歌行》 C.《长恨歌》 D.《行路难》

84.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中的西陆指的是(B)。A.夏天 B.秋天 C.春天 D.冬天

8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出自那首诗(A)。

A.王绩《野望》 B.王勃《滕王阁诗》 C.高适《燕歌行》 D.骆宾王《在狱咏蝉》 86.下列既作诗又做词的文人是(C)。A.李商隐 B.李贺 C.苏轼 D.杜甫

87.屈原被认为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屈原?(C)A.《离骚》 B.《九歌》 C.《神女赋》 D.《天问》

88.杜甫《春夜喜雨》中有“花重锦官城。”其中“花重”的原因(A)。A.下雨 B.花多 C.下雪 D.晾衣服 89.下列不属于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是(D)。

A.白居易《卖炭翁》 B.杜甫《兵车行》 C.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D.李白《蜀道难》

90.“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出自谁的爱情故事?(C)A.辛弃疾 B.苏轼 C.陆游 D.柳永

91.“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是哪位诗人写给哪位好朋友的诗句?(A)A.元稹写给白居易 B.刘禹锡写给元稹 C.柳宗元写给刘禹锡 D.韩愈写给柳宗元

92.《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压全唐”,它的作者是谁?(B)A.张九龄 B.张若虚 C.张籍 D.王昌龄

93.歌词“愿得一人心”出自卓文君的哪首诗作?(D)A.《暮江吟》 B.《怨郎诗》 C.《诀别书》 D.《白头吟》 9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那场战役有关?(B)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围魏救赵 D.长坂坡之战

95.“愁”是诗人笔下经常出现的主题,下列描写“愁”的名句中,哪一句属于男子作闺音?(A)A.“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B.“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C.“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96.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被称为清初第一词人,“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的下一句是?(A)A.“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B.“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C.“将军白发征夫泪” D.“总是离人泪”

97.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有一名句:“儿童相见不(B),笑问客从何处来。” A.相知 B.相识 C.相认 D.相问

98.南唐的词人不包括?(D)A.冯延巳 B.李璟 C.李煜 D.温庭筠

99.诗人林逋被称为“梅妻鹤子”,下列名句哪一句出自林逋笔下?(A)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B.“花自飘零水自流”

C.“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100.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写的是哪种植物?(C)A.菊花 B.槐树 C.梅花 D.桂花

10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哪位诗人笔下,抒发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悲壮情怀。(B)

A.林则徐 B.谭嗣同 C.梁启超 D.康有为

102.下列写“月”的诗句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C)。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03.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欧阳修为“文圣”,下面哪位人物被称为“诗家夫子”?(B)A.苏轼 B.王昌龄 C.陆游 D.李商隐

104.唐杜甫《春夜喜雨》这首诗中有一个句子常被人们引用:形容教化人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句子是(C)。

A.好雨知时节 B.当春乃发生 C.润物细无声 D.随风潜入夜

10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B)。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06.“蓬头稚子学垂纶”中“垂纶”是指(B)。A.直直的线 B.钓鱼 C.钓钩 D.纺线 107.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C)

A.《陌上桑》 B.《长歌行》 C.《孔雀东南飞》 D.《子夜歌》

108、岑参的《逢入京使》中“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故园”指什么?(A)A.长安 B.洛阳 C.南京 D.汴京

109.“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描写的名胜是(B)。

A.山东济南大明湖 B.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C.杭州西湖苏堤 D.湖北武汉黄鹤楼 110.“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D)。

A.白居易《忆江南》 B.苏轼《水调歌头》 C.李白《古朗夜行》 D.杜牧《秋夕》 111.以下哪一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D)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风不度玉门关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春风又绿江南岸 112.李绅《悯农》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揭露的是(C)。A.遇到大灾害 B.干活不努力 C.制度不合理 D.有志难报国

113.“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中的“合昏”指的是(A)。A.合欢花 B.夜来香 C.夕颜 D.杜鹃花

114.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一共向我们刻画了(B)位人物形象。茅檐底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A.4位 B.5位 C.6位 D.3位

115.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表达的是(B)。

A.以“喜”来贯穿表达了爱国之情 B.以“悲”为主线表达了爱国之情 C.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情感 D.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1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东风指的是什么?(B)A.水淹七军 B.火烧赤壁 C.草船借箭 D.官渡之战 117.下面哪句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A)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8.“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是(C)。A.王昭君 B.西施 C.杨玉环 D.貂蝉

119.《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C.二百首 D.三百一十五首

12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A)。

A.因为 B.坐下 C.座位 D.遇见

121.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国故址在今(C)境内。A.陕西 B.内蒙古 C.新疆 D.甘肃 122.《书愤》的作者是(C)。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12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中“蛱”的意思是(A)。A.蝴蝶 B.蜜蜂 C.蝙蝠 D.蜻蜓

124.“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出自哪位诗人?(A)。A.李白 B.李商隐 C.苏轼 D.陶渊明

125.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A)。A.应当 B.面对 C.通“挡” D.吟诵 126.下列古诗表述的节令依次是(C)

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A.元旦 重阳节 清明 B.春节 中秋节 清明 C.春节 重阳节 清明 D.元旦 端午节 中秋 127.下列诗句中出自杜甫的是(B)。A.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12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C)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9.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唐代的是(C)。A.王维 B.岑参 C.马致远 D.白居易

130.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作者是(A)。A.李白 B.王维 C.欧阳修 D.张九龄

131.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A.王维 B.孟浩然 C.李商隐 D.王昌龄

132.被人们誉为“秋思之祖”的是下列哪首诗词(D)。

A.《观沧海 》 B.《次北固山下》 C.《如梦令 》 D.《天净沙》 13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李商隐的诗句,诗题是(A)。A.《夜雨寄北》 B.《观书有感》 C.《过故人庄 》 D.《滁州西涧》 134.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是(A)。A.辛弃疾 B.陈亮 C.陆游 D.岳飞

135.“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C)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136.《九溪十八涧》运用了(A)的修辞方法。

A.重言 B.比喻 C.拟人 D.排比

137.《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C)。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38.《山市》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他是(D)的文学家。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39.《乐府诗集》是宋代(B)所编的。A.王安石 B.郭茂倩 C.李清照 D.朱熹

140.下列诗句中,其中一句不属于表达诗人旷达胸襟的(B)。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1.《七步诗》的作者是(C)。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阮瑀

142.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 词》,后者词集是(D)。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1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A)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D.范仲淹 144.李白的诗风是(B)。

A.沉郁、雄浑 B.豪迈、奔放 C.通俗、易懂 D.狂傲,不训 14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A)的诗句。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D.李白

14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A)。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绝句》 D.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A)的《别董大》。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辛弃疾 148.《塞下曲》的作者是(B)。A.刘禹锡 B.卢纶 C.柳宗元 D.李白

149.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A)A.中秋 B.重阳 C.清明 D.上巳

150.“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的是(A)。A.梅花 B.菊花 C.莲花 D.梨花

15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是(B)的诗句。A.王勃 B.叶绍翁 C.高适 D.李白

153.“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A)诗。A.风 B.雨 C.雪 D.雾

15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出自王维的(A)。A.《鹿柴》 B.《山中》 C.《鸟鸣涧》 D.《夜归鹿门歌》

15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自(C)的《早发白帝城》。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15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朝诗人(C)的佳句。A.李白 B.刘禹锡 C.柳宗元 D.李白

157.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中“红”指的是(B)。A.红色 B.花 C.树叶 D.枫叶

15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游子吟》,这是一首赞美(B)的诗。A.父爱 B.母爱 C.师爱 D.爱国

159.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D)。A.《满江红》 B.《浣溪沙》 C.《蝶恋花》 D.《临江仙》

160.“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虞世南的诗句。诗人借写(C)的声音能传得很远来说明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的名声也自然会流传四方。A.鹰 B.黄鹂 C.蝉 D.仙鹤

16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出自(A)的《绝句》。A.杜甫 B.王维 C.王之涣 D.孟浩然

16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佳节”是指(B)。

A.中秋节 B.重阳节 C.春节 D.上元节

163.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苏轼也对柳永持贬斥态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B)。

A.《望海潮》 B.《八声甘州》 C.《雨霖铃》 D.《满江红》 164.“桑之未落,其叶若沃。”出自诗经的(D)。

A.《王风• 黍离》 B.《小雅 •鹿鸣》 C.《小雅•采薇》 D.《卫风 •氓》

16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A)A.山西 B.陕西 C.山东 D.江西

166.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C)。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16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D)。A.北京 B.南京 C.扬州 D.镇江 168.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A)。

A.白石道人 B.青莲居士 C.易安居士 D.淮海居士

16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诗人?(B)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7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A)A.李白《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B.孟浩然《早寒有怀》 C.杜甫《月夜忆舍弟》 D.元稹《离思五首》

171.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C)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72.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D)。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73.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C)。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174.“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C)。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刘备

175.李白诗“我来竞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景的一联是(B)。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17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D)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177.毛泽东在“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借用了谁的诗句(A)。A.李贺 B.李商隐 C.杜牧 D.晏殊

178.陈沆的《一字诗》全诗中共出现了多少个“一”字?(A)

A.10 B.8 C.9 D.6 17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D)。

A.断肠人在天涯 B.月是故乡明 C.愁见河桥酒幔青 D.独怆然而涕下 180.《春晓》题目中的“晓”意思是什么?(B)A.天亮 B.早晨 C.知晓 D.破晓

18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哪首词?(A)A.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B.李煜《捣练子令》(深院静)C.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D.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182.“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出自陶渊明的那首诗?(A)

A.《杂诗》(人生无根蒂)B.归园田居(其一)C.《饮酒》(其五)D.《归去来兮》 183.苏轼的“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哪首词?(B)A.《念奴娇》(赤壁怀古)B.《定**》(莫听穿林)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D.《江城子》(密州出猎)

184.“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出自下列哪部诗作?(A)A.《春江花月夜》 B.《望月怀远》 C.《月下独酌》 D.《春望》 185.“溪云初起日沈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笔下?(A)A.许浑 B.李白 C.杜牧 D.李煜

18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哪首诗?(B)

A.《锦瑟》 B.《无题》(相见时难)C.《无题》(重帏深下)D.《夜雨寄北》

187.表现战士英勇无畏和爱国热情的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谁的诗?(B)A.王维 B.王昌龄 C.曹植 D.李白

18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D)A.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B.李 煜《乌夜啼》(林花谢了)C.晏 殊《浣溪沙》(一曲新词)D.李 煜《虞美人》(春花秋月)189.“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谁的诗句?(B)A.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B.晏 殊《浣溪沙》(一曲新词)C.李 煜《虞美人》(春花秋月)D.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190.“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谁的词句?(A)A.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B.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C.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D.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191.下列写“月”的诗句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C)。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9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近听水无声”是因为(C)。A.没有看见水 B.水流声太小 C.画上的水像真的一样 D.飘渺的烟雾遮挡了水流

193.“草色要看近却无”一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A.春 B.夏 C.秋 D.冬

19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一项是(D)。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9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A)的《马诗》。A.李贺 B.李牧 C.王维 D.陆游

19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A)的《小池》。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 D.王维

197.古龙小说《圆月弯刀》中的青青的那柄魔刀上刻着一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出自哪个诗人的哪首诗?(C)

A.陆游《游山西村》 B.苏轼《新城道中》 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D.陆游《书愤》 198.“江上往来人,但爱(C)鱼美。”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A.鲑 B.鳜 C.鲈 D.鱾

199.下列关于黄河的诗句,那一项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C)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00.反映战士慷慨报国情怀的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A)?”出自王翰的《凉洲词》。

A.回 B.活 C.生 D.徊

篇2:学习经典诗词心得体会

以脍炙人口的《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在这首诗里,他最想表达的是什么?说穿了,无非就是三个字[思故乡],但是,本来只用三个字就能表达完整的东西,他却用了四句话来说。他明明想说[思故乡],一开始却一个字都不提,先说月光,说完月光,还扯扯月光洒在地上想什么,然后他又抬头看看月光,等到低下头,才说了他最想说的那句话:[思故乡]。这就是拐弯抹角,亦即含蓄的艺术了。

中国的文学,是含蓄的艺术,哪怕是历史上被称为豪放派的词人,其词也必定含蓄。优秀的豪放诗词大家,可以兼顾含蓄和豪放这两种看似不兼容的东西。比如苏轼有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看他这首词,题目是赤壁怀古,那么主题当然是怀古,可细看之下,他的上阕,却几乎是在描景,描景做好了铺垫,然后才在下阙开始怀古。这就是豪放中的含蓄。

有的时候,含蓄地表达,往往比直白的表达更具效果。举一个普通的例子,A:[你好漂亮喔] B:[那个……这里的景色真美呢,但是……我觉得,景色再美,跟你比起来,也要黯然失色了] A句和B句相比,哪句更能打动人?我觉得是B句,A句往往给人空泛,没有实感的感觉,你好漂亮,到底怎么个漂亮法呢?单从文字无法推测出这个[你]美到什么程度。而B句,则形象了很多,这里的景色美,你比景色更美,这就有了一个比较了。但是还不够,景色有多美,还得用更巧妙的技巧将它的美表现出来,才是最成功的。[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我认为这就是《静女》含蓄的境界。

说了半天含蓄,再回归正题,说技巧的运用,其实,正如上文所提,技巧,说难听点就是拐弯抹角。说好听点,就是让你的诗词更富东方之美的不二法门。

下面,我将粗略介绍[技巧]的使用技巧。

传统的技巧,虽然使用起来五花八门的,实际上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种,[赋比兴],赋:平铺直叙,讲究铺排,陈列。相当于现在的排比。比:以一物比一物,相当于类比,比喻。兴:以一物兴一物,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的象征。可以说,一切的技巧,都离不开这三种。

首先说赋,这种将一连串联系紧密的事物用一定结构,语气铺排起来的手法,往往适合在篇幅较长的作品中出现。引用曹植《洛神赋》里的一段[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将所见所闻如实铺排出来,这就是赋法,当然,这里使用的手法不仅仅是赋法,赋中还包含了比兴的手法,比如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以惊鸿,游龙来描述洛神的风采。这说明,我们在使用技巧时,未必要只用死一种技巧,而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技巧,将两种以上的技巧熔铸在一句之中。

再说比,这可以说是最普遍的手法了,以彼物比此物,用一种人们日常熟悉的事物来跟另一种事物进行类比,让那另一种事物变得形象,生动,更突显其特征,让人便于联系。像什么[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都是。

最后说说兴,以一物兴起另一物。以开篇提到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邹忌是怎么讽的?我们不妨看一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他一开始不是直接说[王之蔽]甚矣,而是举类似(徐公和我谁美)的例子来从[己之蔽]说起,妻一人私我,妾一人畏我,客一人有求于我,我尚且如此,如果换做王,六宫宫妇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那么[王之蔽]就比[我]甚了。由[己之蔽]兴起[王之蔽],这就是邹忌讽谏的艺术了。

说完技巧的类型,接下来就说说技巧应用的要义。

技巧应用,小到一句,大到全篇,都有涉及,先说小的,一句两句的小技巧。刚才也说了,技巧的运用,就是拐弯抹角地(委婉含蓄地)表达你想要表达的东西,那暂且去掉定语,那么技巧就是为表达服务,使用技巧说到底就是为了让表达更加委婉含蓄,更加有质感。让抽象的东西变得具象,让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把虚的东西写实来,对这就是化虚为实。

第一,[虚实概念]我们有的时候,想要表达的情感,往往是模糊的,以一个比较受欢迎的题材为例[愁],很多人喜欢写愁,情愁,乡愁,国愁,什么都来了。可是愁这种东西,是很抽象的,[我想家了]这是乡愁,但是人们不会用[乡愁]这种抽象的东西来表达,而是用更有实感的,具象的[家]来完成表达,思乡之愁,故乡里你最想什么?想家,进一步,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想家了],[我想念家里的母亲]这些平凡的语言,把抽象的[乡愁]转变成具体的人,物[想故乡的家],[想家里的母亲]这就是一个1化虚为实的过程。

再举一例,还是说愁,我说我很愁,谁知道你有多愁?我的愁,就像我的头发这么长,这就是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说我有很多愁,谁知道你有几多愁?我的愁就像江水流过一样,源源不绝,这就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今天要走了,朋友来送我,我很感激,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谢谢你呀,你来送我真是太感谢了,我到底有多感谢你呢?潭水很深,但是不及你对我的送别情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二,[绿叶理论/违和感源于跟周围事物的不一样,违和感就是存在感]鲜花需要绿叶的衬托,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跟秋香初遇的场景,在相遇之前,他听朋友说,华府最美的是秋香,可是当他亲眼看见秋香时,却觉得她长得很普通,他的朋友说[鲜花需要衬托的嘛]接下来,秋香身边的如花姐姐纷纷转过头来,在一群如画姐姐[绿叶]的衬托下,秋香马上……

有的时候,我们为了凸显某一事物的形象特征(存在感),往往需要有一些乐于奉献的绿叶。鲜花要长在绿叶周围,鹤要立在鸡群里,赤面长须的关云长只能有一个。

形象特征的鲜明度其实也可以用存在感来解释,存在感,我个人以为是由对象与周围事物在某一方面格格不入而造成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上的冲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感构成的重要因素,就是某些方面的不一致。存在感就是违和感。

[绿叶理论]说得专业点,也可以说成是什么[以动衬静]之类的,对在每个人都慢条斯理地散步的步行街上,一个忽然进行百米冲刺的人肯定更具存在感,[教室里静悄悄的,静得连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见]也是这种用法,动和静,明和暗,正义与邪恶,凡是能造成矛盾冲突的,都可以作为鲜花与绿叶,而且随时都可以角色互换。当然了,你也可以把这种手法叫做[对比],对于这个理论,我推荐参考[轻肥]。

小技巧还有很多,但现在就先讲到这里,剩下的请另外找时间学习领悟。基本上做到这些,要出好句的不难了了,要出好篇,就得在整体上下功夫。

从整体下的功夫,说穿了就是构思。在这里,与其继续称之为技巧,我更愿意将它称为[章法],一般来说,对整体的最低要求,就是要句子连贯,一首诗不论多少句,都得紧密联系起来,至少让人看了觉得这是一首诗而不是几个句子。[起承转合]是最基本的章法了,还是以[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首句以月光为起,[疑似地上霜],次句承接首句,进一步描述月光的颜色,[举头望明月]举头的是谁?没错,举头的主体不是前面的月光,而是诗人,这一句开始由描景转向写人,[低头思故乡]末句合,怎么合,以诗人的心中所思所想作结,诗人看着明月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诗人在这里做出了回答,诗人抬头看着明月,低下头时,便不禁去[思故乡]。

[起承转合],没有谁是最重要谁不重要什么的,四个部分都一样的重要,哪个部分处理不好,都会直接掉级。

当然,篇幅较长的作品,还可以在[起承转合]的框架之下添加新的东西,起承,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渲染,铺排,然后才转,合。也是可以的。又或者像填词一般,上半填词铺垫,下半抒情,也行。章法是多种多样的,怎么选择,就看你喜欢啰。

诗词中的[起承]部分,我认为也可以称之为铺垫,没错,写诗叙事抒情需要有铺垫。我们参加比赛的时候,[有一群人看着你们,为你们呐喊助威]跟[场上空无一人,连个喊加油助威的人都没有]相比。结果哪种情况更有比赛的氛围?我偏向前者,没错,要的就是这个氛围,赛场上需要这些路人观众来营造氛围,诗词也需要一些东西来营造氛围,而这些用来营造氛围的东西,我认为就是用来[铺垫]之物,没错,抒情叙事也需要氛围,营造氛围需要这些绿叶的无私奉献。虽然这又回归到小技巧中的绿叶理论,但是这个很重要,所以需要重复一遍。

最后,运用技巧,首先得先学习各种技巧,从古诗中感悟。动笔之前,先存运用技巧的意识,然后才动笔,写完之后,发现哪里没有技巧,写得不够含蓄的,就马上修改。久而久之,技巧娴熟了,即使是信手拈来,也能写出好的诗词。

在使用技巧时,也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因为使用技巧而导致表达不清,意义不明。前文也说过,技巧说穿了就是为表达而服务的,因为使用技巧不当,而导致诗词从根本上意义不明,就舍本逐末了。一般来说,技巧往往会让表达更加清晰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对技巧的运用还不熟悉,这就更加需要锻炼了。

第二,不要用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字词句,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假如某一天,大家都约定不用[谢谢]来表示感谢了,那么[谢谢]这个词自然就失去了感谢的意味了,因为语言是约定俗称的,没有接受者或者接受者不是主流,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除非你有信心能够让大家都接受你对某个字词所添加的新的含义,那么最好不要生造不合文法,传统的词句。

篇3: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古诗词

一、开宗明义 名句引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 一些学生虽然对经典古诗词不感兴趣, 可是他们对其中一些久为人们传诵的名句却非常喜欢。于是, 我们就可以此为突破口, 用名句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每节课的课前都安排了一个常规性的项目——为学生提供经典古诗词中的名句, 并由此来牵引他们学习经典古诗词。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出示名句。

出示后, 询问学生它的出处、作者及含义。如果学生回答正确, 就一起复习一遍;如果学生回答不正确或答不上来, 自然就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这时可进入下一步操作。

2.出示整首诗或词。

教师串讲诗词, 讲解名句的原意, 再联系实际, 讲解其引申义或比喻义。

3.引导背诵。

在竞争氛围中, 鼓励学生背诵。比如, 我给学生提供“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诗后, 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沧海”这个成语。但当我问及它的出处及作者时, 学生都连连摇头。这时, 我给他们出示了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在我串讲了这首诗之后, 学生惊叹不已, 对诗人元稹的高尚情操都非常敬佩, 于是纷纷吟咏上了这首诗。这时, 就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二、归类迁移 拓展激趣

在用名句牵引名诗, 激发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可进行知识的横向迁移, 即以名诗词为依托, 拓展到对写同类事物的其他诗词的学习上。例如, 我曾经给学生出示宋代诗人卢梅坡“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 让学生说出它的出处, 并联系实际, 说出其中所蕴涵的哲理。学生很快就能领悟到诗中所蕴涵的辩证法思想。当我把整首诗出示给学生后, 他们连声称赞。接着, 在第二节课, 我又把卢诗《雪梅》 (其二) 出示给他们, 经比较欣赏, 他们不仅认识到了梅的高雅品格和顶霜傲雪的顽强精神, 而且还认识到了诗人的高雅气质和高尚人格。在此后的几节课, 我陆续给学生出示了宋代诗人工淇的《梅》、王安石的《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和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词。

在让学生接触了上述有关咏梅的诗词后, 我让他们对这些诗词加以比较、整理、总结, 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进行概括整合, 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实践证明, 这样的迁移拓展可以达到以下目标:首先, 它可以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将所学的诗词进行概括化、系统化, 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知识结构;其次, 它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写同类事物的诗词的比较鉴赏, 提高对经典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如若己出 涵咏成趣

“涵咏成趣”是指让学生沉浸其中, 细细体味, 反复吟咏, 自然成趣。古人有吟咏的习惯, 我们今天学习经典古诗词同样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涵咏, 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 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 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诗词作品;消化, 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 反复吟咏, 细细体味诗中的意境, 从而参透作品, 获得审美享受;积累, 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 加深记忆, 储存记忆。

我国经典古诗词非常讲究节奏和韵律, 读来都是朗朗上口, 这有利于我们体味其中的意境, 与诗人产生共鸣, 从而陶冶性情。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审美感知能力。长期坚持吟咏经典古诗词, 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其节奏韵律, 还可以掌握其句式特点、词语的运用。时间久了, 学生自然会形成对经典古诗词的感知能力。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其《朱子读书法》中说:“大抵观书, 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自得尔。”我们在教授经典诗词过程中, 可完全借鉴了这种方法, 即让学生的反复吟咏, 必须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一句话, 言和意都“如若己出”。

四、仿写古诗 创作显趣

学生在唱吟古诗词中领会诗意韵律, 逐渐会产生模仿创造的冲动, 会尝试着去模仿古诗词和经典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有一留守学生仿唐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家乡真孤独,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问双亲在何处, 心中有无儿女情。”以诗来倾诉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 但比较新鲜, 学生会积极参与进来,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使其更主动地掌握古典诗词的内在规律, 对古诗词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更能让学生在模拟创作的过程中,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4:学习经典诗词心得体会

选好“经典园诗词”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事,选取的诗词既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要激发学生持续增长的学习热情。所以笔者和班里的诗词学习骨干选取适合本年级的诗词布置在经典园中,并且能够保持一周一换的频率。每周根据排定的主题选取不同类别的一组诗词。

这些一期期围绕主题的一组组诗词的出现,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班级骨干分子的引领,学生开始去遨游中华经典诗词的海洋,同时经典园里作品也引导学生去模仿收集诗词,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功效,也以最快的速度丰富了班级经典园诗词作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经典诗词的幸福感,还相继出现了一些诗词的研究小组。

二、怀“经”回家

让每个学生能够每天怀着经典诗词回家,这是我们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目标追求。我们贯彻学校创建市绿色学校理念之一“活绿时间”,让全体学生在有意无意的休息时间里受到经典诗词的浸润。我们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要学生回家时,都要在诗词经典园前看一两分钟,读一读或者背一背诗词,让每个学生怀着经典的诗词回家。根据本班好多学生每天上放学是坐公交车的,所以,我们发动班里的学生制作了经典诗词卡片,以备学生在上放时的公交车上进行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天天与祖国博大精深的经典文化相伴、相走、同眠。

在这个怀经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把这个教育的触角伸向了学生的上放学之路,学生可以在车上自读,也可向车友一路宣读并评点,带动了其他班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同时这个学习也伸向了家庭,孩子能够带领父母进行诗词的学习,或者在父母、长辈前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特别是笔者利用家访和家长会,进行沟通,推荐宣传班里开展的诗词学习活动,使许多家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经典诗词学习中来。形成了一辆书香公交车,一班书香家庭的良好氛围。

三、写“经”休闲

经典诗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内化,结合学校提出的“体育、艺术2+1活动”的要求,我们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这里的写就是指书写,让每一个学生进行硬笔和软笔书法的练习。印制诗词的楷书或行书硬笔作品,在教室“诗词经典园”边张贴了由书法老师用毛笔写的诗词作品,经典园前面的桌子放置毛笔字专用水写纸、毛笔及水瓶,学生在下课时间,还有在放学回家之时,都可以进行书法的练习,既背读了诗词,又进行了书法的练习,真可谓一举两得。当学生的字练得差不多时还邀请书法老师进行点评,当得到老师认可时,可以凭作品到大队部争得“书法章”。所以,在书写经典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把练字当成作业,更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休闲方式,这里的练字是一种学习毅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又让学生在校的时间里进行了充分的无声的经典学习。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有一点空就可以到学校经典园用毛笔照着范例进行书法的练习。当然,只要是取得书法章的队员的作品都能安排在学校的宣传窗进行展示,甚至还有机会在校报上刊登发表。

四、教“经”练技

推广的骨干学生分:(1)朗诵小组。他们负责对全班同学进行朗诵上的指导,当然,对从事经典诗词朗读示范的学生有比较高的要求,要会背诵指定的诗词各20首。能有较好朗诵技巧,在教学中对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有较好的处理,使每一首诗或词的朗读示范都让大家感觉是一种艺术享受。为了激励朗诵小组成员,还专门组织全班同学对他们进行考核和最佳朗诵教员的评选。这批活跃的朗诵小组成员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能力,还提高了文学素养。他们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可以拿到“金话筒章”,获得与中央电视台优秀主持人相仿的荣誉。(2)诗词通小组。他们负责对全班同学进行答疑,如果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诗词意思,甚至表达什么等都可以得到解答。(3)宣传小组。他们负责对经典园的管理、布置,还负责适当的时候把班级的诗词学习成果向外界介绍等。对班级经典诗词卡片进行组织流通,让卡片能快速流转。

五、议“经”明志

自古就有“诗言志”的说法,我们在通过经典诗词的学习中,总要给学生有所启示,有所心得。我们通过召开一系列主题研讨会。如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来感受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的极高的艺术境界。如从《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等。通过开主题研讨会、写读后感等。让每一个队员在学习经典诗词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思想不断成熟。在讨论中的观点、感想文章和模仿写的“新诗”又在经典园中进行展示,以引起更深、更广的争论和思考。深刻体会经典诗词对我们学生的影响力,同时领略经典诗词无穷的魅力。

我们通过以经典诗词为抓手进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与研究给学生提供精神滋养,让他们喜爱阅读,为他们构建了理想的文化生态。以选经、怀经、写经、教经、诵经、搜经、议经等手段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成熟,同时更为书香班级的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篇5:学习经典诗词心得体会

张广平

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思想和认识上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是深刻理解了《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

二是进一步学习了法律责任。为了防止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给国家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安全生产法》对企业法人的安全决策及行为作出了规定。没有按照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没有对企业从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后持证上岗的,没有对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物品项目进行安全设计的,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对生产安全伤亡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都规定要给予行政处罚,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予以关闭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决定。”第九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三是安全监管方面更加具体深入。《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作为安全管理工作者,在下一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将积极落实自身的岗位职责,继续保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坚持以《安全生产法》为准绳,指导安全工作的方方面面。努力创造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一是要牢记《安全生产法》对本岗位所做的明确规定;“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谦虚谨慎,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以身作则,持证上岗。努力做到安全管理专业化,知识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要深入学习、加强培训、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我们将加大对《安全生产法》的宣传力度。利用“安全生产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安全教育等机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宣传活动,力争使安全生产知识深入我单位,形成“心中有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沿海.经典建设有限公司武汉项目部

篇6:国学经典学习心得体会

陈平

2010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与教育》的在线学习,这次学习分为四个教学视频,我用半个月的时间看了好几遍教学视屏,总计用时20多个小时。另看完教材《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一、二)。原来我对国学仅仅是知道而已,平时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受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制,也是粗约的给小学生讲解,并未更深地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从《国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对中国人的影响上过多考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学习国学,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孔子及其他教育家、思想家的学说。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细读《论语》,颇有感触。《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孔子还认为,和正直,诚实守信,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和谄媚的人,虚伪阴险的人,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同时他还认为,如果以适度的礼乐来节制自己,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以拥有很多贤德的朋友为快乐,对人是有益的,而以骄奢淫逸,游荡忘返,宴饮荒淫为快乐,对人则是有害的。这些言论,简洁明了,教人自我警醒,让人持守美德或教人弃去偏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几句话牢记在心,时时警醒自己,应该说在修身行事方面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教育学生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努力并成为国家的栋梁。而要达到此目的,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教师必须修身养性,经得起各种不良现象的诱惑。

(二)学习《国学》,让我懂得如何学习和如何教育学生。《明儒学案》曰:“古人之於学者,其不轻授如此,盖欲其自得之也。即释氏亦最忌道破,人便作光影玩弄耳。”古代的老师不轻易的传授知识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即便佛教传经也最忌讳完全说破,因为那样学生就会轻松获得而把学习当成玩乐。现在的教学,再也不能用以前填鸭式的方法了,寓教于乐才是教师的首选。“师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老师要善于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答疑惑,不懂道理,学业不精湛,学生有疑惑却不能解答,这算不上老师。所以,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满斛水。

(三)学习《国学》让我学会感恩,懂得待人接物,懂得一切为了国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做好榜样,教育学生尊老,爱老,爱护弱小,让中华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扬。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和光大革命精神,一定要从国学开始。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也为我的教育事业添光加彩。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上一篇:班主任培训开班讲话稿下一篇:浙江大学考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