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语文需要瞻前顾后 教师随笔

2024-04-18

教语文需要瞻前顾后 教师随笔(共4篇)

篇1:教语文需要瞻前顾后 教师随笔

教语文需要瞻前顾后 教师随笔

东灶港初中  成新江

“瞻前顾后”词典这样解释, 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感情色彩上常含贬义。你知道吗,我要把“瞻前顾后”粗俗地理解为:“看看前面人家已经做了什么,看看后面人家将要做什么,从而确定我该怎么做。”

听上去好像有点故弄玄虚,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我是说,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况,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将学生从感性的形象思维,经济有效地过渡到理性的抽象思维上来,学生就不会感到突兀:从小学到初中,一个是山脚,一个是山腰甚或是山顶。有些知识功底差些的学生也就不至于产生心理上的恐高症,望而生畏,失去继续学下去的勇气,以致于半路掉队。这叫无缝对接。善莫大焉!

其实,昨天之前我还压根就不曾有过这种想法。我想到的只是,初中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单调、枯燥、死板,教师需要花大气力使之形象生动起来,让学生对它产生兴趣。同时又要让初一学生知道,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文章是文言文,我们从初一开始就学好它,将来好处多多。甚至,我还告诉他们,我的一部分学生写信给我,他们在高一年级中最拿手的就是文言文,每次语文考试中得分率最高的就是文言文。以此激励学生从一开始就把文言文学好。另外,当教到鲁迅、朱自清等作家的作品时,我喜欢列举他们另外的作品,并告诉他们,这些你们将在高中课本中学到。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前瞻性,让学生学好现在,同时铺好地毯,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高中。这叫“瞻前”吧。

那么,今天怎么会想到“顾后”的呢?

还是先让我说说我的“良苦用心”吧。

初一语文上册有一篇文章叫《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初一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在我的潜意识里始终有这样一种思维的定势:在此之前学生没有接触过议论文。如何让学生能顺利地进入议论文的天地呢?我先给学生讲故事--

有个幼儿园的小孩缠着妈妈要买旁边有保险轮子的小自行车。

“你要自行车干嘛?”

“我要骑自行车。”

“你还小,骑车有危险的。”

“阿姨的宝宝叫我哥哥的,他不是有自行车了吗?”

“阿姨有时间陪弟弟,我哪有空陪你呀?如果你摔下来,哪个来扶你呀?”

“不要扶的。上次我走路摔倒了,你在旁边都没有扶我。还说‘你能自己爬起来,给你香蕉’。”

“好啦好啦,我有钱了一定给你买。”

“妈妈有钱。昨天我看到爸爸给你很多钱的。”

……

我问学生,从上面的母子对话中,你看出孩子为了什么目的与母亲交涉的?孩子又用了哪些办法来让母亲满足他的要求的?

“母子对话简洁明了,朴实无华;但细细品来,句句在理,层次分明。”然后让学生看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求学生找出文章要阐述一个什么观点,摆了哪些理由。然后才引导到议论文的知识上来。

尽管这样,部分学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昨天,我们学校与东灶港中心小学联合搞了个“加强小初衔接,共商教学良策”的.活动。上午初一语数外教师听小学六年级语数外教师的课,下午换过来听课。

我惊讶了。你知道吗,我听的一堂语文课的课题是《学与问》,是比较典型的议论文,浅显易懂。只是教师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始终没有提及文体知识,但由于教师课上的循循善诱,议论文知识的内涵渗透得恰到好处,但始终没有把最后一层纸撕破--这是议论文,这是论点,这是举例论证,这是引用论证……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挺好。当然,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瞻前”一下,让六年级学生朦胧了解一下初中的文体知识,真的会有好处的。如果初中教师知道小学里会有这么好的一篇议论文,在学生要学议论文前先把它印发给学生,既让学生回味小学学习的趣味性(形象思维),也让学生懂得初中学习知识的体系性(抽象思维),从而完成从小学到初中语文学习上的无缝对接。

初中语文教师 “瞻前顾后” 确实很有必要。

张小三

篇2:教语文需要瞻前顾后 教师随笔

看肖培东老师的《教育的美好姿态》,如沐春风般清新舒适、亦如徜徉夏日浓阴下静听心声、又如观赏秋叶时内心涌动灿烂、还如站立凛冽寒风中涅槃思想。

已看完两个部分《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和《语文的表情和眼光》,可是还没有写一篇正儿八经的读后感,只是在字里行间写一点批注,现在想来,已经忘却那一偏偏在当时给我的深刻感受,只能清晰记住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真实”。还好,我记住了这个词。

他说“你是怎样的,你的课堂就是怎样的。你的品质,就是课堂的品质。不埋怨,不抛弃,教育就是耐心加智慧。”太喜欢这一句话,课如其人,真实的人,会真实地面对自己的课堂,不强求,会给春天一点时间。我面对过很多个基础差的班级,我也曾迷茫、我也曾抱怨、我也曾失落,我迷茫我该给这样的班级怎样的语文课,我抱怨我怎么会碰到这样的班级,我失落于课堂上的乱糟糟和成绩的不可直视。但是,时间是一双魔术手,将我的这些疑惑一一抹去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只不过到来的时间有早晚罢了。教育的尊严不在强势震撼,而在于点滴改变。所以呀,面对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班级,尊重他们本来的面目,给予适合他们的春风春雨,帮助他们早一点呈现出属于自己的春天。我读出了,这里的“真实”是一种尊重。

现如今的评课,总离不开“符合新课改理念”这一评价标准,结果,我们时不时打着“学生活动的丰富程度决定着这一堂课的好坏”的幌子来冠冕堂皇地评价老师们的课,殊不知,我们忘却了语文教育的本真。想当初,我也自得于自己能还课堂与学生,学生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展现出来,这样的课是多么的精彩啊。那时的我内心是躁动的,学生的心也是躁动的。而我们语文的根本是那一个个安安静静的文字啊,读文是根本,忘却了这样的本,又奈何得了语文知识大树的构建呢?肖老师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就是语文最美的境界,我也非常赞同,并且心心向往之。带领孩子们读起来,只有孩子们自己真真切切地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才能促发他们最真实的思考,而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啊。

语文,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给出了最具分量的赞美之词: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曹文轩先生也曾说过:“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理由享受这一职业,更应该满怀敬畏之心,真实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用钱梦龙老先生的话说就是“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

篇3:教师需要细“教”慢“研”

这是我们今天搞研究的实际情形。肯定地说,这是我们的功利心在作祟,是浮躁所致。

教研是“教”与“研”的融合,且“教”且“研”。“教”为“研”提供土壤,搭建平台;“研”为“教”提供阳光、空气和水分。“研”的成果必须转化为“教”的生长力,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

然而,我们在研究中选择过多,搞得过快,使研究没有了生长的“根”,缺少了生命力,成为了一种形式,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只能“年年岁岁花相似”,贻误了孩子的成长。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不是生产流水线。教研也是如此。作为农业的教研,也有其生长期,它是慢的,它与快(以及所谓的超常规、跨越式)是格格不入的。有语云:“慢工出细活。”教研必须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去做,“选地”(选准研究平台)———“选种”(选择研究主题)———“播种”(确定方案、准备研究)———“田间管理”(实施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其中发现问题,再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收获”(获得成果)———“成为食物”(成果转化)。不难想象,省略种粮的过程还能种出粮食来吗?粮食种出来了,却不能食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于研究,这些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必须沉下心去慢慢做的。

细“教”慢“研”,应该是“教研”的常态。有细“教”,慢“研”才有“根”。

细“教”,不是把“教”大卸八块,剁成肉末,而是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一颗平静的心,静静地去感受、去经历、去发现“教”中的问题,为“研”提供行走的方向。心细,静心,才会无旁骛,在“教”的原野放飞心灵,去走一条(仅仅是一条)属于自己的教之路。单一的选择,才不会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才会瞄准一个点去前行、去坚持。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吉春亚的本真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徐斌的无痕教育等等,这些无不是他们于教学中找到一个点,并认准这个点,然后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是“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要知道,“一条道走到黑,能最早见到太阳”(可喜的成果)。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集结了一大批追随者,影响和引领了许多教师。唯有细“教”,我们对自我的教学才会细致入微,才会练就一双慧眼,一双火眼金睛,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问题,自然,我们所牵引出来的问题才是源自于教学的“田间地头”,才最切实际,才发自于自己的内心,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才会因此投入自己的真心、诚心和耐心去研究,才可能有成果面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了一条人成才的铁律,那就是“慢”。而关乎育人的“研”也是慢的。古人强调“欲速则不达”。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暴雨是不能解决土地的干旱的,而一场细雨慢慢地下,一下两三天,雨水才能渗进土层深处。我们的研究,也只有沉下心去慢慢地进行,才能真正解决“教”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没有看到像马一样奔跑的骆驼,但骆驼一生所走的路却是马的两倍。“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慢慢地研究,一步一步地走实,等一等研究的“魂”,别在研究中迷失了自我,别因匆忙而斩断了研究的“根”。开展研究,表面看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事实上是让我们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因为没有教师的成长,又怎能有研究成果的“挂枝”呢?又怎么能有学生的发展呢?瞎子牵瞎子只会跌入深渊。所以,在慢慢的研究中,只有心才会真正融入其中,就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在静静地前行中,默默地去探索,去通过思考和实践把问题想细想深,而后在教学现场去进一步实践,从而积淀成果,发现新的问题并再投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地品味到研究的“芳香”,享受到成长的快感,从而又助推自己的研究向更深处漫溯。如此,才能发现我们所要解决问题的“魂”,即根本之所在。高原红柳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把根扎得很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我们只有在慢慢的渐进式的研究中,思维的“根”才会像高原红柳一样有时间、有精力去伸出一些根须(相关的问题,以及新的问题),向四周延伸开去并暗暗地汲取更多的营养(去学习旁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服务),从而让自己的研究之树屹立不倒,真正为自己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

任何没有成果,或者有所谓的“成果”,但不可能转化为“教”的生产力的“研”,都是对“教研”的亵渎,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伤害,是对教育的残害。要知道,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是需要慢慢积淀的。

篇4:教师需要细“教”慢“研”

这是我们今天搞研究的实际情形。肯定地说,这是我们的功利心在作祟,是浮躁所致。

教研是“教”与“研”的融合,且“教”且“研”。“教”为“研”提供土壤,搭建平台;“研”为“教”提供阳光、空气和水分。“研”的成果必须转化为“教”的生长力,才是有效和有意义的。

然而,我们在研究中选择过多,搞得过快,使研究没有了生长的“根”,缺少了生命力,成为了一种形式,使得我们的教学工作只能“年年岁岁花相似”,贻误了孩子的成长。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不是生产流水线。教研也是如此。作为农业的教研,也有其生长期,它是慢的,它与快(以及所谓的超常规、跨越式)是格格不入的。有语云:“慢工出细活。”教研必须严格按照农业生产的规律去做,“选地”(选准研究平台)——“选种”(选择研究主题)——“播种”(确定方案、准备研究)——“田间管理”(实施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其中发现问题,再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策略)——“收获”(获得成果)——“成为食物”(成果转化)。不难想象,省略种粮的过程还能种出粮食来吗?粮食种出来了,却不能食用,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于研究,这些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必须沉下心去慢慢做的。

细“教”慢“研”,应该是“教研”的常态。有细“教”,慢“研”才有“根”。

细“教”,不是把“教”大卸八块,剁成肉末,而是有一颗细致入微的心、一颗平静的心,静静地去感受、去经历、去发现“教”中的问题,为“研”提供行走的方向。心细,静心,才会无旁骛,在“教”的原野放飞心灵,去走一条(仅仅是一条)属于自己的教之路。单一的选择,才不会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才会瞄准一个点去前行、去坚持。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吉春亚的本真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徐斌的无痕教育等等,这些无不是他们于教学中找到一个点,并认准这个点,然后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是“一条道走到黑”的结果,要知道,“一条道走到黑,能最早见到太阳”(可喜的成果)。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集结了一大批追随者,影响和引领了许多教师。唯有细“教”,我们对自我的教学才会细致入微,才会练就一双慧眼,一双火眼金睛,才能真正发现其中的问题,自然,我们所牵引出来的问题才是源自于教学的“田间地头”,才最切实际,才发自于自己的内心,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才会因此投入自己的真心、诚心和耐心去研究,才可能有成果面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了一条人成才的铁律,那就是“慢”。而关乎育人的“研”也是慢的。古人强调“欲速则不达”。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暴雨是不能解决土地的干旱的,而一场细雨慢慢地下,一下两三天,雨水才能渗进土层深处。我们的研究,也只有沉下心去慢慢地进行,才能真正解决“教”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没有看到像马一样奔跑的骆驼,但骆驼一生所走的路却是马的两倍。“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慢慢地研究,一步一步地走实,等一等研究的“魂”,别在研究中迷失了自我,别因匆忙而斩断了研究的“根”。开展研究,表面看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事实上是让我们从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因为没有教师的成长,又怎能有研究成果的“挂枝”呢?又怎么能有学生的发展呢?瞎子牵瞎子只会跌入深渊。所以,在慢慢的研究中,只有心才会真正融入其中,就像“牵着蜗牛散步一样”,在静静地前行中,默默地去探索,去通过思考和实践把问题想细想深,而后在教学现场去进一步实践,从而积淀成果,发现新的问题并再投入研究,这样就能不断地品味到研究的“芳香”,享受到成长的快感,从而又助推自己的研究向更深处漫溯。如此,才能发现我们所要解决问题的“魂”,即根本之所在。高原红柳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把根扎得很深,把触须伸得很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我们只有在慢慢的渐进式的研究中,思维的“根”才会像高原红柳一样有时间、有精力去伸出一些根须(相关的问题,以及新的问题),向四周延伸开去并暗暗地汲取更多的营养(去学习旁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服务),从而让自己的研究之树屹立不倒,真正为自己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荫。

任何没有成果,或者有所谓的“成果”,但不可能转化为“教”的生产力的“研”,都是对“教研”的亵渎,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伤害,是对教育的残害。要知道,真正有价值的成果是需要慢慢积淀的。

上一篇: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下一篇: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