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2024-04-19

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精选6篇)

篇1: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论如何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公共管理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政府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各地政府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政府的公信力逐步下降,政府的执行力不高,工作效率地下,群众找政府办事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强化宏观意识,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作为承担着整个社会公共管理任务的各级政府,如何有效地行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是需要面对的历史性课题。我认为从目前来说,要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应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

一、强化宏观意识,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政府是否有为,不在于管得有多宽,而在于管理的范围和方式是否合理,管理的行为和结果是否有效。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通过“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福利”的方式行使公共管理职能。造成了政府公共权力高度集中,机构膨胀,管理方式单一,行政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财政补贴负担沉重等弊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的管理对象、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环境的变化要求政府职能发生相应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一种有限权力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在公共管理职能上应由“划桨”变为“掌舵”,由微观管理为主变为宏观管理为主,由直接管理为主变为监督管理为主。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凡是市场和社会可以自行调节与自我管理的,政府没有必要越俎代庖。政府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给企业、居民或生产者、消费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解决市场不能或不愿解决的公共问题,如公共安全、发展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公共项目的投人、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等。

二、强化为民意识,实现由“官本政府”向“民本政府”转变

“官”作为封建社会的特定产物,本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人员应该不再是官,而是社会的公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儒家思想的禁锢与灌输,“官本位”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古时候读书人把做官当做惟一的出路,直到现在,这种“官本位”意识并没有多大改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展之势。在人们的观念中,公民的一切好像都是官员给的,把官员奉为“衣食父母”和“青天大老爷”。人们只能感谢政府、感谢官员,不能向政府及官员要求什么。“官本位”思想的泛滥,助长了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影响了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与交流,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最终削弱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权力的。随着行政改革的深人,这一宪法精神应该充分体现在政府的治理理念中。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一定要从高位走下来,真正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扮演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要整顿政府的官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务必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倾听群众的呼声,汇集群众的智慧,关心群众的疾苦,赢得群众的感情,塑造一个民主、参与、亲和的政府新形象。

三、强化服务意识,实现由“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传统上我们一直把政府仅仅视为社会的管理者,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活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职能定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政府变成了服务的提供者,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受源远流长的“官本位”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养成了强烈的“朝南坐”心理,认为政府就是管人的,就是做发号施令、审批许可的事情的,习惯用权力、压力而不是用道理、法律来推行管理。这种行政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机关形象,助长了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必须由“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变为“规则—服务型管理”。因此,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坚决抛弃“衙门”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必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及时准确地

掌握公众的服务需求;必须最大限度地简化行政办事条件和程序,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必须严格规范行政实施中的强制性手段,更多地提供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必须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强化效率意识,实现由“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

效率不高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造成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职能转变不到位。现实中,一些人对机构、权力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即通过机构运用权力来严格“管理”社会、控制社会,不信任社会自身的作用,不断通过扩充机构、增强权力来管理社会,让社会一味按照政府机构的意图、行政权力的指向发展,忘记了权力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本性。逐渐把行政权力部门化、行政权力利益化、部门权力合法化,进而导致部门利益至上,官僚主义滋生,效率观念淡薄。结果是机构越来越臃肿,人员越来越多,运转越来越不灵,负担越来越沉重,效率越来越低下。要革除这些弊端,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就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不断转变观念,科学合理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减少和削弱旧职能的载体,促使和催生新职能的到位。要加大机构改革的力度,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尽可能缩短职能转变的时间和周期。职能的转变,行政的运行,都要靠各级公务员的身体力行,公务员的素质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公务员选拔与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国家公务员队伍在思想作风上、工作方式上都能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成为各级政府持续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

五、强化责任意识,实现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各级政府部门都掌握着相应的行政权力,运用权力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无可厚非。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习惯于依靠行政权力,采取强制性的直接行政手段来处理。加之长期以来权力缺乏制约,导致行政权力滥用现象屡见不鲜。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有禁不止;不顾人民利益,强行拆迁、滥占土地愈演愈烈;以

权谋私、权钱交易、弄权枉法时有发生。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要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明白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不能忽视政府的行政责任。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力的运行就没有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得以推进。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实现者、维护者,应当实现从政府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在责任制度上,不仅强调公民责任,而且要强调政府责任;立法不仅要重视设定公民责任,而且要重视设定政府责任;行政执法不仅要重视行使行政权力,而且要重视承担行政责任;监督制度不仅要重视设置监督行为、方式,而且要重视落实行政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各类责任主体的政府责任体系,做到政府责任法定化。当前,特别需要强化政府的政治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工作出现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情形时罢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公务员因违法失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的制度,以及建立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因轻微违法失职或官僚主义等而向公民、法人赔礼道歉的道义责任制度等。

六、强化法律意识,实现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受旧中国长期封建专制的影响,我国行政管理基本实行的是以人治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依靠政策办事,依靠领导人的指示、命令办事,人们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变了,“法”也就变了。政府要转变职能,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完备,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行政审批过多过滥,行政执法中违法行为较多,行政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等问题比较突出。要真正建立法治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一切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权力坚决不行使;一切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

守法律,违背法律的权力坚决不行使;一切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要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机关在观念、组织、人员、职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从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全面转变,是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真正的深刻革命。

七、强化公开意识,实现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

我国旧政治文化向来讲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政府与公众缺乏沟通交流,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很低。加上新中国成立后长时期保密制度不完善,保密范围过于宽泛,遂使封闭行政、暗箱操作成为政府管理的一种常态。政府制定政策往往从便于自己管理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企业和公众的呼声。由于暗箱操作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增大,使得许多事情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可以今天做,也可以明天做。造成许多事情要凭人际关系才能办成,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行政腐败。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接受和承认,公共行政是一种根植于社会之中并从整个社会获得自己必然性的社会活动。政府要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转变观念,更多地考虑公众的感受、公众的参与、公众的反馈等因素。要强化公开意识,增强透明意识,把政府政务活动中涉及到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的事项向社会公布。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快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使网络真正成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例如推出“一站式服务”、"24小时自助式服务”,使得公民不需走进政府部门,仅通过计算机就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公民在一个站点办事,就可以得到全程服务。政府还可以设立信息反馈中心,随时进行处理,使互动沟通渠道更为快捷。建立透明政府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通过媒体向公众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借助媒体了解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协商对话活动,采取听证会、座谈会、征询意见会、民意测验、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等形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的智慧,收集信息,分析民意,为决策提供依据,树立开放、民主、透明的政府新形象。

八、强化信用意识,实现由“缺信政府”向“诚信政府”转变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誉对企业的极端重要性,没有信誉的企业,自然就没有市场,企业本身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其实政府的信誉也一样,政府要有效地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离不开全社会的认可与拥护。没有信誉或信誉不佳的政府,就会失去民众的心理认同和支持,政府自身的能量就会受到限制。由于受过去高度集权、行政命令管理模式的影响,人们对政府信用重视不够,导致政府缺信、失信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政府部门只重视承诺,不重视落实,年初承诺要办的实事,年底兑现率很低,承诺限期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为了政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假数字、假报告盛行。久而久之,人们对政府的权威和信用能力大打折扣,甚至丧失了对政府部门的信任。由于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中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政府失信、缺信带来的后果是全社会的信用危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诚信政府的塑造与建设。各级政府要像企业珍惜信誉一样,倍加珍惜政府机关的信誉。要把诚实守信的理念融会到政府每一名公务员的脑海中,贯穿于政府行政的全过程。要不断提高承诺的实现能力,不该由政府办的事,或一时不具备条件办的事,不要随意向社会承诺。对承诺的事,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不折不扣地去办,树立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取信于民的良好形象。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既要树立政府权威,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又要注意避免朝令夕改,随意操作,失信于民。要通过诚信政府的塑造,带动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总之,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是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民生问题,我相信政府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采取改正措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能促进社会发展。

篇2: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地而生,灾祸也可能从天而降。因此,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危机管理,危机预防,管理实践,公共管理 危机与公共危机

所谓公共危机就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产生的,二是人为引起的。自然危机是天灾,具有不可抗拒性。人为危机是人祸,更具偶然性,危害也更大。我国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应对各种危机所暴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公共危机意识淡薄

政府官员、公共管理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就表现在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不足。

2.2对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

充分认识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是干预和解决公共危机的前提。公共危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危机的突发性。公共危机的爆发突然,时间短促,传播迅速。公共危机的这一特征要求政府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反应,形成正确的判断,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使可能的损失最小化。

(2)危机的破坏性。公共危机所具有的突发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破坏性。

2.3公共危机管理未实现法制化

我国在应对SARS公共卫生危机期间暴露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弊端,使我们看到健全危机管理机制的迫切性。

2.4缺乏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操作系统

对于公共危机管理,国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程序和规则。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3 如何提升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水平

为了减轻公共危机对国家发展、社会安定的不利影响,做到处变不惊、审慎应对,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地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3.1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系统操作程序

(1)调整组织机构,建立危机管理中心。危机管理中心也就是应急中心,是危机预防管理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对各种潜在危机进行预测,为危机的处理制定有关策略和步骤,危机发生后,指挥中心立即做出反应,负责指挥危机的处理。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危机的社会里,只有成立常设规范的危机管理中心,才能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入到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2)建立危机管理信息资源库。危机管理中心应主要从服从组织战略出发,识别各个部门内部、外部潜在的危机,捕捉危机前的征兆性的信号,将潜在的导致危机产生的信息归类、编号,并为每一类别或级别的危机制定具体的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一旦发生危机,可根据危机应急机制马上进人危机处理。

(3)建立公共危机操作流程、程序,并使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化。应急反应机制规范化、法治化,对于一旦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重大事件,及时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损失、消除不利影响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4)强化危机训练与危机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政府在危机预防管理中一方面要警钟长鸣,经常进行危机训练和演习,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观念同时不忘大力普及有关危机知识,让公民掌握正确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与方法,明确个人在危机中的职责。加强危机的预防训练,整体提高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一旦发生危机,国民才能从容应对。

3.2动员全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增强社会认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政府的社会职能日益弱化,不可能面面俱到的管理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危机事件处理中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就成为政府危机处理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场危机可能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全社会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才能战胜危机。因此,由政府出面构建中国的社会民间救助组织,组建社会义务工作者队伍是政府危机预防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加强和促进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出现的危机,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国际影响,一个国家的危机也会演变成地区危机乃至全球危机。生活在各国相互依赖的世界中,我国政府有责任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危机管理方面扩展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危机管理事务,在科研、技术、资金、人员、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相互支持和帮助,这对关键技术的选择以及研发路径的确定均具有重要意义。结束语 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决定了中国技术发展路径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因此,加强技术预测,选择合适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战略,将有助于切实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

企业安全文化 摘 要: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这时的安全文化是从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是在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的基础逐步产生的新管理理论。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安全文化的内涵在不断的优化、繁荣和发展,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新的内涵。安全文化已扩展为保护大众从事一切活动而保障身心安全和健康的有行与无形的东西。

关键字: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功能 公共安全文化 必要性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减灾工程技术能力;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里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之总和。

安全表述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过程的趋势或状态是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包括身体的和精神的)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安全是一种社会(个人、家庭、企业、场所等)状态,是一种社会现象的抽象。也就是,安全文化既包括企业安全文化(生产安全文化),也包括公共安全文化、生活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 安全与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

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着重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意识、人 的积极因素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3.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 全生产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风貌,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企业安全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为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身心 安全与健康所进行的文化实践活动。

2.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目标是一致的,都着重于人的精神、人的思想意识、人 的积极因素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也即以人为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3.企业安全文化更强调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奋斗目标、激励精神、安全价值观和安 全生产及产品的安全质量、安全风貌,对员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1、规范功能。企业安全生产方面规范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建设安全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力量,让这些安全规范成为企业成员认同的安全价值和安全目标,并实现自我控制、形成有形的、无形的、强制的、非强制的规范作用,规范每一个员工的安全行为。

2、导向功能。由于安全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成员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念、安全理念和安全经济利益,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表面在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价值观念和目标化解为具体的行动依据和行为准则后,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按即定开展活动,二是对员工安全行为进行跟踪引导,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使之不脱离目标轨迹。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能将企业成员个人目标引导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大目标上来。

3、凝聚功能。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成员在安全生产观念、目标、行为准则方面形成心理认同的整体力量,这种心理认同就仿佛一种粘合剂,使每一个员工融合于其中并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员工自觉产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尽心尽力的责任感、压力感和荣誉感。

4、激励功能。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个体心理的需求与动机;作为社会人,每个人又有精神需求。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对人的这种精神力的开发,让积极向上的安全生产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这种使命感和驱动力使得企业成员以安全行为准则作为自我激励标尺,在安全价值观念和目标的强大精神感召下,相互激励,形成人们自觉、自信和自如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活动的内在动力。

5、约束功能。与传统的管理理念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安全文化虽然也有硬制度约束,便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对一个企业来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不能被企业成员所认同,就必须不会成产强大、深刻、持久的约束效果。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能使安全生产信念在企业成员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从而缓解自治心理与被现实形成的冲突,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心理自觉,一旦出现外部的积极引导,就能迅速转化为规范的安全行为。

6、传递功能。文化具有传承性。无论是优秀的安全文化,还是不良的安全文化,都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地传递,并影响员工的行为。正因如此,要努力培育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摒弃不良的安全文化。

7、经济功能和保护功能。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一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安全文化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经济效益,体现了其重要的经济功能,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大力建设良好安全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二是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体现了安全文化重要的保护功能。三: 公共安全文化

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

1.社区安全文化是专门研究在社区范围内安全文化的应用问题,保护社区成员的身心

安全与健康,创建文明、稳定、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社区安全文化是公共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社区安全文化要求社区每个成员无论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视大众安全为第一重要的事情;要求各社会群体(组织或单位)在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大众安全至上,坚持时时为大众安全着想,事事位大众安全服务,以有组织的生产活动和社会行为来保障大众安全!2.交通安全文化 现代交通高度发达。无论汽运、海运、铁运、航运都要求安全可靠,但对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为了尽量避免或减少灾难或伤害,要宣传安 全性自救、互救的应急方法。例如,如何使用高速汽车、火车、飞机上的安全装备?如何使用飞机上的氧气罩?在船上飞机上如何取救生衣、救生圈?大巴、火车的紧急出口如何打开?这些知识都是现代人在公共交通装置上应该熟练掌握的安全文化知识。四:我国安全形势

据国家统计局近五年的数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伤残人数超过200万;经济损失年均近9000亿元,相当于GDP的3.5%,远高于中等发达国家1%~2%左右的同期水平。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凸显出来,但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在谋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生命始终是最宝贵的,应当像对待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一样,把重视公共安全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将公共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进行战略研究与产业化发展,在核心

篇3:论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政府公共危机是指政府在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突然发生如地震、泥石流、传染病、恐怖份子袭击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如今,危机发生的频率之高,其危害的严重性极大。政府要避免或减少其损害就必须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危机管理包括预防、处理和善后阶段。而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就是政府能在这三个阶段中扮演好角色,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内容及其重要性和意义

(一)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

所谓危机,就是指紧急状态或突发情况,未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而引起的社会更深层次的全面爆发,并进而造成更多领域危害的社会情境。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突然发生的事件,对其事件及其连锁反映进行管理。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在面对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以及危机发生后的处理能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尽力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二)政府危机管理的内容

危机管理包括预防、决策及处理、反思三个阶段。预防阶段发生在危机爆发前,决策及处理阶段发生在危机爆发时,反思阶段位于危机消失后。危机管理主要包括:在危机还没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危机预防工作,预测所有可能发生的危机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在危机发生时要及时准确作出决策提高危机管理能力、降低危机伤害和损失;在危机发生后要关爱受伤害的百姓,做好善后工作,重新提升政府形象。在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管理的好坏也意味着政府是否是人民满意的政府。

(三)政府公共管理危机的重要性及意义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有义务有责任去处理突发事件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并且也只有政府具备危机管理的合法性与能力。每个国家都需要在健康稳定的环境下才能强大,百姓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会有归属感和感到幸福,但稳定和健康的环境并不一蹴而就。如今,危机时时刻刻都有可能发生,危机的种类也多种多样,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状况,这个时候政府公共管理危机的能力就凸显其重要性和意义,只有政府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我们才能有信心战胜危机。只有政府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我们才能逐步形成健康稳定的生活环境。

政府提高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有利于在危机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内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伤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提高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是提高政府危机防御和保持能力的必需;是提升政府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必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

三、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一)危机意识不强,预防措施不完善

我国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对于危机管理都是抱着发生了再解决的态度。所以当危机突然爆发时,只能针对当时的状况做一个比较匆忙的解救方案,而这样的处理结果并不是最佳的。临时的解决方案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从长远看,它并不可取。临时的解决方案也没有纵观全局,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二)缺乏高效的常设管理机构

我国缺乏高效的常设管理机构。发生危机只能临时组成相关组织去解决,而这种组织的临时性和不专业性也意味着效率不高。临时组织不会长期存在,任务结束后就会解散,而他们处理危机的经验也得不到保留和传承,危机再次发生时依然无迹可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

(三)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需要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并不健全,并且有相当多的漏洞和空白,只有当发生危机后,才会出现相关的法律法规。而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虽然会有帮助,但也一定会先造成伤害。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有《国防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等。

(四)政府危机公关不到位,信息公开不完善

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公关尤其重要。信息公开有利于提高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增强凝聚力,人民群众也会更信任政府,政府也更容易执行任务。而目前我国政府在这一方面是一片较大的空白,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人民群众并不能及时获得消息,就算获得消息,消息的准确性还有待考量。

四、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议

(一)现代化政府危机管理

现代化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要基于多元治理主体,进行机构整合、出台激励政策等技术性手段来进行管理。管理制度是危机管理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现代化政府危机管理可以归纳为管理制度的现代化。

(二)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

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这有利于政府充分发挥其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危机发生时更好地处理危机的职能。及时对危机进行检测和预防,阻止或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用最少的时间处理危机,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建设常设机构也便于把每次危机处理的经验记录在案,当危机再次发生时也有迹可循,这样可以减少时间也能更科学地处理危机。

(三)政府要发挥好宏观协调的作用

危机发生时,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及时有效地整合、分配资源,把资源及时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去。政府在处理危机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都密切关注政府在发生危机时处理危机的职能的表现,政府必须在发生危机时及时作出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维护好社会秩序。政府只有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整顿好资源,才能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四)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

如今,危机频发,种类也各种各样,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有利于政府掌握好危机的数量、种类、性质、特点及其规律,危机一旦发生可以对症下药,有利于及时、高效地处理危机,将损失降到最低。

(五)对公众普及危机预防意识和相关知识

我国公民在危机预防和处理方面的意识和知识都不充分。政府必须要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树立危机预防意识,多对公民进行危机训练;大力普及与危机有关的知识,就算危机发生,公民也有概念如何去解决,而不是只能被伤害。只有对公众普及危机意识和相关知识才能在危机发生时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人员伤害,将伤害降到最低标准。

(六)运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和媒体效应应对政府危机

政府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必须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必须充分熟悉和掌握全面的信息,审核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正确的认识危机并科学地解决危机。如今是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只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和媒体,就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并有效的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七)做好危机善后工作,提升政府形象

危机的结束并不代表危机处理的结束。危机发生后,人们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伤害,这些问题政府必须重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与灾民进行良好的沟通,重新提升政府的形象。

(八)贯彻落实危机管理的行政问责制

贯彻落实危机管理的行政问责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监督相关人员在危机管理方面的工作,要划分好任务,奖惩分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有功绩的要给予奖赏,犯错的要给予惩罚,否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不高,也会容易钻空子推卸责任。

五、结论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危机。特别是现在,我们处于危机频发的时代,政府应对危机能力的高低至关重要,只有政府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才能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有能力应对当今的“危险社会”。政府危机管理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其工作的复杂性、任务的艰巨性众所周知。而目前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存在着许多弊端,亟需政府弥补缺陷,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更好的履行危机管理的职能,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政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就要坚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敢于和危机做斗争的政府。

摘要:当前,针对发生频率之高,危害极大的公共危机,政府提高管理能力,有利于在危机发生前、中、后三个阶段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和伤害,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我国在政府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着危机意识不强、预防措施不完善、缺乏高效的常设管理机、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政府危机公关不到位、信息公开不完善等不足。我国应通过政府危机管理现代化、建立危机风险评估机制和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发挥好宏观协调作用、对公众普及危机预防意识和相关知识、做好危机善后工作、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制等对策,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创建人民满意的政府。

关键词: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振华.基于政府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创建人民满意政府研究[J].法治与社会,2015(10下):135-136

[2]赵婷.浅谈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9上):283-284

[3]赵鹤辰.政府危机管理策略初探[J].人民论坛,2011(14)

[4]王樱.中国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J].党政建设,2008(36):5

篇4: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管理;规划建设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ing,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spatial layou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rbanization proceeded steadily in the backgrou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gradually reveal some lag and irrationality, which for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sults had a certain impact. This paper aimed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capaci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sues related to a simple discussion.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planning;Urban construction;Planning and management;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城乡规划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时期,对城镇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同时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进行监督,从而促进城乡布局的合理化。城乡规划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以及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城乡布局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城乡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存在随意性。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项具有行政能力的管理方式,是当地政府意愿的体现,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特征。由于城乡规划过程中的城镇储备能力有限,因此经常处在应急的状态。当地的政府在城乡规划进程中缺乏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光,往往是每一届政府出台一届新的管理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也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

(2)城乡规划体系不健全。

城乡规划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城乡规划工作缺乏宏观的指导,因此在实际规划建设决策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很多城镇的体系规划缺乏层次,而且性质雷同,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较多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带来的更大的难度。另外, 由于针对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小城镇在城乡规划中处在尴尬的地位,也失去了自身的特色。由于城乡规划体系不健全,使得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办公程序,只能依照领导者的意愿进行。近几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技规程和政策指导,但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仍然任重道远。

(3)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执法难度大。

执法难度大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顽疾,长期存在,却始终没有获得有效的制止。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受到政府权力的牵制,执法者在执法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阻滞而无法顺利执法;第二,个别单位和个人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利用金钱打通关系,而大量的占用公共资源;第三,很多按照规划要求应当拆除的建筑物,往往周旋在罚款与拆除之间,甚至利用罚款来躲避拆除,使得执法工作面临两难的境地;第四,个别领导干部带头违法,以重点项目作为掩护,从中谋取利益。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执法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4)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才匮乏。

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提供保障。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由于人才的缺乏,使得建设管理技术十分滞后,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城乡规划建设的正常运转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的途径

(1)加强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视。

城乡规划建设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通过科学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够促进城镇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性,明确其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城市人口相对饱和的状态下,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能够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提升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经济的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完善的法规体系作保障,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行政决定的依据必须要明确规定,因为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会导致程序的混乱,因此需要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明确,时期符合法律、法规、城市规划等相关程序的要求。同时,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中,应当对规划审批与法定规划、法定通则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确保城乡规划有明确的技术标准。另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开展,要与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并且根据城市规划中关于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的规定,经过申请、审批等相关的环节,否则视为违法。通过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的消除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随意性,制止滥用职权和越权的现象。

(3)加强对规划管理的监督。

城乡规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这也决定了规划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不间断性,为了保证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需要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并且做好日常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对于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督促相关人员坚守岗位,完成自身的职责。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在这些年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很多地方存在着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的现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对此必须要加强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设,并且促进内部控制度的完善,从而实现对规划管理的有效监督,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

(4)增强人员素质。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繁琐的管理程序和操作过程,因此作为城乡规划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道德水准,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规定,自觉坚守工作岗位,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的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将不断加快,对于城乡规划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的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充分重视城镇建设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并且积极地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增强人员素质,鼓励公众参与,同时实施有效的监督,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的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同时促进城乡规划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彭新唐.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J].广西城镇建设,2014(02) .

[2] 王欣光.浅析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难点及改革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

[3] 朱富强.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法制化[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o城乡建设,2012(07) .

[4] 王浩.乡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J].吉林蔬菜,2012(07) .

[5] 张泉.城乡规划制度的变革和规划主管部门的应对[J].城市规划,2008(01).

篇5:如何提高政府部门的社会管理能力

[论文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必须继续承担引领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的责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要求、特点、我国政府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加强政府管理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职能。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加强社会事务管理。所谓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是指政府科学地整合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和管理手段,履行自身职能,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本领和力量。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是公务员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目标是通过管理理论、规律和行为、技能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必须继续承担引领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的责任。政府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是否有效,在一定意义上说,直接取决于政府能力的高低,政府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加强政府能力建设,使政府能力与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相适应,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实施有效的政府社会管理,需要我们明确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能力要求,需要广泛借鉴国际社会政府社会管理经验,进行政府社会管理理论创新,提高政府公务员社会管理能力。

一、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要求和西方社会政府社会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就业管理食品药品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体系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交通管理。

有效的政府社会管理工作对政府机构及其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这些政府社会管理通用能力要求主要有:

(一)社会决策设计能力,即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有效实施社会政策的能力。社会政策是解决或应付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工具,社会政策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政府社会管理效能的高低。

(二)政府财政增长能力。社会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政府所有的功能都需要财政的支撑,政府的所有行为都会反映到财政上。政府意志的表达和行政的执行必须以相应的物质基础为前提。只有以政府财政强大的增长能力作为后盾,才能从容构筑经济安全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危机快速反应体系。

(三)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社会资源整合的目的是通过使各种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及社会力量协调一致,分工合作、和谐共处,形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合力,以实现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目标。社会资源整合是政府的当然之责,是凝心聚力的过程,是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实现管理最优和效益最大的过程。

(四)社会局面掌控能力。主要包括社会利益平衡能力、社会秩序控制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社会利益平衡能力指政府有效协调和表达不同社会阶层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集团间公平合理调配社会财富、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能力。社会秩序控制能力指政府有效解决社会

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是政府执法部门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和程序管理社会事务,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利益关系,依法保障不同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的能力。

(五)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指以政府为主的社会公共组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的能力。公共产品供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公共服务产品产出总量不足、投入不足、质量不高、分配不均衡、成本过大等等,需要及时调适,统筹安排。当代国际社会政府管理的主要特点:一是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将消极的消耗型的福利国家转变为积极的投资型的福利国家。二是以充分就业政策为核心,将福利转化为工作,并适度限制福利支出的增长,达到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发展的目标。三是以公民社会为核心,积极利用基本社会组织、社会利益群体、非政府组织进行社会协作治理。四是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核心,重视社会资本,重视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推进社会社区化与社会人文化。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很丰富,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较为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而且在组织设计方面充分注意因地制宜和因地制宜。如美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联邦层次上是通过50多个独立的管制机构来实现的,这些社会管理机构的内部设置和下属分支机构的设置充分考虑管理领域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预算约束,几乎没有统一的组织设计模式。相关管理部门之间都有法定的或管理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协同规范,很少出现多头管理、管理真空、扯皮或者争着管等现象,管理效率较高。近一二十年来,发达国家为了提高社会管理绩效,在特定管理领域设置了许多执行局,形成议会和制度中心的政治领导人负责政治,政府中的高级行政官员或者政策法规司负责治理或者政策制定,执行局负责行政或者执行的现代公共部门的新格局。

二、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界定不清,政府角色定位存在误区,政府越位和缺位现象突出。二是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不顺,公民意识发展不够,非政府组织发展不够,社会管理参与度与开发度不够。三是政府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手段单

一、落后,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缺乏有效的社会监测及危机预警。四是政府社会管理配套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立法与执法水平不高,财政体制不合理,投资性财政制约了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社会管理事权不清,事权与财权不对等,干部考核制度不科学。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政府社会管理战略创新:积极研究政府究竟应该怎么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由国家本位渐变到社会本位,由重经济发展到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把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建立并壮大公民社会,以社会制衡国家和限制政府权力。

(二)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由单中心过渡到多中心,创建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非政府非赢利部门)基于法定性规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合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组织主导、社区居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对社会公共事务同治共管。

(三)政府社会管理方式与风格创新:由行政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提高政府宏观、间接、动态的管理能力。彻底摒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政府全能主义、权力本位主义和对社会经济生活大一统式的管理方式。避免社会管理事务方面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避免造成公民社会功能萎缩和社会自管功能发育不良,也避免社会和公众对政府过高的预期和过多的依赖。

(四)政府社会管理人员创新:政府能力是政府体制与政府公务员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体

篇6: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并在大会上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表明,必须深化增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此推进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绩。本文就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与必要性展开探讨,希望为政府提升治理效能和改革发展提供实践路径。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呈现出中央集权式的治理结构,在之后的发展中“集权”下分,从而逐渐激发了政府各阶层的积极性。当下,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应当加强我国政府治理体系的建设进而增强政府治理能力,以此解决转型期各阶段出现的社会问题与利益冲突。从“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的这一重要转变,是我党在新时代作出的明智选择,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当前国情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此举确定了我党未来的治国方略。

一、政府治理体系与政府治理能力概述

(一)政府管理与政府治理的内涵

从传统“管理”到现如今“治理”的转型,从字面上看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却是一个质的飞跃,它体现了治国理政总模式是包含了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的一种重要的转变。可以从主体差异、结构差异、协同度不同、权威性质的不同四个方面,区分其内涵的差异。从主体来看,“管理”的主体是单纯唯一的,一般为国家政府的公共权力,相比较,“治理”的主体就丰富多元,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与市场组织等;从结构上,“管理”是政府基于科层制体系而形成的垂直型结构,而“治理”则是多元主体基于合作与分工而形成的网络型结构;在协同度方面,“管理”更多的是政府单部门的封闭式行政,“治理”更多的是政府多部门的协同式行政;从权威性质上,“管理”强调人治,而“治理”强调法治。

(二)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

在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词是在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提出来的,关于“政府治理现代化”一词没有统一的范式,主要指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治理强调公正公开、民主参与、法治责任、多元协作等理念。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指政府在治国理政中需要引领每个行业领域的治理工作,促使它们之间形成携手进步的互动合作关系,实现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领域治理的现代化建设。

(三)政府治理体系与政府治理能力的关系

可以从两个方面概括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之间的关系:一是

没有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只有科学规范的政府治理体系,才能成就高水平的政府治理能力;二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才能使政府治理体系的功能发挥至最佳,从而在实践中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构造。因此,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完善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阶段性目标。

二、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绝对领导作用,尤其是上传下达党的重要思想和具体实施国家政策时,一线政府都是直接接触广大群众,也是最先了解到政策实施过程中社会和市场的真实反馈和诉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核心,对于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政府应当及时回应并作出处理。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良性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推者和治理者,政府背负着巨大压力与责任。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有效的政府必然是职责有限的政府,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政府治理能力是我国治理能力和质量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对加速建设服务型和法治型社会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强化行政管理及社会治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看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革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前提之下,将市场、政府、社会各归其位,形成互相支撑又相互管控的合作体系,使其无论在任何一种治理模式中,都能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促使政府职能转变,为开拓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国计民生的需要

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来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国计民生的需要:以微观层面来看,政府有着政策执行者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服务者的双重身份,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其治理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体验;从宏观层面上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安定都有着重要影响。

三、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法治社会需要有民主作为依托,缺乏民主或者没有法治的民主是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容易发生集权、专制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导致社会走向混乱无序的深渊。坚持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将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科学管理水平。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放低身段,以尊重平等的姿态服务,促成社会各界之间的合作,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民主与法治是推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奠基石,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发展的保护伞,一旦出现民主缺乏,社会就会出现走向专制与集权的混乱现象。因此,必须遵循民主原则、法治原则,才能使政府治理高效,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

(一)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行政体制机制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行政体制改革,而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素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作为突破口,从政府机构的工作流程、职能配备、执行决策权以及互相协调又彼此制约的行政运行机制着手优化完善,以确保权责的统一性,必须严格管理绩效和落实相关责任。二是为使各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呈现稳定与成熟,应当构建科学规范、系统完备且能有效实施的制度体系,从而保障政府治理体系能顺畅有序地运行。三是基层政府应该在工作中树立依法行政和权责一致的观念,积极倡导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优良风气,在治理中体现法治精神。时刻铭记所掌握的权力是来自于人民的信任与托付,在工作中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不可中饱私囊、为己所用,杜绝出现各种越权和特权的行为,坚决拥护我党的光辉形象,打造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环境,积极倡导依法行政的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强化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和法治程序,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

政府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行政府行政决策民主化和法治化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

安康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要始终把政府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作为衡量和评价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能力的重点,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水平。如果没有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就无法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积极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现代化治理

近十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方面,已经蕴含了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理念。现代治理理论表明,政府为达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目标,需要增强多个主体间的无障碍沟通,清晰分布各自应当承担的任务职责,进而有效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多种治理主体的参与,改变了过去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单向性,而且有效控制了行政权力因膨胀造成的社会风险。首先,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能激发全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其次,多元合作模式有别于一元治理模式,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当下社会各行各业利益的诉求呈现复杂和分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这对今后实现社会协同治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充分发挥政府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政府工作人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社会管理日趋复杂,因此,对政府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一是全面加

强党建理论的学习,提升解决社会矛盾和处理问题的理论水平和能力。二是不断进取,从各方面提高工作能力和个人素养。三是更加具备服务人民、掌握政策、落实政策、开拓创新的工作素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四是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的精神、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素养。为监督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可以优化绩效考核,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监管责任制。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治理社会的重要职责,政府工作人员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政府治理的成效,必须做到既不越权,也不当“甩手掌柜”。

1.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重要内容。政府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以人为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开拓性地展开工作。由此可见,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为牢固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应该做到“两个必须”:第一,必须强化现代治理理念,认识到稳定和谐的治理局面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二,必须明确公权力是来自民众、服务于民众的重要思想,抛弃陈旧观念,以维持个人权力为主的政绩观念,应当切实把思想意识统一起来,服务百姓,服务社会。

2.完善干部任用考核机制。适应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领导干部需要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因此必须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议从干部任用及考核两个方面进行。在干部任用考核体系

中,需要特别重视法治政绩的考核,对那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难题的干部,尤其是坚持将法治思维和方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干部,要给予肯定和优先提拔。要在各级干部中明确,只有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将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的重要标准。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3.强化权力监督问责机制。我国目前对权力制约和问责体制在逐步完善和加强,对各阶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加强法治思维能力的要求,着重强调让人民监督权力,强化法治手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结合起来,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动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公开透明,给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戴上了“紧箍咒”。

(五)加强培育和科学管理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与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并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社会组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组织可以说是国家治理有效方法中的重要主体,也是重要推动力量。在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的重任中,不能小觑社会组织所发挥出的能效,这不仅为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划带来了

新契机,同时也对我国所有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的活动专业化越来越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专业人才职称序列对稳定专业人才、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促进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该加快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对优秀的社会组织实施更多的大力扶持举措。这是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既能实现社会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又能使我国社会治理取得更大成就。二是我国社会组织种类繁多,功能千差万别,应当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一批能满足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高质量、信誉佳,开展服务细致入微的社会组织。三是规范社会组织的管理,必须进一步完善扶持社会组织的政策体系,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性项目应遵循自愿、公平、公开的原则,引导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从工作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就必须一丝不苟按照工作规范一步一个脚印来落实完成,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自律、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通过开展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培训的方式帮助社会组织提高服务能力,扩大组织人才队伍,进而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引导其在加强服务能力上下功夫,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清晰认识来主动参与社会发展。为促进社会组织规范运行,提升社会组织自身建设能力,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还必须切实加强专项检查和社会监督。

(六)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并可以有效利用的重要资源。大数据作为新兴技术,不但可以整合碎片化的政务数据,还可以克服条块分割、信息壁垒等问题,要实现政府内部的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提升,离不开政务智能化系统建设。在大数据赋能的作用下,各级政府统筹协同、各司其职,可以有效集成各类信息资源、快速形成优质信息聚合,从而实现治理职能的配置优化、工作流程的科学可行、操作步骤的简化合理、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良好的数据分析不但可以透过表象揭示大数据信息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本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揭示更多的隐藏价值,使舆情预测更加准确,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要推动政府决策由过去的经验型、估计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最终实现政府决策机制再造,并借助大数据打造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此,政府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舆情信息进行全面搜集与分析,找到民众关注焦点,判定舆情变动级别,预测公众态度走向,挖掘大数据背后的舆情趋势,最终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服务。

四、结语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构建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国家的需要。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上一篇:门机防台防汛应急演练总结下一篇:校长对党员教师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