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学复习资料

2024-04-14

土地规划学复习资料(通用8篇)

篇1:土地规划学复习资料

土地利用规划学

简答题

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

2、何谓土地开发?有何特点?

3、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4、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理解其整体性?

5、简述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6、何谓土地开发?编制土地开发规划的基本原则?

7、何谓土地整理?我国土地整理有何成功模式?

8、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编制程序?

9、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有何重大意义?

10、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1、土地复垦有何重大意义?

12、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和类型?

13、基本农田的概念和范围?

1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15、何谓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利用详细规划须遵循那些原则?

1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有何不同? 论述题

1.试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意义和作用?

2.如何认识和处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篇2:土地规划学复习资料

注意:有计算题,考试时请带计算器。

A、名词解释

教材上的主要名词,阅读计划中的规程“术语和定义”

B、简答题、问答题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试述土地利用规划与农业区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之间的关系。《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的关系作了什么具体规定?

2、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规定,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如何定位的,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方针是什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哪些内容,我国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按行政区划分可分为哪些类型,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其中省、市、县和乡(镇)四级规划各自应当重点突出的侧重点分别有哪些?

3、试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中提出了哪些在规划修编前期调研需要重点研究的土地利用的重大问题?你认为相关专题应从哪些方面展开调研和论述?

5、你认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哪些问题?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6、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关键内容?

7、什么是土地供需预测?如何进行土地供需预测?(步骤与方法,见作业三)

8、城镇人口、农村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之间有何区别?

9、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依据有哪些?具体有哪些方面的目标?

1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 1

整有何原则和次序?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各形成哪些成果表格?

11、各类土地综合平衡表、土地利用结构表等规划成果表的填写方法,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见作业四)

12、什么是土地利用分区?它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其目的有何不同?分别适用与哪些层次的规划?

13、乡级规划编制中可结合实际划定哪些土地用途区?

14、什么是用途管制制度?它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何关系?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基本农田的管制规则主要有哪些?

15、什么是基本农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哪些土地原则上应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的内容有哪些?

16、《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基本农田调整与布局的原则与要求有哪些?

1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空间管制要素有哪些,相关管制区各有哪些管制规则?

1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规划文本和编制说明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9、《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中规定的规划主要图件有哪些?

20、《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中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空间参照系统、比例尺、内容、表达、种类做了哪些规定?

21、试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修改与修编有什么区别。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分为哪几种类型,其条件有何不同,分别由哪些机构行文与审批?

23、如何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及其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及其实施影响评估报告一般应从哪些方面论述?

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

2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何关系?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有哪些类型,主要内容分别有哪些?

25、基本农田划定有哪些工作任务?

26、基本农田划定有哪些要求,即哪些基本农田可以继续保留,哪些基本

2农田不得保留,哪些耕地禁止划定为基本农田?

27、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28、土地整治包括哪些类型,有何联系与区别?

29、《全国土地整治规划》提出了哪些规划实施手段?(示范省、示范区、示范县、示范区(片),重点区域、重点工程)

30、什么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挂钩项目区的设置有哪些要求,挂钩周转指标和项目区的管理应遵循什么原则,挂钩试点工作有哪些规划成果?

31、如何编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及实施规划?

32、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7号文、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下达的224号文中明确了哪些增减挂钩试点条件?

三、规划实施

33、什么是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有何积极作用?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应当提交哪些材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应当审查哪些内容?

34、什么是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具体包括哪些计划指标??它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何关系?

35、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主要包含哪些空间要素图层?

36、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有哪些要求?

篇3:土地规划学复习资料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示范性实验,GIS技术,实践教学

一、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是以土地利用规划学专业课程学习内容为基础,利用实验室条件,加强学科知识应用层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实验课程由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组实验构成。该课程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中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能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在人才素质的培养方面强调宽基础、强能力,有良好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目前是广州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于2004年设置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40学时2个学分,没有设置实验教学环节,为四年级第一学期后半段上课,学生在前半段1-10周实习过程中急需该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到毕业实习单位无法适应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中发现开课时间太晚,少部分实习生不能及时到课,达不到教学效果。直到2012年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才把《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修订为40学时2个学分,其中包含课内16学时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总学分0.5学分,开设四个实验,为三年级第二学期上课,虽然实验学时短,但学生通过实验实践,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上完课程后参加毕业实习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在实践中得到提升。通过2012、2013级两届学生的实验实践,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逐步制定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组不同类型的实验,建立了一套土地利用规划学示范性实验数据库,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符合课程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技术,积累了一批优秀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学视频及调查问卷。目前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实验教学教材,实验内容设置的广度和深度把握较难。目前就聂艳等主编了一本《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教程》,但是设计的实验内容过多,包含了13个独立的实验,教学时数估计32学时以上。二是《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时数较少,40个学时中理论教学时数是24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全书22个章节,平均一个章节不到2学时,其中理论课时相当于一章节一个学时,教师授课难度非常大,学生听课难以消化知识。三是相关专业技术课程间隔时间过长,如《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与应用》等专业技术课程分别在大一第二学期、大二第一学期学完,中间隔一年再上《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课,用到Arc GIS软件时,大部分学生都忘记了该软件的相关操作技能,实验课前学生要温习之前的知识和技能,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花费一定时间来指导操作技术。四是实验室硬软件难以达到教学实验条件和要求。目前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使用的数据量大,对实验室台式电脑硬件配置要求高,对Arc GIS、ENVI、ERDAS等专业软件要求最新版本,实验中往往软件不兼容,电脑开机就卡住的现象时常困扰学生。

三、实验教学今后改革的方向

现有研究在《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实践环节、内容设置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提高了该课程的授课效果,但在示范性实验建设具体操作上未作深入探讨。鉴于此,今后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方向应该是:首先,编著一套高校本专业适用的《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教材》,设计好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技术等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内容不要求多但求精;其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时数为56学时,其中设置40个理论学时,16个实验学时;修订《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与应用》、《土地利用规划学》上课学期为前中后学期,中间不要间隔学期;第三,加强实验室硬软件设备建设,购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专业教学软件。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5.

篇4:土地规划学复习资料

关键词:土地整理; 土地综合整治;景观生

2009年以来,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保护和补充耕地、满足城乡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正在各地普遍推广实施。然而多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仍以增加和补充耕地面积、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而忽略了项目区自然环境保护和景观生态建设,进而引发了耕作层破坏、水土流失、农村景观格局破碎等一系列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综合整治”缘于“土地整理”,但相比土地整理来说,土地综合整治具有更为全面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1 土地整理与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整理最早源于欧洲,1886 年德国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土地整理。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提出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1999年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明确和巩固了土地整理的法律地位。2000 年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行业标准》,对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编制、土地整理开发设计、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验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2 年先后颁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工作的通知》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若干意见》,加强和规范了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土地综合整治由土地整理演变而来,是针对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并由土地整理升华的,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深入实施,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大规模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农村土地管理的重大任务。2011年在《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一文中,首次系统、全面地提出了要推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新一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中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起到重要的支撑。国家已把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整治”等示范工程作为推进各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力图破解土地管理中的一系列难题和障碍。

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系统工程。而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要比土地整理更为广泛,其包括了土地整理在内的土地开发与土地复垦;目标不仅仅是补充耕地、提高土地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包括提髙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整合农村各类产业的发展;土地综合整治的施展空间与开展平台也更大,其与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了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以往传统的土地整理相比较,土地综合整治具有“五多”的特征。①多规划协调。就土地综合整治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来看,其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以及产业集聚区规划等相衔接、相协调。②多目标设计。土地综合整治成果一方面应有利于完成地方耕地保护目标,弥补各类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另一方面则能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不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政府和群众期望的多个目标。③多资金整合。土地综合整治既要聚合土地各类专项资金,同时又要引导其他涉农资金的投入,还可以利用有关指标转让所得的收益,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的“叠加效应”。④多部门联动。国土、财政、农业、交通、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要遵照分工,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推进。⑤多项成果。主要是增加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富余土地可通过增减挂钩有偿调剂到城镇使用等,破解了地方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多个难题。

2土地整理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异同

一般来讲,土地整理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基本思路相同,主要包括:①分析区域的背景与规划开展的条件;②确立规划的目标与基本任务;③选择合理的土地整治模式與路径;④测算区域土地整治潜力;⑤划分土地整治区域和重点整治区域,统筹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工程与项目;⑥分析土地整治成本和综合效益;⑦针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制订实施保障措施与对策。

与土地整理规划相比较,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更强调综合性和效益性,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目标更多。土地整理规划主要围绕如何增加耕地面积这一主要目标进行编制。土地综合整治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把田块合并、沟渠修好、道路修通,而是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达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土地综合整治也不是简单地增加和补充耕地,而是要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个地块要素的作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而是更加注重与地方实际、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相衔接,容易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必须体现这些目标,所以其比土地整理规划需要更先进的规划理念、更多的基础资料、更丰富的内容、更先进的方法。

(2)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需要与更多的规划相协调。通常情况下,土地整理规划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除此之外,还需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规划相结合,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全方位、多角度融合和衔接各种规划。

3传统型规划与景观生态型规划的比较

土地整理是人类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整理过程会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产生影响,规划方案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但是我国当前开展的土地整理规划(以下称为“传统型规划”)仍以增加和补充耕地为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并将新增耕地率作为刚性指标指导规划设计工作,缺乏对项目区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虑,致使大量生态问题出现。因此,景观生态型规划取代传统型规划势在必行。景观生态型规划是在传承传统型规划的优点之上提出的,主要从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等多个功能的实现为基本出发点,运用景观指数等方法对项目区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描述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实施措施。它与传统型规划在规划理念、规划目标、规划方法及规划效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3.1规划理念

就自然生态角度来看,土地整治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再调整和再优化的过程,即通过一系列生物和工程措施改变了项目区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如果土地整治缺乏对生态因素的考虑和重视,势必将对区域内土壤、水、植被、大气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应立足于改善而不是改变。而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土地整治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对自然环境的恢复与调整, 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技术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作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征途上的工程手段,按理不应随意改变其自然生态,更不应该凭借现代机械之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系统和谐。因此,我们理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在土地整治工作的始终。

传统型规划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规划时只简单地考虑增加耕地,而忽视土地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的改变对整个系统的不利影响,结果使得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单一和脆弱,影响系统中物种的迁移、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态的稳定和平衡,是不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而新型的景观生态型规划则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区域特定的问题,引入新的景观元素完善景观结构、功能,在具体的工程上进行生态设计,在以生态系统为基质的景觀中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斑块、廊道的高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使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相适应,降低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2 规划目标

在理论上,土地整治规划的具体目标应该包括:一是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数量,实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保障地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二是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三是通过实施废弃地整治、零散地归并、节水工程建设等系列工程,促进区域资源节约利用,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四是通过土地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环境友好”社会的建设目标;五是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六是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乡村地区经济,维护乡村特色景观和文化以及土地利用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在上述六个目标中,传统型规划更加侧重于第一、第二个,尤其是第一个。我国土地整治起初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建设所导致的耕地减少,将其作为获得耕地增量的主要措施。现实中许多地方开展的土地整治,主要是为了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来获取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因此,在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时也主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增加耕地、获取建设用地指标,而很少考虑土地整治的其他目标。而景观生态型规划则更加突出第四、六个目标,注重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价值。新型景观生态型规划追求的是实现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3 规划方法

传统型规划编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即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然后进行各种数据的预测。

目前有关景观生态型规划方法主要有:McHarg的方法、E.P.Odum的分析模型、德国的分析土地利用系统模型、城乡融合系统设计模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规划模型、捷克的LANDEP模型、荷兰的通用生态学模型、美国的大城市景观规划模型、澳大利亚的南海岸研究模型等等。

从具体的技术路线看,景观生态型规划与传统型规划一样,都包括项目区的现状分析、具体规划布局和单项工程的设计三个主要环节。而存在不同的是:

(1)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的现状分析,除了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常规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外,还应包括景观资源的现状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重点对项目区典型的地貌遗产、乡土植被群落、稀缺物种栖息地和独特水文关系等自然特征,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风水林、自然村落布局以及典型土地利用功能组合模式等人文元素、结构进行识别和评估,同时对乡村空间景色具有支配作用的特殊场所予以关注,如独特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别致的农田地块结构、孤植的老树等,用以指导工程规划布局和工程设计。

(2)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在进行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布局等四大工程规划布局之前,还应先进行项目区景观整体意象规划、景观分区和关键地段识别等工作,并将其作为土地整理工程规划布局的指导依据,使项目区土地整治规划总体布局上更具备景观整体性与和谐性。

(3)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中的单项工程设计需综合考虑工程的整体性、实用性和生态性,将各类工程设施的景观生态功能作为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使土地整治与项目区乡村景观风貌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

3.4 规划效果

由于传统型规划片面地追求增加和补充耕地,过分强调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虽然其实施可以增加部分耕地面积、改善部分耕地质量,但是也造成:

一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传统型规划指导下,往往缺乏对项目区景观、物种、生态方面的综合考虑,而广泛采用高品位、高规格的工程建设措施,不但难以获取预期的生态效益,反而破坏了项目区生物生境,影响系统内物种的迁移、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难以实现长远的综合效益。如在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时,大面积平整农地、硬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挖低丘、筑坑塘等以提高土地垦殖率,这些都会导致项目区原生、次生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的减少和退化,而不利于项目区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农村景观千篇一律。传统型规划往往专注于项目区农地的生产功能,而忽略了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再加上管理和建设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致使原有村庄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导致孕育不同地域文化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景观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部分农民安置点俨然城市小区,高层、多层兵营式分布,文化、体量和色彩嚴重不协调。

景观生态型规划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型规划损害生态环境与景观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其以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重视项目区景观特征的研究,注重提高生态景观服务功能,通过对项目区景观生态格局的规划合理调整、景观单元的生态设计,实现整个系统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的最大化。这不仅能够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为项目区居民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实现其气候调节、气体调节、水文调节、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和作为旅游观光资源美学效益的提高,符合人与自然的长远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11-16.

[2] 张勇,汪应宏,陈发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工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6):65-69.

[3] 李志明.抓好土地综合整治平台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J].资源导刊,2009 (08):13-15.

[4] 陈勇,曾向阳.土地整理项目的景观生态途径——以房县军店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4):56-60.

[5]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36-140.

[6] 王军.土地整治: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的平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J].中国土地,2012 (12):10-11.

篇5:土地利用规划学作业

XX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区域概况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土壤、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与城市化水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农产品产量、基础设施状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

三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四土地利用程度与效益分析

五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篇6:土地利用规划复习资料

土地的特性:

1、土地物质的自然性

2、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

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4、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5、土地位置的空间性

6、土地属性的两重性(P8)

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一定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者说为手段,利用土地特性来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活动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学不单研究制约土地利用的生产力因素,也不单研究制约土地利用的生产关系因素,更不是研究土地利用的全部内容,而是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这一特殊矛盾。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所做的预先估算的过程。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的职责:就是土地供需预测,协调供需矛盾,追求满意效益,引导持续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1、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2、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土地利用宏观布局

4、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2、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3、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

4、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化;

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

6、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

7、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8、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9、农业用地规划;

10、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

1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2、土地利用费用效益分析和规划实施。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等级层次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按区域性质分为行政区、自然区和经济区甚至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按规划深度 分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设计、土地利用施工。

在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全国一省一市一县-乡五级土地利用规划。各级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错综关系,上一级规划对下一级规划起着控制作用,而下一级规划对上一级规划存在反馈作用。同一层次不同单位和区域的规划之间存在着开放性互补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1、地租和地价理论

2、土地区位理论

3、持续利用理论

4、生态经济理论

5、人地协调理论

6、系统工程理论(P35)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

4、逐级控制原则

5、动态平衡原则(P4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点: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P5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

1、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

2、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

3、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P5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程序:准备阶段→方案编制阶段→规划审批阶段

规划的分级审批:三级审批: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所在城市,非农人口50万以上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省级政府审批地(市)级、县级和不设区的乡级规划;市级政府审批设区的市的乡级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数量分析、质量分析、开发程度分析、结构分析、效益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体系:

1、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0%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土地总面积

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用地总面积)*100%

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人口总数

2、土地集约经营程度

耕地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100%

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积

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土地产出总值/土地投入总值

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总数/人口总数)*100%

3、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单位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产量(或产值)=作物总产量(或总

产值)/作物总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

单位农用地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用地面积

单位建设用地总产值=建设部门总产值/建设用地面积

单位土地纯收入(土地盈利率)=(产品总产值-生产成本)/土地

面积 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生活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土地质量评价:依据土地评价对象的不同:城镇土地质量评价(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评估)、农用土地质量评价(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评估)

依据土地评价属性的不同:土地自然质量评价、土地经济质量评价

依据土地评价目的的不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人口

承载力评价、土地农业经济评价、土地国民经济评价

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

1、趋势预测法:直线方程、二次曲线方程、指数方程(P129)

2、回归预测法

土地利用结构规划方案的编制方法:

1、基于面积均衡性的综合法 ★

2、基于土地适宜性的土宜法

3、基于思维系统性的模型法

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土地利用用地分区(P163)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聚类法(P164)

农业用地的配置(P168)

建设用地的配置(P173)

城镇布局理论:

1、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2、门槛理论

3、带形城市理论(P229)

居民点用地规模的预测:

1、历史推断法

2、规划指标法

3、分区测算法

4、模型预测法(P241)

居民点布局的形式:卫星式、带状式、多边形式、自由式(P244)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结构:(优、缺点)(P265)

1、铁路运输

2、水路运输

3、公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公路的选线及其方案择优:(P273)

铁路线路的选线:水文要求、地形要求、地质要求、通航要求(P282)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内涵: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

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

高标准基本农田即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特点: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规范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

建设;

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安排,规模整治,优先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差别化整治,采取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措施;

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工程建设;

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引导,聚合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作用:

总体目标: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现每个耕作田块直接临渠(管)、临沟、临路,保

证每个耕作区与农村居民点相连。具体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以及其他等五项工程。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基本农田整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整理重点县。地形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区、退耕还草区、行洪河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水面等区域则禁止建设。

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条件: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必须坚持

规划先行。我区计划用5-6年时间全面完成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的区域不得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2、项目区只能选择在一般农田区和基本农田范围内。不能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的范围内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3、要明确建新区特别是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点位和位置。并按发展性、多样性、相

融性、共享性的“四性”要求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用地整理中农户

要自愿同意开展搬迁。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要经区规委会初审

后,报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建设。

4、整理区域应具备整理的潜力。农地整理中田土坎、农村道路、未利用地占整理

区耕地面积原则上控制在8-10%。

5、产生的增减挂钩指标平移使用产生的土地收益应与实际投入成本资金相平衡。

若收益低于实际投入成本,政府须对差异资金的来源方式进行合理的说明和承

诺。

好处:

1、对农民而言,就是“三充分一持续”。

2、对土地而言,新增了耕地面积,优化了土地结构,促进土地的流转,适于规模经

营,发展现代农业生产。

3、对投资商而言,可以通过参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获得土地投资收益,同时,还可获区政府在税收、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扶持,享受土地综合整治优惠政策。

4、对产业而言,通过建新土地的平移使用,使我区土地后备资源更加丰富,通过科

学规划,可为汽车产业、商贸、现代物流、城市地产等提供土地储备,逐步形成三次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打造复合型产业增长极。

工作步骤:

1、调查摸底,征求意愿。深入村组、农户家中,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事代

表会、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宣传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对农村土地、人口、房屋、青苗、是否同意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等基本情况作一个全面摸底。

完善村民申请参与程序。

2、制订方案,立项报批。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方案,确定目标、原则、机制、安置补偿办法和实施步骤,做好资金测算,选定项目合作主,筹措前期资金。

3、登记测量,清算补偿。项目立项批准后,组织专业测量队伍,选派村组议事

会代会和群众代表参与,逐组逐户按户籍进行登记、核实,对房屋及构筑物、青苗及附着物进行测量、登记、签字、确认、公示、复核,无误后由镇政府

对房屋及建(构)筑物、青苗及地上附着物开展清算补偿。

4、住房安置、农户搬迁。修建安置房,落实房源,开展搬迁,并做好户口迁移

及城市居民户口登记工作。

5、充分社保、充分就业。完成农民变市民的户籍变更手续后,及时落实人员社

保,作好有就业意愿的全员统计摸底,抓好就业培训,寻找就业岗位,引导

帮助就业。

6、工程实施,复耕验收。组织实施三大工程,将农房旧房拆除复耕,达到国土

部门验收要求。

7、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土地综合开发。开展农用土地流转工作,做好集

篇7:土地行政学 复习题 完整版

行政与行政管理的区别:行政主要是强调行政理论体系,而行政管理更强调行政中的应用性管理程序和技能○1出现和存在的时间管理早于行政○2 活动的外延管理概念的外延更宽○3性质,行政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及公共性 行政管理的作用: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是其他一切管理的制约因素,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土地行政管理:国家土地政务的推行与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尤其是国家土地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整体利益对土地事务所进行的组织与管理活动。主体:代表国家进行管理的各级土地行政管理机关。客体:土地、土地利用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组织与个人的行为

范围:国家对地籍,地权,地价,地用,地税等方面的组织与管理。基本目标:按社会整体利益实现土地的有效配置和持续利用。

内容:1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2实现土地利用中的相对公平,促进国家行政○

整体效率的提高○3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功能:指政府土地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法对土地进行的管理活动所发挥的有利利用和效率,也可称为政府在土地行政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或效能。○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社会和文化功能。

土地行政管理学特点:○1与其他部门行政管理相比,土地行政管理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土地行政管理的范围宽广,内容丰富○3土地行政管理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

土地政策: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涉及土地关系,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则和采取的重大措施。即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

中国社会主义土地行政管理:○11949~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土地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2197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土地行政管理实践 完善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地权制度;初步建立和完善了较为合理的土地税费制度

我国土地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如何进一步改革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国家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2如何建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行政管理机制问题○3如何完善土地行政管理立法体系○4如何改变土地行政管理论明显滞后于实践的状况

土地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组织对土地事务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

根本任务:要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或特定阶段国家行政机关或组织与管理土地事务的运行规律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土地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职能权限的划分及其运行以及隶属关系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构成要素: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特征:1政治性2社会性3法制性4权威性5专业性。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1土地行政管理目标2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制度3土地行政管理的权责关系4土地行政管理的机构和岗位设置5土地行政管理的物质条件6土地行政管理组织人员构成7土地行政管理行为。

种类:1决策机构2职能机构3辅助机构4监督机构。

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1集权制与分权制2首长制和委员会制3垂直领导,双重领导和业务指导。

土地行政管理存在的弊端:○1职能重叠,政出多门○2基层组织能力薄弱,人员素质有待提高○3土地行政领导体制不顺。

土地行政决策:土地行政机关及其领导成员,为完成土地行政目标作出的处理土地行政事务的决定。

决策特征○1主体的唯一性○2土地行政决策只限于土地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之内○3土地行政决策一旦制定就具有强制力○4土地行政决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影响土地行政决策说的因素:1政策和法律○2外界压力○3信息来源○4对问题○

性质的认识○5决策体质○6决策方法○7个人素质

土地行政决策原则:○1系统协调○2可行性原则○3动态变化原则○4试验原则5创新原则 ○

土地行政决策体制:承担土地行政决策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形成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定决策的基本程序的制度。

土地行政决策系统:决策中枢系统,参谋咨询系统和情报信息系统。

土地行政决策程序:1提出问题2确定目标3设计方案4方案论证的选优5实施方案,追踪决策。

土地行政决策方法:1理性综合决策,渐进决策和混合扫描决策○2决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3规划法决策

土地行政执行:国家土地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贯彻,实现土地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或整个过程。特点:目的性、经常性、连续性、强制性、时效性、决断性、灵活性、层次性。

土地行政执行的过程:1准备阶段:组织阶段、思想准备、计划准备、物质准备、记住准备。2实施阶段:指挥、控制、沟通、协调。3总结阶段:土地行政执行总结的基本内容;土地行政执行总结应注意的问题;我国土地行政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土地行政过程存在问题:1我国有些土地行政决策可操作性不强2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中梗阻3土地行政执行中的脱型和走样4土地行政执行中缺少必要的手段5土地行政执行中的低效率6土地行政执行离不够对策:1要加强土地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土地行政决策的可操作性2要进一步协调好条条块块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决策执行的通畅无阻3提高土地行政执行人员的素质,优胜劣汰。提高广大执法人员的积极性4进一步增强执行力5进一步健全土地行政执行手段,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努力提高土地行政行效率。

土地行政执行原则:准确原则、规范原则、创新原则、服务原则、监督原则、迅速原则。

土地行政执行的手段及方式:○1强制性土地行政方法:行政指令方法、法律方法○2经济方法○3诱导性土地行政方式:宣传教育方法、行为激励方法(目标激励、奖惩激励、竞争激励、反激励)、参与管理方法○4土地行政责任方法。土地行政执行权力的新机制:应具有完整的制度化机制、应具有相应的自主化机制、应增强其合法性的机制、应具备完善的监督机制、应具有有效性的能力机制。土地行政效率:是指土地行政部门及其行政人员从事土地行政管理所得到的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理、财力和时间的比率,即土地行政效果与行政投入的比率。

土地行政效率的特点:综合性、多样性、相对性、迟效性。

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原则:标准多样化原则、操作可行性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土地行政效率与社会效益相一致原则。

土地行政效率测定的指标:土地行政交易费用、土地行政效果、土地行政效率、影子费用。

提高土地行政效率的途径:○1转变土地行政职能○2改革和完善土地行政组织3提高土地行政人员素质,优化土地行政队伍○4健全土地行政法规与日常工作○

制度○5改进工作作风与领导方式○6改善土地行政文化○7加强土地行政监督8实现土地行政管理手段与技术的现代化 ○

地权行政管理:是指有关土地财产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活动,也就是国家用以确定、调整和处理有关土地产权及其权属变更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活动。

地权行政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土地行政管理机关代表政府的意志确定和维护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土地关系和土地所有制,从而保障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地权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1地权审查与确认○2地权的登记与土地产权证的核○

发○3地权流转(权属变更)的管理○4土地权利争议调处的管理。

国有诚镇土地所有权的确立:接管和没收,赎买,征用及宣布全部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地权的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协议出让方式、挂牌出让方式、招标出让方式、拍卖出让方式。

土地征收(用)的特征:强制性、补偿性、土地权属的变更性。

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地籍的功能:税收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正常交易维护功能、土地管理功能、多目标服务功能。

3、地籍行政:是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的位置、面积、质量、用途和权属状况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

主要内容: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4、地籍行政的原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法规制度实施;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系统性和现实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保证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第八章

1、土地利用行政管理:它是指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机关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各种土地利用过程所实施的全面的、系统的管理行为。

2、地用行政管理的内容:土地利用计划行政管理、土地利用规划行政管理、土地开发、整治、保护与土地利用监测行政管理。

3、地用行政管理的基本方针:⑴把保护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⑵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⑶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⑷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

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土地整理的特点:政府行为的主导性、整理目标的多元性、整理行为的长期性、整理工作的复杂性、整理区域的差异性。

我国土地整理的战略意义(作用):⑴土地整理是我国特殊情况下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⑵土地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⑶土地整理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⑷土地整理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⑸土地整理是社会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过程。

地价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建立地价体系,制定地价管理规定和政策,对土地价格的评估、交易过程及其价格水平进行规范、调控和管理的过程。

地价行政管理的作用:合理引导地价水平,防止地价波动过大;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规范土地估价行为,建立科学的中介服务市场;通过地价政策引导,促进土地合理利用;规范土地估价方法,提高土地估价精度;规范土地使用权转移程序,防止土地收益流失

土地市场交易价格行政的措施:⑴建立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定期公布制度⑵国家对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采取最低限价:国家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最低价标准;土地使用权出让、受让方确定出让价格;协议出让价格的监督⑶政府对地价上涨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⑷完善土地登记,建立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⑸政府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有优先购买权⑹完善土地税制,强化税收监管,征收土地增值税⑺政府可依法提前收回单位和个人的土地使用权⑻建立地价动态监测制度。

土地价格评估行政:就是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价评估机构、地价评估人员、地价评估过程和评价结果的行政管理过程。

措施:1对估价机构的行政管理、对估价人员的行政管理、对估价收费标准的行政管理、对估价程序的行政管理

地税: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土地为征税对象无偿征收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府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

地税的原则:财政原则、效益原则、公平原则、法治原则。

地税行政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或土地行政部门(有的地税由地政部门代为征管)依据有关税法、地税政策以及有关制度规定,为实现地税分配关系,指导税务人员和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依法行使征税权力和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开展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工作。

地税行政管理的特征:地税行政管理对地税制度的从属性或依附性;地税行政管理的强制性和制约性;地税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地税征纳双方利益的矛盾性或对立性。

耕地占用税:是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征收范围:凡是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都应缴纳耕地占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国家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具体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计税依据: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8、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计税依据:是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

土地行政法:是调整土地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调整因土地行政主体行使其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土地行政法的特征:对象的确定性、内容的广泛性、内容的相对易变性。

土地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土地行政法所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或行政权力责任内容的土地行政关系。

土地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是指在具体的土地行政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客体:是指土地行政法律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或标的。包括物、行为、精神财富和其他权益。内容:土地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土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土地行政主体具有特定性,而行政相对人具有非特定性;土地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具有确定性;土地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土地行政法律关系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土地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按照土地法律、法规采取的具体的直接影响相对一方权利义务的行为,或者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特征:具有命令力、强制力和执行力;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单方意思表示为特征;行政主体是特定的;土地行政执法的对象一般为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在特定情况下也包括下级土地管理者;土地行政执法的客体是土地行政相对人从事的与土地这一特定物有关的活动或者行为。

土地行政执法的效力: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土地行政执法的内容:行政许可、行政调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行政奖励。

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依法对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的违法行为的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法律制裁。

土地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的活动。

篇8:土地规划学复习资料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度很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很多领域, 而且,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需要对该课程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 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培养更优秀的土地规划方面的人才。

2 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2.1 开设时间有待增加

土地规划学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 需要学习的知识模块繁多, 而该课程开设时间却相对较短。时间紧, 任务重, 老师在上课时只好把书中相对重要的部分给学生做相关的讲解, 大多数学生在较短的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 只是机械的学习, 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更不知道如何应用于实际工作。

2.2 教学过程需要改善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 需要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也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需要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知识, 再转化为创新思维, 在思考和积累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自己努力, 而且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完成。而我们的课程只是重点讲述理论知识, 方法单一, 实践的内容也很少, 因此需要进行改革以便更好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考核方式不够多元

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要保证教学质量, 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建立一套合适的考核制度, 考核方式也不能局限于期末考试和日常的出勤率的考核, 应该构建多元的考核方式, 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3.1 适当增加上课时间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也就需要学生了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等编制的方法和详细流程, 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 而我们课程开设的时间有限, 只能学习一些理论方面的东西, 规划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和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技术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详细地讲解和说明。因此, 学院应该适当增加该课程的上课时间, 而且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实践教学环节, 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要领。

3.2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3.2.1 理论教学

《土地利用规划学》属综合性应用学科。因此, 理论教学可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研讨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完善课程体系, 力求使教学内容达到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目前, 很多课程都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恰当的案例能使同学们更加深化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将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介绍给学生, 一方面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还可以使用研讨式教学法, 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来获取知识和强化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它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有利于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疑点和难点。

3.2.2 实践教学

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应改变以课堂学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关单位正在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工作, 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学校也可以建立实习基地, 鼓励同学们踊跃参与合作项目的研究, 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 熟悉科研全过程, 把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动向和热点需求, 获得学科最前沿的信息。通过实习, 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掌握所学的知识, 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工作的经验。

3.3 多元细化考核方式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 考核方式也不能太过拘泥于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和上课出勤率的考核, 应该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

首先, 课程考勤制度是必要的, 教师通过点名的方式来确定学生的出勤, 初步保证了教学活动的实施。此外, 还可以增加其他的考核方式, 如课下作业、小组讨论、课堂自我展示等。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适当地小组讨论, 给学生平等讨论交流的机会, 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更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打分, 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的上课时间有限, 实践教学等较难实施, 因此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 适当地布置一些课下作业或者项目,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 让同学们自己课下查找资料, 了解和学习相关案例, 然后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他们打分;除此之外, 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制作一节跟本课程有关的10分钟的ppt, 并进行讲解, 不仅提高了他们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期末考核以闭卷的形式进行, 再一次巩固了课堂知识。

摘要:《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本文从教材、课程开设时间、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问题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学,综合性,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4

[2]李月娥, 龙专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 2012, (36) :159

[3]马松梅, 王玲, 王月健.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4 (06) , 84-85

[4]吴大放, 姚漪颖, 冯艳芬, 刘艳艳.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15 (02) , 138-139

[5]付梅臣, 王金满, 王广军, 姚林君.“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置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中国地质教育2007 (03) , 88-92

[6]刘俊燕, 马瑛.项目教学法在C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4, 201-202

上一篇:成语与哲学道理浅析下一篇:赤壁市实验小学德育工作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