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城乡规划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是关系着我国国民生活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是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城乡规划时不可逃避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相应的统筹规划,实现和谐发展,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 篇1: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要:项目策划生成工作是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项目策划生成工作历经三个阶段,完成其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转型发展。已有研究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研究,偏向于规划改革、城镇化及与之相关政策制度等的宏观、中观层面;而项目策划生成研究多重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总结和机制介绍,缺乏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对项目策划生成这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改革措施的深入探讨和理论总结。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言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改革发展的主线。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的改革工作,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制度创新。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编制、实施、监督、预警、评估全流程治理中,项目策划生成工作是衔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编制、规划实施的关键节点,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改革。

1.双向耦合:项目策划生成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模式

双向耦合模式,即为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维度的耦合:政府服务为供给侧,服务对象(主要为业主)为需求侧,通过项目策划生成工作,政府通过规划、土地用途管制、产业发展引导、建设强度约定等方式,主动谋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目标、参与主体、治理方式、实现途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相应满足需求侧对于建设项目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对政府服务期望等的需求,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实现利益、目标的耦合。同时,政府通过区域性评估工作,提前对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施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洪水影响评价等工作进行统一安排和部署,并共享评估结果和信息,实现区域范围内的相关业主可共享信息、数据互通,减少需求侧、供给侧双向进行交易的制度成本、信息成本,加快推进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目标的推动和实施。

2.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供给侧改革:形成全市域“一张蓝图”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供给侧改革形成的“一张蓝图”,是开展项目策划生成工作的基础,也是“多规合一”的重要改革成果。他以现状和法定规划梳理为基础,逐步消除矛盾、厘清“空间事权”,形成全域治理的刚性管控的规划蓝图,初步实现空间规划管控的统一。从宏观层面看,划定“三区三线”方案,明确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发展的空间区域,以主要空间规划为基础进行了规划成果标准化整合,为土地利用规划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从中观层面看,搭建用地管控的规划依据,理清部门事权,明确涉及土地规划管理部门的空间数据,作为各部门管理的依据;从微观层面看,加强项目建设管控,以深化规划蓝图为依据,形成项目建设的工作管控底图,作为项目审批的直接依据。

3.政府组织机构的供给侧改革:组建全方位服务部门

政府组织机构供给侧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从整体层面上看,在政府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原国土、原规划部门两个部门的合并,从职能上实现全市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管理主体的统一,解决土地管控主体不到位、管理不协同的矛盾。从实施层面上看,实现部分直接服务专门的有效整合、融合:在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对与审批服务的综合协调和集成服务;为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组建数据资源管理局,将行政管理、审批改革、民生服务等内容的系统建设工作归口管理,便于统筹网络资源和明确专业性需求,在“多规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建设等系统建设方面,便于统筹配置信息网络资源、协调部门利益,更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将分属不同单位管理的测绘、测量服务的事业单位进行重组和改制,国土测绘业务和规划存量业务的两个事业单位进行重组,房产测绘部门改制成企业,全市测量、测绘业务管理部门归口管理,以此推进“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等。其他涉及相关职能职责调整的,如将施工图审查备案的主管单位统一归口住建部门管理、园林绿化归口为城管部门、水运归口交通部门等组织机构、职能职责调整,将同性质分散的政府职能职责进行综合性调整,破除多头管理的弊端,政府整体性职能的转变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4.实施机制制度的供给侧改革:构建全周期工作保障

改革实施机制的成果包括两个方面,构建项目策划生成流程和完善策划生成的制度规范。首先,构建全新项目策划生成流程。将项目策划生成定义为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多规合一)“一张蓝图”为依据,在项目正式审批之前开展的协调和准备工作,在前期项目储备、土地规划审查、综合协调后,即完成项目生成工作。在开展项目策划生成的工作过程中,如发现需开展规划调整、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等协调难度大、耗时长的工作,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前开展部门协调、技术论证、风险性评估等前期服务工作,为后续减少项目报批报建时间提前开展工作,尤其是为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顺利推动减少社会阻力、制度阻力,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施奠定良好基础,也体现政府整体性治理的综合能力。项目策划生成流程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一起,构建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引领下的空间治理实践、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施、工程项目建设全周期工作流程,同步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建设单位等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主体衔接在一起,为多元主体全周期协同治理奠定改革实施机制的基础。

5.创新服务方式的供给侧改革:升级全主体治理平台

以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理念、目标,通过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手段,在原有的“多规平台”基础上升级为全主体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平台:基于“一张蓝图”的项目策划生成,其流程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流程的机制引导下,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建设管理的实施行为,横向衔接各部门审批平台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纵向衔接国家省部级监管系统和区县园区审批系统,面向服务单位和办事群众提供“一个窗口”集成服务、“一个表单”填报信息,构建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途径的平台体系,以一套机制为保障,最终升级形成一个满足建设单位、市民需求侧目标的环节更少、审批更少、时间更少、环境更好、效率更高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与其他非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系统和平台衔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智能、更加智慧的城市治理体系。

结语

在多重改革的大背景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推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综合系统的改革工作,项目策划生成有效推动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实施。为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项目策划生成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工作,需与其他改革工作一道更进一步统筹配置好各类空间要素资源,实现国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在规划建设管理更科学、更有实效,为美丽土地利用规划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度支持。

參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7—22.

[2]贾康,刘薇,苏京春.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制度创新[J].中国经济报告,2014(10):52-55.

[3]赖寿华,黄慧明,陈嘉平,等.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河源、云浮、广州“三规合一”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3(5):63-66.

[4]朱江,邓木林,潘安.“三规合一”:探索空间规划的秩序和调控合力[J].城市规划,2015,39(1):41-47.

[5]桑劲,徐莉,王煜坤.协同规划、三维聚合、渐进改革——“多规合一”的工作框架探索[J].规划师,2017(5):33-38.

作者:刘勇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 篇2:

探析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关系实践探讨

摘要:城乡规划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是关系着我国国民生活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性是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城乡规划时不可逃避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好相应的统筹规划,实现和谐发展,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关系;实践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的日益增长,土地资源和人均土地使用面积也越来越紧张。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曾经不适合耕地或建设的土地资源也被加以开发和利用,但是在我国的国土范围内,依旧存在着许多无法使用和开发的土地资源,因此,合理的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在保证土地利用充分的前提下进行城乡规划,是我国未来发展道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一、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及作用

城乡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因素。城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指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是指政府部门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以促进城市发展为导向,对城市和乡镇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合理的城乡规划有助于政府解决在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人口矛盾和资源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和谐,也更有利于对生态环境和耕地资源的保护。合理进行城乡规划,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环境双重发展的前提和保障[1]。

(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区内,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进行的整体规划。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也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农耕用地和建筑用地都能够得到保障,实现多个产业多层次的全方位发展。

二、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土地规划制约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又在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规划,目前,二者呈现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双方在进行规划时,都是从各自的出发点出发,以各自的优先点为前提,并没有充分考虑另一方的理念,双方的规划各自进行的过程中缺少交流和理解,因此难免会造成观念的碰撞和矛盾的发生。

首先,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分析,目前在城乡规划的实际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情况。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用地逐渐由城市地区向周边郊区扩张,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侵占到农耕用地资源,导致农耕用地面积减少;第二,在城乡规划中,经常会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行征地情况的发生,并且,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和实际应该获得的补偿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违背了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思想观念;第三,在城乡规划中,经常会出现破坏水文环境、土壤结构等情况,这也与土地规划的管理理念不符。上述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导致土地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之间的矛盾更加剧烈[2]。

其次,从土地规划管理的角度来谈,土地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贯彻的是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理念,是为了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了更好的生活涌入城市,他们手中的土地使用权会回到政府的控制之下。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城乡规划在实施时会争取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但是出于保护耕地资源的考虑,土地规划时会优先保护农耕用地,造成城乡规划发展受限,无法同经济发展速度匹配,这就导致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形成了矛盾关系。

最后,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矛盾主要来源,是双方规划理念的不同。城乡规划以城市发展为前提,土地规划以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为前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不改变双方各自的观念,就不能实现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在未来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双方协调发展的建议

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并不是不能够协调发展的,下面,本文将从三个具体的实际应用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双方关系的优化。

(一)规范用地程序

城市化建设的征地程序不规范,会导致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双方各执一词,导致双方矛盾发生,也会导致日后的征地过程愈发困难,长远角度来说,不利于社会发展。一方面,由于征地过程中的违规操作以及强行征地的行为,导致了土地所有者的不满;另一方面,在征地时,由于价格评估的不稳定性,对土地所有者的征地补偿金额也没有详细的法律条文规定,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矛盾。对此,政府部门需要完善相关的条文规章,细化对于征地行为的补偿措施和补偿金额,同时严格监管,将制度落实,做到合理征地、文明征地。在制定征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土地使用价格,结合当地实际,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征地行为发生后,也要及时发放补偿款,对土地所有者做好关怀和安抚,做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二)正确理解双方关系

想要做到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协调发展,需要正视双方关系,正确理解双方理念,从根本上分析双方之间存在的联系,从中找出调节方法。

在进行土地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城乡规划的发展空间,在保证不占用农耕用地资源的情况下,为城市建筑建设留出足够的建设空间。为此,可以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扩张的双线并行,一方面,针对原本就不占用耕地资源的旧城区进行积极改造,可以在保留当地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更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改建工程,提高旧城区的土地利用率,提高旧城区能够接纳的人口数量,缓解人口压力;另一方面,针对新区扩張,要规范征地行为,也要提高新区的土地利用率,做好规划,也做好在新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作为城乡规划时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土地规划是城乡规划的前提,因此在进行土地规划时,需要制定出完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功能的发挥;城乡规划依托于土地规划,在进行城乡规划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是否滥用土地资源,是否过度侵占耕地。只有正视双方关系,相互理解,才能促进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否合理,如果管理人员不能进行正确的规划,会直接造成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混乱,加剧二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要想实现双方的协调发展,需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思想高度,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看待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关系。在进行相关岗位的人员配置时,也要从思想、道德、社会经验、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等多方位进行考核,务必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胜任管理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矛盾[3]。

结束语:

无论是土地利用规划还是城乡规划,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做考虑,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通过对双方关系的优化缓和,在未来势必会达成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协调发展。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城市化建设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家建设作出宝贵贡献。

参考文献:

[1]崔云飞. 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1(22):12-13.

[2]郭磊.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21(14):235.

[3]陈春娅.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 智能城市,2019(4):75-76.

作者:吴迪雯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论文 篇3:

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中3S技术的应用

摘 要: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中需要保持其技术的合理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当前,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技术相对滞后,导致相关工作效率偏低。为此,需要寻找到一套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的新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基于此,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中3S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管理 3S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城市化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建设占用土地出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但在此过程中,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对建设和谐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信息采集管理新技术,为土地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3S技术概述及分类

1.1 3S技术概述

所谓3S技术是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GPS(全球定位系统)的融合技术。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是通过RS和GPS技术提取与土地信息样的数据,利用GIS系统的强大功能,对所提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精准分析以及数据库更新。同时,通过构建与之相关的数据分析模型,形成一套多维多元复合分析模式。在整个技术体系中,GIS系统可以视为人类大脑,RS以及GPS技术则视为人类的眼睛。通过3种技术的融合,可以精准的进行空间定位,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开展有效的分析。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

1.2 3S技术分类

(1)RS技术。RS技术是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测绘技术。其技术有效运用遥感器来对远距离测绘目标开展探测,从而可以收集到相关的测绘信息。从当前RS技术来进行分析,RS技术可以利用遥感器光谱中的红、绿以及红外等方式,根据测绘环境的需求来选择适用的光谱进行探测。RS技术中的光谱会受到时间、环境以及不同角度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从而会让遥感器对光谱吸收产生一定的区别。土地规利用划及管理中运用RS技术,可以更好地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供详细的土地资源利用信息,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发生。其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信息,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建设以及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以及技术支持。

(2)GIS系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融合。GIS系统作为一种空间信息收集系统,可以在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积极作用。此外,还可以提高整个管理工作实效性。GIS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有效的空间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在整个应用过程中,GIS系统经历了许多次的技术革新与完善,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应用系统,并为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GPS系统。GPS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是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测绘新技术。GPS系统可以通过全方位实时性的监控,对特定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提供精准定位。此项技术同样是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对相关土地利用信息进行采集,为土地资源测绘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还可以根据相关数据信息制定出合理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方案,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2 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中应用

2.1 3S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及耕地保护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是我国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率以及相关信息更新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开展更新调查工作时,通常可以通过RS技术,将所需调查区域内的遥感图像列为底图。通过其图像来寻找相关的土地资源现状以及变更资料等数据信息,有利于分析出实际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查。GIS技术在此环节工作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对特定区域中的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以及权属等数据信息进行更新与录入,建立具有实时性特征的地理信息数据库。通过GPS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特定区域中的土地资源情况进行了解。通过相关部分的分析,能够对其资源利用情况开展有效的宏观调控,为土地规划以及管理的合理性提供保障,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2.2 3S技术在土地规划设计应用

前文已经提及3S技术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精准的数据信息,有效增强了具体工作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在开展土地规划设計工作时,必须针对相关土地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这就要求测量数据信息必须精准。3S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地区的土地规划设计目标开展有效、精准的数据信息收集。同时,还可以精准地定位其设计目标的位置,形成有效的图形图像,并能够通过技术分析对地质环境开展简单判断。在具体开展土地规划设计过程中,将采集到的相关数据与实地勘查进行结合,可以构建一套精准的土地模型,为土地的规划和设计利用提供强大的资料保障, 提高规划管理的科学性。此外,通过实地勘察与3S技术采集两种工作模式的融合所构建起的数据库,可以为土地规划及管理提供快速的信息查找和使用。

2.3 3S技术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3S技术在土地确权工作中的应用,需要熟练掌握RS与GPS运用技术。除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还能够提高确权工作精度。以往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需要通过全野外工作的模式方式,其工作量以及野外作业成本均很大。虽然后续工作可以实现由外转内,但依然存在非常繁杂的工作。因此,可以采用RS与GPS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了工作实效性的同时,还大大地缩短工期。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无人机航测为例,工作步骤为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基于CORS(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的GPS定位测量技术进入实地开展地块位置调查,确定地界。使用白沙袋进行标记,确保让无人机可以非常清晰地对目标进行辨别,这种数据信息采集与电杆原理相似。同时,还需要与当地村(居)集体之间做好沟通,在其大力配合下确保调查精度。(2)构建GPS大地测量控制网,保证大比例尺测图的点位测量精度。(3)开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此环节的工作,主要是精准采集基础地理数据,通过无人机来获取正摄影像,可以为地面模型构建以及影像区域测绘提供非常精准、直观的数据信息。这样的采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作时间。无论地形如何复杂,都能够非常精确地采集到有效的影像图。(4)获取1∶2000地形图。在此之前已经确定了各地块属性,因此只需要根据前期工作中所标记的白沙袋来进行采集,就可以精准地采集到土地的地块数据信息。此外,通过第一个步骤的调查工作,已经采集到不同地块的分界线,在地形图编辑时,根据相关的指界表来针对不同地块属性进行标注。比如:农地名称、级别、地力等级以及面积等内容。在完成标注之后,就可以将其数据信息存储于土地管理数据库中。

2.4 3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3S技术在土地勘测界定中的应用,是借助RS和GPS技术获取较高的测量目标点位精度,运用计算机专用软件高效地计算出边界坐标及土地面积,并通过GIS技术对相关属性数据开展统计,为土地勘测定界据提供有效的处理方案,确保内业、外业土地资源相关数据保持一致。3S技术使土地测量精度和测绘效率大大提高,与传统的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相比,有着巨大的工程优势。GIS集成土地管理系统还能为建设用地审批提供精准有效的数据、图像以及资料支持,实现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红线的控制目标,最终实现土地管理方案的智能化。

3 结语

总之,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工作目标是让每一寸土地可以得到合理利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通过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中的灵活应用,可以促进相关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升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梁明,冯荣良.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93.

[2] 高俊峰.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14.

[3] 张黎黎.浅议3S技术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运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7):23.

[4] 陈训争,林晓丹.关于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环球人文地理,2016(6):143.

[5] 邓羽翔,宋利杰.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巡查系统开发与应用[J].矿山测量,2017(2):92-94.

[6] 杨秀丽.3S技术应用在土地管理领域中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60.

[7] 杨雪芽,韩玉刚.3S技术在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121-122.

[8] 程思思,张海昂.3S技术在矿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8):275-277.

作者:张建军

上一篇:高校食堂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科研评价模式探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