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装傻”的故事

2024-05-11

司马懿“装傻”的故事(共13篇)

篇1:司马懿“装傻”的故事

在蜀魏战场上,智谋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只有司马懿。战场上的司马懿表现出杰出的指挥才能,一旦进入政治权力斗争场合,其智慧指数似乎立即退化,在上司曹芳面前表现出一副傻乎乎、病怏怏的迟钝相。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就写出了司马懿是如何靠装病麻痹曹爽的。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与亲信何晏等准备出城游猎,事先让即将赴荆州担任刺史的李胜以拜别之名去探知司马懿的虚实。司马懿探得消息后,立即写好了“装痴卖傻”的剧本。

当李胜见到司马懿时,李胜看到的是“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的司马懿,他躺在床上,一副病得快死的样子,甚至连拿碗、喝粥的力气都没有。李胜对司马懿说:“天子要我到荆州任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这时,司马懿玩起了“谐音游戏”,他喘着粗气说:“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人家李胜明明说的是荆州,他偏偏说并州,看来司马老人的听力严重下降了。李胜帮司马懿纠正:“太傅听错了,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将“聋”就“聋”:“你刚从并州回来?”李胜在“聋子”司马懿耳边大声说:“我是去荆州。”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如此说了一番“绕口令”后,司马懿以感人肺腑之语作结,大意是:我病得快要死了,两个儿子不成器,以后还望大将军多多提拔。

司马懿连哄带骗加忽悠,把李胜玩得团团转。不过,司马懿装痴装傻的终极目标则是通过李胜对自己的印象,干扰曹爽的政治判断。

李胜走后,“病得要死”的司马懿马上翻身下床,紧急召见两个儿子,说:“李胜此去,曹爽肯定不会防备我,只等他们出城狩猎时,我们就可以一举拿下。”嘉平元年(249年)正月,皇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等宗室到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逼死曹芳,把所有的军政大权揽于手中——最终逼魏主“禅让”,取而代之,“三国尽归司马氏”。

篇2:司马懿“装傻”的故事

在蜀魏战场上,智谋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只有司马懿。战场上的司马懿表现出杰出的指挥才能,一旦进入政治权力斗争场合,其智慧指数似乎立即退化,在上司曹芳面前表现出一副傻乎乎、病怏怏的迟钝相,司马懿为什么装傻呢?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就写出了司马懿是如何靠装病麻痹曹爽的。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与亲信何晏等准备出城游猎,事先让即将赴荆州担任刺史的李胜以拜别之名去探知司马懿的虚实。司马懿探得消息后,立即写好了“装痴卖傻”的`剧本。

当李胜见到司马懿时,李胜看到的是“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的司马懿,他躺在床上,一副病得快死的样子,甚至连拿碗、喝粥的力气都没有。李胜对司马懿说:“天子要我到荆州任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这时,司马懿玩起了“谐音游戏”,他喘着粗气说:“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人家李胜明明说的是荆州,他偏偏说并州,看来司马老人的听力严重下降了。李胜帮司马懿纠正:“太傅听错了,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将“聋”就“聋”:“你刚从并州回来?”李胜在“聋子”司马懿耳边大声说:“我是去荆州。”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如此说了一番“绕口令”后,司马懿以感人肺腑之语作结,大意是:我病得快要死了,两个儿子不成器,以后还望大将军多多提拔。

司马懿连哄带骗加忽悠,把李胜玩得团团转。不过,司马懿装痴装傻的终极目标则是通过李胜对自己的印象,干扰曹爽的政治判断。

篇3:探析司马懿的王者之路

一、魏国天下背后的雄鹰形象

司马懿雄韬伟略,却长期位于曹操背后进行策略部署, 与乖张高调的杨修不同,司马懿知道曹操天性多疑,并且尽量不做逾越主权的行为。其早期从政开始并不是十分显眼, 就是在建安20年,他在具体了解刘备获得蜀郡举动的前提下,明白蜀中人心不够稳定的道理,所以建议曹操主动攻击汉中位置,争取灭其强大威势,将蜀地一举拿下。曹操听后不仅没有采纳,反倒斥责其贪心不足。而4年之后,曹操已然权倾天下,但是由于内心种种的顾虑,始终没有进行称帝仪式的开启[1]。曹操由于生性多疑,做事武断,因此身边谋士相对越来越少,司马懿也正因此逐渐被免去了长久的猜疑对待,并迅速受到青睐。其实这也是司马懿长期的赌注, 在曹操魏王之名确立之后,主动要求辅佐世子曹丕,并成为曹丕身边不可或缺的谋士,一举进入了曹魏新时代领导人物的决策层级行列,国中政要大事尽掌其手。伴随魏王多疑性格愈演愈烈之时,司马懿适当寻找机会隐藏自己的光彩,并全面向曹丕靠拢,借以威胁曹操,令自己的安全境地得以保留。在魏王去世之后,这位贤士被曹丕任命全权负责了其先父的葬礼事宜,国中上下无不肃然,这就充分响应这为长期躲在猛虎之后的雄鹰形象,其隐藏的威信能力也就在这一瞬间倾巢而出,作为明朗之士司马懿当然顺利运用这股东风, 实现他在魏国后期风云历史的乾坤扭转期望[2]。凭客观资料分析,司马懿距离曹操的确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生性多疑, 行事霸道,自我主张,但曹操雄韬伟略、性格鲜明不愧一代枭雄之称,这种强势的皇者风范也严重影响了司马懿自身的性格。继朝中大权稳固之后,其广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改善,并广纳贤士,可以说之前的贤士风范也许不是很高尚, 但此时的他已经全然蜕变为治国良才,懂得良性权变之谋, 这正是魏国后期风光重现的历史必备因素,成就了耗尽半生的苦心之士一生的愿望。

二、拥有独到见解的军事奇才

说到军事指挥艺术的展露,主要是在曹丕驾崩之后的黄处七年开始,司马懿当时面临吴国将军诸葛瑾兵分两路的夹攻情境,坦然应对,不仅直接击杀吴将张霸,而且强力阻挡了诸葛瑾的计划进度,实现完胜。但真正展现其光辉伟绩和战事华丽形象的是其与蜀国诸葛亮之间的巅峰对决,古往今来,尚且未有人能够对峙卧龙,作为将士奇才,这头雄鹰拍打起庞大的翅膀,仿佛准备整编三个时代的残局并归为其所有。一个是蜀汉王朝中的丞相,忠心辅佐天子治国,以北伐中原为己任,致力于恢复汉室江山的大任;另一位是魏国政权组织中不可多得的人才,文武兼修的托孤大臣,统兵抗敌, 义不容辞。这充满至尊光芒的龙争虎斗宿命,诞生出“六出祁山”这样极具代表性的作品[3]。事实历史资料记载与小说是不同的,因为诸葛亮实际出祁山的次数只有两次,就是真正对峙司马懿也只有两次,这是固化信仰造成的对正面人物的一味奉承,而导致客观成果的淹没。

就在魏明帝命令司马懿驻守宛城之际,新城守将孟达接到李严书信准备向诸葛亮开城门行使臣服之举,司马懿立即下令阻击蜀国援军,并且快速进军攻打新城,阻止了一场降将风波。直到三年之后,在卧龙多次北伐频繁骚扰困扰下, 司马懿受命行军西城,连同无谷、斜谷三路同时出发,实现汉中位置的总体攻击,准备彻底拿下蜀地。持续对峙良久, 诸葛亮大军与司马懿几经风波终于与卤城交会,秉承曹操多疑天性,司马懿放弃了主动攻击,转为掘营自守。直到当年6月,司马懿终于等到了蜀军粮草不济的时机,开始大肆追击蜀军,不料手中大将不才,在木门不幸为蜀军射杀,这就是著名的二出祁山对峙风云。另年,诸葛亮忌年迈老去危机, 急迫进行北伐,蜀军直出斜谷,与魏军再次对峙。尽管诸葛亮百般羞辱,司马懿像是掌握什么天机似的,始终坚守不战, 时耗八月,诸葛亮终于身体不支,于五丈原逝世。一个拖字耗尽了“智圣”最后的精气,令其壮志难抒,悲叹一生[4]。 这种全面胜利的争取表面没有什么崇敬之举,但确实成就其名臣良将的威风史记,绽放了力抗吴蜀两国的赫赫战功。谁能料定其不知卧龙生命危机的秘密,又怎懂得干耗对手时光,承受多种讽刺挑衅,赢得最终的胜利,也许就是这位王者独有的心路历程,果然不负敬仰,扛起万丈光芒。

结语:后期权倾朝野的重复性举动已经不足以毁灭其多年的光辉业绩,因为特定历史时代的最终命运已经定型, 使其成为了唯一见证结局的核心人物,他早已不负王者之位的信仰信条,成就了独特的风光伟绩,秉承自己全新的人生寄望。

摘要: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蕴藏无限的人文价值,其中不同时期的王者风范也各有所长,而东汉与三国时期之间的风华岁月就更加俊美风流,羡煞旁人。其中,晋宣帝司马懿的光彩人生不由令所有人肃然起敬,王者风范震慑四方。本文针对此人的传奇经历进行复述,充分灌输人们对其无限的崇敬之情,表现其对中国历史篇章改写方面独一无二的贡献,赞扬王者之路的无限丰功伟绩和光辉历程。

篇4:司马懿的“装傻”

在蜀魏战场上,能与诸葛亮相抗衡的只有司马懿。战场上的司马懿表现出一名杰出军事统帅的指挥才能,一旦进入政治权力斗争场合,其智慧指数似乎立即退化,在上司曹芳面前表现出一副傻乎乎、病怏怏的迟钝相。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就写出了司马懿是如何靠装病麻痹曹爽的。三国魏正始八年(247年),曹爽与亲信何晏、邓飏等准备出城游猎,事先让即将赴荆州担任刺史的李胜以拜别之名去探知司马懿的虚实。在李胜即将进府之前,司马懿探得消息,立即写好了“装痴卖傻”的剧本,再加上各部门滴水不露的配合,演出了一场好戏。

当李胜见到司马懿时,李胜看到的是“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的司马懿,他躺在床上,一副病得快死的样子。旁边的两个丫鬟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满衣服都是。看看,连拿碗、喝粥的力气都没有,这样快要入土的人还能有什么野心和作为?司马懿在李胜面前装得是入木三分又令人同情,着实给李胜的脑袋打了一针“麻醉剂”。

司马懿“装痴卖傻”的表演还在继续。李胜对司马懿说:“天子要我到荆州任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这时,司马懿玩起了“谐音游戏”,他喘着粗气说:“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意思是: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你要好好防备啊。人家李胜明明说的是荆州,他偏偏说并州,看来司马老人的听力严重下降了,这是李胜的第一判断。所以李胜帮司马懿纠正:“太傅听错了,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将“聋”就“聋”:“你刚刚从并州回来?”李胜在“聋子”老人司马懿耳边大声说:“我是从山东荆州来。”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如此“并州、荆州”说了一番绕口令后,司马懿以感人肺腑之语作结:“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意思是:我病得快要死了,两个儿子不成器,以后还望大将军多多提拔。

姜还是老的辣,瞧司马懿这演技,不服不行!司马懿连哄带骗加忽悠,把李胜玩得团团转。迷惑李胜,并不是司马懿的最终目的,司马懿装痴装傻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李胜对自己的印象,干扰曹爽的政治判断。

被司马懿“麻醉”的李胜回来报告曹爽说:“司马懿只差一口气了,不必担心!”不是李胜的脑子进水了,而是司马懿的“装痴术”实在是太高超。

李胜走后,“病得要死”的司马懿马上翻身下床,紧急召见两个儿子说:“李胜此去,曹爽肯定不会防备我,只等他们出城狩猎时,我们就可以一举拿下。”嘉平元年(249年)正月,皇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等宗室到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逼死曹芳,将所有的军政大权揽于手中——最终逼魏主“禅让”,取而代之,“三国尽归司马氏”。

篇5: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

王通:“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

王勃:“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

杜黄裳:“然事有纲领小大,当务知其远者大者;至如簿书讼狱,百吏能否,本非人主所自任也。昔秦始皇自程决事,见嗤前代;诸葛亮王霸之佐,二十罚以上皆自省之,亦为敌国所诮,知不久堪;魏明帝欲省尚书拟事,陈矫言其不可;隋文帝日旰听政,令卫士传餐,文皇帝亦笑其烦察。为人主之体固不可代下司职,但择人委任,责其成效,赏罚必信,谁不尽心。”

杜牧:“周有齐太公,秦有王翦,两汉有韩信、赵充国、耿恭、虞诩、段颎,魏有司马懿,吴有周瑜,蜀有诸葛武侯,晋有羊祜、杜公元凯,梁有韦睿,元魏有崔浩,周有韦孝宽,隋有杨素,国朝有李靖、李勣、裴行俭、郭元振。如此人者,当此一时,其所出计画,皆考古校今,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

孙樵:“武侯死殆五百载,迄今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而久也。”

尚驰:“至令官书庙食,成不刊之典,一山之内,每有风行草动,状带威神,若岁大旱,邦人祷之,能为云为雨,是谓存与没人皆福利,生死古今一也。死而不朽,反贵于生。”

吕温:“大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

诸葛亮的评价2

何去非:”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元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聂文豹:“古今论孔明者,莫不以忠义许之。然余兄文龙,尝考其颠末,以为孔明之才,谓之识时务则可,谓之明大义,则未也。谓之忠于刘备则可,谓忠之于汉室则未也。”

苏轼:“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戴少望:“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其惟诸葛亮乎!”

洪迈:“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畧,管宁之渊雅高尚,毛玠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祎、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陈亮:“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诸葛亮的评价3

且不谈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传说,根只据正史上的记载,诸葛亮能辅佐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开创帝业,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过人之处,称他为“天下奇才”绝不为过。另外,在刘备入主川蜀之地后,诸葛亮把他的管理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蜀国国力日益增强。

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蜀国与曹魏的差距逐渐缩小,若不是关羽失荆州,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还真有可能完成匡扶汉室的目标。经过几次交手之后,司马懿对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终还给出了第二句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意思是说,诸葛亮谨小慎微,好听点叫三思而后行,其实是优柔寡断。若是诸葛亮听到司马懿对他的这句评价,会感到非常扎心,肯定会怒怼道:“司马老贼,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我们蜀国缺兵少将,只有我一个在顶着,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我不得不慎之又慎。”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这两句评价,你最赞同哪一句呢?

诸葛亮的评价4

当初,曹操、孙权和刘备都不知道诸葛亮。统治荆州的刘表,也未重视。不像汉末许多名士,他出山前,未得天下认知。深识他的,只有身边有限的朋友。身在南阳“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的他,自比管仲乐毅,而“时人莫之许”。与友人谈以后的官位时,他说友人官职可达到郡守、剌史。友人问他,他却笑而不答。他自视甚高,志向非凡,虽只20余岁,身在乡野,却心怀天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隆中对”。说他无意入世显然不对,他在等待。凤栖何枝,才是他极重要的考量。无此,他是宁可无限等待的。

众多军阀中,他首先就放弃了曹操。他心目中的诸侯,是求贤若渴的齐桓公、燕昭王,而曹操不是。投奔曹操,他成不了管乐,建立不了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的伟业。他要兴复汉室,而汉室在曹操的手里。曹操是敌而非主人。 而最有希望统一天下,最有资格代表汉室者,是曹操。许多公认的经国治世的智能之士投奔了曹操。他本身对曹操也深为佩服,称曹操用兵“仿佛孙吴”。如果投曹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是有疑问的。他自己也未必自信。

诸葛亮的评价5

智能之士,武勇将才投奔者众多,这得益于曹操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曹操的雄才大略深得认可。当初人们并不认为曹操是汉贼,而是忠臣。当时的诸葛亮也不可能确认曹操就是“汉贼”。但从历史经验来考察,曹操的发展前景,却令人怀疑。曹操具有人格风险性。诸葛亮也不能冒此风险。

篇6:司马懿“装傻”的故事

曹操

曹操:临阵能致胜,不使将士枉死是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大言欺人、只会摆架子、装清高、不实惠于家国百姓的伪君子,朝廷没有那么多俸禄养着闲人。我要的就是能治国用兵、平定乱世的有用之才。

曹操:我就是想让天下人知道,袁绍算不得什么。日子,我们照样过;人才,我们照样选。

曹操:诱天下人出手。与其让那些宵小之辈整日打我的主意,不如天时地利,由我自己来选。

徐庶

徐庶:你我读书人,不幸生在这乱世,活下去只有两条理由:一、让自己变得有用;二、为这乱世中的百姓谋一点希望。

杨修

杨修:阁下的诗,思健功圆,清新刚健,然气过其文,雕润不足,二等。阁下诗不出山水,赋不过风土,然用于多取媚世俗。

杨修:当世第一等诗人,当属曹司空与其子曹植。司空之诗,古直雄健,甚有悲凉之势,气吞江海,睥睨天下;曹公子之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粲溢古今,卓尔不群。此二君之诗,如人伦之有周孔,鳞鱼之有龙凤。若是曹司空登堂,曹公子入室,则阁下与王粲诸君,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曹操与奉孝的对话

奉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到时候四方人马涌入许都,司空还是要严加防范,多加小心。

曹操:他们以为我做司空久了,剑就钝了。剑落下,与剑悬颈上,哪个更让人畏惧臣服?

奉孝:求死易,求生难。求生,就会生出畏惧。

司马懿与杨修的对话

司马懿和杨修

杨修:难道是郑玄错了?

司马懿:郑玄就不会错吗?

杨修:是何人妄加指责名贤大儒?上台来辩!

司马懿:在下并不想说杨公子有误,不过在下以为,司马迁把咸有一德和尹诰混在一谈,已是不妥,郑玄以尹诰的.丢失,便断定咸有一德的丢失,就更显草率。

杨修:公子你既然上台来了,就把你的学识见解大声地说出来,在下与公子公正一论,也免得旁人说,我以主持之势欺压于你。

司马懿:在下司马懿,并不想和杨公子争执,上台就是想替舍弟辩白几句,我弟弟读的书并没有读错。

杨修:原来是哥哥替弟弟护短来了,那我且问你,究竟是读了何等奇书,才敢断定司马迁和郑玄错了。

司马懿:在下才疏学浅,司马迁与郑玄二公皆是圣贤,但难道这圣贤就不会犯错吗?咸有一德文章是说:“天命无常,为君者应当经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若停止修德,便会失去君位”。这正是孔子春秋之微言大义,也正是编纂尚书之主旨,这是其一。

杨修:符合春秋大义未必就是尚书原作,趋炎附会也并非治学之法,司马公子,你广求学识之心固然不错,但治学乃是厚积薄发之事,纵然你不能博闻强记,有所开创,也莫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司马懿:多谢杨公子教导,在下以为,当此乱世,文章书简已遗失大半,我辈治学,就是要从残章断句中重塑文明,上合圣贤之精神,下利国民之策略,绝不是断章摘句,相互争斗。这篇文章,上可规劝君王,下可教导庶民,就应当流传于后世,研究注疏,怎么能说是做无用之功呢?学识之对错,不仅仅在乎于文字,更关乎于态度。

曹操与荀彧的对话

荀彧:请司空慎重,切不可冒犯了天子,会给袁绍等人,留下把柄和口实。

曹操:在出征袁绍之前,我就是要给他们一些颜色,让那些胆大妄为之徒、张牙舞爪之辈安生下来。

奉孝:此举可令他们投鼠忌器,让这些人在司空兴兵之际,不敢再有异动,臣认为此举可行。

曹操:军师所言,正合我意。

荀彧:切不可伤了天子,人言可畏。

篇7:司马昭是司马懿的谁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司马懿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篇8:司马懿:以柔克刚的鬼才

司马懿政治眼光独到,深谋远虑,善于洞察形势,在自己政治生涯的多个重要阶段都凭借自己的智谋保全了自己。

司马懿擅长伪装,借以保护自己。在曹操召司马懿出山任职时,他以身体有病为由不予应召。曹操派使者用剑刺探,当刺客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猛地刺向司马懿时,以为司马懿要不是有病一定会吓得跳起来,但司马懿知道这是曹操派来验察他的病情的,于是司马懿“坚卧不动”,放弃了一切逃避求生的努力。司马懿用这种毫无反应的表现来营造病重的假象,借以蒙混使者。对付曹爽时,又是故伎重演,司马懿用他高超的演技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一个耳聋、脑昏、生活不能自理的槽老头形象,成功骗过了曹爽。司马懿的这种掩饰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还不是他出山的最佳时期。同时,这也能够看出司马懿是个人才,而且是一个在三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抵得上千军万马的帅才。

作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司马懿深知“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诸葛亮北伐而魏国朝中已无人能敌的情况下,已不被重用的他再次被重新启用。此时,他深刻的明白诸葛亮相对于他存在的价值。诸葛亮存,他就存,再无他人能够与诸葛亮相抗衡;诸葛亮亡,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可利用的价值,很可能会被重新贬职。因此在与诸葛亮数次交手的过程中,司马懿看似被动,其实是他处处都在试图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这是他的政治生存之道——既不能被对手打败,又不能战胜对手。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最终也没能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在曹睿即位之初,司马懿已官升至太傅,位极人臣,树大招风,这时候,对司马懿的负面议论开始出现,许多人认为他功高震主,有谋逆之心。他曾一度被解除要权而闲居宛城,面对如此形势,司马懿又开始运用他的韬光养晦术。具体表现在:身居显要职位,不炫耀自大,飞扬跋扈,行事低调;归于山林之中,不灰心丧气,静待天时,他的身上有着很强的韧性。闲居,不代表他无所事事,而是暂时隐忍,并暗中发展、培养心腹,当时他已招募了三千死士,并争取到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等元老重臣的支持。在曹爽多次探查他的病情真假时,也被他高超的演技所蒙骗。司马懿时刻准备着,从而能够时刻把握时代发展的机遇。

二、高超的军事战略思想

司马懿具有高超的智慧和洞悉能力,他机会从作战实践中思索,总结敌方的作战规律和经验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有利形势,从而取得重大军事成就。

司马懿善于从曹、孙、刘三角斗争中的互动中综合分析考虑军事问题,加剧并利用另外两方矛盾,以坐收渔翁之利。当曹操占领张鲁汉中时,刘备正远去荆州益阳同东吴争兵。司马懿建议曹军南下取蜀,指出刘备靠欺诈和实力取蜀,在蜀人还没有归附时,又去远争江陵,这个机会不可丧失。“我军南下,蜀中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这一建议包含利用孙、刘矛盾,自己从中取利思想。后来,当关羽北攻襄樊,曹操商议迁都以躲避其兵锋时,司马懿又认为不必迁都,可以利用孙、刘矛盾为我服务,使双方相斗,我承其弊。指出孙权、刘备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是孙权所不愿意看到的,“我方可以挑动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则襄樊之围自然解除”。曹操采纳其言,魏、吴联合,促成孙权袭荆州、杀关羽,孙、刘联盟走向破裂,出现了蜀孤吴弱曹操坐收渔利的大好局面。

司马懿善于把握时机,当机立断,不断根据形势变化来调整前进步伐。当司马懿闲居宛城时,魏国在军事上面临屡屡失利的困境,曹睿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这时,司马懿本应统领本部兵马先到都城觐见圣上,可在他接到孟达欲反的密报后,料到,“若旦夕不用吾时,孟达一举,两京破矣”。于是,果断地先斩后奏,即刻一面急行军,一面传令孟达准备征进,使其不疑。待到司马懿赶到新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孟达擒获,魏国危机解除。

假如司马懿事前按照规矩上奏等待皇帝批准后再行动,那时时势已异,都城形势必然告急。所以,幸亏司马懿的灵活多变,把握时机,当机立断,才能力挽狂澜,从而避免了一次危机。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时刻都在准备着,成功是属于时刻准备着的人。

司马懿时常“心理战”来自卫甚至是战胜对手,作为一名军事家他深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要领。诸葛亮六出祁山时,派遣使者去司马懿那里,司马懿只字未提军事,只问来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回答:“丞相凤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诞之食,日不过数升。”看似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却从中窥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下定结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并欣然接受了诸葛亮送来激怒他的的一身妇女穿的衣服。笑道:“孔明视我为妇人耶!”

使者回到五丈原后,把司马懿与他的对话如实传达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不禁叹道:“彼深知我也!”有谁能知道这深沉的叹息声里掺杂了多少担忧呢。这正是司马懿想要的结果,他就是想让诸葛亮担忧,烦上加忧,其能久乎?司马懿的这一战术果真奏效,自此诸葛亮自觉深思不宁,不久便病死在五丈原,一名呜呼了。

所谓适者生存,司马懿能够在三国中笑到最后,这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司马懿深明韬略、熟谙军机,通晓天文地理, 有着像鹰一样的洞察力,曹操称之“鹰视狼顾。刘备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曹操甚至返程的重要性,便派于禁、庞德两名大将前去支援。时值秋季,霖雨不止,汉水猛涨,关羽水淹其军,于禁被生擒,蜀军此时直逼樊城。已到达洛阳的曹操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也开始惊慌失措,想要迅速迁都。而司马懿却冷静的做出了正确的分析,“于禁将军时被水淹失败的,并非战场上杀不过敌人所致,对于国家并无大碍,不必迁都。”他又献计,联合孙权,利用蜀吴的间隙,让其派兵抄关羽的后路,以解樊城之围。最后,在两方的合作下,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樊城之围就这样不战而解。

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三国中,笑到最后,笑的最好的不是曹操,不是刘备,不是孙权,也不是智多星诸葛亮,而是忍者司马懿。司马懿在纷繁复杂的三国征战中,尔虞我诈的官场里,谨行慎言,步步为营,凭借着他永恒不变的绝招“忍”,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运用各种战术捍卫自己,战胜对方,最终成为笑傲三国的赢家。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陈寿.三国志[M].上海:中华书局,2005.

[3]房玄龄.晋书·宣帝纪[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赵东栓,刘富伟.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纲要[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篇9:司马懿“装傻”

当李胜见到司马懿时,李胜看到的是“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的司马懿,只见他躺在床上,一副病得快死的样子,甚至连拿碗、喝粥的力气都没有。李胜对司马懿说:“天子要我到荆州任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这时,司马懿玩起了“谐音游戏”,他喘着粗气说:“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人家李胜明明说的是荆州,他偏偏说并州,看来司马老人的听力严重下降了。李胜帮司马懿纠正:“太傅听错了,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将“聋”就“聋”:“你刚从并州回来?”李胜在“聋子”司马懿耳边大声说:“我是去荆州。”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如此说了一番“绕口令”后,司马懿以感人肺腑之语作结,大意是:我病得快要死了,两个儿子不成器,以后还望大将军多多提拔。

司马懿连哄带骗加忽悠,把李胜玩得团团转。不过,司马懿装痴装傻的终极目标则是通过李胜对自己的印象,干扰曹爽的政治判断。

李胜走后,“病得要死”的司马懿马上翻身下床,紧急召见两个儿子,说:“李胜此去,曹爽肯定不会防备我,只等他们出城狩猎时,我们就可以一举拿下。”嘉平元年(249年)正月,皇帝曹芳与大将军曹爽等宗室到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逼死曹芳,把所有的军政大权揽于手中——最终逼魏主“禅让”,取而代之,“三国尽归司马氏”。

篇10:司马懿名言

1、任何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

2、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

3、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

4、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要露脸是不容易的,要露屁股是很容易的。

5、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6、改变逆境的策略:

1、抓住机遇,不留余地;

2、内紧外松,留有余地;

3、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7、一个圆不能有两个圆心,一个桃不能有两个桃核,一个队伍不能有两个领导。

8、两军交战,打得赢的要攻,打不过的要守,守不住的要逃,逃不了的要降,连投降的资本都没有,就准备死!南京,有逃的机会,有投降的机会,本不至于要大家送死啊!

9、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10、一个领导,适度地进行自我暴露,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增加吸引力,增加支持率。

11、鼓励B级的人做A级的事情,给培养对象犯错误搭个平台。

12、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的。

13、给领导提意见,有两点特别不要做:第一个是揭领导的短揭得狠,第二个是探领导的心探得准。

14、给能人戴紧箍,给庸人画饼,对有本事的人要加强约束,对没本事的人就得认真引导。

15、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热情加坚持。

16、展示最稀缺的,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

17、嫉恨的三个原则:嫉妒相似,不嫉妒不同;嫉妒强势,不嫉妒弱势;嫉妒易得,不嫉妒难得。

18、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19、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

20、最好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21、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的失败。

22、没有利益是不行的,只有利益是不够的。人除了利益之外还要理想、要意义、要认同。

23、赞美对手的三个好处:

1、展示你的胸怀;

2、留有余地;

3、隐形自夸。

24、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

25、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

26、为将者,当为国家着想!

27、用利益获得普通人的支持,用意义获得高人的支持。

28、应对失败和挫折的四种比较积极的应对方法:1改进;2替代;3合理化;4升华。

29、反常行为背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30、做事情能用资源和力量的人只是中等水平,能用谋略和人心的人那才是高等水平。

31、机会来的时候就如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是转瞬即逝。

32、温室里养苗,养的是一棵纤弱的小草,野地里风雨中养苗,养的才是参天大树。

33、人的偏见都来自自己擅长的领域。

34、利益点决定观点,一个人有什么利益点,胸中自然就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是基本规律。

35、离成功最近的时候,风险最大,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

36、重大授权之前最要紧的三个沟通点:画圈、画饼、画叉。

37、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这样才能当领导。

38、很多时候,成功不是资源问题,是信心问题。有资源的人如果没有信心照样失败。

39、任何重大的成功,说到底都是用人的成功。同理,任何重大的失败,说到底都是用人的失败。

40、在领导身边工作有三大忌讳:忌泄漏;忌轻慢;忌欺瞒。

41、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42、用价值观管高人,用制度管普通人,用人盯着小人。

43、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44、真理真性,先真实再讲理,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开始。

45、教育是指导不是指责,教育是示范而不是口传。

46、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47、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48、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

49、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见的鬼比你见的人都多。

篇11:三国司马懿名言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 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 ,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

司马懿的名声毁败,是从永嘉之祸以后开始。其不肖子孙自相残杀带来诸多浩劫,南方的东晋,又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持,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晋室南渡,情况与当年蜀汉类似,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日高;东晋灭亡之后,情况更加明显,到隋唐时代,民间说书戏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晋书》,以帝王的立场更不鼓励效法。到明代《三国演义》之后,“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就被演义广传于民间了。

篇12:司马懿名言

2、中国古往今来所有的事变,都要三个条件:“势”讲的是民心向背;“局”讲的是力量比较;“变”讲的是时机条件。

3、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热情加坚持。

4、很多时候,成功不是资源问题,是信心问题。有资源的人如果没有信心照样失败。

5、人一旦有了不良情绪,决策质量和行动质量都会明显下降。最常见的三种情形:忧伤激动疲惫。

6、很多事情,第一次想做但是没有做,以后就再没机会做了;很多话,第一次想说但是没有说,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

7、任何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

8、机会来的时候就如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是转瞬即逝。

9、真理都是简单的,真诚都是朴素的,真正的美都有单纯的形式。越是真话越朴素,一个有很高技巧的人,能用朴素的语言说大实话,才叫真智慧。

10、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见的鬼比你见的人都多。

11、武力解决一时,文化解决一向,管理的高明之处不是让人掉头,而是让人点头。宁治一服,不治一死。

12、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

13、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

14、不愉悦就装愉悦,装时刻长了就是真愉悦,不聪明你就装聪明,装时刻长了就是真聪明,当然了,装傻时刻长了就是真傻。

15、在领导身边工作有三大忌讳:忌泄漏;忌轻慢;忌欺瞒。

16、人不缺打老虎的力量,缺的是打老虎的胆量。老虎在眼前的时候,你不怕它,你能把它打跑。老虎在天边的时候,你怕它,它能把你吓倒。

17、训练有素的人,遇到遗憾的事,用心地谋划未来;未经训练的人,遇到遗憾的事,痛苦地后悔过去。

18、给领导提意见,有两点个性不好做:第一个是揭领导的短揭得狠,第二个是探领导的心探得准。

19、人生要过得好,必须处理好和“四老”的关系。哪“四老”呢?就是老爸、老师、老板、老婆。小的时候处理好和老爸的关系,上学了处理好跟老师的关系,工作了处理好跟老板的关系,成家了处理好跟老婆的关系。把这“四老”的关系都处理好了,那这日子就幸福了。

20、人这一辈子,顺风顺水的时候高歌猛进,那都不算本事,逆风逆水,走背字的时候,能心态正常,找准出路,临危不乱,这才叫本事。

21、在应对复杂矛盾和比较激烈的冲突局面的时候,就应学习并领悟用“正楷”的方式去做人和说话,而不是用“草书”的.方式去做人和说话。

22、失败是人生的营养品,挫折是进步的基石。成功的人会转化,把挫折失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人生的营养。

23、如果在正式场合有人跟你开玩笑,或者用极随便的态度跟你打招呼,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想当众显示他跟你的关系不一般,有别于常人。

24、温室里养苗,养的是一棵纤弱的小草,野地里风雨中养苗,养的才是参天大树。

25、应对失败和挫折的四种比较用心的应对方法:改善;替代;合理化;升华。

26、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的。

27、后悔是选取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

28、原谅别人的不原谅,明白别人的不明白,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这样才能当领导。

29、人生要过得好,务必处理好和“四老”的关联。哪“四老”呢?就是老爸老师老板老婆。小的时候处理好和老爸的关联,上学了处理好跟老师的关联,工作了处理好跟老板的关联,成家了处理好跟老婆的关联。把这“四老”的关联都处理好了,那这日子就愉悦了。

30、离成功最近的时候,风险最大,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

31、展示最稀缺的,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

32、权威性就是自由度,权威性有多大,自由度就有多宽,有本事的人发脾气,那叫个性,没本事你敢发脾气,那叫找死。

33、一个人做事情,如果人人都觉得你了不起,说明你发奋了;如果自我也觉得自我了不起,说明你发烧了。英雄和强者不是被敌人打败的,都是被自我打败的。

34、给领导提意见,有两点特别不要做:第一个是揭领导的短揭得狠,第二个是探领导的心探得准。

35、当你迎合别人、照顾别人感受的时候,不能丢掉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我们不能无原则地去迎合别人。

36、给能人戴紧箍,给庸人画饼,对有本事的人要加强约束,对没本事的人就得认真引导。

37、日常工作中的心理暗示必须要有三个具体的特点和技巧:简短有力,不能太长;正向用心;强烈肯定。

38、做事情能用资源和力量的人只是中等水平,能用谋略和人心的人那才是高等水平。

39、改变逆境的策略:抓住机遇,不留余地;内紧外松,留有余地;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40、处理好和领导的关联的六字箴言:对付猜疑型领导,要:勤谨忍;对付记恨型领导,要:谦温密。

41、用价值观管高人,用制度管普通人,用人盯着小人。

42、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

43、反常行为背后必定有意想不到的秘密。

44、当你迎合别人照顾别人感受的时候,不能丢掉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咱们不能无原则地去迎合别人。

45、有技巧确实是好事,但是卖弄技巧就不是好事了。卖弄技巧这事说小了叫轻浮,说大了叫心术不正。

46、在决定这个人的时候,咱们能够看他的一贯性,他一贯的主张一贯的行为一贯的思维模式,透过一贯的行为,咱们就能知道这个人是怎样回事。

47、利益点决定观点,一个人有什么利益点,胸中自然就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是基本规律。

48、一个领导,适度地进行自我暴露,袒露自我的真实感受,能够增加吸引力,增加支持率。

49、重大授权之前最要紧的三个沟通点:画圈画饼画叉。

50、赞美对手的三个好处:展示你的胸怀;留有余地;隐形自夸。

51、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

52、嫉恨的三个原则:嫉妒相似,不嫉妒不一样;嫉妒强势,不嫉妒弱势;嫉妒易得,不嫉妒难得。

53、稳定部队的士气和情绪有三个策略:持续一致,引入权威;借助暗示,输出信心;调整情绪,合明白释。

54、人的偏见都来自自我擅长的领域。

55、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56、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提前决定,矛盾公开;确认权威,合理行动;借人借势,速战速决。

57、为了获得机遇,提前做的准备:建立联盟,获得支持;风格匹配,主角互补;类型匹配,制造认同。

58、人生当中,第一个或者第一次永远是难忘的,永远比眼前的好,不是说第一个真的有多么好,而是正因那是第一个。

59、真理真性,先真实再讲理,看到真实的自我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开始。

60、(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61、一个圆不能有两个圆心,一个桃不能有两个桃核,一个队伍不能有两个领导。

62、一个成功者,想单枪匹马单人独骑成功是不可能的,得有人支持你。

63、权威性跟人际关联的敏感性成反比,越有权威,越不用太在意人际关联。越没权威,越要在乎人际关联。

64、一个人事业要成功,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在咱们的传统文化中,这叫做“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每临大事有静气”。

65、没有利益是不行的,只有利益是不够的。人除了利益之外还要理想要好处要认同。

66、了解自我,这叫明白;理解自我,这叫清醒;承认自我,这叫勇气。一个人有了这三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7、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

68、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的失败。

69、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的六字箴言:对付猜疑型领导,要:勤、谨、忍;对付记恨型领导,要:谦、温、密。

70、一个人,在做自我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的。

71、教育是指导不是指责,教育是示范而不是口传。

72、人的偏见都来自自己擅长的领域。

73、鼓励B级的人做A级的事情,给培养对象犯错误搭个平台。

74、一把刀最容易豁口的是刀刃,一条枪最容易磨损的是枪尖,一个团队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冒尖的骨干。所以作为团队领导,必须要学会保护刀刃、保护枪尖、保护优秀的人。

75、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76、为将者,当为国家着想!

77、在判断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他的一贯性,他一贯的主张、一贯的行为、一贯的思维模式,通过一贯的行为,我们就能知道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78、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愉悦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愉悦美满全出现。

79、最好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80、了解自己,这叫明白;接受自己,这叫清醒;承认自己,这叫勇气。一个人有了这三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81、用利益获得普通人的支持,用好处获得高人的支持。

82、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83、能开战叫勇气,会收兵叫智慧。人生就像跑高速,开车的人得记住,懂得踩油门那叫力量,懂得踩刹车那叫智慧。

84、要想展示才华潜质闪光点十分难,但是要想展示缺点十分容易,不用刻意展示,大家都能看见。

85、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要露脸是不容易的,要露屁股是很容易的。

86、花最红的时候,也就是它要凋谢的时候,月亮最圆的时候,意味着它立刻就要缺了。人生在最巅峰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87、司马懿在“空城计”中的策略:不求最好,但求满意;无悔的选取是好的选取;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88、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89、任何重大的成功,说到底都是用人的成功。同理,任何重大的失败,说到底都是用人的失败。

篇13:司马懿名言

2、请看吧,我已掌控历史的大势,司马氏终将立于时代之巅!《三国杀》

3、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5、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6、人这一生,不光活个生死,总得活个对错。《军师联盟》

7、天机难测,却尽在我掌中。《三国杀》

8、恩威难测,才是真正的恩威。

9、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征东辽哥》

10、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三国演义》

11、有的蠢货,四季都在扇扇子。(嘲讽诸葛亮)《王者荣耀》

12、若是天命之子吾定当全力侍奉。

13、你再动我一个试试!《三国杀》

14、这天下,谁也带不走。

15、吾乃天命之子。《三国杀》

16、天命,也由我来定!《三国杀》

17、遇到挫折就放弃了,还做什么大事!《三国演义》

18、这,就是你违抗不了的天命。《三国杀》

19、一心只想着赢的人,就真的能赢到最后吗? 打仗先要学的是善败,败而不耻,败而不伤,才真的能笑到最后。《虎啸龙吟》

20、我只想这一生一世耳朵都在夫人手里。《虎啸龙吟》

21、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三国演义》

22、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23、与愚蠢硬碰硬、拼个头破血流,岂不更愚蠢? 人这一生,难免和愚蠢为伍,要学会向愚蠢低头。《龙吟虎啸》

24、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征辽东歌》

25、一路走来我遇到的都是朋友和老师,没有敌人。

26、大丈夫,出身贫贱并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三国演义》

27、一别数日 山川悠远 你可安好啊?《虎啸龙吟》

28、我司马懿只此一心,叫做长情,要是不要,你看着办。《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29、习武可制虎豹,集智方取天下。《三国杀》

30、听说,你比我聪明?(司马懿遇到诸葛亮时几率触发)《王者荣耀》

31、弱者把梦看做一种征兆,强者则把梦看做自己内心的欲望。《火凤燎原》

32、将军昔弃刘备,?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33、我挥剑只有一次,可是我磨剑磨了几十年。

34、青春受谢,岁月如驰,婴儿日长,而吾辈日衰。《虎啸龙吟》

35、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使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36、有大度者成大器也。《三国演义》

37、师儿,直下担当,忍不可忍,方是忍!《虎啸龙吟》

38、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39、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

40、若生铸剑为犁之心,需有平复刀剑之力。《虎啸龙吟》

41、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

42、司马懿说: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虎啸龙吟》

43、人算终究不如天算。《三国杀》

45、转守为攻,以静制动。《三国杀》

46、生逢乱世,何来无辜。《虎啸龙吟》

上一篇:比赛现场解说词下一篇:保洁、保安服务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