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秋天高三作文

2024-05-13

成都的秋天高三作文(通用15篇)

篇1:成都的秋天高三作文

秋,终于来了。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府南河畔的秋景。

早晨,天还是灰蒙蒙的,只能感受到一丝朦胧的光,四周十分安静,府南河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只能听见“刷刷”地水流声。一阵微风吹过,岸边树上的一片树叶被吹到了河中央,它在水上打了几个旋,晃了晃,顺水飘去。偶尔,周围会升起一层薄薄的雾,将府南河衬托得十分神秘。

中午,阳光从云层中透了出来,照在岸边的树上,又星星点点地洒在了府南河上。河水淙淙地流着,好似阳光在水面上跳跃,跳出了“水中芭蕾”,一阵凉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在为阳光跳的舞鼓掌。

突然,阳光变得闷热而又有些刺眼了,我慌忙遮住眼睛,躲到一棵树下。而在早上还是平静的府南河,一下子变得活跃了起来,有时,还会掀起一朵朵小浪花,浪花里偶尔还会蹦出一两条小鱼。阳光变得更刺眼了,我一看,呀,阳光已经将整个府南河变成了一条洒满了金子的河流!真是一片秋天的的热烈!

下午,阳光有所减弱,府南河也平静了下来,只有几丝朦胧的阳光还在水上跳跃。不知不觉,阳光已经完全消逝掉了,黄昏,已悄然来临。开始,天边出现了一丝红色,然后逐渐向天空扩散开来,变成了橙色,最后,几乎占领了整个天空,变成了橙黄色!

堆积在天空的积云也散开了,一个火红的太阳露了出来,像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而那些云,也被黄昏染成了橙黄色,还微微带点紫色的阴影。而黄昏的倒影,也呈现在了水面上,此时的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使得黄昏的倒影像一幅生动的水彩画,颇有些情趣。而那片云,时不时变幻着形状,一会儿变成一团软绵绵的棉花糖,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一会儿又变成一个小蘑菇,看起来十分可爱……

晚上,黄昏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像玉盘一样的月亮,它周围散发着清冽的光辉,让水面变成一片银白;而且像墨一般黑的天空,也与它这只银白的玉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亮那幽静的月光,将很小的一部份天空染成了白色,好像织女织出的纱衣,使人感觉到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这一天,正是中秋。

篇2:成都的秋天高三作文

成都秋天的空气是很好的。秋天与春天都是舒适宜人的季节。而春天的风韵是与秋天截然不同的。而最大的不同便是春天的空气永远没有秋天的清爽,正与之相反,春天是腻人的湿润空气,让人感到烦腻,可秋天的空气却正如成语“秋高气爽”所描绘的一样,让人很爽,颇有透心凉的感觉。

成都的秋天是凉晴的,太阳虽不会高照,但天空却很通透。在其他时候,天气要么阴的冷,要么晴的热,或是两者进行交替。而成都在秋天时,天气很晴,而且有没有夏天的热和冬天的冷。凉爽的恰到好处。让人不禁赞叹不已,叫人十分惬意。

成都的秋天是金色的。成都的秋天是金色的。成都的银杏树颇为多,不管是道路,还是小区,总会有一棵棵挺直的银杏树。而在秋天,因为新陈代谢的缘故,银杏树的叶子表面呈金黄色后便纷纷落下,这枫叶虽说是暗黄,可却也如让地上铺上了黄金,绚丽夺目。地上虽有清洁工在扫枫叶,可叶子也在落,这依旧挡不住枫叶的美——地上依旧金黄一片。

成都的秋天也是充满活力的。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随着这凉晴的秋天,出门来,散一散步、踢几脚球、捉几回迷藏,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让自己紧张的身心在漫天枫叶下得以完美释放。在这时,成都更尽显“休闲之都”的美称:茶馆棋牌室,都坐满了人,端着茶,摆“龙门阵”、锦里春熙路自是白天,人如海;晚上,灯如昼。此时,牛背上牧童的笛声也不知何处去了,而人们都用自己最有活力、最饱满的精神来迎接这秋天。

秋天,不止人有活力,连动物也充满了活力,特别是狗,在这季节尤其爱到外面去,像人一样活动一下。像我们家以前有一只狗,在秋天时就生拉活拽把我扯出了家门。所以,在这个季节,遛狗的人也极多。

篇3:编辑改作文《秋天的早晨》

清晨,我和好友郑炜散步到河岸边。(建议:此段开头第一句,不妨交代得更详细一些。比如,河叫什么名字?如果是无名河,则可以在河岸处落笔。河流很长,河岸也很长,各处景致不同。可以散步的河岸当然有些特别的地方。意思是,得把到河边散步这件事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小编我也喜欢到河边散步,我会这样描述:我和谁到河边散步,这一段河岸很安静,沿岸有桂花树。清秋时节,恰好也是桂树花开时节,一边散步,一边轻闻桂花香。走一段路,心旷神怡……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这是我平时在河岸边散步的真实感受。)  河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大镜子平铺在大地上,顿时觉得有一股难以形容的凉意透过全身。河边,有许多鹅卵石,我拾了一块看了看后,往水里一扔。呀!“镜子”被我打破了。正当我感到惋惜时,一阵秋风把几片金黄的叶子吹到了河里,像几只小船要去远行了。树木的落叶景象让我很快想起一句名言:“一时的委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着。”我明白了,原来树木是在养精蓄锐,以使来年长得更旺盛。(点评:这段由河水的清澈平静,写到吹落到水面的树叶,然后再联想到秋天树木落叶是为了养精蓄锐……作文的步骤是符合逻辑的,可是读者看完这一段,总会觉得有种空泛之感,觉得太简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者对河水的描写,对落叶的描写不够细致,不够具体。那种河水清澈,落叶飘飞的情景,原本是很有画面感的,一幅秋天意境的图画,清静,萧瑟。可是作者一笔带过,不能详细地把画面展开。所以,文段结尾的联想也同样显得苍白,不像是自然而然的感触。)

远处,火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一会儿就升到了半空中。好温暖的阳光啊!我和好友情不自禁地赞美熠熠照人的晨光。看看美丽的小花,看看翠绿的芦苇,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建议:“翠绿的芦苇”?南方的秋天虽然温暖,但一般来说,清秋时节,芦苇是由青绿转为浅黄了。作文源于生活,所观,所察,有所感触,发而为文。观察细致很重要。建议小作者平时多多留心平常生活。有心人,处处皆是神秘世界。)

啊!秋天的早晨,你催人奋进、向上,你鼓舞着我们这代人去迎接新的明天、更美好的未来!(建议:这是经典的结尾,首尾呼应,又升华了主题。形式虽然经典,但不是适用于每篇文章。此段删去,文章更显简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句结尾已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作为结尾显得更加自然。)

篇4:成都的秋天作文

没有大山中满山红遍的绚丽景象,成都的秋天并没有多少色彩上的变化;没有那落下的树叶堆成小山的壮观场面,成都的秋天几乎是没有什么落叶的;也没有北方那刺骨的寒风,成都秋天的风是凉爽的。

过了“立秋”,就是秋天了。

先说说我们的校园吧。说实话,如果不是有“立秋”这个节气的话,我是不会感觉到现在已经过了秋天了,毕竟,校园里没有多少树在秋天时有特殊的惊喜。至于温度,倒是有些感觉,但我仍然只穿着一件T恤、一件外套,一点也不觉得冷。有的同学已经穿上了防寒服,真是有点意思。

渐渐地,道路两旁的树木上,叶子开始泛黄,黄中又参杂着一点点绿。两者结合起来,星星点点,树木变得令人目眩,街道也被点缀得更美丽了。只是没有什么地方能真正看到秋的影子,哦,秋,你真是羞涩哟,连面都不好意思露!

偶尔遇到几株银杏树,发黄的树叶儿在秋风中挣扎着,最后仿佛被一双大手撕落,无力地飞舞在空中,形成一幅“万蝶齐飞”的壮观图画。哦,秋,你真是顽皮哟,淘气地去脱掉树的外衣!

秋高气爽,树叶飞舞,妆点树木,这些都是秋的杰作。秋啊,你的力量真是伟大哟,令人崇拜!

有个成语叫“春华秋实”。春天是华丽的,夏天是紧张的,冬天是冰冷的,唯有秋,踏踏实实地工作,履行着自己应做的`,努力地为人们营造丰收的气氛,让人们收获着辛苦劳动的成果。我就是喜欢秋天,因为夏天太阳太毒,令人汗流浃背;春天雨水不断,道路湿滑,而秋天,天气凉爽,空气湿润。人们大都喜欢秋天,因为秋代表着收获与喜悦,代表着一年付出总有回报!

有的人喜欢外地的秋天,我也曾去欣赏过不同地方秋的美丽。我去过东拉山大峡谷,观察过枫叶如丹的景象;我去过稻城亚丁,感受到高原秋天的寒冷;我也去过北川小寨子沟,体会到了那里秋天时独特的风土人情。可不论怎么看,我都觉得成都的秋天才是最美的。其他地方的秋天是如此的张扬,不懂得谦虚,哪有成都的那含蓄的、羞涩的秋天美呢?朦胧的美感不是更令人遐想无穷吗?

请大家也来仔细地感受成都秋天的美吧。

篇5:成都的秋天作文

而说到我的家乡成都,又总是先想到秋天,每一学年的新的开始在秋天,生日也在秋天,最重要的,还有那成都的秋韵实在令人着迷。

天府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银杏,成都除了蓉城与锦官城之称,还应有“银杏城。生长于成都大街小巷、寺庙、公园、学校、居民小区的数万棵银杏,是文化名城的见证,更是秋天美之所在,记得原来小学有一棵银杏,一到秋天,便全黄了,预示着丰收,还有那扇形小叶,随风摇曳,远远望去,那金黄似乎在跳动,在闪烁,往银杏旁一站,呼啸的秋风把银杏刮的哗哗哗的,三两片纷纷扬扬往下落,秋的风韵和宁静渗入我的心。

而在天府广场周边,许多街道旁种植了银杏,一到深秋,大小银杏便一片金黄,在慢节奏休闲城市的成都,点缀繁华都市中一片耀眼的金黄,呈现一派朦胧美。

成都的秋,没有秋高气爽,更没有晴空万里,灰蒙蒙的天空,湿润的气候,好一幅悲秋的画面,可这一切都似乎被休闲、不紧不慢化解了。

太阳难得露下脸,一般都是在绵绵细雨之后稍稍放晴,这时成都人会呼朋引伴的去沐浴着阳光,公园、茶馆、河边全是茶碗的碰撞声,麻将的哗拉声,一个个,翘起二郎腿,看报的看报,闲聊的闲聊,打瞌睡的打瞌睡,拉家常的拉家常,一幅热闹的场面,处处充满欢笑声,秋天的成都人总是格外喜爱着朦胧的暖意。

入夜了,下点连绵小雨,拍打在树叶上,远处的灯若隐若现,成都独特的潮湿让你在被窝中不愿醒来空气里弥漫的秋的气息,这种感觉,舒适极了。

行走于府南河边,虽没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觉,可作为成都的母亲河,瑟瑟秋风之下,河面微微波动,独步于河边全是树木,空气里弥漫着植物的香,河面上的落叶与残月争相辉映,静谧之感便油然而生了,心中一切恼虑早已全然抛之脑后,任由秋风轻抚脸庞,心仿佛就如这河水一般平静。

一切都是如此闲适,可谁又知道这闲适之中又是忙碌的?成都人绝不会慢下奋斗的步伐,为美好的明天努力拼搏。

篇6:成都的秋天作文

这时,连续的雷雨才终于使我们发现了秋天的来到。

成都之晨。天空雾蒙蒙的,象极了染了一层钛白。都已经七点了,太阳还懒洋洋地,不愿意出来。长时间的绵雨给空气增加了湿度,雾连绵不绝,挡住了远处的建筑;挡住了洁白的云朵;挡住了金黄的阳光。窗外,爬山虎、银杏树的叶子都骄傲地扬着头,显示出绿得发黑的颜色,似乎它们也习惯了夏天的气候。

太阳出来了。

成都之午。这时的天空被耀眼的太阳照得亮透了,只可隐约看到那不太清晰的蓝。早晨那灰蒙蒙的雾消逝了,高大的电视塔蒙着一点云白,出现在我的眼前。金亮的太阳在成都的上空散发出热量,照得路也烫了。此时,那些植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变得有些失去了活力,低下了头。

黄昏过去了。

成都之暮。天,开始进行由藤黄向花青的转化与渐变,好象一幅中国画。逐渐地,天空的颜色就成了花青与浓墨的黑夜。远处的建筑与天空配合起来,就是一幅完美的远山眺望图。

夜幕降临了。

成都之夜。天已经暗得只剩下一片无边的黑了,什么也看不见。夏天早已过去了,星星也追随它的脚步,离这座城市远去了。这时,每家每户都打开了灯,迎接夜的到来。如果可以从天空向大地俯瞰,就会发现地上的灯光犹如天上的星星,构成一幅星夜图。这就是成都的夜景,抛开那些灰黑的框架,灯光就是星星。

篇7:成都的秋天高三作文

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莫怀戚的《散步》是在浓浓亲情中抒写体谅、彰显责任,文章形于郊田散步,神于思想的体验,给人以人生启迪。“散步”,表面看是生活中的行走,可以写散步过程,体验诸多情感,考生能有话可说。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散步”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行走,也是一种思想上的了悟。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材构思:写实际散步过程,并从中得到有意义的人生感悟,如,个人散步,与亲人一起散步,与小伙伴等一起散步,在花海中散步,在林中散步等等。写精神世界的散步,如在诗海中散步,在散文中散步,在哲学中散步,在历史中散步等等。

【考场佳作一】

散步

◎成都一考生

小花、小草努力地生长,美丽的蝴蝶四处飞舞,春天将我吸引出屋,到小区漫步,欣赏着每一个细微的风景。

水洼中的小蝴蝶

水洼中,一只小蝴蝶,不停地扑棱着,柔弱的翅膀奋力地挣扎。只见它抓住了一根小草的碎叶,顺势一点一点爬往旁边的一株小花,将湿淋淋的翅膀竖起,在风中微微颤动着、瑟缩着,我禁不住为顽强的生命终于战胜了噩运感到欣慰和满足。一阵微风吹过,灌木丛中落下无数水滴。蝴蝶被击中,再次落入了小水洼里。这个小生命又开始挣扎,我似乎感到了一股强大的生命的悸动,连忙小心翼翼地将它捧起,轻轻放在灌木丛上。它细弱的小脚抓住灌木叶,颤抖着的双翼,微微地展开闭合,显然是接近虚脱。又一阵风过,天晴了,小蝴蝶尝试着飞翔,一次,两次,三次,终于从灌木丛上一跃而起,向着远处的花丛冉冉飞去……

这不起眼的生命,从破茧而出,到战胜风雨,不正向我阐释着生命的顽强与伟大么?

夹缝间的凤尾草

小区用石头堆砌的假山,光秃秃的。假若没有四周青草的陪衬和绿树的掩映,这假山定然是死气沉沉的。我多看了它一眼,却发现在两块石头的夹缝中,冒出了几片绿叶。

那是凤尾草叶子,在风中轻轻摇荡,似乎是在欢呼。

近看,发现凤尾草的根长在石头缝中,几乎没有泥土;即使有一点,也会被风带走,被雨水冲尽。这凤尾草,是如何在贫瘠的环境中生长的呢?

我想象了一幅凤尾草生长过程的画面:冬天,一粒凤尾草种子,在这里别无选择地生出了根,用根须紧紧抓住尘土、水珠和假山石,吮吸那点滴的营养,忍受冬天刺骨的寒冷,抓住任何一粒飞过的尘土——这是它需要的营养和力量。终于,在春天的风中,它向明媚的阳光展示了生命的顽强。

我忍不住掏出手机,为它拍下了一幅特写,配上了文字说明:“凤尾草,顽强的典范!”

峭壁上的爬山虎

堡坎。峭壁。

爬山虎齐刷刷地萌发了枝芽,似乎比去年更绿更翠更加葱茏,更加放任地享受着阳光雨露,享受着自己的生长!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去年这儿,曾经是爬山虎的天下:骄阳下,爬山虎爬满了整个长长的坎坝,如绿色的瀑布笔直地倾泻着。它们在微风中频频招手示意、鼓舞勉励,在暴晒中昂首挺胸,在狂风肆虐中无畏地列队、挺立。

冬天凄厉的风和刺骨的雪,把爬山虎的水分抽干,叶片枯萎。长长的坎坝,只有爬山虎交错缠绕的茎干,干瘪、枯瘦,筋骨尽显。物管师傅用砍刀、铁锹和电锯,将这堡坎上粗犷的线条、脉络,像垃圾一样进行清剿,只剩下一些细如发丝的残缺的根系,埋在石缝的深处。

“这片爬山虎今年怕是长不出来了!”曾听到路过的人们如是说。

今天,却看到如此景象,我不得不折服于它对阳光的执着、对困苦艰难的无畏,以及积极乐观向上的生命躯体内奔涌着的力量!

小蝴蝶、凤尾草、爬山虎,这些不屈不挠的生命,诠释了生命的顽强与伟大。

人生,不免遭遇这样那样的意外与挫折,只要我们有对生命的执着,顽强地面对,请坚信,战胜风雨,必能见彩虹!

【评点】

考生巧设情景,漫步小区,以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情景,借毫不起眼的生灵小蝴蝶、品相低贱的凤尾草、不登大雅之堂的爬山虎,抒发了对顽强生命的由衷赞美之情,从自然物态中感悟到了人生奋斗的价值和意义,深刻而又富感染力。

【考场佳作二】

散步

◎成都一考生

常言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是爸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现在终于明白,饭后散步既能让我们亲近大自然,又能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密切一家人之间的关系。

曾有一段时间,爸爸为了效仿古人的健康之路,决定每天晚饭后带我们去散步。对于爸爸的提议,我最初还表示不满。我还有那么多的作业呢,还有那么多的玩伴呢,还要在网上冲浪呢……可是胳膊哪能拧得过大腿呀,最终我只好屈服。就这样,一场马拉松式的散步运动开始了。

春天里,阳光温馨而柔和,天空蔚蓝而纯净,河水柔软而明亮。无数绿叶哗啦啦地在空中飞舞,像无数只透明的小手掌,仿佛生命在欢呼。

然而,我对散步根本没有兴趣。有一天,我在风景迷人的大道上,像蔫了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心里还一个劲儿地埋怨爸爸。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故意吃惊地看着我,然后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地对我说:“咦,我女儿什么时候变成了小气鬼呀?小嘴巴嘟得那么高。有强健的体魄,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哦。”听了这句话,我不禁笑了,心情一下子舒畅了许多。爸爸看我不再闷闷不乐,就趁热打铁地继续给我讲散步的好处,并希望我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体会散步的乐趣。

晚饭后的散步在继续,我不时思量着爸爸的话,也试着去体会散步的乐趣。静谧的夜晚,闪烁的繁星,浩渺的夜空,枝繁叶茂、姿态各异的杏树,鲜嫩欲滴、尽情绽放的春花,带着泥土芬香的空气……啊,一切原来是这么的美好。不知怎的,白天繁忙学习的烦躁一下子烟消云散。一旁的爸爸仿佛又察觉到了我的变化,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散步的乐趣无处不在,不过,只有善于发现善于体会的人,才会得到快乐。”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猛然觉得爸爸比往日更亲切,更高大。此刻的散步,让我收获了很重要的东西。

返回的路上,爸爸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地萦绕在我的耳边,心中不禁感叹万千。如今被各种纷繁的事务压得喘不过气的芸芸众生,有多少人能享受到大自然中散步的乐趣呢?百忙之中,饭后散步,收获多多,其乐融融。

【评点】

考生叙写的是一家人晚饭后的散步,截取的是爸爸和“我”之间的散步镜头,重点勾勒了爸爸对“我”散步的开导和鼓励两个场景,集中表达了“饭后散步,收获多多,其乐融融”的主题。文中叙事与说理相得益彰,真实而自然生动。

篇8:秋天的高三作文

这是一个丹桂飘香的秋天,我心血来潮,打算去鹅鼻嘴公园,欣赏一下秋姑娘赠给大地的那一份礼物。想着想着,我便往小树林走去。

远远望去,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那一丛丛开过花的结香树。走近瞧一瞧,结香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绿绿的。如果从叶柄到叶尖去摸,它会带给你一种和牛奶一样的丝滑感;如果从叶尖到叶柄摸,它会带给你一种隐隐地刺痛感。结香叶边光滑,柔软。叶柄很短,短得几乎没有。用鼻子轻轻地嗅一嗅叶片,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结香叶子的正面,是一种低沉的深绿色,把叶子反过来,颜色截然不同,是明快的翠绿色。细细观察,叶脉上会有一层白色的小绒毛,是多么可爱,条条叶脉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多像一片生长在高原的梯田呀!

走在枯黄的落叶上,松松软软,踩在上面,“咔嚓咔嚓”有趣极了。

正当我陶醉其中时,“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映入我的眼帘。走进瞧瞧,哦,原来是那常见的红叶石楠。

轻轻拿起一片红叶石楠,火红火红的叶子那么美艳,是秋天打翻了颜料盘?是仙女脸上落下的胭脂?还是杜鹃鸟流下的血泪?总之,那么地美丽。叶子边上有一个个锯齿,看上去是那么锐利,可摸一摸,又是多么“温柔”、“听话”,叶面冰凉凉的,还很光滑。凑近闻一闻,一股清凉凉的茶香味令人心旷神怡。叶子的经络凹凸有致,却又凌乱不堪,捧在手心,好似一团熊熊燃烧地火苗。

在红叶石楠的旁边,就是著名的金边黄杨了。远远望去,颜色深浅不一,是那么杂乱无章。可走进一瞧,又是一种全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眼前。叶子呈水滴形,叶边上长着具有自卫功能的锯齿,从深绿到淡黄,层次分明,摸上去手感毛躁,使劲嗅一下,暗淡无味,看上去就像一副精美绝伦的`山水画,我想再有名望的画家也画不出来。

篇9:的秋天高三作文

最常见的天气是雨,每当下雨后,空气都异常的清新。有一次济宁这边连下了五天雨,在第六天的时候太阳公公身上的微光才穿过云层,照在大地上。我就喜欢这样的秋雨天气,在这种天气里会让人觉得想睡觉,一觉睡到自然醒那才叫舒服呢!

在秋天时,人们身上的衣物也有一些变化,从夏天的短裤,短袖T恤衫变成了长袖长裤,凉鞋也变成了帆布鞋,有时候还要穿上一件夹克衫才能出去,可见天气已经渐渐转凉。

在秋天的节日最主要的有两个,中秋节和重阳节。中秋节是我最熟悉的节日,每年都过得很开心,这节日的特色食品就是月饼,而月亮和平时也不一样,特别大特别圆,八月十五的月夜,特别优雅的中秋夜!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也叫登高节。人们在这天成群结伴的登山,郊游,而秋天这个季节最适合登山,因为秋天和凉爽,即使爬累了也不会汗流浃背,所以我认为重阳节就是为秋天而生的。

此之外赏菊,饮菊花酒,在我们济宁这边就举办了菊花展,在这些花朵中间还有小小的花骨朵,没有完全绽开的花,小巧玲珑,看着虽然不如已经开放的花,但还是非常招人喜爱。

篇10:成都的秋天高三作文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哲学家胡塞尔说,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时代在改变,但有些永恒的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呢?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

【分析点评】

一、审题

审题中心词在“变”与“不变”上。定语是“时代”和“经典”。“时代”可以是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如原始时代;社会主义时代。也可以是个人生命的某个时期:如儿童时代,青年时代。社会集体的时期或个人的时代,发生改变是必然。“永恒的经典”中的“经典”可以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即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成为“永恒的经典”就是“不变”,是“不放弃”。定语“时代”和“经典”无疑缩小了范围,时代在改变而经典却永恒不变。加上材料中提到的“哲学家胡塞尔说,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呢”等条件的要求和限制。即要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这些看法和见解不能离开:“时代在改变,但有些永恒的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日常生活的范畴。

三、立意

这个题目的重心应放在“时代”和“经典”的“变”与“不变”上,回归材料,看材料中所透露的信息。从材料看,应抓住两句关键的语句:“哲学家胡塞尔说,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与“时代在改变,但有些永恒的经典的东西永远不会消逝”得出第一:时代总是处在变化之中;第二:举各种外物变化例子;第三:强调有些东西——经典——精神内蕴——不变;二者可理解为并列共存关系,即“要变,也要不变”,这就不是“是非选择”关系了,理解为“是变还是不变”,就不恰当了。二者也可理解为对立统一关系,即“变,是为了不变”,“不变,才能变得更好”,“变必须以不变为基础”,“变有利于不变(坚守)”,或是“变为了更好地坚守。

进一步明确,材料中“变”与“不变”所指对象不同,作文中也应具体指明

和区分:时代变迁了,生活急剧变化了,我们的很多方面都会变,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同时,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变的,是要始终坚守的,比如原则,正直、真诚、善良、坚韧、乐观等美好的人格。

根据以上分析与判断,可立意的角度:

1、无论自己的人生怎么变,美好的人格(道德、公德心、真诚、做人的原则等)不能变;

2、不管生活怎么变,自己那对“真善美的追求”(„„)不能变;

3、我们要积极改变人生,但一定不能改变美好的人格(道德、公德心、真诚、做人的原则等);

4、我们要应时而变,但不能改变“对社会尽有的一份责任心”(„„);

5、当变则变,该坚守就坚守,彰显人生智慧。(“变”是一种态度,“不变”是一种深度)

观念要变,心境不要变。

方法、手段可以变,但追求不能变。

„„

6、对做人而言,既要有变的进取心,又要有不变的操守。(变,才能感受人生的奥妙,追求生命的灿烂;不变,才能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彰显品格和修为。)

7、对处世而言,既要懂变通,又要会坚守。(变通,方能适时而动,适者生存。坚守,才可高处着眼,大处入手;只变通不坚守,可能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只坚守而不变通,恐会思想高远,却又惨遭淘汰。)

8、我们应时而变,就是为了坚守美好的人格(节操、梦想、品质„„);

9、不改变(坚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10、以“不变„„”应“万变”;(世间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变化。财富名利,荣辱得失,不过镜花水月,随时会变。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守高洁的品质,才能在各种变化中把持自己,完善自我)

11、生活在发生着改变,而有些东西不能改变;

构思示例:

我们要积极改变自己,但一定不能改变美好的人格

为什么?

1、想要丰富多彩的人生,必定要不断寻求改变,不断突破自身极限;

2、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必然;

3、但一定不能改变美好的人格;

4、人生丰富多彩了,欲望也在膨胀,而想要避免自己迷失其中,就一定坚守自己的真性情、好人格。

四、可用材料参考:

1、苏武牧羊,爱国之心未变

当苏武身陷异国,不得归。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即便摆在他面前的是高官厚禄,他也从来没有动摇过。这是为什么?这正是他那永恒不变的爱国精神啊!

2、白芳礼生活艰苦,助人之心未变

每天靠蹬三轮载客的白芳礼,把仅仅的微薄的收入都积攒起来,捐给贫困的孩子们上学。直至他病倒后,躺在病床上的他,仍不忘那样需要帮助的孩子,将留给自己治病的钱全部捐出。白芳礼的行为,让我看到他助人的精神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比尔.盖茨成功创业,奋斗之心未变

作为世界著名IT企业——微软公司的创立者,他身价上亿。管理公司的理念是“不断创新,再创新„„”比尔.盖茨本可以享受豪华奢侈的生活,但他以一颗平常人的心,一直在奋斗,努力经营他的公司,使微软不断扩大不断变强,始终屹立于行业前锋。他那不变的精神正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

4、乔布斯成就苹果,追求细节之心不变

苹果公司前任掌门乔布斯对自家的产品可谓吹毛求疵,极尽严苛。这样的标准导致的产品更新速度放缓现象,甚至招来同伴的不满和市场的负面反应。乔布斯完全可以利用自己和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顺水就势,得过且过,但他以一颗追求细节的心不断审视自己的产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我相信,是他那对于细节不变的追求,才成就了今天的电子产品帝国。

五、结论

从内容上说,这个题目很平和,一点也不刁钻,并且话题可以深发的范围很广,考生从个人、社会、生活、人生、生命等角度都可以比较容易地切入,同时运用的论据材料也很多。这个题目,无论写抒情记事的记叙文还是议论说理的议论文都比较好入题,这对于平时困扰于文体的同学来说,又是一次减负。

但是,我们同时要看到,对于在审题、文体和选材都比较简单的作文,要写出来很容易,但要出彩却相对较难,估计考场上出现的“期待”方向会比较多,但在内容上大多数会比较循规蹈矩。这对于平时以字迹、语言上为优势,但在立意新颖方便难以创新的同学来说是很有优势的。

篇11:高三作文教学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 作文;诵读;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40-01

一、激发兴趣,树立榜样

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60分,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篇作文定成败。”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重要性都明白,但是害怕写作文。在开学之初,我总是先和学生一块研究前一年全国各地的满分作文,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老师眼中的好作文到底是什么样的。早日在学生的心里树立满分作文的榜样。

为了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我精选了一些精短美文,有意识的在语文课上声情并茂地给他们朗诵,甚至让他们抄写、赏析。在反复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对阅读的渴望。

二、 阅读积累,抒发真情

由于语文学习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而阅读能力则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和基础,如果离开了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学年开始时,我都建议学生去订阅《语文报》、《语文周报》、《作文评点报》、《作文周刊》、《少年文摘报》、《读者文摘》、《中学生阅读》等报刊,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和高考动向,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要求学生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本用来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另一本用来写日记。要提倡学生写日记,但不能造日记,要留心观察生活。每周至少写三篇,要么不写,要写就一气呵成,一句话一句话地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一格,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可写读后感、观后感……只要说真话,用我手写我心就行。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充分锻炼学生语言的流畅,文思的敏捷。

三、课前3分钟演讲好处多

在每节语文课前,我都按顺序安排一名学生先在黑板上指定的位置写上几句课外的名言警句或者一首诗词。并让他在课外精选一篇1000字左右的美文。在我讲课之前,先让这名学生登上讲台,用普通话读给大家听,课下用方格稿纸工整地抄好,并交给课代表保存,每周装订一次,挂在教室墙壁上,以便供课下传阅。也可把两个班的选文互换阅读,以便进行比较促进。还要求其他同学在认真听读后简要评一下美文好在何处。

这样学生人人都得准备,就使他们带着鉴赏的眼光去阅读,其实这种比较、精选的过程,便是他们阅读能力提高的过程。在讲台上的朗读,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演讲水平,其他同学的鉴赏水平也会提高。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美文欣赏之后,我们便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文采。我便从“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关注”、“新闻调查”、“金剑之光”等电视节目中精选一个比较适合学生的话题,让他们提前准备一篇1000字左右的话题讨论作文,以供语文课上朗读,这样,他们在课下就尽可能多地去查找材料,多次修改,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这样又引导学生去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四、作文分类审题训练和升格训练

按照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分类,我带领学生一起分类进行审题训练。特别是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我侧重进行第二次详细分类审题训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筛选材料,并确定自己擅长的文体。特别是后期的作文升格训练,让学生进步很大。首先选学生一篇二类作文和一篇三类作文提前印发给大家,师生一起讨论两篇作文的优缺点,找出升格空间,然后分别进行升格加工,并把升格后作文和原文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体会到作文的一些细节提升。

五、关于作文的写作与批改

每学期,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大作文,至少两本小作文。按照学生的座次前后两排的4个人编为一个学习小组。4人分别编号为A、B、C、D。对于小作文,是用来抄写自己平时所收集到的美文佳作或片断,只规定每周至少要工整的抄写5页。每周每组里的某一个编号的同学负责评阅小作文,标准为20分:10分看选文质量,10分看抄写卷面效果。然后老师再集中浏览,让书写不合格者重抄。

对于大作文,我们每两周一次,要求两课时限时完成。然后,严格按高考的要求批改,得分。例如:老师可以评改每组的A号同学,并及时讲评。然后再让A号同学以自己的作文为标准批改本组其他三位同学作文,进行得分并写出简短的评语。写评语时一般要写出和自己相比,本文优在何处,差在何处,并把本组最佳的作文推荐给老师。老师再从中择优范读,甚至可以将特别突出文章印发给学生,使作者有成功感,这样也会大大促进他们写作的激情。

学生们通过对大小作文的这种互改,本身就是一个互相交流,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如果考试中出现同一话题的作文,学生一定会写得非常成功;如果没有这种互改,即使高考考到同样的话题,他也最多是自己以前作文的翻版,很难再有大的长进。

为了提高学生的卷面书写质量,充实作文材料,我还专门给学生印制了100字格的稿纸,要求学生在学习疲倦的时候摘抄些名言警句和诗词,当学生们了解到卷面在阅卷中的影响很大时,练习的积极性都很高。

从近两年的语文高考成绩来看,这种“开放式作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对于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坚持下来,指导学生在假期中再多读些名著,我相信效果会更好!因为我们注重培养的是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高考作文中自然会占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董彩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10期

[2]王克貴;作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N];黔西南日报;2009年

二是教师不仅要有准确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还要有娴熟的诵读技能和较高的诵读水平,当好“演员”。诵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师高水平的范读就是对文本的二次创造性开发,能够营造探究的“情感场”,诵读时重音、停顿的处理对学生探究文本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而且对诵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的诵读正是给学生作直观的“学者观书”的具体示范。因此,教师要在诵读教学中当好“导演”和“演员”,精心营构文言文诵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吸取古代灿烂文化的营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篇12:高三写景作文:秋天的味道

我飞快地跑回家,兴奋地和妈妈说:“妈妈,妈妈,我要尝尝秋天的味道!”妈妈疑惑地看了我一眼,问:“什么是秋天的味道?”我大声地说:“就是梨的味道啊!”妈妈听完我说的话不禁笑了起来。

我和妈妈从家里拿来梯子,走到梨树下。妈妈把梯子倚在梨树上,刚想爬上去。突然,妈妈发现我们没带桶,我赶紧跑回家拿桶。桶拿回来了,妈妈顺着梯子爬到树上,我在树下拿着桶。妈妈大喊一声:“接住。”只见一个梨像离弦的箭一样朝我飞了过来,我连忙对准方向,举起桶,梨成功地装进了桶里。过了十分钟左右,我们已经装了一大桶梨。妈妈下来后,我们手牵着手一起回家了。回到家里,妈妈洗好梨,又把梨刮了皮,我和妈妈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哇,也太好吃了吧!”

篇13:描写美丽的秋天高三作文

一尘不染的天空一地枯黄的树叶,一阵呼啸的寒风。这一切的景物就构成了我眼中五彩斑斓的秋天。我向远处看去,秋天的到来给大地穿上了金黄的衣服,好像是为了预防寒冷的冬天,到处是金灿灿的,给人温暖的感觉。秋的到来把天空擦洗的干干净净,一片蓝色,好像使整个世界变得和谐,自然;秋的到来给河水带来了欢乐,每天都静静的趴在河岸聆听风爷爷带来的故事;秋的到来也给农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乐呵呵的收割庄稼。

我眼中的秋天不只在于表面,更多的是它传递给了我美好的祝愿和向往。如果我看到窗明几净的天空,就会想到它是为了给南飞的候鸟指路,才会把洁白的云彩收起来,留出一条清楚的通道;如果我看到了飘零的落叶,就会想到,它们是要回归大自然,落入泥土的怀抱,正如我们一样,终究会回到养育我们的家乡;如果我看到光秃的树干,就会想到父母对我们的爱,他们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我们的身上,无论多苦多累,也会把我们抚养成人;如果我看到小草变得枯黄,就会想到那些具有顽强品质的人,百折不挠,永远向着光明和未来的路前进,这时,我眼中的秋天是最富有诗意的。

我眼中的秋天呵!你是那么令人陶醉,虽然没有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生命的味道,还象征着万物的更替,但你高雅,清淡,你所到之处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你还是那么宽容,让飘零的落叶在天空盘旋,却静静的注视它们,一声不响的在远方微笑。

篇14:高三如何描写秋天的景色作文

若是有幸落到花园里,迎接他们的就是柔软的草坪了。有些草叶儿干了,变成了下一代迎春的养分,然而终究是不足的:有些草蜷曲起来,枯凋了,就是一小片黄。

那叶,那草,构成了一幅黄黄绿绿斑斑驳驳的巨幅油彩,绘出极抽象的图案,要人去费力解读一番。无论如何,都只读出了日渐浓郁的秋香。

秋天或许是最香的季节了。秋初,有橙子,苹果,鸭梨的甜脆:秋深,则有桂花的宏大强烈:秋末,仍有金菊与人为伴。秋天的香,也远不只这些。

一场秋雨一场寒,雨后,好像一切都有淡雅清气,树叶尽情地呼吸着,却不小心释放了它内心的呐喊,被我们的鼻子捉到。土的腥味儿溢满了小院,桂花瓣沾了水,便更加清新可爱了。一切都在清冷的空气中扩散,给本无秋意的东西也浸染了味道。鼻子已无暇顾及其他--它早已醉倒在了秋天如酒般的香气中。人们是从不拒绝秋天的热情的。秋天的光影也是一般的时节所欠缺的。春天过于花哨,夏天太过热烈,冬天则无限冷寂。

清晨,阳光斜进小院,为一切镀上瓷色的冷光,枫叶也略显苍白了。使人感到身处动机,却又分明是在秋天。

正午,那银光融化而后,蒸发了,取而代之的是绚丽而浓艳的金与红。梧桐,红枫,都展示着仅属于秋天的无比的自豪,使人不自觉地为之感动,意欲高歌一曲,却又不知从何唱起。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最适于秋日之黄昏,层林尽染,让万物渗透成深红,展露出引人注目的风姿,也要投身到那红之中了。

秋夜静好,惟有蟋蟀轻歌,萤火曼舞,明月高悬,树影婆娑,无非是最有意境的,以轻罗小扇,纳凉扇风,岂不快哉?再食几瓣香橙,几片苹果,玩月手中,独成自己的世界。天无限高,夜无尽远,暗香浮动,轻烟升腾,院中飘渺,惟余秋色。

篇15:《家乡的秋天》作文课例及分析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首先调查分析了所教班级新生作文的态度及心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分析:(1)喜欢作文的人数与不喜欢作文人数相当,只是不喜欢作文人数中乡村学生居多;(2)喜欢作文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为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帮助;(3)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障碍:①畏惧心理,多年作文失败的记录,使他们有一种“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②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不可能把作文写好;③无所谓心理,自己作文成绩好也罢,不好也罢,觉得都无所谓;④自我满足心理,认为自己作文还行,不求新的突破和长进。

心病还得心药治。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当务之急,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的方法,进行集体疗救。《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初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开放期,易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乐于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鉴于此,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写自由文,培养他们讲真话,抒真情,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进而实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的目标。

一.课例实践

开学第四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我选了何其芳的《秋天》。这天适逢周末放月假,课堂上我布置了一道课外练笔题——《家乡的秋天》或《感悟秋天》,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周末休息的机会回家乡转转,城里的孩子可以到邳州公园、街道、小区、河岸等处遛遛,慢慢看,细细听,静静想,感受秋天的气息,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到秋天的美景之中,像何其芳那样记下自己的感受,形成一篇感悟秋天的文章。写作形式可以写成诗歌样式,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投影)

我略作指导,提出要求:

1.出门前带好纸笔,定下“寻秋”路线。农村孩子可以看看丰收的原野、乡村小路、母校校园、路边树林……城里孩子关注街道公园、小区广场、街上行人、运河风光带等等,做到实地观察,切身感悟。

2.观察时,留心身边一草一木,注意空中微风和周围的人群状貌,记下写作素材,触发联想与想象。例如:你到邳州公园来悟秋,可以记下:秋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颜色、味道、样子?人漫步其中有什么感觉?

3.可以联想与秋有关的诗句,如咏菊的、咏秋风秋雨的……与古代诗人一起悟秋,其乐无穷。

4.如遇有特殊天气,毛毛细雨啊,轻轻薄雾啊,会有更特殊的感受……

5.回家后将所记所想变成一篇有自己真实观察、真正体验的文章,我相信那一定是你最美的创造。

……

作业收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超出我的预料。不管是城区学生,还是乡下孩子,均有佳作佳句出现,读后我很激动。现略举两例:

刘欣怡(城区)写了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做秋天的画师……刘晗(城区)分别以“红色是那被秋霜染红的枫叶……”“黄色是那被秋风吹黄的稻穗……”“褐色的是那一颗颗可爱的毛栗……”“紫色是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为中心句领起下文,结构全篇,很有些散文诗的味道。

王庭庭(农村):“秋姑娘挎着她神奇的小花篮,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来到人间。她轻轻地挥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篮,一瞬间,门前的那盆玫瑰向着秋姑娘张开了笑脸,红润润的脸蛋细腻而柔软……”闫宇(农村):“……秋国王统领着故乡的这方水土,你看,家里忙起来,学校闹起来,田野里的农民笑起来……”

针对这次课外练笔,我精心准备,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讲评课。课上,我首先整体表扬了这次作文练笔写得很好,我很满意,并点名表扬了一大部分学生,其中特别强调有一些人是开学初调查时不喜欢写作文的人,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接着声情并茂地范读了4个学生佳作全文,12个学生作文中的好句段,并给他们都打了满分,以示鼓励。然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①被范读作文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②听读同学的作文后有哪些收获?③若让你重写这篇文章你将作怎样的修改?最后让所有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上交老师。

这一堂课,我发现同学们始终精神振奋,笑容挂在脸上,听得认真,议得投入,发言积极。以此为契机,我安排了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感受自然》,并在课后找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谈话,指出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给予个别指导,提出修改建议。对个别没有经过实际观察应付作文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模仿本单元课文,重新写自己喜爱的季节,并表示对有进步的作文我将再次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态度很端正,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提升

我对这次写作训练的教学,初步做了如下反思。

1.凭借课文引路,降低写作难度。

何其芳的《秋天》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霜晨归渔图——“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少女思恋图——“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优美的意境中,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看到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那么,乡村秋景中还有哪些景物是你观察知道的,而诗人没写到呢?请走进乡村,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情观察,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尽兴描画《家乡的秋天》吧……学生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个个跃跃欲试。

仿照课文补画乡村自然秋景图,像作者那样感悟秋天的诗情画意,同学们也能做一回诗人啊……凭借课文引路,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学生勤于观察,乐于表达,才能写出好文章,以后要多做尝试与探索。

2.命题贴近生活,消除畏惧心理。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才能进行写作活动。

这次写作训练我先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所以他们笔下的秋天才色彩纷呈,神韵各具。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和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启示和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教师没有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可谓单调,但他反映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这说明即便是枯燥乏味的生活,也是写作的源泉。

我想,只有研究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为学生所喜爱,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也才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3.观察积累——写好文章的基础。

作文难,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没留心观察,不善于观察。因此,我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事事关心”,做到细心观察、体验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体味到生活的道理,作文也就不那么难了。观察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这次写作训练在指导上还没达到最优化,没有教给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应当先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然后引导他们学会把自己观察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而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咀嚼。积累呢,身边随时备有一个笔记本,一旦有感悟,就立刻记下来。这样,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特色,才会富有灵气。

如果再次安排学生写秋天,我将调整指导方案:(1)写作知识讲座:观察与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知识与方法。我认为,对初一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知识辅导是必要的,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2)由何其芳的《秋天》引申到刘禹锡的《秋词》,再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感悟赞秋与悲秋两种不同的情怀,认识到情不同而景亦有异:作者选的景物必须服务于主旨——抒发感情的需要,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然后,再让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观察,去感悟,效果一定会更好。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综合性的课题,不是一两节课或一两个课例能解决的,我将对它作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上一篇:人生宝贵财富政治教案下一篇:读书让精神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