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2024-04-21

综合医院建筑调研报告(共8篇)

篇1:综合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培训考题

姓名:分数:

1、综合医院主要包括:、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用房等7项。

2、医院建设规模是以数量为计算的。

3、医疗工艺流程分为二级流程,一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医院各医疗功能流程;二级医疗工艺流程为各医疗功能流程。

4、病房应获得良好朝向或景观,病房间距≥%的病房满足日照要求。

5、总平面设计中,功能分区应合理,等路线清楚,避免交叉感染。

6、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

7、门诊部应设在靠近医院交通入口处,与、邻近。

8、急诊部应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应便于、的停放。

9、住院部护理单元规模一般为— 床,护士站到最远病房门≤ m。

10、重症监护病房(ICU)宜与快捷联系。

11、手术部分为一般手术部与分区要求

12、核磁共振(MRI)检查室自成一区或与放射科组成一区,与门急诊部、邻近,尽量避开强电磁波和干扰。

13、中心(消毒)供应室布局分为三区——、,单向流程,并应卫生通过。

14、每个护理单元应有二个不同方向的;同层≥2个护理单元时,通向公共走道的单元入口处,应设。

15、病人使用的疏散楼梯至少有一部为和的楼梯。

篇2:综合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第5.4.1条医院供电宜采用二路电源,如受条件限制,下列用房应有自备电源供电。

急诊部的所有用房;

监护病房、产房、婴儿室、血液病房的净化室、血液透析室;

手术部、CT扫描室、加速器机房和治疗室、配血室,以及培养箱、冰箱,恒温箱和其它必须持续供电的精密医疗装备;

各部门的消防和疏散设施。

第5.4.2条医疗装备电源的电压、频率允许波动范围和线路电阻,应符合设备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第5.4.3条放射科的医疗装备电源,应从变电所单独进线。

第5.4.4条放射科、核医学科、功能检查室等部门的医疗装备电源,应分别设置切断电源的总闸刀。第5.4.5条照度推荐值可参照表5.4.5的规定。

照度推荐值 表5.4.5

用房名称 推荐照度(lx)

病房、监护病房 15-30

侯诊室、病人活动室、放射科诊断室、核医学科、理疗室 50-100

诊查室、检验科、病理科、配方室、医生办公室、护士室、值班室 75-150

手术室、CT诊断室、放射科治疗室 100-200

夜间守护照明 5

第5.4.6条成人病房照明宜采用一床一灯。

第5.4.7条护理单元走道灯的装置,应避免对卧床病人产生眩光。

第5.4.8条护理单元走道和病房应设“夜间照明”,床头部位照度不应大于0.101x,儿科病房不应大于11x。

第5.4.9条儿科门诊和儿科病房的电源插座和开关的装置高度,离地面不得低于1.50m;病房内离最近病床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60m。

第5.4.10条X线诊断室、加速器治疗室、核医学科扫描室和照相机室等用房,应设防止误入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与机组连通。

第5.4.11条成人病房和护士室之间应设呼叫信号装置。

篇3:谈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设计

关键词:总体规划,医院街,建筑设计,生态

0 引言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我国医院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各地新建和改扩建了众多医院。大规模新型综合医院、医疗中心不断涌现, 为现代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共享以及高端专业人才资源的积聚提供可能, 也满足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相互结合、相互支撑的要求。

深圳市滨海医院是由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承担设计, 在方案阶段国外聘请了美国TRO Jung|Brannen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医院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按2 000床综合医院设计, 占地总面积为19.2万m2, 建成后总建筑面积达到36.7万m2。

滨海医院建筑模型见图1。

1 总体规划布局

1.1 医院的地理环境

深圳市滨海医院选址于红树林西北的深圳湾填海区, 东临侨城东路, 北临白石路, 西临海园一路, 南临滨河大道, 为医院创造了很好的外部交通环境。

1.2 医院的规划构思

充分尊重城市规划、城市肌理, 利用海景及红树林原生态景观, 形成具有绿色生态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整体设计以“以人为本”为建设规划思想, 着力打造“医院城”的概念, 创造优良的就医环境。

1.3 医院的总体布局特点

滨海医院在总体上划分为北侧的行政办公后勤区、中部的医疗中心区、南侧的高级医疗服务区及住院区, 三者通过两条贯穿南北的通道相连, 结合东西向的医院主街总体构成了院区的主要交通骨架, 同时在主街两侧还建立了方便的就医“巷道”, 最终形成了逻辑性极强、主次分明的鱼骨式交通网络。相关功能区域布局合理, 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同时考虑到医院未来的建设, 东侧预留了发展用地。

结合院区周边道路, 场地内共设置七个功能性出入口。主出入口位于西侧海园一路, 为了缓解大型医院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采用立体交通组织, 海园一路与地下交通层及车库出入口衔接, 首层成为行人专用的花园式广场;北侧设置人行入口和行政后勤入口;东侧设置污物出口和紧急疏散口;南侧设置住院探视入口和特需诊疗中心入口;这七个出入口满足了基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 最终可以良好的实现医患、洁污、人车合理分流, 同时满足医疗卫生条件及医院消防安全疏散的要求。

1) 医院街 (见图2) 。

主体医疗区的布局采用了现代化的医院街模式, 它不但是医院规划的控制主轴, 而且是医院的交通主轴。医院街宽30 m, 以弧形大厅为起点, 贯穿医院整体, 同时设置了上下自动扶梯、电梯及楼梯等, 方便患者快速就医;街内布置绿化, 银行、花店、商店、咖啡厅等, 呈现出一幅动态的生活场景, 打破了传统医院冷漠的室内景象;医院街顶部采用钢结构张拉膜覆盖, 与大气相通, 还可以改善与净化空气。医院街东侧端部为开放尽端, 可随医院的发展进行扩建, 扩建后的建筑依然能够成为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2) 庭院。

滨海医院的总体布局上有另外一个特点:恰当运用庭院来规划医院的具体空间, 在医疗区、住院区、行政后勤区和其他门诊单元之间、住院单元之间规划设立风格大小不同的庭院, 巧妙融合自然阳光、合理运用自然通风采光, 使室内外环境相互渗透 (见图3, 图4) 。

2 建筑设计

2.1 行政信息楼、后勤服务楼

行政办公、信息系统、后勤服务等等是医院管理、运行的保障体系, 其运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的工作质量以及效率;此功能区与医疗区的关系为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行政信息楼主要功能为各类职能办公、学术报告、会议、档案管理、图书阅览, 信息机房等等;后勤服务楼主要功能为餐厅、活动室、员工公寓、专家公寓等;行政后勤服务区对外对内均设独立的出入口, 基地北侧花园远离医疗区, 为医院员工的生活休闲提供了相对独立的空间。

2.2 门诊医技楼

门诊医技楼位于基地中部, 与行政后勤区、住院区等通过连廊联系;西端主入口为四层通高大堂, 内设挂号收费及取药窗口;医院街以此为起点将门诊区、医技区自然分为南北两侧, 北侧为各个门诊科室及体检中心, 南侧为功能检查室、放射科、介入治疗、腔镜中心、中心供应、检验中心、病理科、血液透析、ICU、产科、NICU、中心手术部等医技房间 (见图5) 。

门诊组合形式“模块”化, 利用医院街和内庭院将门诊组成多个模块, 每个模块为一个科室, 内设独立候诊区、挂号收费、诊室及治疗室。除几个有特殊要求的科室外, 其余科室标准化, 可根据未来的发展做出调剂。

产科集待产、分娩、分娩手术室及NICU同区域一体化设计, 对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难产率、救治重症新生儿等方面, 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中心手术部采用外周回收型模式, 即术前物品、医务人员、患者等的出入全部由中央清洁净通道进出入, 使用后的器材和手术室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则由外周污物通道送出;此种模式源于英国, 从防止感染的角度出发, 认为被污染过的器材处理最重要, 单独设一条通道, 目前国内手术室多采用此模式。

2.3 特需诊疗中心

特需诊疗中心位于基地西南侧, 有独立的出入口及花园;其内部功能为一套相对独立的医疗体系, 除共享医院的“大系统、重医技、中心手术室”等医疗资源外, 它就相当于“院中之院”, 独立设门诊, 医技、体检、保健康复、住院等功能;住院部病床300床, 以单人间为主, 套间、特别套间为辅, 环境品质和服务水平均达到相当高度。

2.4 A, B, C住院楼

住院区布置在基地的南侧, 三栋L形的住院楼形成独特的韵律, 楼前为开阔的绿化庭院, 在视觉上与原生态景观及海面连成一体, 提供丰富的视觉盛宴。三栋住院楼共设病床1 700床, 病房以二人间和三人间为主, 病房朝南向及东南向, 并设观景阳台, 所有病房均能获得良好的观海景观。

2.5 地下室

地下两层, 满铺主体下方空间, 把每栋建筑串联起来, 主要功能为车库、设备房及急诊急救、放疗中心、核医学等医疗用房。考虑到深圳的气候特点和地域特性, 设置了下沉绿化庭院, 此种规划合理地解决了大面积地下空间通风采光, 进而创造了合理丰富的空间格局。

3 生态型医院

生态型医院是具有高效率、规模合理、运作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医院, 主要体现在人和自然的充分尊重结合;自然是基于对用地周围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包含规划使用的地形和地貌、日照和风向、土壤和水资源等, 人的尊重一方面指对患者的尊重, 同时关注到对医护人员的爱护及给予探视家属以足够的关怀。生态型医院还应考虑其他如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污染把控、垃圾合理回收、设计的耐久性等问题。

深圳滨海医院以“生态、绿色、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 合理组织各种空间, 为患者创造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就医环境;也为医护人员创造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针对每个空间的特点, 设置不同的便民设施。

4 结语

在医疗建筑的发展中, 建筑与人的关系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医疗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 将其功能需求与心理需求结合起来, 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向重视建筑文化价值和人本意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谭伯兰.生态型医院设计的探索[J].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10 (1) :7-8.

[2]朱蕾.大型现代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初探[J].工业建筑, 2010 (5) :100-101.

篇4:现代综合医院建筑环境设计探索

关键词:大型综合医院; 医院主街; 人性化空间

注重基本的功能使用和管理要求的传统医院,不能满足患者对医疗环境舒适的要求。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医院怨声载道,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一些医护人员医相关的专业品质和医院的商业模式有关,另一方面建筑空间的不合理性和非人性化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如等待的空间和交通空间上分离,缺乏隐密性;新建的医院门诊大厅虽然宽阔,但只有一组简单的标志和席位,色彩单调,装饰沉闷。

1现代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1门诊部设计

( 1 )门诊大厅环境设计:

患者在医院门诊大厅挂号取药,取药,付款和检查,医务人员在大厅里面为病人看病,可以说医院门诊部是病人走进医院的第一个环节。那里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川流不息,人流量极大。拥挤、嘈杂的门诊不仅会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还会大大影响病人的心情,使病人心情低落,抑郁,焦虑。在门诊大厅的环境设计上应尽可能在保持宽敞空间的基础上,保持自然采光和通风,将自然的外部环境融入到房间内,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营造出室内勃勃生机的氛围。

例如:西安长安医院(原西万杰医院)门诊大厅二层高,顶上透明的玻璃屋顶将外部的阳光引进室内,使空间更加明亮,开阔,处于其中,心情无比放松,舒适,消除先前的烦躁,沉闷的心情。又如: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门诊大厅顶部采用横梁的格栅,再加上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使门诊大厅显得宁静、平和,使在其中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前来就医的患者心情平静,舒畅。

( 2 )多元化的候诊空间

作为病人聚集和停留最久的地方候诊空间。医院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心理状态的差异及等待情况的不同,等待的空间的处理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并以此为基础优化等候空间。挂号和药房的等待空间和门诊大厅的主街既要相结合,又要和主街保持一定的距离,大量的椅子排列,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等候区。这样的安排不仅密切联系医院的中心,住院的患者可以明确的了解交通流线,又可以避免主街的人流干扰。对于外科部,放射科等医技人员的候诊区,因为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通常有家属陪同等候,采用较宽的外部走廊,一边是落地窗或天井,良好的视觉景观使患者身心愉悦,可以转移患者的焦虑不安情绪。内科、外科等各个科室应该分层分学科设立综合大厅,其中包括二次等候空间和收费窗口,集中与自动扶梯,电梯等公共交通空间,与隔墙相隔断进行明显的区别,以确保病人看病时的安全感和候诊区的独立性。

门诊诊室。是医生为患者进行诊疗的场所,医患直接接触,

1.2诊疗环境设计

诊室是病人和医生直接沟通、交流、接触的空间,病人告诉医生自己的身体情况,医生再根据病人的症状做出初步的判断,然后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内部装饰要有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和崇尚医德的作用。根据各个诊室不同的特点,内部装饰的总体格局应体现典雅的书卷气息,诊桌、诊椅、诊柜等应注重多融入中医药元素。对于专家诊室,可以在墙上多介绍名医诊疗经验和诊疗特长或名医传承家谱等。也可以采用有名医的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本专业历代医家和本科室名医照片、展板、招贴画、实物、展柜、宣传折页等方法。另外,以前传统的医疗诊室选择用屏风或帷幕来遮挡,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总是担心自己的隐私。现代的医院开始更加注重保护病人的隐私,采取更加人性化的建筑设计,设计独立诊室,一间诊所只有一个医生和一名患者,这样有效的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使之不被侵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的门诊建设时采用内部通道,在外通道进行诊断,然后在内部通道,医生和病人进行交流,分析病人的病情,从而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提高医生的工作环境。

2医院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2.1外部形象设计

在设计现代医院建筑的外部形象时,一定要突出建筑的环境优势和建筑特点,对于现代医院建筑的外部形象,不仅要强调功能上的美,还要同时强调外在形式上的美,要将这两种美感有机结合。首先必须先确保医院的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追求形式上的美。医院的建筑在形式上要求简洁,简单,真诚,在处理方式上追求自然化,生活化,亲民化,贴近人民的生活,有人情味,不能将建筑的色彩渲染的过于浓重,不能过度商业化。我笔者在一次调研中发现一些医院的外部形象设计上非常随意,浓妆重抹,整个建筑和周围环境十分的不协调,和自然环境没能求得和谐的美感。目前国外现代化的医院建筑外观清新淡雅,简单大方,既重功能又重环境,多方面为病人考虑,建筑风格和民用住宅非常相似,非常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让人感觉亲切自然,让人感受到像家里一样温馨舒适的感觉,从而增加对医院的信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院建筑的外在形象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医院建筑的外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病人带来恐惧感,病人刚到医院时,内心本来就十分沮丧,焦虑。清新,舒适,明快的医院形象能够减轻病人的不安,烦躁,悲观,压抑的心情,以平和、平静的心情来接受治疗。

在材料的选择和色彩搭配上,医院建筑要和一般的民用建筑有所不同,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现代化医院的特点,以前我国传统的医院建筑多以白色为主,既单调又乏味,给人一种生硬的感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多以花岗石饰面,高级涂料,粉饰面,扣板面为主,和以往的医院建筑环境相比冯家有生机活力。

2.2铺装与建筑小品设计

维护医院整体外环境的整洁明朗,同时对停车场的铺装进行全面设计,使其变得更加美,在以前,很多医院都不太着重强调停车场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用混凝土作为装材质,致使停车场气氛低沉,毫无新意可言,忽略了对于病人的心理和情绪的照顾,医院应该对传统的地面设计进行改良,例如像北京某一医院的停车场,该医院的地面就使用草坪进行铺装,增加了地面的美观性和透气性,有的医院外环境场地的铺装着重强调色彩的搭配和选择,将色泽清爽的材料和纯净的中色材料相搭配,细致的材料和清冷的材料相搭配等多种搭配方式,鹅卵石和大理石混合的搭配方式是地面铺装设计个性化和人性化,及其富有感情色彩,改变了传统的医院地面设计,给病人营造了活力新鲜的医疗环境。外环境中的座椅、垃圾箱、花园结构架和宣传栏等小品的设计也是推陈出新,和医院的周围环境相互呼应,是医院更富有艺术气息。

总而言之,变化是永久而不可预测的,再好的设计方案也不能永远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设计师和建筑师要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智慧,针对不同的外在条件制定不同的设计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翔. 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学中心住院楼(日本)[J]. 世界建筑,2012(4):63 - 65.

[2] 周有芒. 日本新医院建筑及设计理念[J]. 建筑创作,2012(12):52 - 59.

篇5:医院门诊综合楼调研报告

一、调研对象

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吉安市中心医院 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

二、调研时间

2017.4.29

三、调研地点

江西省吉安市

四、调研人员

刘靖晖、倪恒夫、张唯、杨庆炜等

五、调研目的

通过对医院门诊综合部的调研,学习其处理功能复杂,造型艺术的设计手法,学习医疗类建筑设计手法,学习从场所精神,建筑流派,文化气质,地域特色,生态技术等不同切入点突出建筑的个性,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

六,调研内容

1、医院介绍

(1)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大道110号,创建于1974年,医院占地面积近16亩,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是吉安市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创于1943年,2000年随吉安撤地设市,由吉安地区人民医院更名为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3)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总用地27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12.65万平方米,规划设计床位1280张,依山就势,显山露水,绿树环绕,景色幽美。医院2015年12月26日正式开业运营,首期开设心脏内外科、肿瘤内外科、急诊内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儿科等40个临床、医技科室。

2、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3、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吉安市吉州区井冈山大道110号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建筑分为门诊大楼、医技楼、住院楼。三栋楼连接在一起。门诊大楼一层主要为挂号室、中西药房、收费处、注射室、采血室等,放射科及CT室等放在地下一层。经测量,我们得到一些尺寸,该建筑的柱网为5.4m*9.6m,走廊为3m宽

调研中发现许多问题

第一,该医院位于井冈山大道旁,由于城市规划不完善的原因,导致该医院前没有广场,只有几米宽的道路,以至于很多医患在门口停车,堵塞交通,十分不便。

第二,门诊部大楼中庭为了采光,将中庭的顶

用透明材质覆盖,导致夏季阳光强烈,现 用一些不透明材料遮挡,影响美观。

第三,三座大楼围成的庭院内,被用于医务人员及救护

车辆停车处,同时院内还规划为住院患者的休闲场所。首先,该庭院过小,不适合用来做停车场。再者,该庭院内环境并不好,供住院患者休闲的绿化面积太少,夏天阳光强烈,并且没有遮阳的亭子等建筑物。

第四,急救通道及路线十分不合理。急救车辆必须绕过医院右边的城市小道进入庭院,再进入住院部(急救科在住院楼),首先,路线太远,交通也不方便,容易堵塞。再者急救通道要经庭院,而庭院又是比较乱的停车场地,很容易急救通道被堵住。

第五,停车场停车位数量不够。整个医院有三个停车场地,一是医院前的一小段空地,二是医院的庭院内,三是住院楼左边的非机动车停车场。三个地方停车都很不合理,影响城市交通以及急救通道,并且停放的车辆极为杂乱数量也多。

第六,门诊楼侯坐厅座位偏少,总共不到10个,一旦患者稍微多一点,就没有座位可以坐。

对于以上缺点,由于受面积限制,很多缺点是无法改变的,例如停车场地的问题,整个医院没有空余的场地可以作为停车场地,除非将地下一层作为地下停车场,但是有没有面积布置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对于座位太少的问题,可以在每个科室的走廊外布置一些座位缓解压力。对于急救通道的问题,可以将急救科搬到医技楼,直接对外城市次干道。优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该医院选址较好,处于吉安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

第二,医院内流线较为简单,方便患者找到自己想要的科室。

第三,整个医院的采光通风条件较为良好。3,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

东方医院位于吉州区吉安南大道80号,相对于位于井冈山大道的中心医院和井大附属医院而言,位置显得有些偏僻。这同样是东方医院的一个优势,周边多为农村乡镇场所,自然环境安静优美,医院主入口距离公交站台约300米,交通顺畅便捷,位置显眼便于寻找。与此同时,东方医院处于市郊距离市区的中心医院和井大附属医院位置较远,这样的选址从一定程度缓解了医疗资源围绕市中心而郊区看病难的局面,为周边郊区市民看病提供了便利。

医院主要由门诊医技楼、住院楼、行政楼、餐厅四栋楼构成。先是一层,一层中间为门诊大厅,设有挂号收费和取药窗口等基本功能,左右区域分别为急诊和儿科,后面则由影像科、导管室和影像科围成。一层中的设计要点就是讲儿科和急救设置了单独的出入口,便于分流,更能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服务。二层以上楼层即为各科室和病区,其中将人流量较大的内科和外科门诊放置在了二楼,也是为了方便病患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人流功能。在二层内外科门诊的后面则是检验科、内窥镜、体检科、超声科功能检查科等科室,这些科室由于里面的医技器械比较重的原因放置在了而成同时也能减轻建筑的承重压力。接着来到三层,三层则是需要一定隐私性的妇产科门诊和病区再加上产房构成,对于医疗建筑来说,妇产科的外置摆放比较重要,首先要确定一定的隐私性,其次又要满足孕妇不宜处于太高楼层的需求,所以在这里,妇产科放置在三层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位置,错开了二层的人流高峰,又能在适应的位置提供相较隐私的功能服务。再到四楼,主要就是由比较细化的口腔科和眼科两个科室组成,但四楼放置了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这不得不提。手术室对地理位置和风向要求比较高,而东方医院里的手术室摆放在四楼的尽头,远离污染源,并且处于医院最多风向的上风侧,自成一区的营造了洁净的环境,而且与相关的重症监护室、病理科、消毒供应室、血库等路径短捷。接着我们来到了五楼,五楼则是耳鼻喉科和中医、皮肤科。五楼的布局比较简单,也比较单调。

对于该医院,有以下几个缺点

第一,该医院较为庞大,医患到达所需到达的地方要走很远的路,虽然每个科室分格明显,但是流线较长,对于腿脚不变的患者来说十分不便。

第二,选址较为偏僻,交通没有那么便利,现人员较少 第三,该医院各科室相隔较远,无法相互交流 第四,整个建筑采用中央空调,能耗非常大

优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总体建筑风格较为独特,大气,并没有传统医院的经凑感、紧张感。

第二,内部功能比较齐全,交通流线便利,各科室分布明显。

第三,整个医院通风采光较为良好

七、调研心得与体会

1、医院的选址应靠近居民区,方便就医。

2、在陌生的环境里导向系统很重要。

3、应该将医院内部的工作流线与病人的活动区域分开,并为病人及陪同家属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待空间。

4、要合理的满足医院的通风采光要求,减少室内照明,同时又要考虑阳光强烈的问题。

5、建筑外部要有个良好的室外环境更有利于放松病人的心情。

6、内部建筑环境材料及色彩要给人十分轻松的心情。

篇6: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计划安排,5月底,教科文卫工委组织部份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区人大代表,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康的带领下,对我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展开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台一医、区妇幼保健院,听取区卫生局关于我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的工作汇报和召开座谈会等情势,全面了解了我区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情况和在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题目。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以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目前共有区级医疗机构四家,分别是台一医、区中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其中台一医是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区中医院是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是二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是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机构。全区卫生系统正式编制职员共有2299人,其中卫技职员2122人,高级职称202人、中级职称608人、低级职称1312人,注册护士数1010人,执业医师数1310人,住院床位数1728张。20xx年,区级医院诊疗168.66万人次,占全区诊疗389.31万人次的43.32%;区级医院出院5.36万人次,占全区出院5.62万人次的95.3%。

我区区级公立医院改革于20xx年12月1日全面启动,改革的重点是依照全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同一要求和做法,调剂公立医院的收进结构,除中药饮片,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按实际进价销售,医院由此减少的收进通过调剂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进等途径解决,以到达“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改革整体要求。具体做法以下:

1、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制定方案。为积极稳妥推动改革工作,区政府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在分管区长陈金华的带领下,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人到试点单位天台调研学习,并结合我区公立医院运行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印发黄岩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拟定了《黄岩区县级公立医院医药服务价格调剂方案(试行)》。制定了同一的公立医院改革宣传资料,各医疗单位也同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改造、收费价格调剂衔接和改革政策宣传,确保改革工作如期安稳启动。

2、强化基本医疗,减轻患者负担。本次公立医院改革是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切进点,完全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使公立医院真正依托医疗技术和服务和适当的财政投进来保障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从往年12月1日开始,四家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调剂了诊查费、手术费、医治费、护理费等,整体调升幅度为29.65%,可补偿药品差价的77.22%。对药品差价的其余部份,区第三人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采用列收列支的办法,纳进区财政预算;台一医和区中医院分别一次性定额补助改革资金260万元、150万元(约为药品差价缺口的40%),今后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剂;并将区级医院门诊诊查费的50%列进新农合参保职员报销范围。目前,医院的药品收进占业务总收进的比例从50.22%降落至41.23%,到达45%之内的控制目标。四家医院门诊均次费用降落了4.9%(从193.64元降落至184.15元,降落了9.48元),住院均次费用降落了3%(从8545.61元降落至8288.88元,降落了256.73元)。

3、优化诊疗环境,细化工作举措。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我区牢牢掌控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动改革各项工作。一是积极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台一医对新老门诊区块进行改造,建立相对独立的体检中心、中医特点门诊等,极大地优化了诊疗环境,同时优化就诊流程,展开预约门诊和双向转诊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二是不断进步管理水平。通过展开“三好一满意活动”、“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优良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3+X承诺服务活动”、建立健全控制医疗费用的内控制度等,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分歧理增长。三是不断加能人才队伍建设。以创建市、区两级名医工作室为抓手,培养业务骨干,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进步医疗质量。通过与医学院校和省内外大型医疗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整体医疗水平,如台一医为温州医学院及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也是省人民医院、浙二医院、省妇保院、邵逸夫医院协作医院。

二、存在题目

1、资金收支不平衡,医院的公益性难以体现。公立医院既要承当政府下达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和公益性任务,又要承当确保本身生存发展的创收任务,在经营上不可避免地具有趋利性,将削弱医院的公益性。据区发改局、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干部分测算,20xx年我区四家公立医院药品总利润为4507万元,实行药品零差价,通过调剂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后,预计能增加收进3480万元,缺口为1027万元,可补偿药品差价的77.22%。对药品差价部份,区财政一次性下拨给台一医、中医院的定额补助改革资金(410万元)仅能补偿40%的药品差额缺口,仍有617万元的药品差额缺口需由医院本身通过增收节支挖潜解决。同时由于人力本钱及运行本钱等费用的增加,和离退休职员实行绩效工资以后的增资部份(全年台一医为1170万元、区中医院为400万元),今年1至4月底,台一医及区中医院在业务总收进增加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约350万元的亏损。另外,区中医院还有历史遗留的`余万元债务,严重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2、医疗资源整体不足,配置分歧理。20xx年,我区的千人床位数(2.86张)、千人医师数(2.18人)和千人护士数(1.67人)远远低于全国均匀水平,住院难题目非常突出。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医疗资源配置明显分歧理,全区大部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健康意识不断进步,大多数群众不管大病小病都喜欢到公立医院,由于公立医院装备先进,药品多,医生技术好等等,致使公立医院大小病全收,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降落,另外一方面也使公立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公道利用,医院人满为患,加重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再者,公立医院改革后,固然门急诊均次费用及住院均次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落,但病人却反而感觉到看病比之前贵了,由于诊查费及其它医疗服务收费进步,患者实际医疗费用支出基本保持不变,或减少不明显,群众得实惠未几。

3、公立医院管理、监管、运行体系不科学,医疗队伍人材活动频繁。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不够严格,有的医疗服务环节多、效力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分歧理检查、分歧理用药、分歧理收费的现象还时有存在。本钱意识不强,造成医院的运行本钱、管理本钱和人力本钱的超支和浪费。医疗队伍人材活动频繁,当前由于严重的医疗环境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医疗行业的风险高、责任重、付出与所得不平衡,致使部份医疗骨干外流,严重影响着公立医院整体水平的进步。

三、几点建议

1、突出政府主导地位,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偿机制。健全政府对公立医院长效稳定的财政投进机制,兼顾安排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装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职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资金,建议参照周边县(市、区)的做法和经验。对有历史负债的公立医院要进行逐年补偿清算,对符合财政支出要求的,财政补助一部份,医疗单位自行解决一部份,将遗留负债进行处置,使医院能够轻装上阵、良性发展。对公立医院承当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防控、绿色通道救护、医疗支援、艾滋病、结核病、流感等传染病防疫和征兵、招生体检、医疗下乡等公共服务经费。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和内部收进分配机制,斟酌医疗服务行业的特点,在绩效工资总量和分配比例确定上给医疗机构更多的自主权,激起医务职员的积极性和医院的活力。

2、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进一步抓好现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医疗服务的主平台,使居民不出乡镇、社区就享遭到优良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大区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力度,与基层医疗机构展开实质性的全作,通过技术指导、人材培养等情势,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医院,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进医疗领域,构成多元办医格式,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满足群众日趋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3、完善公立医院的管理、监管、运行等体制机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逐渐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构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利运行机制。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突破口,在价格调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分歧理增长。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促使医疗机构加强运行管理,下降本钱,提升服务,实现公道控制医疗费用与医疗质量的有机结合和百姓得实惠、医院可延续发展、医保基金可控制的目标。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动病种规范化医治,落实控制医疗费用和药品收进占比相干规定,增进公立医院公道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控制医药费用。

4、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医技水平。推行优良护理服务、预约诊疗、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优化救治环境和流程,缩短均匀住院日,减缓群众看病难,延续进步医疗质量,提供安全优良的服务。加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材使用环境,实施优秀卫生人材嘉奖办法,建立人材专项资金,加大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扶持力度,吸引人材,留住人材,努力提升区级医院的医技水平。针对当前公立医院高学历、高素质人材活动频繁的现状,区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应措施和办法,以避免医疗骨干技术人材继续外流。加强医德教育,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不单单在技术、人文关怀,更应当在医德医风上得到提升。

篇7:医院医改综合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自治区卫生厅《关于印发农村基层卫生相关医改监测数据核查方案的通知》(桂卫农卫〔2012〕10号)精神,为准,为进一步巩固我院医改成果,确保各项医改措施落实到位,经院领导研究决定,在我院开展一次全面认真细致的自查活动。现就具体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管理体制改革

1)根据区卫生局、人社局核定我院的编制是35人。

现有编制人数:

领导:3人综合科:2人护士:4人收款:1人药房:3人妇幼:3人检验:3人公卫:2人预防保健:3人后勤:1人合计:25人缺少编制:10人

2)乡所辖区域农村人口3万5千多人,现有编制人员基本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需求。

二、人事制度改革

1)岗位竞聘根据医改相关要求,我院在岗人员已经实行全员竞聘上岗。根据岗位需要重新设置人员,确保基本医疗需求。

2)清理清退、分流安置根据医改相关要求我院认真贯彻医改精神,结合个人条件以及医改小组研究决定,对人员予以请退。人员资质不符合医疗体制改革中医疗专业人员资质。经过

医院医改领导小组决定予以请退。

3)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签定情况我院在岗人员已全部签定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劳动合同。

三、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文件要求。我院在全院开展了绩效考核,首先成立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其次制定了绩效考核的办法和细则。每个月通过考核细则的相关内容组织考核小组对每位职工进行考核打分。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的给予相应的处罚。通过绩效考核,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

我院所有药品都已经实行零差率销售;而且所有药品都是按照采购程序由网上采购,药品的配送到位率85%以上。

自实施收支两条线以来,运行情况较好。每日收入都如实上缴专户。医院所有关于医改的资料已经全部收集归档。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充分认识医改工作的意义,而且全面认真细致的开展了自查活动,确保医改自查工作不走过场,不打折扣,真正取得实效。

XXXXXX卫生院

篇8:综合医院建筑调研报告

一、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概念

1. 医疗效率

广义上讲,医疗效率是医疗资源投入与医疗服务产出的比率,它涵盖了两方面内容: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效率。我国在医疗体制改革推动下,医疗机构逐步走向市场竞争,医院建设大型化、建筑集中化成为现代医院建筑发展的新趋势。但医院建筑作为医疗行为的空间载体,其建筑规模的过度庞大、医患资源的过度集中必然导致建筑功能流线的复杂、设备负荷的浪费,实际降低了医院建筑的使用效率并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效率。因此,提高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建筑的综合效率是优化医疗效率的重要途径。

2. 医院建筑的综合效率

建筑效率设计是兼顾经济投入、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建筑使用和环境质量等多种因素,达到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与提高的一种设计理念。对大型医院建筑而言,其效率设计应是超越了建筑实体、内部空间效率,包含了建筑成本效率、建筑运行效率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效率设计。它涵盖了从策划、设计到施工以及竣工投入使用后的管理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层面,蕴涵了建筑、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医院建筑的综合效率即是指通过建筑设计手段获得的医院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空间利用率及通过服务患者获得的社会认同感与医院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影响,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资源的比率。

二、大型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

大型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由建筑外部综合效率和建筑单体内部空间效率组成。建筑外部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指标、整体规划布局等;建筑单体内部影响空间效率的要素包括使用空间面积、交通空间、建筑跨度、建筑层高、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等。

1. 政策指标

政策指标主要包括医院的区域分布、规模、容积率和医疗体制等方面内容,是从宏观层面影响医院建筑综合效率乃至医疗效率的重要因素。

鉴于医疗机构的特殊性,传统医院的建筑选址多在市区内交通便捷、环境较好的地段,从理论上说可以节约城市基础设施,医院间互认检查结果使得部分医疗设备可以共用,产生集中效益。但目前体制下的我国医疗机构间大都缺乏合作,不论两家医院在地理位置上有怎样密切的联系,仍旧独立使用各自的诊疗设备且诊疗结果不被另一方医院所接受,患者重复检查不但增加了经济压力、延长了治疗时间,而且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医疗效率低下。此外,近年来医疗机构在城市中的无序发展导致了医院选址分布不均,过分集中的就医人流、车流给城市交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重庆西南医院和新桥医院两家超大型的三甲医院相距仅约3km,其院区门前均成为城市道路著名的交通堵点(图1)。因此,结合医院分级的医院建筑合理区域规划布点将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促进城市功能的良性发展。

一般来说,医院的技术水平越高、规模越大,吸引的病人就越多,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越好。但由于各种类型的使用者越多、功能要求越复杂,医院运营维护的投资也会越多;各种流线间也可能相互干扰,使得规模越大的医院其建筑规模与效率就越难平衡,建筑的独立或共用很难完美结合。因此,要提高医院建筑的综合效率,就必须明确且严格控制各级医院允许建设的各部分规模指标上限,这样才可能在设计策划阶段有效地解决影响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门诊、急诊、住院等功能聚集时产生的空间问题。

大型医院的建筑综合效率还应该考虑建设成本的影响。假设一个综合医院的用地面积条件一定,可以通过增加建筑层数的方式提高容积率并降低总体单方造价,但当层数达到一定值时,需要加固基础、增加电梯、加强抗震消防等,这时单方造价将由下降转为上升。同时,建筑容量增大将造成建筑环境质量下降,患者在交通和等候中花费的时间增多,长期如此将导致患者人数减少,整体医疗效率反而降低。因此,在项目建设前期,除了进行未来收益和使用需求评估外,还应该着重考虑容积率对建筑造价的影响,从控制建筑成本方面来提高医院建筑综合效率。

此外,2003年的“非典”之后,我国的医疗单位虽然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但国营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场面却愈演愈烈。除了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价格之外,广告宣传、交通状况和服务态度仍是影响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因素。因此,各级医院建筑的建设也有赖于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达到公平和高效的最优平衡点,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医疗效率。

2. 整体规划布局

大型医院建筑的综合效率除了受区域规划布点位置、建筑规模和体制等宏观政策因素影响之外,医院建筑本身的整体规划设计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功能分区、医疗区布局、容积率、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间距与医疗环境等因素从整体上决定了院区的空间形态、建筑关系,直接影响了医院建筑的外部综合效率。

众所周知,综合医院依据功能关系一般可分为医疗区和后勤保障区,还可能包括传染病区、康复疗养区、教学培训区和职工生活区。其中医疗区作为医院的核心组成部分,应布置在相对平坦、能直接面向城市的开放区域,既要考虑尽量缩短门诊病人的路线,又要力求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干扰。

从宏观角度讲,医疗区的总体布局模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进行规划,医院建筑的核心理念都应该是“以流线为中心、以效率为目的”,达到既联系又分离的效果,切实提高医院建筑的综合效率。

事实上,考虑到建筑设备等方面的要求,除了传染病区等有特殊要求的部分外,国内外的当代大型综合医院的总平面,特别是医疗区的布局均趋于集中化布置。集中式布局不但可以节约并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室外环境品质、避免流线过长等问题,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交通空间、方便控制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综合效率,适应医院未来的发展。

但是,集中布局的医院建筑虽然在院区中降低了建筑覆盖率,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室外空间,但也因为在垂直方向上增加了各种流线的流量,竖向串联的各功能也带来了诸如设备管线造价增加、使用能耗增大、患者就医过程等待时间长、安全性差等问题。因此均衡考虑建筑密度与建筑层数方可使患者一方面接近自然、保障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另一方面又能节约建筑能耗、提高建筑的综合效率。

此外,医院建筑除了满足消防、日照等距离的要求,也要合理考虑人的心理距离。良好的医疗环境不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有助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医疗效率。

3. 建筑单体设计

医院建筑单体作为医院建筑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内部空间要素效率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大型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因素。

通常认为,建筑综合效率是功能空间面积与总建筑面积的比值。但当代大型医院建筑中的功能早已不是简单的医疗空间加交通空间的组合了。以住院病房楼为例,除了基本医疗功能空间(如病房、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等)之外,还增加了花店、超市、休息厅、邮政、公用电话等附属功能。兼具合理的功能分区、恰当的面积分配以及良好的流线组织,方能有效地利用甚至减少交通空间面积,切实提高建筑综合效率。

医院中各种功能不同的单体建筑对平面规模、平面跨度、建筑层高、结构与设备的要求各不相同,对建筑综合效率的影响亦需要综合评估。以常见的高层住院楼为例,通常有两个护理单元的建筑平面综合效率会高于一个护理单元;对于平面效率相同且床位数接近的建筑综合效率的比较,单位床位面积越小,其建筑综合效率越高;相同床位数的护理单元,增加房间进深以减少房间数虽然可以减少交通空间,但却可能同时降低建筑综合效率;评估垂直交通系统的效率,要分析电梯的服务面积,考虑交通体的组数和水平位置,并对每个交通体的服务范围和电梯、楼梯的数量加以分析研究。

医院建筑的结构系统、材料性能以及设备系统对建筑的造价、稳定性、耐久性和美观的作用至关重要。优化结构系统和设备系统的设计、减少结构与设备的建设费用以及运行费用,对于医院建筑的综合效率影响很大。结构设计中,建筑的高宽比与结构体系、建筑外观和建筑抗震性能的关系较为密切,增加建筑高宽比需要加固基础,从而增加建筑成本,导致建筑综合效率降低。

三、大型医院建筑综合效率评价模型的建立

1. 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也称作多目标决策方法,其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医院建筑综合效率这种影响因素众多、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精确计量的情况。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本文通过前述对建筑综合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大型医院建筑综合效率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评价体系共分为评价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个层次结构(图2)。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43;对总目标的权重:1.0000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0.2494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86;对总目标的权重:0.3256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16;对总目标的权重:0.4251

2. 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

(1)问卷调研的评分数据

对建筑综合效率问题的研究,问卷评分数据法可操作性强、符合评价习惯,本文采用这种方法来获得原始数据并构造判断矩阵。调查问卷的目的在于确定建筑综合效率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调查问卷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形式设计(表1),在同一个层次上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建筑师、社会学者、医疗设备制造商、医院管理层、医生、护士、病人及义工,涵盖了医院建筑的建设参与者和实际使用者。问卷共发出3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97.7%。通过对问卷的数据统计整理,得出了影响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一级指标重要性的平均权重分值(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3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指标的重要性排列为:单体设计、整体规划和政策法规,其平均权重分值分别为8.6分、6.7分和4.3分。

二级指标的重要性权重分值也可用相同方法逐一得出,篇幅所限不赘述。

(2)影响因素权重的计算

根据调研数据最后的平均值,可以建立各个指标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利用Yaahp5.0软件来计算各级指标权重(表3-表6)。

四、医院建筑综合效率评价的应用

1. 评价对象概况

为了验证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选取了黔西某人民医院新院规划设计的三个不同方案进行对比评价分析。该项目规模较大,涉及项目选址、建筑规模、院区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等一系列与建筑综合效率相关的问题。项目占地约8hm2,基地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 136.7m,拟建成面积为10万m2,床位数为1 000床。最后形成的三套方案是三家甲级资质的设计公司各自独立完成的(表7)。

三个方案均采用了相对集中式的布局,其优点是可以避免流线过长,减少交通空间,是当今医院建筑多数采用的布局方式。但是究竟哪种布局方式最有利于医院建筑效率的提高,还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用地规模和功能组成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采用数字化的分析方法来确定。

2. 评价过程与结论

通过对三个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综合效率各要素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到各方案综合效率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权值,从而利用Yaahp 0.5.1软件计算其相对权重值(Wi)和总权重值,得出综合效率最高的建筑设计方案(表8)。根据加权分值总得分可以判断:方案三的建筑综合效率最高,方案一次之,方案二较差。事实上,方案三也成为了专家评标的最终中标方案,这说明本文采用的数字化评价方法可以与传统的专家定性判断相吻合,但相对来讲更有说服力。

五、结语

综上,建筑师在医院建筑设计初期应遵循综合效率观下的理性、科学而实用的设计策略:

第一,合理的医疗区域分布和医院规模指标控制有利于城市的良性发展和提高医疗效率;

第二,不合理的医院规划布局和容积率会降低医院建筑综合效率,适当提高建筑密度有利于提高建筑综合效率;

第三,改善空间的适用性与通用性可以提高综合效率;

第四,优化结构系统和建筑形式可以提高综合效率;

第五,增加建筑平面跨度、减少交通面积可能降低综合效率。

由于医院建筑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建筑技术和医疗技术的进步都会迅速影响医院建筑的实体空间需求。医院建筑综合效率问题还需充分认识到评价模型的时效性、地域性、主观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当代数字建筑技术完善和深化医院建筑综合效率评价指标和模型,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使医院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真正进入数字化、定量化时代。

摘要:本文在综合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概念,从总体和宏观层面具体解析大型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及隶属关系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分析、确定各因素重要性权值,并利用该模型针对同一实际工程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评价方法的实用性,指出提高大型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的建筑设计策略。

关键词:医院建筑,综合效率,建筑评价,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罗丽娟.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研究:[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9

[2]林世华.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研究:[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0

[3]周兵.关于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公平与效率的思考.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4]孙贝贝.建筑高度与高宽比若干问题研究:[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8

[5]龙灏,丁玎.高层住院楼电梯配置与设计方法.建筑学报,2009(9)

[6]杨明.基于结构设计建筑节能方法的研究.广东建材,2009(3)

[7]宿青平.城市的效率——效率原则的规划学思考.城市问题,1996(2)

[8]邱茂新.事于效率功于发展——从效率研究探索现代化医疗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城市建筑,2009(7)

[9]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社区文体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七夕朋友搞笑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