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2024-04-13

商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精选8篇)

篇1:商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商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为深入贯彻《西安财经学院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和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学校“两个转型”,扎实有效推进基层建设年活动,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商学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为目标,以各类文体和科技活动为载体,以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抓手,以先进典型评选为示范,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院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商学院基本情况简介

商学院现有教工139人、学生4610人,师生共计4749人。全院共有党员1203名,其中教工8个支部共有党员95名,党员占教工总数的68.34%,学生共有21个支部,学生党员共有1242名,占学生总人数的26.15%。

教师党员中有高级职称的有34人,占教工党员比例为35.79%;党员中有讲师职称的48人,占教工党员比例的50.52%,两项合计讲师以上党员占教工党员比例为86.3%。

二、组织领导与主要举措

商学院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设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小组,王新安任组长、杨卫东任副组长。工作小组定期汇报活动的开展情况,总支委员一年内至少4次深入到所联系的党支部,牵头抓1-2个党建重点项目,进行检查督促指导。按照学校总体部署,着力谋划好思路、建设好队伍、管理好阵地、开展好活动、发挥好作用,进一步提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1、选优配强一支好队伍。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选择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强、热爱党务工作、深受师生欢迎的同志从事党务工作,进一步增强党务工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教工党支部书记要参与本部门、本学院重要事项的讨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抓好学生党建工委干部和各党支部委员的任职培训,努力提高党务干部的能力和素质。

2、研究谋划一个好思路。围绕贯彻落实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在深化改革、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维护稳定上下功夫,在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认真谋划干事业促发展的好思路。党总支与各党支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形成新的工作思路。

3、建立完善一套好制度。总结提炼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党组织实践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实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监督等制度。认真落实基层党务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培训等制度,建立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设岗定责制度、考评制度,督促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保障党员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重点关注学生党员中的弱势党员、家庭困难党员。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各党支部日常活动的开展。

4、建设管理一个好阵地。大力推进网络党建阵地建设,加强党建网站、QQ群、红色微博等建设,主动抢占网络党建工作制高点。积极开辟专题网页,同时引导支部设立自己的党建网页,构建完善的网络党建信息平台。

5、树立宣传一批好典型。树立一批在创先争优活动和日常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示范带动全院党支部集体创先进、人人争优秀的良好氛围。开展党员先锋示范岗评选活动,加强党建示范点的培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

三、充分发挥党总支的职能,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抓好学院党总支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进一步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学院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监督作用的新途径。

1、拓展党总支工作领域,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发挥作用。

积极拓展工作领域,着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通过党政领导联系学术带头人制度,把高层次人才紧紧吸引在党组织周围。坚持正确导向,营造聚集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奖励政策。建立健全党员教师激励机制,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对表现突出、业绩优秀的党员教师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2010年商学院表彰优秀党支部4个,优秀党员42名,党总支“创新争优”交流会2011年12月11日在礼泉袁家村村史馆举行;2011年表彰优秀党支部7个,优秀党员23名; 2011年12月3日商学院党总支开展重走红色革命路活动(铜川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薛家寨革命旧址参观),加强“双高”人才的培养工作,做好“双高”人才以及骨干教师的组织发展工作,共发展教师党员3名。

2、构建“三会并立”的民主管理框架,丰富和完善民主管理体系。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上、涉及师生员工发展和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都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注意听取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做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

3、尊重工会组织在学院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建设财经大学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将工会建成教职工“信赖的家”,真正把党的温暖送到教职工心中,让教职工心情愉快,安心工作。

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组织学院中心组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学校内涵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为契机,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收集教工党员学习心得体会六十多篇,中心组组织成员心得体会18篇。首先是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作风民主,做到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商学院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的职能。切实保障《西安财经学院二级学院党政领导职责及工作规则》的贯彻落实,在其框架内充分发挥党总支在商学院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学院行政工作,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通过努力,使我院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增长了决策智慧,增强了教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顺利的完成了2012年工商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专业考试分流工作。

5、切实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商学院党总支十分重视共青团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团工委工作的领导:①是做好团工委主要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加强对辅导员的培养和管理。团干部是共青团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骨干力量,商学院注重选拔工作能力强、熟悉青年学生特点的辅导员担任团工委的主要负责人,有计划、多渠道安排团工委主要干部学习培训,两年多来我们分几次安排主要团干去外地或其他高校学习交流,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我们的体会是用干部就要用干部的长处,用干部就要给干部工作的空间、成长成才的空间。辅导员在指导班级团支部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辅导员都要以多媒体的形式汇报各自工作情况,商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参加,并邀请学工部领导参加,参与打分评判名次,这种形式对每一个辅导员都是学习交流的平台。②是加强对团工委工作思路和方向的领导。良好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思路清晰了工作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工作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商学院党总支定期召开共青团工作专题会议,做到重大活动事前指导、事中及时跟踪和参加、事后总结表彰。③是支持团工委按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从人力、才力上给以大力支持。

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基一品”为抓手,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商学院组织全体党员学先进、创先进,要求人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财经大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院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4600余人,文理兼收。商学院就业率90%以上,会计学专业是国家级和陕西省级特色专业,《审计学》被评为陕西省级精品课程,并且拥有陕西省级创新教学团队——会计学教学团队。从今年开始,商学院开始对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学生分级分类培养,从全院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ACA国际会计实验班。

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硕士生导师31人,在校研究生260多人,工商管理五个二级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拥有财务、会计等5个模拟实验室,覆盖了7个本科专业,建立校内外产、学、研实习基地32个,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近三年来,我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被“EI ”、“ISTP”、“SCI”检索的权威、核心期刊3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基金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厅局级项目30多项、横向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并获得省部级奖项十余项。完成了省市级开发区“十二五”规划课题,在省委咨询工作简报发表了简讯,得到了省上领导的好评,为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2012年6月29日商学院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表彰暨新党员宣誓大会,对18位表现突出的党员授予“先锋示范岗”岗位称号,对成绩突出的4个教工先进党支部和3个学生先进党支部、吴金良等7位优秀党务工作者、李源等9位优秀教工党员及赵秦瑜等25位优秀学生党员给予表彰。组织教职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12年5月19日,商学院组织全院百余名教职工赴蓝田葛牌镇参观红25军革命纪念馆,重温历史,开展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展望西财未来。

(二)为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第十八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商学院成立了学生党建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商学院学生党支部支委考核评定细则》。通过完善组织发展流程、健全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组织学生党支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了学生党员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促进了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辅导员们对做好学生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辅导员们的思想境界、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一方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干部,同时也使辅导员们逐步地变得稳健与成熟。学生党建工委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增强了支部活力与学生党员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商学院党团活动室以及学生宿舍先后迎接了省委副书记王侠、团省委副书记段小龙和省教育工委等多位领导的检查以及部分兄弟院校的参观学习,得到了省上领导和同行的充分肯定。

(三)商学院党总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力践“博学、明理、立诚、济世”的西财校风,以满腔的热情和稳健的步伐,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支部工作。注重以引领型定位学生党支部,以学习型提升学生党支部,以信息化推进学生党支部,着力打造商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突出青年特点、体现商学院特色的“三基一品”学生党建工作格局。

1、以“三基建设”为抓手,全面增强学生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抓基层,强化学生党支部的班子建设。建立并落实学生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定期召开学生党建工作例会,实施党总支委员与学生党建工委主要干部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强化支部的班子建设,并定期、不定期对学生党建工委干部、学生党支部支委进行培训,保证干部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打基础,优化学生党支部建设。结合学院实际,深化“党总支+学生党建工委+学生党支部”组织架构,做到目标制订同步、工作部署同步、活动开展同步、检查考核同步、评比表彰同步,扩大党员与青年学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注意在新生中培养积极分子,进一步拓宽领域、壮大队伍。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完善学生党员学习培训制度、月度例会制度、工作通报制度、评先公示制度、综合评价制度、活动承办制度,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贯彻执行,提升学生党支部建设水平。

建基地,固化学生党支部的阵地建设。建设商学院党团活动室、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总工会等实习、实践阵地3个,建设温馨宿舍、文明宿舍、雷锋式宿舍、先进党支部、学生党员先锋示范岗等示范类阵地40余个,不断强化党支部的阵地建设。拓展网上基地建设,创建“商学院学生党建”人人网公共主页和新浪微博,利用QQ群、飞信、微信等现代信息系统建立学生党员干部即时通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学生党员的实时动态跟踪网络管理。我院学生在暑期以“西安市基层工会组织财务绩效分析”为主题前往西安市总工会参与其对下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汉阴暑期社会实践分队以“汉阴中学生升学意愿调查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帮助当地中学生更好的认识和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完成学业。

2、以品牌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青年生力军作用

突出活动主题,强调商学院党建品牌理念。结合学院实际,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活动为主线,以“延续经典、坚持特色、巩固品牌、打造精品”为活动方针,以“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为活动方向,开拓思路、积极创新,构建商学院“创新创业”、“合作养成”系列品牌活动。商学院在学生党支部中营造“创学习雷锋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的良好风气,开展以“与时俱进学雷锋,创先争优促成才”为主题的党员学雷锋系列活动。开展了“微型党课”教育活动,以“党员人人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微型党课为基本形式,通过电教设备、手机短信、人人网、微博、QQ群等载体播发党课内容、放映党课PPT课件等多种途径展开,着力引导广大学生党员勤奋学习、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我院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水平。举办《“挥洒五四热情,唱响青春赞歌”》、“缅怀历史,青春回首”爱国画卷行为艺术秀暨画面讲解、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签名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以行为艺术秀的新颖形式再现五四时期的青年风貌,让广大学子重温特定历史时期的爱国热情。由我院学生主编的《商学苑》杂志是我院对外宣传的一个品牌,杂志结合商学院发展的现状,立足商学院,宣传商学院,并开通《商学苑》人人网博客。

“创新创业”活动以“博学杯”、“挑战杯”、“会计知识大赛”为龙头,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竞赛和创新活动,在全院内部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通过“爱国爱校”、“爱心月”、“安全教育月”、“诚信”、“学雷锋”等主题教育深入推进我院“合作养成”教育工程。不断扩大学生党支部与团学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通过商学院的积极组织,取得一定了工作成绩。其中,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竞赛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优胜奖1个:贾斌、刘婧媛均荣获201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杨勇辉、赵益闽、赵劲松的作品《在校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2011西安世园会理念启示》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三等奖,张颍荣获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三等奖,赵倩、刘曦、杨晗荣获“中华会计网校杯”全国校园财会大赛优胜奖。商学院在全校运动会中囊括男子团体第一、女子团体第一的奖项,取得男女团体总分第一的骄人成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省级大学生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黎署、肖月、寸隽的作品《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心理契约的对比研究—以西安市农民工为例》获得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大赛一等奖,邵思思的作品《关于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以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为例的调查报告》获得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大赛二等奖,张钊、包涵的作品《西安**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与发展模式初探》获得第八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大赛三等奖。校级各类科技文体竞赛一等奖14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15个,充分凸显我院的校园科技文化品牌优势,彰显了工作成效。

3、积极推进党团员及青年学生的分类引导工作 今年商学院工作的重点是积极推进党团员及青年学生的分类引导工作。在分类引导青年方面我院将积极探索和实践,提出特色鲜明、切近学生、成效显著的分类引导工作思路,着力在方式上创新,在结合上丰富,在渗透上下功夫,形成“重点抓好三个结合,路径依赖五种方式”的分类引导工作模式。“三个结合”即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青马工程”推进相结合,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合作养成培养工作相结合,“五种方式”包括分类模式、主题教育、骨干培训、典型示范、社会实践等,形成《商学院青年学生分类引导方案》。同时,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创新引导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对青年学生的分类引导形成一套符合商学院实际情况的党建与团建工作机制,一批具有商学院特色的工作案例,探索一条利用新兴媒体和富有时尚元素的引导路径,树立一批示范效应明显的典型学生群体,培养一只分类引导的专业化队伍。

五、加强民主管理,坚持院务公开,建立和健全党内外监督体制 1.坚持院务公开,严格按职能程序办事,努力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商学院严格执行院务公开,推进党务公开。就教职工普遍关心的党务工作、考核评优、职称评审、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到及时公开,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树立诚信廉洁的服务意识和形象。

2.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促使教职工严格管理、严谨治学,又有效强化监督制约,形成以人为点,以教学、管理和服务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做到提醒在前、建章立制在前、约束在前,让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防范廉政风险,打造一支廉洁、高效、务实、精干的干部队伍,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效能。通过党员和教职员工的年度总结和自查,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不断完善反腐败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优良党风形成,推动学院科学发展。

3.坚持集体议事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集体议事制度。坚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为廉政建设引领正确方向。增强财务工作的责任感,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经行为,厉行节约,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4.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生奖贷助补等资助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廉政监督。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择资助对象,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深入调查实际情况,执行公示制度,按时足额发放,监督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5.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生导师、辅导员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择业观、义利观、价值观等,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廉政文化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廉洁教育。利用党团组织生活等方式对党团员和学生干部进行廉洁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廉洁意识和为同学服务的思想;组织开展以廉政文化为导向的演讲比赛、知识竟赛、辩论赛等活动;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结合学生入校、期末考试、就业、离校等时间段开展廉洁教育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的辛勤耕耘;归功于全体学生的博学进取、勤奋努力,但我们与校党委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进取不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办学类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两个转型’”,促进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商学院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特色,加快发展步伐,全面落实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持续深化内涵建设,积极推进学校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两个转型”,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努力开创商学院发展新局面,力争办成商科特色突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商学院。

篇2:商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尊敬的X部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对X部长及各位领导到我镇调研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我镇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年建设年”的部署。根据我镇与县委组织部签订的2012年《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内容。结合我镇实际,认真开展动员部署工作。现将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第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切实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狠抓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村党组织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镇党委将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对村干部进行认真的考核和考评,兑现奖励工资。二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目前,我镇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部分村组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发展迟缓,村级后备干部缺乏。2012年全镇将下大力气实施农村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双培养”工程,按照“把优秀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把优秀青年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的思路,加快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建立健全了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干部档案,消除发展党员“断层”现象。注重从大学生村官、复转军人、返乡务工人员、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民经纪人、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合理使用的方式,着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三是推进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培训。抓好集中培训,年内继续对在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同时,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各项技能培训,不断改善村级干部队伍文化素质结构。

第二、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全面推进基层组织的各项常规性工作

1、高标准做好党员发展、管理工作。我镇2012年发展对象为XX人,其中XX以下XX人。年初,对全镇的流动党员进行了摸底工作,到目前为止流动1、2支部共有党员205人。

2、用好管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高标准、高起点完成XX村、XX村、XX村的村级办公场所建设,选择性逐步解决少数村办公场所破旧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同时,加强各村对村部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严格规范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坚持实行村干部值班制度等制度,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室多用”功能。完成了全镇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

3、继续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

“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做好远教干部队伍和站点管理是我镇2012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4、努力培养致富先锋。目前,全镇有XX名党员创业示范户,平均年收入在XX万元之上,每个示范户带动一个贫困户,为他们脱贫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2011年末我镇共成立了XX个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带动了全镇农村经济发展。并且以镇为单位成立了党员服务队,镇党委副书记为队长,各站办所所长为队员。定期下乡开展创业咨询、服务。年内我镇将加大力度培养2个致富先锋村,10个致富先锋党员,成功转化1个相对薄弱村。

5、继续开展好服务民生工作。2012年镇党委制定了服务民生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村党支部为民服务代理站,任命了站长及站员。组建了民情信息员队伍。下一步,我镇将开展“百名干部进百村百日攻坚战”选派有帮扶能力的机关党员干部驻村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切实服务百姓。

第三、统筹发展为目标,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积极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全面推进“两新”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创新结对共建的方式方法,拓展结对共建面,通过组织推动、市场配置等手段,大力整合人才、智力、信息、资金等资源,有效实现组织对

接、党员结对、互动双赢,形成基层党组织联建的机制体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进一步开展“三帮扶”活动。

2012年,我镇将着力抓好“三帮扶”活动,进一步掀起创先争优热潮。年初镇党政班子成员分别与帮扶对象签订了帮扶承诺书。

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年内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帮扶将由过去的“被动帮扶”变成“党建引领帮扶”的帮扶形式开展。依托项目,充分发挥帮扶资金作用。由镇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书记牵头,在申报财政扶贫项目时,结合各村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进行帮扶,切实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根本上解决过去的被动帮扶,应付了事,效果不好的问题,更加有效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阵地作用,同时,依托项目也解决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增收渠道少的问题,帮助他们早日脱贫。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个别党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二是流动党员难于管理,党员老化严重,个别支部和个别党组织缺乏战斗力、凝聚力;三是在开展贫困帮扶中,资金有限,帮扶面不大,效果不明显。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把培养、选拔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放在农村党建工

作的第一位。

二是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扩大组织工作面。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体制,实行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接受培训教育常态化。

五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快改革,努力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干部报酬,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战斗力。

八、积极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尽可能多的为各村提高致富条件。

篇3:商学院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一、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的必要性

1. 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是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普通高校一样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做好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 确保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促进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系到独立学院“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影响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作为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党建工作应根据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目标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并结合专业特色, 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载体,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2. 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是提升党建实效性的需要。

党建工作载体是实现党建目标和内容的手段和形式, 具有承载功能和催化作用, 是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 信息网络发达, 人们的观念变化, 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方式已经逐渐缺乏吸引力, 难以激发学生热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很难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学生党建工作应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脚步, 拓宽发展空间。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是提升学生党建实效的需要。通过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 吸引学校广大90后学生参与党组织的相关活动, 汲取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文化的精髓, 成为学生党建工作必然的趋势。

3. 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是增强党建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网络上传播的各种消极价值观和思潮, 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带来了消极影响。如果学生基层党组织不能对消极负面的信息迅速作出反应, 传输党的相关信息, 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就很难提升党建活动的吸引力, 也很难提升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是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 它把学生党建工作原则性、思想性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 使学生党建工作更有吸引力, 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面临的问题

1. 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

制, 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相对弱化,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 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组织建设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在新机制下如何发掘党建工作新载体, 创新活动形式, 丰富活动内容, 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课题。

2. 独立学院生源素质整体上偏低, 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

较好, 思维活跃, 但是他们思想不成熟, 容易受情绪的支配,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太注重政治修养提高, 入党意识相对薄弱。同时独立学院普遍学费昂贵, 学生受市场经济负面思想影响更大, 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和功利性趋势;有些学生党员党员意识淡化, 没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这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在培养、发展、教育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3. 相对于普通公办院校, 独立学院更加讲求效益, 内部

机构精简, 管理和考核严格, 竞争更加激烈, 工作节奏快, 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独立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多为辅导员兼任, 辅导员业务工作与党建活动在时间、精力上常有冲突。虽然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时有创新, 但往往急于求成, 追求短期的成效, 缺乏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新载体新方式往往轰轰烈烈推行, 热热闹闹开始, 最后声息全无, 缺乏建设的长效性。

三、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体创新的策略

1. 设置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载体, 增强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建组织主要包括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等, 是机构相对稳定的载体。组织载体建设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有序运转的基础, 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性, 突出“组织载体”优势。[1]2010年7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提出, “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学院党组织虽然不是决策机构, 但必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从培养优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应该围绕党建的中心工作, 根据院系学生党员规模、分布等情况组建学生党支部, 设定学生基层党组织目标和学生党员管理目标;以组织目标为导向, 对党组织成员进行分工, 适当分组, 如策划组、宣传组、通讯组、会务组等, 使学生党支部运行更加灵活, 更有实效。通过教育、培养、监督等机制, 不断提高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不断增强学生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影响力,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 创新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 形成具有支部特色的精品活动。

党建活动载体是学生党建工作最多样性和最具活力的载体, 也是学生党建工作最具独特性和创造性的载体。优质的学生党建工作需要有优质的活动载体。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应坚持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目标, 从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 使党建工作活动载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 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提炼党建活动的主题, 提升党建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从多种角度创新学生党建载体。如将活动与理论相结合, 开展“请进来, 走出去”活动, 邀请名家到校讲学或是到先进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艺术类学生党支部开展“评建在心中, 党员做先锋”漫画比赛, 以党风带学风;活动与评比相结合,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活动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开展“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服务活动。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党日活动立项的形式, 形成教育宣传性、服务实践性、学习示范性的特色的精品活动, 提高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不断增强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创造性, 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 创新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岗位载体, 建立长效的特色岗位示范点。

党建岗位载体是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锻炼自我, 实践自我, 服务师生,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平台, 也是学生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的平台。随着独立学院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 学生党员问题也逐渐凸显。部分学生入党后没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甚至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存在不足, 另一方面是学校缺乏学生党员锻炼自我、服务他人的平台。设置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岗位载体, 建立长效的特色岗位示范点, 如学生党员服务站、学生党员舍区责任岗、学生党员班级导生岗位等, 不仅有利于学生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 而且有利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成才, 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 真正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从而提高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4. 创新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网络载体, 实现“网内网外”虚实结合的党建格局。

党建网络载体是具有快捷性、互动性、开放性的载体, 也是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信息时代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 他们对网络的依赖甚至达到了没有网络生活就无法想象的程度, 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2]。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在当前, 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是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3]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应迅速占领资源丰富的网络载体, 从内容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从形式上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 如建立党建网站, 开设“党建理论知识学习园地”及“党务公开”、“党日活动”、“党员风采”、“党建论坛”等栏目, 传播学习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 弘扬主旋律的校园网络文化,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创建飞信、微博和QQ群等即时互动载体, 即时传递党的相关信息, 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 拓展学生党建工作覆盖面。独立学院学生基层党组织应加强虚拟网络载体与党建工作实体载体的结合, 形成学生党建工作“网内网外”虚实结合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刘金胜.基层党组织党建载体创新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25 (4) :70-71, 84.

[2]陈巧.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研究[J].法制与经济 (下旬) , 2011 (11) :115-116, 118.

篇4: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 基层党组织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3-01

一、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商学院为例,商学院成立初期,就对基层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组建了商学院党总支部,随着学院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至2015年4月,学院共有4个党支部,其中1个教职工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共有党员176人,其中教职工党员3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1.5%,学生党员144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1%。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380人,占学生总数的11.1%,申请入党人1113人,占非党员学生数的33.91%。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商学院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较为完善,学生党员的数量大,学生党支部的数量多,学生党组织建设在学院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组织结构还有待完善

目前,我院教工支部仅为一个,学生支部按年级进行划分管理,一个年级六个专业,约二十个班级,党团组织的人员规模较大,工作任务重。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基本由教师兼任,而且大多是身兼数职,学生党员队伍庞大,学生党员的培养、管理、后续教育、考核都很难到位。有少数一些学生支部的制度混乱,支委的职责不清晰,权责不分明,责任心也有待加强,工作开展常常不规范,而且较为被动,工作推进也相对滞后,无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2.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培养教育有待提高

(1)基层党组织在对党员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基层党组织把党员的发展、培养、教育、考核目标定得过高,培养和教育偏重知识性、常识性的基本教育,形式简单重复,不新颖,很难让广大党员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2)党员培养过程中的跟踪教育欠缺。由于发展的人数众多,谈话不够深入,审查考核以量化为标准,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欠缺对申请入党人员的跟踪教育。

(3)一些资质较老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因为对专业的专注,对党的组织不感兴趣,或是缺乏基本的认识,入党的愿望相对淡漠。

3.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太单一,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活动质量差、活动效果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活力和政治影响力。

三、对独立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思考

1.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和战斗力。

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党员队伍也较为庞大,辅导员和教工支部支委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没有足够的精力履行好党支部书记和其它支委的职责。这就要从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划分基层党组织的规模,适度调整支部的形式,可采取按专业或者在系的基础上按专业或按年级再划分。从2010、2011、2012级党支部都按照学院的实际情况,以相似专业为基础,划分学生支部,推选两名学生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一直沿用至今,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效果,让党员在党组织活动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2.严格发展党员的考核制度,加强党员的后续教育。

(1)在团组织推优时,对候选人的评选条件加以细化,不仅要成绩优秀,更要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把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优秀学生干部纳入到推选的范围内;我们要更加注重选拔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进入到党组织,真正做到树立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党员模范;加大辅导员、班主任在入党积极分子推选和培养时的作用。力争把优秀的学生干部和活动积极的同学推选出来。

(2)发挥已经成为正式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加重党员在学生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把党员分散到学院教工骨干队伍、学生会、团总支等组织当中,并调动党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党员的能力,树立党员的优秀形象。

3.创新组织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

独立学院的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与普通本科学校有着相似点,但是却各有各的特点,独立院校的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在工作和学习上更加积极和主动,要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提高黨组织的活动的效果,就必须在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要在坚持传统的学习形式的同时,聘请校外知名人士或党务工作的专家到党员身边传经送宝,或到先进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学习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增强学习效果。

4.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激励机制。

篇5: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

——中共梓潼县委组织部

尊敬的国庆部长、各位领导:

按照中央、省、市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我县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的主题,以创建省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县为目标,科学研判,精心组织实施“六大工程、十二个项目”,以组织工作项目化建设方式全面落实中央组织部“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总要求,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现了良好开端。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领导亲自抓”这个关键,确保责任“抓落实”

我县采取书记、县长和组织部长三个“亲自抓”措施,高位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一是书记亲自抓。县委书记邹若力同志高度重视,亲自挂帅担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摸清下情、对准上情、把准实情”。先后深入12个乡镇、县级10个党(工)委及部分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专项调研,座谈基层干部和群众,科学分析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实情,及时带领相关部门向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

作专题汇报。亲自审定方案,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二是县长亲自抓。县政府县长周琳同志也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年,对活动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积极把脉定向,并规定从今年起每年县本级财政投入300万元以上,全部用于基层组织建设。三是组织部长亲自抓。先后6次召开部务会研究商讨活动总体方案和17个配套方案,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最终确定了以“创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县”为主要目标,以“解决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突出问题”为主攻方向,提出了“六大工程、十二个项目”的具体内容,用抓项目的理念来抓基层组织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

二、坚持“六大工程、十二个项目”这条主线,确保工作“全覆盖”

我们提出的工作思路体现了强基固本、求实创新、回应群众期盼的特点,覆盖了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组织及学校、医院等各领域党建,抓住了李源潮部长提出的“集中力量抓支部、集中力量解难题、集中力量服务群众、集中力量促进发展”四个重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

一是实施党建强基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发

展力。对全县329个村、20个社区进行了全面调查,按照“发展、团队、民主、文明、民心”五个星级标准,评定了50个先进类组织、200个一般类组织、99个后进类组织,每一个组织提出了“晋升”措施,对50个先进类组织给予了4500元的党建工作经费补助;对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副书记、组织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文建明工作法、社区“五零”工作法和“春风村”经验的全覆盖式培训,每个乡镇分别提出了“三二+x”的学习推广模式,90个目标村提出了创建 “春风示范村”具体措施;在48个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36个党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为47.2%,高于全市水平。

二是实施党建阳光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向心力。我们进一步深化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科学提出了“议、联、察、评”四工作机制,改“举手代表”为“管事代表”。县委成立了代联委和代联办,各乡镇设立代联站,把干部选拔任用、重大工程项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群众关注的事项全部纳入年会进行评议监督。在各乡镇成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建立了“两定两谈”(党员定期报到、准确调查定性,除名前谈话、除名后谈话)不合格党员除名机制和普通党员列席各级党委会议制度,在七一职中和梓潼中学成

立了业余党校,开展星期六党性教育活动。

三是实施党建帮扶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带动力。建立了100万元的党内帮扶基金,制定了具体的帮扶办法。开展了“千名干部十联”和“百名书记共建”两项行动。组织全县34名县级领导、66名县级部门负责人开展联乡镇、联村、联社区、联企业、联贫困户、联专业技术人才、联党外代表人士、联大学生村官、联上访户,组织900名机关干部开展“一联一”活动。选择了20名县级部门支部书记、5名社区支部书记、25名先进村支部书记结对50名后进村、矛盾村的支部书记,认真开展“四个一起”活动(把机关和农村组织生活会开在一起,阵地建设和使用联在一起,党员教育合在一起,谋划发展拴在一起)。截止目前,全县落实新修村社道路150公里,开始实施水、电、沼气等十大民生工程项目74个,已投入各类资金达0.47亿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达1800余个,化解上访问题21个。

四是实施党建活力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号召力。建立了60万元的干部培训基金,审定和预告了22个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项目。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建立了“梓潼大讲堂”机制,对干部职工提出了“四个提高”(政策法律水平明显提高,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五个应知”(知理论、知政策、知科技、知法规、知礼仪),“五个应会”(会谈写、会调研、会技能、会协调、会管理)硬性要求,全面提升干部素质,提升机关形象。

五是实施党建信息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公信力。在县行政集中办公区设置LED、触摸屏等显示设备,建成了集党建宣传、党务公开、党风廉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党务宣传展示平台。投入资金57万元,实施“一站四制”工作模式(一个站点实施四种工作制度,即设备故障限时维修制、骨干技术员全员培训制、站点管理员误工补贴制、教学活动绩效评估制),基本解决了远程教育站点运转难、操作难、活动开展难、成果转化难等问题。

六是实施党建保障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力。县委与各级各部门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党组织“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对全县各乡镇副书记、组织员和县及各部门支部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在县电视台、党政网开辟了专栏,各级各部门制作了专题展板、宣传栏,为整个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监督检查”这个法宝,确保活动“求实效” 我们采取三种方式大力开展督查督办。一是定期督查。

聘请了12名退居二线的正科级领导干部为基层组织建设年督导员,组成6个督导组,定期开展专项督查。督查组严格执行“四个一”制度(即每月督导检查一次、每月听取汇报一次、每月通报情况一次、每月评比表彰一次),有力了促进各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好活动。二是调研督查。建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县级领导“1+1”联系督查制度,34名县级领导分别定点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通过定期召开现场会的方式开展督查,以点带面推动整个活动开展,不断提高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三是专项检查。县委成立党建工作检查考核小组,分半年和年底对各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评比、考核和验收,并将评比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考核。

四、注重“群众满意”这一要求,确保群众“受欢迎” 我们对基层组织建设年实行“三评”模式,确保群众满意和受欢迎。一是基层组织自评。结合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各基层党组织每季度自查自评并打分,总结分析活动开展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将自查情况上报县委。二是党员群众参评。各级各部门每季度组织召开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评议会,党组织书记报告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参会代表予以评议。同时,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和QQ群等形式,积极征求各行各业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真正实现“组织汇报、媒体监督、群众评议”。三是上级组织点评。各级党组织书记定期点评下级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督促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建立点评档案,对点评意见进行研究讨论,实行整改销号,确保整改到位。

篇6: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情况汇报

中共花岗镇委员会

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部署,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进我镇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我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现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肥西县花岗镇地处省会南大门,东邻县城上派,西接山南柿树,北靠紫蓬山风景名胜区,南望万亩鱼米之乡。全镇面积245.3平方公里,辖40个村(居、社区),人口11.3万。党组织设置82个,现有党员3505人。是全省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合肥市发展与改革试点镇,近年来先后荣获安徽省生态镇、安徽省第四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先进集体、合肥市十强乡镇、合肥市十块乡镇、合肥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合肥市综治维稳先进乡镇、肥西县目标考核第一名、肥西县招商引资工作第一名等诸多荣誉。

二、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基 1

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支部、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工团共同参与的齐抓共管机制。根据全镇当前中心工作及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把“基层组织建设年”作为今年创先争优活动的主线,以“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以“四个年”活动为动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三、深入调研、科学分类

为准确掌握全镇基层党组织状况,建立中心组领导包抓联系点制度,分工村干部和党建指导员具体负责,对全镇82个党组织开展全面调研走访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查找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分类定级细则,把82个党组织按照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定级,评定为好的党组织60个,较好13个,一般3个,较差6个。

四、优化组织、配强班子

我镇把加强和改进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基础来抓,在优化组织设置、选好配强班子、扩大覆盖面、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等方面下功夫,给基层组织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特点等因素,在工业聚集区设立党总支负责协调组织指导企业党支部活动开展,将供销社、粮站等若干人员较少党支部并入属地村居党组织。撤并后的党组织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对正新村等对个别党组织书记工作不力的进行调整,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担

任党组织书记,进一步优化配强班子。

五、培育特色,加快发展

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我们坚持“率先发展、融入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围绕发展镇域经济增强镇域实力,城镇化改变城乡面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致富的要求,不断加快花岗科学发展步伐。

以工业聚集区为桥头堡,树立“发展为上,投资为本”、“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和“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的理念,全力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辐射。先后赴上海、浙江、广东中山、珠海等地方组织招商活动,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税收贡献率高的项目,纷纷来镇投资兴业。广东中山正业包装项目,协议投资7亿元,建成产值8亿元,税收4000万元,解决就业3000多人。今年计划新建1平方公里平台。

着力打造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三大目标,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来抓,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特色、打品牌”的思路,通过温氏公司、安徽绿溪洲农业科技公司等龙头企业有效带动,实施农业产业分片布局,着力打造“七大特色农产品基地”,稳步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坚持规划引领,实施分层推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心镇建设全面展开,城镇框架初步形成,花岗、董岗街道平面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按

照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目标,总投资2660万元的市级新农村示范点——花生新村建成使用。立足镇域山水、生态、人文优势,以争创省级旅游乡镇为抓手,按照“生态花岗、省城花园”的定位,借助三岗苗木花卉规模优势、老母鸡家园辐射效应,整合境内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形成以紫薇园——潜溪山庄——红堰山庄——渔丰山庄为产业链条的环形旅游经济圈,融入市、县旅游经济发展。

六、夯实基础,丰富载体

深入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强化教育培训,树立典型示范,狠抓“培、带”工作,使我镇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共建立了“双培双带”示范基地58个,将166 名农村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后备干部,将278名党员、干部培养为致富能手,带动广大群众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切实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根据党员的自身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与党员承诺制相结合,定期听取履职情况,组织经验交流,探索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广大无职党员在发挥作用中体现先进性。目前,全镇共设立4类16岗,上岗的无职党员有1958人,占农村无职党员的85.9%。

认真抓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完善镇、村代理服务网络,明确首问责任制,确立受理人为直接责任人,进一步规范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程序。同时,实行全程代理责任追究制,把全程代理作为考核干部工作的内容之一,对村干部

实行动态管理,增强了村干部为民办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受群众好评。

积极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向承诺”活动。指导村级党组织和党员结合本村和自身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整改措施和承诺事项,向党组织、党员和群众进行公开承诺。2012年“双向承诺”活动中,村级党组织共承诺事项216条;党员、村组干部共承诺事项4320条。

着力强化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把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镇“十件实事”之一来抓,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采取“上级争取一些,部门支持一些,镇财政补一些,村自筹一些”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步伐。近年共投入资金1500万余元,新建扩建村室32个,今年计划新建村事3个,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全力推进选派选聘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听取选派选聘工作情况汇报,组织学习相关文件会议精神,指导选派干部制定好工作计划。认真执行选派工作各项规定和管理制度,采取电话查岗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切实抓好选派选聘干部吃住在村。积极帮助选派选聘干部争取项目,完善选派选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选派选聘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着力强化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为进一步扩大基层组织建设覆盖面通过认真开展摸底调研、排查走访、座谈沟通,广泛地与企业主及党员交流思想,加深感情,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非公企业的现状,充分做到了“六清”,即企业性质清、职工人数清、党员数量清、经营状况清、组织设置清、业主身份清。在此基层上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台账。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企业全部单独组建党组织,对不符合单独组建的企业采取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建立党组织。为进一步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指导,集中选派50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党建指导员。党建指导员按照“参与不干预、配合不迁就、引导不强制”的原则,帮助建立党群组织,建立完善党群组织的规章制度。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活动,服务企业经营,取得企业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146家法人企业24家实现单独组建,14家企业建立联合支部,39家私营企业已组建8家。

七、强化宣传、加强督查

利用宣传栏、编辑专题简报、开辟专题网页、广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各党组织的督查指导,成立了14个督查指导组,对各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召开专题研讨会,着力解决各类突出问题。

篇7:基层组织建设年汇报材料样式

xx村党支部xx村委会

(2012年 月 日)

尊敬的督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村对各位领导一行莅临我村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xx村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村情+支部情况(x个党小组,有党员x名,其中:预备党员x人,占总数的x%;女党员x名,占总数的x%;少数民族党员x人,占总数的x%;农村党员x人,占党员总数的x%;35岁以下党员x人,占党员总数的x%;60岁及以上党员x人,占党员总数的 x%;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x人,占党员总数的x%。全村x个村民小组中无党员空白村民小组。)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前期工作,做到准备充分。3月23日乡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启动会召开后,我村及时成立了由支书任组长、副支书任副组长、村“两委”及其他村属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于x月x日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明确了工作重点、具体措施,力求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抓早、抓深、抓实。

(二)抓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围绕“学、查、思、改”的要求,认真组织好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学习《中共腊勐乡委关于 —1—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腊党发„2012‟12号)、《中共腊勐乡委关于开展分类定级实施意见》、《中共腊勐乡委关于开展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实施方案》、开展分类定级的七项定级指标(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反映)以及“五好”标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三)抓氛围营造,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刊出专题黑板报x期,张贴宣传标语x条,二是结合产业户主会传达贯彻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精神x余次。

(四)抓调查摸底,掌握社情民意。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深入分析了存在问题,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全村共召开座谈会x次、参加座谈的党员达x人、群众达x人,入户走访x人次,个别访谈x人次。

(五)抓分类定级,促进综合提高。结合分类定级评分办法,于x月x日召开支委扩大会开展党支部自评,全村共x人参加(人员类别有村“两委”成员、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共发放测评表x张,经统计xx村党支部的自评分为x分,自评为(好、较好、一般、较差)。自评结果上报乡党委讨论审核,经审核后xx村党支部被评定为x。结合xx村党支部实际制定了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限。并在村公示栏内进行公示。(具体细化到党组织带头人扣了多少分,存在什么问题,怎么整改,谁是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是一年还是两年;

工作思路扣了多少分,存在什么问题,怎么整改,谁是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是一年还是两年…….)

(六)抓三大工程,助推活动求实效。

1、“基层基础工程”

一是选好“领头雁”、配强“指挥部”,抓好现有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年龄、知识、性别、经历、地域等多方面考虑,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按照“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积极配合乡党委优化村党组织设置工作。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连的原则,优化设置了x个党支部,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建立xx党支部(核桃产业发展党支部、机耕合作社党支部)。二是加强党小组活动室建设,提高使用率。积极整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等项目和资金。对已建活动场所进行严格管护,充分发挥其“学习、培训、活动、议事、调解”五大中心作用。

2、“能力提升”工程。一是抓好党员培训。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为载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教育阵地,结合“四群”教育工作队员的三深入四联户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等内容进行打包式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x期,受训x余人次,其中党员干部x余人次,通过学习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在整体素质。二是着力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全面开展远程教育学用转化技能为载体,着力抓好管理维护、教学资源、学用转化、骨干队伍、保障机制建设,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三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xx村党支部2012年发展党员x

名,其中女党员x名。四是大力做好“三培双带”工作。围绕“富民强村”的目标,大力培养创业型干部和创业型党员,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发展经济,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全村共围绕烤烟种植、核桃种植等主导产业确定党员致富带头人x人,党员示范户x户,党员家庭有致富项目的达x个左右。

3、“健全机制”工程。一是扎实开展民情民意访谈工作,架起干群连心桥。目前,全村共发放民情联系卡x多张,走访群众x多户,建立民情台账x多套,撰写民情日记x余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x件。二是健全困难老党员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如腊勐村在困难老党员的慰问机制上就实行“三个一百”慰问机制,即:困难高龄老党员生病慰问一百元;7.1建党节老党员慰问一百元;老党员丧葬家属慰问一百元);帮助年轻党员发展生产、培植产业,着重在年轻党员产业发展的帮带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参加创业培训,积极争取小额信贷、贷免扶补、创业贷款的支持,为年轻党员发展产业解后顾之忧。三是全面推行“五议两公开”工作法(“五议”即: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商议、户主会参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在低保评议、在村庄规划区域内建房、重大新农村建设项目等重点推行五议两公开工作法,并实行村“两委”成员包片制、工作人员包组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四是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为抓手,结合“三深入、四联户”,建立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台帐,通过帮思想、帮就业、帮解难、帮技能等形式,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全面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工作

机制。述职述党建。6月14日村党支部书记就党建工作向乡党委进行专项述职。重点汇报落实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特色做法、成功经验、主要成效、创新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一步的改进措施等。评议评党建。党支部书记在向乡党委述职后,于6月x日向本级党员大会进行述职,参会党员采取口头评议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党支部进行评议。全村x名党员,其中正式党员x名参加了民主评议。评议出优秀党员x名,占正式党员总数的x%;评出合格党员x名,占正式党员总数的x%;考核考党建。为了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党支部书记分别与x党小组长签订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六是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全方位拓展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党员多级联系制度,村组干部和在家党员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联系所有流动党员。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培训有待加强;二是党员培训经费紧缺;三是个别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四是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结构偏低、妇女比例偏少;五是远程教育管理难,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篇8:关于加强基层学院学科建设的思考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 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高校基层学院应抓住发展机遇, 坚定不移地推动基层学院各项事业的内涵式发展。学科建设作为基层学院的主要工作着力点, 势必起到引领的作用。为此, 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是迫在眉睫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2. 基层学院学科建设的若干举措

加强基层学院学科建设的具体思路是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内涵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更新教学理念, 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师资队伍的运行机制, 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院整体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下面笔者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实验室建设五个方面就如何促进学科建设, 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思路。

2.1 人才培养。

具体思路:一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优化课程体系, 构建基层学院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贯彻“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基本原则, 进行工程教育改革与CDIO教学模式试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 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整合优势资源, 重点建设一批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老中青结合的富有经验、充满活力、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师资队伍。使本专业类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不断渗透, 专业教学与现代科技水平发展紧密结合, 具备当代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发展模式。三是创建特色课程体系, 重点分两个层次进行课程建设, 一是各个专业通用课程;二是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四是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注重因材施教, 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科研优势, 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建立专业教学与现代科技水平发展结合的当代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发展模式, 探索出相应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五是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能力培养, 增加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重, 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大力支持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 使实验室成为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基地。六是强化教学管理,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学监督机制的改革, 严格教学过程管理, 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 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2 科学研究方面。

具体思路:凝练出适合基层学院未来科研发展的方向和领域, 优化、整合科研资源配置, 完善科研运行机制, 改善科研条件和环境, 积极构筑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 进一步提高学院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进一步加强基础性、探索性和前沿性领域的研究, 争取获得原创性学术成果, 加大重大科技项目和各类高层次项目的申报力度, 并在国家重大项目上有所突破, 力争实现学院千万级项目数量上的持续增长。发挥多学科和学科交叉优势, 与有实力的单位合作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积极策划与组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总装探索等重大高层次申报。在保持原有传统优势领域和方向的基础上, 积极拓宽研究领域, 结合学院科研特色, 提炼出适合学院未来科研发展的若干重点科研方向。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抓大放小, 全面提高科技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对重点科研领域进行扁平化管理, 对重大重点项目做好全过程跟踪管理。引进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每个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继续对论文、获奖、专利等科研产出进行奖励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化、整合科研资源配置, 改善科研条件和环境, 营造诚信宽松的科研氛围, 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队伍素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2.3 师资队伍方面。

具体思路:一是依托国家、地方和学校各类人才计划的政策, 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和相应的激励政策, 调动学院核心岗位和骨干教授的积极性, 实现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序发展, 进一步扩大以院士 (培育和双聘) 、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入选者等为标志的高层次人才群体, 学科 (方向) 带头人才、后备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形成梯队规模, 形成若干个高水平创新科技团队, 引领和带动相关学科群的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大力培养中青年后备人才, 制定遴选考核与激励扶持政策, 结合各学科特点和发展战略, 运用重点扶持、平台推荐、海外研修、团队融入等多种方式, 激发其积极性和潜能, 促进成长。遴选一批有创新意识、发展潜力、业务突出的中青年优秀为后备人才队伍, 为学院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有序提升师资队伍总量, 只有足够数量的师资队伍才能撑起基层学院交叉学科的发展需求。

2.4 国际化发展方面。

具体思路:一是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 从常态化的国际合作交流逐渐过渡到“深宽广”的国际合作交流, 努力实现国际联合项目的突破。二是进一步促进促进“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力争在国内 (我校) 建立高水平的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及合作办学机构, 另一方面力争在国外 (对方单位) 建立合作联合实验室或办学机构, 作为合作交流的尝试, 进行研究探讨。三是营造优良的国际化环境, 努力完善学院双语标识系统和双语网站建设, 加强英文课程建设, 营造双语教学环境和课程平台, 逐渐使学院走向国际化舞台。

2.5 实验室建设方面。

具体思路:在协同创新领域和产学研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基层学院要做好设计选题和前期培育, 通过选题培育, 确定协同创新方向, 选择协同创新模式, 组建协同创新体, 组织申报“2011”协同创新中心, 以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 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 增加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以若干重点联合实验室作为孵化基地, 理顺实验室体制, 提升实验室效益, 促进教学质量, 保障科研基础, 增进校企联合, 培养工科人才。

2.6 学生教育管理方面。

具体思路:一是将就业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 优化就业工作体制机制, 持续走访用人单位进行优秀人才的战略布点。大力走访大型民营企业, 积极促进毕业生走向高端民营企业就业。二是将学风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大局, 做好学风制度化建设, 强化学风监控体系。三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 配合人才培养大局, 加强学生的学科、科技、创新竞赛工作。四是创立学生思想政治政教育特色品牌, 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的新路径、新方法和新举措。继续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引导, 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网络;继续抓好典型育人, 确保每年有杰出学生典型涌现。

3. 基层学院学科建设的预期结果

通过以上这些举措, 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学院的学科特色及科研优势, 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和产业的发展, 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 进而带动和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所以说学科建设是基层学院的根本性建设, 是不断增强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 影响并决定着基层学院的发展水平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杨广花.依托优势学科建设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改革探索.广东化工, 2011, (10) .

[2]刘宁.高校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 2008.

上一篇:东芦山隧道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小结下一篇:假设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