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发展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学校体育发展范文

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 6

学校发展与学校发展规划主讲人:戚业国

课程简介

我们都在为学校发展而忙碌、而苦恼,但我们是否思考过什么是学校发展?学校为什么要发展?

我们曾经认为发展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发展是硬道理”。“我想飞得更高”是国人共同的追求,今天全中国都在思考:这是我们要的发展吗?我们为什么要发展?

对学校发展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校长的管理行为,影响着学校资源的配置。不同校长对学校发展的认识并不一致,因而表现出不同的学校管理追求,其背后则体现了不同教育思想理念。戚业国教授在本课中主要从关于学校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课程提纲

一、关于学校发展问题的思考 1.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因 2.学校为谁而发展?

3.如何实现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的外部基本矛盾 4.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学校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 5.学校发展定位与建设一流学校 6.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发展 7.学校发展的管理策略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与运用 1.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运用 2.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3.学校发展的分析与诊断 4.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

5、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

6、学校规划的实施与保障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完整文本

从去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我们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今年按照上级要求又需要制定学校四年发展规划。其实,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对于学校来说是必须的。但如何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却使我们感到茫然。今天网上搜索,偶然看到了有关学校发展规划的几篇理论文章,学习后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有了新的认识,很受启发。今天先转载戚业国博士的一篇文章,与诸位同仁共享,其中红色部分是我感触较深而标注的。 全文如下:

如何理解和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当前学校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过去,许多学校制定的规划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正像有些人所描述的那样:“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而近年传入我国的学校发展规划(SDP),则成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学校发展规划(SDP)是近年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改进学校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英国兴起,其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进入我国,最近五六年在西部地区改进学校管理中取得显著成效,引起国内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识到,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为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各方共识、分析诊断学校存在问题、帮助学校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学校发展规划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规划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因而规划是形式,是实现发展的“抓手”,通过规划实现学校发展才是目的,才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追求

什么是学校发展规划?

首先,学校发展规划是一种教育规划,它建立在对学校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确定的措施和实施阶段。但从另外的意义上讲,它又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教育规划,学校发展规划以追求学校发展为核心,规划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因而规划是形式,是实现发展的“抓手”,通过规划实现学校发展才是目的,才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追求。

其次,学校发展规划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一种思想,即要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发展。这样的思想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在处理与办学主体的关系上,通过理解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通过规划,主动落实教育政策法规,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将规划作为学校办学自律的“承诺”,由此换得对自身办学的支持,获得学校自主发展的条件和运行空间;第二个层次体现在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上,主张通过制定和实施“教师个人发展计划”,将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形成结合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发展目标及其行动方案,要求教师按照个人发展计划不断实现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提升发展,而学校则要尊重教师个人发展的自主权,从而实现教师的自主发展;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生管理和教学改革中,主张制定和实施“学生个人成才计划”,通过制定和实施成才计划,约束学生的行为,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学校发展规划有三个基本要求,一个是要不断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通过广泛的参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学校的组织凝聚力,第三个是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支持。这样,扩展了学校办学资源,调动了积极性,又不断分析解决了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此实现学校的不断发展。这一过程重点是建立一种新的学校发展机制,当然它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学校发展观。

学校发展规划具有独特的内涵,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它认为实现学校的发展应当首先从分析和理解“学校发展”开始,它的“发展”是一个基于不断进步的概念,认为不断追求学校发展是学校管理者的基本责任和良知,因为每一个受教育者不能重复已经接受过的教育,如果学校管理中的缺陷不能即时解决,对这些孩子来说,将是终生不能弥补的缺憾,他们将带着这样的遗憾离开学校。

学校发展规划主张学校管理者要“放弃抱怨、立刻行动”,立足现实,不要好高骛远,能做多少算多少。首先解决那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对自己不能控制、无力解决的问题,无论多么有道理,抱怨也是没有实践意义的。“坐着谈不如起来行”,能进步多少就进步多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

在实现学校发展的途径上,学校发展规划主张通过满足“学校利益关系人”的需要,获得他们对学校办学的支持,不应抱怨得不到什么,没有什么,首先应当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能为利益关系人提供什么。比如作为学校举办者的政府为什么要设立这所学校,希望通过学校得到什么?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他们想得到什么?学生家长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他们对学校的要求和期望是什么?作为利益相关者的社区,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作为教育者的学校教职工他们的需要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为学校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了解了这些利益相关者的需要,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得到他们对学校办学的理解和支持。事实上,一所学校如果得不到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与支持,学校的办学就可能陷入困难和被动,更谈不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发展规划坚持“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建立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一切教育的本意和最终目的,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的,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场所,没有学生发展的需要,学校就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但学校的教育教学是由教师组织实施的,如果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提高,学生的发展将是一句空话;而学校的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后的结果,一所学校,如果培养了优秀人才,满足了利益关系人的需要,教师创造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这样的学校自然就会发展。学生、教师、学校三者是利益共同体,如果仅仅追求学校的发展而不顾及教师的利益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样的学校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样,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都需要学校这样的载体,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帮助。

应对学校发展中的内外环境变化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动机,得到各方对办学的支持、调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目标

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其实在讨论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的时候,我们已经回答了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问题。

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校发展,应对学校发展中的内外环境变化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动机,得到各方对办学的支持、调动参与办学的积极性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直接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第一,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分析诊断学校发展环境的变化,分析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变革的社会,学校教育面对的社会需要越来越复杂,一方面社会对学校教育期望在不断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等都需要学校不断变革;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群体,教师的思想、素质、能力也在不断变化,家长的期望、学校办学的社会环境都处于变动中,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断分析、适应变化的环境,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可以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帮助学校定期分析诊断所面对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第二,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凝聚共识,调动积极性。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在学校内部坚持自下而上,要求民主参与,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讨论在学校内部形成学校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共识,这样的目标和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得到教职工的支持,能够增强凝聚力、调动教职工落实学校规划的积极性。国际教育研究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和积极参与都是难以达成预期目的的。同时,在学校外部,通过广泛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改进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增强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为学校发展创造最好的外部条件。

第三,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进步。学校发展规划重点要分析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断发动群众,群策群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其本质是建立一种学校自我分析诊断、自我寻找和克服不足的机制,努力做到“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明天做得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缺点一天比一天少,优点一天比一天多,天天都有新面貌”,由此使学校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第四,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学校发展规划以学校目标为核心,这样的目标体现了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要求,目标可以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承诺,对学校自身具有约束作用,这样的目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也在约束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偏离方向。

第五,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形成学校发展的行动方案。学校发展规划要求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行动方案上,这样的行动方案是目标的落实,也是实现学校发展的具体行动计划,是学校日常运行的主要依据,它规定了什么时候做什么、如何做、达到什么效果,因此是学校发展的“施工图”。

由于有了这样五个方面的作用和特点,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引领、规范、导向作用,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不断发展。这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一般动机和目的,但具体到一所学校,除了这些共同的一般性目的,通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具体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类型:

从外部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通常有两种考虑,一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可以使社区和学校更好合作,共同发现学校面临的问题、原因和需求,共同承担起改善教育的责任;二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可以加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多的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

从学校内部看,当学校发生搬迁、合并、升格、降格等重大变动的时候需要制定规划;随着教育形势发展,学校的任务和使命发生变化,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样的要求和变化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当学校不满足目前地位和处境,希望改变自己当前的处境和状况,需要系统分析学校发展的策略,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当学校内部发生人事等重大变动,办学思想调整的时候,面临新的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通常出于上述一种或几种考虑,因此对一所具体的学校来讲,制定规划前应当首先明确规划的出发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使后面的工作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

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有自己的思想与技术要求

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作为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方法,有自己的思想与技术要求,与以往的教育规划有所不同,它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一是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我们通常的规划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要求自下而上,这样的规划要坚持体现“生成性”,它是教职工共同参与、凝聚共识达成的。要求教职工全员参与,通过不同层次的分组讨论,逐步归并意见和建议,由此形成规划的具体内容。在技术措施上,包括思想发动与准备、召开教职工大会、分组讨论的意见归并、特尔斐法的运用等等。一般的方法是在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以办学思想讨论为铺垫,总结一个学期的工作,在总结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每个人对学校发展进行展望,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主要的机遇与挑战,对学校未来的期望,分析自己的工作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等,将这些讨论归并形成意见和建议。

二是要坚持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思想,没有社区的积极支持,学校的发展就难以实现。社区参与主要是通过社区分析诊断学校自己的问题与不足,了解社区的需要,满足社区群众的要求,同时也是得到社区支持、开发利用社区各种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社区参与的技术方法主要有绘制社区地图(社区地图是通过参与方式所绘制的、反映一个社区的基本情况的地图,应包含社区成员认为重要的信息,需要显示学校的社区交通、人口、机构、设施等环境条件,也包括学生分布、社区人力资源、社区文化等等)、组织社区调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调查)、召开社区代表会议、组建学校发展委员会等,通过这些方法调查社区的情况,了解社区需求与意见,达成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学校发展规划开发了很多与社区交流的技术手段,并始终把与社区的联系作为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了解社区的要求、满足社区的需要才可能真正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三是要坚持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学校发展规划坚持自下而上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也包括学校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作为政府办学的学校,必须了解政府的要求、满足政府的要求,做到依法办学,努力实现为人民服务。学校发展规划认为,学校和政府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是一致的,学校主动与政府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把握政策、明确办学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规划使主管部门相信学校在努力按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得到对自主办学的认同,还可以在各个方面得到更多办学的支持。

一般而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谁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各方面广泛的参与,它是在校长的组织下实施的,但绝对不能由校长或学校领导班子自己制定,校长是组织者;应当从发动教职工总结自己的工作、分析状况入手;需要广泛征询社区意见、发动社区参与;还应当积极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沟通;也要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必要的时候请一些外部的专家帮助分析诊断也会有很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是需要教师和各方面的人士共同落实的,规划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就很难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第二,学校发展环境的分析。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里办学的,学校今天的现状是昨天发展的积淀,而今天的改革决定了明天的发展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内部和外部变化,调整改革自身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过程,因此分析学校发展的环境变化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基础。分析学校发展的状况,特别要注意总结学校成功经验,哪怕过去办得不够好的学校,能够生存到今天也会有自身的优势和传统,分析和继承这些优良传统,是实现学校自我超越的条件,对过去的全盘否定会动摇推动学校不断进步的信心。分析学校的现状还要分析学校已有的办学资源,分析可能获得的潜在办学资源,很多学校的发展规划不能落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学校的规划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状况,比如规划修建一栋艺术楼,但经费从哪里来没有着落,规划增加教师却不知道编制已经用完无法增加编制等等。除此之外,也要分析当地其他学校的状况,其他学校是自己办学的参照,包括了不同层次学校的衔接、同层次学校的合作交流与资源竞争等等。

第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诊断与关键问题确认。分析学校发展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学校发展规划开发了专门的技术方法用于分析诊断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并确定问题的重要程度和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包括学校发展问卷、问题树的运用,关键问题分析法,优化排序,对比排序等等。

第四,学校发展目标的形成。学校发展目标是规划的核心和关键,目标的形成通常是以学校发展的环境分析与问题诊断为基础展开的。通常要求通过对教师个人“学校发展展望”的概括总结形成,这种方法要求规划制定的不同参与者分别展望学校未来的情况,包括发展性展望和非发展性展望。发展性展望是对学校现在没有做到而希望在未来做到方面的描述,比如:我希望我们的学校学生的成绩更好,得到政府和家长的赞扬等。非发展性展望是对学校现在存在,但展望者希望在未来不存在方面的描述,比如我们的学校应该没有体罚、没有对学生的不尊重等。显然,发展性展望隐含了学校发展的目标,而非发展性展望隐含着学校发展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当然,学校发展目标形成后,需要分解为阶段目标,需要确定目标的优先次序,也需要概括出相应的内涵以便使目标深入人心。一般认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如果不能朗朗上口、高度概括,就难以起到凝聚作用,难以为教职工记住,但如果概括成口号化的目标,就不具有可检测、可评估性,就难以得到群众的信任,也会因为缺乏监督而难以实施。为此,学校发展目标通常包括两个层次的表述,一是口号化的总目标,二是目标内涵的具体界定,一直描述到可以监测评估的程度。

第五,学校发展规划的措施与落实。学校发展目标确定后,需要相应的措施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发展的措施是规划中列出的行动计划,它要求紧扣发展目标来制定,强调目标与措施的相互对应,“不能直接支持目标实现的措施不能作为学校发展的措施,没有措施支持的目标不能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对于那些间接而不是直接支持目标,又是必须有的措施,通常会列入学校发展计划中的“保障体系”,所谓保障指的是落实措施的条件,是指措施和目标的保障。

第六,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学校发展规划的意义主要在过程,但规划最终需要形成一个文本,对于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可以没有固定的文本格式,但一些确定的内容是不能缺少的,主要包括:制定学校规划的起因,这是制定规划和实施规划的起点,需要简要说明;学校环境分析(包括历史、资源与竞争),分析的具体内容根据规划的起因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及其说明(总目标、目标内涵界定、阶段目标),目标来自对学校的分析,来自教职工的集体智慧;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战略措施,这些措施是指向目标的;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体系,那些间接支持目标的措施通常作为保障措施。这五个方面是学校发展规划正文必须回答的内容,通常学校发展规划的文本不宜过长,篇幅过长会冲淡主题,但篇幅过短就不能体现可操作性。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学校发展规划建议可以采用附件的形式,列出针对某一方面的分规划,比如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等等,附件的篇幅长短都可以,主要是根据实际的需要。 至此一份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规划的分解与落实。

学校发展规划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与方法,不仅体现在学校层面,还要体现在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上。

学校发展规划如何分解与落实?

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是为实现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而设计的一套基于教师个人自我职业设计的自主专业发展体系,包括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现在发展状况的分析、学校发展对教师个人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全员实施教职工个人发展计划活动,要求所有教职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教职工的个人发展计划应包括个人发展基础、发展目标(教师应重点关注专业发展的目标)、该目标与学校目标的相关性、为实现该目标个人的措施、以及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方面。

个人发展计划的修订要在认真分析自我发展计划制定以来进展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应包括个人取得的成绩、目标未能实现的方面、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个人发展的新目标、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和需要学校提供的帮助等方面。

年级组和有关组室在收到教职工个人发展计划(或修订稿)后,应重点分析目标或新目标对教职工的挑战性,按“富有挑战”、“有一定的挑战”、“挑战性不足”和“不具有挑战性”4个等级做出评价。对后两等级的教职工要给予鼓励,帮助其提高对自身的期望,振奋其奋斗的精神。与此同时,年级组要将教职工希望学校提供的帮助归纳整理,及时上报,以便学校及时做出安排。

每一个周期结束,教职工都要对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实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计划与现实的差距,提出计划调整或者进一步实施计划的打算。在个人总结基础上进行计划实施情况的评价。

教师教学自我改进计划通常是作为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设计的,这样的计划通过校本培训与自我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帮助教师选择指导自己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理论。在教学改革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分析诊断个人的教学情况,制定改进教学不足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将这样的方案付诸实施并经常检查目标是否有偏离,一个目标达到后总结并设计新的目标,使教师的教学效能得到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在教师个人教学改进计划中,并不以教师教学不好为起点,它假设所有的教师都是非常优秀的,都有自己的教学长处,但同时也认为,每一位教师可能都不是最好的,都有改进的余地。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教师个人教学改进的基本口号是“让我们做的更好,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一天比一天更好”。

学生个人成才计划是类似教师个人发展计划的自主发展管理模式在课堂内部的应用,课堂改进需要教师的主动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课堂的问题显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解决课堂问题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学生个人成才计划”通过学生的变化影响课堂。

学生成才计划是推动解决课堂问题的方法,是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是在多年学校改进实践中总结形成的课堂改进方法。这一方法重在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责任,帮助学生确立目标,用个人发展的自我目标管理实现自主发展。通过系统的帮助,发掘利用学生上进心,将其转化并巩固下来,通过学生的发展解决课堂问题。学生个人成才计划充分吸收了“成功教育”、“尊重教育”等教育思想与理念,并与管理理论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相适应,由此建立课堂管理的新方法。

学生个人成才计划重在激励,通过理想与目标的激励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通过有限目标的设计与实现使学生取得成功的体验,形成新的自我激励;通过教师、家长、同学和自己四重监督系统,克服青少年学生难以自制的困难。在这里,目标是有限目标,坚持“有限目标、不断前进”,而学生的评价建立在目标实现的情况下,重在不断进步,淡化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

由此可以看出,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通过三个层次的规划来落实,实施这样的规划是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因此规划的落实应当与学校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建立领导机构、组织阶段检查,不断反馈修正,从而落实规划,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第二篇:培育学校文化 促进学校发展

培育学校文化

促进学校发展

——三校2005年党群工作汇报材料

一年多来,我校党支部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学校文化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总校党委工作要点和职代会精神,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先进、找差距,更新观念,加快学校全面进步。

学校多次召开会议,传达总校关于“学先进,找差距,加快总校全面进步”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管理人员去四校、五校参观学习,通过网络学习省内外一流名校的办学经验,召开会议,介绍这些名校成功的经验, 重点学习北京市十一学校和河北省衡水中学的办学经验,学习上海小学教育的优势和经验,这学期重点组织教师学习洋思经验,为每位教师配发了《洋思经验与新课改革》。在学习的基础上讨论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讨论《三校“学先进、找差距,加快学校全面进步”活动的安排意见》。特别是王万强校长外出考察学习回来之后,学先进、找差距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学先进、找差距活动中,我校坚持边学习、边查找、边定措施、边抓落实的原则,在“学、找”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明确措施、改进工作。一年来,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办学思想进一步明确。我们确定的办学理念是:雕琢教师形象,打造学校品牌。办学特色:突出英语教学,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突出学生音、体、美特长的培养。学校精神:团结、务实、敬业、奉献。奋斗目标: 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师素质一流,教学质量一流;争创总校特色学校,争创公司先进学校,争创省内名优学校。管理策略: 依法治校与民主治校相结合,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统一。校训:明理、达诚。校风:诚信、合作、务实。教风:关爱学生,追求发展。学风:敬师爱校,勤学善思。

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调整了部分管理人员,四位管理人员调整到教师岗位,一名管理人员调出,四名教师调整到管理岗位,重新任命了三位中层管理人员,使管理队伍进一步强化,结构进一步合理。管理人员50%以上都兼课,同时又要求管理人员每周至少听一节课,通过深入教学实际工作来加强管理工作。修订了学校管理制度,编辑了学校《管理手册》,印发全体教师人手一册,并组织全体师生学习。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人员值周制度,现在全体管理人员都参与了值周工作,加强了放学后的清校工作检查和教学工作中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从这学期开

第 1 页

始实行语数分科任教,在各年级增设了写字课和阅读课并配备专职的教师组织教学。制定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考评办法,要求每人每学期根据自身实际工作制定一份发展目标计划书,使努力的目标更加具体。

强化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上学期制定了《学校养成教育规程》,从这学期开始实施。养成教育工作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每月确定一两个主题,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并将主要内容制作成版面,摆放在教学楼内,方便了师生学习,同时利用班队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为了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本学期为教导处配备了专门的德育干事,根据方案组织开展了学生入学教育、课堂常规教育、眼保健操达标活动、跑操和广播操竞赛、纪律卫生专项检查等活动。成立了以中队为单位的红领巾监督岗,加大了对校园内学生中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力度。

改变学生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制定的《三校星级学生评价方案和阳光卡发放办法》从这学期开始实施,在学生以及家长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深受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学生评价方式较以往只注重学习单方面评价改变为多方面的评价,评价方式的改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不断进步的积极性,虽然我们刚刚起步,但收效还是很好的,目前已出现了一批一星级和二星级少年。

学校教研工作进一步强化。从这学期开始,教导处配备了一名主管教研工作的人员,每个年级配备了兼职教研人员(按学科设臵),制定了兼职教研人员职责,明确了任务,确定了具体目标。目前兼职教研员已开始发挥作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考试命题、听课的点评这些工作主要由兼职教研员承担。在今年的教研立项中,80%以上的教师都参与了教研立项工作。最近学校计划编印教师的优秀论文。教研工作的强化,提高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在正在进行的综合课展示活动中,每节课听课人数都达二十人以上,这是以前很少有的现象。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口,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这学期成立了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教导处牵头,教务校长任组长),加大教案(每周调查)、上课(每天抽查)、作业批改(每月调查)的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为教师配发了统一的备课本和听课记录。质量监控小组每周随意抽听一节常态课(提前十分钟确定),听后立即组织评教活动,促进教师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为了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力度,我们对语数外学科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抽测,其他学科每学期进行一次不定期抽测,根据抽测结果,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认真组织质量分析会,认真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确保教学质量(前半学期已经

第 2 页

抽测了四年级数学和五年级语文)。从这学期期中考试成绩统计来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平行班级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立足本校实际寻找“突破口”,促进学校特色。为了进一步突出英语学科的教学,我校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继续完善推广 “英语快乐教学法”;分年级,确定主题举办英语沙龙活动;校园广播增加了英语广播内容;定期举办英语板报,展示师生的英语作品。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学校在托管课中不安排这些学科,而是要求这些学科的教师重点培养特长学生。目前已组建男女学生篮球队、男女学生乒乓球队、舞蹈队(两个)、智能机器人训练队、美术兴趣班等,有近两百名学生参与了辅导训练,已经收到了一些效果。 在刚刚结束的总校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取得男女团体、女子单打三项冠军,男子单打亚军的好成绩。

家长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向全校所有学生家长发放了《三校学生在家规范》,并要求家长用《规范》去教育孩子。这学期开学初与所有学生家长签定了《学生安全教育家校协议书》,分别在二年级和三年级举办“家长开放日,真情面对面”活动,邀请了将近50%的学生家长深入课堂现场观摩、听课,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随后又举办家长座谈会。在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同时,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和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项活动受到了家长一致好评。

二、加强教研年级组建设,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我校在标准化教研年级组的创建过程中,以创建学习型年级组为目标,以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为核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倡合作进取精神,使年级组成为重学习、重团结、重合作、奋发向上的组织。

按照总校标准化教研年级组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二本一册”,为所有的教研年级组制作了新的版面,新版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风、教风和三校教师共同遵守的师德要求。为所有的教师重新配备了办公桌和椅子。学校值周的管理人员每天都对教研年级组的卫生进行检查,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体现了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在标准化教研年级组创建过程中,学校重新修订完善了教研组长职责,制定了《三校先进教研年级组评选条件及评选办法》,依据标准化教研年级组的条件对各年级组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并评选了校级先进教研年级组。

学校管理中,重心下移,倡导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教研年级组长的作用,增强了部门主任、教研年级组长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管理效能。一年来英语组独立组织了

五、六年级的学生英语口语竞赛和四年级的英语作文

第 3 页

竞赛,每月的英语沙龙活动和英语板报的布臵都由英语组负责,六年级组织了学生优秀作文朗读比赛,

三、四年级组织了讲故事比赛,

一、二年级组织了“快乐识字”竞赛。

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力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学习条件。给每个办公室配臵计算机和打印机,现在达到了平均两人一台计算机的配备标准。加快了第三小学网站和第三小学信息技术网站建设步伐,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网站现已建成6个频道,82个二级以上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立已经基本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除部分外部链接外,已在网站发表各类文章总计近600篇,学校的各种制度、工作安排、通知、公示、最新资讯等都在网上及时发布,教师可以随时通过本校网站直接登录查询各种资料、信息。加强了课改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将外地一部分课改优质课做成影视资源库,方便教师学习和查阅。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站的利用率,一年来学校进行了校园网使用和网络安全培训。网站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教师通过网络获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资料已成为教师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一年来,学校经过多方努力,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新增一台手提电脑、两台台式电脑、一台A3幅面激光打印机、一间多媒体教室设备。 学校自主开发的“学校管理系统”在管理中继续发挥了巨大的效益,使学校的学籍管理、收费管理、成绩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尤其是大幅度地节约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目前,此系统已基本整合了成绩统计、评语撰写功能。成绩统计的及时、快速,为年级组开展质量分析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积极开展教学研研究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按校本教研工作的新要求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重点抓了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工作。为了抓好集体备课工作,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时间,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以探讨具体课文或内容的教法为主,同时做好一周的教学反思交流活动。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我校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学校召开了教育科研推进会,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检查,组织了课改实验课题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了全校教师参与的教学创优活动,并且组织骨干教师在全校上了观摩课。在总校组织的创优课活动中,我校2名教师获得一等奖,3名教师获得二等奖;在甘肃省第一届小学体育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我校冉梅老师获得二等奖;在甘肃省首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展示活动中,张典英老师获全省二等奖;在全市课程改革现场会观摩活动中,王茹老师的课被评为优质课;辛春霞老师到武威参加全省小学优质课献课活动,获得一等奖。一年来,共征集教研论文95篇,其中16篇获一等奖,26篇获二等奖,20篇获三等奖,15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一项课题在金昌市第二届基础教育科

第 4 页

研成果奖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该课题实验报告被推荐参加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在总校第十一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中,我校的两个课题分别获

二、三等奖。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六届“希望之星”(甘肃赛区)英语风采大赛,我校共有5名学生参加,其中刘欣同学获得甘肃省第三名并代表甘肃省赴北京参加了决赛,于安泽等4名同学获得希望奖;参加2005年全国小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有24人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14人,4名教师同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参加总校举办的“爱我镍都”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我校代表队获得高年级组一等奖。在今年五月份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决定中,我校刘金霞老师辅导的学生中有2名学生荣获一等奖、3名学生荣获三等奖,辅导老师获得第十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员奖;王弈冬、苏万江两名同学于七月上旬代表总校赴广东惠州参加了总决赛,取得铜牌一枚。七月下旬首次组队代表甘肃省赴江苏常州参加全国小学生智能机器人大赛,灭火项目取得全国第四名,足球项目进入全国前八名,首次参赛,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鼓舞;在金昌市第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陈子杰等5名学生分别获

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在总校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共有22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13人;在“学生天地杯”全省中小学生“推广普通话,爱我大中华”书画作品比赛中,陈金月同学的书法作品获一等奖,高梦洁等3名学生的书法作品获三等奖。参加总校小学生排球赛,我校女队获第二名,男队获第三名。

三、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根据总校和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学校党支部认真落实每一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以此为契机来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学校在开展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党员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动员会、学习讨论会、学习心得交流会、党员先进性标准讨论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班子民主生活会和转段小结动员会,每位党员都按要求完成了学习笔记、撰写了学习心得、开展了谈心活动、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在学生家长和教师中间征求意见,并将征集到的意见反馈给党员本人。召开了支委会,讨论对每位党员提出的书面评议意见,并将评议意见反馈给党员本人。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校党支部开展了以“抓师德教育促学生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牢记责任、争当楷模”党性实践教育主题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四、从抓热点问题的整改入手,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第 5 页

我校以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标,开展以团结合作、敬业奉献、爱校爱生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倡导“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人后的的拼搏精神”,树立爱校、爱生、爱岗、敬业的师德形象。

每学期开学,书记都要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学校领导也利用各种机会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一年多来,书记做了4次有关师德教育的专题讲座,学校进一步完善制定了《三校教师行为十不准》《教师礼仪常规》。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违返课堂常规和校外办班的教师进行了严肃处理。

特别是这学期以来,学校从抓学生家长反映的热点问题入手,一项一项进行检查、落实和整改工作,进行了教师礼仪常规检查、转出学生跟踪调查、教辅导资料专项检查和在学生中全面进行了教师教学情况调研工作。我校在学生中进行的教师教学情况调研工作主要针对热点问题,从上课是否存在接打手机现象、参与校外辅导办班情况、是否存在体罚学生现象、家庭作业的批改情况、教辅资料的征订情况等方面进行,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我校教师参与校外辅导学生和乱订教辅资料现象已得到有效的遏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就检查出来的问题,找个别教师谈话,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要求。为了有效的制止和杜绝撵学困生现象,学校这学期实行了转出学生报告制度并对转出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重点调查了家住我校学区转入其它学校和公司子女转到外地和公司以外办学单位的学生。这学期我校共有36名学生转出,目前对每一个学生转出原因和去向都已了解清楚。在对待赶撵学困生这个问题上,我校领导班子的态度是八个字“坚绝禁止,跟踪调查”,凡是学困生转出我校学校领导必须找学生家长谈话,了解转学原因。

五、工会、团队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凝聚人心,活跃教职工生活。 学校十分重视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女工、等群团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凝聚人心、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中的积极作用。

工会组织积极落实总校职代会精神,学校召开了贯彻总校七届二次职代会专题会议。班子成员能主动认真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招生、采购、经费支出等一些敏感问题上增加透明度,重要事情都经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坦诚接受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等各界监督。

一些涉及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利益的的重大问题及新制度的出台,都提交职工代表甚至全校教职工讨论。民主管理的氛围,提高了班子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提高了班子在教职工中的威信。一年来的调升工资工作、各类先进的评选、骨干教师评选、职位竞升这些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由于充分发扬了民主,都平稳进行,无一人上访。 学校还充

第 6 页

分利用校园网、教师大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媒介,做到该公开的公开,该说明的说明,增加了透明度。为了鼓励教师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学校每年在全体教师中进行2次合理化建议活动,学校还通过教师座谈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征集意见。学校工会认真填写了女职工相关资料,并对女职工的身体状态做了摸底调查。学校行政组织了全体教师的体检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文艺节目的排练工作,2005年2月,编排的舞蹈参加了总校春节团拜会;3月,学校承担了总校“女工风采”大赛的排练组织工作,12人的演出队伍,有5人就是三校教师,其中两位教师还承担了服饰、才艺两个版块的编导工作,最后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维护教师权利,关心职工生活,对涉及在教师婚丧嫁娶都进行慰问及祝贺,探望教师70人次,共花费6663元。我校青年教师吴慧的母亲住院,吴慧一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还要参加教师节节目的排练,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为此学校领导班子对吴慧的母亲进行了探望。今年学校马翠芬老师因骨折住院,学校领导前去看望十余次,学校为患糖尿病的洪建新重新调整了工作,为丈夫住院的刘金霞老师办理了借调手续,对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教师的工作都及与了照顾。现在每遇教师生病,家中有事,不仅学校领导前去探望,同教研年级组的教师也能积极主动地前去看望,送去他们的关爱和祝福。2005年春节,学校分三个小组慰问退休教师,为他们送了春节对联,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同时作好退休教师的各项工作,对退休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及时的发放退休教师澡票;广泛征求退休教师意见,认真组织“老人节”座谈会,倾听退休教师的建议与困难。送温暖活动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也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非常重视职工的文体活动,将每双周五的下午定为工会活动时间,给每个组发放了体育器材、扑克和跳棋,每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2--3次小型活动。参加总校教工篮球赛,女队取得了第一名;参加总校第九届“园丁杯”羽乒赛,我校女队取得了羽毛球、乒乓球团体冠军,男队取得团体第三名,两人分别取得总校教工羽毛球单打第

一、二名,一人取得男子教工乒乓球单打第二名;参加总校象棋比赛取得了团体第一名;在教师节教师书画摄影展中,有7名教师的作品展出,3名教师作品获奖。全年共有20名教师分别获得各类先进称号。学校工会被评为总校先进分会。

以导师带徒活动促进青教师的快速成长。在团员中开展了民主评议工作,在青年教师中组织了“我的师德观征文活动”。召开了青年教师工作会议,总结表彰了2004年在学校“导师带徒”活动中做出成绩的师傅和徒弟,2005年主要围绕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主题提升青年教师素质,40名教师签定了新的“导师带徒”协议。学校还建立了青

第 7 页

年教师成长档案,从教师的基本情况到一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绩都进行了认真的填写。在工作之余,团组织还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开阔了青年教师的视野。全体青年教师都参加了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大部分的青年教师取得大专文凭,多人继续本科学习。参与总校级以上创优竞赛和论文、课题获奖的大多数是我校的青年教师。我校靳淑香老师也因真心关爱学生、事迹突出被评为公司优秀“青年志愿者”。

丰富多彩少先队活动对学生起到了引导和激励作用。学校邀请雷锋同志的战友姜文志来我校作了《雷锋事迹》报告会,同时展出了雷锋事迹展板;100多名少先队员参加了“学习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缅怀英烈”歌咏比赛同时组织了二年级学生的入队仪式;举行了

四、五年级 “放飞理想——风筝比赛”;组织的“同在蓝天下”爱心图书捐赠活动,共收到图书3500本;在六一节来临之际,学校布臵了学生“书画天地”作品展,共展出学生书画作品68幅,共征集到学生书画作品189幅;在暑期开展了“快乐每一天

充实每一天” 的活动;教师节学校举行的“敬师仪式”,“总想走进你的心”主题队会,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组织了队歌、队礼、国歌比赛;通过举办“校园朗读比赛”既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又为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增添了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地震科普常识”、“法在我心中”主题队会、小学生法规知识竞赛、“爱护校园,我伸手”环保系列活动、“小区盛开文明花,争做文明使者活动”、“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青少年志愿者行动、三至五年级网络作文大赛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起到了强有力地引导和激励作用;结合庆六一活动我们开展了“快乐成长”主题大队会;通过“电影周”活动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大队部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发现人才、培养干部、树立榜样”为目的,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小岗位、大舞台”大队委竞选活动,共103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两轮的初选,有50名学生参加最后竞选。50名小选手以饱满的热情,精彩的演讲,机智的回答赢得了台下同学们和评委的阵阵掌声,通过竞选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胆量,展示了同学们的智慧和才干。少先队还建立了“爱心基金会”,共收到捐助现金4000多元。我校大队部获第二届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奖,去年少先大队被评为公司红旗雏鹰大队。

六、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身边的榜样教育人,用先进的理念武装人。学校制定了《对外宣传奖励制度》,一年来,学校电视宣传报道5条,报纸宣传4条。

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得到加强。在校园醒目的位臵设立了宣传栏,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奋斗目标等展示出来,让教师、学生时

第 8 页

时牢记自己的责任,奋斗的目标,来鞭策自己。充分利用好班级文化长廊、黑板报、展示台等阵地及时表彰宣传校园好人好事,文化长廊的布臵有新意、有各班的特色,许多班级都设立了自己的班风和班徽。本学期,学校又制作了十几块宣传版面、使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浓厚了起来,重新修建了厕所,为一年级学生配备了新桌凳。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宣传我校的办学思想,学校的办学思想已经初步成为学校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与精神动力,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

学校还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广泛开展形势与任务教育,引导教职工增强忧患意识、自律意识、强烈的进取意识、发展意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教职工的劳动与付出,切实关心职工生活。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能深入职工中了解实情,倾听其呼声,真心实意地解决其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

除了报纸电视宣传外,学校还非常重视在家长和社会中的宣传,精心组织家长委员会成立在会、家长开放日活动都进一步扩大了教师和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学校还积极组织各种队伍参与社会活动,在今年10月公司铜合成炉峻工仪式上,我校200多名少先队员承担了迎接省委书记的任务,站了整整3个多小时,但是没有一个少先队员说累、抱怨,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学校郭雅茹老师排练的舞蹈《欢乐童年》参加了金昌市庆祝教师节专题晚会《老师你好》的演出,参加了总校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参加了公司武术、球类比赛的开幕式,还参加了公司大型晚会《颂歌献给党》的演出,获得了好评,公司经理李永军还亲切的和小演员们交谈并合影留念。

七、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增强安全意识。

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建立了学困生档案,基础资料扎实。坚持每月安全检查,落实整改措施,一年多来,学校无案件、无违法、无事故、无火灾、无上访、无闹事。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金川公司三校

2005年11月16日

第 9 页

第三篇: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聚焦“十二五”规划回顾福建中小学学

校体育改革三十年

摘 要:关于全国“十二五”规划体育类教材编撰工作已经开始。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时着重强调了重大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及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此本文借着“十二五”的春风,对福建学校体育改革30年的大事件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展示福建学校体育三十年的变化,进一步深刻认识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为推进学校体育现代化再做贡献。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十二五”规划 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间,福建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能取得这些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相伴而行的学校体育科研的重要支撑。福建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建的整体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逐步步入正轨。福建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全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浪潮是一致的,因此研究福建学校体育建设工作,必须以国家大环境的文化变迁为基础,为此可以将改革开放后的学校体育背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9);繁荣发展阶段(1990-2000);新世纪课程改革(2001-今)。下面就按此时间顺序对福建学校体育发展状况做一概述,希望能对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提供一个历史借鉴。

一、福建学校体育发展背景综述

1、1978-1989年的学校体育起步阶段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这一时期是学校体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学校改革的大事件。中学体育课程在经过了文革的浩劫后,体育教学开始重新重视,各种措施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为学校体育步入正规和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会后,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大纲比较具体的规定了教学组织的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基本教学方法,强调课堂教学,重在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技术)的掌握。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体系上严格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操作。

1988年11月14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审定批准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正式颁发,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1989年4月下旬以后两个月时间,福建大中专学生在北京学生潮**和反革命**的情况下,福州、厦门等一些城市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同样体育教学也受到严重的冲击。

1989年11月8日国家教委印发关于《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省市教育厅下设学校体育教研部,部分省市教育教研院下设体育教研室,学校中也沿袭这一制度,设定教研室,管理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体育教师在承担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之外,也承担学校体育的研究工作。

2、1990-2000年:学校课程改革繁荣发展阶段

1990年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强调学校体育与卫生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992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制定、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试用稿的颁布,更是将第六次体育课程改革落到了实处。教育部组织各地班学习班,认真学习体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

1990年1月6日国家体委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月21日国家体委公布《国际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规则》和《国际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3月,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的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最权威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走向正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对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的考试科目”。9月1日国家教委颁布《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县政府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和协作作用。这些条例的颁布一直影响了福建学校体育发展工作20年。各县市地区都积极围绕《条例》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4年,全国积极推行“一纲二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广泛开展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部署落实学校体卫工作,重点抓体育课程教学和两操一活动。在一纲二法的指导下,福建各地学校科研教学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南平地区的204所中小学的14万学生分别进行身体检查,并都建立了健康档案。

1996 年 1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下发实验“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的通知,“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将体育课程由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同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实验)》提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理念。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重视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十分活跃,体育成绩明显提高。到年底,福建各中小学校学生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达标率达92.8%。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实施,省教育厅组织编写《小学授课计划》,将健康卫生内容明确写入体育课的内容中。同时,选修课的量也在逐次增加。截止到2000年,福建省各中小学选修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小学1年级-2年级增至总学时的30%、3-6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40%。这一时期的课改中增加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成了第二阶段课改和第三阶段新课标的过渡,为第三阶段新课标改革做好了基础。

3、2001-今新世纪课程改革

新世纪,中学开始可以算是第三阶段课改,即新课标。2001年新课标开始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将小学6年分为三个水平,1-2年级是水平

一、3-4年级是水平

二、5-6年级是水平三。按水平教学,大纲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师上课的机动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要求。促进了教师类型的转变。将初中7-9年级作为水平四,高中阶段为水平五。这样根据各个不同的水平的要求标准,由教师自由编制教学内容。增加了课程灵活性与吸引力。新课改的范围普及到农村,12月23-25日“福建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在永春中学举行,并圆满结束。福建省委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具有福建特色体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分类推进我省学校体卫工作的今后工作意见。

2002年根据教育部和省政府的集体布署,省教育厅专门组织人员制订了《福建省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4年11月下发了《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要求大幅度增加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课课时:1-2年级由每周2节增至4节,3-6年级和7-9年级由每周2节增加为每周3节。福建省下属各县市都依照规定,将中小学的体育课做了调整。

2006年2月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组下发《福建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11月省委发布了《关于推荐评选福建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并附带评定考核标准。各市县积极落实。26日-29日福建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现场会在龙岩市召开,会议认真总结近五年来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并部署“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

2007年7月9日—12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承办的“200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在福建省卫生干部培训中心如期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体育学科带头人20人和高中骨干教师近100人聆听了季浏教授等三位专家的报告,同时还有厦门禾山中学陈文斌老师、宁德一中陈春老师等11名高中体育学科带头人的主题发言。

2007年11月21日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为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并根据中发[2007]7号文件的精神,决定从2008年开始,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全面实施。2007年11月5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知,通知指出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认真做好五项学校体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四、努力加大经费投入;

五、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 2008年12月29日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体育局下发了《关于公布福建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2008年12月30日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体育局颁布关于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试点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场馆的功能、特点向社会开放,同时将学校体育场馆的名称、地址、服务项目等报所在县(市、区)教育、财政、体育行政部门备案等。充分显示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工作的结合。

二、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学校体育科研的基本经验

1、学校体育科研与学校体育发展相依相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90年代以后,更是突飞猛进,教育改革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更新自我。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福建省地处华南海岸,一直是中国先进思想的一线。学校体育科研正是在学校体育发展的前提下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出来。对全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学校体育科研的中心是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作为学校科研的中心,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体育的出发点,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母版,指明了学校体育运行的轨迹。从建国至今,中国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大小课程改革共八次,改革开放以后就进行了5次。最近的一次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新课标,距今已经过去十年。回顾往昔,我们都能得出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心,这不仅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挑战,而且还将学校体育扩大到其他领域。

3、中学青少年学校体育的重任不能仅仅依靠体育教师,但又不能脱离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推行者与实施者,对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健康问题是教育与社会共同的问题,不能将健康简单的归结到体育课中。纵观福建乃至全国体育科研,学生健康由体育教师全权负责的现象正在逐渐退去。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只有处理好体育课与健康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健康谋发展。体育教师与体育课只是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4、研究领域的拓展与体育宏观作用的加大 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致使体育教学的研究已经泛及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中的体育和人文科学中的体育,而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在福建体育科研成果统计中,有九成以上的研究手段来源于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借鉴也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看出科学的划分越来越细,新的学科不断涌现,但这都不能抹去学科界限的模糊化。在今后的科研中,学科借鉴注定会成为体育科研的主流。

5、结论

总之,学校体育科研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借鉴、引进和吸收,再经过实践的扬弃,福建学校体育科研正百花齐放,大步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学校体育工作会在“十二五”中出现又一个春天。

附明:本文数据与资料来源于”建国六十年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论坛”和百度搜索关键词:福建学校体育。

第四篇: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新马场乡中学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下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学校认真规划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积极推进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以法治教,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规。坚持发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用,注重工作实效,积极推进各项改革顺利进行。现根据中央7号文件和省《实施意见》的精神特拟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强化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合格、有特长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代新人。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工作目标:

11、全面积极推进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基本达到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2

第五篇:小学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胡集镇小学学校体育卫生艺术

工作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订我镇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普及和发展学校体育卫生教育,完善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制度为重点,大力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课程建设、条件保障,全面提高我镇学校体育卫生艺术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构建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具有我镇特色的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艺术体系;构建中学、小学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融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使青少年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体育目标

(一)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所有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开课率和课是开足率均达到100%。

(二)构建科学的中小学衔接的校本课程体系。结合课程改革,更新理念,调整结构,整合内容,优化评价,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校本体育课程体系。

(三)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所有学校都应组织学生体育运动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至少参加两项课外体育活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专业教师,强化教师在职培训,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的体育卫生教师队伍。

(五)加大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力度。所有学校都要按教育部制定的体育器材目录配备要求建设配备体育活动场地设施。

卫生健康教育目标

(一)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建立起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内传染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二)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全面提高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积极推行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对所有学校食堂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四)强化学校卫生保健教师队伍。配足配齐学校卫生健康教育人员,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进修提高,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卫生健康教育需要的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艺术工作目标:

1、加大学校艺术教育的普及力度,提高普及质量,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体项目和谐发展工程。

2、拓宽艺术教育活动渠道,完善开放性的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建立校、镇两级的学生艺术团社。

3、全面实现“四个100%”:即音美课程设置及上课率100%,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开展率100%,学生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参与率100%。中小学专用教室(音乐、美术、舞蹈和形体)设置及器材达标率100%。

三、措施与保障

(一)加强领导,建立较完善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卫生工作的政策规划、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列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之中。各级各类学校要有领导分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负责研究、统筹、协调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加强体育卫生工作教研人员队伍建设,配齐人员,提高素质,检查体育卫生教学课程计划的执行,及时指导和管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教材教法,组织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卫生的法制建设。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我镇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建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纳入素质教育检查、督导、评估的指标之中。

(二)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搭建平台。

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学校的创建工作,积极推广体育艺术活动的开展,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各级各类

学校都要建立学生运动队,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使学生在系统锻炼中增强体质,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

(三)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体育教师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把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高上来。通过对全镇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农村体育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

制定鼓励教师完成体育教学和训练任务的相应措施。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树先、进修学习、教育科研以及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和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其辅导工作应计入工作量,辅导工作的成果作为考核实绩和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

(五)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育卫生场馆和器材设施建设

各学校都要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费列入的度工作经费预算,并随教育经费的增长而增加。设立体育卫生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活动、发展体育特色项目、添置体育卫生设施设备等。学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教学需要的体育运动场地和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卫生室,并按标准配置相应器材,以满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需要。

(六)理论结合实际,完善教育科研体系

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总体规划,配备专职教研员,逐步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校体育教育研究队伍。结合学校体育卫生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一批重大研究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加强对体育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广大体育卫生工作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及时推广优秀成果。

(七)加强特色学校和运动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体育艺术人才

开展县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通过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评估和命名,促进学校上水平、上层次,发挥特色学校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当地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八)加强合作与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鼓励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体育卫生工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发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合力。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九)要充分认识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内涵,树立大美育观,切实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是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特

色和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在陶冶情操,壮美人生,培养团结协助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智力的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

各校要把艺术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建立起学校一把手负责的工作机制,强化目标意识,认真学习《学校艺术教育规程》、《辽宁省中小学校园艺术化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法规文件,并深刻理解校园艺术化工程的内涵,切实把艺术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抓实抓好。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的成果,全面提高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的社会地位,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氛围,开创全镇体育卫生艺术工作新局面。

上一篇:小鞋子观后感范文下一篇:学宪法学党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