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登纳时期的德苏关系及其影响

2023-03-08

二战后,德国分裂形成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个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完全不同的国家,简称为东德和西德。阿登纳当选为西德第一届政府总理,执政长达14年 (1949—1963) 。在他执政期间,西德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追随美国,参与对苏“冷战”,不承认东德是独立主权国家。

“巴黎协定”生效以前,受西德所处的客观条件所限,阿登纳政府主要是依靠西方国家出面同苏联打交道,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向西方国家的政策施加影响。苏联对德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反对重新武装西德,力主两德重新统一,实现中立。从1952年3月起到9月止,苏联与西方国家前后交换了八个照会以解决德国问题。对苏联照会,阿登纳认为:苏联是企图通过德国中立,阻挠欧洲统一,使德国继续处于不自由地位,并有可能随时把它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不能为苏联做出的一些表面让步所迷惑,而使自己处于孤立地位。

1955年5月,苏联努力阻止的“巴黎协定”生效,西德获得了独立主权国家地位,并且加入了西欧联盟和北约。苏联便改变了对西德的外交政策,即谋求同西德建立外交关系。6月7日,苏联通过驻巴黎大使馆将照会送交到西德驻巴黎大使馆,邀请阿登纳访苏,以便商谈建交问题。这是苏联第一次直接发给西德的照会,意味着苏联对西德政府的承认。接到照会,阿登纳面临了艰难的抉择。他认为苏联是“希望在西德和西方国家关系之间打进一个楔子”[1] (P528) 接受邀请,会动摇西方国家对他的信任;而拒绝邀请又会为国内公众舆论所不容,会认为他“不希望缓和紧张局势和德国的重新统一”[1] (P529) 经过左右权衡,阿登纳政府最终还是接受了苏联的访问邀请。威廉·格雷韦曾指出:“西德是有强烈兴趣同苏联建立正常关系的。原因是:第一,苏联是四个战胜国和占领国之一,它的同意与合作对德国重新统一是不可缺少的。第二,苏联还拘留着相当大数量的德国战俘,为了求得他们的释放,也必须同这个拘留国建立直接关系。第三,西德在同其他国家关系中的政治分量也要靠苏联的外交承认和同苏联建立直接关系来提高。”[2] (P230)

基于这些考虑,阿登纳政府照会苏联接受邀请。同时为了避免所担心的情况发生) ,阿登纳首先同美国进行了磋商,以便相互协调立场,打消西方国家对西德直接同苏联打交道而普遍存在的不安,并以此表明西德坚决皈依西方的立场。

9月8日,德苏在莫斯科展开了建交谈判。由于德苏双方分歧很大,建交谈判可谓一波三折。格雷韦形容当时的气氛说:“双方都满怀期望,但心情又极为紧张,就像两支敌对军队的将领,在多次战役中戎马对峙,现在却要第一次当面锣对面鼓,谈判停战而又未卜结局。”[2] (P213) 苏联的立场是不附带任何先决条件,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而阿登纳则死咬战俘和德国重新统一问题不放。由于接连几天的会议都无法弥合双方的分歧,阿登纳准备结束谈判,提前一天回国,并有意让苏方知道,这样苏联才决定让步。双方又经过一番艰苦的谈判和交涉,终于决定建交,苏联承诺将在建交一周后开始释放被拘留的德国人。9月30日,两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换文。

西德国内对德苏建交的看法总的来说是比较积极的。阿登纳也认为:“我们已开辟了一条道路,使我们也许能利用这个或那个机会,在同苏俄直接谈判中施加影响。”[1] (P659) 但也有持不同意见的。一位女评论员指出:“……同莫斯科建交的代价至少从目前来看是容忍了德国一分为二……因此,以建交换取遣返战俘的条约意味着……用1万人的自由换得了1700万人的被奴役。”[3] (P97) 事实证明,这段评论是很有远见的。9月20日,苏联就同东德签订了《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系条约》,承认东德是一个主权国家。这样,苏联就同时与两个德国保持着外交关系,莫斯科出现了同时驻有两个德国大使馆的局面。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在国际生活中再次出现,阿登纳声明:任何国家同所谓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都被看作是不友好行动,因为这种行动会促使德国分裂的加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声明变成了呆板的教条主义,即“同所有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断交,不同已经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东方国家建交,苏联除外。”[10] (P232) 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西德出现了与南斯拉夫、古巴等国断交的严重外交举动。“哈尔斯坦主义”的提出是德苏建交的必然产物。阿登纳想通过这种方式,在外交上孤立东德,以促使其在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向西德屈服。但其实施结果非但没有达到孤立东德的目的,反而限制了自己的外交活动空间。

摘要:西德阿登纳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 参与对苏“冷战”。经过艰苦的谈判和交涉, 西德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德苏建交导致了西德“哈尔斯坦主义”的产生, 对西德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德苏建交,哈尔斯坦主义

参考文献

[1] 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1953-1955 (二)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2] 威廉·格雷韦.西德外交风云纪实[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

[3] 连玉如.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新德国问题”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进展下一篇: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与保障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