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持续发展能力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探析

2022-09-10

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指掌握了具体岗位现有专业技能, 并且能随着技术进步而进行自我知识更新, 技能不断提高, 技能与现实技术相适应的人才。

目前, 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技能型人才表现出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 就是高职毕业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上接受新知识, 新技能的能力较弱, 缺乏自我知识更新, 自我技能提高的能力。究其主要原因, 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是有些院校理论课程设置过多, 实践课程偏少, 学生虽然上了许多的理论课, 但真正掌握并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的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实践课程偏少, 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种情形正好相反, 理论课程设置不足, 实践课程的课时过大。这往往是学校片面地迎合企业需求, 一味地追求一次就业率而导致的结果。有些院校在“理论够用”的思想指导下, 盲目扩大实践与理论课程的课时比例, 这种情况下, 缺乏了与专业岗位相关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 学生的实践技能往往只是停留在低层次, 仅仅满足于当时的岗位要求, 而无法利用专业理论做指路明灯来进一步的提高技能, 创新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另外, 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足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作岗位上的技能发展。因此, 造成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专业理论和相关的文化素养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 本人认为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

高职院校虽然以培养学生的的技能为主要任务, 但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是必不可少, 它是学生获得高技能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高职生的专业理论既不同与一般本科院校的求全求大, 也不应该是“用到什么学什么”的“理论够用”主义, 而是应该紧密围绕着某一专业岗位的系统理论, 只有深刻掌握了较系统的专业理论, 把理论学精学透, 才能在实践活动中灵活应用, 才能求新求变, 才能适应工业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 才能有自我学习, 更新知识、实现自主创新的能力, 才能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十几年到几十年中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2 严格把关实践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地说, 实践课程的量要把握好, 实践课程不仅仅是动手技能的提高, 更是对理论知识消化和升华的过程和手段, 我们现有职业院校实践课程的课时量占总教学课时的40%到60%, 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 因此既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提升作用, 更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技能训练来大力发挥实践对理论的促进作用;其次, 要注重实践课程的质, 就是说在学生有限的学习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的机会, 给学生充实的、与生产实际贴切、与专业理论紧密相关的实践内容, 要让学生在掌握技能方法的同时又加强了专业理论的学习,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 自我提高, 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 切忌为了实践而实践的课程安排, 片面地追求实践课程的比例, 盲目扩大实践课时, 因为没有理论基础支撑的实践活动 (认识实习除外) 是没有多少效果的。要根据现有的校内外实践条件, 合理安排实践课程的周期、顺序和内容, 以求得最佳实践效果, 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技能和理论知识。

3 加强人文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职教育不但是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和实现一次性就业,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提升职业选择的能力和岗位技能与时俱进的能力, 从而为终生学习、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因此, 高职教育应是一种“专通”教育, 即以专业教育为主的通识教育,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精于涂装工艺, 却不会美化居室色彩的尴尬, 才能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设计、维修电路的过程中将成本价格等经济因素考虑进去。只有实施了通识教育,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 才能使学生具有团队精神, 责任感和抗挫折的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才能为其具备事业的成长性与发展潜力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4 通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增强学生发展能力

学校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来辅助, 例如将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等知识补充到理论体系中, 力求跟上实用新技术的发展, 新标准的实施及企业的需要, 开展创新型设计发明活动, 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开创性地提高技能, 培育学生的自主钻研的精神;例如通过提高讲练比例, 给学生宽裕的时间去消化、理解,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 学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结合, 在给每个专业准确定位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 不但注重学生短期内上岗能力的培养, 并且还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 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注重学生终身教育的需求。同时企业则应转换思路, 树立社会人才教育理念, 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因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使企业和人才同时实现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 全面推进技能与素质教育, 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 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正确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发展性能分析, 提出了技能与素质教育并重,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的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君庆, 苏志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高职教育办学的社会声誉[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3 (4) :45-46.

[2] 成光琳.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职教论坛, 2005, 8, 1:61-62.

[3] 曹毅, 朱儒明, 蒋丽华.基于企校运行比较的高职专业开发, 就业环境的确定性[J].职业技术教育 (科教版) , 2006, 19.

[4] 张健.高职实施教育的意义与机制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

[5] 王卫平, 陆立颖.以就业为导向办好高等职业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

[6] 吴彦.高职教育的两难选择与对策, 2007, 3.

[7] 陈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探索, 教育研究.2007, 3.

上一篇: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下一篇:庐隐小说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