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之游戏与教育

2023-04-23

第一篇:幼儿教育之游戏与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育之听说游戏

活动名称:小动物的音乐会(小班)

姓名:李蕊

马敏丽

一、设计意图:

听说游戏是一种语言教育,是为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而专门设计的。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标是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达练习;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而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小动物的音乐会》,在游戏中让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学会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并能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动物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二、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准确地发出“喵、汪、嘎、呱”等音,并能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2、教幼儿学会倾听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和规则,掌握游戏方法,遵守游戏规则。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a、猫、狗、鸭子、青蛙的头饰若干个。

b、《小动物音乐会》的视频。

c、两个守门员的帽子。

d、卡通动物园门口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参加一个音乐会,是什么样的音乐会呢?

幼儿:(幼儿自己猜)

老师:嗯,看来每位小朋友都想参加今天的音乐会,可是要参加音乐有一个条件,是什么条件呢?

幼儿回答。

老师:你们知道小猫怎么叫的,喜欢做什么动作呢?

幼儿举手回答。(小猫会喵喵叫,喜欢摸胡子)

老师:老师边说边做动作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式把四种小动物都教小朋友。)

老师:小朋友们要认真的学哦,还记得要参加音乐是有条件的,你们认真学了老师就告诉你们进入音乐的条件是什么。

老师:那你们觉得小动物的音乐会还需要什么呢?

幼儿回答。

老师:对了,还需要唱歌,那现在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2、老师播放视频教小朋友唱《小动物音乐会》这首歌。

老师在教的过程中教会幼儿能准确发出“喵、汪、嘎、呱”等音,并能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称和协调的模仿小动物动作。

3、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老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刚刚老师说的参加音乐会是有条件的吗?现在老师就要告诉你们了,你们要好好听哦,不然你们就不能进去参加音乐会了。

幼儿:好。

老师:(让小朋友们看图片)小朋友们看,要进动物园会有两个守门员站在那,他们会让你们学刚刚老师教你们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你们学对了你们就可以进去了,所以你们都要好好表现哦。

4、老师引导小朋友展开游戏。

老师:现在我们两个老师扮演守门员,小朋友们排好队一个一个过来。(老师让小朋友们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等全部小朋友进去后播放《小动物的音乐会》。

5、幼儿自主游戏。

让小朋友们轮流扮演守门员,并进行音乐会表演。

五、活动延伸

1、让小朋友回家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其他动物的叫声。

2、让小朋友们学习其他关于动物的儿歌,下节课可以来表演给大家看。

第二篇:第五章 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

游戏的认知特性

每个游戏具有两种成分:认知和情感。其表达方式不外两种:语言和动作。

游戏的认知特性---心里主动性维度

1自我导向: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要怎么做的结果。2心里主动性 儿童自发地采取行动倾向,不需要他人和环境的鼓励或支持。3灵活性 使儿童把所进行的各种会动连接起来,而不需要再学习新的内容。 游戏的情感特性

游戏的情感特性----活动强度维度

1内在动机:产生于本人或活动本身参与会动的动机或内驱力,其包场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2内部控制能力:个人控制自己行动及其结果的程度。3假装:真实自我的小时,暂时接受一个想象的自我,即现实的暂时中断。 游戏的共同基本心里成分

主要有想象 动机需要 情感体验即自我调控。想象是游戏的基本心理成分。动机或需要是游戏的心里动力。情绪体验似乎是游戏过程的产物。自我调控意味着游戏的主体自由性和规则制约性的有机统一。从游戏的行为方式看语言交流与动作操作是游戏展开的基本手段。游戏语言和角色语言一起构成了游戏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交流工具和表现方式。动作或操作是展示游戏过程的哑语。 意向性活动的含义

意向性活动是人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 游戏的显著性特征 活动动机的内源性 活动目的的隐蔽性 活动过程的松散性 活动内容的虚构性 活动规则的变通性 活动主体的积极性 游戏的表征形式 认知行为 交往行为 宣泄行为

富有游戏型的活动情景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批熟悉的同伴玩具或可引发儿童兴趣的操作材料 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协定 最低限度的指导行为或介入行为 创设友好的氛围,使儿童感到舒适和安全

制定计划,降低儿童疲倦接患病或紧张经历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是制约游戏产生的内部条件。 游戏动机理论及其比较分析

-能量过剩还是能量缺失 剩余精力说 松弛说

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 生活预备说 生长说 新瓶装旧酒

情感涨力的自我疏导还是认知发展中的机能失调 补偿说 同化说 殊途同归

寻求刺激还是支配环境 觉醒论 权能-效果论 异曲同工

需要动机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儿童的需要与游戏动机 社会需要即四种基本的感情需要

1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2对新体验的需要3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4对责任感的需要。

儿童游戏动机系统:文献综述和启示。 1游戏动机系统2游戏动机背景:儿童需要与活动3游戏动机的教育问题

幼儿需要的三个层次

身体活动的需要 环境保持平衡的需要 社会性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儿童游戏动机系统

把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系统之中。 活动性动机 探究性动机 成就性动机 亲合性动机 游戏动机背景

内层的需要背景圈和外层的活动背景圈。

首先从游戏动机的产生看,需要即内驱力,只有在一定外部条件即诱因的作用下,才能转化为儿童的动机。

其次,从游戏主题看,游戏活动的基本成分是外在的游戏行为和内在的游戏体验

再次,从游戏过程看,游戏本身是一种活动方式。 游戏动机的教育问题 学习的游戏性动机效应问题。 教育的游戏道路问题。

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

探索性活动 感觉运动、练习性活动 假装、象征性游戏 规则游戏 结构游戏 象征性规则游戏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儿童游戏发展的年龄特征

婴儿游戏0-3岁。在婴儿晚期出现了象征性游戏的萌芽

幼儿游戏3-6,7岁。象征性游戏是主要的游戏类型。象征性游戏中以角色游戏最为典型。

童年游戏6.7岁-12,13岁。活动性游戏 智力游戏 教学游戏 角色游戏。

我国幼儿园的游戏分类方法

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规则性游戏: 体育游戏 智力游戏 音乐游戏 游戏分类依据的两个维度 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 游戏类型之间的逻辑联系

其一,各种游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或交叉关系,只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游戏类型,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并列关系。 其二,这些游戏类型中,角色游戏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几乎可以渗透到任何一种游戏之中,构成一种复合性游戏。

其三,智力游戏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几乎任何一种游戏都在不同程度上包括了智力的因素或成分。 游戏指导模式

第一, 儿童游戏知道包括两方面的任务:准备工作和介入游戏。 第二, 游戏准备和游戏知道军医观察为前提,如何准备采用什么指导方法或策略都必须建立在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游戏需要的充分了解之基础上,狗则会导致盲目准备和错误指导。

第三, 游戏指导是一个连续的师生互动或称,必须尽量保证游戏中儿童的主体地位。

第四, 教师通过何种方式去干预和影响儿童的游戏直接决定于教师对儿童游戏活动的不同控制程度。

游戏准备的内容 游戏之间 游戏地点 游戏材料 经验准备 游戏观察的意义

有利于教师的游戏干预基于儿童当时的兴趣和需要,在保障儿童游戏顺利展开的同时,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游戏指导策略 平行游戏法: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情景的需要对儿童的语言和动作作出应答性的反馈,也可以偶尔提出问题。对于教师的建议,儿童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

指导游戏法: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扮演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真实发言人:教师处于游戏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联系。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游戏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培训

幼儿园游戏

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游戏?在英文中,游戏做为名词出现时一般使用Game,而做为动词使用时则往往用play。早在宋·《教战守》一文中,苏轼就有“游戏酒食”一词,本意为“嬉戏”的意思。

柏拉图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亚里斯多德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并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 拉夫.科斯特的游戏定义

(拉夫.科斯特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 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 胡氏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种自愿参加,介于信与不信之间有意识的自欺,并映射现实生活跨入了一种短暂但却完全由其主宰的,在某一种时空限制内演出的活动或活动领域。

辞海定义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 幼儿游戏是一种处于自然发展过程中的现象。由于活动是依据幼儿的兴趣和愿望自主发生的,游戏的发展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幼儿园游戏则是在教育目标的宏观关照下,由教师组织开展的幼儿游戏。

从幼儿游戏到幼儿园游戏,是将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纳入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幼儿发展的大背景中,这一转化过程中,幼儿的游戏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教师创设活动区的区域游戏和以幼儿获得经验为主的、又有明确教育内容的主题游戏等,这三种游戏形式往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共生。

(1) 都是幼儿自愿发起的活动

年幼时最先出现的游戏是创造了许多看不见的、想象性的伙伴,并把这些伙伴作为玩耍的对象,一个儿童可以扮演成妈妈、老师、警察等。游戏的乐趣在于模仿他人、扮演其他人的角色。随着年龄的逐步长大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游戏的兴趣在于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规则在游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这些游戏都让他们感到“开心”、“好玩”。

(2) 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

在游戏中玩什么、怎么玩、需要什么材料、在什么地点、和哪些人玩等,都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充分地体验游戏带来的愉快和乐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这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3) 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

在成人看来,儿童的游戏是杂乱无章的。但在儿童游戏的世界里,它们是有序的。一个封闭的空间时常被他们标示出来,物上的或是观念上的,都从日常生活中被圈化出来。在这个空间里,游戏举行、规则通行。游戏一旦结束,幼儿立即会回到现实。儿童并不仅仅是玩,他们就生活在游戏中,作为生活,他们的游戏有着极大的灵活性,是随时随地,超越时空的。儿童就是游戏,通过游戏,他们建立起通向未知的道路,通向此时此地以外的领域。

游戏的分类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上述几种分类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的还是第一种,这种分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这种分类的方法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是有利的,对于教师的具体操作也是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各种游戏。但它同时也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造成许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类游戏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区别

创造性游戏其自由玩耍的意思与英文“play”意思相似,有规则游戏其有组织的意思与英文“game”相似。而“play”与“game”二者在词义上是有区别的。作为名词前者表示“玩耍”、“娱乐”、“轻松愉快”等意思;后者表示“游戏”、“比赛”、“遵守规则”、“照章行事”等意思。作为动词前者表示“玩”、“扮演”、“轻快移动”、“不规则的自娱自乐”、“秘密行事”等意思;后者表示“赌博”、“投机”、“碰运气”、“追求共同目标”等意思。由此可见:创造性游戏的本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它强调的是自娱自乐;有规则游戏的本意是遵守规则的游戏、追求共同目标的比赛,它强调的是整体的相互关联。因此,为了区分的方便,我们可以将创造性游戏称做玩耍游戏(也有称之为纯游戏),将有规则游戏称做规则游戏或竞赛游戏。

从游戏的态度倾向来看,玩耍游戏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娱自乐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享受过程体验,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角色间只是简单的系列而没有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儿童可以一会儿这样玩、一会儿那样玩,一个角色不参加并不会影响玩耍游戏的进行。规则游戏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方式,参与者形成一个整体,必须采取别人的态度,并允许其他人的态度来决定将要做的、与某种共同目的有关的事情;规则游戏则可能会因为缺乏一个人而无法进行下去。

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所反映的经验是零散的,是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别人经验的模仿和学习,是一种将外在经验逐步内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例如:儿童玩“娃娃家”、“医院”、“戏院”等游戏都是对这些主题角色的模仿。以角色的方式来玩耍,在模仿学习中内化经验,把自己想象成社会生活的成员。儿童在规则游戏中所运用的经验是他自己的经验,是已经内化为儿童自身经验体系中的经验。例如:儿童玩“跳房子”、“捉迷藏”、“玩泥沙”等游戏规则必须以他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否则游戏无法玩下去。

从游戏规则的角度来看,玩耍游戏的规则是隐性的、多元化的,采纳不同的规则会导致不同的游戏行为发生。而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游戏者必须接纳同一个规则,游戏才能继续进行。

从儿童人格发展来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是模仿别人,没有自己明确的性格,也没有明确的人格。而规则游戏是使有组织的人格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情景,儿童完全在于自己的经验之中,自己特有的性格在游戏中逐渐显现。

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联系

在儿童看来游戏就是一个整体,并无什么区别,要是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只是名称和玩法的不同。例如:“过家家”、“跳房子”、“猜谜语”、“搭房子”是游戏的共同组成部分。就好比不同类别的人,他们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具有人的属性。

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运用

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类型是不同的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指出:0~2岁儿童的游戏是练习性游戏,儿童“动”即“乐”;随着表象的发展,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象征性游戏;同时随着儿童的逐步社会化,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规则游戏;有少部分向着真正的适应发展,变成了严肃的工作。2~7岁儿童的游戏主要是象征性游戏,其中4岁以后的儿童由于思维及能力的发展,象征性游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皮亚杰认为结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向非游戏活动的过渡,它最初包括有象征性的成分,以后逐渐变成真正的智力活动。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幼儿园(3~6岁)的游戏应该有年龄划分,小班及中班前期的游戏应该以玩耍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特点及需要,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开始逐渐增加结构游戏及规则游戏的成分,以满足幼儿智力及体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的情况,不能盲目照搬,或以偏概全。

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材料是全面的 游戏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组织游戏时,不同的游戏主题及材料应该是同时存在于幼儿的视野之中,以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及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幼儿游戏的主题是和他们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主题基本上都与他们生活的经验紧密联系,大部分主题是相同的,但所反映的内容情节则是有年龄层次的,大致体现了从玩耍游戏向规则游戏过渡的规律。因此,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注意给年幼的孩子以提供成型玩具为主,适当提供一点半成型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玩具的种类和半成型玩具的数量。教师不应该人为地增加或限制幼儿游戏的主题及内容,而是应该通过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

教学游戏是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利用游戏的形式创编的游戏。它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幼儿复习巩固的结果,游戏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幼儿,做游戏是满足教师的愿望,而不是幼儿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并不能体验到轻松和快乐。因此,教学游戏实际上只能是教学手段,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初步体现。教学游戏和规则游戏是不同的,教学游戏没有体现游戏的特征,尽管教师在组织游戏中一再强调规则,但规则是教师外加给幼儿的,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改变的。幼儿在游戏中即使出现了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但并没有对游戏造成什么影响,幼儿也并不能体验到违反规则的不良后果,建立不起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也无法将其内化成自身的需要,它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因此,我们不能以为安排了几个教学游戏,让孩子在那里安静地操作,就是给幼儿提供了游戏的机会。

每一类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各有特殊的作用,幼儿园在安排游戏时不能偏废,这谁都没有疑义。但问题产生于幼儿园增加了区角活动时间以后,各类游戏时间的安排很难周全。

有的幼儿园大班以结构游戏为主,几乎不安排角色游戏,中班各半,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等等。

我们认为,游戏的分类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自然状态下儿童游戏时不以类型命名,他们会说,“我们玩过家家吧”(是我们将之归为角色游戏),“我们来搭积木吧”(是我们将之归为结构游戏),“我们来打弹子,来跳房子吧”,(是我们将之概括为规则游戏),“我们来猜谜语吧”(我们将之概括为智力游戏),“我们来玩《三只羊》吧,”(归为表演游戏)。对游戏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有助于我们看懂孩子游戏行为背后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指导孩子游戏时的不同技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通过分类让幼儿在同一个时间里玩同一种游戏。幼儿对游戏的类型同样是有选择的。更何况许多时候各种类型的游戏行为是混合在同一次活动中的,只不过可能以某一种游戏行为为主。如运动性游戏、结构游戏、玩沙玩水中都会有角色扮演行为,角色游戏中也会有搭建构造行为。分类过于绝对,既不尊重幼儿的选择,也不利于教师综合地观察和判断幼儿的游戏行为。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认为要真正使游戏成为幼儿自主的活动,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可选择性的环境” ,游戏环境的可选择性原则在于:诱发各类经验---多种类别;适合不同水平---不同难度;刺激多种玩法---多功能性;满足个体需要---自由度(允许玩具种类的自由搭配、允许材料功能的自由转换);

我们认为提供各种材料,结构的、主题角色的、科学探索的、美术手工的、玩沙玩水的,给一个较长时间的自由活动,任孩子自行选择,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幼儿游戏类型的倾向性和游戏水平。这既不偏废任何一种游戏,也达到了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在材料运用的转换中也有利于幼儿发展。

区角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性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这种区角活动究竟是有目的的学习还是游戏呢?问题的提出主要是源自幼儿园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对一日活动的安排。认为区角活动就是游戏的幼儿园,就不再更多的安排其他游戏时间了,认为区角活动是孩子的自主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活动目标的达成时间不是强制的,那也就等于是孩子在游戏了;但反对的意见指出,区角活动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幼儿的活动虽然是个体自选的,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规定的,孩子的自主性很有限,有的内容甚至是很枯燥的,这不能算是自主游戏,所以除了区角活动以外,另外还应该保证自主游戏的时间。

当我们深入幼儿园具体去调查活动区的计划时,发现除了区角的名称大同小异以外,很多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幼儿园的区角安排目标很明确,材料的投放以层层递进的目标为依据,大都是有操作的规范的,材料以高结构的为主,玩法是固定的,隐含着教育要求,教师的指导和观察也是根据这些要求进行的。有的幼儿园在语言、科学、益智、美工区开设的同时设有表演、结构、社会区,前者是比较倾向于高结构化的(一种材料一种玩法,是否完成材料规定的玩法都有记录)、或较结构化的(规定了可能的几种玩法,允许探索新的玩法),后三个区角的材料是倾向于开放的、低结构的,即没有固定的玩法;也有的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完全是开放的,所有的区角材料都是低结构的,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师不作预设玩法的评价,允许孩子跨区域使用材料,任意进行材料种类的搭配,进行想象性表现。

显然,以上虽然都是以区角形式出现的活动,由于材料提供方式的不同,允许孩子使用材料的自由程度不同,活动的性质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学习还是游戏,即是教学(分组教学、教学延伸),或是自主探索活动还是游戏,就看教师的设置活动区的出发点。定位于教学,那目标的达成是明确的,材料的提供目的性很强,如何使用材料有明确的要求,教师比较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定位在自主性探索活动的话(如长宁实验幼儿园),那区角的目标也是明确的,但达成的途径是有多种可能的,老师在提供材料时只是做了预先的估计,每种可能都由幼儿自己发现,教师关注的是预设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多种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定位在游戏上,则区角没有明确目标,只有活动的大致范围,由活动区的名称所规定,而且名称只限定了老师投放材料的方向,不限定孩子活动的类型,孩子的活动更多地是想象性的表现。教师更关注的是孩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这些使用方式客观上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因为老师不对材料的使用或玩法有过任何规定。

至于哪一种定位更好,这没有绝对的评价,因为这样的定位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情况来决定的。比如某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集体教学占了一定的比重,那么他们的区角活动就完全应该定位于游戏了。而有的幼儿园根本就是以区角活动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的,减少了集体教学,那么区角活动定位于教学的延伸是有价值的,不过定位于教学则还应该再给孩子游戏的时间。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对活动区的安排和材料的投放上,更加有意识多了,在安排区角时,首先根据自己幼儿园课程的需要给予功能定位,根据功能定位投放材料和确定指导要求。甚至有的幼儿园利用同样的区角,在不同的时间里,作不同的活动性质的定位,空间不变,只是对材料的投放和使用要求作出变化。

以上是对近年来在幼儿园游戏方面研究情况的概述,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儿童观指导下,幼儿园游戏的实践和研究正在越来越深入,教师们深深地体会:在游戏观察中重新认识了孩子,在游戏研究中真正理解了发展,在游戏的实践和思考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素养。

农村幼儿园游戏方式

以外带内”的回归自然游戏方式。回归自然游戏是指幼儿在特定的环境、材料刺激下,自然发生的情境游戏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可以说,—些乡镇、农村幼儿园具有良好的游戏条件。那里的环境真实自然,小河、树林、田埂、小山坡等都是开展游戏的好地方;各种花草、种子、秸杆、外壳、泥沙、石子等活动材料随手可得;编、扎、搓、染、摆、搭、砌等活动内容极富创造性;经济落后区域的幼儿园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挖掘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弥补游戏材料的不足,创造出丰富的游戏环境与条件。

“以旧带新”的民间传统游戏方式。民间传统游戏的最大特点是材料简单,就地可取,灵活性、自由度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如运动性游戏: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跑垒、捉迷藏等;益智性游戏:跳棋、五子棋、闯关棋、七巧板、拼图、猜画迷等;技能性游戏:翻绳、弹球、打三角、打瓦、摈牌、挑棍、抓羊骨头等;情节性游戏:“我是小小木头人”“老狼,几点了”“丢手绢”“我们邀请一个人”“老鹰捉小鸡”等。这些游戏因其具有强烈的兴趣性、竞争性和无限的再造性而深受幼儿喜爱。传统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健体、益智,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缓解园舍小、场地窄、幼教经费短缺的矛盾。当然,传统游戏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因而需要不断加强对传统游戏活动的收集整理、开发和改造,如增加游戏的难度,变换游戏的情节,改编游戏中的歌谣等,并与其他游戏活动形式紧密结合,如此才会产生更佳的活动效果。

第四篇:论幼儿园游戏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摘要】:当代社会,家长对于幼儿游戏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认识偏颇。大部分家长会认为游戏会占据教育的时间,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期望很高。于是,很多家长就呼吁幼儿园多添加上课环节,减少幼儿游戏。迫于家长的压力,很多幼儿园出现了“小学化”教育的倾向。其实,幼儿游戏与幼儿教育教学并不对立,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在幼儿园中,可以将两者有机地融合,使得幼儿更好地成长。本文针对幼儿园游戏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提出以下三点设想:1.真正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2.开展创新型游戏,3.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游戏,教育教学

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0〕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八条: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

1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对于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主体思想,国家政府及广大幼教工作者无疑是十分重视。但是反反复复在重申贯彻这个思想,却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落实,这也是迫于各种社会压力。但是无论如何,幼儿都是稚嫩的个体,玩是孩子的天性。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主张的,教育不是压抑和摧残儿童的天性,教育须适应儿童的自然。因此,幼儿园必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样才能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真正落实“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思想

要真正落实这个思想,我认为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家长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长经验交流会等,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游戏中蕴含的教育方面向家长宣传一个正确的观念:教育与游戏两者之间并没有冲突,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二,幼儿园方面。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深刻牢记这个思想,并付诸实施。如何去实施呢?首先,游戏机会的提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有的儿童对游戏不感兴趣,也许并非是儿童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教师未能提供多元化的活动,使他们无法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游戏。有的儿童对某种游戏感兴趣,也被提供了相应的机会,但由于机会次数少,可选择的人数少,能力不强或稍弱的儿童还没有选择到与其能力,兴趣相符合的游戏,游戏的

2机会已经没有了。为儿童游戏提供“均等”的机会尤为重要。

其次,游戏时间是开展活动的重要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充分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绝对的自主游戏时间(一般认为应不少于1.5小时),提供开展自主游戏的必要条件,鼓励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的体验;重视研究自主游戏中幼儿生成性学习的特点,潜移默化地、隐藏地给幼儿适当指导,强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其它教育活动中,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一特点,注意活动的趣味性、活动性,尽可能使幼儿获得游戏性的体验,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以此增加幼儿的相对游戏时间。

另外,游戏场地是儿童游戏活动的空间,是进行游戏不可或缺的条件。室内环境的空间密度会影响幼儿游戏的行为。室内空间的安排方式也会对游戏的质量产生影响,游戏设备及游戏场地的类型都会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因此,幼儿园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游戏场

地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幼儿更好地进行游戏。

最后,游戏材料对于幼儿游戏也会产生影响。游戏材料使得幼儿产生游戏行为,而这些游戏行为正是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因此,游戏材料的选购尤为重要,不仅仅是要考虑到游戏材料的多样化,更要考虑的是游戏材料多而不杂。幼儿园既具备锻炼孩子动作技能的游戏器具,有具备锻炼孩子心智技能的游戏材料,让孩子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健康成长。

二·开展创新型游戏

我所谓的创新型游戏不单单是形式上的创新,更多的是理念上的创新。这样的创新不需要教师绞尽脑汁地去原创,去自编。只需要抓住一个中心:将教学内容融合进游戏中。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飞行棋,大家都玩过。在幼儿园中可以改成小朋友作为棋子,棋盘在地上画出,孩子掷骰子后一格子一格子跳着前进。简单地改变游戏规则,跳到哪一格,如果那一格子中有要求,孩子就必须完成要求才能再前进。而这些要求就是教学的内容了。可以是一个苹果和两个香蕉的图片,问孩子有几个水果;可以是要求孩子唱首歌;也可以是认识一个字,念一句古诗,跳一段舞蹈等等。游戏很老套,但是却很有新意,在这个游戏中,孩子可以锻炼动作技能,也能锻炼心智技能。无论是数学,语文,艺术都可以简单地融入这个游戏之中。孩子玩得开心,学得也很多。所以说,创新,创新,重在创造新的思维观念,教师应该提高这种意识,有意无意之间就把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去了。

另外针对孩子应该如何“玩”?“玩”什么?怎样“玩”出新意?怎样在“玩”中创新,既能够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孩子能力,又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及满足孩子不同层次的需求,让孩子玩的有文化,掌握玩的技术,发展玩的艺术。这就是开展创新型游戏环节中,教师需要深层次考虑的问题。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很容易得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让孩子学得快乐,玩得也快乐。现如今很多城市幼儿园会出现较多的区域游戏,这类游戏是比较有创新精神的。很多区域游戏中的道具都来源于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娃娃家”,“理发店”,“火锅店”,“超市”等一系列区域游戏中的游戏道具都来源于生活中可再利用的材料,并且大多都是幼儿教师自己制作的。我觉得这一点很新。另外,这些区域游戏是孩子的自主性活动,在区域中,孩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得以发展,动作技能得到锻炼,心智技能得以提高。这类游戏的开展与创新也是很好地将教育融合到游戏中去,通过孩子的自主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了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游戏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游戏能够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行为规范,品德良好的社会性人才吗?既然这样,那么幼儿在学前阶段所进行的游戏活动,不就已经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幼儿身心各方面的能力了吗?学前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懵懂的孩子如何能够接受超出他们身心发展水平的小学化教育。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学习要循序渐进,要等到孩子成熟到一定阶段,不要超越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阶段去进行教育。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就要理解孩子。成人不应该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在“玩”中,孩子是学到了知识的。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的或许连你都意想不到。孩子身上有太多的潜力了,但是这种潜力是有待开发的,强制性地让孩子坐在教室中学习或许就永远不能发现孩子的某种潜力。而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天性完全地展示出来了,更容易发现他们的潜力。因此,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游戏是智慧的体现,游戏中渗透了很多教育。无论如何,学前游戏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游戏与教育可以很好地融合。广大幼儿机构与广大家长必须谨记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将教育更好地融入到游戏中去。

1 摘自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0〕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 摘自邱学青的《学前儿童游戏》第五章。

第五篇:创新教育模式与推行素质教育之我见

安徽省濉溪县孙疃中学 郝尽想

一、分析现状,探索出路

我对传统的教学看法可以描述为:目的随意,观念陈旧,手段单一,方法低效,评价盲目,教师满堂灌,学生靠模仿单向封闭式教学方法。在“圣者的光环”下,祟尚师古,问题的发现及解决由教师决定,教师不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自己写错的字,与学生不同的观念不讨论,唯我独尊,在此观念下,现行教学模式:非常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起点是对教材的感知,然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构建系统牢固的基础和熟练的技能,其形式是:注重高密度的提问代替满堂灌。两者不足之处:习惯于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注意结论的识记,而忽视对知识发生过程和思维方法的探究,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缺乏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和关怀,未注意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动手实验,未充分重视学生小组、生生、师生合作的作用。为此,我校探索实验“创新思维”,思考弊端。

二、立足实际,思考弊端

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而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并不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品质,而是与教师教学行为显著相关,因为,我们不是要培养适应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常思考:

1、未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很精彩,但不放开,故不能唤起学生的兴奋,外因没有促进内因质的变化,创新能力也无从谈起,即学生的思维与教师不同步,只能在事先划定的窄小渠道内进行,没有脱离牵着走的现象。

2、未注重教学过程。自然科学都是从实践实验中探索的真理,数学也是科学,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结论。但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却不把数学当成科学,让其回到科学家原始探索的途经中,回到实验中让学生“磨”,让学生“悟”。因为数学原本就有实验,其探索过程更能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过程中创造出新结论,新成果,在应用中检验和修正或补充自己的结论,又可创造出新的成果,这适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过程。教师要把教材内容理解为一个个被学生探索的生动事例,而不是冷冰冰的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条,其内容应成为发现和展开的最生动的素材。

3、只注重共性,对学生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没能准确的作出决定,充分挖掘有待发展的潜能,只有简单的表扬,而不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和进取,甚至和教师面红耳赤的争辩。

4、教学中目标设定是任务式的认识性,而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情感、创新或对其他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性格、兴趣等)抽象或附带。

5、当代学生对民主意识观念强,而现行教学氛围是压抑,课堂形式单一,教学严格按教案设计方案进行,学生交流合作机会没有。

三、课题实施教学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数学教学应整体审视数学各方面的因素,实行综合控制,以保证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且适应学生创造的教育,四个教学环节,八个教学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能截然分开,因为这而是由数学知识的整体性所决定,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整体意识,学生认识知识才能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以及发散创造。

2、合作性原则

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在探索的过程是师生或生生合作交流完成的,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社交、创造等素质,在团结协作、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学会交流,从而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

3、反馈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搜集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帮助学生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4、化归性原则

在教学中提供材料或问题背景,让学生由旧知识得出新结论或新方法,由此又可转化为另一问题模式,又可引发新问题,如此循环反复,其过程就是化归,可以说有数学的地方,就有化归。学生有了化归的思想,就有了促进事物向有利方向转化的能力,会变得聪明些,创造力也高些。

5、平等性原则

教师要正确对待尊师爱生的观念,鼓励学生讨论争鸣,各抒已见,最好在不同意见的交锋或探索,通过学生自己和集体的学习,辩明是非,探求真知,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在学习高潮和探究中,师生教学相长。

四、

构建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促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学会生存、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尊重他人,就需构造合理科学的教学流程,我们根据人对事物的一般认识过程:感知认识——模拟与操作——反馈与评价——猜测与探索——发现与创新——应用与评估,其心理过程为:接受——领悟——储存——整理——反馈等五个阶段,构建教学模式为:从入门到入境,从入境到入理,从入理到诊断,然后揭示课题,展示目标,指出重点,并对难点说明,再激兴激疑,导入新知。学法指导,探索新知,质疑答辩,排难解惑,互问互检 , 巩固强化分层总结,全体达标,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教师课堂教学流程图示:知识目标---背景材料---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直

觉---猜

测---结

论---检

索---命

题. 学生在问题(定理、公理、性质、定义、公式、法则) 出现时,对教师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或描述事实,常做出直觉的判定(或错误或不完善),但由于学生没有自我监控的能力,缺乏对问题解题计划的评估和监控,不能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检测。因此,数学教学应始终有意识引导学生回到开始时,注意事物的所有特征中去,边分析、边检验、再重新修改实验模型、抽象命题结论,这会有与原先的推导、计算、演绎又有质的飞跃,这其实就是科学家解决问题的原始思维过程,如上教学流程图。而这种在自我监控的思路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数学教学不仅重视演绎、计算、严格推理,更要培养学生预感尝试、归纳、“假设——检验”,“歌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定理”等不就是例证?故“假设——检验”是创造发现的杠杆。

五、实施教学模式的策略

1、目标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水平。要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全面、和谐与充分的发展,使知识和能力活化及情感协调发展,把数学教学融汇于素质教育之中。为此为目标,在数学教学中应打牢“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创造力结合,同时在传授“双基”时,就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力的“良好”环境,使这些种子在良好的土壤、气候、灌溉、施肥下,发芽、生根、开花,成为参天的栋梁之材。

(1)把数学目标教学要当作文化过程来进行

任何科学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数学不单是种处理问题的工具,学习数学也不仅是获取定义、定理、公理、性质等这些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学习数学接受数学精神、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提高思维能力,锻炼意志品质,并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领域中去,的确,数学的最终形态是逻辑推理,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不要“掐头去尾烧中段”只强调结论的记忆和题型的训练,处理教材要有意识的把实验与抽象、推理与猜测、逻辑与艺术、理性与想象相结合,让数学知识的文化内含精彩释放。

(2)把数学思想方法与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数学思想是蕴藏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是反复理解概念、定义、定理的过程中形成的,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在实施教学中过程中要挖掘数学的整体性所蕴含的思想,如:化归、分组讨论、数形相结合等,数学知识的记忆随时间流逝而减少,而数学思想却终身发挥作用,这是数学文化过程的一大优点,是数学教育目的之所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知识内容与思想方法有机结合,有意渗透,在小结中注重用数学思想方法归纳、概括,从教材的整体出发使学生形成用推理、抽象、整体、化归等观念去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3)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

透过数学的文化过程看其育人价值,数学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而文化过程的育人价值是内部固有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必然而且必须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利用教材相关的内容,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有机的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向上精神,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实事求事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人正直与诚实的优良品质,顽强的意志和勇气,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观点,明确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2、感悟和体验教材活动策略

课堂教学从发展性来看,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学会学习,具备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展现数学思想发展的脉络,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经历数学构建的过程,改变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成为合作的多向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地调动起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兴激疑

教师可从“人物介绍”、“讲述数学家趣事”等入境,导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重演以前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实践过程,当然学生可能有意识地也可能无意识地调节,利用无意识创设一个生动引人的故事或动手实验,既可引起学生思考,又能促使情绪处于激发状态。

A以教材为素材,设计学生动手实验,如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线等分线设定,平行线分线设成比例定理等,初中教材内容大部分都可以假设实验手段导入。历史上,许多数学定理都是靠试验、观察和归纳发现的,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而且把视觉、触觉等综合起来,产生空间经验,知识经验,构建起数学牢固的知识结构,又在实践中进行实验学习、发明学习、创造学习,在课外也可模拟实验,讨论学习。

B围绕教学环节的衔接、转析、延伸,激兴激疑,引入新知。

C创设问题解决,使学生有新发现,新认识、新体会、新感知,激兴激疑。 D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维在碰撞中激出新知识。

激兴激疑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求实创新的学习环境,诱发学生的潜意识,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活泼、无缚无束,但也要注意处理知识的梯度和密度让学生能自己步入佳境,拾阶而上。

(2)优化知识展开的教学过程

教材隐去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仍按教材教学,势必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使数学枯燥乏味,成为冷冷冰冰的抽象思维,因此,要使内含的隐蔽的知识外显为学生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我意识或思维习惯,而学生经历知识展开的过程是主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优化知识展开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思维实践,在参与中锻炼思维,学会创造,因为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在这过程中学生由没有目标的自我表现,逐步过度到明确目标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且问题解决后的成功感强化学习的心理需要,使得学生积极性得予持久和发展,如:相交弦定理及推理,切割线定理及推理,利用运动观点说明了线段乘积相等,但如何过度教材却避而不谈,使一个连续完整的内容被裂开,其实我们可用运动的图形暴露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

通过观察,学生顿然开朗,这几个定理的结论是同一结论,构建知识链,使学生产生连续认识活动和行为,并内化为用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观察世界,在运动中寻找发现不变的量,这不正是当今教改的一个方向?

(3)重视学生自我监控思维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无疑是一个好建议,当然我们要既要重视严格的演绎推理,又要重视严谨的归纳,两者都是通向创造的主要方向,但是,在猜想中我们更要学生的自我监控下的思维,在自我监控下学生有意识的向目标,有计划实施,并在实施中时刻批判和自我批判,学生在尝试探究过程中,应克服一问一答或判断对错的简单思维,对错误思路不轻易给予否定,而是在互问互检中排除,讨论中肯定,有时要有意识的激励学生把问题针锋相对,互相辩论,在辩论中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义意的见解,同时学生学会批判他人,也学会批判自我,这种内驱力的巨大源泉,养成良好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是学生情商能力得以提高的心理基础和物质保障,思维过程为:探索——结论——应用——检验——探索,循环反复,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表明学生在自己的接受系统中,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进行各种形式,各种水平的变换才能获得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完成对知识的接收,故能充分感知教材的内容。

3、分层实施策略

数学素质教育的人才目标要面向提高全体公民的数学素质,又要确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否定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而是充分承认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数学教育创新人才目标为:专门的数学家和各层次的普通劳动者,因此课堂目标教学既确保共性需求,又充分顾及个性的发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搞“一刀切”。

(1)教学标准分层,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标准:严谨或宽度,但施教是同步的,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让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充分进行不同深度的思考和分析,发挥更大的教学效应。

(2)教学目标分层:“近纲靠本”(全体达标),“达纲拓本”(优生要求),如:二次函数y=ax2+bx+c的教学要总结出:① 函数与图象的性质,② y=ax

2、y=ax2+c、y=ax2+bx+c之间的关系 ③ 二次函数与二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把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紧密联系、因材施教。 (3)测评分层:包括作业、检测题布置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他们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发展和深化。

(4)指导分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各类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在成功中充满信心,同时适当淡化考核评价区分度,更多运用非量化的激励性评价手段,用爱心去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情感,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篇:药店周末促销活动方案下一篇:幼儿教师简短心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