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商标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第一类商标范文

第一类疫苗管理制度

免疫规划第一类疫苗管理制度

为加强疫苗管理,规范疫苗计划、领发、运输、贮存和使用,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指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流脑A群,流脑A+C.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疫苗.甲肝减毒疫苗.腮腺炎疫苗十二种。

一、部门职责

第一类疫苗的管理由免疫规划所综合业务室和冷链办公室负责。

1、每年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全省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并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

2、负责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并按照使用计划将第一类疫苗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分发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负责对冷库、冷藏车、冰箱等冷链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监测,冷链办公室负责冷链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二、疫苗计划的制定

每年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全省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水平、开展

1 强化免疫及应急接种的计划,同时依据全省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每年漏种儿童数,适龄的流动儿童数以及上年底疫苗库存量等制订第一类疫苗初步需求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品种、规格、数量、供应时间与方式等。

根据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的第一类疫苗需求计划,汇总、审核、平衡后,应及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制定最终计划,向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报告,同时报省卫生厅备案。

三、疫苗采购和接收

1、第一类疫苗由省政府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的部门依法与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2、综合业务室应向供应第一类疫苗的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其疫苗经营资格的有关证明。

3、在每次接收疫苗时,必须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要有企业印章)。查看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臵,是否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接收疫苗时要查看并登记疫苗的冷藏条件,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否则不予接收,如数退回。

4、在接收疫苗时,必须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认真填写疫苗领(发)记录,验收人要签名。记录应当

2 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疫苗的贮存

1、疫苗贮存数量应根据全省免疫策略、冷链贮存条件以及应急接种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原则上第一类疫苗贮存量约为全省6个月的需求量。

2、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失效期长短、进库先后,分类进行码放,并做好标识。

3、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麻腮风,A群流脑,A+C流脑,减毒甲肝,乙脑减毒,腮腺炎疫苗,白破疫苗在2℃~8℃条件下储存。脊灰疫苗在-20℃的条件下储存。

4、疫苗保管人员要建立出入库明细账,根据出入库单据办理出入库登记,做到日清月结,账账、帐苗相符,至少每个月盘查1次疫苗进出情况,保证疫苗的有效使用。如有失效期在半年内的疫苗,要及时向所长报告并进行处臵。

5、疫苗冷藏温度由当值人员进行监测登记。每台冷链设备的冷藏室或冷冻室内必须配有1支温度计和单独的《冷链测温记录》。当值人员必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查看1次运行设备温度及冷链室环境温度,并填写《冷链测温记录》。当值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所长报告。

五、疫苗的分发

1、分发疫苗一般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使用,减少因过期失效而造成疫苗报废。

2、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般每年向每个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苗3~4次。运输疫苗时应使用冷藏车,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麻腮风,A群流脑,A+C流脑,白破疫苗、减毒甲肝,乙脑减毒,腮腺炎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脊灰疫苗在-20℃的条件下运输。

3、疫苗在从省级到市级的运输过程中,由疫苗发放人员、运送人员、接收人员进行温度监测记录,详细填写《疫苗运输记录表》。发现疫苗在出库、冷运、入库任何一个环节温度监测不符合疫苗冷运要求的,当值人员必须作好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免疫规划所负责人。

4、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收到第一类疫苗的5天内填写货物验收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寄省疾病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

5、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自行领取第一类疫苗时,有冷藏车的单位必须使用冷藏车;临时、少量领取的,必须使用疫苗冷藏运输箱。运输过程中必须进行温度监测,详细填写《疫苗运输记录表》,与验收证明一同寄省疾病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

六、疫苗的报废

1、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导致的疫苗过期、破损、失效,必须履行报废手续;由于主观原因导致的上述情况,应由当事人承担责任,同时履行报废手续。

2、疫苗保管人员要认真核实报废疫苗数量、批号、原因等内容,并进行登记。

3、报废疫苗任何人不得自行处理,必须向所长和中心领导报告,

4 按有关规定经省卫生厅备案批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统一销毁。

第二篇: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田坝煤矿职工医院第一类医疗技术目录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文件,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即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

浅表组织器官B超检查 临床操作的B超引导 B超脏器功能评估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普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 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 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 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 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 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 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 的医疗技术。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医院第一类医 疗技术目录如下:

一、医技项目

(一)医学影像

X线检查

X线透视检查

普通透视

X线摄影

牙片

数字化摄影(DR)

X线造影

静脉泌尿系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

膀胱造影

(二)超声检查

B超

各部位一般B超检查

B超常规检查

胸、腹水B超检查及穿刺定位

宫腔内造影

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临床操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多普勒检查

图象记录附加收费项目 黑白热敏打印照片 彩色打印照片

(三)检验

临床检验: 血液一般检查 血红蛋白测定(Hb)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比积测定(HCT)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淋巴细胞直接计数 单核细胞直接计数 血小板计数

血细胞分析或血常规 尿液一般检查 尿常规检查 尿酸碱度测定 尿比重测定 尿蛋白定性 尿蛋白定量

尿本-周氏蛋白定性检查 尿肌红蛋白定性检查 尿糖定性试验 尿糖定量测定 尿酮体定性试验 尿三胆检查

尿妊娠试验

尿沉渣镜检

尿三杯试验

尿液分析+镜检

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

粪便隐血试验(OB) 粪便隐血试验(OB)(化学法)

体液与分泌物检查

胸、腹水常规检查

胸、腹水特殊检查

脑脊液常规检查(CSF) 精液常规检查

精子畸形率测定

阴道分泌物检查

羊水结晶检查

各种穿刺液常规检查

临床血液学检查

凝血检查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临床化学检查

蛋白质测定

血清总蛋白测定

血清白蛋白测定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定性)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定量)

糖及其代谢物测定

葡萄糖测定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无机元素测定

钾测定

钠测定

氯测定 钙测定 无机磷测定 PH CO2-CP 血清碳酸氢盐(HCO3)测定

肝病的实验诊断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心肌疾病的实验诊断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活性测定

乳酸脱氢酶测定

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尿素测定

肌酐测定

血清尿酸测定

其它血清酶类测定

淀粉酶测定

激素测定

自身免疫病的实验

类风湿因子(RF)测定(定性)

类风湿因子(RF)测定(定量)

感染免疫学检测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HAV) 乙型肝炎五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Anti-HBs)

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HBeAg)

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Anti-HBe)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Anti-HBc)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Anti-HCV)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Anti-HIV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ASO)(定性)

梅毒密螺旋体抗体测定

血型与配血

ABO红细胞定型

ABO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Rh血型鉴定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BT CT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

2

特殊介质交叉配血

不规则抗体筛查

二、临床各系统诊疗

(一)神经系统

腰椎穿刺术

(三)眼部诊疗

普通视力检查

特殊视力检查

选择性观看检查

视野检查(普通视野检查)

验光

主导眼检查

双眼视觉检查

色觉检查

对比敏感度检查

暗适应测定

明适应测定

上睑下垂检查

泪道冲洗检查

泪道探通术

角膜厚度检查

角膜知觉检查

前房深度测量

前房穿刺术

前房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下眼底检查

裂隙灯下房角镜检查

眼底检查

球内异物定位

睑板腺按摩

冲洗结膜囊

睑结膜伪膜去除冲洗

取结膜结石

沙眼磨擦压挤术

眼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球结膜下注射

球后注射

眶上神经封闭

泪小点扩张

双眼单视功能训练

弱视训练

点眼

(三)耳鼻咽喉

(1)耳部诊疗

言语测听

电耳镜检查

鼓膜穿刺术

耵聍冲洗

波氏法咽鼓管吹张

导管法咽鼓管吹张

耳药物烧灼

鼓膜贴补

耳廓假性囊肿穿刺压迫治疗

耳部特殊治疗

(2)鼻部诊疗

鼻内窥镜检查

鼻腔冲洗

上颌窦穿刺术

鼻窦冲洗

鼻腔粘连分离

前鼻孔填塞

后鼻孔填塞

鼻异物取出

鼻部特殊治疗

(四)呼吸系统

肺功能检查

肺通气功能检查

肺最大通气量检查

辅助呼吸

呼吸机辅助呼吸

无创辅助通气

呼吸系统其他诊疗

胸腔穿刺术

(五)心脏及血管系统

常规心电图检查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监测

心电监护

指脉氧监测

(六)直肠肛门诊疗

肛门指检

七)消化系统其他诊疗

腹腔穿刺术

腹腔穿刺术 (放腹水治疗)

(八)泌尿系统

膀胱灌注

膀胱穿刺造瘘术

尿道狭窄扩张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九)男性生殖系统

嵌顿包茎手法复位术

前列腺按摩

鞘膜积液穿刺抽液术

(十)女性生殖系统及孕产(含新生儿诊疗)

刮疣治疗

丘疹挤粟治疗

甲癣封包治疗

拔甲治疗

皮肤溃疡清创术

皮损内注射

粉刺去除术

鸡眼刮除术

三、麻醉

女性生殖系统及孕产诊疗

电子阴道镜检查

阴道填塞

阴道灌洗上药

后穹窿穿刺术

宫颈注射

宫颈扩张术

宫颈内口探查术

子宫输卵管通液术

子宫内翻复位术

宫腔粘连分离术

腹腔穿刺插管盆腔滴注术

输卵管绝育术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

刮宫术

产后刮宫术

葡萄胎刮宫术

人工流产术

畸形子宫等人工流产术加收

药物性引产处置术

(十一)肌肉骨骼系统

关节穿刺术

关节腔灌注治疗

持续关节腔冲洗

骨膜封闭术

各种软组织内封闭术

神经根封闭术

周围神经封闭术

神经丛封闭术

鞘内注射

(十二)体被系统

变应原皮内试验

性病检查

醋酸白试验

皮肤赘生物电烧治疗

局部浸润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椎管内麻醉

基础麻醉

全身麻醉

支气管内麻醉

术后镇痛

硬膜外连续镇痛

椎管内药物治疗

心肺复苏术

气管插管术

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

控制性降压

急危病人麻醉

四、各系统手术

(一)神经系统手术

头皮肿物切除术

帽状腱膜下血肿或脓肿切开引流术

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

(三)眼部手术

眼睑手术

眼睑肿物切除术

眼睑结膜裂伤缝合术

内眦韧带断裂修复术

上睑下垂矫正术

睑下垂矫正联合眦整形术

睑退缩矫正术

睑内翻矫正术

睑外翻矫正术

睑裂缝合术

游离植皮睑成形术

内眦赘皮矫治术

重睑成形术

双行睫矫正术

眼袋整形术

内外眦成形术

睑缘粘连术

泪阜部肿瘤单纯切除术

泪小点外翻矫正术

泪小管吻合术

泪囊摘除术

睑部泪腺摘除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泪道再通术

泪道成形术

(四)耳部手术 (1)外耳手术

耳道异物取出术(深部)

耳道异物取出术(浅部)

耳息肉摘除术

耳前瘘管切除术

耳前瘘管感染切开引流术

外耳道良性肿物切除术

外耳道肿物活检术

外耳道疖脓肿切开引流术 (2)中耳手术

鼓膜切开术

鼻、口、咽部手术

鼻部手术

鼻外伤清创缝合术

鼻骨骨折整复术

鼻部分缺损修复术

鼻腔异物取出术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鼻息肉摘除术

鼻中隔矫正术

鼻中隔血肿切开引流术

隆鼻术后继发畸形矫正术

(五)口腔颌面一般手术

乳牙拔除术

前牙拔除术

前磨牙拔除术

磨牙拔除术

复杂牙拔除术

半牙切除术

系带成形术

口腔创伤手术

下颌骨内、外固定术

口腔颌面软组织清创术

(六)呼吸系统手术

环甲膜穿刺术

环甲膜切开术

气管切开术

胸壁、胸膜、纵隔、横隔手术

胸壁外伤扩创术

胸壁肿瘤切除术

胸壁缺损修复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脓胸引流清除术

(七)消化系统手术

食管手术

颈侧切开食道异物取出术

胃手术

胃肠切开取异物

胃出血切开缝扎止血术

胃扭转复位术

胃肠穿孔修补术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肠手术(不含直肠)

肠扭转、肠套叠复位术

肠切除术

肠粘连松解术

阑尾切除术

直肠肛门手术

直肠前壁切除缝合术

直肠肛门假性憩室切除术

直肠肛门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

肛周常见疾病手术治疗

混合痔嵌顿手法松解回纳术

开腹排粪石术

胆道手术 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脾脏切除术

其他腹部手术

腹股沟疝修补术

嵌顿疝复位修补术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脐疝修补术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会阴疝修补术

5

剖腹探查术

开腹腹腔内脓肿引流术

腹腔内肿物切除术

经直肠盆腔脓肿切开引流术

先天性脐膨出修补术

先天性腹壁裂修补术

(八)泌尿系统手术

膀胱手术

膀胱切开取石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膀胱破裂修补术

膀胱阴道瘘修补术

经尿道膀胱碎石取石术

尿道手术

尿道修补术

尿道会师术

前尿道吻合术

尿道切开取石术

尿道外口整形术

尿道下裂Ⅰ期成型术

尿道下裂修复术

(九)男性生殖系统手术

阴囊、睾丸手术

阴囊坏死扩创术

阴囊脓肿引流术

阴囊肿物切除术

睾丸鞘膜翻转术

交通性鞘膜积液修补术

睾丸附件扭转探查术

睾丸破裂修补术

睾丸固定术

睾丸切除术

附睾、输精管、精索手术

附睾切除术

精索静脉瘤切除术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分流术)

精索扭转复位术

输精管结扎术

输精管粘堵术

输精管角性结节切除术

输精管吻合术

阴茎手术

嵌顿包茎松解术

包皮环切术

阴茎包皮过短整形术

阴茎外伤清创术

阴茎囊肿切除术

阴茎部分切除术

(十)女性生殖系统手术

卵巢手术

经阴道卵巢囊肿穿刺术

卵巢囊肿剔除术

卵巢修补术

卵巢楔形切除术

卵巢切除术

卵巢输卵管切除术

输卵管手术

输卵管结扎术

输卵管修复整形术

输卵管切除术

输卵管选择性插管术

子宫手术

宫颈息肉切除术

宫颈肌瘤剔除术

宫颈锥形切除术

子宫修补术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次全切除术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开腹取环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

盆腔巨大肿瘤切除术

阴道手术

阴道异物取出术

阴道裂伤缝合术

阴道扩张术

阴道疤痕切除术

阴道横隔或纵隔或斜膈切开术

阴道闭锁切开术

阴道良性肿物切除术

阴道壁血肿切开术

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后穹窿损伤缝合术

阴道缩紧术

外阴手术

外阴损伤缝合术

陈旧性会阴裂伤修补术

外阴脓肿切开引流术

外阴良性肿物切除术

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

前庭大腺囊肿切除术

处女膜切开术

处女膜修复术

(十一)肌肉骨骼系统手术

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

四肢关节损伤与脱位手术

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肩关节脱位开放复位术

陈旧性肘关节前脱位切开复位术 髌骨半脱位外侧切开松解术 髌骨脱位成形术

膝关节陈旧性内、外侧副韧带重建术 半月板切除术

经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

髂腰肌脓肿切开引流术

(十二)四肢骨折手术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内外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桡骨头切除术

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孟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桡尺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科雷氏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内、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

尺桡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

胫腓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内固定术

开放折骨术

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

尺骨上1/3骨折畸形愈合伴桡骨小头脱 位矫正术

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矫正术

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截骨内固定术

胫腓骨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

踝部骨折畸形愈合矫形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术

距骨骨折伴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

膝关节清理术 踝关节稳定手术 腘窝囊肿切除术

腘窝囊肿切除术(单侧) 腘窝囊肿切除术(双侧) 骨骺固定手术

骨骺肌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 四肢骨切除、刮除手术 尺骨头桡骨茎突切除术

髌股关节病变软骨切除软骨下钻孔术 髌骨切除+股四头肌修补术 髂骨取骨术 取腓骨术 距骨切除术 四肢骨截骨术 肘关节截骨术 腕关节截骨术 掌骨截骨矫形术 股骨颈楔形截骨术 股骨下端截骨术 股四头肌成形术 髌韧带成形术 胫骨结节垫高术 截肢术 残端修整术 上肢截肢术 大腿截肢术 小腿截肢术 足踝部截肢术 截指术

手部骨折手术

手部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本氏(Bennett)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腕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舟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术+桡骨茎突切除术

舟骨骨折不愈合植骨术

月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月骨骨折不愈合血管植入术

手部关节脱位手术

手部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舟骨近端切除术

月骨摘除术

手部成形手术

并指分离术

多指切除术

指关节成形术

手外伤其他手术

指间或掌指关节侧副韧带、关节囊修补术

腕关节韧带修补术

手部外伤皮肤缺损游离植皮术

手外伤局部转移皮瓣术

手外伤皮瓣术

手外伤邻指交叉皮下组织瓣术

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功能术

缩窄性腱鞘炎切开术

腱鞘囊肿切除术

手部皮肤撕脱伤修复术

手外伤清创反取皮植皮术

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术

屈伸指肌腱吻合术

指蹼成形术

甲床修补术

肌肉、肌腱、韧带手术

骨骼肌软组织肿瘤切除术

上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

肱二头肌腱断裂修补术

岗上肌腱钙化沉淀物取出术

腕管综合症切开减压术

肱二头肌长头腱脱位修复术

下肢筋膜间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

腓骨肌腱脱位修复术

跟腱断裂修补术

骨关节其他手术

手法牵引复位术

皮肤牵引术

骨骼牵引术

颅骨牵引术

颅骨头环牵引术

各部位多头带包扎术

跟骨钻孔术

(十三)体被系统手术

乳房手术

乳腺肿物穿刺术

乳腺立体定位肿物穿刺术

乳腺肿物切除术

单纯乳房切除术

(十四)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

脓肿切开引流术

体表异物取出术

浅表肿物切除术

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头皮撕脱清创修复术

头皮缺损修复术

腋臭切除术

颈部开放性损伤探查术

五、物理治疗与康复

(一)物理治疗

红外线治疗

低频脉冲电治疗

中频脉冲电治疗

超短波治疗、短波治疗

牵引

(二)康复

徒手平衡功能检查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手功能评定

步态分析检查

言语能力评定

失语症检查

口吃检查

吞咽功能障碍评定

认知知觉功能检查

记忆力评定

失认、失用评定

心功能康复评定

运动疗法

轮椅功能训练

平衡功能训练

8

手功能训练

关节松动训练

有氧训练

文体训练

引导式教育训练

作业疗法

职业功能训练

口吃训练

言语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

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

康复评定

偏瘫肢体综合训练

脑瘫肢体综合训练

截瘫肢体综合训练

六、中医外治

(一)贴敷疗法

中药涂擦治疗

中药热奄包治疗

中药熏洗治疗

中药蒸汽浴治疗

中药熏药治疗

(三)针刺

普通针刺

温针

手指点穴

微针针刺

头皮针

埋针治疗

耳针

电针

放血疗法

穴位注射

穴位贴敷治疗

(四)灸法

灸法

隔物灸法

灯火灸

(五)拔罐疗法

药物罐

游走罐

(六)推拿疗法

落枕推拿治疗

颈椎病推拿治疗

肩周炎推拿治疗

网球肘推拿治疗

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

腰椎间盘脱出推拿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推拿治疗

其他推拿治疗

(七)中医肛肠

直肠脱出复位治疗(手法复位)

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环状混合痔切除术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

中医特殊疗法

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

刮痧治疗

注:

一、凡属“三基三严”要求的各项诊疗操作均属一类诊疗操作:如

(一)注射术: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

(二)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颈内静脉穿刺术、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动脉穿刺术、静脉压测定、胸膜腔穿刺术、胸膜腔闭式引流术、腹膜腔穿刺术、肝穿刺抽脓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四肢关节腔穿刺术、心包穿刺术、耻骨上膀胱穿刺术、中心静脉压(CVP)测定术、环甲膜穿刺术、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

(三)插管技术:胃插管术及胃肠减压术、导尿术、鼻塞、鼻导管吸氧法、雾化吸入疗法、气管插管术、;

(四)无菌技术:手术人员洗手法、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穿脱隔离衣;

(五)切开技术:器官切开术、静脉切开术、动脉切开与动脉输血术、脓肿切开引流术;

(六)清创、换药术:清创缝合术、换药术、外科手术后插线法;

(七)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呼吸机应用、洗胃术、床旁连续血液透析术。

第三篇: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

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A、开办条件:

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内应配备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熟悉国家及地方有关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规、规章,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职人员。

(二)企业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具有相应的经营场地及环境;

2.具有相应的质量检验人员;

3.具有对经营产品进行培训、维修等售后服务的能力;

4.应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必备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5.应收集并保存有关医疗器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规、规章及专项规定。

B、备案及审批程序:

1.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填写统一的备案表,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备案表由备案部门抄送企业所在设区市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收到 辖区内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申请后,必须根据企业 资格认可实施细则,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并于三十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不予发证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企业现场审查可以委托下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C、经营企业管理

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二)经营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三)经营未经备案或未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

(四)经营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医疗器械。

(五)经营过期、失效或国家明令淘汰的医疗器械。

(六)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它行为。

2.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向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备案表》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单位或无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销售产品。

3.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超出批准范围经营医疗器械的,必须重新履行审批手续。

4.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跟踪和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

5.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连续停业、歇业一年以上重新经营的,应提前向当地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递交书面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经营。

6.经营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在停业、歇业期间不得停止对其巳售出产品的售后服务活动。

D、经营企业变更:

经营医疗器械的企业更换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变更单位名称、经营场所必须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备案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变更手续。

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变更经营场所,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经营。

E、年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验证工作。《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每期满 一年,企业应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报告报送所在地省、自治区、直 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提出验证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企业重新进行现场审查,审查不合格的企业,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换证企业当年不再验证。

F、换发许可证: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五年,期满前六个月,企业应提出换证申请,按规定办理换证手续。

第四篇: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严格我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保证正常医疗工作需要,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建立我院麻醉、精神药品管理机构,由主管院长负责,医疗管理、药学、护理、保卫等部门参加(名单附后)。药学部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条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列入相应处室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并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第四条 药学部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报残损、销毁、丢失及被盗案件报告、值班巡查等制度,制定并完善各岗位人员职责。

第五条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应当掌握与麻醉、精神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熟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 药学部应当配备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主管药师以上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用及管理工作,原则上应由各室负责人担任,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第七条 定期对涉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药学、医护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

第八条 药学部应当根据我院医疗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购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保持一个月的库存。购买药品付款应当采取银行转帐方式。

第九条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药品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入库验收应当采用专簿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

第十条 在验收中发现缺少、缺损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双人清点登记,报主管院长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

第十一条 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对进出专库(柜)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进出逐笔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签字,做到帐、物、批号相符。

第十二条 对过期、损坏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销毁时,应当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在卫生局监督下进行销毁,并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

第十三条 根据管理需要在门诊、急诊、住院等药房设置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周转柜,库存应以满足3-4天用量为限。周转柜应当每天结算。

第十四条 门诊药房应当固定发药窗口,有明显标识,并由专人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配。

第十五条 我院执业医师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医务处批准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同时须在药学部、门诊部签字留样备案。

第十六条 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使用我院专用处方。处方格式及单张处方最大限量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执行。

医师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在病历中记录。医师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者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第十七条 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签名并进行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

第十八条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进行专册登记,内容包括:患者(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

专用帐册的保存应当在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2年。

第十九条 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第二十条 我院购买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只限于在本院内临床使用。 第二十一条 麻醉、精神药品库必须配备保险柜,门、窗有防盗设施,并安装报警装置。 门诊、急诊、住院等药房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周转柜,应当配备保险柜,各病区、手术室存放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当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

第二十二条 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购入、储存、发放、调配、使用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必要时可以及时查找或者追回。

第二十三条 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者贴剂的,再次调配时,应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者用过的贴剂交回,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或者废贴数量。

第二十五条 各病区、手术室等调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应收回空安瓿,核对批号和数量,并作记录。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办理退库手续。

第二十六条 收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废贴由专人负责计数、监督销毁,并作记录。

第二十七条 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并按照规定销毁处理。

第二十八条 发现下列情况,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生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 2.发现骗取或者冒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

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的规定

为规范医疗机构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杜绝滥用,防止流弊做其他非医疗用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以及《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特制定重庆各医疗机构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的规定。

一、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依据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二、第一类精神药品按麻醉药品相关规定管理。

三、药剂科必须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进行采购、管理和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保持合理库存。

四、具有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经考试合格,由医务处(科)负责批准,并将医师签字式样送药剂科备查。

五、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书写要求:第二类精神药品为白色专用处方,处方右上角标注“精二”。处方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前记应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开具日期、病情及诊断等,正文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医师、发药及核对人员均应签全名,并进行处方登记。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己开处方使用精神药品。

六、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精神病、癫痫、严重失眠患者等特殊情况经精神、心理专科医生确认,处方用量可延长到一个月量(药品说明书剂量范围),但不得超出。并且医师应当在病历及处方中写明诊断及使用理由。

七、第二类精神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次用量。空安瓿实行回收。

八、一个病人或家属每天只能配药一次。特殊的多患者家庭须提供病历及诊断结果,按患者人数配给。

九、药剂科调剂部门对第二类精神药品实行基数管理,每日统计用量,专册登记,专册保存期限为3年。手术室对第二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实行基数管理。

十、病房小药柜中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由护士长指派专人管理、单独存放、应做到标签明显、帐物相符、注意检查效期;药剂科应定期进行检查。

十一、药剂科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格保管,合理应用,杜绝滥用,防止流弊。第二类精神药品应设专柜储存,并建立专用账册,实行专人管理,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专用账册的保存有效期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5年。

十二、对违反规定滥用第二类精神药品者,药剂科有权拒绝发药,并及时向院领导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药剂人员在调配第二类精神药品时,要严格审查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拒绝调配。

十三、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

医政科

2016年6月

第五篇: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

许可事项:第一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 许可对象: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人 许可依据: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条、第十二条

2、《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许可收费:2000元/品种(依据湘价费[2007]157号文件) 许可数量:无数量限制

许可期限:30个工作日(不含企业补正资料时间、公示时间、听证时间) 许可条件:

1、申请人为具有独立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关于实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操作程序(试行)》的有关规定。

申报材料:

1、《第Ⅰ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审批表》(见附件);

2、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格证明(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备案登记表及营业执照副本);

3、适用的产品标准及说明;

4、产品安全性能检测报告;

5、企业生产产品的现有资源条件及质量管理能力(含检测手段)的说明;

6、医疗器械说明书;

7、申报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资料要求: 以上资料均为1份;应为A4纸打印;所有资料均应加盖企业红色印章或企业主要负责人亲笔签名。 许可程序:

一、受理

(一)岗位责任人:市局政务中心工作人员 受理电话:0731-4140006

(二)岗位职责及权限:

按照许可的法定条件、标准,查验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申请事项是否属于行政主体的职权范围,许可申请是否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决定是否受理。按照《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作出处理:

1、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2、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3、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4、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在5 日内开具加盖专用印章的《补正材料通知书》(附表1),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5、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出具加盖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附表2),送达申请人;做好受理登记,将申请材料送医疗器械科执法人员,并将受理情况交由市局机关网站工作人员上网公告。

6、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制作加盖专用印章的《行政许可不予受理通知书》(附表3)送达申请人。

(三)工作时限:1个工作日

二、审查、审核

(一)岗位责任人:医疗器械科执法人员、科长

(二)岗位职责及权限: 按照许可条件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资料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查

1、经办人员对申报资料进行形式审查,需要补充完善的,于4日内填写《补正材料通知书》,送交市局政务中心,由受理岗位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2、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对注册产品标准予以编号、复核、备案,起草和确认注册证和注册登记表中所有内容。

3、权利保障: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经科长同意,制作《权利告知书》(附表4),交由受理岗位工作人员加盖专用印章并送达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真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陈述申辩,并做好记录;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申请的,及时转送监督岗位工作人员。

4、公示:资料经审查审核合格的,将拟注册产品的相关情况交由市局机关网站工作人员公示,公示期5天。公示期间收到投诉举报的,依法调查核实。

5、签署意见:根据资料审查情况、公示情况,结合权利保障处理情况,对拟申报注册的产品进行综合评价,依照规定分别在《第Ⅰ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审批表》上书写同意或不同意发证的审查、审核意见(不同意的应说明理由)。

6、延期办理报批: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制作《行政许可事项延期办理申请审批表》(附表6),报分管领导批准。

7、延期办理告知:许可事项经批准延期办理的,制作《行政许可事项延期办理告知书》(附表5),交受理岗位工作人员送达申请人。

(三)工作时限:14个工作日

三、监督

(一)岗位责任人:市局政策法规科工作人员

(二)岗位职责及权限:

1、监督实施的许可是否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程序是否合法。

2、监督是否依法受理,是否随意提高或者降低许可标准。

3、申请人提出听证申请的,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听证规则(试行)》举行听证。 (1)在收到听证申请之日起20日内组织听证。

(2)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3)公开举行听证。审查人员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提出意见、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4)制作听证笔录,与其它相关材料一并送回审查审核岗位。

(三)工作时限:2个工作日(不含听证时间)

四、审定

(一)岗位责任人:市局分管局领导

(二)岗位职责及权限:

1、对许可事项延期办理申请进行审批。延期办理理由成立的,在《行政许可事项延期办理申请审批表》上签署同意的意见,并写明延长期限;延期理由不成立的,签署不同意的意见。

2、对审查审核、监督意见进行审定。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在《第Ⅰ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审批表》上签署同意的意见;不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不予许可,在《第Ⅰ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审批表》上签署不同意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3、重大事项需要集体讨论的,交由市局行政许可审查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由主要领导签署意见。

(三)工作时限:2个工作日

五、送达与公告

(一)岗位责任人:市局政务中心工作人员,市局机关网站工作人员

(二)岗位职责及权限:

1、根据审定意见,对同意发证的,医疗器械科工作人员按规定制作《医疗器械注册证》,加盖公章,交政务中心,由受理岗位工作人员送达申请人;告知申请人缴纳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

2、根据审定意见,对不同意发证的,医疗器械科工作人员制作《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附表8),加盖公章,交政务中心,由受理岗位工作人员送达申请人。

3、受理岗位工作人员向申请人发出申请事项办结通知。领取人在《行政许可决定送达回执》(附表9)上签名;受理岗位工作人员将《回执》交审查岗位人员存档。

4、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5、审查岗位工作人员将审批结果及时告知市局网站工作人员,由网站工作人员将行政许可决定在市局公众网站公告。

6、审查岗位工作人员及时将审批案卷归档(要求一案一卷;卷内应当包括资料目录、行政许可决定、申请材料、相关审查表、听证材料、监督意见、审批材料)。

(三)工作时限:1个工作日

责任追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章和《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及《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办法》执行。 监督检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章规定执行。 局纪检监察室监督投诉电话:0731-2581038

上一篇:带追的歌词范文下一篇:胆总管穿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