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爱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几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子女与其祖辈或者亲属在一起生活,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第一篇:关爱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实施关爱教育应增强“四性”

摘 要 关爱教育是以个体或群体的情感体验与关爱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对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小学在实施关爱教育中应增强体验性,引发学生道德感悟;增强渗透性,挖掘学科情感元素;增强生活性,回归儿童现实世界;增强浸润性,营建关爱文化氛围。

关键词 小学 学校德育 关爱教育

关爱即关心和爱护,关爱是一种品德、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作为道德心理学三大主题之一的“关爱”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鲁洁先生认为:“关爱是主体的人对客体对象的尊重、悦纳、喜欢和欣赏。”自上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关心”以来,关爱教育逐渐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旋律。关爱教育以培养个体的关爱品质、关爱态度和关爱能力为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和对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特征。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对小学生实施关爱教育有利于其道德情感与和谐人格的形成,对构建学校德育新生态、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体验性,引发学生道德感悟

个体的道德发生如何成为可能一直是伦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个体道德的形成不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还在于其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发展过程,这里的“复杂”不仅体现在个体对道德要求的认知,更源于个体对道德情感的体验。道德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个体根据社会准则进行道德活动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感受,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动的关键“中介”。正如卢梭所言,青少年在获得对社会的理解、掌握善恶判断的尺度后,才能在理性和道德情操上将“自爱之心”发展为“爱他之心”[1]。情感体验式学习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其区别于道德认知式学习之处在于前者强调道德的体悟与生成,后者注重道德的明理与接受[2]。

关爱教育是以“爱”为核心的教育,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特征,只有学生先“接受爱”“感受爱”,他们才能在实践活动中“给予爱”“表达爱”。

小学实施关爱教育应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道德感悟,激活学生个体经验,转变传统德育过多强调认知学习的教育模式。

首先,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爱的体验”。这里的情境既包括现实情境,也包括虚拟情境,既可以是道德情境,也可以是艺术情境。教师既要充分领悟关爱教育的普遍价值,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水平,在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创设相应的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爱、信任与鼓励。

其次,融入情境,形成关爱价值取向。在情境体验中,教师一方面要唤起学生的情感需要,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多种价值水平,形成关爱价值取向。关爱价值取向是对个人的关爱认知和关爱行为具有经常一贯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念,其源于个体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判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对身边发生的道德事件进行价值讨论,帮助学生将事件中蕴含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做想象性投射和移情体验,从而增强关爱行为的价值自觉。

最后,超越情境,引发关爱行动意向。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体验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实践活动是体验深化与发展的载体,促进体验者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教师应将关爱教育的场域由创设情境向生活环境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将关爱体验践行于关爱行动,使关爱行动成为学生内心的道德意向,在行动中提升学生的关爱品质与能力。

二、增强渗透性,挖掘学科情感元素

哲学家康德指出:“任何政治伦理思想,只有融会到性格中才可能成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全面渗透和广泛迁移则是臻于这一目标的两个最必要的条件。”[3]德育渗透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关爱教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融为一体,教师应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情感元素,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道德伦理,将关爱渗透于教育实践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采用多样化的渗透方法,通过“随风潜入夜”般的渗透,“润物细无声”般的感染,实现学科教学“真善美”的融合,促进学生道德知识向理想信念的转化,实现在“求真中求善”。

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师生情感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显性和隐性的道德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开展情感性教学,在教师和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关爱教育,实现教学过程与学生关爱品质形成的融合一体化。

首先,寓关爱教育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道德与法治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和学习行为出发,旨在帮助学生快乐生活、积极生活,有爱心地生活和有创意地生活。关爱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师应通过深入浅出、道德的、科学的和生活的启蒙教育,充分发掘各单元主题教育中的“爱的元素”,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幸福,学会关爱他人。

其次,寓关爱教育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要养成学生的关爱品质,教师必须使用关爱的方法。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态度、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資源,对处于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师应将关爱美德融入到自身日常的教学行为中,既重视关爱伦理的“言传”,更突出关爱行为的“身教”,使学生在教师的行为中感悟关爱美德,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言行。

最后,寓关爱教育于各科教学的内容与活动。正如“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所言,无论何种学科教学,倘若没有进行道德教育,便沦为没有目的的手

段[4]。学科关爱教育的融入将教师的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爱的培养”结合在一起。不同的学科内容与关爱教育具有不同的结合点,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科本身蕴含的关爱元素,根据各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地将关爱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三、增强生活性,回归儿童现实世界

儿童关爱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生活认知与生活感悟。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认知和精神构建,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关爱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其关键在于爱的体验、爱的培育和爱的给予,学生的现实生活成为其关爱品质形成的“沃土”。回归生活是学校实施关爱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爱教育应立足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特殊生活世界,让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行”体验生活、用“情”感受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形成对关爱的知行统一。

生活本身的现实性、实践性、情景性和整体性等是任何一种生活之外的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关爱品质形成和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如何使关爱教育走向生活是提高学校关爱教育实效的关键问题。

首先,关爱教育的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关爱教育要培养具有关爱道德品质和社会道德情操的未来公民。公民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因此关爱教育的目标应源于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目标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的,避免因目标设定得“高大上”而使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畏惧感。同时,学校关爱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阶段性、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目标,循序渐进,梯次落实。

其次,关爱教育的内容要联系生活。关爱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性学习,相比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学习,其更关注学生的社会实际。关爱教育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选取和开发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用经验弥补理论的缺陷,淡化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同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生活经历对关爱品质形成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直面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和典型宣传,也要开展反面批评和辩证分析。

最后,关爱教育的途径要指向生活。现实生活是关爱教育的“活”教材,学校在实施关爱教育中应带学生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接触和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甄别和自我提高。关爱教育的途径指向生活,就是将关爱教育的场域和时机无限延伸,既有专题教育的“规定动作”,更有随机教育的“自选动作”,使学生能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做中学”“做中悟”和“做中成长”。

四、增强浸润性,营建关爱文化氛围

浸润本意为液体渐渐地渗入,重在滋润、浸染和熏陶,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学校形成的关爱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润物无声中实现对学生的教化是学校实施关爱教育的最高境界。关爱教育的文化浸润是一个“无痕的过程”,是通过学校文化的长期濡染,在自然和真实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渗透与塑造,将关爱品质浸入学生的“知、情、意、行”。这里的关爱文化首先是学校经过长期积累、久远传承而形成的影响深远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符合社会、家庭和廣大师生对关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标准。同时,关爱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延续与拓展,能够实现关爱教育的由外而内,由被动约束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最后,关爱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其内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部分,是展示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的主要平台,是学校实施关爱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学校应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仪式活动文化和日常校园文化中的育人资源,使学生在关爱文化的浸润中实现道德养成。

首先,将关爱教育浸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5]。“仁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力量,“仁爱之说,大爱之境”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学校实施关爱教育应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充分弘扬和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的美德”,对传统文化经典及精髓等进行系列整合,引导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其次,将关爱教育浸润于仪式活动文化。仪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径,对人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仪式教育活动就是通过一系列具有象征性、表演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行为方式和程序,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使学生获得陶冶和信服的心理体验[6]。学校实施关爱教育需要用关爱精神构建系统的礼仪活动,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校园礼仪活动,将关爱品质中隐性的、潜在的道德观念以相对固定和外显的方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官的刺激力、感染力和内化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

最后,将关爱教育浸润于日常校园文化。创设关爱氛围是培养学生关爱品质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情感可塑性,通过关爱环境的浸润很容易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情感体验。学校应将道德关爱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无痕嵌入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中,以人文关怀构建校园文化,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校园公告等渠道选树关爱典型、宣传关爱精神,通过公益活动、社会服务、团日活动等引导关爱行为,通过艺术节、文化节等活动营建关爱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晓凤.“关爱”在我国教育科学中的理解及文献述评研究[J].理论月刊,2011(11):89-92.

[2] 王建敏.关爱教育的教学实施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109-115.

[3] 邓艳君.论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大学教育,2004(03):57-59.

[4] 冯永刚.学科德育的价值、困境及路径选择[J].中国德育,2019(16):50-56.

[5] 翟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7-08-31(02).

[6] 王秋芳.小学仪式教育的异化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4(11):1-3.

[责任编辑:白文军]

作者:赵胜男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 发展农村教育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几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子女与其祖辈或者亲属在一起生活,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让农村的教育发展起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难题,也是学校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几个显著问题

1、学习成绩差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这些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或责任心不强,没有能力或没有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家庭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严重,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心理不健全 留守儿童由于幼时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而导致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3、安全无保障 儿童防护能力弱,同时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遭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关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好、最永久的教师,因此,家长应树立良好的育子观念,把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好外出务工挣钱与培养教育子女的关系,尽量做到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想办法妥善管教好孩子,如:常回家看看,和孩子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经常通过各种方法,如电话、信件、网络等,和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努力;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可以在孩子假期将他接到身边,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参与工作,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也能让那些有不同忧郁程度的孩子学会人际交往,能胆大积极地处理事情等。总之,留守儿童家长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舍弃孩子教育管理去挣钱,以至于“富了当代人,垮了下一代人”,给家庭、社会留悔恨,酿成十年,二十年之后的社会之疼、民族之疼。

2、加强校园文化,熏陶儿童情操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留守儿童阅读书籍、感知文化、参与活动、接受熏陶、陶冶他们内心缺失的爱,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要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对其进行跟踪教育;要注意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尽量凸现人文关怀,远离父母,留守孩子需要集体的关爱与温暖,学校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所急,努力创设条件让他们学得舒心玩的开心,要结合实际适时举办不同形式的家长会,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心理教育

农村中小学应当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克服由于远离父母而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建立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

4、调动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我们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说,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优化社会育人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其次,留守儿童这一突出的社会现象是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予足够的重视,能够从政策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和引导,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充分保证留守儿童不受任何偏见和歧视的接受义务教育。

总之,少年儿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留守少年儿童更是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关系到农村千家万户的未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我们要充分协调和发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吉柱. 论留守儿童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 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7).

[3] 周宗奎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

[4] 素苹.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北京:基础教育参考,2004(7).

作者:梁春榕

第三篇:关爱学困生的体育教育

摘 要:“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较多较复杂,有心理智能、生理智能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习惯因素。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主要是有先天因素、后天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的。在体育教育实践中发现,形成“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心理障碍。因此,关爱、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应从剖析“学困生”心理入手,弄清“学困生”的心理特点,摆脱心理压力;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适应能力,逐步解决生理障碍。

关键词:学困生;关爱;意志品质;个性;教育

在此基础上分别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疏导。

尊重信任、正面引导:充分考虑每个“学困生”特殊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学困生”的知心朋友,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时刻记住,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身体素质等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其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身不利因素的困扰,提高主动参与、自主练习的积极性。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肯定成绩,引导其克服困难,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适时激励、关心爱护:“学困生”在学习掌握技术动作时,往往付出了极大努力而收效甚微,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失落感。此时教师应以宽厚、博爱、敏锐之心去理解、关心“学困生”,不要轻易给他们戴上“差”的帽子,要分析情况,不要随意或恶意地批评或指责;应对他们耐心辅导、正确引导、经常鼓励,加倍关心和爱护,做他们的知音,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切忌损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注意表扬和批评艺术,对“学困生”的教育应宽容又不放纵,严格要求但不苛刻;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以肯定和恰当地表扬,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锻炼的效果和进步的情况,从而增强信心,唤起获得成功的愿望,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发挥他们某方面的兴趣、特长,善于抓住转化的时机,适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并在表扬的基础上,不断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努力方向,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表扬鼓励,如此循环往复使其不断地进步发展。

团结协作、激发个性: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建立合适的师生交往模式。要真正相信和尊重“学困生”,这是培养和增强他们自主性的关键;教师只有以平等的身份真正关心每一个教育对象,承认每一个个体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充分挖掘自身的内在潜力,最终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能引起焦虑,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激发创造兴趣,锻炼其意志和毅力;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竞争与合作是激励学生发展的两种机制,它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又培养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应当鼓励“学困生”竞争、协作,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锻炼成长,陶冶身心,发挥个性和潜在能力,充分感受体育的乐趣。

耐心指导、对症下药: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有的是概念不清,有的是身体素质差,有的是心理因素原因,有的是受环境影响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练习中的不同表现,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病症之所在,及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比如;在学习篮球篮下投篮技术时“不会命中”,教师就要仔细地观察;是站位不对,瞄准点不明,是出手动作不正确,还是用力不协调,或是兼而有之。问题一旦找准,即刻提出纠正办法,使其尽快掌握技术,感受成功之快乐。

同等评优、合理评价:在学习技术动作或课堂“达标”练习时,适当降低难度,减轻重量或放慢速度等要求,使“学困生”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对此,教师应事先周密考虑,提出合理的练习重量、高度、远度以及完成动作的标准。在分组教学时应尽量把他们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及时地把进步较快,成绩提高明显的“学困生”,作为说服教育其他学生的依据,并令其帮助其他“学困生”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行”的信心,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具有说服力。

优中帮促、个别辅导:教师针对体育“学困生”在素质上存在的差异,进行个别指导、课后辅导或布置课外任务,有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是使他们树立信心,掌握技术动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指导他们练习时,态度要亲切,指导要耐心,手段要多样,课上课下结合,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苦心和关心,使之放下包袱,提高练习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定体育骨干或技术较好的学生帮助“体育学困生”,同学之间形成教与学、帮与带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消除他们在教师面前的羞怯与自卑,便于解放思想,积极参与,认真练习。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困生”自信心,使他们在体育品德、行为习惯、运动能力、生理心理和适应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健康协调发展;对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行为习惯进行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因人因材施教。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参与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转化“学困生”。

爱护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也是依法执教自我保护的好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的,这对弱势群体尤为重要。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师爱是促进学生成功的动力,只有当他们真正信赖教师,爱戴教师时,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听从教师的教育指导,而友爱的氛围、真诚的情感,能够温暖“学困生”的心,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为此要告诫同学,对“学困生”不能歧视,不能冷嘲热讽,而应积极热情的关心,耐心帮助。应培养积极分子开展“希望工程”,帮助“学困生”搞好学习。另外,有条件的还应经常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可以做到的,只要营造良好氛围,领导重视,班主任严格管理,家长配合,社会协同,本人积极努力,科任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关爱,树立信心,把工作做深做细,会卓有成效。

作者:张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爱教育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关爱自闭症教育范文06-09

关爱语录范文05-16

关爱职工范文05-16

关爱护士范文05-16

母亲关爱范文05-16

关爱乐分享范文05-19

关爱孤残儿童范文05-26

关爱活动方案范文05-26

关爱职工项目范文05-26

关爱职工制度范文05-26

上一篇:林业企业论文范文下一篇:风险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