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工作方案

2022-07-28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早期教育工作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早期教育工作方案

禁毒教育工作方案

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不懈探索,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学校禁毒重要阵地的作用,为学生、家庭、社会的禁毒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为此作了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有关禁毒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毒品教育作为安全与稳定工作、学校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禁毒教育工作,以提高学生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为根本,营造一个文明、净化的教育环境。

二、建立工作小组,工作层层落实

三、 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面开展毒品宣传预防教育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到一旦沾上毒品就丧失前途,葬送健康,毁灭生命,祸及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好。我校把禁毒教育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列为德育工作计划中重要的一项,将禁毒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

2、切实抓好“五落实”: (1)将教学计划、大纲、师资、课时、教材进校园进课堂落实到位。

(2)提高毒品预防教育课程质量,让禁毒教育深入人心。 (3)重视学科渗透教育。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的便利,将毒品预防教育元素有机融入相关学科教学,增强毒品教育辐射面。

3、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宣传禁毒

(1)大队部扎实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十个一”活动。要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同时学校持之以恒组织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我们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切实做好超前预防工作,让学生“识毒、明毒、拒毒”。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意识和抵制能力。保证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

(2)组织好学生参加禁毒征文、手抄报、书法、绘画、漫画创作、微电影(影视动画)制作等系列竞赛活动。

(3)搞好学校禁毒教育工作为秋季学期参加贵阳市中小学禁毒知识竞赛做好准备。

(4)利用互联网时代毒品预防教育新方式,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利用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将学校禁毒工作的成果辐射到学生家庭成员中,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5)利用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全面的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相关知识,增强禁绝毒品的意识。

(6)组织力量完成禁毒校本教材的编写,让我校禁毒教育更有特色。 (7)举全校之力办好“六一”艺术节,把学校禁毒教育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在艺术节中进行展示,

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不懈探索,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学校禁毒重要阵地的作用,为学生、家庭、社会的禁毒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自我教育工作方案

信庄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在新世纪延伸我们共同的憧憬与追求。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重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实施基础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小学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具体表现在:⑴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形成的道德信念以及与表现的道德行为不相一致;⑵学生在公众场合与个人独处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⑶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以及与在社会中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我们分析认为原因有:⑴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闭式、概念化的单向训练阶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亲自实践。不能将道德知识的掌握有效地转化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⑵当前的学校德育内容空泛,没有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没有从学校本身的实际出发,没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缺乏鲜活的具体的教育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更谈不上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⑶当前的社会正处转型的时期,客观存在的升学竞争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差针对性弱的局面。

2.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鉴于以上的背景,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学 校德育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为内容,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新的实践与探索,来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⑴在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我们认为这是在教育者指导和组织下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显然,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制约着本课题的研究和开展。因此,本课题所要解决第一个主要问题是在目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完善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⑵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⑶如何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的教育力量,探索新时期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运作模式和操作策略,建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目标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国内近百种教育科研方面重点的报纸和期刊,如《中国教育报》、《成才导报》、《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中学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教育研究》、《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再次,我们还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如《教育的问题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基础教育新概念•集体教育》(赵玉如著)等。 从目前我们检索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呈现以下的特点和走势:

⑴普遍重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⑵普遍关注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在德育活动中重要作用,在尊重和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普遍认同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⑶普遍要求在学生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中封闭、单

一、僵化的教育方式予以否定。主张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灵活高效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加以取代。

⑷普遍希望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希望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运作机制,张扬个性,促进发展。

这些研究都试图通过调节和控制教育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这些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其采用的策略对本课题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这些研究较多地从教育者这一层面而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突破口,以期通过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教育行为的改善来积极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教育者的指导,但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原动力。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⑴联系:①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要涉及到学生、教师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三大方面,既研究三者各自的情况,又进行彼此间的关系研究。②研究指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

⑵区别:①研究的领域不同。以往的研究仅局限在学校领域,我们的研究不仅在学校领域,而且还有家庭领域和社会领域。②研究的具体范围不同。以往的研究一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层面分别进行,其中对小学生研究较为普遍深入,对中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的研究则限至重点高中这一特定范围内。③研究的内容不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侧重在自我教育这一层面上,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在自我教育层面上,而且还涉及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层面。④研究的重点不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发展过程,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我们认为这些是必要的,本课题研究也关注这些,但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觉地、能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并寻找二者最佳的契合点。⑤研究的维度不同。以往的研究或是偏重于纯粹理论研究,或是偏重对具体的实践操作策略和学生个案进行研究,本课题研究试图从理论到实践,对整个教育的维度进行综合的立体的研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策略,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⑥研究的切口不同。以往的研究主要以改善学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切入,本课题研究则主要从激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内在机制切入,以往的课题往往限入学校的教育,本课题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作深入研究;以往的课题在主题教育形成序列方面研究较少,我们将以主题教育为主线贯穿整个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⑴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⑵有助于学校建立新的德育运行模式。本课题针对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从突破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因素入手,寻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新路径,构建学校新的德育运行模式。

⑶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我们将通过课题的研究,寻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发展、新突破,以培养世纪新人,影响和带动周边学校,发挥学校的辐射示范作用。

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⑴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又回到人,让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关注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由原来的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提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本课题研究将试图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作初步的理论概括,促进、发展和丰富相关理论,并为这些主题提供范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基础:我校是江苏省首批通过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在其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曾两次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学校有一支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开拓的治校能力、创新的工作实绩的好的领导干部队伍,学校有一批善思考、敢实践、能创新的班主任队伍;学校有聪明好学、知书达礼、勤奋能干的学生队伍,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研究力量:

3.研究水平:本课题将在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理论这些环节循序渐进地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好地发展,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和锻炼一批班主任队伍,为他们创造更多地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脱颖而出。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报告

(一)课题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1.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⑴“自我教育”:《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即自我批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治”,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从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教养的功夫。

⑵“自我管理”:《中小学管理学》中的解释是:中小学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自觉能动性,也是德育工作管理活动的升华,理想的学校德育管理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⑶“自我评价”:《教育字典》中的解释是:对自己行为价值标准的掌握和判断,以及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学生品德的高水平发展是以行为的自觉性为前提的,其中起根本作用的是自我评价,根据自我评价的内容、水平、适当性和稳定性,可以确定,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控制自己行为的必要先决条件和他们自我认识的水平如何。

⑷“自主发展”、“主动发展”:“自主”、“主动”是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二者略有区别,“自主”指自我认识和自我美观的不断完善,“主动”指对现实的选择和适应的能动性。虽然发展的主体都是学生,但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的过程而非终端,后者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的方式而非结果。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现代德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毛泽东、邓小平的自我教育理论。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能形成。因此,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条件和内部驱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还强调,“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指出“自我教育需要一个重要的、强大的促进因素,这就是个人尊严感,尊重自己,有上进心”,“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使学生失去“自我”,他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观点,而且发展了他的这一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教育理论,邓小平自我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⑴自我教育的基础是自我认识,这是因为自我教育首先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没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⑵自我教育的方法。他认为,自我教育的方法较多,其中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学习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这些自我教育的理论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构建了主干理论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掌握,我们将在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界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精神实质与思想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目标体系。

2.优化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

3.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校本地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的形成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内容、过程、方法的设计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

⑴学校教育

①教师、学生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

③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措施

④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调查和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如何渗透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⑤在学校、班级主题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题可以是“我为班级、学校建设献一计”、“绿色标语征集”、“班级网页制作评比”、“优秀主题班会方案评比”、“无人监考”、“党在我心中”等等)

⑥关于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内容和实施的优化研究

⑵家庭教育

①学生家长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的开设,转变家长教育观点,提高家长教育技能的研究

③关于在学生家庭中开展假期教育、闲暇教育、网络教育的研究

⑶社会教育

①当前社会关于重点高中学生社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②社区文化建设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③与社区共建德育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设计

⑴文献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内涵目标。

⑵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法研究现行德育教育中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因素,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⑶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策略,寻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⑷经验总结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实施进行的保障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遵循的规律性的东西。

⑸个案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差异性,对个别学生、实验班级、某一年级、某一类群体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将成立的韩涛校长挂帅的总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相应建立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牵头的各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我们还将与高等

院校、省市教科所教科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并从理论上给予具体指导,

2.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

3.经费保证: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

1.论文结集、论著出版;

2.音像制品(光盘);

3.现场观摩;

4.总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等。

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⑴学校教育

①教师、学生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

③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措施

④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调查和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如何渗透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⑤在学校、班级主题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题可以是“我为班级、学校建设献一计”、“绿色标语征集”、“班级网页制作评比”、“优秀主题班会方案评比”等等)

⑥关于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内容和实施的优化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内涵目标。⑵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法研究现行德育教育中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因素,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⑶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策略,寻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⑷经验总结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实施进行的保障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遵循的规律性的东西。

⑸个案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差异性,对个别学生、实验班级、某一年级、某一类群体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⑴目标制定空泛。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脱离了学生年龄,心理的特点,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志水平,内容空洞、抽象,缺乏鲜活、具体的教育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

⑵操作方法单一。当前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闭式、灌输式、成人化的单向训练阶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亲自实践,因此,不能将道德知识的掌握有效地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

⑶师生关系紧张。客观存在的升学竞争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师生关系的紧张、对立,甚至是居高临下,使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⑷教育合力松散。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社会上的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给青少年带来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松散,造成了德育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⑴思想、观念、方法陈旧老化。克服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认识,从“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克服狭隘的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形成一个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活泼多样的德育方法,克服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领悟。

⑵目标、内容、形式脱节泛化。德育目标是教育者授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方法、形式以及整个德育的重要因素。一切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一切从学校本身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出发,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真心实意地参与德育活动。

⑶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弱化。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生产对人有着较高的要求,德育和智育等其他教育一样都是潜在的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主要工作,因此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齐抓共管,牢固树立“德育为首”的理念,并将之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第三篇:义务教育工作方案

各中小学: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关乎教育公平、关乎每一个家庭,也是我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根据《xxxx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xxxx省教育厅关于对县级政府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通知》(浙教督室〔xxxx〕2号),特制订本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理念,维护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入推进县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我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督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法履行义务教育职责,确保适龄儿童公平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实现我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公平、优质发展。

二、创建目标

以建立学校均衡发展机制为重点,以提高我区教育优质、均衡为目的,通过xxxx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建,高水平、高质量地发展我区义务教育,为我区在“xxxx”期间创建“xxxx省教育现代化区”打好扎实的基础。

三、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初查阶段。(xxxx年12月1日--xxxx年12月15日) 要求:①相关科室根据标准进行自查,主要是明确差距、提出建议。

②召开第一次协调会议(12月初),研究自查过程 中须协调解决的问题。

2.第二阶段:自评、整改阶段。(xxxx年12月16日--xxxx年1月5日) 要求:①各科室及学校根据差距按相关指标要求进行整改。 ②收集基础档案材料。 ③填写相关工作用表。

④各科室起草相关工作的总结材料。

3.第三阶段:汇总、整理、上报材料阶段。(xxxx年1月6日--xxxx年3月15日前) 要求:①各科室提交各类材料。 ②召开第二次会议。

③完成自评工作用表的整合工作。 ④完成各类台帐的整合工作。 ⑤完成自查自评报告初稿。 ⑥向省市上报相关材料 4.第四阶段:迎检阶段。(xxxx年3月15日---xxxx年6月底) 要求:①做好迎接市对我区的评估检查工作。(3月15 日—4月15日)

②做好省抽查工作的准备。(4月15日—6月底)

(具体由办公室、督导室牵头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他相关科室、学校参与并做好迎检工作。)

四、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加强对创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直属单位相关负责人、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与实施创建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各校也要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组织与实施相关自查、自评、自纠整改工作。 2.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

创建xxxx省教育均衡区是我区全面实施“xxxx” 规划的重要开端,也是我局xxxx年度的重点工作,各校要明确认识创建工作的意义以及创建工作重要性,要发动全体教工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性。 3.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根据xxxx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工作任务(见附表);各科室、直属单位、学校要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在创建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文件精神,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高效率完成任务,扎扎实实推进创强工作。 4.认真自查,重在落实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相关科室、直属单位要切实重视创建过程中的自查工作,对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做好与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力求做到边自查、边整改、边不断完善相关的学校均衡发展机制;学校要通过自查自纠,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和科学的管理体系。

附件:xxxx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创建任务分解表 xxxx年二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 创建 教育均衡区 方案

——————————————————————————— xxxx市xxxx区教育局党政办公室 xxxx年2月22日印发 ——————————————————————————— 附件:

xxxx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创建任务分解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内容 备注

A1 责任落实情况 B1 政府职责落实 县(市、区)政府是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步骤、措施明确,纳入区域教育发展的规划。符合上述要求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办公室

B2 部门职责明确 发改、财政、建设、规划、土地、人力社保、公安、教育和镇(乡、街)政府等责任单位,建立目标责任制,依法履行教育职责。都建立目标责任制,并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办公室

B3 经费保障 近三年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日常公用经费逐步提高,按规定保障城乡学校教师的培训经费,学校维修经费进预算。符合上述要求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基财科 学校

B4 资源保障 有与城乡建设规划匹配的城乡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或者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中有城乡教育设施布局篇章,建立学校(幼儿园)建设与居住区建设相配套的制度,并依规划和依国家、地方有关标准进行建设。学校网点布局合理,班额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符合上述要求的为达标;有低于10%的班级班额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上限,其他都达到要求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基财科 学校

A2 均衡发展机制建设情况 B5 学校帮扶机制 建立帮助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城乡学校互助制度,通过教育集团、结对帮扶等形式缩小校际之间差距。符合要求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普教科 学校

B6 合理的招生机制 有完善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政策措施,择校率控制在5%以下,没有发生择校乱收费现象;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50%以上且措施有力。符合要求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普教科 学校

B7 教师交流机制 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实行校长、教师合理有序交流,新聘任的校长和高级职称教师以及名师至少具有两所学校工作经历,农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不断改善。符合要求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人事科

B8 建立“减负”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各项“减负”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切实遵守6项严格规定,建有6项工作制度。做得好的为达标,做得比较好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普教科 学校

B9 扶持民办学校机制 建立扶持民办学校发展的机制。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学校规范发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建有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制度,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共同发展。符合要求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基财科

B10 保障“三残”儿童普遍接受义务教育的机制 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体系,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基本达到普通儿童少年水平;按规定建立培智学校,或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部(班),建有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合理配置资源教室;按规定配备特殊教育师资;教育经费达到规定要求。做得好的为达标,做得比较好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普教科 学校

B11 扶持困难家庭学生机制 对困难家庭学生做到按规定标准做到“应助尽助”。符合要求的为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基财科 学校

B12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保障机制 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要求得到满足,且义务教育段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达85%以上,民办民工子弟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符合要求的为达标,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达到75%以上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基财科

A3 均衡发展水平 B13 学校建设 所有学校基本达到我省有关建设标准,校舍确保安全,列入2009-xxxx年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中的项目100%完成的为达标,完成95%以上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人事科 学校

B14 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100%具备教师资格;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80%;校际生师比加权差异系数小于0.3;校际学生与中高级教师比的加权差异系数小于0.4。达到要求的为达标,有一项未达到要求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技术中心 学校

B15 数学科学仪器配备 学校数学科学器材配备达到省定配置标准。95%以上的学校达到配置标准的为达标,90%以上达到配置标准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技术中心 学校

B16 音体美劳器材配备 学校音体美劳器材配备达到省定配置标准。95%以上的学校达到配置标准的为达标,90%以上达到配置标准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技术中心 学校

B17 计算机装备与校园网建设 学校计算机生机比达到7:1;校园网实现校校通。95%以上的学校达到配置标准的为达标,90%以上达到配置标准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技术中心 学校

B18 班级多媒体装备 学校班级多媒体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班套比达到1:1。90%以上的学校达到配置标准的为达标,85%以上达到配置标准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技术中心 学校 B19 教学仪器配备均衡程度 校际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加权差异系数小于0.6。符合要求的为达标,小于0.8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技术中心 学校

B20 图书装备 学校生均图书小学达到20册、初中达到30册,新增图书按5元/生·年安排经费。95%以上的学校符合要求的为达标,90%以上的学校符合要求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技术中心 学校

B21 课程开设情况 学校都能开足开齐规定的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且严格按教学进度组织教学;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所有学校符合上述要求的为达标,抽查发现有不超过1/5的学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普教科 学校

B22 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校园环境整洁,安全措施到位(包括“三防”措施),学校设施与教学设备状况良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所有学校符合上述要求的为达标,抽查发现有不超过1/5的学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为基本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督导室 人事科 学校

A4 均衡发展满意度 通过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座谈会,并参考人民群众对教育局工作满意度的测评或行风评议结果。由评估组根据座谈会情况、满意度测评或行风评议情况确定达标、基本达标或不达标。

办公室 注:所有指标都达标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有3项基本达标且没有不达标的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第四篇:治理“教育三乱”工作方案

关于开展治理“教育三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了净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弘扬正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我校教育教学行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永城市教育体育局“十个一”落实及专项检查的文件精神,按照市上级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决定在全校范围内集中开展“三乱(乱收费、乱补课、乱发教辅资料)”专项整治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治理教育 “三乱”活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进 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提高办学理念,将治理 “三乱”纳入治校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教育良性竞争,树立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推进教育行风建设,提升治教治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三乱”的惩处力度,营造全社会自觉抵制教育“三乱”氛围,遏制教育不正之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使学校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治 理“三乱”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提出要求,确保所有工作落到 实处。 组 长:副组长:组员:

2、治理乱收费。重点治理在职教师各类因乱办班、乱辅导、乱

活动行为产生的乱收费。从重处理在职教师自行收费和以学校、学段、 班级、家长委员会、社会办学机构及假借他人名义的收费行为,从严 处理在职教师介绍学生收取回扣及学校以“无偿辅导为幌、行乱收费之实”的行为。坚决禁止以各种名目向学生推销、推荐各种学习资料、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保健用品等。

3、治理乱办班。重点治理学校或在职教师利用学生午休、下午、 放学后或者节假日时间,在校或者租用校外场地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辅 导,在职教师擅自外出兼课。

4、落实责任。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承诺书。在教师中开展“教 学教育新风尚”,真正把纠风治乱工作落实到实处。

5、加强监督。加大对治理“三乱”工作的督查力度。学校设立 “举报箱”对群众举报、家长来信、来访等进行及时处理。对违反 “三 乱”的教师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6、常规管理工作。

(1)各种会议上进行宣讲教育,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周一例会集中宣讲教育,校务例会上宣讲教育。

(2)召开座谈会进行教育落实调查等工作。

(3)家长会上进行宣传教育,传达学校的要求与措施。

(4)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相关人员到教师家里进 行实地抽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拓宽沟通渠道,校务办公室,设立举报箱。

四、方法步骤: 此项专项治理行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动员阶段(2014 年3月3 日至5日)

1、召开校中层以上领导会议,传达文件、制定方案、全面部署。

2、组织教师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要求有关精神传达至全体教职员工。

3、建立组织,明确分工,落实校领导责任。

4、学校向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掌握每位教师遵纪情况。

5、召开重点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的表态性发言。

6、学校组织教师签订承诺书。

7、以学校名义向学生及家长发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就乱补课问题向家长做出公开承诺。

8、在学校大门口醒目处,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公告。公布举报电话、投诉电话,设立举报箱。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4 年3 月6 日至3月10 日)

自此阶段开始,学校组织教师按照方案要求进行自查、自评、自纠,按照边查、边评、边改原则,查找本校乱补课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突出重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解决存在问题。每位教师写出一份心得体会。

(三)监督查处阶段(2014 年3 月11 日至8 月20 日)

1、为保证方案有效实施,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小组将进行检查,采取听听学生汇报、与学生座谈、查工作记录、调查问卷、暗访等方式,进行严查。

2、对重点教师,按学校所报信息到住宅或补课地点拉网式检查,

抽查、 暗访,结合群众举报、电话,深入居民区,有关出租房屋的教室等补习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四)总结汇报阶段(2014 年8 月21 日——8 月31 日)

1、领导小组对学校前三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汇总,对违规的相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对专项治理出现问题的教师,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评选各级各类先进的资格。

3、各校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针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五、责任追究

对存在问题的个人,凡在自查自纠期限内没有及时整改的,一经 查实,予以处理。

1、凡出现带生现象禁而不止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 取消评优评先资格、降低绩效工资等处理。

2、凡教师办班,及时予以制止,如不改正就上报中心校,形成材料后上报市局纪检会。

3、凡任课老师或其他校内人员委托相关人员或社会机构实施教 育“三乱”行为的,一经查实,一律视为本人行为处理。学校考核按 末位处理,并追究责任。

Xxxxxxxx小学

2014年3月3日

第五篇:中学国学教育工作方案

根据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工作要求,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将国学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制订本方案。

一、实施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不会妨碍中国现代化建设,而且还会为之提供丰厚的思想资源,成为现代化赖以生长的土壤。具体讲,国学对于我们今天现代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学有助于恢复文化自信,唤起文化自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国学能够推进我国文化的竞争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三、国学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在学校里开展国学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即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品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也让中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建立道德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并让他们受益终生。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学生的人格修养,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传统美德代代传承。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充满自信、充满朝气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形成人人爱国学,人人学国学的良好氛围,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敦厚善良的心性。

3、通过全面开展国学教育,普及国学知识,建立教育模式,探索育人新径,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成立国学领导小组:

组 长:邱x

副组长:杨x 王x

成 员:马x 胡x 赵x 郑x 全体语文教师。

(二)认真学习,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结合学校实际,将国学教育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思想有机结合,成立国学教育领导机构,要充分利用黑版报、广播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学习国学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让每一位教师都行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积极营造“诵读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培训,走进课堂

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国学教育”培训。聘请专家讲座,发挥语文教师的优势,

每学期安排16节国学课,每周利用一节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10分钟的经典诵读,逐步形成日常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德育处组织检查。

(四)加强课题建设,开展教学研究。

各校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组织国学骨干教师研究讨论,确定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具有特色的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将确定的课题向市教科所申请立项。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互相听课、评课,营造国学诵读氛围。

(五)整合课程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按照《苏家屯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从《中庸》《大学》《老子》《庄子》《史记》《吕氏春秋》《墨子》《孟子》《诗经》《礼记》等历史著作中选取了一些经典的片段,编写了《国学校本教材》,形成各自的教学内容体系。

(六)成立活动小组,丰富课余生活

成立国学兴趣活动小组,拓展第二课堂推进国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

(七)适时评价,科学指导。

建立国学教育评价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据“经典诵读教育”的特性,采取“阶段评价”、“学期评价”、“期末评价”,针对实践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同时,每学期对国学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推广优秀成果。

上一篇:招聘人员岗位职责下一篇:足球社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