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差异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税法差异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快速实施以及税法的不断修订,使得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日益显著。为避免在会计工作中出现混淆,帮助会计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财税工作,有必要对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探究。因此,加强对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分析研究和协调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是现实的需要。

第一篇:税法差异论文范文

会计与税法关于工资薪金的差异分析

摘要: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中首次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又重新作了内外资企业统一的规定,因而导致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差异进一步加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二者今后的发展与融合。

关键词:工资薪金会计准则税法

1新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内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应当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除主要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组成部分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之外,还增加了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首次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准确内涵。

2会计和税法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主要差异分析

2.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准则》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这一规定和新税法上工资的口径基本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明确了税法对于工资薪金的界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关于职工人员方面的认定,会计上所说的“职工人数”包括三类:第一层次,是指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第二层次是指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第三层是指虽然没有订立合同,也不是企业员工,但是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也应当纳入《准则》所说的职工范畴。

税法对此的规定是: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但下列情况除外:①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②已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待岗职工i③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只要符合上述税法所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符合税法所认定的员工范围,企业为其支付的工资均可以据实列支扣除。

2.2职工福利费。对于企业内部设置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属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属于职工福利的各项支出,《准则》采用了据实列支的处理办法。

税法则规定应当按照比例列支,即“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扣除标准,因此将福利费的计提基数由原来的“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现在规定的“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等同于相应提高。

2.3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的原则进行确认。

关于有关保险的税前扣除,《条例》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可见对于保险费,税法强调的是依国家有关规定缴交的可以税前扣除,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税前扣除。

2.4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税法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支出,企业应当分别按照职II资总额的2%和2.5%计提。

税法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实施条例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得到提高。

2.6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以及企业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税法上对非货币性福利,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还存在争议,按照税法及条例规定来看,具体确认与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原则上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不符合规定的可作为福利费项目处理。

2.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職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指的辞退福利。《准则》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员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确认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税法规定: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j等,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

2.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是指除上述各种薪酬以外的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薪酬。从薪酬的涵盖时间和支付形式来看,职工薪酬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从薪酬的支付对象来看,职工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会计上核算的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较广,税法上应仔细鉴别,凡是符合税法规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

的工资薪金支出才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对于这类情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可继续参考执行: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不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雇员向纳税人投资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为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款;从已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项福利支出;各项劳动保护支出,雇员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雇员离退休、退职待遇的各项支出:独生子女补贴: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等。会计与税法关于工资薪金的差异分析

王 珏 李晓红

摘要: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中首次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又重新作了内外资企业统一的规定,因而导致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差异进一步加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二者今后的发展与融合。

关键词:工资薪金会计准则税法

1新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内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准则)中明确指出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应当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除主要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组成部分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传统意义上的薪酬之外,还增加了如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职工薪酬形式,同时明确不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和企业年金,首次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准确内涵。

2会计和税法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主要差异分析

2.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准则》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这一规定和新税法上工资的口径基本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明确了税法对于工资薪金的界定:“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关于职工人员方面的认定,会计上所说的“职工人数”包括三类:第一层次,是指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第二层次是指虽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第三层是指虽然没有订立合同,也不是企业员工,但是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也应当纳入《准则》所说的职工范畴。

税法对此的规定是: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合同工、临时工,但下列情况除外:①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②已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待岗职工i③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只要符合上述税法所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符合税法所认定的员工范围,企业为其支付的工资均可以据实列支扣除。

2.2职工福利费。对于企业内部设置的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所属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属于职工福利的各项支出,《准则》采用了据实列支的处理办法。

税法则规定应当按照比例列支,即“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扣除标准,因此将福利费的计提基数由原来的“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现在规定的“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等同于相应提高。

2.3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的原则进行确认。

关于有关保险的税前扣除,《条例》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可见对于保险费,税法强调的是依国家有关规定缴交的可以税前扣除,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税前扣除。

2.4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税法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支出,企业应当分别按照职II资总额的2%和2.5%计提。

税法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实施条例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得到提高。

2.6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以及企业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税法上对非货币性福利,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还存在争议,按照税法及条例规定来看,具体确认与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原则上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所得扣除,不符合规定的可作为福利费项目处理。

2.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指的辞退福利。《准则》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员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符合法定條件的,应当确认为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税法规定:企业对已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j等,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

2.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是指除上述各种薪酬以外的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薪酬。从薪酬的涵盖时间和支付形式来看,职工薪酬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从薪酬的支付对象来看,职工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会计上核算的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较广,税法上应仔细鉴别,凡是符合税法规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才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对于这类情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可继续参考执行:纳税人发生的下列支出,不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雇员向纳税人投资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为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款;从已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项福利支出;各项劳动保护支出,雇员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雇员离退休、退职待遇的各项支出:独生子女补贴: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等。

作者:王 珏 李晓红

第二篇: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解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快速实施以及税法的不断修订,使得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日益显著。为避免在会计工作中出现混淆,帮助会计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财税工作,有必要对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探究。因此,加强对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分析研究和协调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是现实的需要。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差异分析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资产方面、负债管理方面、收入方面和费用要素等方面的确认和计量基本保持一致。但随着税制的不断改革,导致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逐渐产生差异,并随着国际化的日益加强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进一步拉大了两者之间的差异。为避免在会计工作中出现混淆,帮助会计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财税工作,必须加强对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分析研究,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关系

(一)目的

为了能够明确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最主要的就是对两者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进行分析,首先税法制定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固定资产能够无偿取得财政收入,而会计准则则是为了充分反映出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最终使会计信息使用者符合实际需求。

(二)内容

税法的制定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国家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对纳税行为进行依法管理,同时也可以充分的通过税收政策,对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财富问题进行合理优化,所以税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无偿性特点,而会计准则最主要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自身的会计核算信息真实准确,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准确的判断,这样就能够帮助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会计和税法两者的目的并不相同,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必须向客户收取一定的违约金而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这部分违约金被看作利得处理,并不进入到收入之中,但是在税法上,这部分利得则必须作为价外费用纳入到销售额计算之中。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和税法目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也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发生,显著的变化。

(三)制定机构

尽管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由国家机关统一制定,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对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不同的效果。由于我国宏观调控的策略,在税收法制制定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确保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此会计准则与税法机构之间很难进行协调沟通。

二、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显著差异

所谓的会计准则就是指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处理,而税法原则必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保证税法相关性确定性合理性,满足法律要求,根据会计准则与税法原则之间的显著差异进行比较存在着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确定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相关方面的不同。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所谓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指两者之间对纳税人的纳税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所得税会计方面,纳税人必须要根据发生时段进行纳税,而不是实际确认支付时纳税,这一要求与会计准则方面具有一致性,由于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无法满足权责发生制的实际需求,许多的企业在货物采购的过程中,必须要确认入库之后才可以进行付款,申报抵扣进项税,这样也使得不同企业每一期所缴纳的增值税各不相同,也并不完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纳税。

(二)谨慎性原则

会计准则以及税法之间的谨慎性原则之所以存在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会计风险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例如会计准则必须要确保在面临不同因素时对资产的收益进行准确性评估,不能够出现低估负债的情况,而税法的准确性原则必须要加强对税收收益的合理控制有效,起到反避税的效果,例如在建筑工程中会计准则必须应该对在建工程项目可能达到的使用状态进行分析,并且对可以对外销售的产品或者库存商品根据实际的销售收入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进行抵扣。而税法则必须要严格控制企业存在非法避税的行为,将整个在建工程的运行收入并入到总体收入之中进行征税,不能够直接冲减整个在建工程的项目成本。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自身必须加强坏账计提的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的准备,但是税收制度中,企业自身的财务会计必须要加强坏账,具体准备其他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列支,只有在缴纳一定的所得税之后才能够进行快速调节。

(三)确定性原则

所谓的确定性原则就是指在税务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在缴纳收入和费用的同时必须体现确定性原则。所得税税率必须要有证可循,而递延所得税是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最直接因素。递延所得税是出现暂时性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此在发生交易时,递延所得税可以确保会计能夠根据历史成本基础报告进行分析,根据税法的要求,会计账务中对所采取的核算方式,在进行分配处理时,必须要确认投资所得,也就是说企业自身要想实现当年的收益,就必须在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对第二年宣告分配税法确认时间,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准确核算,不能够存在不确定的问题。税法中明确规定,无论会计企业账务中对投资所采取的核算方式有何差异,被投资企业在会计账务实际做分配处理时,投资方企业必须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实现当年的收益,由于第二年宣告分配为税法所确认的时间,应该在会计准则要求下,必须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度进行核算,而不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

(四)重要性原则

所谓的重要性原则就是指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必须要确保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减小根据规定的业务对经济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充分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案和会计程序,而税法不承认重要性的原则,只根据应纳收入或不得扣除项目进行计算。无论应纳的金额大小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会计准则对过去的重大或非重大会计差错给予不同的更正方法,而税法则根据不重要的原则进行分析。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只有严格根据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才能够确保会计实现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但是税法却并不承认这种融资方式,而直接将销售购入作为两项经济业务基础进行分别的缴税处理。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有机协调策略

根据上述对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在会计准则与税法协调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两者之间实现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协调的主要原则

1.合理性原则

根据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不同的制定目标、规范形式和理论基础等,在实际协调的过程中如果采取强制措施,很容易导致两者之间的融合过于生硬呆板,也无法保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良好发展。为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对会计准则进行重新审视,加强税法的研究,明确两者之间的不足之处,寻找恰当的协调点。

2.成本效益原则

在实际税法和会计准则协调的过程中,必须要准确把握彼此之间的差异,不能够片面缩小差异而简化会计工作,忽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不能够一味的强调差异,导致企业会计核算出现大量的避税和偷税漏税等现象,给税务部门的管理增加难度,会造成财政收入的额外负担加重。

3.实用性原则

在我国税收管理的过程中,税收收入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会计人员和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为了能够保证税法和会计准则的分离效果,最主要的就是循序渐进,结合现有政策法规进行分析,提高税法与会计准则融合的可行性。

(二)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协调的主要思路

会计和税收作为不同的部门,其会计法规和日常管理分别归属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所以在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矛盾与冲突,例如在两个部门同时工作时,所产生的立法和利益取向各不相同,只有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确保政府层面的联系与合作,才能够保证财务部和税务总局之间能够尽可能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充分满足财务报表的报送需求以及纳税基础需求,尽可能保持稅务会计一致性。在会计制度与税法制定过程中,必须有多方面共同参与、反复协调,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向社会公开征集相关的意见,保证多方利益得到有效权衡。在项目起草阶段必须要得到充分论证,由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各个方案进行组织评审,保证实行社会监督权。评审委员会必须拥有一定的否决权,保证评审委员会人员能够代表最广泛的利益。

(三)会计准则必须充分考虑税法的要求

在会计目标制定时,必须认真考虑税务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实际需求。我国的资源配置依然以市场管理为主,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经济杠杆,只有充分体现会计准则的前提条件,保证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才能够有效简化所得税核算。

在会计准则实施时,要充分考虑不同性质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我国现存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大型公司以及中小企业,这些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上市公司必须承认税法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差异,充分考虑税务部门的实际需求,从而有效减少应纳税款,保证企业做到合理避税。通过建立“适度分离”的税会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能够避免因为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不合理的差异造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会计信息的目标主要由税务征管部门对财务报告高度依赖,没有其他途径所需的会计信息,所以大型企业是最主要的信息使用者,会计准则必须要根据责任观为目标,充分考虑税法的相关规定,完善适度融合的税会模式。对中小企业而言,税务部门是最主要的外部信息使用者,所编制的财务报告是为了纳税。为此,必须建立高度融合的税会模式,严格依照税法的相关规定限制会计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有效避免纳税调整。

积极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在会计准则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合理披露,充分全面的展示会计信息。如果企业的各种会计业务无法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完全展示,很容易造成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法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刻理解,也不利于税务机关开展的各种核查工作,所以通过加强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合理发展。

(四)制定税法时必须考虑会计的需求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会计信息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的固定资产磨损和技术上的无形磨损都明显增加,在会计准则计提折旧方面也有着多样化的选择。但是税法中对企业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规定过于死板。税收法规应借鉴会计准则中合理、有效的成分,尽快弥补其滞后的一些规定。例如,税收政策应从保护税本、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保护债权人的角度出发,对资产减值准备予以确认。当然,为防止企业计提秘密准备金,税法可以对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加以明确,以保证税源不至于流失。

税法必须要减少对折旧年限的规定,避免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调节纳税。企业在会计政策变更时及时得到税务机关申请批准或备案,一旦确定以后在规定的年限内不得再次申请变更。

其次税法必须有限度的许可企业对风险进行评估。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风险隐患逐渐增多,采用计提准备金暂不确认收入等方法,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抵御风险问题,减少企业损失。而如果税法在制定的过程中无视企业风险问题,只是保证财政收入,容导致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下降,最终也会严重影响财政收入。

四、结语

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已经客观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使会计准则与税法更加融合,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洁.中外合资企业财务与会计问题的处理建议[J].中国市场,2019(29):136+140.

[2]高苑峰.税法与新会计准则关于所得税处理的差异及协调[J].河北企业,2019(10):54-56.

[3]王永贵.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会计核算与所得税处理探讨[J].财富时代,2019(09):107-108.

[4]国紫璇,鲁丹.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刍议[J].财会学习,2019(25):169-170.

【作者单位: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保山技师学院)】

作者:陈静

第三篇: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问题研究

【摘要】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在目的、原则、规范的内容及发展速度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导致新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产生差异,具体表现在计提坏账准备等8项准备的处理、收入的确认等。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说明,并对差异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以及对差异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企业会计准则 税收 差异

我国关于会计与税收相关问题的研究始于1993年的会计改革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随着改革深入,我国的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关系也由原来的完全统一向分离转变,而且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加剧。21世纪初在美国频繁爆发的重大财务丑闻,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美国税务会计模式的质疑。一时间,会计和税收相关问题在我国也成为会计理论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重点。纵观国内学者对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问题的研究,其核心是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问题。研究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推动税务会计的发展和良性互动,对我国会计准则及税法的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关系比较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现实差异,分别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所得税的分配,即所得税会计。关于第一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并没有大的不同,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义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没有太多的必要。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和一致,不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行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有学者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配,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税跨期分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二、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形成的原因

1、目的不同

税法和会计准则都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但两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税法是为了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对会计准则的规定有所约束和控制;而会计准则是为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2、二者的职能不同

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职能是筹集财政资金、调节经济、监督管理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纳税义务。同时,税收监督是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并主要是通过会计记录进行的监督。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是国家根据经济现状和国家惯例制定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记录和反映的依据,其职能是反映、监督。

3、规范的内容不同

税法与会计准则分别遵循不同的规则,规范着不同的对象。税法规范了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因此,税法与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相同,必然存在差异。

4、发展速度不同

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会计准则的建设进展迅速,促使新准则加快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具有“国际化”的特征。而税法的制定更多的是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进行的,相对会计准则而言,更具中国特色。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的具体表现

1、税法原则与会计核算原则的不同

(1)权责发生制原则。会计准则和税法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上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在所得税会计上,税法要求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这与会计准则是一致的。但增值税会计处理却不完全适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其进项税金抵扣必须先对专用发票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方可抵扣。因此企业每期缴纳的增值税,并不是企业真正增值部分的税金,即并非完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处理。

(2)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8项准备,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准备、风险准备或工资准备等)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必须在缴纳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解释是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时,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损失;税法对谨慎性原则的理解着重强调防止税收收入的流失,更多地从反避税的角度出发。

(3)重要性原则。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原则指的是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而税法不承认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纳税收入或不得扣除项目,无论金额大小均需按规定计算所得。

(4)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2、会计计量和税收法规会计计量的不同

会计计量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资产计价是反映企业主体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而经过一段时期对资产的变动状况和结果加以量化就是收益确认。比如: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使用或销售而收回的价值,会计上该资产是按超过其可收回价值计量的。这时该项资产应视为已经减值,企业就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根据稳健性要求,要求企业计提8项减值准备。说明准则在资产的计量属性上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进行了修正;而税法则不允许除坏账准备外的7项减值准备在税前列支,也就是在应税所得额的确认上严格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四、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产生的影响

1、增加企业负担,造成企业多缴税金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税务处理中的矛盾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多交税金,不利于新会计制度的推广。例如,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用应于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摊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开办费在不短于5年内分期摊入。举个例子,某单位100万元的开办费一次计入了损益,但税法规定必须按5年摊销,每年应摊20万元,会计上当期多摊的80万元要作纳税调整,补交当期所得税80×33%=26.4万元。按道理说,在以后的4年中每年可以调整所得额20万元,调减所得税20×33%=6.6万元。但在实际工作中,税务部门根本不会再转回以前已交的税款,这样企业为了执行会计制度不得不多交所得税6.6万元。

2、增加工作难度,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不断细化和规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使得二者的差异日益明显,给会计工作者增加了工作难度,也增加了企业会计和管理工作成本。同时,不法企业趁机利用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弄虚作假,也给税务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会计核算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快速变化,为符合税法的要求而对某些核算内容规定得过细过死,以至于物价波动、无形资产及人力资源会计等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长此以往,势必会成为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羁绊。

3、不符合效率原则,增加了会计核算和税务征收难度

税收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经济效率就是要求政府课税要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减少纳税人除税收负担以外的额外负担。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大,会计人员不仅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的会计法规,还要不断学习层出不穷的税收法规,稍有疏忽,则可能造成偷税,使企业负担超额税收。行政效率就是要求政府课税时尽量节省税务支出,但差异的存在使得税务人员难以把握会计制度的变化,而许多涉税事项又隐藏在会计事项之中,造成税收难以做到应收尽收。因此,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税务处理中的差异,给国家征税带来了一定困难和麻烦,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给税务部门和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增添了一定的工作难度。

五、协调会计准则与税法关系的措施

对于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既不能一味强求二者的一致,也不能使其完全分离。税法与会计制度适度分离,在不损害会计体系完整和税法原则准确的基础上对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关系进行充分地协调,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对税收收入影响不大、对征管妨碍不大的情况下,税法可以适当地主动缩小与新会计准则在细节上的差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新会计准则)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曾把税法的租赁的分类标准、坏账的计提范围与会计规定统一,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特别对于会计处理已经比较规范的业务,税法需要一方面坚持自身原则,另一方面积极与新会计准则协调。

会计核算应当为税收监管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以减少征税成本,会计准则可以考虑对此类信息规定强制披露的要求,这是对准则进一步完善的构想。这样,因差异导致的企业人为转移、调节利润的逃避纳税行为可以得到有效制止。

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在财务会计外增加税务会计的核算,即按照税法要求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为税务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保证应纳税款的准确性。

在准则应用指南制定过程中,应当多倾听作为会计主体的纳税人的意见,对实务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加以重视。会计准则和税法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所追求的目标应当是一致的。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现有的矛盾加以重视和分析,不要让无辜的企业承受矛盾带来的后果。立法机关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制定会计法律法规时让税务部门参与,在制定税务法律时让会计部门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准则和税法尽可能地合理匹配,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S].2007.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S].2009.

[3] 罗勇、张一波: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及纳税调整[M].会计出版社,2008.

作者:杨金娥

上一篇:电力计量论文范文下一篇:编辑课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