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的历史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明朝后期的历史范文

高三历史唐朝后期的政局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三节 唐朝后期的政局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安史之乱的内容、经过及影响;藩镇割据及其严重后果;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及其主要特点,唐朝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从唐玄宗前期与后期的统治状况,分析唐玄宗这个历史人物,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分析,指出它们都是唐朝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以王仙芝、黄巢起义所体现的平均思想和流动作战的特点,与学过的农民战争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古代农民战争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其主要原因是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同时,开元年间开始的军事举措失当,也是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

2.安史之乱以后,在地方上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政府之间连年混战,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也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3.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是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导致一度称雄世界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4.唐末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这次农民战争所体现的“平均”的思想及流动作战的特点,在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要点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原因

2.安史之乱的经过

3.安史之乱的影响

二、藩镇割据

1.藩镇林立局面的出现

2.藩镇的特点

3.藩镇割据的影响

三、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宦官专权

2.朋党之争

四、唐末农民战争

1.唐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2.唐末农民战争的经过及其特点

3.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唐朝灭亡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一课时,属于标有★的课,不列入考试范围。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二、导入新课:讲述新课前,启发同学回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勾画出盛唐时期,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但强大的唐朝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由盛转衰的历史性变化,安史之乱成为这一变化的转折点。

三、安史之乱一目是本节课重点之一。课文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①安史之乱的原因;②安史之乱的经过;③安史之乱的影响。

1.安史之乱的原因。课文从天宝末年的政治状况和军事部署这两个方面,阐述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

(1)唐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首先概述了唐玄宗后期穷奢极欲,怠于政事,宠爱杨贵妃,任用奸佞,导致政治一片黑暗。

文中小字叙述,揭露了佞臣杨国忠专揽朝政、收取贿赂、媚上欺下、陷害忠良的事例,概括了君昏臣奸、政治腐朽的状况。此内容可建议学生阅读。

课文中文献资料,是《资治通鉴》作者对权相李林甫四点奸恶的总结,教师可对学生略作解释。

(2)军事举措失当。文中分两个层次进行了说明。一是边镇兵力急剧增长,节度使权力过大,完全打破了唐朝初年以关中制四方的军事格局。二是指出唐朝中央所辖军队无战斗力,军备废弛,进一步说明了军事上内轻外重的局面。

文中小字部分,以奸相李林甫意欲长期把持朝政,力主用胡人为边将的严重后果,引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对此段小字,教师可略加叙述,作为教学的过渡。

2.安史之乱的经过:可分四个层次讲述。

(1)让学生回忆初中讲过的安史之乱的起止时间,对755年~763年,应让学生记忆。可适当补充安禄山如何取宠于唐玄宗,献媚于杨贵妃,因而受到信任;指出他屯兵聚粮、走马换将的事实,说明他早有叛乱之心。

(2)利用挂图《安史之乱形势图》,讲述叛军攻占的主要城市:范阳—洛阳—长安。

(3)叛军烧杀抢掠,内部矛盾重重,父子相残。

(4)讲述唐玄宗逃亡成都,略述马嵬驿杀死杨国忠,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的经过;主要讲述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任用郭子仪、李光弼,借助回纥兵平定叛乱的情况。

3.安史之乱的影响。这一内容为讲述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可从四个方面具体讲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1)安史之乱严重地破坏了北方经济。可引杜甫的《无家别》,总结出安史之乱造成了田园荒芜,家破人亡,十室九空的惨状,进一步强调安史之乱的危害。

(2)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诸多的藩镇拥兵自立。

(3)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趁机进扰,周边不宁。

(4)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是北方战乱带来的客观后果,促使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讲完此目后,最好能安排学生对以上四点进行小结、归纳。

四、藩镇割据。这是安史之乱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的。

(1)藩镇林立。安抚叛将,奖赏功臣,增设了大批节度使。教师可利用挂图《藩镇割据形势图》,进一步讲述。

(2)藩镇的特点。课文从政治、经济、地方官吏任免及节度使职务传子或传部将等几个方面,说明藩镇名为唐朝藩镇,实为地方割据势力的本质。

(3)藩镇割据的危害。启发学生根据以上两点总结出: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造成连年混战。它不但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而且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五、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宦官专权。从回忆东汉宦官的概念入手,概述唐朝宦官专权的过程及危害。

启发学生回忆东汉后期宦官专权的情景,然后指出始于唐玄宗天宝后期的宦官专权,其危害甚于东汉。唐玄宗开元后期,唐初宦官不登三品的旧制被打破。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显,之后的李辅国权倾朝野。他卖官鬻爵,结党营私,聚敛财富,鱼肉乡里。后来的宦官,一个胜似一个。唐后期八个皇帝由宦官拥立,两个皇帝被宦官害死。宦官把持了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是一股最黑暗的势力,使唐朝的统治遭到严重的削弱。课文小字部分,可让学生阅读。如时间允许,可对高力士、李辅国的专权事例略加补充。

2.朋党之争。只需给学生指出,它是唐朝后期中央政权中出现的延续四十多年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倾轧,是指代表士族利益的李德裕和以进士门第出身的牛僧孺为代表的两大统治集团的相互斗争。

最后,可概括指出: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都是唐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它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六、唐末农民战争。它从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唐末农民起义的经过、特点及其失败,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1.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唐朝后期严重的土地兼并。讲课中,应将当时土地兼并及官府横征暴敛的情况稍加补充:唐末,大批耕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沦为逃户。统治者又巧立名目,对农民“竭泽而渔”。人们吃盐、喝茶、住房都要交税,甚至庄稼尚未成熟,先要交“青苗钱”。

(2)战祸连年。一百多年来,藩镇之间以及藩镇和政府间为争权夺利的征战,从未停止过。

(3)灾荒年月,依旧催交租税,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此处可补充一例:873年,潼关以东直到海滨的广大地区遇到大旱,小麦只有半数收成,秋粮几乎颗粒无收。入冬,许多人被迫吃树皮,很多人因此饿死。灾情如此严重,官府照样催逼赋税。农民拆房砍树,典妻卖子,连应付税官的吃喝还不够。“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在今山东曹县)天下反”的童谣,在黄河下游流传,预示着农民起义风暴的来临。

2.唐末农民大起义。从起义经过、流动作战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展开了讲述。

(1)王仙芝起义于河南、山东,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

(2)黄巢称“冲天大将军”,进行流动作战,于长安建大齐政权。

讲起义经过,要充分利用挂图《黄巢起义进军路线示意图》,进行直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此图制成有动感的多媒体投影片,利用计算机边放边讲,展示出黄巢起义军由北向南、由南而北,横扫大半个中国的作战路线,突出其流动作战的特点。

(3)唐末农民起义的失败。启发学生思考流动作战有何危害?通过学生回答,得出农民军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的结论。然后教师让学生看书中“王府君墓志铭”图,指出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后,农民军没有乘胜追击,使唐朝统治者得到喘息的机会,组织力量卷土重来。起义军被迫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山东兵败自杀。

3.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要给学生讲清三点:战争的规模、特点;战争的主要作用;农民战争水平的提高。

①历时十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突出特点。

②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让学生注意是瓦解而不是推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③唐末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斗争水平,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所提高。它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均田、均产的革命要求。

4.唐朝灭亡。这里主要讲明唐朝灭亡的时间和藩镇所灭,具体情况下一章再讲。

七、可提示学生注意上述四方面内容的内在联系。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和兵力内轻外重,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到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统治更加腐朽:具体表现在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地方上出现藩镇林立、各据一方的局面。唐朝后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百余年腐败的政治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终于引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唐朝政权瓦解了。

第二篇:2018吉安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历史《明朝的对外关

系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析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属于人教版(2016)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本课的主题是通过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两件史事,使学生认识到明代对外关系政策的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平友好的国家间关系,二是在面对侵略的情况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从而感受我国自古以来作为大国的气度与骨气,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

分析完教材,我来说说对学生的认识。 知识上,初一学生对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有粗浅的印象,知道这两件史事的存在,但没有具体细节支撑,也不能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两件史事。思维上,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能够对历史文本进行初步归纳与解读,并开始有意识地去辩证分析问题,但理性思维仍旧较弱。情感上,学生对这两件史事的发生有着直觉的钦佩与自豪,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细节根据,因此这种钦佩与自豪只停留在感觉层面。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和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图文资料,概括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概况、特点及戚继光鸳鸯阵的优势,提升历史信息归纳收集能力。

通过分析史料、分小组讨论探究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及影响,树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同时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从郑和下西洋的事迹中感受郑和不畏艰辛、大局为重的精神,能够从戚继光抗倭高超卓越的军事智慧中感受其保家卫国的民族情怀,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郑和下西洋。 【难点】

体会戚继光的军事智慧。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图示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来说说教学过程,以践行前面对本课的分析与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了三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采取了创设情境导入法。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在非洲发现明朝工艺品的视频,并提出问题:我国明朝时期的工艺品怎么会出现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呢?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视频创设情景进行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下一步学习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

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本环节分为2个部分,一是针对本课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学习,二是关于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学习。

(一)郑和下西洋

对于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首先,我会先让学生分享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郑和的故事,使同学们对郑和其人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我会提出探究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明成祖为什么会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什么能够下西洋?学生在结合相关史料思考回答之后,我会加以总结帮助学生认识到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郑和的个人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二是郑和出生于回族家庭,受家庭的影响,有丰富的航海知识经验;三是郑和对朱棣的忠诚。此外,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建文帝,及当时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及造船技术,这也是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法,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从而掌握这一重点知识。

接下来我会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特色,通过图片和材料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特点。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郑和航海图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航程和经历的国家地区等信息,从而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并归纳出“航程远、次数多”的特点。再比如通过观察郑和的宝船图片和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可以归纳出郑和船队“规模大、分工明确”的特点。

在了解完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特点之后,我会通过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郑和下西洋场景表演,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观场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使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激励他们为国家复兴而努力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最后,我会展示相关史料,组织学生进小组讨论思考: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和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在学生组织讨论后,我会进行必要的总结,帮助学生从经济、政治、国际关系、航海等多种角度总结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从而挖掘历史表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史料分析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戚继光抗倭

对于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学习,首先我会播放相关纪录片,引导学生直观了解倭寇的概况及其肆虐的表现。之后我会补充关于戚继光的相关材料及其来到浙江前线准备进行抗倭的相关史实,通过表格对比敌我双方的实力,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戚继光面临的严峻困难和挑战。接下来,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戚继光练兵的具体实践,比如招募新兵、训练新兵、研究新型战法等,归纳戚继光抗倭的特点,感受戚继光的军事智慧,并且为之后理解戚继光抗倭的胜利奠定基础。

之后我会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了解戚继光的抗倭过程及其辉煌战绩。在这一过程中我会着重对戚继光的鸳鸯阵进行介绍,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及观察后人还原的历史场景,

能够分析出来鸳鸯阵的巧妙之处在于充分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回避了我方因地形产生的军事劣势,可攻可守,从而更加深刻直观地感受戚继光的军事智慧,也能够体会到在这智慧背后戚继光保家卫国的决心。

最后,我会向学生提问:在你们心中,戚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通过提问,完成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抗倭寇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绩,赢得了当时以至后世人民的称颂。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

在小结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对比郑和与戚继光这两位历史人物,总结明朝对外关系的特点,从而锻炼学生历史对比的能力,并且提升宏观把握历史的能力。

2.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课下收集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设计意图】开放式的作业设计,更能够提高大家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同学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来。同时也能让他们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加深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历史课程的特点,我采取了提纲式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条理清晰。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考官!

第三篇:高一历史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第一章第六节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形成;三河镇大捷;太平军再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军;安庆失陷和陈玉成就义;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功绩、性质和特点。

2.能力培养

(1)本课历史故事和分析问题的内容较多,可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讲解,达到锻炼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使他们拥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思想认识

(1)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反抗、自强不息的民族,而对本国反动势力的统治和外来侵略,农民阶级勇敢地承担起抗争与探索的重任,并为之顽强战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2)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突出体现了小生产者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说明在近代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京变乱;保卫太平大国的主要斗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功绩。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幻灯片(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设计好);太平天国“天王府”图;《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等。

学生:提前预习:掌握教学目的中的基础知识。课下讨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资料:可阅读唐浩明编著的小说《曾国藩》。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使学生初步具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知识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本课内容可提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搜集资料进行整理,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具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拥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他们搜集到一些小历史故事时,可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讲解;当他们对某些观点提出不同观点时,都可到课上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时,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唯物史观: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上课前大屏幕展示本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问:太平天国建立后它的革命纲领是什么?它的革命目标又是什么?

○答:《天朝田亩制度》是其革命纲领,太平天国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下面大家请看这幅图(大屏幕展示:“天王府”图):这座飞檐斗拱、富丽堂皇的建筑就是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的府第,它是在原都督府的基础上,几经扩建而形成的。此外,其余各王在天京均建有自己豪华的王府。大家想一想,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它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的行为、思想已与建国初期背道而驰,在未完成反清大任之际,他们已日益滋长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这不仅使太平天国的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而且会使昔日情同手足的举事兄弟之间不断产生矛盾,只能有难同当,不可有福同享的小生产者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暴露。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现象会日渐疏远群众,涣散军心,于是断送了大好的革命形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平天国后期由盛转衰,以致最后灭亡的这段历史。

【新课教学】

第六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板书)

一、天京变乱 1856年(板书)

(问)同学们课前预习本国教材,课上讨论天京变乱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变乱后洪秀全重整朝纲的措施。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作必要的补充。

1.天京变乱的原因。(大屏幕)

定都天京后,特别是随着北伐、西征、东征的进行,使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全盛,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贪图享受的腐朽思想日益滋长。

洪秀全日益陶醉于“爷、哥、朕、幼坐朝廷”、“父子公孙同显权”之中。天国上下制定了繁缛森严的等级制度,昔日的“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朴素平等思想,几乎荡然无存。这种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不仅破坏了当初领导集团之间、将士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导致领导集团个人权欲的恶性膨胀,最终酿成天京变乱。

2.天京变乱的经过及影响。(大屏幕)

有关天京变乱的经过,可由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到讲台演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变乱过程,教师可运用大屏幕分步展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辅助学生讲解。

天京变乱的后果突出强调三点:(1)力量受损: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互相猜忌,大批骨干被杀或出走,损失了干部,又削弱了军事力量,造成“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为清军的反扑提供了可乘之机;(2)形势危急:清军再建江北、江南大营。(3)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前期的积极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阶段,在此之后太平大国运动没有被很快镇压,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一时抽不出更多的军队“围剿”太平军。

3.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大屏幕)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的情势十分危急。为此,洪秀全先是自己总理朝政,继而于1858年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为军中指挥,随后又册封其为英王、忠王;1859年又册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新领导集团的形成,使太平天国暂时渡过了危机,曾再破江北、江南大营,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已出现的颓势。

总理朝政之后的洪仁玕,为扭转天国已出现的颓势,重振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这是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治国方略,其内容和特点我们在下一节中还要具体学习。但由于各种原因,《资政新篇》没有实行。

二、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

(大屏幕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提问)面对太平天国此种局势,假设你是太平大国的领导你会如何采取军事行动? 此时,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对任何回答不给予否定,因为一旦予以否定,都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假设学生回答与教材相差太远,教师加以引导:看一看当时的太平天国领导是如何应对的?或者帮助其分析当时的形势,面对内外危机,洪秀全已解决内部的危机,重建了新的领导机构;外部危机是:清政府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天京陷入包围之势,如何解决呢?可引导学生回忆,当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什么要进行西征和东征? (学生答)西征的主要目的是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看“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天京(南京)居于长江下游,湘军主帅曾国藩曾经说过:“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领而下,乃能成功。”当初太平军之所以如破竹之势攻占天京,正是由于它先攻取了长江中游的武昌、安庆、九江等重要城市,然后顺江而下。天京事变之后,清军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后,又于1858年夏,湘军攻陷九江,天京更加危急。因此太平天国领导人在此危难之际,自知天京上游地区安危的重要性。太平天国初期进行东征则是为了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语,因此对浙江一带的争夺和经营也直接影响着太平天国能否继续发展。由此大家可以设想,在太平天国后期为生死存亡而斗争时,重点应放在何处?下面大家通过预习之后,归纳太平天国后期军事斗争的主要史实。

1.解天京之围

(1)再破江北大营 1858年 陈玉成 李秀成(大屏幕) (2)三河镇大捷 1858年 陈玉成 李秀成(大屏幕)

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是扭转颓势的关键,这两次决定性战役的胜利,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基本上制止了敌人长驱直入的进攻。

(3)再破江南大营 1860年 洪仁玕 陈玉成 李秀成(大屏幕)

(大屏幕展示:洪仁玕平定江南大营的计策)依洪仁玕的计策,李秀成率兵先袭杭州,待江南大营清军分兵救援之际,火速回师与陈玉成等汇合,合力攻打江南大营。此计为“三十六计”之中的“围魏救赵”之计。这样,平定江北、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天国运动从低谷中走出,又有了一些发展。当然,从总的局势来看,太平天国再也无法回到天京变乱前飞跃发展的时期了,而且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太平天国的形势更为严峻。

此后,清朝统治集团也调整了内部关系,重用曾国藩,借助湘军镇压太平天国。 2.向东拓展,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大屏幕)

太平天国攻破江南大营之后,清军统帅和春向东逃窜。李秀成穷追不舍,和春自杀。李秀成乘胜率军东征苏南,连战连捷。李秀成指挥太平军继续东进,一直打到上海近郊。进军苏南,给清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在进攻上海的战役中,由于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的重要据点,外国侵略者公然直接参战,从此,太平天国勇敢地肩起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重任。

3.安庆保卫战 1861年(大屏幕)

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的时候,湘军再次包围安庆。经过几个月的激战,太平军未能击退湘军,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由于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不久,英勇就义。

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军势、军威大损,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也就结束了。

(提问)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与前期的斗争有什么本质区别? (回答)纵观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与前期相比总的特征是始终处于防御的阶段。无论积极的还是被迫的,都与前期军事斗争目的有了本质的区别。这些斗争,(1)从区域上看,主要集中在天京的上游和江浙一带。(2)从军事力量来看,既有陈玉成、李秀成的联合作战,又有他们各自相对独立的战斗,陈玉成主要在天京上游地区作战,李秀成主要在江浙一带与敌周旋。(3)从作战对象看,有同清军的作战,也有同湘军等汉族地主武装的作战,还有同外国侵略军的作战。同学们在归纳时,可根据不同的视角和标准予以概括,以使知识条理化。(4)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斗争中,太平军遇到了以往农民战争从未遇到过的现象──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共同镇压农民军。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

1.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陷落 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大屏幕)

1861年,曾国藩统筹苏浙皖赣四省军务分三路进攻太平军。由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围攻天京,如铁桶一般。天京城内的将士与清军打持久战,由于太平军的顽强抵抗,使湘军久攻不下。到1864年6月,天京城内只有3万人,除居民外,太平军不过万人,能守城战斗者不过三四千人。7月3日,地保城失守,敌军居高临下,整日炮轰,并加紧挖掘地道,埋炸药破城。19日,湘军炸塌城墙,蜂拥而入。守城的太平军高呼:“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与敌人展开寸土必争的巷战。许多太平军将士坚守房屋,用枪炮不断轰击敌人。就是到了无法再守的时候,他们毅然点燃炸药与敌人、与天王府同归于尽,为天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守卫天京的太平军,给清军以重大杀伤。担负攻城主力的清将朱洪章后来在回忆这场战役时,心有余悸地写道:“不易当年克此城,今朝却是信伤神。精兵四百遭全灭,壮士三千只半生。”(大屏幕展示)

湘军攻占天京城后,曾国藩给清廷的一份奏稿中也写道:“„„与悍贼拼死鏖战之苦,实为久历戎行者所未见。„„自六月初一起,令各营轮攻,伤亡极多。„„如是半月,未尝一刻稍休,肉搏相逼,损伤精锐,不可胜数。总兵陈万胜、王绍羲、郭鹏程素称骁将,数日之内,次第阵亡,尤堪悯恻。”(大屏幕展示)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太平天国将士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就如同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就好像亲眼看到太平军的将士们与天王府同归于尽的壮烈场景。

这么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在教材中找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性质、历史功绩等。

2.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特点、失败原因及意义(大屏幕)

教师授课此内容,教学方法与对教材的处理深度,都应视任教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而定。在学生学业水平较一般的班级,可采取以教师分析为主,允许学生插言补充,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思维。在学生基础较好,学生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法。在讨论(或自由插言)中,如果有的发言能提出教材未列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有史有论,就应当予以鼓励;而对一些立论偏颇,或过于空泛的发言,则应以启发、诱导的方式,把他们引上正轨。

在分析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性质特点、历史功绩诸问题时,教师都须始终注意扣住下列两点:一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处的时代;二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属性。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抓住这两点来分析其成败,较易把握。

如时间有空余,教师也可运用大屏幕将如下问题展示,让学生阅读并展开讨论,加深理解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历史意义及其性质。

1.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我国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如果没有中外反动势力的相互勾结,太平军就会改写自古以来农民屡反屡败的历史。因此,太平天国运动留给我们太多的惋惜。”你如何看待材料中的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2.太平天国运动既承担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又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这充分说明近代的农民阶级已完全不同于古代的农民阶级,他们不仅是先进的阶级,而且完全有能力完成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上述讨论题参考答案: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首先,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所不可克服的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所导致。定都天京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成员,已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起义初期朴素的平均、平等思想,代之以各种腐朽的封建思想。兴建豪华王府,制定森严的等级制度,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和致密于繁缛的宗教义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天京变乱发生的必然。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中国社会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封建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未诞生,产生于外商企业中的无产阶级人数极少,远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总之,当时的中国尚未产生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尚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即使太平天国胜利,也只会演化成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第三,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对太平天国的联合镇压,是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一大特征,它只是太平天国覆亡的重要客观因素,并非决定因素。

可见,太平大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这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决定了他们在思想上提不出科学的理论,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保持内部团结,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它的失败只能证明列宁“农民阶级无法通过自身来解放自己”观点的正确,也只能证明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近代的农民阶级与古代的农民阶级一样都是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小生产者。他们具有相同的阶级属性和特点。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完全是时代之使然。脱离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特征,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的农民战争绝无本质之区别。

至于《资政新篇》的提出,我们除了了解时代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提出者──洪仁玕。1852年发动起义失败的他,在清廷的追捕下,辗转来到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在那里,他学习和研究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加上身边环境熏陶,已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影响。此时的洪仁玕已不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较为准确地说他应是一个初步资产阶级化了的农民,他的思想已不再完全代表农民阶级。因此,我们决不能以他来作为代表去比较近代农民阶级与古代农民阶级。更何况《资政新篇》迫于当时形势,根本就未实施。退一步讲,即使《资政新篇》在天国得以推行,亦会大打折扣,面目全非。因此,我们认为它的提出,反映了强劲的资本主义世界潮流的影响。

【本课小结】

通过对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必须由先进的阶级进行领导,先进的革命纲领进行指导,但在当时先进阶级还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时,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阶级勇于承担反封的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群众的创造,就不会有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篇: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 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等加 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 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在政治上的表现。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髙学生运用辩证的两点论 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无论从内容还是影响 看都是很复杂的,加之学生对“八股文”缺乏感性认识,更不易理解。需 要教师设计直观、通俗、有效并带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明朝疆域图、“锦衣卫”印、反映明朝厂卫制度的资料等相关多媒 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以元末农民起义的背景故事,引出“明朝的建立”这一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 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 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了东南各 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 就是明太祖。

1

3.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4.【提出问题】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 皇帝还有谁?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5.【提出问题】“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一般要采取哪些措施来 巩固统治?”通过学生回忆,引出“朱元璋强化皇权”这一内容。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改革行政机构:取消地方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直属中央,还 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央废除丞相制 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分散兵权,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 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1)在学习“设三司,废丞相”这一措施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 材,并提出问题:“明朝加强君权的政治措施有哪几方面的内容?”学生回 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 理朝政;分散兵权。”并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或先引导 学生回忆元朝行省的特点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的相权威胁君权的史 实,再总结得出“这些措施意在防止大权旁落(地方威胁中央、相权威胁 君权)加强君主权力”的结论。

(2)【提出问题】明朝初年对地方和中央机构的改革有何利弊?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明朝政治制度的改革有利于皇帝权力的加强,在 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简化办事流程,提髙行政效率的作用,但是造成皇帝 权力过大,一旦失误,无人敢问责的现象。

2.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1) 多媒体展示: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 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 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 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出了一身冷汗。

(2)【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对社会造成了 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

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 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 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命题特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四书:《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体特点:只能分为八个部分。

1.在学习“科举考试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必须化繁为简,化 难为易,用尽量通俗的语言解释“四书” “五经”“八股文”等概念,例如可摘录一篇典型的八股文请学生阅读,使其对“八股文”有相应的感性认 识。对于“八股取士”造成的影响,教师可组织课堂讨论,并利用教材“动 脑筋”思考题,力争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八股文的作用。

2.【提出问题】实行“八股取士”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 有何危害?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八股取士”造成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 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四)经济的发展

1.明朝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等。

【思考】为什么要引进这些作物品种?

因为它们的成熟周期短、产量高。解决了粮食紧张的问题。 2.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是明代 丝织业的中心)、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品经济活跃:①北京、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另有数十座 较大的商业城市。②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其中徽商、晋商最为著名。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

第五篇:《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

课程目标: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明朝建立,废除丞相加强君权,设锦衣卫和东厂,八股取士,靖难之役,迁都北京。通过对“明朝前期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君权的权力”的探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 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①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编排历史剧,加深学生对八股取士危害的认识。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民族国家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开始。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课前准备:

①编排历史剧。②制作POWEPOINT。③读《儒林外史》。 教学过程

导入:有一个故事,明朝国子监宋讷某日独坐生气,面有怒容。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照实说了。明太祖叫人把检校(厂卫特务)偷着给他画的像给他看,宋讷大吃一惊。这故事说明明时特务十分猖獗,无孔不入,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正文: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师:取代元朝是哪个朝代?(明朝),那么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学生思考)

生:元朝政治腐败、灾荒不断,导致农民起义,结果政权被推翻。

师:那么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指导学生看书)

生: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都城在南京。 幻灯:介绍朱元璋资料

师:请同学们回忆南京城名称的变化(让学生思考 ) 生:吴——建业

东晋、南朝——建康

元——应天

明——改名为南京

师:明王朝建立以后,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的呢?(指导学生看书并思考上述问题) 师生归纳:①改革机构 ②设立特务机构 ③八股取士

师:明太祖是怎样改革地方和中央机构的呢?

生:①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要求学生说出三司的名称及职责)。②中央:废丞相,设六部。(说出六部名称) 师: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地方威胁中央,相权威胁君权)由三司和六部处理地方和中央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从中央到地方,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君权空前加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为了使明王朝长治久安,明太祖还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构。(指导学生看书80页第二节和最后一节),然后提问: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职能、特点是什么? (先由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再归纳:特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职责:兼管侦察、审讯任务,监管官吏和人民) 指导学生看书小字部分,加深理解明特务活动的猖獗。 师: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又一表现是“八股取士”。 (结合书中“动脑筋”从不同角度认识八股文的作用。) 幻灯:展现顾炎武一段评八股文的文章,着重认识它的危害性。说明这是明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表现。 教师可讲有关这一方面故事,如范进中举等加深对它的危害 的认识。(或由学生表演该剧)

二、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首先提出思考:为什么会发生“靖难之役”,朱棣为什么获胜?(然后指导学生看书,之后回答该题)

师生共同归纳:①建文帝为加强君权实行削藩,引起皇室矛盾激化而爆发。②建文帝懦弱迂腐,将帅无能,失去战机,燕王势力强大,先发制人,精于谋略,善于用人。 紧接着提问:明成祖为什么样又要迁都和削藩呢? (主要是加强边防,巩固君权方面考虑)

最后师生共同解决书后的“活动与探究”第

一、二题。 评价策略 个人档案法

上一篇:免费的离职证明范文下一篇:某酒店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