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提升工程典型材料

2023-04-21

第一篇:乡镇提升工程典型材料

乡镇典型事迹材料

在距县城68公里的xx西部山区,有一个民风淳朴的美丽地方。这里,青山环绕,天蓝水碧,地灵人杰;翻开《xx县志》,这里英贤辈出,人才荟萃;著名的“xx四髯”有“三髯’’(何**、谢**、姜**)出生在这里,伟人的功勋伟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奋勇拼搏。这里,就是xx,著名的革命老区。

近年来,xx乡党委、政府思发展、谋发展,克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等困难,调农业,兴工业,建集镇,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在伟人故里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新篇章。2000年至今,xx先后获得“六好乡镇党委,四好领导班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平安乡镇、计划生育模范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等众多的荣誉。特别是经济工作超速发展,从2000年的完成税收60万元到~年完成234万元,四年翻了近四番。

一、抓班子建设,带一流队伍

一个单位的兴衰荣辱,一项事业的成功失败,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思想过硬的领导班子。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xx的领导班子正像这开足马力的火车头,驾着时代风云,在改革发展的潮流中迅跑。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务实,公正廉洁,受群众拥戴是xx班子的显著标志。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基本上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上任伊始,就坚持下基层,广集~,倾听民声和群众打成一片,并集体研究分析,提出了“以工业化为主导,城镇化为依托,产业化为策应,开放为主战略并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思想常交流,感情常沟通,工作常通气,决策常商量,这是xx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形成的一种风范。他们形成了班子成员上班自觉碰头研究工作,下班学习、交流的工作习惯。班子成员间没有隔心话,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不搞个人说了算,要求干部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要求干部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在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干部的作风是经济发展与各项作工作的关键。~年,新办公楼竣工交付使用后,乡机关适时提出了“建学习型机关、创服务型政府”的工作理念,~年上半年,党委、政府不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健全了21项机关制度,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严格干部考评考核制度,明确“班长带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入党为什么 、为民干什么、离职留什么”的大讨论,给每个干部换置了新的办公桌椅,制作了桌牌,实现了规范化,通透式办公,既改善了办公条件,又换发了干部精神面貌。由于领导班子处处想在先,干在前,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也使干部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忙有了忙样,闲有了闲样”,精神十足,领导指向哪里,干部冲向哪里,白天黑夜的干不讲价钱,从不懈怠,个个坚守岗位。

二、依托资源,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

在发展民营经济上坚持“扶、引、优”的方针,对企业主做到“三个保证”。即制度上保证人员到位,服务上保证优质,地位上要保证提高。xx乡为全省有名“量具之乡”,量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本地**行业的优势,大力扶持发展**企业,通过开展企业发展跟踪服务活动,落实重点项目全程服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乡**行业蓬勃发展。~年开始,xx三家**企业开始投入资金进行技扩改,~年发展到顶峰,**量具厂征地15亩,增加投入850万元,拟建成xx西部最大的量具生产企业,产值由去年的1000万元增至今年的1500万元;**机床厂征地6亩,加大投资550万元,实现年产值达500万元;**工贸公司新增投资350万元,规模进一步扩大;xx**厂今年增加技改资金150万元,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行业投入技扩改资金达到1550万元,为历史之最。~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 9800万元,工商各税350万元,新增固定资产投入1800万元。全乡工业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三、突出山区特色,调整农业结构。

农业在山区,如果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方法种植粮食作物,不充分发挥土地的作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响应中央的各项农村政策,全乡大力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走农业特色化、多元化的道路,充分发展农业产业。针对乡情,乡党委、政府在多方考察分析后,定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方向,在稳定粮播面积、积极发展种植优质稻的基础上,逐步优化产业结构,牲猪养殖、药材种植等传统项目得到巩固和发展,特色种养业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年底,全乡共有小水果基地4000亩,中药材810亩,葡萄200亩,板栗1200亩。全乡每年可出栏牲猪40000头,稻田养殖鱼苗2500亩,引进了七彩山鸡、白玉蜗牛、蜜蜂、果子狸、河南鼠、甲鱼、青紫兰兔等10多个养殖品种。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人平年增收450元,乡特色化、多元化、区域化布局的农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四、狠抓管理,加快集镇化建设步伐。

以“改旧貌、造新区、建新镇”为目标,坚持以“搭框架,重绿化,强管理”的集镇建设思路,突出抓好集镇硬软件建设,初步建成一个颇具规模、洋溢着现代气息的行政办公区域,新区建设带动了集镇土地的开发和集镇服务设施的完善和发展,集镇全面接入有线电视网络、宽带互联网,疏通公路两侧下水道,完成集镇电力线路改造,购置了集镇路灯,新机关绿化工作更是获得了**市园林式单位的称号,集镇功能进一步增强,品位进一步提升,人气更旺了。

五、以项目工程为载体,不断改善基础设施。

一直以来,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困扰xx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特是别交通不畅,信息闭塞是导致经济发展不起来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利用项目工程建设,用融集民资与引进外资相结合方法,大搞各项建设,成效明显。~年投资300多万元`完成**公路7公里水泥路面硬化,有效的改善了xx的交通状况,投资300多万元新建机关办公大楼并实现机关整体搬迁,为机关干职工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投入100多万元整修*水、*江两河河堤河坝,使两河更好的服务农业发展。~年完成项目工程建设8个,借谢**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契机,投资40多万元对谢**故居进行了全面修缮,投入资金30万元新建**学校教学楼,xx敬老院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并投入使用,实际用资25万元,双孢菇种植项目启动民资30万元,**加油站

第二篇:文明乡镇典型材料

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建设一流文明乡镇

xx镇位于章丘市中部,辖xx个行政村,xx万人,xx万亩耕地,总面积xx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200强乡镇和济南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争创文明乡镇为目标,在专心致志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切实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高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抓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及有关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了主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具体工作部门,形成了自上而下,有组织、有系统的领导机制。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总揽全局,在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中,把精神文明软硬件建设有机的融入到创建目标责任书中,制定量化考核目标,实行半年初评、年终考核总评,使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了四纳入:即纳入镇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一把手的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镇村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镇村两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了全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环境建设,营造文明氛围

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以规划为龙头,以要素聚集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全面实施环境带动战略,整体提升我镇城建工作水平。近年来,投资200万元,规划建设了xx广场和xx广场,投资400万元,硬化了锦川路、沙埠路等17条镇村主要道路,硬化面积200000平方米,投资80万元,实施城区亮化工程,新安装路灯200盏,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城区自来水管道改造,新建高标准垃圾池18处,栽植各类树木2万株。优化了城区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为适应农民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的要求,我镇在全镇上下掀起了环境综合整治的高潮,累计出动车辆400台次,清理清除积存垃圾200吨、捡拾白色垃圾800公斤,清理农村街道乱堆乱放杂物660立方。新建镇垃圾填埋场一处,对农村“三大堆”、“一大台”进行了集中清理,对小猪圈、小厕所、小垃圾堆、小柴草堆进行了定点归位,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抓道德建设,树文明新风

为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镇以“建文明乡镇,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紧紧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位、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弘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道德知识,在全镇发放《公民道德实施纲要》5000份,粉刷各类标语200余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了全镇公民道德建设较高的深入开展。

围绕公民道德建设,我们认真开展了三大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在镇机关及村两委开展了“三个代表”集中学教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率先垂范,恪守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二是在全镇开展了以“学法、知法、守法”为主题的法制大课堂活动,组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集中开展了《刑法》、《合同法》、《交通法规》教育,培养干部群众树立法制观念和公民道德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在全镇农户中组织开展了“家家学道德规范,户户习精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各村根据本村实际,针对存在问题,健全各项制度措施,狠抓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采用道德评议的形式,表扬讲道德、树新新的典型,对不道德、不文明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促进了农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四、抓载体建设,树良好村风民风

近年来,我镇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角度出发,以改善居住环境,普及科学和市场经济知识,活跃文化生活,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村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村”、“文明一条街”、“文明户”创建活动,对“文明户”创建工作,采取村党支部、村委会推荐、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公平、公开、公正地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年终给予挂牌表率,群众踊跃参与评选,争当文明户的热情进一步高涨,2002年全镇共评出各类文明户2000户,参评率达95以上。

在创建文明一条街和文明村过程中,我们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丰富内涵、健全管理,紧密结合“五好”支部创建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经济等中心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农民素质教育,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全镇上下呈现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积极参加集体公益事业和团结互助的可喜局面,截止目前

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建设一流文明乡镇

xx镇位于章丘市中部,辖xx个行政村,xx万人,xx万亩耕地,总面积xx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200强乡镇和济南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争创文明乡镇为目标,在专心致志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高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抓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及有关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了主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具体工作部门,形成了自上而下,有组织、有系统的领导机制。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总揽全局,在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中,把精神文明软硬件建设有机的融入到创建目标责任书中,制定量化考核目标,实行半年初评、年终考核总评,使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了四纳入:即纳入镇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一把手的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镇村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镇村两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了全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环境建设,营造文明氛围

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以规划为龙头,以要素聚集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全面实施环境带动战略,整体提升我镇城建工作水平。近年来,投资200万元,规划建设了xx广场和xx广场,投资400万元,硬化了锦川路、沙埠路等17条镇村主要道路,硬化面积200000平方米,投资80万元,实施城区亮化工程,新安装路灯200盏,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城区自来水管道改造,新建高标准垃圾池18处,栽植各类树木2万株。优化了城区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为适应农民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的要求,我镇在全镇上下掀起了环境综合整治的高潮,累计出动车辆400台次,清理清除积存垃圾200吨、捡拾白色垃圾800公斤,清理农村街道乱堆乱放杂物660立方。新建镇垃圾填埋场一处,对农村“三大堆”、“一大台”进行了集中清理,对小猪圈、小厕所、小垃圾堆、小柴草堆进行了定点归位,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抓道德建设,树文明新风

为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镇以“建文明乡镇,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紧紧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位、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弘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道德知识,在全镇发放《公民道德实施纲要》5000份,粉刷各类标语200余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了全镇公民道德建设较高的深入开展。

围绕公民道德建设,我们认真开展了三大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在镇机关及村两委开展了“三个代表”集中学教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率先垂范,恪守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二是在全镇开展了以“学法、知法、守法”为主题的法制大课堂活动,组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集中开展了《刑法》、《合同法》、《交通法规》教育,培养干部群众树立法制观念和公民道德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在全镇农户中组织开展了“家家学道德规范,户户习精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各村根据本村实际,针对存在问题,健全各项制度措施,狠抓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采用道德评议的形式,表扬讲道德、树新新的典型,对不道德、不文明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促进了农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四、抓载体建设,树良好村风民风

近年来,我镇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角度出发,以改善居住环境,普及科学和市场经济知识,活跃文化生活,倡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村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村”、“文明一条街”、“文明户”创建活动,对“文明户”创建工作,采取村党支部、村委会推荐、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群众民主评议的形式,公平、公开、公正地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年终给予挂牌表率,群众踊跃参与评选,争当文明户的热情进一步高涨,2002年全镇共评出各类文明户2000户,参评率达95以上。

在创建文明一条街和文明村过程中,我们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丰富内涵、健全管理,紧密结合“五好”支部创建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经济等中心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农民素质教育,提高群众思想觉悟。全镇上下呈现出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积极参加集体公益事业和团结互助的可喜局面,截止目前[page_break]全镇涌现出市级文明村个,建成文明一条街5条。

我镇在创建文明乡镇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距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步我们决心以“争先进、创一流”为目标,团结奋进,争优创先,使我镇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把我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而努力。

第三篇: 文明乡镇典型材料

与时俱进 求实创新 建设一流文明乡镇

xx镇位于章丘市中部,辖xx个行政村,xx万人,xx万亩耕地,总面积xx平方公里,是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200强乡镇和济南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争创文明乡镇为目标,在专心致志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镇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高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抓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为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及有关单位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了主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具体工作部门,形成了自上而下,有组织、有系统的领导机制。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总揽全局,在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中,把精神文明软硬件建设有机的融入到创建目标责任书中,制定量化考核目标,实行半年初评、年终考核总评,使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了四纳入:即纳入镇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一把手的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镇村干部实绩考核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镇村两级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促进了全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环境建设,营造文明氛围 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以规划为龙头,以要素聚集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全面实施环境带动战略,整体提升我镇城建工作水平。近年来,投资200万元,规划建设了xx广场和xx广场,投资400万元,硬化了锦川路、沙埠路等17条镇村主要道路,硬化面积xx00平方米,投资80万元,实施城区亮化工程,新安装路灯200盏,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城区自来水管道改造,新建高标准垃圾池18处,栽植各类树木2万株。优化了城区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城区综合服务功能。

为适应农民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的要求,我镇在全镇上下掀起了环境综合整治的高潮,累计出动车辆400台次,清理清除积存垃圾200吨、捡拾白色垃圾800公斤,清理农村街道乱堆乱放杂物660立方。新建镇垃圾填埋场一处,对农村“三大堆”、“一大台”进行了集中清理,对小猪圈、小厕所、小垃圾堆、小柴草堆进行了定点归位,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抓道德建设,树文明新风

为进一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镇以“建文明乡镇,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紧紧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位、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弘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向群众宣传道德知识,在全镇发放《公民道德实施纲要》5000份,粉刷各类标语200余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提高了群众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了全镇公民道德建设较高的深入开展。 围绕公民道德建设,我们认真开展了三大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在镇机关及村两委开展了“xxxx”集中学教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xxxx”重要思想,率先垂范,恪守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二是在全镇开展了以“学法、知法、守法”为主题的法制大课堂活动,组织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集中开展了《刑法》、《合同法》、《交通法规》教育,培养干部群众树立法制观念和公民道德观念,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在全镇农户中组织开展了“家家学道德规范,户户习精神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各村根据本村实际,针对存在问题,健全各项制度措施,狠抓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采用道德评议的形式,表扬讲道德、树新新的典型,对不道德、不文明的人和事进行批评教育,促进了农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第四篇:乡镇文化站典型材料

充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让文化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记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文化站

党的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根据十六大的精神,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及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实际,昂素镇适时提出了“生态立镇、牧业强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思路。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以活跃群众生活、繁荣文化事业为宗旨,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了文化事业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和创建工作,推动了全镇人民群众文化意识的增强、全镇文化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抓活动,群众生活添姿彩。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为了活跃全镇群众文化舞台,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的文体活动组织网络,广泛开展了文体活动。同时,按照“小型多样、室内外分散、因地制宜”和“业余、自愿、休闲”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深入、自发地开展了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弘扬了民族精神,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组建了“青年志愿者艺术团”与“昂素民间艺术团”。青年志愿者艺术团从2000开始筹办,已经组织了3届,深入各嘎查(村)巡回演出,受到了广大农牧民朋友的广泛好评。2005年8月份,由镇党委牵头。文化站组织,在原有青年志愿者艺术团的基础上成立了“昂素民间艺术团”,先后在旗影剧院、昂素镇文化活动中心、旗广场等地演出,以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精彩的表演艺术,得到旗党政和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取得圆满成功,观众累计达8000多人次,让人们欣赏到了一场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文化大餐,也促进了蒙古族文化的弘扬。同时,由镇党委、政府举办,旗乌兰牧骑等单位协办,以展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多次在广场进行了“民乐组合和家庭组合大赛”、“农牧民业余歌手大赛”等广场文艺汇演,参与活动的群众达到3000多人次,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刊发了“巴音呼拉胡”、“阿拉格苏力迪”刊物,先后发表农牧民作家和写作爱好者的作品500余篇,为他们的创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三是近年来昂素镇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由镇文化站、综合站、计生办、卫生院、司法所等部门协同配合,定期深入到农牧户家中,按照集中分散的办法,对科技人员,养殖大户及农牧民群众就国家政策的制定出台,当前农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饲草料配方、饲喂方法,良种养殖,常期疾病防治,计划生育、卫生保健和法律知识等农牧民切实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积极联系配合旗农牧局、科技局、科协针对农牧民反应热切的就今后农牧业如何发展才能挣到钱、才能多挣钱等问题,进行系统,通俗的阐述,近两年来已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正大饲料厂、农牧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联合组织培训农牧民16000多人次。同时,邀请旗流动放映队,先后到嘎查放映了题材为纪念抗战六十周年、公民道德建设等各类影片60余场次,丰富了农村牧区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成立各种体育协会,展示昂素人民的群众体育风采。我镇孟克吉日嘎拉组建了牧民门球队,先后代表旗、镇多次参加了老年门球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结合“元旦”、“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节日,镇文化站、妇联、团委、工会、学校等组织开了篮球、排球、乒乓球、拔河、象棋、扑克等体育比赛9期,受益干部群众达1000余人,极大地活跃了我镇的文化氛围。

二、传承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

昂素镇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保留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这里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而且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曲艺、民族服饰、饮食、歌舞、马术文化、祭祀礼仪等民俗风景随处可见。近年来,昂素镇党委、政府深入开展民族文化大镇建设,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有效保护,积极筹办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不断扩大知名度。一是于2005年4月3日昂素镇投入2万余元维修了纪念碑和种植了200多棵常青树,并举办了名为“缅怀烈士、激励后人”和革命烈士马良诚、顾寿山纪念活动,现革命烈士马良诚、顾寿山纪念碑已被确立为昂素镇爱国主义和先进性教育基地。二是成立了“马文化协会”和“走马俱乐部”。近年来,随着牲畜的舍饲化及牧民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为了保护草原不被破坏,禁牧草场,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马品种退化、数量减少,被世界社会学广为研究和探索的马背民族:蒙

古民族传统的马文化正面临着消亡,为了拯救养马业、弘扬马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动旅游业和群众文化的发展,我镇借助当地牧民传统的养马训马技能,在政府牵头下,由我镇牧民曹那木、道格通等人合伙成立了阿拉格苏力迪马文化协会和“走马俱乐部”,吸纳了50多名会员,先后到宁夏、上海庙旅游区等地进行了马术表演和文体服务,2005年,由镇政府出资5000元

,组团参加了锡盟的走马比赛,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为马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参加大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是成功举办了阿拉格苏力迪和包日陶勒盖敖包祭祀活动。阿拉格苏力迪是蒙古族三大纛矛之一,从清朝初期开始阿拉格苏力迪就落脚于昂素镇苏力迪嘎查,每年进行祭祀活动,沿袭了三百多年。1956年根据乌兰夫主席的指示将它运到伊旗成吉思汗陵园,1998年因家乡人民的强烈要求通过旗人民政府协调将阿拉格苏力迪的使矛请回苏力迪嘎查举行了虎年大祭,间断了40多年的祭祀活动从此得到了恢复,阿拉格苏力迪重放光彩。为了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使之成为我镇民族文化产业的主要品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阿拉格苏力迪祭祀委员会申请迁回阿拉格苏力迪,并联系包头兵工厂复制(铸造)阿拉格苏力迪(矛),2002年9月18日举办了规模空前盛大的祭祀活动。同时,2005年在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昂素镇文化站、民族宗教等部门牵头,在阿日来包日陶勒盖敖包管委会的努力和近3000余名农牧民朋友的参与支持下,成功举办了旗王敖包阿日来包日陶勒盖敖包祭祀活动,期间举办了蒙古族传统文体项目,如:业余歌手大赛、蒙古式摔跤比赛、走马比赛、跑马比赛等,同时,旗乌兰牧骑、完全小学及农牧民志愿者献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为弘扬蒙古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秀传统,促进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大团结,推动人民群众文化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牧区文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抓管理,文化市场促净化。

我镇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通过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了我镇文化市场向着净化、繁荣、有序的态势发展。一是组织大规模非法音像制品的收缴工作。今年以来,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以治理音像经营店为重点,收缴了非法音像制品200张。同时不断加大革命烈士马良诚、顾寿山纪念碑,胡拉胡巴拉格苏古城,苏边迪古城及阿日来庙等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抓设施,加强建设,营造环境。

努力建设覆盖全镇的文体设施网络,塑造昂素镇现代化高品质精品小城镇形象是昂素镇文化大镇建设规划纲要的整体目标。为了达到这一奋斗目标,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项目,完成镇文化活动中心200平米的土建工程,增添了2000本图书和其他文化设施;同时,我镇把文体设施建设纳入了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有计划的落实了有关公共文化体育建设用地指标,根据我镇自身特点和财力有限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们将学校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统筹建设、综合利用,在镇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镇政府拿出2万元,修建了400米标准跑道和足球场,建立了乒乓球活动室和台球娱乐室,同时,积极兴建体育设施,筹资30000元,硬化了篮球场地、排球场。并加强了嘎查村文体设施的建设,对巴音什里等6个嘎查的文体设施进行了更新,安装了“农牧民远程教育系统”。

五、抓改革,激发动力,加快发展。

按照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原则,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市、旗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给予财政保障,加大投入确保其稳定健康发展;对经营性文化事业,政府给予财政补助,扶持发展,同时鼓励其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壮大自身,对经营性文化企业,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市场化运作,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探索文化站的发展模式,壮大我镇的民间志愿者演出团体。

六、围绕文化建设核心,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围绕这一核心致力于公民道德建设、文化素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朝着使昂素人民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方向迈进。一是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塑造具有文化素养的现代昂素人。结合我镇实际以及以往开展各类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我镇将公民道德建设、“文化进校园”、“文明进万家”和“五好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进行了捆绑。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部分农村牧区群众政策观念淡薄,“三爱”意识不强的实际,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近两年来组织各嘎查村党员、群众代表学习9次,接受教育达人员达15000人(次);针对部分群众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死灰复燃的现象,加强了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部分农民群众法制观念不强的实际,切实开展“四五”普法宣传活动。目前,每逢集日,司法所、团委、妇联、计生办等有关部门都组织开展咨询活动,极大的方便了农牧民。二是深入开展了“五送”活动。即送党的政策进家、送科学技术进家、送法律知识进家、送致富点子进家、送服务措施进家,从2005年活动开展以来全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9期,为贫困户订阅科技杂志160多本,送戏送电影20场,组织理论宣讲3场次,发放科技资料3000多份,医疗义诊1000多人次,直接受益群众达16820多人次。三是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以典型带动全局,我镇现已发展市级文化户50户,旗级文化户1100户,示范文化户11户。同时,在继续巩固市级一级文化站的基础上,2005年新建了示范文化室1个,示范文化户2户,创建了文化户10户,并进一步加强了文物保护“四有”建设,完善管理制度,且对现有的图书阅览室进行整理,订购了必要的报纸和刊物,同时对新增图书进行分类编目,并在文化站门前设置了2块宣传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科技、文化信息,增强对外宣传力度。

我镇民族文化大镇建设推进二年多来,既提高了全民的文化意识,推动了文化站发挥职能作用的水平,也达到了全镇文化形成体系,健全机制的目标。工作中形成了以镇文化站为桥梁和纽带,以协会为补充的民族民间文化体系;形成了以民族特色为主体,以地方特色为补充的昂素文化体系;还形成了以党委政府牵头为主,社会各界自发响应为辅助的文化组织体系。这一整套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是全镇文化工作百花齐放、繁荣发展的根本和动力。

第五篇:乡镇妇联先进集体典型材料

镇地处XX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18个村112个社3.4万人,其中妇女1.6万人,占总人口的47%。现有基层妇女组织19个,镇村妇女组织均建有学习活动阵地和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镇党委、镇妇联按照“坚持党建带妇建、抓好妇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妇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镇情实际,积极引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发动妇女参与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妇女创业致富两个方面入手,紧紧围绕发展和维权两条主线,深入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巾帼示范村”、“平安家庭”创建和“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带领广大妇女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主体活动,不断创新妇女工作内容

镇妇联始终以“双学双比”、“三在农家”、“巾帼建功”“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为载体,在全镇广大妇女中大力开展“四有”、“四自”教育,积极引导全镇广大妇女增强素质、激发活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深入开展了“巾帼创业示范村”、“精神文明示范岗点”的评选活动。镇妇联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提倡敬业、创业精神,通过争创示范村、示范岗典型活动,展示了新时期我镇妇女的风采和“双学双比”活动的成果,充分肯定了我镇妇女在建设文明村镇中的积极作用。结合“和谐五星”创评活动,认真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和谐文明家庭”、“绿色家庭”的评选。倡导群众发扬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村民禁毒禁赌、移风易俗,健康文明生活。先后评选致富女能人84名,五好文明家庭109户,优秀家庭成员308名。

二、创建平安家庭,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开展“平安家庭”创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基层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镇妇联牢固树立“三种胆识”,即:敢说的胆识、敢做的胆识、敢当的胆识,当好妇女群众的代言人,热心参与对妇女群众有利有益的事务,敢于为妇女群众说话。积极提高妇女干部法律意识,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法律法规,并加强与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开展遏止家庭暴力的宣传活动,认真搞好法制宣传。同时,加大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重大案件的督办力度,搞好协调配合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调解处理纠纷案件,保证处理来信来访的时效和质量,使信访结办率不低于90%,促动妇女树立自主维权意识。2010年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三、搭建创业平台,搞好经济发展服务

水洛镇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拉动,帮扶妇女创业致富”的原则,与财政、劳动、金融、扶贫等相关部门联手,抓好“推荐、服务、宣传”三项工作,把开展扶贫支持和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列入为妇女办好事、办实事项目。一是强化妇女教育培训。镇妇联结合“学习型家庭”创评,立足培育一批新型女农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先后利用妇女学校、党校、县职教中心XX县农广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法规政策和劳务技能等培训班22期,培训妇女1200人,组织妇女实地考察学习12次,参加妇女510人,举办演讲会6场。使广大妇女了解掌握了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市场信息、外出务工技巧和生殖健康保健等基本常识,全面提高了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信息致富本领。二是搭建致富创业平台。借助妇女小额贷款,帮助更多女性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家具销售、地毯加工、小超市、服装加工等行业进行创业。2010年以来,全镇先后争取妇女小额贷款项目240多万元,扶持农村妇女创业120多人。

四、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妇联工作水平

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妇女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妇女干部,我们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把妇联组织建功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和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做到妇建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镇党委、镇妇联从致富女能手、女党员中选拔村女代会主任。通过村级组织换届,各村配备了1名以上素质较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女干部。目前,全镇18个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30岁,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全部进入了“两委”班子。同时,为了调动村妇代会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8个村妇代会主任全部担任计生自管小组长,报酬由原来的20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元。镇妇联根据工作好坏,实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并以镇妇女学校为龙头的阵地网络,共建成镇级活动室1个,村级18个,做到了“六薄六册”上墙,工作制度上墙,培训计划上墙。基本上形成了那里有村级活动场所,那里就有妇女活动室的格局。联军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于20**年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站点拥有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鲜明的特色,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联军村委会及联管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具有村民、居民混居的特点,在办公用房建设上采取一个阵地、两块牌子的独特模式。其中联军村位于XX市东郊,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920户,总人口3,350人,有耕地7,206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部交叉任职。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9名,入党积极分子37名,后备干部5名,党员小康示范户48户。2009年,联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联管社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城郊办事处东侧,占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678户,总人口5539人。现有党员30名。

二、主要做法

(一)站点建设“求高”,实现远教管理的规范化

1、坚持资金到位,配优设备。该站点拥有108平方米的固定播放场所。配有液晶电视、投影仪等播放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上级要求。

2、坚持制度到位,规范管理。一是建立远教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接受监督。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三是建立节目预告制度。每月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多种途径进行节目预告。

3、坚持人员到位,职责明晰。村党总支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同时,为适应远程教育设施操作的技术性要求,由该村的大学生村官担任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员和操作员。

(二)学习方法“求活”,力求教育对象的全覆盖

按照重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方式上贴近农村实际,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此,村党总支创新远教活动形式,以“新”求“活”,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1、因时制宜,灵活教学时间。远教站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党员群众在不同时间段选择的需求。如、白天工作繁忙来不了,就组织他们晚上或休息日学习,并通过辅导员现场辅导等方式指导他们自学,深受他们喜爱。

2、因地制宜,灵活学习方式。一是村党总支运用“电脑+电视机”,集中组织距村站点较近的党员群众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电教片。二是建立远教中心播放户,采取传统的“电视机+vcd”的形式。主要是针对距离村站点较远,不便于参加学习的党员群众,在党员示范户家中建立远教中心播放户,主要播放农业适用技术等方面的电教片。

3、因人制宜,分类开展教学。针对党员年龄、文化以及工作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党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类开展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规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

三、主要效果

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培训是手段,提高素质是根本,促增收致富是目标。联军村在开展“学、用”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着力为群众办实事。

1、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远程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水平,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团结、务实、正派的工作作风,让村干部从决策者逐渐转变成群众意识的执行者、引导者、组织者。

2、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共集体植树造林500亩,10万多棵,林业年收入2万多元。再过十年这些林木最低产值在300万元,为村集体及村民后代留下了一个“绿色银行”。此外,村委会在闲置地块建起的“联军村社区服务一条街”和“联军村商业一条街综合楼”,房屋租金年收入可达38万元。

3、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一是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目前,全村有蔬菜温室大棚1,210个,达600亩,涉及712户,户均年收入在2-2.5万元之间。二是发展奶牛养殖业。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联军村现有奶站4个,奶牛1,372头,户均1.4头,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发展庭院经济。部分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或院子搞葡萄、沙果等果树栽培,户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四是发展第三产业。村里的剩余劳力购置车辆跑运输或开办门市,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4、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村党总支带领群众大力实施绿、美、亮化工程,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农民群众收看农村卫生、农村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并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激发了村民改善环境,美化家园的积极性。目前,村内的自来水工程正在进行,待完工时可解决630户,约2500人以及大批牲畜安全饮水问题。此外,村内已铺设水泥路面3.7公里。

自联军村及联管社区远教站点投入使用以来,已对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培训24期,其中培训党员59人次,入党积极分子37人次。普通农民群众600多人次。如今,一个朝气蓬勃的联军村呈现在人们面前,联军村将远程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以远程教育促进联军创先争优活动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乡镇食品安全整治方案下一篇:小猪小鹿和小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