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历史教学的思维模式研究

2022-11-27

“模式”一词是现代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术语, 通常指介于经验和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 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了的形式”。把模式概念引入教学理论中来, 反映了现代教学论研究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即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论, 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动态地研究教学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构成样式及其具体的操作程序。

教学,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乔以斯认为, “所谓教学, 就是创造由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类型、设施等组成的环境。”而教学模式, 可以说是创造这种环境的方法。目前, 对教学模式的概念存在着不同的界定。要给教学模式下一个科学的定义, 必须整体地分析教学活动的特征。教学活动的构成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大部分。其静态结构主要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关系。其动态结构则是教学流程中的组织方式与程序安排。一个教学活动的静态和动态结构形式总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 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构建的。由于教学理论或教学目标的不同, 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样式与教学程序的结构方式也不同。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 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或范型。它既不同于纯粹的教学理论, 也不同于具体的教学方法, 从本质上看, 它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方法论体系, 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策略, 而不是单纯的操作性、技术性的方法。

1 现代思维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1 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

研究表明, 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要经过分散思维到集中思维, 再从集中思维到分散思维, 经过多次循环才能完成。所以, 既要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 又要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培养集中思维主要是培养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这里仅讲分散性思维的培养。分散性思维的“三个维度”, 即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要培养分散思维、就应加强这“三个维度”的训练。

多角度、多侧面思考, 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指对刺激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 即单位时间通过的思维量。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法, 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 短时间内寻求尽量多的答案。

利用假设或变式, 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指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学中可利用假设或变式, 让学生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用延迟思考, 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对刺激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 具有新奇的成分。延迟思考, 即不让学生马上回答问题, 以求见解的开拓性、独创性。

1.2 加强形象思维在课堂作用

历史是有血有肉、多彩多姿的, 但又是瞬息即逝、无法再现的。活生生的历史真实已经在永恒流动的时空中消失, 学生们今天所学习的, 只是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而高度浓缩了的历史教科书。当然, 在教科书中, 仍有不少内容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形象鲜明的材料。但毕竟受到篇幅的限制, 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生动的历史事件, 在教材中只能一笔带过, 或略而不提。因此, 教师的任务便是应该努力弥补教材的不足, 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就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史料,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充实教学内容, 再造历史形象,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由此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直观可感性。

1.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这条件的产生需要依靠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

历史课必须把教师单一信息输出、学生单向信息输入的沉闷的注入式教学, 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师生同步合作, 双向信息交流的启发式教学。上课伊始, 教师不作滔滔不绝的讲述, 而是提出问题, 提供导读线索,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求知欲, 为主动地学习创造必要的外部和心理条件。接着, 让学生独立地阅读课文, 理解教材表述的内容,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允许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进一步开拓思路。此间教师可回答学生的质疑, 也可进一步启发、诱导, 还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满足各自学习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解答问题或汇报互议结果。教师对学生的阐述应及时反馈,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或启发他们继续思考。在教学过程中, 因教学内容的关系, 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是不管你运用何种教学方法, 都应该努力启发学生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既提高教学效果, 又营造了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

2 现代历史教学思维模式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意义

适应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发展, 历史教学目标从单一转向综合, 就是要使学生在思想情感智力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适合不同的目标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模式, 多样化的历史教学模式为综合性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指出:“世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教学模式。任何的教学模式总是要依据一定的条件发挥作用的。因此, 我们所要探讨的, 不是去评定哪一种模式最佳, 而是哪一种模式的哪些侧面针对什么目标可以取得什么效果。”

选择教学模式的另一个制约因素是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不同的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上各有特点。当前, 我国历史教材已从全国单一教材体制向多套教材并行的体制发展。从已问世的教材看, 在内容组织上各有特色, 多数教材采用中外历史分开编写形式, 也有中外历史合编的;有的以具体的历史材料为主, 有的则强调历史知识与历史概念的结构化;有的在正文以外提供给学生较多原始史料;有的增加了许多教学辅助结构。总之, 打破过去知识传授为目的的单一组织方法, 尝试从信息加工、思维发展、技能训练和情感激发不同角度组织教学内容。这个事实, 使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显得更为迫切。如果仍以单一的模式使用风格各异的教材, 是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的。

总之, 历史教学中, 教师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宜的历史教学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 也是一个教学最优化过程。因此, 研究现代历史教学模式, 必将会开辟历史教学的一个新的广阔领域, 为全面落实历史教学目标, 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摘要: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 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 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 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 却不懂得思维模式的研究。有感于此, 本文拟就思维模式的特点和作用作一些初步论述, 并进而探讨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 加强思维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维模式,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着眼于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10.

上一篇:大众旅游对后工业景观的塑造及其演化研究下一篇:“流量清零”的反垄断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