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2022-12-19

第一篇:家长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浅谈农村家长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浅谈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现状

人们常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为重要,往往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可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未来。

目前,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

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有的家庭中的学生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料理生活;有的学生父母双双常年在外打工,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料。七至十二三岁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二、部分家长的思想认识落后 首先,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了,改革的浪潮推出了一些缺少文化的有钱人。一些短视的家长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见到那些屠户、倒爷、摊贩纷纷富了起来,于是认为不读书也有饭吃,甚至发财。只要有“本事”照样赚大钱。加上近几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现象造成一部分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读书没有出路。其次,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家长身上依然存在。我们了解到有好多家长认为女孩子学习再好、知识再多也留不住,有的甚至干脆让女孩子中途辍学,省出钱来供男孩读书。

在这些种种落后的思想认识限制之下,家庭教育呈现出令人担忧的状况。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少一部分家长偶尔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多的家长从未问过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从来不到校或向老师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情况,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对孩子学习成绩就更不清楚了。

三、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自身素质太低

孩子的道德标准、人生目标、情感因素、学习态度的形成更与家庭教育主要承担者的言行密不可分。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条件、农村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好多学生父母读书不多,文化程度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教育承担者缺少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只能听自任之,全部推给学校。

其次是闲时打麻将的恶习在农村较为普遍,有些孩子的母亲闲暇之余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忙于打麻将。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直接影响。有些孩子学习不好,打麻将却是“高手”。在访谈中一位妇女对笔者说“我打麻将,哪有空问她呀?每天都是她烧饭做家务。”此等家庭教育从何而谈。

四、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只有望子成龙的心情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调查发现,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只管供给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放任自流、娇宠至极。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好坏是老师的事,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自己只管化钱和照料生活。

另一种现象是额外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见到《AB卷》、《过关测试》等辅导资料,不论优劣,统统买回,一股脑儿地逼着孩子去完成。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过重的学业负担,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再无兴趣,一见到作业就反感,一见到书籍就倒胃。

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从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才能成功。但在我们农村小学生中“不打不骂不成人,打打骂骂成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经验一直沿用到今天,到现在,有些家长仍认为用“打骂罚”的方法对管教子女的不良行为是切实可行的,为此,一些家长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往往不管问题大小,不问青红皂白,动不动就拳打脚踢。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好,会给孩子的思想和智慧带来冲击,会使孩子失去心理平衡,导致难以预料的结果,当然,必要的管教还是要的,否则有些小毛病的孩子会发展成大大毛病,管教并不一定要采取打骂的方式,关键在于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一个良好的成长氛。有些家长一听到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不是打就是骂,根本不去了解孩子作业没做好或考试成绩不好的原因,更谈不上去分析根源、辅导孩子的学业。有些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要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当子女碰到难题请教时,不是耐心地指导,而是觉得又气又恨,心情急燥时匆匆应付了事,或叫子女自己去想,久而久之,子女不敢再问父母。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勤学苦学,古代就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勤奋学习,最后金榜题名的故事,所以,现在许多家长都认为应该勤奋学习、才能学业有成,只要勤奋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而把成绩不好往往归结为不努力、不勤奋,根本不去思考巧学、乐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六、过分依赖学校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行了,所以就完全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我们老师最怕两类家长:一类是总在关照或者请求教师“老师,麻烦您了,我们都没什么文化,全靠您了,您要打要骂都行”,这是大多数农村家长在家长会上会说的。还有一类是强调老师的义务型的。他们的典型的话语是:“我们花了钱送孩子到学校来,孩子怎么成了这样?他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说聪明!”这类家长的孩子,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但出了问题之后,家长们往往忘记了或者说从未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而一味地感叹自己的孩子没遇上好的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这样的家庭里的孩子,又怎么能学会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追求自我完善呢?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心灵停靠的港湾。家庭教育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日益充实的今天,注重家庭教育建设,营造民主、和谐、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现状还是令人担忧的:相当多的家庭处于不和谐的生活之中,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家庭关系、家庭结构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多半以上家长困惑于“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还有些家长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寄希望于学校;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言传轻身教,重身体发育轻心理成长等现象。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许多共同点,而家庭教育又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是社会天然细胞,是新一代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培养新世纪杰出人才系统工程的起点和根基。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越来越重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教育在人类的全部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是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主要功能是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教育的主要功能则是提高人口质量--国民素质,很难想象低质量的人口能与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在同一社会的生产力中相辅相成,因为,人--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人,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如果不通过人去掌握运用,也是不会产生高效益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教兴国的战略,不但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更需要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方面有机地组成。在加大教育投入方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大概主要应由政府来负责;而家庭教育,除了政府外,则是每个国民、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和能力去关注,去加大投入的。这种投入,不仅是物力投入,如钱财,更重要的是人力投入,如意识、观念、时间、精力等。

第二篇:社会离婚率高对军人的影响

社会离婚率攀高对官兵的影响,引导官兵正确对待婚恋问题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363.7万对,粗离婚率为2.7‰,已经是连续12年攀升。离结比约为27.8%,这意味着,每4对人结婚的同时就有1对人离婚。那么,不断攀升的离婚率对我们军人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又该怎样正确的对待婚恋问题呢?今天,我就与大家一起来探讨军人该怎样正确看待社会离婚率攀高,如何正确对待婚恋问题。

一、社会离婚率现状

中国离婚率连续12年攀升,如今离婚率增幅又超过结婚率增幅,不少民众和媒体慨叹:“新离婚时代已经来临!以传统据称的中国,婚姻生活一直是中国最传统的观念,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然而,现在的中国,虽然还在实行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基本传统,但是,中国的家庭却越来越不稳定,尤其从改革开放以来,夫妻离婚已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国,或许已成为世界离婚率最高的国家。

二、社会离婚率攀高对官兵的影响

(一)对婚姻观念的改变

30多年前,传统的婚姻模式是“经济合作社“和“生育共同体“,加上”好人不离婚,离婚没好人“的观念和大杂院式的群众监督,外在纽带对婚姻的稳固起着巨大作用。那时候,结婚是一生的大事,一辈子就一次。从来没想过结了再说,不行到时再“跳槽、优化组合”。当然,由于军人与非军人所处的地位、社会角色、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提倡婚姻自由的同时,人民军队对其军人的婚恋和家庭提出了较高的道德要求。如主张平等互爱、真诚专一与热烈坚贞,坚持事业高于爱情,模范执行晚婚晚育和计划生育政策,禁止婚前同居和婚外恋等行为,审慎对待恋爱和离婚,不得破坏道德等等。除了道德约束外,对军人婚姻权益在法律法规上也作出了一系列特别规定。1997年《国防法》第59条、1997年《刑法》第259条、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这些法律对军人婚姻的特别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定。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人们的日常思维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对当今社会离婚率日益递增的时期,人们的婚姻观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仅已经全部打破了过去男婚女嫁的封建思潮,而且也导入了很多国外先进、理性的婚姻观。致使个别官兵深受影响,处理婚恋随波逐流、随意效仿。有的对未婚同居、婚外恋等不道德行为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持无所谓态度,甚至产生心理认同;有的觉得或许离婚并不是一件坏事,离婚可以是一件日常平常的事;有的推崇“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把性关系看的相当随便。如此婚恋观念又怎能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二)对未婚官兵的影响

部队,是个封闭的、性比例严重失调的小社会。社会上流行的马路谈情、舞厅求爱等,都与军人无缘。但在社会变革、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新形势下,社会现实化思想以及基本生活需求的高成本无时无刻不冲击着部队官兵,一些非主流婚姻观念对青年官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官兵既怕勉强结婚又怕感情寂寞,认为恋爱不一定要结婚,分手不代表不负责任;个别同志以恋爱为幌子,享受“情爱快餐”,见异思迁,谈一个换一个,谈的对象以班排论,还自我吹嘘“恋爱专家”。有的官兵专注于通过微信、陌陌体验“网络爱情”,有的羡慕电视交友节目;部分官兵在选择婚恋对象时更加功利化,把对方是否具有良好稳定的职业、殷实的经济基础、过硬的家庭背景等作为首要条件,注重经济和家庭背景。

(二 )对已婚官兵家庭的影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军人的甚或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军营,依然是直线加方块,家庭生活却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多数军人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了军队锻炼,对于爱情的接触可能还很小。而军队的生活,直线,平面,十分的简单,板直,锻炼了军人钢炼的性格,而对于恋爱的角色,是需要温柔,体贴的,以至于对于刚步入婚姻的军人来说,这是很大的挑战。而且军队锻炼官兵养成了当领导、做指挥的习惯,而当他们将这种大男子主义的职业习惯带入婚姻时,给配偶带去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他们也不能正确的完成作为丈夫应该有的职责和义务。军人的身份特殊,工作也特殊,工作时常加班加点,不能随时陪伴左右,而且一旦有任务了就必须到达任务地点,不能顾及配偶是否在过节日,过生日,或是生病,生孩子,一切以任务为重,任务高于一切,这对于不管是军人,还是配偶,在道德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可是基层官兵作为一个军人,他们常常能将国家、将人民把在第一位,尽心尽力,尽自己的责任,将自己的美好年华交给了部队,奉献给了国家。常常有人说,一位成功的男士后面往往有一位成功的女士,所以,一位在前线能尽力尽责,恪守工作的军人背后,便是有一整个伟大的家庭。这个家庭将会摒弃自己小家庭的生活,和军人一道战线,将国家、人民的任务放在第一位,即使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也不能团聚,就算在团聚,如果军人有任务,也只能放下手中的温暖,与其告别。家人们必须时刻忍受着孤寂的痛苦与无法相见的落寞。社会离婚率攀高不断考验着军人家庭是否还要坚持这样的生活方式。

(三)对官兵工作生活的影响

从表面看,婚恋观是官兵个人的事,但一旦处理不当,其危害就是多方面的。 一是干扰学习工作。家庭和事业犹如催动人生前行的两驾马车,只有目标一致、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人生之路顺利平稳。一个成功的婚姻、美满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使人长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工作。反之,家庭不和,经常生活在烦躁、苦恼的环境中,就难以集中精力抓工作,干事业,最终会一事无成。有的官兵与女友未婚同居后,如果双方发生矛盾,关系难以维持,可能闹得沸沸扬扬,无法收场,对个人学习工作成长进步带来负面影响;还有的已婚官兵因为婚姻关系处理不好,造成家庭矛盾不断,夫妻感情冷漠,整天为平息家庭冲突伤透脑筋,为解决感情纠纷烦恼不已,本职工作只好放在一边,结果是荒废了学业,耽误了事业。

三、自觉规范婚恋行为,努力建立美满幸福家庭

(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在相爱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的认识和态度并由此引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它包括恋爱对象标准的选择、婚姻家庭的维持志同道合的标准。爱情不仅仅是异性的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理想、目标和志趣的一致。倘若志不同、道不合,是很难长久结合在一起的。即使勉强结合,也多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很难有真正的幸福。在择偶的问题上,我国早就有“娶妻娶德不娶色”、“择夫重德不重貌”的古训。俄国著名作家契科夫说过,面貌的美当然也是爱情的一个因素,但心灵与理想的美丽才是崇高爱情的基础。由于军人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大多数官兵的思想道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对恋爱对象的思想道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选择恋爱对象上,要坚持把心灵美放在首位,择优考虑理解支持军人、热爱国防事业的异性。二是要恪守忠贞专一的准则。邓颖超同志曾说过:“我们认为男女的友情,应该讲忠实坚贞。爱情不应该是占有的,而应是双方互信互守的专一。只有专一的爱情,才能巩固婚姻,获得幸福和愉快的生活。”这一段话,为正确的婚恋态度作了最好的注脚。强调忠贞专一,就是要认认真真谈恋爱,一心一意过日子,经得起地位变化的考验。三是要崇尚互敬互信的美德。列宁和他的夫人结婚时两人定了一个公约:“互不盘问,绝不隐瞒。”这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爱情。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也为我们处理夫妻问题提供了行为准则。要看到,爱人是自己最忠诚、最亲密的朋友,夫妻双方只有互敬互信,在事业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二)加强道德修养。

婚恋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军人道德在婚恋过程中的综合反映。要提高婚姻的成功率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度,必须做到诚实守信,冷静理智,豁达开阔,自重负责。诚实守信,就是要对人诚恳,实事求是,真实得向对方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一是一,二是二,绝不能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随意夸大其辞,隐瞒哄骗。冷静理智,就是要善于控制感情的闸门,严格把握恋爱和结婚的界限,举止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端庄文雅,热情而不放纵,活泼而不轻狂,决不能失去控制,突破道德的禁区。这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对方的尊重。豁达开阔,就是面对婚恋挫折,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虚怀若谷,心存高远,做到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天涯何处无芳草,何愁不能遇相知”,坚信一个德才兼备、涵养有加的军人迟早会赢得真正的爱情。自重负责,就是对自己要自珍自爱,遵守道德操守,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对家庭要有责任感,尊敬善待老人,关心体贴爱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实践者和捍卫者。

(三)志同道合为择偶的首要条件。

所谓志同道合,就是指恋爱双方有共同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观、价值观。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妻子燕妮说的好:“同志,不一定是妻子和丈夫,但丈夫和妻子应该是同志。我们这里所说的“志同道合”主要是指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携手同行,终生相伴,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因此,对革命军人而言,志同道合不仅是对军人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是对其恋爱对象的较高要求,军人职业与奉献牺牲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独立承担生活的重负,毫无怨言地支持军人戍边卫国;只有家人给予真诚的信任,深深的理解和热忱的帮助;才有可能当祖国需要军人奔赴战场时,鼓励军人英勇作战、杀敌立功。对军人的伴侣来说,如果没有对军人职业及其崇高志向的理解,没有和军人同样高尚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就很难在生活中与军人相伴始终。

(四)法规纪律规范婚恋行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内,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幸福,婚恋行为也是如此。军队依据婚姻法,对军人婚姻问题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明确了具体要求。每一名官兵都应当认真学习,自觉贯彻执行,把自己的婚恋行为置于法规法律之下。第一,要加强自我约束。严格遵守“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服现役期内不得结婚”、“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等规定要求。面对驻地女青年发来的求爱“信号”,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向对方讲清部队的规定,果断谢绝对方的爱意。第二,要履行法定结婚程序。现役军人申请结婚须由部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负责审批;营职、专业技术10级以下军官和职级相当的文职干部、士官、军队正式职工申请结婚,由团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批;现役军人结婚必须提前1个月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政治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填写《申请结婚报告表》作为归档材料,由政治机关出具《婚姻状况证明》作为等级结婚的依据。这些规定,都是本着对军人婚姻负责的目的,广大官兵要不折不扣的落实。

四、结束语

总之,当代军人的婚恋观与社会的发展悉悉相关,社会的开放和进步又促进着婚恋观的发展和改变,而当代军人的婚恋观又会影响部队安全稳定的发展,继而影响国防的安全。关注军人的婚恋观,引导、培养和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婚恋态度,学习、理解和掌握婚恋中的相爱、相处、相知之道,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建设和谐警营、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未来的家庭中,我们更注重的是婚姻质量和情感因素。这对军人来讲,无疑在未来的婚姻“市场上”,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片广阔绿地。。

第三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性格篇)

研究表明,孩子初期性格的形成和家长密切相关,生活中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不同类型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吧!

1、爱发脾气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向宝宝发脾气,宝宝就会把“发脾气”看成是一种敌视,宝宝相应地会养成用“敌视”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

2、爱批评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孩子,批评话语不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总觉得自己不对,缺乏应有的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就不会拥有自尊,也不会爱戴自己和他人。

3、爱发牢骚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牢骚满腹,苦大仇深,劳苦功高,任劳不任怨,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会产生歉疚感,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只感觉到压抑和艰辛。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缺乏人生追求和幸福感。

4、脾气暴躁的父母。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动辄就骂孩子,甚至举手打孩子,事无大小,常怒火中烧,一触即发,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或者是喜怒无常,或者是心情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

5、挑剔刻薄的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表示不满,谴责他人,说别人的坏话,宝宝可能会成为爱挑剔、对人刻薄、缺乏信任和同情心的人。

6、心胸狭窄的父母。如果父母心胸狭窄,做事谨小慎微,妒忌心强,孩子可能会成为非常敏感,甚至神经质的人。

7、不讲信用的父母。如果父母总是说话不算数,喜欢承诺,但不兑现,只要达到眼下目的就行,孩子可能就会没有安全感,独立性差,缺乏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喜欢独来独往

8、言行不一的父母。如果父母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孩子进行的语言教育和自身行为有很大差距,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与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宝宝心理可能会受到扭曲,缺乏主见,遇事摇摆不定、不果断,常常陷于彷徨和茫然,甚至自我矛盾之中。

9、霸道的父母。如果父母霸道,不讲道理,凡事都没有商量的余地,宝宝可能会心口不一,从不自觉地撒谎,到编故事,甚至变得强词夺理,但并不坚强,还有些懦弱,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第四篇: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小环境。家庭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孩子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庭环境来实现的。不同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不同的成长空间,进而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家庭环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性格,还影响着孩子的认知能力,情绪反应等各个方面。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组旨在通过分析不同家庭环境条件下孩子的成长情况,研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认为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给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氛围,促进孩子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教育方式 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长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使孩子养成不同的行为习惯,性格方式。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社会,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制造人类性格工厂”的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就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环境而言,孩子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有三分之一多。而且,对于心智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家庭的影响甚至超过社会。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我们青少年和父母及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朱永新说过,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其

一、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父母不同的语言、行为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父母们难免会出错。其二,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与孩子间有天然的感情联系,特别是母子一体,自然产生期待,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期望于孩子来完成,难免不切实际。其三,很多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容易出错。

有效的家庭教育依赖于良好的家庭环境。怎样才算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有益环境应当是健康的,和谐的。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应当有相对正常的家庭结构,优秀的教育方式及和睦的家庭氛围等。

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结构,理论上就是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其间具有某种性质的联系,怎样相互配合与组织,相互作用与影响,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所形成的家庭模式类型。

最常见的家庭分类是以家庭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为标准的,它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等四中家庭。

核心家庭:有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仅有夫妻组成的一家庭也叫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如果已婚子女在父母去世后人不分家,也叫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单亲家庭,残缺家庭)

单亲家庭:离婚者或未婚者与子女组成的家庭

残缺家庭:未婚子女组成的,残缺父母或残缺一方的家庭。

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子女的成长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家庭里,往往家庭气氛融洽,家庭所扮演的各个角色恰如其分,父母互敬互爱,有足够的精力关心,照顾子女,他们共同承担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责任,使其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相反,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则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副作用,影响子女的社会化。不健全的家庭结构,通常表现为:1.虽然还保持着夫妻关系,但感情不和,已经破裂的家庭;2.单亲家庭和残缺家庭。

有些夫妻感情不和,其品质缺陷暴露无遗,他们互相攻击,谩骂,即使在子女面前也毫不避讳,子女在无形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性格品质的养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有些父母婚姻生活不如意,一时又难于彻底解决,就会拿子女当出气筒,对子女态度恶劣,行为过激,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有些父母因为对对方的不满怨恨,视子女为对方的责任,对子女过度冷漠,漠不关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单亲家庭或残缺家庭,由于一方家庭成员的缺失,一般会导致对孩子的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溺爱主要表现为一味的满足孩子过度的物质要求。这不仅会养成孩子挥霍无度的个性,一旦无法得到满足,要么一蹶不振,要么不顾一切采用非法手段攫取钱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过度保护,看似疼爱孩子,实际上是一条无形的绳索捆住了孩子的双手,使他们毫无生活和学习能力,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出家门什么都不会做,举手投足都会带来挫败感。不懂人情世故,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在社会上不受别人欢迎。孤僻,自卑,同时兼有强烈的妒忌心理,直至采取极端行为毁灭强于自己的人。留美中国留学生卢刚持枪杀害自己的同学和导师就是典型一例。

据扬子晚报1月27日消息:瑞典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健全家庭结构的孩子患各类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高两倍以上。这是在瑞典全国人口中进行了近10年之久调查后得出的结果。由此可见,家庭结构的健全与否不仅关系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也对孩子的身体健康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只有健全的家庭结构,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教育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中所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经过相关专家统计分析,归纳出父母所采用的6种教养方式类型,即:溺爱、否定、民主、过分保护、放任和干涉。

这6种类型基本反映了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状况。统计结果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道德发展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溺爱的教育方式是过多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包办孩子的一切。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得不到父母之爱,将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但如今有些年轻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经验,对孩子过分宠爱。他们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科学教子之方。只要孩子有些什么要求,都想方设法满足他们。日久天长,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大哭大闹,要达到目的才罢休。正是溺爱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只知道受人爱,不知道爱别人。

否定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经常批评、责怪、打骂孩子,对孩子否定多于肯定,管教过于严厉,使孩子较少接受正面的教育引导,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社会道德的养成和努力学习精神的养成,表现出文明素养较差、个人信用较差、勤劳节俭精神较差。

民主的教育方式是父母给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尊重和信任孩子,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上进,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与限制,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并能接纳孩子们合理的意见和想法。对儿童的兴趣加以引导,就能够更好的挖掘他们的潜能。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得首要原则,而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度”这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规范。而且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容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出主动性较强。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得心理。

过分保护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把孩子囿于父母控制之下,将自己的感情以物质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中去,他们为孩子付出一切,包揽一切,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并且为孩子提供一切地帮助和保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包办,并且一味地迁就孩子,具有过度保护性。对孩子给予关爱是需要的,但也要注意适度。如果过分宠爱,处处袒护,事事包办,将会对孩子得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得影响。会妨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和勤劳节俭道德的养成,同时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思进取的思想。

放任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对孩子的独立行为了解较少,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任期发展。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家长无视孩子的健康和需要,并且也缺乏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会受到极大的创伤。孩子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毕竟还是一颗未发育成熟的幼苗。还是需要受到关爱和呵护。产生分歧或矛盾时,交流沟通地机会少,时间长了,就会在彼此之间隔上一层厚厚地屏障。这种家庭最大地特点就是家庭结构不“紧密”。该教育方式下的子女有孤僻,对人冷酷,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但有些人也具有较强地创造性甚至对不良行为也不加干涉或过分迁就,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道德规范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同时导致孩子学习不努力、勤劳节俭精神较差。

干涉的家庭教育方式是父母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包括自由玩耍、看电视、交友等日常活动限制过多,管教过于严厉,使得孩子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孩子受到很少得关爱并且受到极大得限制。父母往往一味地按照自己地主观意愿行事,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在这种家庭里,从早到晚都弥漫着“火药味”。父母根本不从孩子地立场考虑问题,早已经习惯了对孩子发号施令。他们往往把自己地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地头上,全然不顾孩子们地感受,当自己地愿望孩子还未达到时,做父母的往往不问缘由地大声呵斥、责骂,甚至大发雷霆、体罚。缺乏自制能力。因而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表现较差,学习不努力的情况十分突出。

在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由家长、孩子、家庭教育工作者评选出“10句孩子最喜欢的家庭教育用语”和“10句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庭教育用语”。

十句孩子最喜欢的家庭教育用语

1、孩子,我爱你!

2、我们相信你能行!

3、你太棒了!

4、别难过,下次再努力,你一定会做得更好!

5、谢谢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6、孩子,对不起,这件事我错怪你了。

7、我为有你这样的好孩子而骄傲。

8、你的想法很独特,再深入思考一下,提出更妙的创意!

9、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10、犯了错误不怕,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只要明白错在哪儿,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十句孩子最不喜欢的家庭教育用语

1、你真笨!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长个猪脑子,什么事都做不好!

4、你这辈子算没出息了!

5、人家孩子都能学得那么好,你为什么就不行!

6、你把我们的脸都丢光了,这么不争气,让家长都抬不起头来!

7、我求求你,别玩了,快学习吧!

8、我真后悔,生了个你这么不争气的孩子!

9、算了吧,别异想天开啦,你不是那块料!

10、滚!

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综合以上的六种情况,从根本上来说,如果父母在关心的基础上,给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并且包容孩子的失误,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则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他们的自信与自己以后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一味的否定,批评则会对孩子产生极大地消极影响,不利于他们自我肯定和自我改进。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氛围是一种家庭精神环境,家庭氛围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现在有些家长太过于重视物质环境,为了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写字台、新型电脑、変光台灯、一包包的练习本,但是孩子任然学习差。为什么?就是只有物质环境,缺乏良好的精神环境与家庭氛围。母亲成天热衷于涂脂抹粉,父亲沉迷麻将,家里出入的朋友五花八门,在一起谈论的是吃喝„„父母间经常争吵,相互埋怨„„这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影响不利。家庭氛围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

家庭氛围从正、反两方面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宁静、和谐、团结、上进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高效学习。而嘈杂、争吵、懈怠、落后的家庭氛围则难以培养出健康、进取的优秀孩子。家庭的不良氛围,比如玩牌、酗酒、唱歌、看电视等更是让孩子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甚至让孩子陷进了“近墨者黑”这样一个不健康的境地。而和睦幸福的家庭,则让孩子拥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港湾,孩子会拥有更多的拼搏进取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父母之间形成的家庭氛围等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和睦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事业和生活上互相支持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性格有积极的影响。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过大强弱对比,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甚至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或父母病故)青少年犯罪率高。

由此可见:家庭氛围作为家庭环境的组成元素之一,对孩子的成长及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其不可或缺性。因此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迫在眉睫。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平等,平等是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的前提。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优越感都会对其他家庭成员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隔阂。

② 理智,只有理智能够克制自己的心理冲动,并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这样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孩子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

③ 开放,这里所说的开放是指家庭成员能够坦率地平等地以其他成员可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毫无顾忌地发泄。

另外,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家长之间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父母之间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拥有健康,纯净的心灵。

总之,家长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与子女成才 江苏省靖江市电大工校 徐慧

200年前美国康乃狄克州有一位集神学家、哲学家和道德学家于一身的学者,他的名字叫嘉纳塞·爱德华。目前,他的子孙已传了8代。其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任大学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或专科学校,80多人成了文学家,一人就任副总统,一人做了大使,20多人任上下两院的议员,18人成了报社、杂志社的负责人或者主编。

但是,同是200年前,美国纽约有一个叫做马克斯·朱克的酒鬼、赌徒,他的子孙也有8代,其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判处死刑,63人因偷盗、诈骗等被判刑,因喝酒夭亡或成为残废者也甚多。

50年前,美国纽约成立了一个儿童救护会。该救护会专门收容和抚养弃儿、孤儿和贫儿。它的做法同普通的孤儿院不同,其方针是心须让这些孩子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把这三类儿童送到可靠的农家寄养。在该地50多年的历史中,共收容、照顾了28000名这种孩子,最近的报告指出,有87%的孩子成了出色人物。其中,有的当了州长、总督、高级审判官、市长及州会计检查宫,还有24人被选为美国议会议员,有9人被选为州议会议员。此外,在教育、农业、商业等方面卓有成绩者也不胜枚举。更为有趣的是该救护会曾把前面提到的马克斯·朱克的第九代子孙收容到儿童救护会,照例把他送到良好的家庭寄养,据说他现在已经20多岁了,是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

以上三个例子,令人感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面讲到的第一个例子中,嘉纳塞·爱德华家由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良好,因此人才辈出;第二个例子中,马克斯·朱克由于家庭环境恶劣,从小缺少良好教育,因此,其子孙大都走上歧途。可见,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在此,可能还会有人提出遗传素质的作用。对此,第三个例子就是

很好的回答。从遗传素质上看,美国纽约儿童救护会所收容的儿童与第二个例子中马克斯·朱克子孙的遗传素质类似,而且其中还包括马克斯·朱克的第九代子孙,但由于他们被收容后改变了家庭环境,因此,他们的成长方向也就发生了变化。

目前,我们有不少的家长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学历水平也较高,但是在家中却没有为自已的孩子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经常在家中打麻将、跳舞。学生放学后,想找个安静的环境学习、做作业都很困难,而学习打麻将却很方便。据说现在有的小学生学习一塌糊涂,而麻将却玩得很精通。长此下去,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

总之,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美好愿望,而要把愿望变为现实,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五篇:论孩子对家庭的影响

论孩子对家庭的重要性

【摘要】孩子作为一个家庭中爱的结晶,既是父母之间爱的体现同时也是一份属于这个家庭的责任。当社会大众普遍都在关注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之时,当社会舆论均把压力转向不成功的家庭教育之时,笔者作为一个在普通的家庭中生活了20几年的孩子,同时也目睹了很多同我一同成年的孩子的生活历程之后却发现,与其说家庭要为孩子的成长负主要责任,不如说孩子和家庭是一同成长的一个整体,兴衰一体,荣辱与共。

【关键字】精神支柱

目标明确

责任感

时代

一、坚定家庭奋斗目标

1、事业方面

每一个父母在孩子出生之时甚至在孩子还未出生之前都会或多或少为孩子的将来做打算。对于这突然多出来的一张嘴,经济问题是每个家庭所必须面对的。在中国,培养出一个孩子的经费到底是多少,曾有一本名为《49万养大一个孩子》的书风靡一时,从此就可见一斑。因此在中国很多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的工作环境或者工作等级是一同长高的。为了将自己的孩子培养的更好,父母不得不为家庭重新打算,也因此不得不提升自己的事业心,虽然不一定每一个家庭在壮大自己的路上都是一方风顺的,但是努力追求进步的思想却是相同的。笔者认为虽然父母的事业有所起落会给孩子造成相应的压力,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财富,无论是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是单纯的感恩之心,都是很好的培养。

2、人生理念

有了孩子的父母嘴边常常挂的词必然会有“我家孩子”,想事情的时候也多会将孩子放在首位考虑,若说一个人年少轻狂之时没有什么奋斗目标,那么有了孩子之后,这份属于自己的血脉必然会激起他对孩子的责任之心。因此有了孩子的家庭的父母的人生理念会悄然变化成一切为了孩子:苦点累点没关系一切为了孩子,我自己没关系反正为了孩子。这样的思想让父母们的人生信条上多了一个底线——至少为了孩子。因此本无规划的人生多了一份目标,为了孩子更好。如果能使得孩子更好,那么一定也会使得家庭更好。

3、荣誉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声,当自己的孩子有所成绩之时,在后方默默奋斗的父母必然会颇感欣慰,这份随之而来的荣誉感会成为坚定父母继续努力生活的动力。或许有人说没有孩子父母依然会努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人生均不可自己操控,属于父母的人生或许有太多遗憾,再努力也于事无补,但是对于孩子,父母会为了让孩子不再有自己的遗憾而倾尽全力为他提供需要的一切。因此,这份荣誉感不仅是对父母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也是他们和年轻岁月时无力的自己重逢时最美好的姿态。

二、维护家庭完整

1、责任感

当婚姻家庭由自由的二人组合变成三人行之后,多出来的一份责任是需要每一个成年的家庭成员所慎重考虑的。未成人的孩子有很多应得而脆弱的权利是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的,例如单亲是每一个孩子幼年无法承受之重。很多父母也深知此理,因此这份情感化为理性会让父母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和爱人互相体谅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拥有了这一份责任之时家庭就不再只有荷尔蒙的冲动而更多的是成人的担当,每一个成年人都会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会想要一个怎样的童年如果是自己多年后会怎样看待自己这样一位家长。如此一来家庭的网开始坚固的支撑了起来而家庭关系也开始有了理性上的保障。

2、踏实感

传统思想认为有了后人就有了“根”,有了血液和家族的传承,虽然多了一份封建思想但是不得不承认孩子对于家庭确实有一层踏实的意义。有了孩子的家庭中的成年人的人生不再如浮萍,悲观一点说父母终究会老去枕边人不一定会白头但是孩子永远流淌着曾属于自己的血液。因此无论你在哪里,总会在那个地方有一个对你心存感激的人等待你的归来,他的人生最大的希望就是和你一起幸福的生活,每个孩子心中涌动的虔诚的爱都是那样纯粹,父母无需迟疑,因为你能够接受是孩子最大的心愿。这份自己付出后应得的回报会增添父母心中的踏实之感,这样才能保证在大风大浪都有可能随时袭来的人生中多一分心灵上的安宁。

3、缓解多重压力

对于每一个新组建的家庭来说,来自工作,家庭,子女的到来与否以及父母的期望的压力都是十分巨大的,一旦有孩子降临在这个家时,来自父母的压力和想要孩子的压力就极大减小,同时也让多年以来为自己操心的父母能稍微放下心来,对于稳固家庭关系有十分大的帮助。虽然“丁克家族”这一词汇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还是社会主流是更广泛的大众所能接受的,也是更多大众的内心世界真实表露。作为几乎所有家庭成员都甚为期盼的一员,孩子的到来本身就会成为家庭的一颗定心丸,也会在缓解多方面压力的同时为维系整个家庭成员的团结做贡献。

三、调剂生活

1、带来惊喜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是新奇所在,因此他们的生活会被不同的因发现而带来的惊喜充斥着。但是在父母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没有经历过或者忽略了这些小事情,所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会时常感受到这样的小惊喜。我们说生活中从来不会缺少美,只是会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透过孩子明亮的双眼,家长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乐趣,同时也会享受到更加精致的生活。

2、重温旧时

每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几乎所有人在以为逃离了有太多管辖和束缚的童年之后,。每当回首往事之时都会怅然若失,因为他们会发现童年独有的童真带给他们永生难忘的快乐。因此家长陪伴孩子一同长大的过程也可以看做是家长重温孩提时代重拾旧梦的过程,看着孩子稚嫩的过着童年,体会着属于孩子的童年,或许是家长对自己年幼时期表达的最真挚的敬意。

3、紧跟时代

每个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远比任何人想象得到的都要快,因此每个成年人都会有和社会脱节的苦恼。但是有了孩子之后,为了减轻和孩子之间的代沟,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和孩子沟通,家长们一定会多多了解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最为新潮的一些事物,这样很容易减轻了家长们和社会的脱节程度,让家长们不是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能够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个人总结

每当看到和父母与孩子有关的视频都十分感慨,不仅钦佩于家长培养孩子的含辛茹苦,感动于一家人血浓于水的拳拳深情,更充满了对一家人无论风雨依然相守相依,共同扶持去走完人生的无言大爱的震撼。孩子是最后一个走入这个三口之家的人,也是这个家庭中最为鲜活的代表。一个孩子的成长史就是一段家庭的奋斗史,纵然孩子的成长受到家庭因素的熏陶,但是二者互相的影响才是笔者认为最感人最激励人的故事。当一个孩子从无知懵懂走向成熟笃定之时,回头望去,看到的讲述写满自己印记的笔直矗立的家的丰碑。

上一篇:检察宣传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家长学校家长培训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