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2024-04-23

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通用14篇)

篇1: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01、拒绝感

拒绝感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论孩子的父(母)亲是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孩子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02、感到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愤怒。当父(母)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欺骗,失去了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这些孩子他们会把这种情绪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上,容易感到愤怒。

03、多疑嫉妒

单亲家庭孩子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总在潜意识里怀疑别人对他的看法,也嫉妒比他生活得幸福的同伴。

04、行为退缩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他们会感觉到命运的不公平,觉得自己非常孤单,没有朋友。

篇2: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01、拒绝感

拒绝感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论孩子的父(母)亲是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孩子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02、感到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愤怒。当父(母)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欺骗,失去了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这些孩子他们会把这种情绪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上,容易感到愤怒。

03、多疑嫉妒

单亲家庭孩子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总在潜意识里怀疑别人对他的看法,也嫉妒比他生活得幸福的同伴。

04、行为退缩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他们会感觉到命运的不公平,觉得自己非常孤单,没有朋友。

单亲家庭孩子如何教育

01、让孩子明白父母仍然爱他

继续抚养孩子的一方要经常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孩子的爱,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还爱着他,让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02、不要无原则地迁就孩子

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实这样会导致孩子没有责任心,事事以自己为重,不懂得尊重父母。

03、简单粗暴不可取

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的话,不可以简单粗暴,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也不要以为孩子只有你了,你只能严厉来教育孩子,要知道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04、给孩子安全感

要让孩子知道,虽然你只有我了,但他永远不会失去父母对他的爱,这一点至关重要。爸爸妈妈虽然没有在一起生活了,但是孩子还是他们的宝贝,经常与孩子联系,多跟孩子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05、不要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这样是不行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肯定是不利的。

06、多表扬多鼓励

单亲家庭的孩子比较容易有自卑心理。家长应该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孩子,这样能够有效的打消孩子的自卑感,也能让孩子觉得虽然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不一样,但自己仍然可以做得很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篇3: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所谓单亲家庭, 一般是指由父母的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导致单亲家庭出现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父母离婚或者一方去世而导致的家庭不完整。随着单亲孩子的数量不断上升, 他们作为父母婚变过程的直接见证者和受害者, 这种痛苦的情感经历, 给这些孩子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特别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幼儿, 这种负面的影响将持续到青少年, 甚至成年。单亲孩子普遍存在着性格内向, 缺乏自信心, 不能够和同伴很好的相处, 极易敏感, 认为这个社会不够重视他, 自己是多余之人, 一旦受到冷落便沉默寡言, 自我控制力低下的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患心理疾病的危险在增加, 除了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孩子高以外, 还更容易染上早恋和网瘾的恶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把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把它作为保证所有儿童都能获得生存发展权力的重要承诺。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 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这些不良现象, 搞好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校和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教育职责。

二、教育原则及方法

(一) 尊重孩子的人格———爱心教育是成功实施对单亲学生教育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最好调节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 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心理学家还说:“现在预防孩子犯罪最好的教育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切真、善、美的集中体现, 它是一切丑、邪、恶的克星。”

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 使孩子容易产生特殊的心理残障, 这正是孩子心灵的伤疤隐痛。在他们已经受到伤害的心灵上, 不能再受到刺激。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 而是亲切、尊重和激励。教育者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以朋友的身份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 随时克服作为教师习惯性居高临下的说教, 保持平等的交谈、接触。要十分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 维护和鼓励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 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被他们认同为知心朋友。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 要善于破译童心, 读懂单亲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理解, 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并为下一步的成长教育奠定基础。

(二) 接纳孩子的缺点———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先决条件

在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中, 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过程。情绪心理的研究告诉我们:当被教育者的缺点、弱点呈现在眼前的时候, 教育者应该冷静地面对, 勇敢地接纳。接纳既是宽容, 也是信任;有了接纳的前提, 才有升华的可能。教育者不但要具备接纳单亲家庭孩子缺点、弱点的勇气, 还要有将自己的接纳表达出来的技巧, 让孩子明白教育者的宽容大度, 是真的“够朋友”。但接纳不能等同于纵容, 在接纳之余, 应该帮助孩子正视并逐步改正他们的缺点, 克服弱点, 不断进步, 这种接纳才能帮助孩子思想行为的改变。

(三) 创造成功的机会———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核心

在学习和生活中, 成功的心理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学生产生焦虑、低落、消极等心理状态。因此, 教育者应该针对单亲家庭子女的个体差异, 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的情感体验。对单亲的家庭子女, 所有任课教师都要给予特别关心。上课时尽量给他们准备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小问题要他们回答, 并给予适当表扬;下课后与他们谈心, 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 学生才可能撤掉心理防线, 并乐于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在为他们创造表现机会的同时, 教师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了解认识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 正确评价自己, 正确地对待成功和考验, 面对失意和不顺, 要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从而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关爱的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著名的医学心理教授丁瓒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是建立良好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家庭是这类学生性格形成的发源地, 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他们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在对他们的教育中, 应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 形成教育合力, 按每个家庭的特殊结构和家长的不同层次达成不同的共识, 以帮助学生改善家庭关系。其次, 在班集体中创造一种生活上互相关心, 学习上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人际关系。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团体环境, 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很自然地融入集体, 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 享受赏识、进步的快乐。

(五) 建立倾诉驿站———健全的教育网络全面为学生导航

倾吐、发泄是心理的需要, 可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鉴于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辅导室, 班级可设立心理咨询投送箱。还可以实行导师制或辅导员制, 为学生提供讲心里话的机会。二是增设精神、心理、生理、行为等方面的相关教育课程, 引导单亲孩子过好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孩子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三是设立“亲情电话”, 让孩子可以定期和父母进行电话交流, 倾诉心中的收获与感受。四是实施两种培训:学校每学期对老师进行一次心理辅导教育培训;对“单亲学生”的监护人进行一次家教知识培训。五是创新活动载体, 定期举办专题活动, 为单亲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温暖。

加强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不管对孩子本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十分必要。每位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负责的态度, 认真全面地掌握这些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 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 绽放出青春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陆莲芳.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1996 (17) .

[2]王伙生.离异单亲及重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J].镇江高专学报, 2004 (02) .

[3]刘元.单亲家庭对孩子性格行为发育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06 (10) .

[4]王祖侠, 郑燕.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健康教育措施[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17) .

[5]何宏灵, 刘龄灵等.单亲家庭儿童个性与学习成绩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2) .

[6]温泉润.矫正人生——心理治疗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7]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篇4:如何对单亲家庭孩子进行成长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和许多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离异之前,充分享受到了父母的爱护和家庭的温暖。而父母离婚后,只能由一方教育抚养,这就让孩子产生一种失落感和无助感。据心理学家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导致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忧郁、寂寞、失望、偏执,往往会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就直接影到了他们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家长和教育人士迫在眉睫、至关重要的一件大事。

那么,如何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呢?首先,作为学校的班主任教师,应具有一颗高尚的心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怀有一颗关爱之心。单亲子女往往受到社会一些人的冷落和偏见,因而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自卑,对生活失去信心。班主任教师平时应该多关心帮助这样的学生,发现有偏执的言语和举止要及时找他们谈心,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与他们耐心细致地沟通,做循循善诱的思想工作,重视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据当代健康学家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在校患忧郁症的学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患上这种疾病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单亲家庭。此病症临床表现为病人不愿与外界沟通,自卑心强,情绪低落压抑,严重的还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患上忧郁症的学生除了自身心胸狭隘和天生的性格孤僻外,主要是缺乏外界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缺少有人关爱和帮助的结果。

可以说,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造成了单亲孩子的特殊心理状态。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的变故,使孩子经常处于不安、紧张、忧愁和思念的情绪之中,严重地阻碍了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样一来,班主任教师就应该教育他们有一颗自尊、自强、自爱、自励的心,鼓励他们不要逃避社会,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其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单亲孩子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几乎依赖于学校的教育,这就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养成了自由散漫、唯我独尊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对他们的学习和心理成长极为不利。为了使单亲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班主任还应该经常与单亲子女家长沟通会面,和家长们讲清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只有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需要他们去开拓、去建设,为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教授他们文化知识,更应该关心他们的精神成长。尤其是在教育单亲家庭学生时应该有别于正常家庭子女的教育,应讲究方式和方法,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帮助他们打消其自卑和孤独心理,不仅要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更应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形式不仅仅限于对学生传授知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说,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使他们能自觉自愿地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再有,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已故的著名爱心人士丛飞,自幼家庭贫穷,小时候卖过冰棍和小人书,捡过垃圾,甚至为了交学费,还偷卖过家里的蜡台。为此,他非常理解贫穷家庭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心情。他说:我拯救不了一个世界,但是我可以尽我所能去拯救一个孩子,我希望资助孩子们读书而改变他们的人生之路,使他们学有所成,将来奉献社会,这样,中国就少了一个文盲,国家就多了一份和谐。

丛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历经十几年的时间用义演赚到的300多万元先后资助过178名贫困失学儿童,而就是这样看上去风光的歌手,家里住的却是仅仅几十平方米的房子。就在丛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为6位眼疾儿童带去了光明。丛飞并不是什么大明星,只是一个小小歌手,他没有什么大钱,却做出了大款大腕都无法做出的善举,这是一种无私的精神,一种大爱的境界。如果全社会的人们都拿出一点丛飞的爱心精神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我们的社会该是多么和谐,充满爱心的大家庭啊!

教师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应该从教师做起,在当代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形势下,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应时刻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来,积极挑起保护和教育单亲子女的重担,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是否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

篇5:如何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

事实证明: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里单亲子女日益增多,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可悲的是他们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因此,我们要“对症下药”去关爱他们,塑造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由于家庭变故,尤其是父母离异对未成年的孩子无疑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困扰,形成与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心态,在认知水平及人格方面往往表现出较多的缺陷,心理方面往往表现出一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和问题。笔者将他们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自卑型。这类学生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心里有一种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二)、渺茫型。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无法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原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导致这朵花没有结出甜美的果。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凡事“大不了”当头,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三)、独尊型。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管,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头。

(四)、逆反型。这类学生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总之,一味要对着干。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对这类学生如果放松教育,将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五)、孤独型。这类学生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交往。学习成绩不能上升,不热心公益活动,组织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二、教育对策

1、理解,心与心交流的妙方

俗话说,理解万岁。这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真正做到知学生的心并不容易,因为“儿童心灵深处潜藏着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密码。”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

我们不妨蹲下来看他们,平等协商地交流,让他们如实地倾吐他们的想法。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次,闹一次,让他们把心中的烦恼宣泄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真诚。遇到有争议时,不该是我们说了算,应该是耐心地把利弊关系分析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选择。走进孩子们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这多么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啊!

2、爱心,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受伤害的是心灵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来医。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让他们把失落的爱捡回来。

教师可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学生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可以在单亲学生过生日时赠送一件小礼物,在学习困难时多加以辅导,生活上要关心冷暖温饱,有时还可以把学生请到家中做几样拿手菜,以真情来感动他们。学

校和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在这方面,我们镇中心校曾做过有益的尝试。⑴党员教师与单亲子女“结对子、献爱心”,坚持与他们谈心交流,平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孩子们深受感动。⑵广大教师利用课间、节假日,为其补课、出去游玩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这些学生在校生活得充实,心情愉快,逐渐弥补了家庭变故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

3、信任,鼓励走出阴霾的催化剂

记得,唐太祖李世明在政界就“用人心信,疑人不用”佳话传颂于世。今天,在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也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应当充分地相信他们,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如委任他们参加学校、班务、学科管理。我们应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树立信心,组织转化。在他们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他们,在他们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他们。让他们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大朋友,这将会带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时时处处不怕出错,不怕走弯路,奋起直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消除负面因素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4、肯定,克服自卑的方向盘

对于自卑感的学生,我们最好是戴上“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其实大多数自卑学生都有长处和特点,都有自己兴趣的中心。教师就要多为他们组织适合他们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该及时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那何况是单亲家庭学生呢?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对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

篇6: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1.尊重孩子

孩子很小,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要以成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尊重孩子,就得先尊重孩子的人格。“你这么这样笨啊!”或者“你是木头人吗?”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家庭教育首先就得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2.家庭教育切忌恐吓孩子

科学研究证明,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

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或者“你再打弟弟,妈妈就要狠狠揍你一顿。”

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惶恐难过,从而对父母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当孩子对事情产生恐惧的时候,孩子就会变得小心翼翼,怕这个怕那个,很难健康的成长。

3.家庭教育禁忌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以此将刺激作为动力,这不是个好办法。这样的贿赂会引发孩子做事的动力由内转向外。他不是为学习建立起来的良好自我观念而学习,而是为了物质奖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篇7: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的老前辈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这代人也没搞清楚,我们的下代人也不会搞清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政治路线。这条路线是物质发展的高速路线,然而,道德素质路线却迟迟启动不了,因此,“地沟油、瘦肉精......”就在这个年代产生了。我是个粗人,没受过高等教育,对一些世事也看不透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现在中国的离婚率也荣升到了高速路线。我就不明白了,上代人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成功率为什么比现代人先恋爱后结婚的成功率要高?不过,事实终究是事实,今天想讨论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孩子成长(生理和心理)是没问题的。首先,调整好你的心态,分手是你们的事和孩子没关系,孩子不管跟哪一方生活,都要让他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都一样爱他,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错失、坏话(其实,错和对都是相对的),让他埋下仇恨的种子;其次,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和同龄人交往,培养他的健康心理。现代人物质追求意识非常强烈,但是,你必须明白有些东西是金钱无法换到的,不要为了钱而失去不该失去的东西;第三,告诉孩子:“没有人不会犯错误的,不管你做错了什么事都要告诉我,让我和你一起来面对”切忌不要恶语相加,不要棍棒相向,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后,虽然这个社会乌烟瘴气,但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让孩子遵守“知道的可以不说,但说出来的一定是真话”的原则。

篇8:单亲家庭孩子教育问题浅析

1. 家庭因素。

在单亲家庭中, 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个极端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所随的一方, 往往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的不足, 而加倍给予更多的爱, 希望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但事与愿违, 换来的却是孩子加倍的骄横、任性, 甚至是越来越霸道, 或是更加孤僻。尽管单亲父母在离婚后可以加倍地去补偿孩子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缺少的爱, 却不能够给予孩子一个完整的心理状态。缺少父爱或母爱, 会对孩子的心理形成和发育过程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信心、安全感、自爱和将来爱别人的能力以及今后对两性的反应方式, 都会由于双亲不全, 造成某些方面的心理缺陷。另一个极端是单亲父母迫于生计或工作关系, 或者对感情的不满而过分冷落或者忽视孩子, 这样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而误入歧途。

2. 社会因素。

单亲家庭的孩子要面对的问题很多, 社会舆论、求学、就业等等。很多单亲孩子从小就被人称作“没有爸爸 (妈妈) 的孩子”, 而上学又得填写父母姓名、工作单位, 就连长大就业时, 也离不开这些调查。这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另外, 职能部门对一些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监管不力, 使得经营者唯利是图, 也给孩子造成了相当大的诱惑等。

3. 教育工作者本身因素。

有些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易把单亲家庭孩子当成弱势群体, 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他们过多溺爱或迁就, 更少有批评教育甚至惩罚教育。一个人从小接受的东西在潜移默化中会形成思维定势, 他们会认为自己很可怜, 别人就该同情他们。这种不理性的教育势必会造成孩子不完善的人格, 孩子表现出的各种不良情绪和怪异性格就在常理之中了。笔者认为, 老师对单亲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很重要, 但同情不能代替教育, 关心更需要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 单亲家庭的孩子存在的问题在正常家庭的学生中也会出现, 只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出现较为典型的问题行为。在班级德育工作中, 班主任要做有效的教育转化工作, 就要区别对待这些单亲家庭学生的不同的问题行为,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手段。

对品德不良的学生的转化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出现成效的, 这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家长的工作难做。这些家长有的文化素质低, 本身的道德水平不高, 不是庇护自己的孩子, 就是觉得管不了, 或是干脆不管了, 不能较好地配合学校做工作。往往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好不容易有点成效, 放几天假就前功尽弃了。我们不得不承认, 学校的教育工作不是万能的。

班级工作中, 笔者觉得给这类学生做教育转化工作, 要有耐心, 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出奇效。比如与这类学生的谈话, 如果在办公室, 有许多的老师、学生看着, 这种场合、这种方式的谈话绝对没有好的结果。学生有可能就不说话, 更不肯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谈话摆明是教训人。敌对的态度不会出善意的结果。最好的谈话场合不要在办公室, 而是选一个安静的地方, 就老师学生两人, 双方面对面地坐着, 老师不要用教育的口吻来说话, 而是用学生们说话的方式、口吻来进行谈话。这样一来, 学生放松警戒, 放下敌意, 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 老师就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 尤其是在校外的生活情况。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 发现有异常的苗头, 也要及时跟孩子谈心, 了解情况后, 能疏导的就要及时疏导。

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 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 才能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整天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玩的学生, 最应采取的办法是利用一切手段切断他们与外面朋友的联系。但是这对家长来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 这也是令学校对这样的学生做转化工作难以奏效的最主要原因。在学生的课外时间给予有效的监管, 动员他们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 以便收拢他们的“玩心”。此外, 在学习上降低对他们的要求, 取得好成绩难, 但是成绩有一点点的进步是有可能的。有进步的时候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有时候表扬比批评有作用。

篇9: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依据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客观实践,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作了以下教育尝试。

一、使单亲家庭孩子融入班集体生活,消除忧郁心情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孩子的做法。其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蛮做,便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朝气蓬勃地融入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并克服困难。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手拉手,一帮一”“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等主题班会,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相处,一起欢笑,没有讽刺,没有歧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三、注重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变故,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有的甚至表现为抑郁的前兆,他们性格孤僻,心境忧郁,好走极端,过分成熟,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作为班主任,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强化心理引导的技巧,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引向心理健康之路,让他们拥有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适应学习生活,真正成为“乐观、自信、自律、合作、责任、自立”的社会人。

四、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老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不过,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所以,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通过媒体宣传,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媒体还可以开展一些单亲家庭的游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包括家长感受到社会的认同。

总之,单亲家庭的学生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让我们都来做单亲家庭孩子心灵上的领航员,让他们顺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成为生活的强者。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学区乐民中心小学)

篇10:单亲家庭孩子教育论文

老师如何更有效地纠正并帮他们养成好习惯、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生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母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导致单亲家庭的原因主要有离婚或丧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婚生子女也成为单亲家庭的一员。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国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目前我所带的班级42个孩子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就有6人之多,占班级学生中人数的七分之一。

在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儿童期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单亲家庭的儿童在青春期,更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可能出现人格障碍,这将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单亲子女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项崭新而紧迫的任务。

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小学生的正常教育教学、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良好因素。反之,没有完整稳固家庭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一、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方相互推卸,谁也不愿用心教育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成绩的下降和价值观的偏废,甚至误入歧途

(二)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没时间没精力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待问题严重时才追悔不已

(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四)部分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过度溺爱,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单亲家庭,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都是属于有缺憾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成员会遇到的问题,如情感的创伤、经济的负担、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夫或者前妻关系的处理以及孩子的教育等,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孩子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和调适是最棘手的。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等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习惯。

三、如何解决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

(一)用爱心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1.时时刻刻地关爱孩子,及时引导和帮助,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人们每时每刻都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共同关注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合理需求。

2.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闪光点时,家长和教师则要及时地捕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呵护。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冷漠。

3.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学生独立坚强的人格

1.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

2.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我的班级有一个单亲学生,他跟爷爷、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母亲生下他就离开了家,至今从未看过孩子一次。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而父亲本人的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孩子奶奶是一个朴实的家庭妇女,遗憾的是,爷爷奶奶都没读过书,这样,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暖。因此,他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重创,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对同学嫉妒、不友好、虚荣心强等负面心理。作为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遭遇感到十分惋惜和同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需要做的是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聊天,走进他的心,关心他,爱护他,尽自己一切所能去帮助他,时常自己掏腰包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当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牢固的互信关系的`时候,我告诉他,可以把我当做他的妈妈,我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更多的关爱。慢慢的孩子喜欢和我分享他开心的事,他与同学相处时遇到的困难,他也会将他的小心事告诉我,问我应该做何处理。通过一年的相处和陪伴,这个孩子和同学的相处也融洽很多,消极心理慢慢消退。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平常事情也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就应及时主动找孩子谈心,及时进行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3.扩大孩子接触面。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应摆正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位置,不但应该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使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要让孩子尽量多与其他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形成了消极的思想,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极端表现。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这些孩子往往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明知故犯,不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对班级中的学生影响极坏。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师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特别是要拿出真心与他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会慢慢地被老师的诚意所感动,和老师做朋友,他就会把他心里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才可以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坚持下来,孩子也慢慢地改变很多。

班级里面有一个小男孩,长得很帅气大方,也很聪明可爱;不足之处是行为粗暴,“君子动口不动手。”来校的第一天,就遭到很多小朋友的投诉,他动手打了很多小朋友,原因也很简单“他抢别人的橡皮,同学不给,所以打了人家;他想玩滑梯,前面有排队的小朋友,他就把人家推倒……”由于他的行为和班级里其他孩子相比,略有异常,通过和他的家长沟通得知,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没有工作,母子依靠父亲的赡养费生活,母亲希望孩子可以成才,但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急躁没有耐心。

孩子的一点小过错,她对孩子都是大打出手,并不与孩子交流应该如何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学习与人交流的机会,性格变得粗暴、自私,和同学无法正常相处。经过多次沟通,把孩子妈妈当朋友,设身处地为她和孩子着想,不抛弃不放弃。慢慢的,孩子接受了我,喜欢我,听我话,对老师有敬畏之心,对同学有友爱之情。回首改变他的这一年,道路充满艰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孩子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孩子虽小,但也都有着上进心和自尊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反复抓,抓反复。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和正确的引导,这类孩子进步的过程一定是充满了反复,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反复的现象,不要因为他反复了、后退了,就灰心、气馁,应当认识到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进退皆在自己理解之中,便容易控制自己的理智与感情,在反复中帮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篇11: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学号88 李惠云 手机*** 工作单位 乐昌市乐城一小幼儿园

邮箱272240504@qq.com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家庭也随着人们的婚姻、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发生破裂。小孩也经历着从幸福的家庭得到父母的关爱锐变到缺少父爱或母爱的不幸过程,他们有的和父亲生活,有的和母亲生活,或者在重组家庭中生活,甚至父母在外工作,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成为留守儿童。另外,单亲家庭小孩还和‘正常’家庭中的小孩一起生活、学习,但他们得到的关爱却不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无疑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埋下阴影。由此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心理学家们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在这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常常碰到过类似的案例。

我们学校大三班和大四班是紧挨着的,所以楠楠经常和大三班的小朋友们玩在一起。平时看到小朋友们手里拿些漂亮的文具之类,总爱凑上前去问个究竟,并想得到它。而小朋友们则说,这是我爸爸或妈妈买的,你要你爸爸妈妈也买给你嘛,楠楠听了只能不甘心地回到课室。于是回到家就叫奶奶也给她买本漂亮的笔记本,而奶奶却没有买给她,可楠楠的虚荣心又强,不愿输给同伴,于是就想到了偷。

记得那天我和姚老师值班,我们正在检查睡室情况。有两个小朋友爬起来说要上厕所,于是我让她们去了。可是过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她们俩回来,觉得奇怪,我便出去找她们,可找遍了楼上楼下的所有厕所也没见到她们的踪影,又跑到课室去找,还是没看到她们,觉得纳闷,正准备回睡室,隐约听见大三班的课室里有声音,我便进去看看怎么回事,结果在桌子底下发现了她们。她们正在翻书包里的东西,神情有些紧张,动作有些慌乱。于是我问她们:“你们不是上厕所吗?怎么跑到课室里来了呢,这是你们的课室吗?”一个叫楠楠的回答说:“是”。我看见她们手上拿着一个漂亮的粉红色文具盒,和许多漂亮的笔,还能闻到从笔盒里发出的香味。就问:“那你们不睡觉,跑课室来干嘛?这是你们的东西吗?”楠楠抢着回答:“这是我的书包,这也是我的笔盒。”另一个叫玲玲的却用胆怯的声音回答说:“我是大四班的。是她叫我来的。”觉得不对劲,心想,回去得向姚老师问个究竟,因为她是大三班的班主任。于是我对她们说:“那你们先跟我回睡室吧。”然后把这些东西放在老师抽屉里,领着她们准备回睡室。刚出课室门口,楠楠突然冒出一句:“老师,对不起!我错了!”听到这句话,觉得更不对劲。便对她们说:“哦,老师知道了,我们还是到睡室再说吧。”

到了睡室,从姚老师那里得知,她们都是大四班的孩子,并不是她们班的。于是姚老师领着她们到大四班检查她们的书包,结果从她俩书包里找出了本子上还写着大三班某某名字的漂亮的笔记本、梳子、笔等。而放在抽屉里的文具盒和 1 笔又是她们班另一小朋友的。

回到睡室,我们小声地教育了她们,告诉她们这种行为是属于偷窃。小时养成这种小偷小摸的习惯,如果不及时改正的话长大了就要被警察抓去坐牢的。并给她俩讲了“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的成语故事,还告诉她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应该要,更不应对老师说谎,希望她们以此为戒,下不为例。

楠楠是我们幼儿园的学生,在大四班学习,三岁时父母就离婚了,法院把孩子判给了父亲,而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难得回来一次,母亲则和他人重组家庭,基本上不见楠楠。所以,楠楠一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楠楠的性格变得敏感、多疑、倔强、好强、还爱撒谎。特别是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父母亲买给他们的东西时,而自己却没有,心理就会产生失衡,于是就会产生偷的念头。俗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大。”类似楠楠这种家庭情况引发的各类问题,如不及时引起重视,对家庭,小孩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关注,一起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其茁壮成长。总结这几年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家庭方面:

我曾经给一位家长写过一封信,信里写了这样一句:“我是孩子的山,我是孩子的天,只要我不倒,山就永远在;只要我不倒,天就永远在”。意思就是说,父母是孩子最有力的坚强后盾,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小孩,父母应该给他们更多关爱。

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应多发时间陪陪小孩,还要发挥言传身教的力量,教小孩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等,要懂得“幼儿勤教,渐长勤启迪”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在幼年时侯,不容易明白事理,最为柔顺,最听父母的话,什么事都以父母为榜样,生活要以父母为重心,因此,在这个阶段,父母最好能根据此一特点,言传身教,把生活必备的习惯,教导给他们,并引导他们做到。

2,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孩子或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以利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是必不可少的,单亲家庭要努力去满足孩子对这两种爱的渴望。让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或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利。

3,加强坚毅、勇敢、自信等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

由于单亲家庭小孩生长在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情感意志方面显得很脆弱,容易受周边环境刺激,影响身心健康,不利小孩正常发展。故父母亲应多发时间陪孩子进行各项有意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爬山,障碍练习以及亲子练习等。

二:学校教师方面

教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教育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一句话,单亲子女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1.建立单亲子女档案。

了解和掌握各班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2.给单亲家庭孩子更多关爱。

教师应主动找他们谈心,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帮助他们打 2 消其自卑和孤独心理。

3.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

班主任老师应定期进行家访,和家长们促膝谈心,讲清情理,往往是因为家庭的具体原因忽视了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密切关系。

4.严格管理,合理教育,培养其自立精神。

首先,让他们清楚知道,克服自身弱点,是自强、自立的基础,其次,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再次逐步培养他们自立精神,使他们能自觉自愿的在老师的严格管理和真挚关怀下成长进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最后,老师在言行方面有讲究,触及父母亲时最好分开来讲。如通知家长开家长会时,叫小孩通知其亲人:父亲、母亲或奶奶、爷爷等,使小孩感觉到没有被亲人遗弃。

三:社会方面

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单亲家庭子女,消除歧视。如,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选派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市妇联可以进行各项有益于单亲家庭发展的各项活动,举行《牵手单亲家庭儿童,共享人间真情》,关爱孩子身心发展,由妇联或是民政部门牵头,针对单身父母举办“联谊会”、“鹊桥会”、“相亲会”等,为他们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残缺问题等的活动。

总之,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某个家庭的问题,也不是学校单方面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承担,各尽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这个充满爱的社会中茁壮成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参考资料:1.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孩子或不抚养方多探望孩子以利孩子的成长。(网络资源)

2.严格管理,合理教育,培养其自立精神。(网络资源)3.建立单亲子女档案。(网络资源)

篇12: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有哪些

由于社会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价值观的嬗变等原因,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爱的残缺使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们自卑、自闭、内向、缺乏合作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这些被伤害的孩子,班主任只有倾注更多的爱,才能抚平他们内心的忧伤,让他们的生命绽放精彩。

“魏平(化名),35票;李良(化名),33票;王平(化名),8票……”教室里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这是我班的学生在选举“三好学生”。我心猛地一跳,“王平怎么才8票?她全班成绩第二!”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座位上的王平头埋得很低很低……

带着疑问我找学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她孤僻、自私,别人问题时推诿敷衍,向她借辅导资料,她经常不愿意,生怕别人超过她。

为了帮助她克服自身缺点,我特意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与她边走边聊,我委婉地告诉她大家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够在以后多跟同学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迷茫。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她快乐。

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疏远,怎么办?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还听到男生起哄的声音,我奇怪地走到教室门口,看到王平和另外一个女生――丽丽(化名),正在教室里厮打。双方头发散乱,衣冠不整,互不相让,我急忙叫她们停下来。

办公室里,我严厉地批评她们,她们各执一词,都显得非常激动。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让全班同学发言。我按照以往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写他们目击的情况。条子收上来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定,王平错了。我狠狠地批评她,因为我已经单独跟她谈过,谁知竟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打起架来!怎不令我生气!哪知她竟大哭起来。

“老师,是丽丽先动手打我的……”她一边哭一边说。“王平也打了我!”丽丽也不示弱。看着她们情绪都很激动,我决定冷处理。

事后,我问了几位同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班管理采用值周制度,成绩前十名同学每人各值一周,负责本周各项工作。王平是第二名)本周该王平值周,丽丽因值日没有搞彻底,被王平罚搞值日,而丽丽不但不搞,还恶语相加,并大打出手,无奈之下,王平被迫还击。但为什么大多数同学认为王平错了?带着疑惑,我调查了一下,原来丽丽平时人缘好,学生评价不错,所以好多同学都偏向她。为了做好她的转化工作,我放学后去了她家。在她家,我见到了她的奶奶。原来她的父母在她七岁的时候离异,她有一个读高中的哥哥,她爸爸靠卖菜拉扯他们两个,日子过得很艰辛。由于从小缺乏母爱,她变得封闭、内向而又自私。

可怜与同情占据了我的内心。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我一定要帮她!

在一个周六下午,我找王平与丽丽分别进行了谈话,讲明是非,她们情绪不再那样激动,都诚恳地接受了批评。我让丽丽先回去,留下了王平。她显得很局促。她告诉我她不爱与人交往,因为别人都不理她。巴金说:“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离开它,生存就没有了光彩;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她的眼神流露出对友谊的强烈渴望。看着她无助的眼神,我的心一阵酸楚,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不能就让她这么封存,我一定要让她开放!

又是一个周六下午,我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她,信的大概内容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平时要主动与人交往,相处中要换位思考,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坦诚相待,互相谅解。在学习中要主动帮助别人,学会与人分享,这样才会赢得同学的友谊。”

她带着疑惑拆开信,一边看信一边看我,看完后开始啜泣,我抚摸着她的头,她一下子扑倒在我的怀里,大声地哭起来……

从此以后,我对这个自卑而又孤独的灵魂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爱护,遇见她我就主动打招呼,询问她需要什么帮助,每逢节假日我都要送她一份小礼物,她有困难我就发动大家帮她解决。同时我又在班上举行了“爱让世界更美好”“感恩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并结合思想品德课“合作才能双赢”让她明白: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要想取得成绩都离不开合作,要想事半功倍,必须要与同学互相探讨,共同进步。

后来我注意观察她,发现她慢慢地有了朋友,脸上也有了笑容。听别的同学说,她经常主动为别人擦桌子,帮值日生扫地、擦黑板,也为一些学困生主动讲题,而且很有耐心。每次举行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出主意想办法,跑前跑后不亦乐乎。慢慢的许多同学也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在一次友情捐助中,她主动捐了50元,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她变得开朗了,热情了。

她的变化让我由衷高兴!

今年三月的一天,她不小心被车撞伤了,同学们都很牵挂她,他们在纸上写上祝福的话语,叠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我与两名班干部去看望她,看着同学们鼓励与祝福的话语,她在病床上哽咽起来……

在四月的一次考试中,她以全年级第三名的成绩又一次赢得了同学的掌声。

“李良,33票,王平,26票,马明(化名),25票……”教室里又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我班在进行期中三好生选举。

她入选了!

看着她满含泪水的眼睛,我幸福地笑了。

五月十三日是母亲节,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老师您好!您那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情谊让我终生难忘!我会用优异的中考成绩来回报您!请相信我!”

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我欣慰地笑了。

我给她回了短信:“孩子,这是我应该做的。你进步了,我很高兴。人生之路很长,希望你平安幸福!”

篇13:如何进行单亲家庭孩子教育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1. 抑郁孤独, 粗暴逆反。调查发现, 离婚家庭由于父母的分裂, 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 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 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 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 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 没有安全感, 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 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 很容易使单亲家庭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 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 自我保护意识过强, 敌对情绪很大, 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 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 一旦爆发出来, 能量也就越大, 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 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2. 内向自卑, 缺乏自信。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 特别是父亲, 在幼小的孩子心中, 是百事通, 是万能者, 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 孩子就自然没有了这份优越感, 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 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 甚至于有的孩子会常常萎靡不振, 自暴自弃。

3. 多疑嫉妒, 胆小孤僻。单亲家庭孩子多疑和嫉妒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学生显得突出一些。在我的调查中, 单亲家庭学生与正常家庭学生对比, 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4% 左右。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 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 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 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 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 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 对胜过自己的同学产生嫉妒。

还有, 一些家庭在解体过程中或不停地吵吵闹闹, 或长期冷战, 家庭里充满了“火药”味, 甚至把子女当成了出气筒。这些孩子在家庭的紧张气氛中战战兢兢地生活; 也有的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 一切包办; 还有的单亲家庭的父 ( 或母) 为了给自己争口气, 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 造成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上述这些情况都会使孩子变得胆子小, 性格孤僻, 不敢与人交往, 不敢说话, 不敢回答问题, 总是独立躲在一旁, 甚至由于过于紧张话不成句, 面红耳赤, 浑身出汗。

4. 情绪不稳, 厌学严重。家庭内部气氛的不和谐是导致单亲家庭孩子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调查了解, 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 想摔东西, 想离家出走, 甚至想自杀, 等等。单亲家庭中, 由于家长自身产生的消极情绪, 家庭气氛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 造成孩子紧张、焦虑、暴躁等异常情绪。在孩子的眼里, 家庭中的欢声笑语少了, 父母对自己的百般呵护少了, 感受到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巨大压力。由于经常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 导致孩子注意力、记忆力下降,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习成绩不理想, 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

二、单亲家庭孩子的赏识教育

面对班里的单亲家庭孩子, 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以积极的态度欣赏他们, 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 努力把爱化作具体有效的言行传达给单亲家庭孩子, 让他们切切实实感受到爱, 充分地唤起他们的自信, 激发他们的潜能, 使他们主动发展, 快乐并健康地成长。

1. 赏识教育的主角是教师。孩子的教育主要在学校, 教师应该当好赏识教育的主角, 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问题是如何当好这个主角, 根据我多年的实践, 作为主角应做到:

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又要接纳孩子的缺点, 还要激励孩子的进步。总之, 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孤独、冷僻、沉默少言, 心灵隐藏着许多不愿披露的症结。作为主角的老师, 首先要善于破译童心, 与孩子做好沟通, 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 读懂孩子的心理和思想, 让孩子喜欢你, 信任你, 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当中, 老师一个期待的眼神, 一个会心的微笑, 以及拍拍孩子的肩, 摸摸孩子的头, 说声“你一定行”, 都会给孩子莫大的激励和无限的幸福, 从而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 在关爱和信任的氛围里逐步树立起来自信、自尊、自强, 取得长足的进步。

2.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关爱孩子。赞赏能让孩子体验信任、理解和和愉悦, 从而让蕴藏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健康成长。可以说: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而赏识教育的本身就是爱的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渴望爱。作为单身家庭的孩子, 曾经历了亲人早逝的痛苦或家庭破裂、双亲离异的恐惧, 更有甚者, 在单亲家庭形成后仍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和家庭的温暖, 孤独无助, 失落自卑, 所以他们更渴望得到赏识, 渴望得到更多一份关爱。往往老师一句看似平常的问候, 如“天气冷了, 有没有多穿件衣服啊”, “学习辛苦不辛苦呀, ”等等, 都会使他们的行为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并引导全班形成一个关爱的氛围, 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生的尊严, 呼唤起向上的决心。

3. 赏识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清代思想家、教育家颜元说过: “数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 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 他们长期受到歧视, 往往自以为很笨, 不是升学的料; 另一方面, 各种荣誉和职务与他们无缘, 他们的内心更渴望别人的赞美, 哪怕是一句表扬的话,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赞许的大拇指, 一个鼓励的抚摸, 就可以让他快活上一天。所以, 对于单亲家庭孩子, 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赏能力。

一方面, 教师可用鼓励性语言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评价, 从而培养孩子的自赏能力。比如, 教师可以说“某某同学今天进步真快”, “某某同学今天帮助老师做事, 老师要谢谢他”等。表扬时, 要有针对性, 切忌笼统、空泛地说“好”, 要讲清楚好在什么地方。

另一方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 如文艺表演, 诗歌朗诵等, 在活动中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 获得同伴们的阵阵掌声。使他们感受到被赞赏的快乐, 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关注别人优点, 克服自身不足的良好习惯。

总之, 单亲家庭的孩子尽管遭遇了很多家庭的不幸, 比一般的孩子缺少爱护和幸福感, 但爱是可以弥补的, 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这些孩子付出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和耐心, 就能改变这些孩子的特殊心态, 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 单亲家庭的孩子同样会拥有双亲家庭般的温暖, 拥有一片灿烂的天空。

摘要:近几年, 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 一些孩子成为单亲家庭子女, 由于心理障碍而造成的社会问题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重视单亲家庭子女的赏识教育, 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单亲家庭孩子,特殊心理,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施璐芳.特殊家庭对子女行为的影响.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10) .

[2]陈鹤琴.家庭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3]李天燕.家庭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4.

篇14:如何做好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我不要上幼儿园:周一的早上,很多的宝宝都已经入园了,哎,平时都很早来的可可怎么还没来啊!正在我纳闷的时候,我听到了可可的哭声,而且还看到送她来得不是妈妈,是外婆。在连哄带骗中,我将可可带进了教室,但这一天她默默无语,不跟小朋友玩,也不和同伴、老师主动说话,这明显的和上周是判若两人,等到下午外婆来接了,才主动的跟我说了声:“老师,再见!”。在以后的日子里,可可显得较自卑,不肯在集体面前回答问题,不乐意与同伴交往,喜欢独自一个人坐着。

老师,他又打人了:下午吃过点心后,许多孩子都在区角开心的进行游戏,突然听到了一阵哭声,马上有孩子在报告:“老师,明明又打人了。”我疾步走了过去,看见明明一脸无辜的样子怵在那儿,忙对我说:“老师,是他不肯把玩具给我玩,我已经跟他说过对不起了。”要知道这是明明今天第3次打人了。第一次是排队的时候,前面的小朋友走得慢,他就伸出了拳头;第二次是为了抢小椅子的事,他再次伸出了拳头。也难怪小朋友说“我不跟明明玩,因为他老是打人。”“他总欺负小朋友,把人家弄哭,我不喜欢他。”

我要爸爸来接我:下午放学了,很多小朋友都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和我说再见。快接完的时候我看到丽丽的外婆来接了,就对丽丽说:“丽丽,你外婆来接你了!”正在开心玩积木的丽丽马上躲到我身后说:“我不要跟外婆回家,我要爸爸来接我。”经过一番劝说,才勉强同意跟外婆回家。这种现象以前从没有发生过,可最近如果不是丽丽爸爸来接,丽丽就会有这种焦急又无奈的表情。

可可、明明、丽丽是我们班级三个特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离异了。有的已在重组的家庭里生活;有的是由外祖母抚养;有的还不了解父母离婚的状况,和爸爸一起生活。由于这个原因使他们都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享受不到母爱(父爱)的滋润和教育,感情不是很细腻,养成了他独特的个性。

所以能够得到这三名孩子的信任,让他们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是非常幸福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问题都有他的原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及发展水平,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才能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社会学家们的调查也表明,非常态的家庭并不意味其家庭教育必然存在许多困难或不利条件,放松管教而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决不可低估,老师、家长和社会应对这些感情特困户重点扶贫,采取有效方法,对症下药,使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1、多种渠道协同、互动 教育应“联网”。

我主动深入地调查访问,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尽可能建立单亲家庭的档案,对他们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作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引导家长的主动配合,把单亲孩子的心理特点报告给老师,以减轻老师工作的难度。我还非常注重家园互动教育,并取得不错的效果。通过《家园联系手册》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并请家长通过留言及定期与老师沟通的方法交换教育意见和建议。利用家长会、接送沟通的机会,宣传优秀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转变观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教育和辅导,使幼儿园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良好心理的形成。

2、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用爱心抚慰创伤。

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点,我观察他们的行为特征,对症医治。鉴于他们不能享受双亲家庭孩子同样多的亲情,我便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第二父母,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平时,我只要看到他们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就找她聊天,运用转移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活动、游戏。让他们知道:身边爱他们的人并不少。

3、积极营造和睦的班级氛围,及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宽松的班级氛围能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我鼓励他们在班上找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孩子置身于群体生活中,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她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因此,我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发现孩子在心理、行为方面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的法码,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上一篇:宁华路街道劳动保障所一季度工作小结下一篇:举办2011年(第二届)上海海洋大学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