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式监管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应用思考

2022-09-12

1 基本内涵

穿透式监管的基本内涵是以“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为根本方法和逻辑出发点。在这个范围内, 穿透式监管解决的是过去的认知误区, 以为出现的新的金融业态是现有法律和监管框架无法涵盖的, 而实质上, 根据穿透式监管思维, 其认为这类金融产品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特征, 形式的复杂多变并没有引起交易本质的改变。

2 实践借鉴

2.1 证券行业

穿透原则自2015年10月起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高频术语。从公开资料看, 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 (定增) 过程中。从过往情况看, 穿透原则应用在这里主要解决的是非公开发行变相为公开发行和利益输送的问题。随后, 云维股份在2015年10月发布的公告中表示证监会“要求对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对象进行穿透, 核实认购主体数量”, 这是从市场角度第一次在定增环节确认了新的监管要求。

2.2 税务行业

从公开资料看, 目前在反避税环节上, 我国税务征收部门会使用穿透原则, 打击不合理避税。《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第45条、47条分别给予税务机关一定的税收调整权限。2011年6月, 全国出现首例对非居民个人间接转让中国境内企业股权追征个人所得税1368万元。

2.3 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6]21号) 要求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要按照“穿透式”监管要求, 揭示和处置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印发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及跨界从事金融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银发[2016]113号) 提出要结合从业机构的持牌情况和主营业务特征, 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 综合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等全程信息, 透过表面界定业务本质属性。央行等部门逐步向市场传达的穿透式监管理念首次以文件形式正式出现。

3 穿透式监管与经典金融监管理论的一致性分析

3.1 符合功能监管理论

总体上, 可以将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划分为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 前者以机构类型为监管依据, 如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负责监管。功能监管理论的核心则是无论某一机构是否为特定金融企业, 只要其从事某一类型金融业务, 就要对其进行监控。金融危机以后, 由于功能监管能够解决金融综合经营部分经营风险和监管套利行为, 该理论再次引起重视。穿透式监管的核心即“穿透”, 不拘泥于机构类型, 突破牌照限制, 不被机构的名称、模式所束缚, 直接穿透至其核心业务特征, 随之按照业务所属进行监管和监管责任的划分。因此, 穿透式监管是功能监管理论的一个具体表现, 符合经典金融监管理论。

3.2 符合事中监管要求

传统的金融监管理论将监管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事前合规性监管、事中风险监管和事后救助措施。在金融高度管制的国家, 更强调事前合规性监管, 从而导致金融机构数量远远小于市场所需, 监管部门实际上是通过事前监管来回避了事中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从我国金融发展和监管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 尤其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后, 逐步对金融业实行“宽进严管”, 监管部门审批权限收缩, 对金融创新的容忍度不断提高, 在此环境下, 金融机构数量越来越多, 机构类型多样化, 业务边界模糊化, 金融创新活跃化, 而金融监管的重心也从事前监管转为事中监管。

3.3 符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内涵

虽然本质上, 互联网金融仍属于金融, 但是却因植入了互联网技术、规避监管、非面对面等因素, 更加剧了投融资方、消费者、中介机构等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更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e租宝和泛亚金融等风险事件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穿透式监管的出发点其实就是解决互联网技术掩盖和修饰下的信息不对称, 让看似复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信息在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对称性有所上升, 提示交易透明度, 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4 穿透式监管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的框架构思

4.1 穿透范围

捕捉核心业务和对接现有金融业务。建议将穿透范围一是放在核心业务上。互联网金融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P2P借贷、众筹等五类, 从交易规模和已发生案件情况看, 这五类也是与民众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在对互联网企业穿透监管时, 按照其核心业务, 能归类到现有五类框架即归入, 随之按照《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所界定的监管责任进行监管。二是穿透至现有金融业务类型。互联网金融虽然形式复杂, 但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金融业的核心特征, 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仍然承担的是金融中介职能, 如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仍然在传统的支付、保险和基金概念范畴内, 识别出这个核心特征后, 即可按照现有的监管框架予以管理。

4.2 穿透深度

衡风险控制与鼓励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穿透式监管一方面确实能够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但另一反面也存在监管权力滥用和无边界风险, 运用不好会影响到金融创新。因此, 在广泛应用穿透式监管原则时, 应明确穿透深度, 比如对资金来源是穿透至有限公司还是股东层面, 对P2P资金流向穿透至什么环节等, 平衡好风险控制与鼓励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监管理念的逻辑推进上, 首先应该是充分认识互联网金融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和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后基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 通过穿透式原则进行适度监管。

4.3 穿透主体

联合穿透后划分监管责任。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组建形势和业务类型相对复杂, 且已经出现集理财、P2P等为一体的企业, 在未对其穿透前, 可能无法准确界定其核心业务并导致无法落实监管责任, 因此组建一个联合执法小组是必要程序, 由其进行穿透式风险排查, 并最终确定具体监管主体。在日常工作中, 各监管部门亦应相互协作、形成合力, 适时提出监管建议, 不断总结监管经验, 优化监管模式

摘要:穿透式监管是按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 剥去互联网金融业务复杂的外衣, 识别最原始的交易本质, 从而确定监管机构和具体的监管措施, 有利于消除因创新引起的监管套利, 有利于减轻立法成本, 提高监管效率, 维护金融稳定。

关键词:穿透式监管,互联网,金融领域

上一篇:OA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医院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论21世纪公共图书馆人才资源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