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堂语文优质课的思考

2022-09-12

前不久, 我有幸观摩了一堂优质课。课题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沁园春·雪》。观摩完毕, 收获很多, 自我的反思更多。

课文开始:

“老师:同学们, 在我们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位伟人, 中国人民无人不知道他, 他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他是谁?

生:毛泽东。

老师: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 更是一位出色的诗人, 他的一生写下了许多催人奋进、震撼人心的光辉诗篇。我们今天就要学到的《沁园春·雪》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请大家看课文注释, 这首诗是写于什么时候?

生:1936年2月。

老师:1936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1931年5月,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 1935年,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而此时, 国民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1935年10月, 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到达陕北, 1936年2月, 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 奔赴抗日前线。在渡河前夜, 恰逢大雪, 毛泽东曾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 视察地形。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 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请大家以自己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这样的导入语非常熟悉——直接介绍写作背景, 这是我们作为一线语文老师都会运用的方法, 也是我们惯常运用的方式。因为这样的安排很简单, 从备课角度而言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法宝, 很省力的手段。对于老师而言, 先介绍背景知识便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领会文章的主旨, 省去很多的授课环节。对于学生而言, 先知晓背景知识便于明白主旨, 容易一步到位, 省去许多思考的过程。当我听到这样的导语时, 我开始觉得非常高兴, 因为我觉得一堂优质课的开头和我平时的授课是那么相似, 我甚至觉得这就是一堂随堂课的开头。但是高兴之余我在思索课堂导语的这种相似说明了什么:是不是每一篇课文都适合这样的导入?这对于教学而言是简单了还是复杂了?学生在接受这样的导入时, 心情如何?会不会已经摸出老师的授课规律?他们接受这样的规律吗?或者说, 学生们买账吗?其实这样的问号最近反复出现在我脑中。

我觉得, 如何运用写作背景资料辅助文本解读, 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遗憾的是, 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或多或少地存在写作背景介绍模式化、简单化的倾向。有些语文教师, 习惯于导入阶段呈现写作背景资料, 这样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单独成块, 导入阅读时插入一段背景介绍, 往往会打断学生的阅读激情和思路, 影响学生阅读文本的流畅性。有些语文教师喜欢过早地把写作背景资料和盘托出, 滔滔不绝地讲解, 配以目不暇接的投影, 这样会给学生阅读文本造成先入为主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学生阅读的真实体验和独立感悟。其实, 写作背景资料只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补充资源, 对于文本阅读只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是否选用要因文而定, 如何运用则要因地制宜。

所以我觉得本文不适合用这样的导入语。首先, 因为文章的内容能很容易让学生领会到作者豪迈的、慷慨激昂的风格, 比如“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等内容。学生不需要通过写作背景的导入才能获得这样的结论和感情, 所以这一个环节是不需要的。其次, 文章本身就是诗歌, 老师可以通过反复地引导学生朗读, 通过图片、文字、音乐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老师还可以将自由朗读、分组研读、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诵读、深情诵读相结合, 从节奏、韵律、语调、情感上加以引导, 从熟读、研读、品读、美读出发, 力求让学生感受、入境、品味、再现, 达到对文章感情的理解。如果授课过程中这些环节都逐一落实, 那么学生对文章的品读是可以到位的, 所以, 本文是否需要写作背景在开头导入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 介绍写作背景只算教学“表演”中的“龙套”角色。那么, 应该怎样根据学生实际, 让“龙套”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跑出辉煌呢?

第一, 应该结合所学内容安排, 选择侧重点。比如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一些课文是适合在导读部分加入写作背景的介绍的。有些课文写作年代久远, 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在引导学生阅读前就可先呈现写作背景。比如《最后一课》, 普法战争的开战, 德国士兵的操场操练, 这样的背景就需要先行交代, 正是这样的背景才促成了小弗朗士的成长, 所以这样的文章需要先交代写作背景。再比如《故乡》的阅读也可以先介绍写作的缘由, 以写作背景为阅读铺垫, 有助于学生切入阅读, 进入文本。

第二, 写作背景介绍时应该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 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如何在一堂课的初始阶段进行渗透呢?有一些课文可以借助一些小故事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帮助学生同作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让写作背景在不知不觉中边告知边感染学生,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比如上《〈傅雷家书〉两则》时, 常听学生抱怨:“为什么与子女贴心贴肝的父母都是别人的?”结合这一实际, 我总会在介绍写作背景时提到杨绛笔下的一件事:傅雷与钱钟书夫妇等朋友笑谈, 不许孩子偷听, 孩子们却非常喜欢这些大人的妙语, 总要偷听。傅雷一夜抓住两次, 脾气发作, 烈如野马, 无一朋友敢劝, 梅馥荔挡驾不成也只好眼睁睁看着孩子挨打。通过这件事, 让学生明白“父子如兄弟、朋友”往往不能自孩子幼年时开始, 从而正确理解自己父母的教育。

第三, 根据课文内容适时介绍写作背景。有些课文从一开始就介绍是可以的, 如果写作背景涉及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时就应该多加考虑了。比如学习《岳阳楼记》, 开篇就介绍范仲淹的遭遇, 说他敢于直言进谏, 虽屡遭贬谪, 而全不在意, 也许学生的印象不深刻。如果在理解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后再来讲述他的三次被贬出京城, 即使成为一个小官吏也要“兼济天下”,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人格魅力。这样的介绍就不再是简单的背景灌输, 而是等学生产生了求知渴望后的需要满足了。

摘要:如何运用写作背景辅助课文理解, 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如何认识写作背景的作用, 是一个需要语文老师认真思索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需要智慧的老师。

关键词:写作背景,课文理解,具体分析

上一篇:论审稿工作中编辑效率的提高下一篇: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常见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界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