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2023-05-29

第一篇:怎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怎样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我国最多的从口在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是重要基础。

加强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才真正有可能把农村的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开创农村文化繁荣的新局面。

强化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机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逐步完备各项制度,健全农村文化评价机制,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时。同时多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将基层文化建设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将文化建设过程当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来抓,重点将“三农”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方向,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人才资源”是最根本的资源,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根本。首先,

各地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对农村本土文化传承者的培养。建立农村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坚持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培训的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文化技能、知识技能。其次,积极发展民间优秀文化队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也都有自己的民间艺人,他们创造的文化形式与百姓日常生活最贴近的,也是最受百姓喜闻乐见的。定期对这些草根文化队伍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比赛,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而且能够保证这些传统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群众抵制不良文化侵袭。让先进文化、主流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的同时,还应该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农村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首先,抓好传统文化。利用传统的节日、庙会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变农民对文化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的热情。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以“文化下乡”、“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载体,普及农民的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科普、法律知识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水平,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掌握一技之长,发展致富奔小康。第三,抓好本地特色文化。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保护当地民间传统艺术、特色文化,抓好传统文化特色村的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第二篇:怎样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加大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上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减轻国有大中型医院的看病压力, 降低群众就医费用;政府也可以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在广大基层群众身上,使群众充分分享改革成果,真正得到实惠。

随着社区医疗工作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的需求与服务模式、服务与管理体制间的矛盾开始制约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一是医疗设施老化或不足,难以适应诊疗需求。社区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不足,原有的设备严重老化,检查手段受限、准确性降低。由于人员、设备条件限制和社区医院服务不到位,致使就医人群大量流向三级医院,增加了三级医院的负荷和有限资源的占用。二是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参差不齐,有些地方政府将经费转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受利益驱使,仅注意于医疗收入,“六位一体”的服务职能多数流于形式,造成群众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产生偏见和不信任。三是医保政策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表现不同步。尽管医保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在药品和诊疗方面的费用只略低于大型医疗机构,又由于医疗质量及服务等问题,因此目前的医保政策还不能起到就医的导向作用,仍然存在大医院挤、小医院空的现象。四是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结构不合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具有全科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数量少,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梯队建设没有形成;医、护、技、药人员比例失调,护理人员数量和层次达不到要求;医生普遍存在未经过规范的全科医师培训阶段,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影响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由于医疗条件、收入等问题,影响了社区医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吸引人才留在社区医疗机构服务。五是“双向转诊”难以形成机制。首先,担负首诊的一级医院由于条件有限,很容易转出患者,而三级医院的诊疗标准又以患者的康复为依据,同时患者对转回一级医院康复也没有信心,社区医疗机构的护理水平不高,很难再把患者转回,不能实现“双向转诊”的目的。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着力于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大力倡导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有三个职能,包括掌握本辖区居民的详细健康状况,指导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正确的饮食方式和锻炼方式;负责诊治辖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监控居民的大病征兆,让居民在大病

初期能得到尽早治疗。在社区开展首诊能够合理分流门诊病人。大家现在说看病难,最突出的是到大医院排队挂号。实际上在国外,大医院几乎没有门诊部,到大医院看病都是社区医生的转诊,这样,社区医生能够帮助病人找到更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作为一个居民,不可能对各大医院的特点、哪一个医生怎么样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作为社区医疗机构,医生会根据每个居民的实际需要进行转诊。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则可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的目标。

其次,要将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转诊方面,如果是经由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病人的报销比例可相应扩大,并将医保病人在社区获得慢性病药品的报销比例和范围扩大,药品集中配送,减免部分挂号诊疗费用等。卫生部门要和医保、物价等部门进行协商,力争在相关的一些政策上对社区卫生机构有所倾斜。

最后,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创新社区卫生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等资金投入、补偿方式,并随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投入。要明确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性质和功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服务。要下定决心、下大力气合理调整和配置社区卫生资源。要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管机制,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项目的准入,改革人事和收入分配等制度,将社区居民是否受益、是否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主要标准。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篇:怎样加强后备干部自身能力建设(最终版)

怎样加强后备干部自身能力建设

目前,全国各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干部队伍自身能力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共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上多次强调:“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新的领导骨干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现阶段后备干部的培养对象大多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许多人缺乏应有的理论认识。因此,尽快提高新一代领导骨干和后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如何加大这项工作力度呢?我认为:首先是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坚持按德才兼备的原则和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选拔干部。其次是要健全工作机制,制定总体目标。根据各级组织的实际要求,研究制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并把后备干部的物色、考察、培养、选拔等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上,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年轻干部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基层工作实践中要着重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干部建设的核心,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干部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要达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因此,我们要下功夫抓好学习这个重要环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此保证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强学习是新形势下广大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自身成长的需要。

从目前来看,随着干部人事工作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增多,相关法规政策制度的相继出台和修改,很多领导干部出现了严重的知识透支现象,亟需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随着领导干部和组工干部更替和交流力度的加大,各单位党委的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科科长变化也比较频繁,迫切地需要学习与干部工作相适应的业务知识,对我们今后做好干部工作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要始终坚持公道正派,争当勤政为民的表率。

公道正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干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核心,更是我们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培养和树立

公道正派的作风,首先要公道正派的做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始终做到用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强化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树立起权力就是职责,就是奉献,就是服务,就是义务的观念,努力成为勤政为民的表率。

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争当开拓创新的表率。

首先要坚持观念创新,克服因循守旧、等待观望的思想,保持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较强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坚持工作创新,创新和改进干部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五、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作为评价干部的基本依据,保证把政治坚定、群众信任、作风过硬、能力突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配备到各级领导班子。

要认真抓好各项规范制度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能力和知人善任能力。同时,要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自觉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做到用好的作风选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其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绩分析、征求意见等方法和手段,突出综合考核评价,深入了解干部德才素质,做到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地考察评价干部。同时,要注重掌握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和贯彻执行中

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要注重掌握干部勤政廉政、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求真务实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要注重掌握干部在关键时刻和涉及个人切身利益时的表现;要注重掌握干部在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注重掌握干部的工作实绩,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和群众评价的意见,引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精力放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上。

第四篇:论公安交警怎样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环境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同时,人民群众对公安交警部门的执法行为和执法艺术也出现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在这种形势下,公安交警队伍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便成新形势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为有效应对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各公安交警部门要以创新执法理念为先导,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履职能力为核心,以加强执法监督为保障,全面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使交警部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

一.创新执法理念

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首要因素是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而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在公安交警队伍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民警自认为自己是“官”,待群众始终摆脱不了“打官腔、说官话”的模子。然而随着新时期执法环境的变化,“官本”思想开始逐渐褪去原来的光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为民服务”的新要求。

针对于此,公安交警部门必须要纠正错误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其次,是要在正确执法理念的基础上创新理念,引领执法理念走向完善。然而,要如何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并不断创新完善呢?

其一,要在公安交警部门坚持搞“思想纪律作风教育整顿”、“爱民实践大走访”以及“反腐倡廉集中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教育民警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和执法观念;进一步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意识;进一步认清法律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利是让我们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使广大民警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官本位”思想。其二,要在转变执法思想的同时教育民警坚持法律至上、以法为本的原则,在执法过程中坚决克服“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思想,执法办案要以法律为准绳,每一次执法、每一次办案都要坚持“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执法态度。其三,要坚持法、理、情有机统一,在以法律标准衡量是非、处理问题的同时要合情、合理,让人们在情理上能够接受。同时以“理性、平和、文明、”的执法态度执法办案,通过案件的办理和事情的处理,使当事人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心、温暖,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二、加强执法管理

执法的管理是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执法管理,有助于确保公安交警执法活动安全高效运行。

要做好执法行为的管理,应该坚持以解决执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从源头上解决随意执法、粗放执法等突出问题。同时要建立科学机制,以科学化推动规范化,确保执法活动的高效率。还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支撑规范化,不断提升交警系统的执法效能。

执法制度化的管理,第一,要从规范执法环节入手,狠抓制度建设,不断集中清理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第二,要制定完善警务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加强执法环节过程监管。第三,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研判,分析执法制度建设的现状。第四,要深入查找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对策。第五,要进一步细化路面执法、事故处理、车辆管理等岗位执法标准,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基本动作和语言规范,明确窗口服务标准。第六,要规范警务用语。

科学机制的建立,要加强警务督查,结合视频管理,实现动态监督;要强化民警执法办案的过程管理,落实“一案一审”制度;要完善执法台账和法律文书的制作、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警务装备室和执法档案室建设和管理;要强化民警日常警务活动的过程管理。

信息化的建设,应该深化“移动警务”、“电子执法档案”、“交警执法质量管理系统”、“部版交通违法信息系统”、“警务综合管理考核平台”建设和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从录入、审批、办理、结案、考核等各个环节实现全程监督。

三、强化执法培训

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能力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素。目前,一些公安交警队伍中存在着“说不过、追不上、打不赢”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公安交警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执法培训工作,以专业化保障规范化,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的执法能力。

各交警部门不仅应该积极组织开展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 “正规化建设”、“三基建设”、“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以及 “执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还应定期组织开展 “岗位技能大练兵”、“业务理论大练兵”、“警务实战大练兵”等活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的放矢安排培训课程组织民警进行学习培训。

另外,各交警队伍还应要求全体民警立足于本职岗位,以提升业务水平为目标,全面加强业务学习。要以采取组织知识讲座、每周例会学习等形式,对一线民警的业务及网上信息录入操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专题培训,使民警清醒认识公安交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努力增强民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制意识。

四、完善执法监督

执法规范化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执法监督体系。公安交警部门要结合实际,促进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监督管理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把监督管理融入各项重大决策和各项工作部署的全过程,不断深化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拓展监督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创新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执法与监督管理相协调的良好格局。

一、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要推行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定期考评相结合,对民警个人执法工作监督和对单位执法质量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和推行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制度,促进执法质量的稳步提高。强化外部执法监督,要主动加强与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定期、及时听取他们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配合人大、政协等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

二、监督管理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要通过对监督中发现、收集的执法问题进行分析研讨,通过下乡、宣传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执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高民警实际应用法律的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

第五篇:新时期怎样加强党的建设(本站推荐)

新时期怎样加强党的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对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组织政治优势,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使我们党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更好地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一、加强党的建设要统一协调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我们党能够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给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党的建设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复杂情况,更需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深刻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为历史长河中的漩涡和逆流所迷惑,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驾驭全局,掌握主动权;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拒腐防变。

2、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我们全体党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成统一整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这是巨大的组织优势。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完善和发展。一要切实保障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权利,疏通和拓宽发扬党内民主的渠道,进一步活跃党内生活,发挥好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的决策顺利贯彻执行,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无组织无纪律现象;三要健全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增强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四要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等组织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章程主动开展工作,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各类基层组织要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

3、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

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这三大作风相互联系,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一要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二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三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四要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切实负起党的建设的责任,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一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二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三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四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五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改变党内存在的纪律松弛和软弱涣散现象。

二、加强党的建设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以武装头脑、提高素质为努力方向。

思想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理论素养是政治素质的基础。在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必须把武装头脑作为根本任务来抓。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当前,理论武装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了推动各级领导班子的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宣传兴学、领导带学、辅导帮学、进修强学、检查促学和制度保学等多种形式,坚持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努力使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

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提高人。眼光决定眼界,思维决定思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必须具备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战略思维能力。

用高尚的道德教育人。为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自觉性,要以勤政、廉政、优政为重点开展从政道德教育,使领导干部志存高远,党性为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淡泊明志,事业为重,树立正确的名利观;知责思为,自律为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修身齐家,人民为重,树立正确的亲情观。要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最高标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其工作优劣的评判主体也只能是人民。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仅仅满足于让上级满意,而忽视了让群众满意。因此,必须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

2、要按照奋发有为、廉洁公正的要求来推进。

牢记“两个务必”,使领导班子成为奋发有为的领导集体。近些年我们社会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城镇化不断推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成绩面前,怎样牢记“两个务必”、继续艰苦奋斗,已成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要强调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切不可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要艰苦奋斗,切不可铺张浪费,坚持工作高要求、生活低标准,多思常想生活困难的群众,不断增强奋发有为创新业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使领导班子成为团结协调的领导集体。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直接关系到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而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执行情况。

3、要遵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使领导班子成为公道正派的领导集体。 公道正派地识人、选人、用人,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在干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必须以《条例》为准绳,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地选出来、用起来。要不断加大干部制度的改革力度,坚持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强化对干部工作的监督,确保党的干部路线、干部政策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得到贯彻落实。

上一篇: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下一篇: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