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

2023-05-29

第一篇: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职业健康

沾化瑜凯新材料科技 有限公司

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与 隐患排查治理

会议 记录

间: :2014 年5月 25 日

点:二楼会议室

召集人: :王宗强

主持人:尚立涛 会议议题: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参加人:领导小组成员与车间副主任(见签到表)

记录人:白雪 会议内容:

一.总经理尚立涛说: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就是对近期开展职业病分级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下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安排;现在请各部门将职业病风险分析情况都讲一讲。

二.刘增光说:我们车间现在正在开展全员分析识别职业病风险源,但就是员工接触企业时间短,基本不知道现在岗位有哪些职业危害,我车间近期组织各专题会,想请安环部王宗强给讲解一下,给我们培训一下,这样方便今后工作得顺利开展。

三.孙波说:通过学习,我们部门在采购劳保用品与生产设备时必须要采购负荷国家或行业标准得物品,这样才能保障员工得职业健康安全。

四.宋玉军说:我们设备部门对噪声危害大得设备进行了控制,修复了化验室通风扇。对现场得报警仪进行了维护与安装了防雨罩。

五.段其敏说:我部门组织新员工进行了岗前体检,并计划安排食堂从

6月份熬绿豆汤给员工喝,有效进行防暑降温。并准备安排在岗员工进行在岗期间得职业健康体检。

六.杨春龙说:我们部门对罐区与装卸区域职业病危害进行了识别,对排查出得小隐患进行了整改,如取样口滴料现象,我给安装双阀门进行了有效控制。

七.王国华:我们车间排查发现,空调缺少氟利昂,需要经营部联系充装。安环部给锅炉操作时配发了一氧化碳报警仪(便携式),这样杜绝了一氧化碳泄露造成得危害.八.王宗强说: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级工作就是当前最重要得工作,各主管要亲自带队进行排查识别。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员工还就是不能正确与及时佩带防护用品,特别就是在装卸危险品无聊时,一定要戴好防毒口罩。电焊工在焊接时要佩戴防尘口罩,以免电焊尘进入肺,造成肺尘病。马上进入6月份,我计划购买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降温品发给员工使用。

九.李际伟说:我作为职业病健康管理得负责人,现在要求给位加强对员工得职业病方面得安全教育,积极都参与到职业病风险识别与隐患治理中来,这样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得身体健康号好;只有我们员工身体不受伤害,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总经理尚立涛总结说:

一就是通过观瞧职业健康等相关职业病视频,简直就是触目惊心,令人发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责任不落实就是安全生产得最大隐患",各单位应组织员工全面反思与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尤其就是对存在得不佩戴防护用品与习惯性违章得查处与整改,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目标得顺利实现。

二就是公司危化品管理存在漏洞,各级管理者安全意识淡漠。加氢车间与制氢防爆区域,燃气探头工作状态不清楚,报警参数不清,各主管工作原理不掌握,静电释放柱接地不规范,易燃气体浓度超标未有相关安全管理规程,操作人员与管理者无知无畏,安全意识淡漠。六月份开始各部门重点加强危化品得检查与监督工作。

三就是马上进入六月份,天气开始高温,苯加氢车间生产任务较重,部分新员工得上岗,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较大压力。设备部要认真安排组织检修,对存在安全隐患得重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各部门要做好新员工得车间层面及班组层面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岗位安全培训,使新员工初步树立起“安全第一,防治结合”安全意识,能够安全上岗,就是新员工素质符合岗位要求,各单位做好培训记录、考核及建档工作,安环部对新员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四就是职业病管理制度已经发布实施,各单位要按照文件精神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 7 月底前完成对本单位存在得职业病危险因素得辨识工作,要以班组、岗位为单元,认真组织,将各班组、岗位存在得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统计、汇总、筛选,并针对存在得较大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此项工作于 8 月底完成。

五就是要结合上级文件与相关标准得要求,依据法定职业病,辨识各作业场所存在得职业危害因素; 六就是对从事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作业得人员进行统计,按要求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并按要求对岗位存在得危害进行告知; 七就是要重点检查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得领用与使用情况,确保防护用品发放到个人并能正确规范使用; 八就是完善存在职业危害得场所告知规范,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九就是要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主动深入现场,指导与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排查现场存在得职业病隐患及三违行为,安环部要按制度进行考核。

第二篇:职业健康监管情况汇报(2012省职业健康监管会议)

抢抓机遇 大胆实践 认真履职 开拓创新

不断推动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2年4月22日) 孝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是新时期赋予安监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省、吕梁市安监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孝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从维护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出发,紧紧抢抓机遇、大胆实践,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学习探索,努力开拓创新,使全市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迈上了新的台阶。下面,将我局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孝义市的基本情况

孝义市地处山西中部,吕梁山下,汾河之滨,是一个以煤焦铝铁、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为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城市。市域面积945.8平方公里,辖7镇5乡4个街道2个办事处,379个行政村,15个居民委员会。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孝义市紧紧围绕“吕梁领先、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全市GDP达303.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9%,人均GDP1.09万美元,财政收入60.02亿元,增长20.03%,是全省唯一突破20亿元的县市,在中国百强中连续进位赶超,去年位列66位。

在孝义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社会事业繁荣的新形势下,孝义的安全生产工作也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尤其是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拥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1370余户,其中涉及职业危害的行业包括煤矿、非煤矿山、焦化、化工、加油站、民爆、冶金、有色、建材、洗煤、机械、轻工等,而规模以上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大部分是围绕煤、焦、铝、铁等作为主要原料或产品的,这些行业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多、范围广、治理任务重,是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的重点。

二、市安监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管机构设置、装备配备及监管机制运行情况

孝义市安监局作为孝义市政府组成部门,在编人员有172人,下设一办六股一队两中心,每个股室、队、中心均配备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摄录机、录音笔、便携式打印机及车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装备配备到位;我市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心,配备专职安监人员103名;2010年,我局设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股,并从局内部抽调了9名工作能力强、业务精、熟悉基层和企业情况的人员充实到该股室,专门调配两间办公室,配备电脑5台(其中笔记本1台)、便携式打印机1台、摄像机1台、执法车辆1部,使得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专门的机构、精干的队伍、完善的装备;从而为我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涉及的行业广,生产经营单位数量众多,单靠一个股室的力量是不足以进行的。我局不断探索安全监管的体制,确立了市局和乡镇安监中心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分类监管,条块结合、以条安排、以块落实,业务监管统

一、监管执法一体,全员工资绩效挂钩、严格行政问责的工作机制;局领导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与其它业务、执法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列入各级签订的安全目标责任书中,狠抓落实,尤其是局长亲自过问、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把

2 关、具体抓,职业安全健康股室人员明确分工、直接落实,从上至下形成了共识;在日常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中,由职业安全健康股负责从条上具体安排部署,业务股室和执法大队从块上做好监管范围的具体落实,包企业监管责任人负责隐患问题的督促整改落实,在全局形成了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职业安全健康监管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充分发挥职业安全健康监管职能,为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职业安全健康保障。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夯实基层基础,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经验可借鉴,要想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合作、企业主体负责、职工广泛参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新机制,使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尤其是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工作做为全市的“天字一号”工程,历年来,一直对安监部门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装备配备及经费保障上给予大力倾斜,特别是2012年站在全市的高度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把创建安全保障示范市作为第一要务,专门拔款280余万元为我市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安监中心配备安全监管执法车辆18部和齐全完备的办公设施,同时还为全市所有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购置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监工作服、职业危害检测检验仪器等设施设备,从而为我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基层基础工作的不断强化。在健全完善市局职业健康监管机构,配齐配足监管人员,严格落实责任的同时,我市的18个乡镇、街道、办

3 事处安监中心均明确了专人负责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全市的377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均明确了村(居委)级安监员,负责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治理情况的定期上报;市局出台《关于规范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网络建设的通知》,要求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全市现有152户生产经营单位成立了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了304名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人员,并经孝义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考核合格;从而形成了市、乡、村(居委)、企业“四位一体”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网络,我市职业健康管理支撑体系基础建设已初步形成。

(二)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全社会职业安全健康责任意识

我们着重在宣传培训上下大功夫。一是开展大规模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企业宣传栏等媒介,与此同时,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通过知识竞赛、宣传周、制作宣传展板、印发宣传材料、收看警示教育片等,广泛宣传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及专项行动的意义,提高职业病防治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连续三年来,我局通过在孝义电视台不间断滚动播出《关于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的公告》、在互联网上建立了“孝义市职业健康资讯博客”定期发布职业健康有关知识、最新资讯等各种方式,从而让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家喻户晓。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工作。2011年,市局和太原市理工大学培训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了为期四个月的两期执法培训班,组织市乡两级执法人员共计150余人系统地学习了《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等;并以现场实践观摩和专家讲

4 解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同时,选派一批业务骨干赴太原等地参加了省局培训中心组织的一系列专门培训,增强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有效地提升了职业健康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三是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增强企业主体意识。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举办职业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推动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三级”教育。要求企业将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列入安全培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市局培训中心“送教进企”开展全员培训,将职业健康培训课程列为对每个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培训的必备课程;组织全市涉及职业危害的146户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专题培训学习,从而大幅提升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意识。

(三)突出重点环节、分步实施推进,扎实推进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了找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的切入点,按照“先普查摸底,再注册申报,然后边申报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的工作思路,我局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开展全面排查摸底。以非煤矿山、焦化、加油站、冶金、有色、建材、洗选等行业为重点,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将我市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危害性不同分为:严重职业危害类、一般职业危害类和轻微职业危害类三种类型,分级、分类进行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严重职业危害类的企业开展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工作,为我市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开展职业危害注册登记、检测检验和申报备案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我局安排专人负责指导,组织涉及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托国家安科院《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管理系统》软件平台,针对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有毒、有害场所,全面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建立了

5 网上申报和纸质申报制度。2011年我局应完成注册登记生产经营单位117户(正常生产),实际完成注册登记246户,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的2.1倍;通过统筹协调中介机构,展开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2011年应完成检测检验的生产经营单位为117户,实际完成检测检验的有154户,超额完成目标任务37户;仅2011年有154户生产经营单位完成了申报备案工作,占应完成备案企业数量的131.6%。三是督促企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加大安全投入。截止2011年底,除洗煤行业外,其他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大部分都编制了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了应急演练计划;全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共制作职业危害告知卡763块,职业危害警示标识3615块,标注警示线约2万米;存在职业危害较严重的部分企业还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配备购买了便携式报警仪282台、噪声仪274台、测尘仪135台、护耳器1.2万副、空气呼吸器130台、防毒虑罐4230个等一大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四是督促企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据统计,截止去年年底,我市从事职业危害工作的劳动者约1万余人, 2009年底全市职业健康体检人数仅仅500余人、2010年达到6000人,经过努力,2011年全市共计10236名从业人员进行了的职业健康体检,分别是2009年、2010年体检人数的20.47倍、1.71倍。五是整体推进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工作。我局将重点行业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单位作为职业卫生安全许可的突破口,年初确定应开展许可工作的生产单位有33户,目前已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有23户;有11户生产单位已通过吕梁市安监局领导及专家组现场评审验收;另有3户已按程序上报吕梁市政务大厅。2011年实际完成许可企业数为34户。

(四)搞好先期试点、借助专家力量,全面推动职业健康标准化建设工作

6 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前面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困难多、阻力大、企业不易接受的现实,我局敢于创新,不断探索,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得以稳步推进。一是分行业选取试点,高标准规范建设。我们以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从职业危害比较严重的焦化、化工两个行业分别选取了孝义市金晖煤焦有限公司、山西天浩化工有限公司两户企业为试点,对照专项行动的要求,帮助企业从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的建立等到现场的管理等各方面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整改,通过不断的努力,在焦化、化工两个行业分别打造了一个职业危害防治的示范企业。二是以现场推进会为平台,进行全市经验推广。2010年6月,我局在孝义市金晖煤焦有限公司和山西天浩化工有限公司召开了“孝义市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现场推进会”,组织全市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安全的副总共计180余人参加了现场推进会,由两户试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经验介绍,现场播放了职业危害防治宣传纪录宣传片,同时组织参会人员对两户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建设进行了现场实地观摩;使参会人员对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方式、要求都有了直观认识,为推进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区别轻重缓急,分清重点工作、重点对象开展工作。大企业是先期工作的重点,率先带动推进,小企业是工作难点,分步实施推进。高尘、高毒、高噪声是先期治理的重点,中小企业又是这些重点职业危害中的难点。工作中,我们本着由易到难,先大后小,由浅到深,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方法,将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开展起来。由最初的两户试点企业,到焦化、化工、冶金、

7 机械制造、建材(使用煤气发生炉)五个行业。四是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专业性较强,面对职业危害场所多,情况复杂的实际,我局专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李金龙作为我局专家组专职组长,同时从在孝服务的中介机构选聘专家,组建了孝义市安监局专家组;将专家组挂靠职业安全健康股,发挥了专家既是技术支撑,又是监管力量补充的双重作用。目前,已选定专家9名。五是扎实开展职业健康标准化建设工作。按照吕梁市局2011年试点、12年推广、13年普及的总体思路,我们对完成职业卫生安全许可的部分企业,试点开展职业健康标准化建设工作,旨在提升全市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建立职业健康管理长效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我市职业健康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虽然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过程中,困难多、阻力大、情况复杂,仍存在许多亟待纠正和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许多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施、设备简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一线劳动者工作环境恶劣,个人自我防护意识差,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足,是造成职业病和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二)大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从思想根源上对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没有安全工作重要,当下死不了人,等有了病也是十年以后的事了,防治工作中存在应付检查,对检查过程

8 当中提出的问题不落实、不整改,推诿、扯皮,是造成职业健康工作不能顺利推进的直接原因。

(三)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远远不够。职业危害防治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大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对职业危害防治政策不了解,没有认真学习职业健康专业知识;在企业日常组织的培训中,只注重安全教育培训,忽视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宣传教育培训形式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窄,还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全覆盖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四)职业健康执法检查、行政处罚力度不够,是造成企业不重视这项工作的客观原因。不能保持一种对职业危害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让不开展这项工作的企业付出一定的代价。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给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留下了安全隐患。为了全面有序推进职业健康监管工作,促进企业作业环境的改善,增加从业人员个体防护意识,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而形成规范的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机制,特提出如下建议:

1、变被动为主动,牵头工商部门对未开展职业危害申报备案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准年检。使得企业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促进企业增强开展这项工作的自觉主动性,可有效促进职业危害因素申报、检测、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危害备案工作。

2、增加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开展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督促部门、企业

9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危害知识宣传教育。

1尽管我市的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做出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离上级的要求和兄弟县市的工作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精神为新的起点,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力量、大胆创新实践。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吕梁市安监局的鼎力支持,有兄弟县市安监部门的关心帮助,我们一定能够把我市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整体推上一个更高层次。

谢谢大家!

第三篇:职业健康培训通知

重庆市涪陵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开展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及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的通知

涪陵新区综治办,各工业园区安环所,各乡镇、街道安监办,有关企业:

国家安监总局将于2015年4-10月来涪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评估,为确保管理人员培训率指标达到评估规定要求,区安监局委托涪陵区安全培训中心于2015年3月12日至13日举办一期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2013年、2014年未参加职业健康培训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正常年审的仍在

7、8月份举行)

二、培训内容

(一)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治;

(三)如何正确选购个体防护用品;

(四)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及职业卫生档案管理体系建立。

三、培训时间、地点及证件要求

(一)培训时间:2015年3月12日至13日。报到时间为3月12日9:00前。(接到通知之日起,也可直接到培训中心报名)

(二)报到地点:涪陵安培中心三楼大厅(涪陵区顺园路30号)。

(三)报到时须交一寸免冠近照三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四、培训收费

培训费、资料费410元/人;

五、其他

请涪陵新区综治办,各工业园区安环所,各乡镇、街道安监办,有关企业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准时参加培训无误。

七、联系方式

区安监局:龚德勤,电话72261529;

安培中心:刘正奇,电话85682111,13132357221

重庆市涪陵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5年3月4日

重庆市涪陵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15年3月4日印发

第四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监测记录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在工地质保部及安监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鸿大公司逐步形成了体系运行问题,从发现到完全关闭的一整套的闭环管理机制,定期展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检查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及员工生存状况不断得到改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向着持续改进的方向发展。

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鸿大公司34个重大危险因素基本得到控制;5个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进行生产,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无重伤、伤亡、火灾、交通、机械设备等事故。人身轻伤负伤频率低于1‰,职业病发病率为零。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和机械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在公司第一次OSH内审中,鸿大公司查出了一个不符合项,分析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现已关闭完毕。定时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了各类机械的安全管理,提高全员的技术业务水平及施工管理水平,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2013年5月1日

第五篇: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案

人力资源部 张岚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在积极的推动中,最近几年,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到施秉恒盛公司发生的建国以来最大的职业病群发事件,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明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监督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企业业主均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

第一部分:我国职业病现状

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

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4万例,死亡病例748例。在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

职业中毒方面,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主要分布在冶金、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在小型企业。

2009年全国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只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有专家指出,由于现在发布的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是从覆盖率仅达10%左右的职业健康监护中发现的,因此实际病例远远高于有关报告数字。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及其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下列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1)有毒物质: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r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性传染病源物。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二、职业病概念

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指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通称职业病。

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其特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所规定的法定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其定义为: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即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或者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三、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3)有一定的发病率(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5)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四、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1.第一级预防

即从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2.第二级预防

当第一级预防未能完全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它的主要任务是早期检测,及时处理,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级预防

指对已发展成职业性疾病的患者,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脱离接触,实施治疗,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等。

第二部分:粉尘危害与控制

一、粉尘及主要危害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可引起多种职业性肺部疾患。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生产性粉尘污染的产生与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和防止其产生。

一、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铸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处理加工,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

(二)生产性粉尘分类

粉尘分类方法很多。

1.按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两大类。

①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铝、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2.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

由于粉尘颗粒的组成不同,形状不

一、密度各异,为了测定和相互比较,目前统一采用空气动力学直径来表示颗粒大小。即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即b的直径即可算作a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单位用微米(μm ) 表示。

①降尘: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μm 的粉尘。

②飘尘:指粒径1~10μm的粉尘。

飘尘 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长,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更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3.根据粉尘粒子在呼吸道沉积部位不同分类

①非吸入性粉尘:又可称为不可吸入粉尘,即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μm的粒子被吸入呼吸道的机会非常少。

②可吸入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5μm的粒子可以被吸入呼吸道。其中10~15μ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医学上的可吸入粉尘具体指可吸入而且不在呼出的粉尘,包括沉积在鼻、咽、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及呼吸道深部的所有粉尘。

③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5μm的粒子可以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呼吸性粉尘。即能够到达并且沉积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的那部分粉尘,不包括可呼出的那一部分。

二、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进入人体,其中以呼吸道侵入为主要途径。 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

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的阻留作用

2.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3.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在人体防御和清除粉尘颗粒的整个过程中,鼻腔主要阻留直径大于10μm 的粉尘颗粒,约占吸入粉尘总量的30~50%;进入气管、支气管的粉尘,通过黏液纤毛系统将粉尘运送到咽喉部位,随痰咳出或咽下,称为支气管清除;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主要通过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清除。

呼吸系统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可将进入呼吸道的97%~99%的粉尘排出,约1%~3%的尘粒沉积在体内。长期较大量吸入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导致粉尘过量沉积,酿成肺组织病变,引起疾病。

四、粉尘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所有粉尘对身体都是有害的,不同特性,特别是不同理化特性的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局部作用、中毒作用。其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为主要。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尘肺

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13类,即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 2.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

吸入棉、亚麻等粉尘可引起棉尘症;吸入被霉菌、细菌等污染的有机粉尘可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吸入聚氯乙烯、人造纤维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 4.呼吸系统肿瘤

石棉、放射性矿物、镍、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 5.呼吸系统炎症

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2.存在生产性粉尘的主要环节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种不同,工人可分别接触矽尘、煤尘和煤矽尘,而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发生矽肺、煤尘肺、煤矽肺,统称为煤工尘肺。其中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肺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工龄多在15~20年左右,病情发展较快,危害较重。

煤工尘肺的发病情况,因开采方式不同有很大差异。露天煤矿工人的尘肺患病率很低,井下开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和分散度均高于露天煤矿,尘肺患病率和发病率均较高。

三、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

通过定期的粉尘监测能及时了解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程度,保存完好的长期监测资料,能用来研究粉尘浓度与尘肺发病的规律,对指导尘肺防治有重要意义。粉尘浓度测定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首先粉尘监测是评价所采用的或改进的防尘措施效果好坏的依据;同时,某些粉尘具有爆炸性,当其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及时把握粉尘浓度,将其控制到职业接触限值以下,既能防止爆炸危险,又能有效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

所以,准确的作业现场粉尘监测是防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评价粉尘控制效果最有效的手段。 第三节

粉尘危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一、粉尘危害的防护原则

目前,由粉尘造成的尘肺病无特异性治疗,因此预防粉尘危害,加强对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十分重要。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管理应采取三级预防原则:

(一)一级预防 (1)主要措施包括:综合防尘,即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遥控化操作;尽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离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离二氧化硅高的材料;在工艺要求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采取湿式作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2)定期检测,即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实施定期检测,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是允许范围内。

(3)开展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4)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5)加强防尘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四、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

我国目前的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可以概括为“革、水、风、密、护、管、教、查”八字方针。具体分析为:

(一)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二)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三)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常在密闭、半密闭发生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将工作面的含尘空气抽出,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四)密,将发生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在通风罩中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五)护,即个体防护,是防、降尘措施的补充,特别在技术措施未能达到的地方必不可少;

(六)管,经常性的维修和管理工作;

(七)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和劳动者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八)教,加强宣传教育。

五、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各行业根据其粉尘的产生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控制粉尘浓度的技术措施,防尘和降尘措施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二)湿式作业,通风除尘和抽风除尘

除尘器、喷雾洒水、通风和负压吸尘等方法经济、简单、使用。除尘器包括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等。

六、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是对技术防尘措施的必要补救,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时(如井下开采的部分场所),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体防尘用品包括:防尘口罩、送风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安全帽、防尘服、防尘鞋等。 1.防尘口罩

用于防尘的口罩主要有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自救器、空气呼吸器、防微粒口罩等。 2.防尘安全帽

具备滤尘送风功能,佩戴舒适,阻尘效率高,但价格偏高。 3.隔绝式压风呼吸器

具有防尘、防毒双重功能。但使用时需压风供给,并且与佩戴者用供气软管连接,使活动范围受限。 4.防尘服

对防尘要求极高的场所配备。 5.护肤霜和皮肤清洗液

预防和治疗皮肤干燥等。

此外,粉尘接触作业人员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作业点不吸烟,杜绝将粉尘污染的工作服带回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营养,增强个人体质。

七、卫生保健措施,开展健康监护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要求,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必须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第三部分、物理因素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噪声

一、噪声的分类及危害

(一)噪声的概念与定义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音以声波形式传递,声音的频率就是声源振动的频率。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人耳听不到次声和超声。

卫生学给噪声下的定义就是,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二)噪声的分类

按照噪声的来源,生产性噪声可分为:

1.机械性噪声

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如冲压、打磨等发出的声音。

2.流体动力性噪声

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如空气压缩或施放(汽笛)发出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

如变压器所发出的声音。

根据噪声随时间的分布情况,生产性噪声又可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而连续声按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又可分为稳态声和非稳态声。随着时间的变化,声压波动小于5dB的称为稳态噪声,否则即为非稳态噪声。间断声包括脉冲声,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者称为脉冲噪声。

(三)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主要包括:1.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2.噪声对神经系统影响。3.噪声对心血管系统影响。4.噪声对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影响。5.噪声对消化系统及代谢功能的影响。6.噪声对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7.噪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前,噪声危害的评价以及噪声标准的制定等主要是以听觉系统损害为依据。其损害有:暂时性听阈位移和永久性听阈位移 。

听阈:人耳所能感受的声音,其强度范围很大,以1000Hz声音为例,正常青年人刚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最低可听到的声音强度。

1.暂时性听阈位移 :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2.永久性听阈位移 :是指噪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这种情况下,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恢复,听阈位移是永久性的。

根据损伤的程度,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分为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是噪声对听觉器官的长期影响结果,是法定职业病。

二、噪声的主要控制措施 1.制定工业企业卫生标准

现行标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对作业现场噪声职业危害作出规定,其职业接触限值规定为85dB(A)。 2.控制噪声源

3.控制噪声的传播

4.个体防护

最常用的是耳塞,隔声效果可达20~35dB。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dB,但佩戴时不够方便,成本也较高。 5.健康监护

6.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上一篇:置业顾问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怎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