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课后反思

2022-08-01

第一篇:按比例分配课后反思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教学反思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此内

容前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平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处理教材,使教材走进学生,特别是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提高探索发现的兴趣,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有了以下的感悟和体会。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达到建构完整知识体系,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主要以问题情景的创设完成整个新知的教学:

一、问题情景生活化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提供现实背景,挖掘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我把例题改成按比例分配图书,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问题呈现系列化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围绕例题积极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1、红色方格与黄色方格共30个,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

2、红色方格比黄色方格多10个,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

3、红色方格18个,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黄色应涂多少格?

4、把30个方格按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让学生尝试用这样一种思路来解题:先求出一份数的量,再求各部份量。这样做,不但解决根据部份量求总量的题很容易,同时用来解决变式题思考起来没有特殊的要求,与基本题是完全一致的,也很容易。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让学生通过充分体验,掌握这种解题策略,自觉地接受这种方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

第二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分配的合理性ダ斫馐裁词前幢确峙洹0幢确峙涫且恢址峙渌枷氇ピ谏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ヒ蜒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ト醚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ジ形颉鞍幢确峙洹贝嬖诘募壑怠T谏杓剖薄鞍84个苹果分给大、小两个幼儿班ジ迷趺捶知А比醚生思考ビ捎谘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パ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ビ谑羌し⒀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ブ鞫地参与探索パ扒蠼饩鑫侍獾姆椒ā@斫獍幢确峙浞桨傅暮侠愍ピ诮饩鑫侍獾墓程中ッ扛龊⒆佣寄芴寤岬绞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ナ学源自生活。其次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ヒ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ヒ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

1、课前导入没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如毖生说按平均分时っ挥腥醚生自己思考这样分行不行だ鲜急着代学生回答。作为教师びΩ霉睦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见解ぴ俅又惺实钡牡悴胍导ふ庋ぱ生的学习会更加的水到渠成。

2、探究解题思路时ぱ生汇报过程太过仓促っ挥谐浞值母学生思考、汇报的时间与空间。

3、练习题不够精げ荒芪了训练而做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与解题方法的优化ご佣提高课堂的实效

第三篇:按比例分配教案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 油田六小 何英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4—85页,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理解题中比的含义的基础上独立探究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的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究并理解掌握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灵活掌握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小演练:

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

)份,剩下的就有(

)份。这段路共有(

)份。已经修的是剩下(

),剩下的是已修的(

),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

),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这几天你学会了比的哪些知识?(生: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等)你还想学习关于比的什么知识呢?(指名学生回答)引出今天我们来探讨比的运用。

2:分水果。(师事先准备好两袋水果,一袋已知的四个橘子和四个苹果,共8个水果,为两名同学上台演示取水果做准备;一袋未知橘子和苹果个数,但总数仍然是8个的,为学生根据比例3:1分别求橘子和苹果个数做铺垫)。 师生交流:活动一 师:老师小时候,因为水果紧缺,所以我们见到新鲜水果都非常稀罕,那时爸爸妈妈买来水果担心我们不节制的很快把水果吃完了,他们常常把水果藏起来,然后一部分一部分的拿给我们吃,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也来玩玩这个游戏,好不好?师:举起手提袋,你猜老师的手提袋里藏着什么你爱吃的水果?(生闻一闻、猜一猜)。

师:展示大小均匀的四个橘子和四个苹果。

下面请两名同学上台按你的喜好取水果:要求取的水果个数一样(体现出数量上的平均分)。学生取结果有以下四种: ① 两个同学可能各取四个橘子或四个苹果;

② 每个同学手里可能各取两个橘子、两个苹果(每个同学手上拿的橘子和苹果个数比是2:2);

③ 可能一位同学取三个橘子和一个苹果(那么橘子和苹果的个数比是3:1);也可以说橘子占总数的3/4;苹果占总数的1/4。

另一位同学则取了一个橘子和三个苹果(橘子和苹果的个数比是1:3) 师多媒体展示出学生取水果的三种结论。

一个同学 另一个同学

1: 4个橘子 4个苹果

2: 2个橘子和2个苹果(2:2) 2个橘子和2个苹果(2:2) 3: 3个橘子和1个苹果(3:1) 一个橘子和3个苹果(1:3) 师引导,如果我们两个同学对喜欢水果的爱好一样,我们就可以把橘子和苹果平均分给他们,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吃水果的爱好是不同的,如有非常爱吃橘子的;有很爱吃苹果的;有很爱吃香蕉的等情况出现,怎么办呢?我们就得按比例分配给他们。

引出今天学习的课题:板书 按比例分配 出示概念: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就叫做按比例分配。

二:自主合作,探求新知

接着师拿出第二个手提袋:现在老师的袋子里仍然是橘子和苹果共8个水果(板书),但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几个橘子和几个苹果?给同学们再提供一个信息:还知道里面橘子和苹果的个数的比是3:1(板书),你想知道什么水果个数?(问袋子里分别几个橘子,几个苹果)?(板书) 活动二:交流思想,探究算理(结合线段图)

思考:我们要分配什么?(8个水果),按照什么分?(3:1来分) 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橘子和苹果个数比3:1之间的联系吗? 师生共同交流:出主意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三份代表橘子,另外一份代表苹果。(课件展示线段图)

方法一:橘子和苹果共四份,先求出一份是几个,8÷4=2(个) 再算出橘子的:2×3=6(个) 苹果的:2×1=2(个) 方法二:

橘子和苹果总个数是8个,橘子占总数的3/4,苹果占总数的1/4。那么求橘子的个数就是算8的3/4是多少?苹果的个数就是算8的1/4是多少? 橘子:8×3/4=6(个) 苹果:8×1/4=2(个) 活动三:归纳特征,总结方法:

比例分配特征:都是把总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求每一部分是多少。 解决方法:(1)把比看成份数,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根据比求出各部分量是多少。(2)把比看成分数,先求出各部分量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量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出示情境图中大头儿子和爸爸的对话: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成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7:3;大头儿子体重30千克,小头爸爸体重70千克。

大头儿子体内水分及其它物质各多少千克? 爸爸体内水分及其他物质各多少千克?

2:八所港机修厂有职工270名,男、女职工的比是5﹕4,这个厂男、女职工各有多少名? :根据“男、女职工的比是5﹕4”想到在这个厂的职工中,男职工占()份,女职工占( )份,270名职工一共看作( )份。那么男职工占总人数的( ),女职工占总人数的( )。 3:先填写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小芳家养了28只鸡,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比是2﹕5。公鸡和母鸡各有多少只? 鸡的总只数看作( )份。

鸡的总只数×( )=公鸡的只数 算式是: 鸡的总只数×( )=( ) 算式是:

4:一种铝铜合金是按铝和铜的重量3:2合制而成的,现在有这种合金10千克。合金中铝有多少千克?

下列解法哪个对?(

) A、 B C 5:一种糖水是糖与水按1:19的比例配制而成的。要配置这种糖水2千克,需要糖和水各多少千克?

6:一种足球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与白色六边形皮块制成的,黑、白皮块块数的比是3:5。黑色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

7: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8:某单位要将1200元钱奖金按3:2:1分发给

一、

二、三等奖获得者。该怎么发呢?各发多少?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85页第3题、86页第6题。

第四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威远县龙会镇中心学校 袁桂凤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探索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帮忙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

一、 知识铺垫

出示:数学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 问题:1. 从这个信息中你能想到什么?

2. 根据这个信息能确定这个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吗?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问题:

1. 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 2. 1︰2的稀释液怎么配制呢?

2. 阅读与理解 问题:1. 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 2. 500mL是配好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什么? 3.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1. 根据信息画出线段图;说一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 2.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3 反馈与交流:

(1)你知道方法一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 (2)你知道方法二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

4. 沟通与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 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应用,拓展思路

1. 某妇产科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问题:1. 观察上面两道题,说一说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 2. 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2. 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周长200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花坛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3.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 各班。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

第五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杨丽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题型特征,会正确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实现迁移。

1. 一段路长48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一天修了多少米? 2. 从“甲乙两人修路长度的比是5:3”你能想到什么?

3. 把100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两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班分得多少个?

(板书:平均分)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时不能实现平均分,或者不平均不够合理,需要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习惯上我们把这一类的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今天这一堂课,就请同学们通过自己学习、小组合作自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

三、设疑激趣,明确方向。

教师出示一个盒子,问学生,如果老师要请你们分这个盒子里的东西,你要向老师寻问什么信息。使学生明白:

分什么

有多少

分给谁

怎样分(板书)

四、尝试学习、探索方法。 1.出示尝试题:

一块地800平方米,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面积的比是5:3,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2.学生自主探索。

可以先练习再看书,也可以先看书上的例题再尝试练习。 3.小组交流。

说清解题的思路,想一想还有其它方法吗? 4.交流方法,明确思路。 方法一: 5+3=8(份) 800÷8=100

100×5=500(平方米) 100×3=300(平方米)

答:种植粮食作物500平方米,种植蔬菜300平方米。 方法二:

800×=500(平方米) 800×=300(平方米)

答:种植粮食作物500平方米,种植蔬菜300平方米。

五、多种练习、形成技能。 1.定向练习——掌握对应。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练习十四第4题)

明确,把两个锐角按比例分配,必须知道两个锐角的和是多少?总量必须与部分量的和对应。(板书:对应) 2.发展练习——巩固方法。 将尝试题改编为:

一块地800平方米,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和鲜花面积的比是5:3:2,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和鲜花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3.变式练习——形成技能。

蓓蕾幼儿园大班有35人,中班有31人,小班有24人。张阿姨准备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每个班各应分得多少块?(书上练一练第2题)

使学生明确,按35:31:24进行分配 4.对比练习——形成结构。

学校合唱队有48人,其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3。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将题中的比依次改为1:2,1:1。使学生知道按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殊情况。教师完成“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关系图。 附:板书

上一篇:爱国主义的活动方案下一篇:安徽省民族工作条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