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论文范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教师教育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智慧教师教育是通往教师教育实践本质的先决前提和教师教育实践的核心特征。智能技术被纳入到教师教育实践之后,使教师教育实践在嫁接形态的实践目的、交互意向性的实践主体及智能技术介入性的实践关系走向“人—机”之间的交互。

第一篇:教师教育学论文范文

改革教师教育培养优秀教师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号召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报告将教育发展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首要位置。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教师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造就优秀教师,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教师教育是培养造就优秀教师的重要保障。我国教师教育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为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特别是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已从规模数量发展为主要特征进入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提高效益为核心的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正在逐步提高,据统计,1999-2006年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4所,师专由110所减少到48所,中师由815所减少到199所。师范本、专科毕业生与中师生之比由1999年的31:69变为2006年的71:29;教师教育体系走向开放,214所非师范类综合性高校参与教师教育,开始形成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高校共同培养教师的新格局;师范院校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诸如3+1、2+2、3.5+0.5、4+2等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新进展,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新的成果;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正在走向一体化。师范院校积极承担教师培训任务,700多所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着手”改革与建设,形成上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的多功能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对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紧迫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仍然相对滞后。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势在必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教师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战略地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教师教育为基。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和院校教师教育边缘化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淡化和弱化教师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加强还是取消教师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当前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把认识统一到温家宝总理2007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上来。温家宝总理高屋建瓴地指出:“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一点来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我们需要继续强化教师教育的政府责任,进一步在事业规划、经费投入、基础建设、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师教育,保障教师教育健康发展。

二、落实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国务院决定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深得人心,制度设计和组织落实到位,实施工作开局良好,首次招生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一是招生计划顺利完成,向中西部倾斜得到落实。中西部20省生源占到90.8%。二是生源数量充足,考生报考踊跃。重点线上免费师范生报考人数均达到计划数的数倍以上。三是生源质量总体好于往年,中西部更为明显。六所部属师大免费师范生在各地的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约30分。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约41.7分。四是生源结构得到改善。农村户口生源占60.2%,男生比例占38.7%。生源结构的积极变化,有利于师范毕业生回生源省中小学任教。

如何把优秀学生培养成优秀教师,如何发挥部属师大在培养优秀教师方面的示范作用,六所部属师大责任重大。部属师大要围绕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制定好免费师范生培养教育方案,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最好的教育资源来培养教育师范生。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设教师教育创新与教学平台,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把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新一代优秀教师,为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三、制定教师教育院校体系总体规划,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意味着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教师,也就决定了不是什么机构都能培养教师。据统计,2006年我国师范类本科毕业生24万人,专科23.4万人,中专19.5万人(其中中等师范学校5.7万人),非师范类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约30万人。从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中小学教师供给量约97万人。在2006年新补充到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中,录用毕业生数量为29.8万人。从教师资源储备数量来看是充足的,但还存在结构、层次等方面的问题。总的来看,教师教育将从规模数量发展进入质量效益提高的新阶段。为此需要积极推进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教师教育资源。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师范大学的建设,各省重点建设好一至两所师范大学,采取措施激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师专逐步转向培养小学和幼儿教师,构建起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积极参与,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

要逐步提高教师教育办学层次,加快实现三级师范向两级最终向一级过渡,完全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以本科和本科后教育为主的教师教育新格局。

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实现学科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教学和科研的依托,没有学科和专业支撑,人才培养就失去基础。教师工作不同于一般职业劳动,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又包括教育专业,是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成为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要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中学教师专业具有双学科性,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具有多学科性。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最重要的支撑平台。

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目标是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始终要围绕有利于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拓展学科专业发展空间,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推进资源建设和共享,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建立相对稳定的中小学实习基地,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力度。

五、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教师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要求,探索建立与之相符的培养模式。中学教师试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更加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本科后教育;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探索大学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全科培养模式。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适应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教师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公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教师培养与培训相衔接的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融合文本、光盘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实用性强的教师专业教育精品课程教材资源库;将学科前沿知识和教育改革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六、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

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师范生实习支教既是教师培养从过程中强化实践训练的重要措施,又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一举多得,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帮助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是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密切联系,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西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忻州师范学院和新疆自治区教育厅等在师范生实习支教方面都做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更大范围推动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展开奠定了实践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精神,完善建立师范院校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建立健全实习支教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师范生实习支教前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技能培训;采取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方式,组建实习支教小组;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支教的指导教师;建立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同时各地政府要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安排和接收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

七、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促进教师教育发展

健全完善配套的法规法律制度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师范教育制度,随着高等教育招生、缴费、就业等制度改革被打破后,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我国有关教师教育的法律法规如《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立法背景在八十年代初,随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不适应方面,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显得非常紧迫。

建议修订《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条例》,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法规体系;健全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资格条件,强化教育教学能力要求,严格教师资格考试,发挥教师资格制度在规范教师培养和激励教师培训方面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形成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和促进教师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培养处)

作者:于兴国

第二篇: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走向智慧教师教育

摘 要:智慧教师教育是通往教师教育实践本质的先决前提和教师教育实践的核心特征。智能技术被纳入到教师教育实践之后,使教师教育实践在嫁接形态的实践目的、交互意向性的实践主体及智能技术介入性的实践关系走向“人—机”之间的交互。直面“人—机—人”的关系结构及引出的教师教育实践形态之变,智慧教师教育需要走出教师教育德性的视域,走向智慧教师教育,这就内在包含技术被纳入教师教育结构的“为己”,在智能技术嵌入教师教育之后的“为物”及教师教育超越智能技术的“为人”。

关键词:智能时代;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智慧教师教育

智慧与教师教育之间具有某种实质性的内在联系。在教育史上,无论是赫尔巴特的以机智感发展作为教师好坏的评判标准,还是范南特的见解,“教育的智慧和机智可以看作教育学的本质和优秀性”[1]。从教育本质视角来考察,智慧教师教育不仅仅切实存在体现在现实的教师教育实践之中,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往教师教育实践本质的先决前提。以“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深度介入之后,不仅将改变教师教育实践主体结构而且也将改变教师教育实践形态。因此教师教育的实践智慧如何转向,何以走向智慧教师教育成为时代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走向人机交互的新形态

由于人工智能或多或少具有人的部分智能,这就使得在智能与人的关系之中,如何为“人”及何以为“人”成为智能时代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智能时代教育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性问题。要素之间关系及其形态发生变化从根本上是由要素数量与功能变化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先是通过要素形态发生的变化。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要素数量与功能的变化,必定会引起教师教育形态的变化。

(一)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目的“人—机”嫁接形态

“善”是教师教育永恒不变的追求,是通过具体特定时代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其实质是关切教育实践主体发展追求的一种应有理想和谐状态。很显然要不断接近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充分借助利用自古以来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人工智能技术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具体来说就是人工智能方面智慧的结晶。由于智能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此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教师教育实践之“善””,同时教师教育结构之“善”也被改变了,进而呈现出教师教育实践目的“人—机”嫁接的新形态。

基于哲学观念,可以发现人工智能是根植于将人类复杂思维还原为简单机械操作的还原主义当中。“不外乎是将各个部分累加在一起获得一个总和,或者是从一个总和里面扣除一部分,以获得一个余数”[2],就是该主义的典型观点,对最初人工智能的符号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也曾出现过行为主义、联结主义的人工智能转向,试图利用相关知识及对人脑的高度模仿等实现了智能具身化。“然而,有研究指出,这一智能体的发展进路依然没有放弃人工智能表征主义进路的哲学假设”[3]。基于智能技术的现实应用来看,例如像教师教育对象的行为规范、能力结构水平、个性化教育内容、个性化教育规划等,都是以获得相关方面的数据为其前提的,在这里生命意义上的“心智”[4]还没有被真正强化,其实强化依然停留在认知意义的表征方面。因此,教师教育中凡是可以被表征及计算的都值得关注。还有相关研究者指出,“借助人工智能的教学,首要的挑战就是教学价值的单一取向”[5],以上这些旨在强调当前智能时代追求的善依旧指向于个体认知表征方面,其他方面鲜有涉及。

从作为实践目的维度的教师教育实践来看,具体现实的教师教育实践是具有其自身特定内在目的追求的,不能够将其仅仅视为实现某种外在特定目的手段的存在,而是旨在追求教师教育实践主体普遍内在整体生命的发展,重在强调教师教育对象心智方面的不断成长。目前面临人工智能在计算机智能、感知智能等领域接近甚至超越人类的现实挑战,教师在教育中的担当只能局限于人所具有的特质。为此,当前有一种较为普遍流行的观点,即那些确定知识的教育由人工智能来承担,而那些不确定的知识诸如情感、价值、交往等知识由专门从事相关教育教学职责的教师来承担。如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因功用与目的不同而相应产生两种不同的分化:一种由人工智能负责,即人工智能作为教育者承担教师教育确定知识及技能方面的训练;另一种是由特定人类负责,即专职的教师教育者承担教师教育对象的个性化教育、情感发展、价值取向方面的相关教育。作为实践目的维度的教师教育實践,必然也会出现诸如“知识传递”[6]与“立德育人”[7]、“认知”[8]与“情感”[9]等“人—机”嫁接形态。

(二)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主体的复合型

教师教育实践具体来说是现实具体教师教育关系中实践主体意向与行为的集合体。以技术人工物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介入教师教育实践主体中,引发教师教育实践变化,出现以往“单数”走向“复数”的意向转变趋势。教师教育智能时代技术赋能的智能体和专门从事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者共同构成了教师教育实践的复合型主体。

以技术人工物为代表的智能主要通过“指引”与“赋予”这两种具体的方式实现对教师教育实践意向“复数”形态的相关改造。拉图尔认为,人工物可以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些非人要素虽然缺乏灵魂,但却富有意义,甚至比普通的凡人更为可靠。”[10]需要指出,这里并不是特意强调技术人工物能够代替人所特有的诸如情感等,而是意在强调技术人工物应用对人行动所起的作用,进而使非人要素同样在人的行动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维贝尔更进一步指出:“当技术人工物在本质上是道德实体时,这就意味着设计者正在通过其他方式‘做’伦理学,即把道德物质化。”[11]基于此,技术人工物能够指引现实教师教育实践。比如,在现实教师教育关系中教师教育者选择对教师教育对象采取何种个性化教育方案时,采用大数据获得的大量资料能够为教师教育者制定方案起到决策咨询的参与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指引方式之外,技术人工物为代表的智能还有一种赋予的指导方式,即技术人工物被赋予某种特定主体实践生成意向,然后介入到教师教育实践中。学者约翰逊明确指出:“一方面,智能系统的功效需要人所设定和布置;另一方面,当智能系统的内在意向布置完毕,它就不需要人的干预而具有独立行事的能力。”[12]也就是说,智能程度与技术人工物的自主程度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正相关。当然这里的相关情况与智能技术发展“奇点”紧密相关。在“奇点”到来之前,人工物的内在意向主要是通过其外在设计者与使用者进行的;而在“奇点”到来之后,人工物所能赋予意向主要是通过人工物的内部生成,也就是说不论技术人工物“奇点”是否出现,智能具有内在意向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运用到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的技术人工物,内在意向有可能源于从事教师教育实践的教师,同时也有可能是源于教育领域之外的设计者,另外还有可能是双方同时都有涉及。换句话说,不论教师教育实践者以何种方式发布指令,现实教师教育实践的意向不再是教师教育实践主体单独所能够决定的,而是教师教育实践主体、设计者、智能物等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展开的活动。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从单纯教师教育从事者实践主体向实践共同体方向发展,这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主体的新形态。

(三)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介入性关系

“善”不仅是贯穿整个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永恒不变的追求,而且“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现实教师教育实践中实践主体之间关系体现的。教师教育者不再是计划与技术执行者的角色,同样教师教育对象也不再是接受者,而是呈现出以文化为中介开展的主客体间性的相互交往实践关系。在教师教育关系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主客体关系不仅体现了教师教育实践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其所特有的现实生成性,充分显示教师教育实践生成特性。在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实践中,技术物的介入将改变师生在现实教师教育活动中的关系。学者伊德明确指出,“人和技术人工物之间有四种关系:具身关系、诠释学关系、背景关系和它异关系”[13]。具身关系是指技术对人类身体的延伸,通过这种技术与人之间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实现人、技术、世界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诠释关系是指技术延伸到语言解说方面,形成人与技术、世界的关系,在这里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仅要解读原先的世界而且还要解读技术呈现的世界文本;它异关系是指技术成为准它的关系,技术自身成为知觉关注的焦点,为此也就形成了人、技术与世界的关系。以上这三种关系,技术都是充当前置背景出现的。而在背景关系中,技术质地成为了背景,人与技术形成随时操作的关系。

依据伊德的观点来阐述介入智能技术的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对象之间的现实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技术调节性关系。其实前面刚提到的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中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所具有的具身关系、诠释关系这两种具体的关系,都是技术在其间发挥着调节作用。从教师教育者方面来说,他可以通过智能技术精准了解教师教育对象个体。其二是技术多边性关系,具体是指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对象与智能技术组成的多边性关系。在这种多边性关系结构中,不论是教师教育者還是教师教育对象都将智能体视为知觉的焦点位置,而视彼此处于知觉位置的边缘。其三是技术背景关系。具体是说技术人工物的智能化程度与背景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即技术智能化程度与其介入背景能力呈现正相关,技术智能化越高,其介入背景能力就越高。如当前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网络虚拟教室,就是技术介入背景的最好现实证据。为此,在智能时代技术介入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对象关系,重新构造了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对象之间彼此互动方式,将以往现实教师教育实践形态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加速了以“人—机—人”为主的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关系的生成。

二、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德性困境

虽然教师教育实践的德性伦理传统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但是这些解释共同之处都是沿着“智慧学”的方向继续前进,其最为强调“人与实践有关的理智的杰出品质及其卓越运用”[14]。不管怎样理解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智慧,教师教育者个体在教师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不可替代。在教师教育实践关系中,如何让教师个体成为守护教育品性、关切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且具有实践智慧之人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核心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介入的技术人工物对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要素及关系进行了重新构建,教师教育者不仅包括以往单纯从事专职教育教学工作的人类教师教育者,而且还包括能够承担教师教育职责的“智能教师教育者”,此外也包括赋予人工智能教育意向的背后设计者。不同的教育实践主体的介入,由于各自来源、指导等方面具有的差异性,彼此在同一教师教育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甚至相反的实践意向也在所难免,这些注定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智慧面临德性困境。

(一)智能时代教师教育认知如何被计算机理性强化

通过营造的自由、独立、充分、个性、和谐亲密的教师教育关系,来促进具体现实教师教育的发展,其实这不仅仅是教育实践的永恒内在追求,同时也是当前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介入教师教育实践的外部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看出智能技术介入对教师教育的影响。其一,“大数据分析、个性化精准反馈、概率预测将彻底解决小数据时代评价的单向度和低效问题”[15],这就为教育者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精准施教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能。其二,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教师教育关系,能够分担教师教育者部分简单繁重的教书职责,“当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事创造性工作,回归育人,形成机器人负责‘教’,教师负责‘育’的分工状态”[16]。然而以上这些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预期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制约,现实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面临着智能时代以“智能”“算法”为代表的计算机理性,而现实中的教师教育者只能够退守到情感、价值等领域,将人类面对机器的软弱无力与人类对机器树立价值高度认同的窘境展露无遗。 “技术所架构的智能标杆和‘能力量表’对人的异化,恰如今天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钳制,甚至会有过之而无不及。”[17]二是因标准化算法凸显的单向度认知,使得通过数据获取或者分析途径不但不能获得心灵、情感、价值等独特个体特质,而且还从事实上强化了共性标准。另外需要指出的就是通过数据获取与分析途径为个体提供的学习定制,是否可以为个体生命的充分发展提供空间与自由,这是值得商榷探讨的。三是技术人工物介入教师教育实践,使得指向认知“教”的教育目的与指向情感、价值的育人功能的“育”产生了分化,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与知识、情感、价值之间的脱节,“这不仅有悖于赫尔巴特对‘无教学的教育’和 ‘无教育的教学’”[18]的教育学双重否定传统,而且教育学双重否定传统还会使得脱离了教的育显得越加空洞。教师教育对象会更加倾向于选择由智能承担教师教育“教”的职责,那么教师教育实践就越来越局限于认知方面。

(二)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逻辑如何在多元主体中得到有效捍卫

“教育实践的逻辑是教育实践行为的一般形式、结构或生成原则,是各种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可能并共同分享或遵循的内部法则”[19]。对于具体现实来说,实践逻辑是教师教育成为其自己存在的根本。而且这也是开展教师教育活动的法则,此外还涉及教育应然价值问题、实然实践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智能时代现实教师教育实践主体不同身份的获得等,这些都是教师教育实践逻辑守护的体现。当教师教育实践主体通过审视与控制内在体验,使其具有特定意向活动之时,同时这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与本质展现的过程。从应然方面的视角来看,在教师教育者与人工智能、设计者之间互相融合形成的共同体,无疑人工智能所具有的特定教育意向能够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进而使教师教育者的内在体验与人工智能担负教育的经验达成交互的共识,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对象个体的发展。例如教师教育者利用大数据搜集与处理对教师教育对象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进而能够为每一位教师教育对象精准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但是,若面临诸多逻辑不同的教师教育实践主体,究竟应该如何抉择教师教育实践逻辑,这是当前不得不深入思考的挑战。从实然方面的视角来看,现实中人工智能技术倾向于遵从政策、技术与市场方面的逻辑,而这也就面临教师教育者为什么能够为智能技术立法,以及如何介入教师教育中的人工智能立法来维系实践中对教师教育对象个体成长的关怀?而这显然不是传统德性实践智慧所能够解决的。进一步来说,打破时空限制的“泛在”教师教育及随之而来的多元教师教育实践升级,也必将会成为教师教育实践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三)人的“类生命”是如何在技术交往中得到守护

无论教师教育者还是教师教育对象都是具体现实中活生生的人,教师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人为终极目的的教师教育,而这里以人为终极目的其实就是实现人的“类生命”构建,具体来说就是从自然自在生命状态走向自觉自为状态的过程,进而最大可能性地实现人生价值。其实人性发展不仅需要个体之间进行的学术交往活动,而且还需要富有人性化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从开展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来看,技术发展为其提供理想蓝图。一方面,智能时代虚拟情景下实现的真实交往成为了一种可以实现的现实可能,技术人工物突破了传统交往的时空限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增加了教师教育的交互、构建、沉浸等特性,进而更加有效地促进现实教师教育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交往;另一方面,智能技术能够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转换,无论是主体直接面对文化或者自然方面的客体,“都能够借助于虚拟技术构建逼真度极强的立体世界”[20],实现教师教育对象完整的体验。

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对象的技术化生存也不能被忽视。一是技术介入教师教育关系,使得教师教育者能够实时掌控教师教育对象情况,同时也带来教师教育者“功能隐退”的隐忧,而这种隐忧在技术融入水平提高中显得愈加明显,这其实是指介入只能够对技术融入水平的提高有利,而不能够对人的“类生命”觉醒方面有利。二是通过技术虚拟的自然或者文化客体,教师教育对象获得的网络虚拟体验难以和现实真正体验等同起来,若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思想认识不到位的话,极有可能加深教师教育对象过分依赖虚拟世界及排斥并逃离现实世界的情况。从深层次来看,被技术虚拟的文化或者自然客体,正是由于立足于“人—物”两者关系建构而非真实交往。为此,面对成为既定事实的“技术陪伴”,何以守住人的“类生命”本性,这是当前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德性困境中发人深思的课题。

三、走向智能时代的智慧教师教育

伴随着智能技术介入,如何确保教师教育者“类”与“社会”的角色和智慧,在智能技术主体与之相关的其他教师教育实践主体互动过程中,在教师教育实践逻辑方面达到高度的一致,进而助推智能时代具体现实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改进,这定会成为教师教育实践不得不面临的重大问题。而走向智慧教师教育则是当前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个体“类”与“社会”方面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智能时代教师教育实践对永恒“善”的追求,它不仅仅追求教师教育个体德性的养成,而且还在于追求当前智能时代机器与人交互的规范与守护,进而通过构建三维的“为己”“为物”“为人”结构,来推进智能技術介入下教师教育实践的整体改进。

(一)智慧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个体人性结构被技术纳入的“为己”

教师教育者如何在技术高度介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彰显其关切教师教育对象个体生命的价值诉求问题,这是当前智能时代教师教育者不得不面临的基本问题。从显性表面来看,教师教育者有意或者无意做出的某些行为其实就是践行自己认可的教师教育,而自己认可的教师教育肯定是目的价值的体现,也渗透了特定的价值关切。怎样才能够实现教师教育者特定价值倾向与行为手段之间的有效沟通,虽然取决于实践中的具体教师教育者个体,但是从根本上取决于从事智慧教师教育活动的智慧教师教育者。

由于智能技术介入而不得不进行教师教育目的形态的嫁接,也就引出如何对智能技术实践目的与教师教育实践目的进行整合的现实问题。植根于人工智能技术之中的计算机理性,不断地将教师教育对象放在“预置”的位置,成为给他者开放的持有物品。当教师教育对象处于“预置”位置之时,智能技术为主的计算机理性定会影响教师教育者进行教师教育实践,使得教师教育成为目标精细化、过程程式化和评价数量化存在的“技术化手段”[21],使其不再成为某种特定价值的践行。很明显,一种与智慧教师教育相契合的思路,不是用技术来统领教师教育实践目的、用技术来制约人,而是让技术纳入教师教育者个体的人性结构,用技术为教师教育者个体乃至现实教师教育实践发展服务,为现实教师教育实践趋向内在永恒的“善”助力。将智能技术介入教师教育者个体的人性结构,这不仅与教师教育者在实践中生成的身份具有密切关系,而且同时还是教师教育者不断提升改进自己的现实需要。学者斯蒂格勒认为:“人因不具有动物的天然属性,而必须不断地发明、实现和创造自己的性能。”[22]这里的性能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人创造的某种存在。具体来说就是人运用技术的方式进行生存生活,在技术人工物的不断构建中来弥补生存方面的缺陷,进而达到运用技术改进提升自我的理想效果。其实只有通过具体现实的教师教育实践才能够真正地生成教师的身份,同时教师身份也是通过教师教育关系体现出来的。因此,一方面可以看出教师教育者个体人性结构由于智能技术的纳入,使得智能技术成为实践中生成教师教育者身份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技术转化为教师特质尤其是优秀教师的现实所需。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通过现实具体教师教育关系来生成教师教育者身份,而生成的教师教育关系又是以 “共同的客体”[23]作为介质的,这一介质必须借助于技术,为此可以说介入智能技术是特定教师教育活动发生及展现教师教育者生命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因此,对于现实中的教师教育个体来说,智慧的教师教育重在将智能技术纳入教师教育个体人性结构,促进教师教育实践主体不断的提升改进。

(二)智慧教师教育是技术被教师教育嵌入的“为物”

智能时代教师教育者践行好的教师教育活动,这其实就意味着对现实的突破。从以往时代来看,教师教育者关于教师教育活动应做什么或者不应做什么,都与教师教育者对自己特定身份的认知相关,进而也是教师教育个体价值观念根植共同体规范的体现。从当前智能时代来看,在智能技术介入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之下,其背后的设计者、制造者也随之进入到现实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而这必然引起教师教育实践主体与智能技术实践主体在具体特定教师教育时空中的融合与沟通,同时也必将牵涉到两种完全不同异质意向互相之间的调和。其实不论他们彼此之间有多大的分歧,在当前智能技术特定的教师教育中,都充分说明现实教师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停留在特定的教师教育主体个体德性的诠释。

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不仅面临教师教育者自身应做什么的现实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包括教师教育者、智能技术的使用者、智能技术的设计者等在内形成共同体的教师教育实践应该做什么。“现代性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实质性改变,可概括为‘社会的兴起’和‘社会行为’成为衡量实践之善的标准。‘好’的实践,或者‘智慧的实践’,不再诉诸‘实践智慧者’的德性善,而是诉诸社会行为的公共理性。”[24]为此,智慧教师教育将体现出对于教师教育个体德性智慧与智能技術智慧的超越,具体来说还体现在公共理性对智能技术的设计、制造及升级等方面的推动,进而使得智能技术真正成为服务个体发展的教师教育智慧技术。

运用公共理性推进教师教育智能技术体认,其实质就是立足教育学科立场,对介入教师教育实践的智能技术进行的一次立法。当前智能时代教师教育者,应主动积极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智能技术变革使命,深层次向前推进技术与教师教育之间关系的有机融合及升级。教师教育者不再是技术之外的局外人,而是现实教师教育中学会利用技术或者与技术合作的实践主体,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及职责。在智能技术介入具体现实教师教育情景之下,教师教育者最为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够确保教师教育对象个体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与发展。例如芬伯格曾经指出:“一个发达社会的教育技术可以通过教育的对话来形成,而不是由以生产为导向的自动化的逻辑来完成。”[25]教师教育实践主体如何介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师教育实践中智能技术合理的运用,不是智能时代智慧教师教育可以随意回避的现实课题,而是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三)智慧教师教育是技术被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所超越的“为人”

不论是运用教师教育者个体德性之善在智能技术推进中的善用,还是运用公共理性推进智能技术在现实教师教育活动中的善法,其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以人的“类生命”为先置前提的。“‘好’的实践或者智慧的实践,必定产生自一种意识到人的实践本性并以实践的方式把握人存在与他的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类生命’活动。”[26]与动物界天然的“种生命”有所不同,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其是对人的生存生活相关生命活动的有意识的支配,另一方面也是对“种生命”的一种突破与创生,“亦即马克思(Marx K.)所说的‘自由自觉的活动’”[27]。

智能技术介入多维交往的现实教师教育实践关系,将以往的教师教育实践交往形态和生活样式彻底改变。而教师教育交往形态及实践生活样式的调整变化,极其有可能将生活在技术中的人变成“技术人”[28]。具体来说,一方面技术多重介入现实教师教育关系,很容易使得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对象之间的交往实践出现一些非人性化的特征。作为教师教育实践交往的重要参与者教师教育对象,有可能由于智能技术因素影响而出现单一认知,同时也有可能出现需教师教育者进行解说的数据文本等。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介入进化的生命,使得个体成为依赖技术而自足“单子”[29]的同时,也使得人类个体在人类意义及价值方面思考进一步减少。对于现实中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来说,若教师教育对象完全可以通过智能技术得到个体发展所需,那么教师教育者就没有必要存在,然而为此也就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潜在危机,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缺失带来的虚无生活的危机。

因此,在智能技术介入教师教育主体的实践交往过程中,造就一种可能成就个体生命发展的教师教育生活,也就成为了衡量智慧教师教育的根本尺度。这内在地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指在智能技术介入的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必然将智能技术纳入个体生命发展要素,进而通过现实中使用技术达到拓展个体生命的现实可能。从这方面来说,指向个体“类生命”的智慧教师教育,其实就是教师教育者与教师教育对象在现实教师教育关系中不断审视智能技术、反思个体的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过程。另一层是指具体特定时空的教师教育对象,必定是朝着预期时空所需奋斗的教师教育对象,怎样才能够通过当前具体特定时空的教师教育生活,在调解当前具体特定时空具有选择权与预期时空没有选择权相互不一致之时,走向智能时代“类”生命的智慧教师教育实践,最终需要教师教育对象一种更为深刻的“类生命”责任。

参考文献:

[1]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2.

[2]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7.

[3]徐献军.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仍然成立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35(1):15-20.

[4]袁利平,姜嘉伟.教育扶贫何以可能:基于教育扶贫机制整体性框架的再思考[J].教育与经济,2021,37(1):3-10.

[5]辛继湘.当教学遇上人工智能:机遇、挑战与应对[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9):62-67.

[6]张莹.从知识传递到文化交往:深度教学的路径审思[J].当代教育科学,2021(2):47-52.

[7]李骞.立德育人提升素质[J].教书育人,2020(10):68.

[8]黄剑武.培养艺术史认知和原创意识十分必要[N].中国文化报,2021-03-21(004).

[9]王彦笃.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文学教育(上),2021(3):82-83.

[10]LATOUR B.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9.

[11]PETER-Paul V.Expanding Mediation Theory[J].Foundations of Science,2012,17(4).

[12]DEBORAH G.Computer systems:Moral entities but not moral agents[J].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6,8(4).

[13]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7-130.

[14][24][26]田海平.“实践智慧”与智慧的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2018(3):4-25+205.

[15]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0.

[16]周洪宇,易凌云.教联网时代:一场即将来临的教育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44.

[17]王嘉毅,鲁子箫.规避伦理风险:智能时代教育回归原点的中国智慧[J].教育研究,2020,41(2):47-60.

[18]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19]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1):3-9.

[20]胡敏中,贺明生.论虚拟技术对人类认识的影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57-60.

[21]叶波.反思“有效教学”的技术化倾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3(6):34-38+86.

[22]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第 1 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27.

[23]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107.

[25]安德鲁·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3-164.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28]王文杰.中小学教育技术人的困境与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5(5):17-21.

[29]马学剑.论莱布尼茨单子论对其图书馆学思想的影响[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3):11-14+53.

(责任编辑 陈志萍)

作者:王争录 张博

第三篇:从教师公正看教师的教育良心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了作者自身的学习成长经历,简要浅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的教师公正的不同侧重点和具体表现,透过教师公正发掘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育良心之所在,从教师公正和教师良心这一切入点来阐释师德,师德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教育;教师公正;教育良心;师德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因教师职位赋予和需求的公正、仁爱等诸多的崇高师德,而被社会广泛地认为是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人群。教育良心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又是教师道德自律的最高实现形式。一名教师的良好的教育良心彰显了其师德和素养,对教育对象学生们的成长和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黑格尔说:“作为真实的东西,良心是希求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这种自我规定。”[1]

狭义的教育公正即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人正直和处理各种关系符合公认的道德原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学校生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抽象的公正。教育上的公正,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关心每一个儿童。用一个模式、毫无区别的态度去对待所有的青年,那是你漠不关心、不公正的表现。”[2]

教师公正和教师的教育良心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对待学生的公正与否是教师师德和教育良心的体现,二者有时候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下面我就结合我小学、中学、大学的成长经历,根据自己的见闻和感触,透过教师公正的具体表现和不同时段的侧重点浅析教师的教育良心。

小学时期,小学六年是学生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孩子们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期。六年的小学生活是较为漫长的,所接触到的老师们也是人生中的启蒙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是深远和厚重的。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心智都处于发展时期,特别需要老师的爱心和关怀,此时教师公正和教师良心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时期的教师公正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们一视同仁、无差别地对待和呵护。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生活充满了新鲜和好奇,知识的大门向他们徐徐打开,老师就是他们眼中那个神圣的领路人。在学校里,孩子们第一次感受所谓的学校生活,有了第一次正规的考试,有了考双百分的喜悦;民主竞选了第一次班委,有了当班干部的自豪。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基本是低年级的延伸阶段,学习的知识更加深化了,对学校里的一切已经完全适应,对于自身的状况似乎接受它成为一种定势,较少地去谋求改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了细微的变化,长高长大了,成为了校园里起模范作用的大哥哥大姐姐。心智已经基本成熟,感觉要和初中相接轨,就像“小鸟长出了丰满的羽毛,要告别妈妈飞上云霄”。

总之,小学生阶段对于老师的依赖性较强,基本对于老师的话语言听计从,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们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无比的优越感,父母长辈们的宠爱乃至溺爱娇惯了他们的个性。在学校里,群体的生活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美德。此阶段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们雪亮的眼睛关注着,是他们效仿的对象。教师的教育良心就是用自己正确的知识去教导学生们,用自己无私的爱心去栽培每一颗无邪的童心,要正确地、客观地对待孩子们的行为,明辨是非,该嘉奖的就予以嘉奖,该批评的就予以适当的批评。此时,老师的任何一句鼓励,都会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和斗志;老师的任何一句批评,都会引发一名细致的学生的思考,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抑制在萌芽状态。当然,小学时期孩子们的心灵比较纯洁、脆弱,老师不公正的对待和错误的批评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灵的阴影和思想的伤疤,进而造成孩子的自卑和叛逆心理。许多孩子日后的发展都是在小学时期奠定基调的。

中学是义务教育中最关键的时段,三年的初中生活和三年的高中生活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公正下的教育良心,一名中学教师的崇高师德,在这一时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个性成长。

进入初中的学生俨然一个个“小大人”,高大的外表下却是一颗稚气未脱的心,有着过渡性的心境。初中的孩子因为其处在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都较为明显和剧烈,尤其是心理上出现了“叛逆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渴望独立,渴望得到尊重又不具备自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初中生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激励和引导。教师的教育良心体现在无私地对学生们关爱和辅导,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人生的重要提携或者诋毁。初中阶段我是班上的优等生,德智体各方面都优异均衡地发展,各科老师对我都予以肯定和赞扬。至今我都清晰地记得日记本上班主任老师偶然给我的寄语:好好把握,力争上游!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在我心里却又着镂金的分量,我一直把它们作为座右铭自勉。

高中三年是在忙碌和紧张中度过的,繁重的高考压力和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大抵就是最真实的记忆。高中的学生经过了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对于学校里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加之青春期的懵懂和冲动已过,心态上较为自觉和稳定,情态上已经成熟和懂事,对于生活没有太多的期许和抱怨,深知“十年磨一剑”,埋头于书海中只为高考最后的冲刺。高中阶段的教师更多扮演的角色的知识的教授者,即授业。教师良心和教师公正主要就体现在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给与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而今在应试教育的状况下,许多家长、老师都过分地片面地看重升学率、重点率、合格率等一系列量化的标准。某些老师因此而偏离了教师良心的标准。我觉得,一个理性的高中教师应该从大局着眼,不放弃对后进生的关爱,对中间的学生拉扶一把,对成绩优秀的学生们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广大的学生们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以最佳最平和的心态对待各种考试,树立起稳定、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此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与时俱进赋予的新任务,现在的中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很大,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倾注更多细心的人文关怀。或许,老师的诲人不厌、孜孜不倦,老师浅浅的一句关怀,给学生是一生的温暖和回忆。老师优良、严谨的教风和作风是学生仿效和看齐的楷模。

大学阶段历来被美誉为象牙塔时光,四年的大学生生活和中学生活大相径庭,有着迥异的变化。如果说中学是目的性明确的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进发的心无旁骛的,那么大学就是多姿多彩大家各有侧重点的。高等学府的生活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自主。老师多是学术型的,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没有中学那么紧密,大学里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自发完成的。大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完成学生们从学生到一个社会人的转变,经过了大学,大部分人就踏上社会成为工作一族,要学会面对社会万花筒中的一切。大学里的学习是分学科分专业的细化学习,任何一门功课的老师都是有时段性和短暂性的,针对某一门科目进行专业的指导。大学倡导的是多元的学习、生活方式百花齐放、齐头并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计划有所取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趋向于地位平等,大家都以成年人的平等地位各抒己见,切磋交流。大学的老师可谓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公正在大学阶段基本得到了较好的诠释,此时的大学老师对学生最大的帮助除了学术上的指导,莫过于对其人生路上的指点迷津。特别是面临毕业的时候,多重选择可能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如果老师能够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各种形势,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选定一生的正确路向。

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3]那么,教师的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是由教师本人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过程中积累的活动经验双重影响下的结果。教师公正是教师良心的直接体现,在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具体阶段又有着其特定的表现。师德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合理的教师公正透露着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和良好的教育良心也是全社会对人民教师的共同期许。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39.

[2][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11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2.

作者:孙 妃

上一篇:社会经济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电子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