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写作不随意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随笔写作不随意范文

“随文练笔”让孩子们的写作变得轻松随意

——读写结合寻找“练笔点”方法谈

东阳市实验小学许培卿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紧扣文本的随文练笔,是阅读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写作能力。随文练笔的关键是找准“练笔点”。组织学生探索从文本的空白处、动情处、单薄处、经典处、意犹未尽处、结尾处进行练笔,把写作训练和文本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随文练笔的实效性,让童心得以舒展,让童趣得以挥洒,让童真得以释放。

关键词:随文练笔;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随文练笔就体现了“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理念。随文练笔以其“不计篇幅、形式灵活、随时出手”被广泛运用。然而,在有些课例中,我们发现:训练中“练笔点”找不准,练笔的效果不尽人意。何谓“练笔点”?在阅读教学中,根据语言环境,挖掘其中写作的练习点,把写作训练有机适度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

怎样找准“练笔点”呢?

一、找文本“空白处”—— 延伸补写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有意义的语言集合。作者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会从中留下一些“空白”,给读者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教师可以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简练的写具体,把含蓄的写明朗。如《女娲补天》,课文讲女娲为了帮助人们向雨神求助,“求雨”的情节只一笔带过,未及细述。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点”,布置练笔:让学生写写女娲为了子民的生命安危,是如何像雨神求雨的。又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补写省略号: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这里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我来写一写:

二、在文本动情处 —— 喧泄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泄露的产物。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自然

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这时候安排练笔,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如

《妈妈的账单》一课,老师动情地讲述:小彼得展开账单读起来,情不自禁地想

起了每一天,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烧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妈

妈洗的衣服永远是那么干净整洁;妈妈的怀抱永远是那样温暖舒适……

插入练笔:小彼德读着读着,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风雨交加的夜晚,自己

突然发起了高烧,妈

妈,他读着读

着,想起了,他读着读

着,想起了。(学生练

笔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深深的爱)。学生激动万分,挥笔疾书,三言两语,表达

真情实感,练笔成了学生情感宣泄的决口。这一次练笔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让人久久难以忘却。

三、在文本单薄处 —— 充实丰满

在文本的单薄处进行练笔,能活化词语、句子的形象,变抽象为具体,变静

态为动态,使语言饱满丰润,富有生命活力。例如教学《检阅》时,可以重点引

领学生体会队员们“左右为难”的情感,以及他们如何消除博莱克的顾虑和帮助他

参加检阅。可是文本中并没有提及博来克是怎样进行训练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进行如下随文练笔。

师:七月的波兰,骄阳似火,眼看国庆节就要到了,截肢后的博莱克进行怎

样的训练呢?请将发生的事情和同学交流后写下来。

生:他在练习时不断地跌倒,但他都重新站起来继续练习。他还流了许多

晶莹的泪水。

生:一滴滴汗水不断地从博莱克的面颊上往下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

仍拄着双拐继续训练。

生:每天天还没有亮,他就悄悄地起床拄着拐杖练习正步走;吃过午饭,太

阳当头照着,他又在操场上练开了;天黑了,大家都休息了,他还在坚持着练……

生:坚强勇敢的博莱克掉队了,但他奋勇地坚持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练习后,他跟上了大家的步伐。

又如:教学《孔子拜师》这一课时,就可以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进行练笔。

你们能想象一下在这几个月的路途中孔子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出示练习:孔子饿了就;走得太累了,孔子就_________;天黑了,孔子还_______________;大雨倾盆的时候,孔子;雪花纷飞的时候,孔子;正是这样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之后,引导他们借助具体情境挖掘“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深刻内涵,学生对词的理解不仅仅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加深了孩子们对孔子不怕千辛万苦,千里迢迢求学的精神的敬佩之情。

四、在文本经典处 —— 添枝加叶

不管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每一篇文章中都能找到一个个练笔的“点”。是不是每一个“点”都要练笔呢,当然不是,“练笔”不在多,而在于精。儿童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片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特点,让学生练笔。例如《秋夭的雨》这篇经典美文中,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可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让学生感受课文独特的语言美。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然后抓住了这个“读写结合”点,组织学生进行练写。让他们借鉴作者的手法,去寻找秋天的足迹,写下如同诗般美的童心妙笔。又如《黄山奇石》一文,作者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介绍了黄山上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写得栩栩如生,精妙至极。课堂上

通过老师的引读指点,男女生合作读,让学生感受到句子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让学生仿照这种写法,经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写一写黄山上其它石头。学生可以从中悟出写的门径,“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在孩子的笔下又会出现另一番生动有趣的景象。

五、在意犹未尽处 —— 尽情发挥

小学语文书上的好多文章往往是言尽而“意犹未尽”。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时进行续写片断的练习。

例如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一文,“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可联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想象爱心带来的神奇变化:人(),动物(),植物(),大地()……

又如《一面五星红旗》一文,引导学生读文本最后两小节,结合课文插图想一想,作者什么也没有给老板,但老板为什么愿意花钱把“我”送进医院并为“我”出医疗费呢?看到满头缠着纱布,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看到面包店老板竖起大拇指安慰年轻人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对老板说,也可以对年轻人说,让我们用笔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吧。想必同学们都能体会到年轻人的爱国心和对老板的感恩之情。

六、在文本结尾处 —— 展开想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篇文章的结尾往往蕴含着下一篇的开始。让学生续写课文,让每一个人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体验,享受审美情趣,迸发出创造热情。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把这些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变成自己的作品。如《绝招》一课结束后,可让学生续编故事:“暑假里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学生一定兴趣盎然。又如:《小摄影师》一课,学完课文后问:“小男孩会再来吗?这次他能拍摄成功吗?” 进行再造想象作文。可以设计四个步骤:

1、根据插图,描述男孩的外表;

2、男孩怎样走进高尔基的房间,如何展开对话;

3、怎样开始拍摄,

4、这次拍摄结果令人满意吗? 这个过程的细化,目的是不让练笔走过场,同时让学生感到言之有物,享受练笔的快乐,增强实效性。

总之,通过形式多样的练笔,加强了读与写的相互促进,为学生自由表达情

感和思想创造宽松的氛围,孩子们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酣畅淋漓地写出来,让童心得以舒展,让童趣得以挥洒,让童真得以释放。为了让“作文”不再沉重,让我们立足课堂,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大量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从写好随文练笔开始,拓展学生思维,打开学生乐写的匣子,让孩子们的智慧的花蕾在写作中欣然怒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吴福雷.寻找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 小学语文教师2008.6

[3] 章师亚.走出“随意”的泥潭——谈课堂“小练笔”的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2007.4

[4] 曹鸿飞.语文课堂练笔的落点选择.小学教学设计. 2006.10

第二篇:离婚不可耻,复婚不丢人随笔

李爱玲:情感作家、职场HR,创建百万粉丝公众号“桃花马上石榴裙”,代表作《哪有女人天生会当妈》《你不是直,只是太自私》。深夜收到蓝姐的微信:“如果我和他复婚,你会不会鄙视我?”“当然不会,没有什么比你自己的心安和幸福更重要。”隔着几百公里,她发来一个“拥抱”的表情。

在我们眼里,蓝姐知书达礼,温婉和善,是重点中学的优秀教师,受人尊敬。5年前,蓝姐因丈夫出轨而离婚时,我们姐妹几个恨不能将那个男人挫骨扬灰。蓝姐的先生是个小有权力的副处级干部。起初因工作关系,帮一个女下属疏通了资质审批上的一些手续,那涉世未深的20岁出头的姑娘,在遭受了种种关卡和刁难之后,半路被人出手相助,感激涕零芳心暗许。从崇拜到爱慕,两人欲拒还迎,自此开始一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婚外情。

蓝姐哭过、吵过,男人愧悔过、内疚过,最终她还是无法跨过去这个坎,选择离了婚。桃色新闻一出,难逃议论纷纷。男人被降级、调职,年轻姑娘考取南方某大学MBA,头也不回翩然而去。

绯闻时效一过,再无人评头论足。一年多的时间,蓝姐面容平静地上课、带学生,日子如常。男人也按部就班地工作、应酬,一个人生活。

每当在外地读大学的儿子放假归来,男人会主动打电话,请他们娘俩吃顿团圆饭。蓝姐轻声叹口气,最后还是说“来家里吃吧”。儿子在客厅玩游戏,两人一起进厨房忙活。男人拎着活蹦乱跳的海鲜局促不安:“这个……放哪?”这曾是他们共同的家,不到两年时间,物是人非,欲说还休。

自那之后,男人时常来照顾蓝姐的生活。漆黑深夜抢修爆裂的水管,三伏天里疏通堵住的马桶,供暖试压时调整暖气的水流,狂风暴雨夜等在校门口为她送伞。常常,她会给他倒杯水,坐在沙发上聊聊天,谈谈儿子的学业和规划。凌厉的小姐妹曾对她说:“脏活累活尽管使唤,可劲儿让他干,反正不是自家人了,累死也不心疼。”

我曾经也这样认为:犯错的一方,就要接受道德审判,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我却不知另一方的感受。什么叫一日夫妻百日恩,就是你无法痛下狠手,折磨那个曾经同床共枕的人。

蓝姐说:“当初离婚是我坚持的,我无法像咽下一只死苍蝇一样忍受屈辱继续过。但现在事情过去,我看到了他的诚意,他一直在用行动道歉、认错、弥补。我不想报复,也不想逞强,只想给我们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只为我自己,不为任何人。”

我理解蓝姐。一份感情不是只看花开花谢,还有这背后,数十年缠缠绕绕难分难舍的枝蔓。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瞎逞能,给别人乱出主意:过成这样了怎么还不离?这种男人还不赶紧分?直到多年以后,看过嫁了豪门却不知丈夫睡在何处的女孩,遇过铢锱必较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妇人,见过掐尖要强不惜代价争一口气的姑娘,我再也不敢对任何人的情感妄加评断。我知道每段感情背后,都有一场场较量和一次次衡量。

我一度很喜欢看逆袭故事。被负心人背叛的,终于风光无限地看那人破碎踉跄。被践踏欺凌的,终于将恶人变成手下败将。可是生活不是武侠剧,不是今天春风得意马蹄疾,明天就快意恩仇挥剑斩情丝。爱,难免要经历对一个人的失望和绝望。而爱,也可以让人绝处逢生,重燃希望。

或许在外人看来,蓝姐这是没骨气,但我明白,这是一种勇敢。当初离婚,是她必须要的尊严。如今复合,是她宽恕后的甘愿。并非所有破碎的婚姻都能复合,更不是所有出轨的男人都值得原谅。所有复合,都基于彻底地悔悟和改过,更基于你们还爱着。分手还是复合,都是一场让爱做主的抉择。

婚姻里,女人有时要做杀手,横刀立马,斩断后路,不留余地。而有时,女人要做卫士,缝缝合合,修修补补,把不好的重新变成好的。你要的是幸福,就不必在乎别人口中的赢或输。

第三篇:拖延不自恋,完美不失控杂文随笔

新年开始了,各单位和个人都在制定各项新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目标。计划是完美的,目标是宏大的,可真落于实际,年末未必能够完成,这里是否存有工作拖延现象呢?不解而知。不说别人,我就有,每年年初我也有自己的小计划和小目标,比如这一年要读完几本书,做好几项业务,加强身体锻炼等等。

到了年末,结果出来了,书是买了,却没有看,业务也联系了,却没有做,健身房也去了,就是没有行动起来......为什么呢?我总结一个字,就是“懒”,其次就是有严重的拖延症。

如果一个人身体有了拖延症,思想就会缺乏条理,反应就会迟钝缓慢,因为身体不受大脑的指挥,做起事来拖拖拉拉。就拿我每天写文字来说,有时候一旦有其他事要忙,就不能再坚持去写。

有位同样喜欢文字的笔友给我说,他不想逼自己天天去更文,因为那种被逼的感觉让人发慌,只想养成一种习惯,在坚持中找到自己的灵感,如果没有灵感了,一个字也很难蹦出来。

是的!逼自己刻意去做一件事,是没有效果的,它在于一个人的意志。我觉得,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拖延,就是想找到自己最好的感觉。当然,考虑的太多太繁琐了,也就失去了自己的节奏。对于健身运动就不能拖延,因为在身体上总是要做一些努力的,只有这样才能找回自己丢失的节奏。

拖延,其实就是在隐藏自己心中的渴求,以拖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欲望,从而找到自己可控的节拍,来维护自己不失控的感觉,这些表现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种自我的自恋心理。

说的这里,我忽然有种感觉,当接受一项任务或去做一件事时,有了拖延,这仿佛是在玩一种死亡游戏。自己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这项任务没有一个截止日期的话,也许就这样无限期的拖延下去。如果这项任务有个截止日期,相信大家会在最后的节点时,加班加点也要完成。

类似这样的情况真不少,每到年底,看看各单位不都是这个样子,看起来大家似乎都很忙碌,人人搞得精疲力尽,但大家还很热衷于这样做,因为这里面暗含着各自的快感。

上级规定最后期限,必须按时完成任务,大家就开始在最后的时间里玩命的工作,这意味着在和死神交战,一个个都成了战神,同时也极大的满足了自我的自恋感。

有拖延行为的人,一般都是完美主义者,我就是。但对于一个有着严重拖延症的人,常常会因为完美而无助,形成矛盾对立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把事情做得完美,因为事情完美了,就等于自己有了彻底的掌控感,甚至也等于自己就完美了。

一个过于追求完美主义者是经不起挫折的,一旦受挫,完美就会立即破碎,出现无助感,开始想到放弃,最后不得不毁掉重来。

为了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唯一的办法就是拖延,先拖着,也不说不做,也不破坏完美。

有些人把拖延当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这可以极大的满足和保护一个人自恋的需求,要等到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再去做。

这里我想问,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好的状态呢?我个人的理解是,达到自己想象中的完美。所谓完美主义,就是觉得非要把这件事做到完美极致才算是完成了。如果没把握做到极致,就干脆不开始,这件事情就可能会一直拖下去,起码不让自我的自恋受损。

“看这事让你办的!慌什么慌!着什么急!”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责怪他人。其实别人也没有逼他,也没有催他,他只是想试着先走了一步。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试着先走一步的人。

不过也要看去做什么事,清楚事情的性质。最好在做一件事之前,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太大,太大了就意味着完美程度可能越高,实现起来耗费的时间精力也越大,反而会为保护自己的自恋,把事情继续拖延没有进展。

小的目标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自恋容易得到满足,有利于刺激下一个工作的进程。

其次,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限,拖延而不失控,给心理一个缓冲,这样可以让自己身心舒服些,也可以保持一种内心的相对稳定和平静,慢慢的去接受完成。

对于有些事情,适当的拖延一下,未必不好,关键在最后时刻一定认真完成,这个时候你会有极大的快感,也可以充分满足一下自我的自恋,也可以强化自己按时完成工作的习惯。所以,在给自己制定新年计划的时候,尽量落实到具体的事情、日期和时间上来。

第四篇:不合群杂文随笔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文中有些观点与自己的想法有些出入,想了想,还是决定分享出来,毕竟我们每个人的想法和别人都是不同的。就像读书,一本书,我会很少的在乎别人评价什么,只要对我有用,哪怕仅仅是一句话,对我来说就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好书。----朋朋女儿,明天就是你30岁生日了。

今年爸爸给你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爸爸一直觉得你还是那个蹦蹦跳跳的小丫头,结果这一眨眼的工夫,你就成了大姑娘了。亲眼见证了你这一路的成长,爸爸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于是就写了这封信。

爸爸想从过来人的角度,告诉你一些生活和人生的真相。

“女儿,美的标准不是瘦,你不要盲从”

我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一个“被减肥药毁掉的中国女人”的消息,看得我心惊胆战。

很多女人为了瘦身,不惜服用副作用强烈的减肥药而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而记者采访时,问到其中一个姑娘:“你为什么着急要减肥,你看着不算胖呀。”那姑娘略带自卑地说:“不,我不能胖,我老公就是嫌弃我胖才出轨的……”

女儿,你要知道,一个男人若是不喜欢你了,什么都可以当作借口的。而那些不爱你的人对你的评价,一点意义都没有。

你妈妈当年怀孕生你的时候,胖了十几斤。你妈妈也会时常问我:“我是不是没有以前漂亮了?”我每次都会肯定地回答她:“以前漂亮,现在同样漂亮!”

虽然我也会偶尔想起刚跟你妈妈恋爱的时候,她身材窈窕,青春昂扬;但是,我更喜欢她现在的样子——成熟优雅,她从女孩变成女人,变成妈妈,周全体贴地照顾着你,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安心地工作。我每次抱着她,都从心底里感到踏实和幸福。

所以,不管在你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千万不要为了别人的评价,而盲目地改变自己,去追求病态的一夜暴瘦。为了迎合别人的评价,就一味地改变自己,根本不值得。

一个人真正的美丽,就是自信乐观,活得健康快乐。而真正爱你的人,都懂得欣赏你身上真正的美丽。

“女儿,千万不要着急结婚”

昨天我和你妈参加了你大姨外孙的满月宴。宝宝特别可爱,长得像爸爸,胖嘟嘟的,不哭也不闹,特别听话。

我看着你大姨喜滋滋地抱着孙子,心里有些想法,想跟你聊一聊。

不过你别担心,我不是催你结婚,更不是想要抱外孙。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你可不可以晚点结婚生子?

我是担心你没结过婚,你不懂着急的婚姻到底有多可怕。

爸爸见过很多因为到年龄而将就的婚姻,吵架、撕扯是常态,到最后只剩孩子维系一个家庭,毫无幸福可言。所以,如果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就仓促结婚,得到的未必是幸福的婚姻,极有可能是失去了一个原本充实而快乐的人生。

所以,相比着急嫁出去,我更希望你拥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人生。所以,你今天吃饭的时候说:“爸妈,我未来几年可能都不会结婚”,我听完很欣慰。

我和你妈都不会催你,你就更不用在意旁人的评价和说辞,即便是别人嘴里的“大龄剩女”,我们也要做一个自由快乐的大龄剩女,不要为了婚姻将就,因为到最后委屈的都是你自己。

生活是你自己的,婚姻也是你自己的,不管你是30岁,还是40岁,你都要记住,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我和你妈永远支持你去等待对的人。

“女儿,不要害怕别人给你贴的标签”

翻开你的成长相册,我突然想起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你有一次回家问我:“爸,你说人每天疲于奔命,朝九晚五地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时候我呵呵一笑,拍着你的肩膀逗你:“刚工作没几天,就开始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了?”

我现在想跟你好好说一下这个问题,其实人活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为了爱情,为了亲人,为了肩上的责任……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活出自我。

爸爸当年有个同学酷爱画画,也画得很好。但那时候,很多人包括他的父母都说画画能赚钱填饱肚子么?这么不靠谱的行当,哪是一个男人该做的?

于是他放弃了,去工厂当了一辈子车间工人,后来还赶上了裁员下岗。如今他每次聊起往事,都会感慨说自己忙活了一辈子,经济上拮据就算了,可活得也不痛快,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初没有坚持画画。

很多人害怕被别人贴标签,担心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于是,不敢面对那个标签背后真实的自己,结果就渐渐地在这种小心翼翼中失去了自我,习惯了在快节奏中随波追流,渐渐地忘记了初心。

女儿,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这辈子一定要痛快地活。千万不要等待垂垂老矣的时候,才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坚持。

真正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我非常看不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做法,流行创业时候,都一窝蜂地去创业,即便很多人都根本不了解创业的风险;看着别人买车买房,自己也要买车买房,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其实他们都犯一个共同的错误:害怕自己不合群。然而,真正优秀的人都不合群,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就妥协,让自己活得不像自己。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但能在别人的评价中保持清醒,坚持自己的思想,也更能耐得住寂寞。

他们并非生活在世界的边缘,只是勇敢地接受了标签背后真实的自己,沉稳地思考,不断地成就自我,逐渐向着理想迈进。

王小波曾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如果连做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趣味从何而来呢?

女儿,这一生山高水长,希望你有做自己的勇气,也有做好自己的能力。

最后,爸爸永远支持你!

爱你的爸爸

第五篇:不需要懂杂文随笔

欣赏艺术时,最常听见的回应就是,我不懂。我现在冒着挨骂的危险,悄悄地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秘密:其实,艺术不需要“懂”。

懂,是左半脑运用逻辑和现有知识,分析综合外来信息时所得出的结果。比起这理性的“懂”,为了感动人心而创的艺术更需要的,是感性的领略和体会。当我们以不懂为由对艺术望而却步,我们并非没有领会艺术的能力,只是受了理性偏见所蒙蔽而紧闭着心门罢了。

事实上,在初晤艺术的片刻里,我们不但不用急着求懂,反而更要避免这么做。此时,纯粹直觉的感性领略才是最为珍贵的艺术体验:我觉得它美吗?美在哪里?它让我感受到什么了吗?联想到什么了吗?它又给了我什么新的灵感?

不 要对自己太苛刻。以上的这些问题,只要能直觉地答出一个,也就足够了。即便我们的答案十分幼稚,但至少它发自内心,真确诚实,而不似“皇帝的新装”里 的人云亦云。又或者这次的作品未能引起我们的共鸣,那也无妨。以艺海之大,只要我们抛开偏见,不断尝试,相信总有一天会遇上喜欢的作品。

初晤的感动能激发欣赏者对艺术的好奇,好奇心又会进而引领着他去发掘理解的途径。懂,要到这个阶段才可能慢慢地浮现出来。接着,领悟便会在感性和理性之间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最终得以升华。

望眼欲穿的艺术能有多耐人寻味呢?可倘若要等到懂的那一天才能欣赏深奥的艺术,那么,我们这一辈子不知道要错过多少份感动,而艺术又不知道要失去多少个知音了!

所以,只要说穿了这个秘密能引来若干新的艺术爱好者,就算要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我也在所不辞!

艺术,不需要懂,只要用心去领会即可。

上一篇:让理想之光闪耀范文下一篇:让孩子幸福成长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