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毕业有关的随笔:一点点生活 随意抒写

2024-04-19

跟毕业有关的随笔:一点点生活 随意抒写(精选2篇)

篇1:跟毕业有关的随笔:一点点生活 随意抒写

临近毕业,压力就像龙卷风一样袭来,任何理想和热爱在现实面前,必须得让路,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养活自己。

陆陆续续有很多人签了工作,或好或坏总算有个着落。

毕业,仿佛一夜之间长成大人,前一秒买一双球鞋花了好几百,这一秒就在寻思怎么吃饭能省钱,除开日常开销,各种其他费用算算也不少了。以前在学校里吃饭,一顿饭4.5块钱,觉得难吃就经常跑出去,现在买一大颗西兰花就要6块,当生活事无巨细向你展开时才发现一切都不如想的那般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必须算进生活。

挣脱了大学生什么也不是,不再是一个学生,也不算是一个完全的大人,就像一个异类的个体,徘徊、焦虑、迷茫,这或许是一种真实写照。

纵使一节课给开到很高的价格,每次坐到桌前也有一种挫败感,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当你可以挣很多钱,才发现纵使你有了这些钱也不会开心,因为他们都不是你想要的,还不如坐在窗前静静冥想。

发呆走神,成了常态。经常在构思这一步该怎么走,如果绕太远路,等到所有人都开始在自己岗位站住脚,自己才开始是不是已经迟了,一个人的20岁就只有那么几年,每走一步都必须得谨小慎微。

学校总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如同打针时的阵痛一样,当你投入一件事另一件事就出来了,还必须得去处理。

人只有一辈子,还是挂在头顶的那句话,一定要为自己而活。

这真的是一个浮躁的世界,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开始飞了,你还在原地踏步,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人,就要快!快点考上研,快点挣够一个亿,快点谈场恋爱,快点结婚,你自己还没意识到的事,总会有很多人替你操心。

他们不关心你生活的姿态,只是企图在人潮中同化你,让你变得如同任何一个张三李四一样。

当你开始写东西,就会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投稿,当你认真给他们说:“我写的很烂。”他们又说你清高,可是真的写得很烂。

当你读一本书,就会有人在说,人家都出去找工作了,人家都买房了……

有一群人盯着别人,从别人的生活偷窥自己。

还有很多人似乎从来不读书,这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数理化,任何一门寻求精神向往的学科都是多余的,你跟他们谈论任何一个作家诗人,一处风景,一个奇怪的想法,他们总是低头看手机,然后可有可无地点点头,等你说完以后他们会立马插一个话题,无外乎那个人怎么了,谁又怎么样了,很少去考虑要不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中国诗词大会被一外卖小哥问鼎冠军:雷海为。会有很多人说:“纵使拿了冠军又怎么样!还不是送外卖的。”是,即使雷海为是个送外卖的但也让人钦佩,当他站在那么大的舞台上镇定自若秒杀清华高材生的时候,是诗词给的自信,有那么多人去埋汰别人就是不舍得花一点时间去多读点书,网络总是全开放的,但是奇葩怪胎却竟相盛开,回怼整个世界。

或许这就是生活最原始的模样,焦虑但永远向前,成为不了别人口中的自己,成就一个真实的自己。

公众号:别那么安分

篇2:跟毕业有关的随笔:一点点生活 随意抒写

一、关注生活, 提升水平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 语言来源于生活, 在生活中学语文, 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阅读、口语交际、习作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 在作文教学中, 应渗透学生的生活, 以生活的情趣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在教学中,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观察生活, 丰富作文内容

学生写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言之无物”, 即缺乏生活的积累, 缺乏语言的积累。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 去观察自己熟悉的生活, 加强生活阅读的积累。

我要求学生回家帮父母做家务, 和父母谈心, 去商店购物, 与他人聊天……让学生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去观察、感受生活中的小题材, 并学习生活的技能, 将自己参与生活的感受记录下来。

2. 再现生活, 激发写作欲望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 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也为他们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但是要让学生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 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1)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文题。如结合阅读进行补写、续写、改写训练。现行语文教材具有很多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潜在素材, 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安排一些趣味作文训练, 就能开拓学生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比如根据课文可以拟出《于勒回国》《镇关西晤会鲁提辖》等作文题。再如学了《愚公移山》后, 我要求学生改写, 有位学生发挥想象, 运用时空变迁, 改写得很成功。这样既帮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中心及内涵, 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如家庭、学校、社区所发生的一些新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前不久学校举行了一次运动会, 我让学生尝试扮演一个记者的角色, 深入到运动员或观众中去, 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发现, 然后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结果我发现了许多有独特视角和见解的文章。

(2) 在实践的基础上再现生活。学生的作文应走向真实的生活, 脱离了生活的作文犹如无病呻吟, 怎能展现真实的生活情景, 流露鲜活率真的少年之心呢?记得我让学生写写自己的亲人, 结果一个班几十位学生的作文竟像同一张底片印出的照片, 千篇一律, 都是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每日辛勤地劳作, 又是如何如何地关心自己……虽然学生们在文中“直抒胸臆”:啊, 他 (她) 是多么的伟大啊!但总给人情不真、意不切之感。后来, 我利用九九重阳节的机会,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亲或周围的人如何对待老人, 并将自己最深的感受写下来。结果, 几十篇作文虽然角度各异, 但无一不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1) 《妈妈, 你也会做奶奶》的作者通过对妈妈不赡养奶奶的言行描写, 对天下所有这样的妈妈发出呼吁:“妈妈, 您也会老, 您也会成为奶奶, 难道您希望儿子将来也这样对待您吗?” (2) 《妈妈, 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儿子》这篇文章的作者年幼丧父, 柔弱的母亲肩负起了父亲的重担, 含辛茹苦地抚养小作者;更感人的是, 文中的妈妈并没有因为丈夫的去世而“放弃”赡养老人的义务, 相反, 对待公婆她比亲闺女还贴心!文章表达了对妈妈真挚的爱。 (3) 《外婆、奶奶都是妈》, 这篇文章作者叙述了自己的妈妈对待外婆和奶奶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揭示出了农村中普遍存在的赡养老人的问题, 发人深省。

二、释放心灵, 抒写个性

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作文要以情感人, 必须从说真话开始, 理想中的学生写作状况应是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可是, 很多教师为应考而教, 过多注重作文的结构形式, 忽略了作文内容是否客观真实, 也使得学生在写作时畏手畏脚, 言不由衷。所以, 作文教学应释放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能敞开心扉抒写个性。

1. 敞开心扉, 鼓励自由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所以, 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明白, 他们应能用笔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 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作文, 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基于此, 教师应先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然后去放大, 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去更好地发展, 并不是非要按照老师的喜好加以纠正不可。试想, 教师如以自己成人的眼光或世俗的眼光来看待那些稚嫩的习作, 手舞大刀, 将其“砍”得体无完肤, 让学生觉得灰头土脸、了无生趣, 长此以往, 他们写作积极性怎么可能不受到打击乃至重创呢?

2. 崇尚个性, 展示个性

崇尚个性, 这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是时代的呼唤。《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所以, 作文教学应该是学生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的舞台。所以, 倡导作文个性化, 即鼓励创造性思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任何创新都是对前人观点的否定和超越。文章的创新首先是立意的创新, 要使文章主题新颖、深刻, 就不能人云亦云。我们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人人皆知的题材或事件, 鼓励学生提出与传统不同的观点, 挖掘新意。比如蜡烛, 既可以作为奉献精神的象征, 也可以理解为“经不起烈火考验的软骨头”。又如愚公愚还是不愚, 完全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总之, 见多才能识广,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 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自由驰骋, 释放心灵, 抒写个性,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发展学生的个性, 使之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上一篇:武汉市技术规程下一篇:元旦节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