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写作《无悔人生》

2024-04-09

随笔写作《无悔人生》(通用14篇)

篇1:随笔写作《无悔人生》

无悔人生生活随笔

一匹马是谁的方向。

一匹马是谁的形象。

一匹马穿过谁失眠的夜晚。

王冠弃于旷野。在充满期盼的生命线上,忧郁的母亲扶我上马,她想要说什么,又什么都没有说,微笑代替泪水,雨水代替忧伤,亲爱的母亲呵,她只是默默地望着远方,望着空洞洞的门窗。

这骄傲的印象,使我想起轻盈,想起不朽的生命,使我站在矿石的内部,嚼着苦痛和艰难,永远不曾绝望。我整装出发,骑白马的我呵,就这样穿过母亲的目光,穿过多梦的夜晚。冷冽的风雪吹不去我的痛苦,我仿佛已经看见云朵深处的天鹅缤纷而来,我无端幻想起我至爱公主的形象。

印象是温柔的,如一缕缕阳光,反映大地上每一粒麦秸,广施恩泽。而我的`亲人们,阳光一样,普普通通的生活在一个小地方。他们不是很富裕,但是无忧无虑,他们被日子挤压,但是顽强地活了下来。

他们是善良的,我常常在出征的路上听见他们的声音,他们一分钱一分钱地数着日子,那种干柴一样的印象,总是噼噼啪啪的,莫名地碎裂在我忧伤的心上。

一场雨就是一场忧伤。沉默中涌动的雨水,来自遥远的故乡,来自虚拟的王国。在同样孤独的征途,我多么想象高傲的天鹅一样一声长唳,熟悉的舞台顿时落满亲人们的喝彩声。

家园起伏如浪。马啊!永不疲倦的马啊!前方就是我们的方向,我们一定要坚持地走下去,越来越远的家乡,埋葬我骨肉亲情的家乡,照耀我们不倦的行程。

篇2:随笔写作《无悔人生》

作者:陶厂初中谷和好

最近,我喜欢上中央3台的一栏综艺节目-------朗读者。不单单是喜欢那些声情并茂的朗读,还有那些感人至深的朗读内容,更喜欢这些朗读者讲述他们人生中精彩的故事。这些朗读者面对着现场的观众,不,他们面对的还有全国的观众,甚至于全世界的观众。他们用自己富裕磁性的声音朗读者他们喜欢的作品。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是真的用心在朗读;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故事也许就是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那些他们所读的片段其实就他们对生活的诠释和感悟;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从他们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对人类发展的思考和担忧。他们所传递都是正能量,他们所传得是新理念,他们所传得是新思维。是啊,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事情,有顺利的愉悦,也有失意的.痛苦。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喜和乐、悲和苦,是我们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会经常面对的问题。古人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往往把个人的得与失看得很轻,而把国家的强弱看得很重。他们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的中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地方。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句话在提示我们尽管人生是短暂的,匆匆几十年,但我们一定要活得有意义、活得要精彩、活得有价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样的人生活得就有意义;“生当为人杰,死也为鬼雄”,这样的人生活得叫精彩;“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的人生活得就有价值。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要留名而去不择手段的让自己的名字保留下来。正像臧克家在《有的人》里所说的,“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想永垂不朽,他们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快”。像这样的人,他们不留名也罢!如果非要让自己去留名于世,那只能是遗臭万年了。如我们古代的昏庸的商纣、奸佞的秦侩、贪腐的和|,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臭名昭著的例子吗?!我们提倡的是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人,尽管他们没有把名字雕刻在石碑上,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的道德情操、他们的高尚品德将永世不朽、流芳百世、万古永存!像我们的祖先炎黄二帝、忠贞的岳飞、大义的文天祥、刚正的鲁迅。他们虽然离开我们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了,但他们的高洁的品质、伟大的思想、不朽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人民永远会记住他们的!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虽没有像唐宗、宋祖那样受人敬仰,也没有像黄继光、邱少云那样令人敬佩,更没有像毛泽东、周恩来那样被人永怀,但我也一样有一颗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的赤胆之心。

我从1987年就来到我现在工作的学校,三十年来,我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备好每节课、仔仔细细地教好每篇文章、耐耐心心地批改每本作业,还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地给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补课。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因为我心中有个信念和愿望,希望我的付出和努力能国家在培养更多的有用的人才方面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我内心的,一不图名,二不贪利,尽心尽力,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要学生今后不在背后议论我,说我这个老师是个不称职的教师;只要家长不当面指责我,说我不能教书育人;只要同事不认为我,说我是个胡差事,混工资我就知足了。这也是我读了一些关于我国古代和近、现代优秀的人物故事所受到的教育和鼓舞。他们这些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那么作为新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正享受着国家发展红利的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从没后悔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前人,勤奋工作,努力教书,认认真真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脚踏实地,刻苦钻研教材,虚心向他人学习,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这也是我无悔的人生追求!

篇3:支教乡村, 无悔人生

坐在从县里到镇里的客车上, 内心说不出来的起伏变化, 欣喜于自己梦想的得以实现, 担心于家里的爸妈身体安否, 着急于自己满心的抱负尽快施展, 又好奇于新的工作环境如何。慢慢地, 客车也停下来了, 我拎着自己的行李在当地人好奇的目光、评论中下了车。这一刻, 我似一个攀岩者从山峰的顶端不小心坠下来一样, 落差, 前所未有的大, “无风三尺土, 有雨一路泥”, 书里曾读过的小镇真实地出现在我眼前。天有不测风云, 见到了校长后我又被无情地分配到了更加偏僻的附属乡下去工作, 满心地想做一名老师, 恶劣的环境我想过, 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我梦想真正开始的地方是一个学生加老师一共才13个人的农村小学。我不甘心啊, 难道我16年的读书只为这样一个工作机会吗?我还能继续自己的教师梦吗?我还能坚持那份执著吗?我还能舍得下远在家里的爸爸妈妈吗?

来到了我最后的归宿———大炉小学, 我感受到了村民们对我的盼望, 更可以说是对知识的渴望, 每当我跟他们有眼睛交流或语言交谈时, 能够感受到他们淳朴和走出大山的信念, 这些无形的东西给予我内心很大的震撼!大炉小学杨校长给我安排的任务是五年级班主任,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 教室里屈指可数的孩子们用整齐响亮的声音喊了此生给我最大鼓励的一句“老师好”, 那样纯净, 那样真实, 那样响彻我心, 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我还来不及打量他们的模样, 还来不及记住他们的名字, 还来不及品味他们脸上的表情, 便被这幸福感所包围, 分配时的痛苦、抱怨也顿时烟消云散了, 农村老师我当定了。

农村小学每一个班级的授课基本上都是由一个老师全部完成的, 原因很简单, 这里老师短缺, 一天下来嗓子沙哑并且疼痛, 更重要的是农村孩子见识少, 他们对电视上、广播里所见到的和听到的特别好奇, 也特别喜欢问, 所以, 农村老师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要懂, 并且我不允许自己对孩子们不负责任, 尤其是学习方面, 由此我终于知道了“全能”的重要性。

篇4:“父爱”书写无悔人生

邻居张明军:老郑虽不善言辞,但却是个善良热心,实实在在的好人。最初,我们也觉得他这种做法不可理解,但是后来看他一直这么坚持,也慢慢被他打动了。

水泥厂保卫科长庞飞:郑书明对所有来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学生对他也很尊重。像郑书明这样坚持25年干一件事,一般人都做不到,至少我是做不到的,普通人很难有这样的境界。

水泥厂驾驶员李东:郑师傅人很热情,有事情喊到他,可以说是随喊随到。平时要是他看见啥事,不需要你招呼,主动就上来了。

官渡中学保安康和义:我小时候经常跑到郑叔叔所在的水泥厂去玩,和他资助的那些学生都玩得很熟。郑叔叔人很亲切,我们都不怕他。

新年回访

2011年12月29日,郑书明再次走进位于黔江区蓬东乡麻田坝水泥厂那间不到1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这次来,他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收拾行李。因为几天前,他所在的麻田坝水泥厂宣布停产。不过,郑书明仍然坚持着:“只要有口气,就会继续资助下去。25年,我不后悔。”

了解到郑书明的近况,黔江区政府已开始着手研究解决他的工作问题。春节后,郑书明将有望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离厂前与“儿子”道别

在离开水泥厂前,郑书明来到离工厂只有几分钟路程的官渡中学,看望目前他正在资助的初二学生刘远木。

“在学校好生读书,我只要有口饭吃,就一定供你读书。只要你考得上高中,我就继续供你。”好不容易等到刘远木从教室出来,两人在门卫室里见了一面。

要好好学习、好好吃饭、衣服要穿够、有空上家里来玩……郑书明像父亲一样细细叮嘱。

“晓得,爸爸。”可能是有外人在场,刘远木显得有些羞涩,小声地回答着。约定好放假后到郑书明家里玩后,两人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在离开前,我们偷偷问刘远木,长大工作了有什么打算。刘远木盯了眼已走出门卫室的郑书明,说:“管爸爸、妈妈。(意思是要好好照顾郑书明和他自己的妈妈)”

孩子们都喊他“爸爸”

郑书明说,资助这个孩子纯属偶然。当时自己走亲访友,正好遇到刘远木的妈妈也在那里。聊天时,郑书明得知刘远木的妈妈因为身体不好,家里全靠帮人种烤烟赚来的一点生活费,已经没法支撑当时正读初一的刘远木继续读书,正考虑让刘远木辍学。“娃儿想读书,还背着哭了好几次。没道理不让他继续读啊。”为此,郑书明帮刘远木出了学费,让他不致辍学。

因学校离郑书明所在水泥厂不远,刘远木经常跑过去玩。渐渐地,他跟郑书明资助的其他的孩子一样,跟着喊郑书明“爸爸”。

“我也不记得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叫我爸爸的,我也愿意他们这么叫我。”郑书明说,25年来自己几乎没有存款,即使长期被胃病、类风湿和皮肤病折磨,也不愿花钱去医院治疗。甚至他还借钱,都用于资助300多名贫困学生。

对于这一切,郑书明说:“我不后悔”。

自己穿的衣服也打补丁

回到职工宿舍,郑书明没有忙着离开,而是看看几个房间,这里曾经住着他资助的孩子。在一间堆着10多床铺盖的房间里,郑书明抚摸着这些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说,这些房间都是厂里支持自己而特意安排的。

郑书明的房间最值钱的就是一套3人座的沙发,唯一的电器就是那盏瓦数不高的电灯。但是为了孩子们能过得舒服些,郑书明却在孩子的房间里专门购置了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电。

每隔几天,孩子们会把衣服送到郑书明这里来,由他负责清洗干净。

他身上的羽绒服,背上打着一个不小的补丁,却是干干净净的。“这是我以前资助的一个学生工作后,在两三年前送我的,破了个口。”郑书明说。

其实,郑书明平时穿的衣服,大都是在地摊上买的几块、十几块的便宜货,甚至曾经有连续3年时间,他连双袜子都没买过。

对自己的“抠”不仅仅体现在穿衣上,村合作医疗站的医生周明海还记得,郑书明当初因为辛苦工作而患上的风湿,经常引起脸肿,但郑书明却从不去大医院检查治疗,每次疼得受不了,就花1元钱打针止疼药应付。

攒下的钱,郑书明全都用在资助孩子身上。每当孩子到宿舍吃饭时,郑书明都会弄不少好吃的给他们,而自己则随便弄点咸菜、红苕或冷饭凑合。

再婚妻子对他表示支持

1993年,郑书明的左邻右舍都买上了彩电,可他家里却一直没动静。妻子也忍不住开始抱怨。可是,郑书明早就把家里的积蓄给掏空了。最终,妻子向郑书明提出离婚,并带走了5岁的大儿子和刚出生的小儿子。

不过,好人终有好报,郑书明如今找到了一位能够理解他的老伴,继子也十分支持他的资助行为。郑书明说,老伴当时就答应了。“到现在,他们从来没有跟我抱怨过没拿钱回家什么的,从来也不让我为家里的开销担心。”郑书明说起家人,心里为没有尽好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而愧疚,也为家人的深明大义而感到高兴。

此时,同行的黔江区工作人员也向郑书明说起,前几天黔江区委区政府了解到郑书明的情况。目前,正由宣传部长牵头,研究解决郑书明的工作问题。“过几天应该就能有消息了。”

郑书明家中有很多被子,是以前为贫困学生准备的。

问:“当初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了这么久?”

答:“我因为遇到‘文化大革命’,小学都没毕业。参加工作后,即使我做得再出色,也多次因为文化水平太低,失去了升迁的机会。后来参加巡讲报告团,为了记牢演讲稿上的那些内容,我只能先用笨办法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再熬夜死记硬背。我在这上面吃了太多的亏,不能让孩子走我的老路。”

问:“资助贫困学生25年,你算过账吗,投在那300多名学生身上的总共有多少钱?”

答:“我把我所有的工资几乎全部资助了学生,从1986年到现在,怎么算,也接近40万元了吧。不过我从来没后悔过。”

问:“没有了工作,你还打算资助贫困学生吗?”

答:“我准备退休后继续干,反正在家也耍不住。春节过后我就出去找工作,只要我有口气,就要继续资助下去。”

25年的资助生涯,都缘于当初一次好心帮忙,郑书明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

1986年,一位亲戚因为要外出打工,家中读书的儿子刘育红无人照看,便委托郑书明帮忙照顾。当时,郑书明在麻田坝水泥厂当抽水工,住在一间用木板和编织袋搭起的工棚里。工棚面积不到20平方米,住在农村老家的妻儿尚未能和自己团聚,郑书明有些犹豫。但不忍心看到12岁的刘育红没人照顾,最终,郑书明答应了。

一天,刘育红告诉郑书明,在他就读的蓬东乡中心小学6年级班上,有位叫黎君的同学,家住深山,走到学校单程就要4个多小时,天没亮就得打起火把往学校赶。由于家里困难,黎君连午饭都舍不得吃,一直要等到晚上九点回家才吃。

这件事让郑书明心里很不是滋味。随后,郑书明让刘育红把黎君也叫到工棚一起住。黎君安顿下的当天晚上,郑书明就花38元,给他买了一件保暖的冬衣。而当时,他的月工资仅110元。

随着黎君的到来,郑书明也在当地得了“免费收留资助贫困生”的名声。不久后,几位家境困难的孩子结伴找上门来,向郑书明求助。从此,郑书明所在的工棚变成了“爱心旅馆”,贫困孩子在这里可以免费吃住。

就这样,郑书明的工棚里陆续住进了6个孩子。这6个孩子小学毕业后,他又接收了另外9名贫困生。最多时,一共住进了近20个孩子。

粗略统计,这个“爱心旅馆”25年来,就先后安置和照顾了100多名贫困学生。

篇5:人生随笔写作:「选择」的艰难

关于「选择」,这是一个相当不容易的问题。生活中有无数的「选择」,有的简单如随手放下东西,有的困难如攀登世界高峰,有的痛苦如刀子刺入胸膛。

能被记住的选择,往往存在着种种困难,不管是像在多份录用通知里挑一份满意的工作,还是像在诸多课题里选一个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都一样。

困难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和一个结果。先谈结果,不管是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结果都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所以所有的可能或者如果,都是事后的遗憾。无法改变,也无法重来。

怀想着可能面对的结果,需要承受来自自己或他人,或者同时来自双方的压力。不负如来不负卿,每个人都希望做到,却又每个人都做不到。

如何取舍,是选择困难的本质。不辜负他人,过不了自己的一关。不辜负自己,却担心让他人失望。无论选择辜负哪边,心中始终会留下遗憾,留下牵挂,留下幻想。辜负他人,背负的是自私的骂名。辜负自己,背负的是满满的无奈和遗憾。

人,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

篇6:感悟人生成长的随笔写作

上学时交了知心的朋友,原本以为生生世世。各自天涯海角,曾经的懵懂年华消逝,感情也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蒙上灰尘。

工作中相知一些友人,口蜜腹剑,人前说的花好月圆,人后藏着奸诈。需要办事时,说得比花开都美好,不用时,翻比脱衣服更快。吃过一次亏,该长一次记性,当人家再来,几句好听的话,心善的我耳根一软,心肠一酸,便听从他人。

于是,故伎重演,伤痕累累的心终于不堪重负。锁上心门,轻易不肯打开,不是胆小懦弱,实在是伤不起,伤不起啊!

多次吃亏以后,我变得小心谨慎,吃亏是福,太多吃亏就是傻瓜一枚。

生活是一本精彩纷呈的教科书,里面的章节需要一一研读,方能从中收获启迪。才能使后面的道路少些磨折,少点创伤。

人都是慢慢学会长大,离开你的人叫你成长,伤害你的人使你聪慧。

篇7:随笔写作《无悔人生》

我的母亲属于第一种情形,四十岁时丈夫去世,我仅三岁。按照母亲的条件,完全可以给我找一个不错的后爹。可她没有那样做,那肯定是为了我,怕后爹对我不好。

守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两个人的担子突然落到一个人的肩上,原来你只是缝连补栓,做做家务,经济来源主要靠丈夫,现在不同了,你必须想办法赚钱养家糊口。外面不少事也得你去应酬,有些你实在干不了的活,还需请人帮忙。寡妇门前是非多,那些别有用心的家伙,早就看见你垂涎三尺,他们还以为你守不住了,正是插手的好机会,主动过来帮忙。你该怎么办?全部拒之门外,并非良策,从中挑挑拣拣,你还不敢得罪人家。每天下来,累得你筋疲力尽,你盼望躺下来好好歇歇,可一旦躺下,面对空空四壁,睡意全无。往事涌入脑际,与丈夫相处十几年,夫妻和睦,相敬如宾,从未面红耳赤过。丈夫在外做生意,衣食无忧。老年得子,痛爱有加。丈夫每次回来,抱住儿子左亲右亲,不肯撒手。而今,看看一旁酣睡的小儿,你泪流满面,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你忽然看见了丈夫。你悲喜交加,有多少苦水正准备向他倾诉,一声鸡啼把你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你擦干泪水,怕儿子发觉,为了这个家,你必须打起精神,你还的活,你还的好好的活。

五六十岁守寡还问题不大,最可怜的是 三四十岁守寡,正当壮年,有时候欲火烧的你心烦,你很想放纵一下自己,可你总觉得对不起死去的丈夫,有愧于活蹦乱跳的儿女。有时候你在外面遇到几件不顺心的事,回到家里,总想发泄发泄,可你面对的不是丈夫,是儿女,你压下来,涌上去;涌上去, 又压下来,始终不能发泄。这时候,你才想到有丈夫该多好啊。

人就是这样势利,丈夫活着的时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旦去世,门口立刻冷清下来,尤其是当官的丈夫。你要耐住寂寞, 学会坚强。

再苦再累你也总算熬出来了,儿女们娶的娶过嫁的嫁了。你也垂垂老矣。这时候如遇着些孝顺的儿女,也还值得,如果遇着些狼心狗肺的家伙,你就是哭黄天也没泪了。

也有个别老人,过惯了儿女们在一起红红火火的生活,突然留下她一人,孤闷异常。她总认为,是媳妇夺走了他的儿子,所以,寻由头找茬子,闹得家庭不和经常吵闹。遇到这种情况,年轻人应该多理解老人,常过去走走看看,时间一长,老人也会慢慢适应。

我的舅妈属于第二种情形,舅妈本是农家出身,长得五大三粗,小脚女人能扛上三斗绿豆上房,大吼一声全村都能听到,干起活来泼风扫地,一般后生都不是他的对手。这要跟了庄户人,时光肯定错不了。可惜,他跟了个当时正在读书后来留洋的舅舅,这门纯粹父母包办的婚姻,舅舅本不同意,所以,住了三天后,舅舅便远走高飞。没有跟舅妈睡过一晚。不辛的是,就这三天舅妈便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儿子。从此,便整整守了一辈子寡。

一般来说,只有在丈夫升官发财的同时,才有可能活守寡。比起死守寡来,活守寡更是可怜,本来是自己的丈夫,却搂着别的女人睡觉。给了谁也不好受。但,你的接受事实,他也许和你是青梅竹马,他也许和你是自由恋爱;他也许和你共过患难,他也许在你面前山盟海誓。这些都不必多想,你只要记住,你丈夫既然能升官发财,说明他有本事。谁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有本事呢。

过去,你最爱看连续剧,常常因电视节目跟老公争吵,现在倒好,只你一个人,人家不是工作忙,就是业务多,再不跟你争吵了。可电视剧对你也失去了兴趣,你从三台转到六台,又从六台改成八台,没有一个好节目。干脆关了电视睡觉吧,躺到床上,睡意全无。脑袋里全是年轻漂亮女人跟丈夫在一起的镜头。你想用酒浇晕自己,取出法国白兰地,呡了一口,脑袋没晕,辣的你满眼是泪。换成干红,又觉得索然无味,干脆吸烟吧,又呛的你咳嗽不止。折腾来折腾去,你终于廋了,别人还以为你有什么秘方,这样短的时间变得苗条,可你知道,这秘方只适合你。

当然,有些男人还有点良心,总觉得任务没有完成,时间长了,也与你同床共枕,你如获至宝,抖擞精神,使出百般武艺。可人家是应付差使,完成任务,根本来不了兴趣。你为了讨好人家,买了韩国的化妆品,购回法国的香水。头型一天一个样,可你不明白,竞争对手比你小几十岁,你的打扮都是徒劳。

你终于想明白了,当官的总得退休,大款也有老的时候,忍耐着点,慢慢等吧,这就对了。你应换位思考,多少女人羡慕的你要死,你住的是豪宅,吃的有山珍;穿的是名牌,出门有四轮。不管丈夫对你好不好,不管你的心情如何,人们见了你总是满面笑容。你也应该满足了。世事就是这样,虽能十全十美。不过,也有好办法。你有这样一位当官闹钱的名誉丈夫,再搞一个年轻力壮情人。以牙还牙,决不会有人笑话你。

从古至今,也有有本事的女人,胡适的小脚女人汪冬秀,一字不识,抓住胡适太爱面子的弱点,以剪刀为武器,杨言先刺死一双儿女,再与胡适同归于尽。吓得老胡再也不敢幽会情人,更别说提离婚二字。如今时代变了,守死寡的人越来越少,活守寡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对女人来说,当你的丈夫升官发财以后,你在高兴的同时,也应做好活守寡的准备。

篇8:偏爱写作终无悔

初涉书海探幽趣

五岁的时候, 我见和我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四姐去上学, 便死活也要缠着去读书, 父母都愣了, 在农村七岁读书都是嫌早的, 父母硬是拿我没办法, 便到学校去找校长求情, 磨穿了嘴皮, 学校看我求学如此执着, 故不忍心拒绝。毕竟, 在农村像我这般年纪的孩子还有的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或每天还哭着要吃奶。便答应我免费随姐姐去旁听, 但没有书、桌和学籍, 说白了, 还是不收我。后来我听母亲说, 是因为老师怀疑我不会自己擦屁股。

我在家中搬了一条凳子和姐姐共用一张桌子, 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当时我一直嚷, 读书可比吃冰棍过瘾多了, 老师经常提问题还没问完我便开始抢着答, 而且答案颇准, 老师的确拿我没办法, 便想出一绝招, 以后回答问题一律先举手, 不举手回答便罚站立。可是, 第一个举手的仍然是我, 弄到后来, 老师见我举手也不叫我了, 我便鼓着腮帮子站在位子上固执地举起小手。

第二年, 我才正式入学, 复读对我来说, 就像吃头餐的剩饭, 嚼不出什么味, 那两本课本也不再是我的宝贝, 对于如饥似渴的我来说, 有如杯水车薪, 无论如何是不够读的。我能把语文课本上每一篇文章横记竖背下来。

没有新书, 我就找来读初中的大姐和高小的二姐的课本读, 这倒是一个又方便又经济的妙招, 就像我总是穿她们不能穿的旧衣服一样, 我接着读她们不再读的课本, 不同的是, 我不高兴穿她们的旧衣服 (同学们笑话) , 却高兴读她们的旧书, 每得到一本“新”书, 我就像拥有一个世界, 是书籍给深山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以知识的力量和初涉书海的幽趣。

崭露头角受勉励

进入初中, 印象最深的当然非语文莫属了, 因为读小学时好些文章就读过, 虽然都是囫囵吞枣, 但毕竟有过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历程。所以学起来如鱼得水。作文大都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老师们聊天时都说:“常考这家伙是当作家的坯子。”

因为初中设在乡政府所在地, 相对于村旮旯里的村小学来说, 这里的世界精彩多了, 至少每天可看到山沟里不曾有的拖拉机。在这里也看到了我至爱的课外书, 开始了我的狂读, 几乎读得天昏地暗, 一不小心便爱上了美丽的缪斯女神, 做起了美妙的文学梦。我羡慕李清照的婉约清丽、辛弃疾的豪放雄奇、我崇尚曹雪芹的博大精深、鲁迅的沉郁犀利, 我陶醉于赵树理的朴素自然、张一弓的淋漓尽致。

第一次投稿记不得是哪学期的事了, 当时听说写文章能赚钱, 我正愁无“钱”途, 便也想去凑热闹, 我选了老师特别表扬说有一定分量的作文寄了出去, 想不到真的发表了, 于是得到了平生第一笔十八元钱的稿费, 我当时的确感到颇有几分得意、几分高兴。老师窥破我的情绪后, 当即找到我说:“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 那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老师还告诉我:“要写好文章, 一定要多读书, 没有丰富的知识, 就谈不上联想, 就不会有较深的文化内涵, 要写好文章, 一定要多思考, 没有充分的思考, 就谈不上想象, 就不会有较高的思想品位, 只有读书和思考贯穿日常的学生生活之中, 且持之以恒, 才能积累, 才能逐渐拥有思想的广度和深度, 才能写出不同凡响的佳作来。”

痴心不改文学梦

听了老师的话, 我更加发愤读书, 忙里偷闲地爬格子。

我知道爱好写作的人很多很多, 但真正能成功的却少之又少。不少人就是因为受不住那份耕耘的艰辛, 耐不住那份苦思的寂寞, 蓦然间又发觉“方格田”中难找“黄金屋”, 难见“颜如玉”, 便纷纷退出改门换道, 春来秋往, 劳燕纷飞, 麦田执着的最后守望者也为数不多。所以我常告诫自己, 要耐得住寂寞。我也知道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垃圾是文字垃圾, 所以我每次提笔前不禁心惊胆战, 告诫自己每一个字都得用自己的心血来浸透。的确, 于我来说, 每次写作都是一场灵魂和良心的考问, 也是一次有关情感和语言的探险。

尽管我至今仍幼稚, 行囊空空, 但在昏黄的灯光下, 为了能给多彩的人生写下欣慰的几笔, 我会默默笔耕、追寻。

篇9:胡琴相伴无悔人生

1969年7月,我在东北大庆参加了工作,做钳工学徒。刚上了半年的班,随着单位一起去了湖北荆门。途经北京前门一家乐器行时,我花了17块钱买了平生的第二把二胡。从此在工作之余,我就开始不停地拉二胡,没有老师,我在学二胡的路上走了不少弯路。只要发现身边有懂行的,我就虚心求教,认真揣摩。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湖北江陵民兵师大会战的工地上的那个大喇叭,因为它每天都会播送二胡齐奏曲《北京有个金太阳》,听到我热爱的二胡奏起昂扬激越的旋律,我的内心总是兴奋不已。

有一位最令人难忘的老师,叫刘宝忠。刘宝忠在二胡演奏技法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记得有一次我观看江陵民兵师宣传队的演出,有一个忆苦思甜的节目,刘宝忠突然把我叫到了台上,让我拉一段“不忘阶级苦”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那时我刚拉琴不久,很担心拉不好,他就不断鼓励我。刘宝忠的信任和鼓励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信心。如今40多年过去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些民族乐器。因为能演奏一些乐器,我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并把当时演出的录像刻制成光碟作为记念。如今我的家里摆挂着我演奏多种乐器的照片。很多朋友羡慕我会演奏多种乐器,笑称进了我的家门,犹如进入了一个艺术世界。

如今我已经能演奏十几首二胡独奏曲、百余首歌曲。我尤其喜欢二胡大师刘天华先生的《光明行》,他拉出了人们不屈不挠向着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的精神。在周耀琨老师发起的北京柳荫公园的二胡之友的活动中,他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演奏了《光明行》,演出结束后,大家一起鼓掌,我也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令我欣慰的是,在我的影响下,我身边又有很多人买了二胡。尽管都年纪大了,可他们也还在学习和追求。我还送出四把二胡给身旁的爱乐人。我喜欢二胡,也希望更多的人拿起二胡与我一起演奏。

篇10:关于人生思考的随笔写作:光影

也许,你并非有意的路过,时间便在我眼前融化成一地的光鲜,仿佛是一连串的碎和音装点着无迹可寻的痕迹,只留下一阵芬芳。我只记得当时我只是站在那里,眼神空洞,神游天外。那是一个美好的傍晚,我确信如此。当然,我想这只是一个偶然,与人生中无数的偶然一样一去不复返,也如记忆里的许多值得回味的瞬间一样,最后转变成无以复加的过去。生命有时候真的很美好,比如当时。

时光总是在缓慢地变换着光亮,当晨光照亮这个世界的时候,远处升起的雾气萦绕在连绵的群山之间,不知不觉间便消失不见。或许只有在墨绿的叶片上留下的折射着五彩光亮的水滴上可以搜寻到一些蛛丝马迹,那一片片光亮蔓延开来,便是一个闪亮的世界,那是揉碎了的虹、是不染尘铅的梦、是夜空的投影、是记忆里的光华。你看着这一切,想要说些什么,但沉默总是持续着,那是辽阔的画卷,时间的意义远非如此,但我们总是在挥霍着,当我们想要挽留的时候,还来不及惆怅,便化作一段光阴,溜走了时光。

或许我们会在某一时刻想起夹在书页里的书签,那是鲜红的叶片,却使你想起从前的一段时光。快乐和忧愁便会穿越时光蔓延开来,仿佛空气里弥漫着陈年的酒香。这个世界没有纯粹,就如同这回忆,快乐伴随着忧愁,孤独伴随着怀念,也正因此,才会使人沉醉。那被当做书签的红叶或许并不曾知道,当时它掉落的时候,也许就是告别光华走向消亡的开始,虽然,那是一个悄无声息的过程,或者只是伴随着极轻微的簌簌声。而现在它存在的意义却远大于书签本身。那是过去某个时段的符号。就是最复杂的符号也只不过是一个符号,它们还原不了当时的一切,只是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模糊感受,而且在你并不知道的情形下,只是再看到它们是才恍然大悟。如果你想刻意地去记录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这或许就是身不由己的原因,身不由己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而是过去。你总是感觉到飘摇不定,大概就是从过去开始的吧,你想要使自己更踏实些,首先便是从回忆开始,而这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人会说,当一个人越是想要回忆过去,就越是表明了他已走向了衰老。对此,我会毫不犹豫地提出质疑。未来只是过去的延续,当你出现迷惘的时候,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我想你就不会迷惘下去了,至少过去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方向。

然而回忆里的一切都是模糊的,只是一团又一团散发着柔和光亮的光影。你不会想起昨日的晨光是多么的壮丽,但你会记得当时它所给予你的震撼,正如你不会想起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的形状,但你会记得当时那浮动着的长发掩映下的羞涩的光亮,于是周围的一切便充满了生气。直到现在,每当想起,都会使我带着微笑看向远方,毕竟,这个世界并不糟糕,只要努力,仍会得到内心的几缕安宁。在满天星光的夜空,那灿烂的光芒似乎是某种预兆,更或者是过去浩瀚的时空的缩影;是沧海桑田的变迁;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汇……那微弱的明亮铺满整个天际,如同无数个露珠终将汇聚,终于汇聚成为不愿醒来的梦。在梦里,那些光影不停地闪现,又消失,只留下面对明天的勇气,更或者是慰藉,而后重新上路。

岁月有痕,就如同那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的陌生,倘若当时,出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只是轻轻地一瞥,便惊若云天。从那时起,那无边的牵挂便凝结出一丝一缕,缠缠绕绕,进去的是年华,留下的却是藕断丝连的光影,绽放着寂静的光鲜。

作者:谷 磊

篇11:回忆高考的随笔写作:人生当自力

那时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像现在,高校扩招,上了高中,考不上大学才是“稀有品种”。课堂教学,也是紧紧跟着高考指挥棒转,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则不学。记得许多学科教材上的部分章节、课文,老师只字不讲,原因是不在高考大纲范围内,讲了也没用。那时的我们,正是爱做梦的年龄,我们的理想和身体都被禁锢在狭小的校园里,我们努力寻找宣泄的突破口。不像现在的孩子,间或还可以上网、看电视,让目光暂时游离到课本外,我们放纵自己的唯一方式,也许只有文字。偷偷带课外书到学校看,那几乎不可能。语文教材上那些老师不讲授的课文,成了我们可以公然“打牙祭”的内容。

我印象很深,这一篇古文,在教室里,早读课上,我大声朗读过不下十遍、二十遍。那时,高三了吧,很少有同学大声读书,尤其读这种无用的内容,大多人喜欢小声嘀咕英语,我喜欢读语文,读出声音,而且声音很大。许多年后,同学聚会,当年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女生,忿忿不平地提我意见,说上高中时十分讨厌我早读,声音吵人,震得她头昏。他们不知道,直至今天,我仍喜欢读,读优秀的散文名篇,读自己的文章;在屋里读,在空旷的野外读;在家里书房读,在单位工作间隙读;有时信口读,有时搓两小团面纸,塞上耳朵专心致志地读,声音依然响亮。读书读出声音,我觉得自己很放松,很专注,很享受——尤其堵上耳朵听,有立体的共鸣声,自得其乐。高中的时候,那样大声地读,我想,还能缓解学习压力吧。我们这代人,经历过高考这一关的,无论成功与否,都能体会到什么叫压力。

高考前夕,我之所以特别钟情这一篇《为学一首示子侄》,不厌其烦地大声诵读,大概跟我那时的学习心境不无关系。一场场考试,让我总感到自己的心智跟不上趟,在同学中学习成绩不能出类拔萃,但又不能轻易选择放弃,因为大家都在向前奔,玩命似的向前奔,都疯狂了,忘乎所以了。这时候,我对自己的智商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怀疑,对自己的一切产生了怀疑,我多么需要有人帮我解开心里的那些结。没有人关注我。我的学习成绩,处于可能考上也可能考不上的尴尬境地,老师是不可能有多余的目光留给“丑小鸭”的。是这一篇,《为学一首示子侄》里的许多话,让我的心灵一次次闪过微光:“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资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异也。”多好的话,虽然那时的我理解还很粗浅,可我知道,这是教会一个人认识自我的金玉良言:在一个出色的群体中,我也许是昏与庸的;在一个平常的群体中,我却可能是聪与敏的,人生实在无常。今天和明天,也是这个道理,没有定数。我们应该去做的,只是“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由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变成了生命色彩斑驳的中年人。我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风景,也跌过许多次跟头,有了一些所谓的生存经验。当年的高考,我是“压线”成功的,班上比我少一分的同学,都不得不走进“高四”复读班。高考来临,许多同学精神接近崩溃,我庆幸自己能将心绪调整到最佳状态,走过这段路。此后人生道路上许多次,我都这样提醒自己:没有永远的绝境,如果这就是绝境的最低谷,明天必然会变好!一次次,我用我的坚守,战胜了自我,战胜了短暂的迷茫。每当命运陷入“绝境”,我知道,只要我自己不放弃,转机也许很快就会到来。物极必反,世间万物,都是这样在否定之否定中发展的。

当年的同学少年,人到中年,在各行各业,大多有所建树,大家对学生时代奋斗目标的追求,我想,都应该尘埃落定,从理想的云端回到现实中来了吧。偶尔还能碰到一两位,像那个“蜀之鄙”的富僧,还在“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却终究没有启程去南海。我就此曾委婉地发表过个人意见:人活到四十多岁,已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实实在在做一件事情,远比坐在那里空想一百件事情重要。也许,这仅仅是我这种资质昏与庸的人的想法。聪明的人,他们的想法总是多于行动。运气好的,也能大器晚成,我不是而已。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在须发已生出丝丝银白的年龄,我又忍不住诵读这篇短文,一遍又一遍,一个清晨又一个清晨。在广阔的精神世界,我愿永远做一名“自力者”——一个力求上进的人。

篇12:人生感悟的随笔写作:不将就

车子行驶在九寨通往黄龙的路上,由于海拔高又多是山路,很多积雪还未融化。司机大哥是藏民,很健谈,汉语也很流畅,他说很多当地60、70后没读过书或小学没毕业不会说汉语,他小学读2年,媳妇儿没读过书,80后也最多读到初中毕业,到90后才开始好起来!随着九寨旅游热,条件稍好点的都会买车,做的好一年就能回本!“就像你们城里人会比谁上的大学好谁学历高,我们比谁家买车了谁赚的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以前人们都觉得读书没用,现在看来还是要读点书的......”

第一次知道天葬是要先分尸的,由喇嘛念诵经文,再则吉日由天葬师先进行分尸,随后秃鹫就会来吞噬所有肉身,几小时后喇嘛来收余下的残骨念经超度,通常只会剩下头颅。原以为天葬就是把人扔到特定地点地点等着秃鹫吃完肉完事,不曾想它有这么强的仪式感,这是藏民对于生命对于灵魂最大的尊重和寄托,他们深信天葬灵魂可以升天。司机大哥说阿坝州没有天葬,有的州还留存着。

途经一座寺庙不是川主寺,忘记名字了,司机大哥说很多人来转山,一转就是好几个月,半个月前那里一位德高望重的**圆寂了,火化时一道光闪过,骨灰里发现12颗舍利子。旁边一起拼车的男生悄悄告诉我那是体内结石。虽然确实是不相信,可人活着总需要信仰总需要神话,如果生活因此变得更美好富足更有希望,又何必去拆穿?做“现代人”真的很好吗?

篇13:徐志磊无悔人生铸长剑

斗部工程设计中有突出功绩的专家, 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次国家发明三等奖, 两次国家发明四等奖和多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参加“草原会战”

徐志磊出生于上海, 他的小学时代是在现在的上海实验小学的前身——万竹小学度过的。在上小学时, 他兴趣广泛, 尤其对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语文是他最爱学的科目。他经常在校办的油印文学期刊上发表自己写的小文章。中学毕业后, 由于家境贫困, 出于对未来就业的考虑, 酷爱文学的他不得不选择了上海中学工科高中, 高中毕业后进入上海大同大学, 学习机械专业。徐志磊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他学习异常刻苦, 自己数学成绩差, 他就每天自己补习数学, 认真做题;英语口语不好, 他便自己练习翻译。他的星期天总是在图书馆里度过, 在那里, 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各种知识, 节省下的生活费和零用钱, 他都用来买书。直到现在, 他仍然保持着这一习惯。离开大学校园后, 徐志磊先后在上海机床厂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作, 后来调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开始了他的核武器工程设计之旅。

新中国成立之初, 美国挥舞着核大棒, 在全世界耀武扬威, 核武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毛泽东主席从维护世界和平的战略高度, 深刻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要生存、要发展, 中国别无选择, 党中央决定发展核事业。

1958年, 以研制核武器为主要任务的二机部九局成立, 它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乳名。从此, 一批在建国初期从海外归来立志报效祖国的莘莘学子甚至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们, 纷纷踏进了铸造民族核盾牌的中物院大门, 徐志磊也在1963年调入二机部九局。

当年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 中央决定, 集中在北京攻克原子弹的科研人员, 陆续迁往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银滩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一夜之间, 成百上千的科技人员离开北京去青海, 参加草原会战, 其中就有徐志磊。北京站依依离情没有一滴眼泪, 只有一腔报国的热血激荡在心头。

在第一代核武器研制中, 徐志磊参与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关键技术攻关, 组织完成了多个导弹核武器核装置的设计定型, 指导和解决特殊性能氢弹技术攻关中关键核心部件的工程设计与材料制造技术难题, 主持核武器总体工程与结构设计。20世纪60年代, “两弹”研制基地位于海拔3 000米以上的草原牧区, 冬天漫天飞雪、飞沙走石。最低温度达零下40℃, 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万名建设大军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以三顶帐篷起家, 盖厂房、建铁路、修公路。同时, 自己动手开荒种青稞、山药蛋, 饲养牛羊, 补充物资供应不足。当时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日益严峻, 1959年6月, 苏联撕毁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国防新技术协定》, 1960年撤走所有技术专家, 使刚刚起步的研制工作雪上加霜, 中国的原子弹研究只能靠自力更生。

那时候, 科研人员心里只装着国家和民族, 唯独没有自己, 也正是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才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中物院的艰苦努力终于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上世纪60年代中期, 东方一声巨响震撼了世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世人宣告: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国外一位华人记者概括了所有游子的心声:“当中国第一次原子试爆成功的新闻传到海外时, 中国人的惊喜和自豪是无法形容的。在海外中国人的眼中, 那蘑菇云状爆炸是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这是一个令所有炎黄子孙激动和难忘的时刻。原子弹、氢弹、小型化核武器……都是核武器研制者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 美国用了七年多的时间, 苏联用了四年, 英国用了四年半, 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正是由于科技人员心中时刻惦念着民族的强盛, 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才得以步履矫健, 没有“两弹一星”, 今天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的腰杆就不会这样硬。人们同样不会忘记, 1999年7月15日,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中国又庄严宣告, 早在1980年代就已掌握特殊性能氢弹的核心技术。这是一个挺立起来的民族发出的严正声明, 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掷地有声的宣言!

徐志磊说: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是与祖国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只有将个人命运托付给国家和民族强盛的伟大事业, 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壮美。“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必须精诚团结, 密切合作。这是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格。”

正是有了这种全国一盘棋、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 中国的核事业才能无往不胜。一滴水, 只有放进大海, 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 只有和集体融合在一起, 才最有力量。一个民族, 只有真正站立起来, 才能反思自己的历史。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中物院人这样的知识分子,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为了“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贡献着心血、汗水乃至生命, 中国才能够挺直腰杆, 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贡献核工程设计

此后, 徐志磊院士一直为我国的核工程设计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新型核武器研制中, 他主持和组织了核装置及其关键部件的方案论证、工程设计、材料、结构到制造工艺的研究及各种研制试验工作, 积极推动新原理的论证和新方案的确立, 并主持核心部件攻关研究, 尤其是对核武器用特种材料作了长期应用研究, 对确定核材料的使用性能指标与技术要求起了关键作用。创建氢脆实验室, 开展了抗氢脆材料的研究, 完成关键部件的设计、研制, 并成功用于核试验。使特殊性能氢弹技术得以迅速突破, 这种弹是一种物理过程极其复杂, 设计必须非常精细, 对结构材料有许多新的特殊要求的特殊性能氢弹, 它的研制成功, 标志着我国设计这种弹的技术已接近国际同类水平。他还是1980年代初小型化第二代核武器的主要完成人, 在研制中, 组织先进弹头设计技术的分析, 用优化设计和工程分析, 对新一代先进核战斗部在弹头内进行总体布局和概念性设计研究, 实现了核装置新型初级的突破, 为我国核武器的小型化、轻量化和提高综合性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使我国核武器的小型化上了一个新台阶, 显著地增强了我国自卫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 为此, 他成为198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作为东风X、东风XX的副总设计师, 两个重点武器型号战略导弹副总设计师以及中物院相应型号核战斗部第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 徐志磊先后10次作为技术负责人参加核试验, 其中4次核试验作为总技术负责人, 对参试产品设计参数、精度指标、产品加工质量、装配质量、测试技术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把关, 在核试验过程中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为此, 1993年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工作突出个人奖励和多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三四等奖。

在新装备武器工程化方面, 徐志磊院士同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院工程设计领导人, 他根据核武器要求背景, 将关键技术进行分解、归类, 提出预研课题, 使研究工作系列化、配套化, 并适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工程理论和设计技术。领导建立核武器可靠性管理体系, 指导了核战斗部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可靠性指标分配及预估, 可靠性试验方法的研究、在核武器可靠性领域内推进了可靠性工作的进展。建立的核试验质量管理方法, 为实现核试验“一次成功, 次次成功”作出了贡献。1986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1989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6年获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

前些年, 徐志磊院士还不顾自己年老体衰的状况, 亲自指导某型装备的试运、试装、试贮任务, 并在攻克了11项重大技术难题后取得全面成功, 从而使第二炮兵某基地新装备的装检运输和贮存管理能力得到大幅跃升。这个基地担负着特种武器装备的贮存管理、装检运输和科研维修任务。近年来, 徐志磊院士受聘常年担任基地科技顾问, 他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指导、技术革新和决策咨询等活动, 使部队科技创新步入了“快车道”。

献智制造业

作为我国著名的机械制造专家, 徐志磊院士密切关注着我国制造业的动态, 谈到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他认为, 制造业正在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我国的制造企业应更重视市场的细化和专业化, 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 专业化生产出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的产品。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最重要的是必须拥有关键资源和自主核心技术, 应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制高点。力争用10年至15年的时间把我国制造业做强, 使我国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上升至世界第三位, 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之一。

具体而言, 一是要加强“研究开发”的能力和队伍, 将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基础研究转化为应用阶段的产品和工艺开发。

二是加强计算机设计能力的人才培训。

三是以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开展产品设计。

四是提供面向制造的设计方法。

五是让专业厂家承包产品总体中的零部件设计和专业生产, 实行模块化设计和制造。

六是加强追求产品质量第一的理念。2000版ISO 9000系列标准进一步强调了以顾客为中心, 企业改进全面技术管理、全面生产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全面资源管理, 满足顾客需求。高层管理要有一个好的战略策划。

最后, 徐志磊院士强调, 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应是中国式创新、必须有自己的定位、注意经常多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 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 才有利于创新的实现。

科研人员心里只装着国家, 正是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才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14:人生如棋 落子无悔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一路劳顿,有风有雨,有鲜花也有阳光,擦肩而过的,注定挽留不住,萦绕在指尖的,一定要好好把握。一路向前,猛然明白,梦想,是我们无法抵抗的命中注定。

然而,岁月是有痕迹的,是女孩子脸上的青春痘,是逐日增高的身高线,是绽放开来的花骨朵。生活很美好,她像一股甘甜的泉水,使痛苦的人忘掉苦涩,像一把夜雨中的小伞,让漂泊的人得到庇护,像一道天边的彩虹,令孤寂的人看到了生命的美丽,但我们都不是为生活而生活,我们拼命地与时间赛跑,只顾通向目的地而忘了美丽的风景,留下的只有唱不完的骊歌,在岁月的风里离散。回首过去,是我们自己甘愿把年华典当给时间。

卒子过河当车用,徒然明白时光的沙漏里流走的是光阴,淡淡檀香里,燃尽的是光阴,一杯茶,从沸腾香醇到冰凉如水,冷却的也是光阴。昨日下雨今日放晴,昨日柳青他日落花,韵华与皓首之间,是漫长的一生还是短暂的瞬息?漫长与短暂的比较,孰为忧愁?孰展欢颜?生命又该如何?青春已在悄然无声中度过,回首过去,再也找不到我们曾经努力的痕迹,那些年华里失去的东西都败给了伟大的时间,留下的只有无声的叹息。

时光从指缝间溜走,一局已下完,胜负已告分晓,窗外天色微朦,此时在我看来胜负已无足轻重,我低下头,久久凝望着被岁月磨得发亮的棋子以及界限分明的楚河汉界,我终于明白,這就是诗歌里所说的似水流年,一步步走失的,再也走不回来,正如小小的卒子,一生都没有回头之路。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摘自《河池日报》)

上一篇:新年答谢会主持词下一篇:言简意赅的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