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加工业数据

2022-09-09

第一篇:中国食品加工业数据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简介

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名称、性质、业务主管单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简称中国食协),英文名China National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缩写为CNFIA。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是由全国食品工业企业、事业和科研单位、全国食品专业组织、食品工业工作者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跨部门、跨所有制、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级社团法人组织。机构组织代码50000767-1。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1年4月24日,国务院以国发[1981]66号文件批转了国家经委关于建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报告。经国家经委牵头筹备,同年10月26日正式成立中国食品工业协会。1984年,按照国务院第33次常务会议的精神,相继成立了“国家经委食品工业办公室”、“中国食品工业技术开发总公司”,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其职能确定为:加强行业管理,搞好统筹、规划、协调,提出政策、法规、标准的建议,搞好食品卫生、质量检查、科学技术。1991年8月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增加营养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的职能”(国办通[1991]15号)。200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关于授予四个行业协会行业统计职能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2]642号),明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承担本行业的统计职能”。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立后,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国务院各有关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产业扶持政策建议;进行食品质量管理、国家优质品评比工作;引进国外设备技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制订食品标准计划和企业卫生规范;组织安排食品工业的国际交流;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从国家事业单位转为社会团体,从食品行业管理部门转为中介服务组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工作作风,为政府决策服务,为食品行业服务,为食品工业企业服务,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优化食品发展环境,扎扎实实地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食品行业和食品工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主要职能和任务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章程,其主要职能和任务为:协助政府在食品行业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工作,加强对食品企业的指导和服务。

(一)开展食品行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就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规划、方针和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有关问题向国家提出建议。

(二)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情况,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提高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意见和建议,协助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执法措施,积极宣传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总结推广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的先进管理制度、科学方法和应用技术。

(三)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行业关系,创造和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环境与市场秩序。

(四)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协调会员关系,向政府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

(五)加强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主要城市食品工业协会等行业组织的联系、交流与协调。

(六)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建立统计调查制度,采集统计数据,发布行业信息;整理、分析统计调查资料和情况,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统计报告并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七)开展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研究,促进饮食结构和食物生产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

(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展技术交流与咨询,组织科技成果和新产品鉴定,推广优秀科技成果与技术装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食品工业发展。

(九)举办报告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促进学习交流,指导和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发展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十)组织人才、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行业培养人才,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十一)组织产品的展览、展示、展销等活动,参与食品市场建设。

(十二)参与或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组织制订食品行业有关标准,并组织宣传和贯彻实施。

(十三)加强与国外同行业及相关组织之间的联系,开展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十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经政府部门授权和委托,对行业内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

(十五)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参与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和资格审查。

(十六)办好中国食协主办的报纸、杂志、网站、年鉴等。

(十七)承担政府和有关单位委托的其它任务。

(十八)发展食品行业的公益事业,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为行业服务的实力。

四、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机构设置和领导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代表大会,其日常执行机构为理事会。

2010年9月26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六届理事会。第六届理事会的主要领导同志是:

会长:石秀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常务副会长(法定代表人):刘 治

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必琳

另有30名副会长分别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级食品工业协会、食品工业龙头企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机构设置

(一)办事机构:

1、办公室;

2、综合业务部;

3、统计信息部;

4、科技部;

5、龙头食品企业发展部;

6、市场发展部;

7、战略发展部

(二)内设机构

1、科学与法规工作委员会;

2、粉丝行业工作委员会;

3、燕麦产业工作委员会。

(三)分支机构

1、白酒专业委员会;

2、啤酒专业委员会;

3、糖果专业委员会;

4、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

5、豆制品专业委员会;

6、大豆及植物蛋白专业委员会;

7、马铃薯专业委员会;

8、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

9、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

10、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

11、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

12、面包糕饼专业委员会;

13、方便面专业委员会。

(四)下属机构

1、中国食品安全报社;

2、中国食品工业杂志社;

3、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网站;

4、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信息咨询中心;

5、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6、中国食品工业年鉴编辑部。

相关新闻

第二篇: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1999年转制为国资委(原中央企业工委)直属大型科技型企业,2003年进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现有在职员工18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160多人。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发酵工程硕士研究生授予点,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建院56年来,共完成国家科研成果600多项,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56项,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0项。累计完成国家标准400项以上,行业标准260项以上,军标20项,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院拥有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青少年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全国食品发酵情报信息中心,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设有食品工程研究发展部、发酵工程研究发展部、传统发酵(酿酒)工程研究发展部、食品安全研究发展部、标准信息研究发展部、功能肽产业化研究发展部、科技发展与国际合作部七个研发部门。

研究院作为我国食品科技领域集研究、开发、质量检测和标准制定为一体综合实力最强的工程技术创新、转化和公共服务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在食品工业微生物资源利用与制造技术、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监控标准化技术、传统酿造工程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等食品和生物工程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工业化转化、科技成果推广,科技人才培养和产学研联合研发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促进了我国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食品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食品市场准入和食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中承担重要任务,为我国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第三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致辞稿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在第二届食博会

开幕式上的讲话稿

(2013年4月2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群山吐翠、百花争艳的美好季节里,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2013中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的胜利召开。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向各位领导的莅临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食品产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 与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密切相关, 是考察一个国家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3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6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0万亿元,增长了170多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作为改革开放后全国成立的第一批协会之一,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为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居于淮海经济区中心位置,是国家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淮北市依托本地优势,强势推进食品工业发展,努力打造中国食品工业名城,“十一五”以来,淮北市食品工业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速。当前淮北市已建成凤凰

山、宝迪、口子、百善等四大食品特色园区,具备举办食博会的优越区位条件。特别是去年4月,淮北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作为中国淮北食品工业博览会的主办方之一,将会一如既往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大会的举办。

最后,预祝第二届食博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淮期间心情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四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信息工作计划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2009年食品工业信息化工作计划

为贯彻和落实中央和工信部加强两化融合的指示精神,提高协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并为改变我会在行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不足,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更快更发好地促进食品工业行业信息工作的进行,特制定此工作计划,指导2009年我会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一、 制定该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2009年将是中国工业行业两化建设的初始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会在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两融合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其它行业协会,为改变目前的现状,我会必须要改变观念,重视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以两化融合为我会新的工作重点,突破我会在行业信息建设方面的瓶颈。2009年食品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是加强信息化的行业规定和两化融合,这也是工信部本的工作重点,我会的信息化工作也将围绕此项工作展开,配合好工信部搞好此项工作,建立协会的行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管理机制,建立食品工业行业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为食品工业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服务平台。

二、 本我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我会人员对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工作的认识,特别是一些专业委员会,要认清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两

化融合对于优化行业结构,提高本行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时要要让我会人员认识到搞好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是提高我会行业管理服务水平与监督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协会更好地开展工作。

2、加强我会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建设提高我会在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指导水平,适应社会和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具备承担和完成好工信部交给的行业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任务的能力。

3、积极配合工信部开展食品工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工作,加强本行业的信息化和两化融合工作的宣传和支持,提高本行业企业对此工作的积极性。

4、争取承担工信部对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科学、务实的帮助企业解决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快我国食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进程,并给企业提供一个关于信息化相互学习,广泛交流的平台。

5、建立健全行业信息化统计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为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支持。

6、制定行业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和发展规划,推进中国食品工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着力开展将“中国食品工业网”打造成中国食品工业行业信息化服务须平台的工作。

三、本需完成的具体工作及完成时间

1、建立与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的业务联系渠道,明确我会在食品工业行业进行行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主要责任和地位。此工作将在

3月中旬前完成。

2、设立我会信息化工作领导办公室,确定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名单,明确人员分工和具体任务。此工作最好能在4月中旬以前完成。

3、制定食品工业行业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提纲和行业信息化标准起草文件,与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商讨重点和急需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此工作将在5月底前完成。

4、组织召开行业信息化工作会议或专题研讨会,全面启动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在会议中就选择行业信息化试点单位,行业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和措施等问题与企业进行商讨。此工作将在6月底前完成。

5、开展行业信息化调研和试点建设工作,全力推进行业信息化标准的起草工作。此项工作将延续到12月底。

6、召开食品工业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对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授牌,并报请工信部给予项目资金、贴息贷款等方面的奖励和扶持。此工作将在12月底前进行。

征求意见函回复

信息化推进司:

贵司所发的三份文件阅闭。 我会主管领导对于贵司推进行业信息化和两化融合所做的工作表示敬意,我会也非常愿意能与贵司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食品工业行业的信息化和两化融合工作。过去,

我会在此方面工作有所欠缺,与贵司也没有建立长效的沟通渠道,我们也想通过此事加强合作,并愿意在贵司的指导下,承担中国食品工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两化融合工作。对于三份文件的内容,我们感到较为切中本行业目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我们也看到食品工业行业的信息化工作有许多基础工作要作,可谓任重而道远,这样只有方方面面连起手来,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最后希望贵司的相关领导能极早来我会考察工作,加强沟通与了解,指导我会促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第五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石秀诗坚持创新发展推动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再上新台阶

坚持创新发展

推动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石秀诗

2014年6月11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刚才,来自全国各地食品工业强县的六位代表,结合本县食品工业发展的特点,向大家介绍了他们的做法与经验,讲的都很好。下面,我就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及其创新发展问题讲几点意见,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建设食品工业强县、发展龙头食品企业”是新世纪初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适应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自2000年以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在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各地食协及龙头食品企业的支持下,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和食品工业强县的认定与经验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先后认定了178个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1046家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地方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国食品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强县食品工业发展带动了县域相关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化解“三农”问题、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进一步密切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地方政府、各地食协和食品企业的联系,为协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地方政府服务,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四是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强县建设创新发展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二、食品工业强县建设要坚持创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食品工业强县是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来源于“实践”、成长于“创新”。 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强县建设亟待加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与活力的关键时刻,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

(一)坚持创新发展,是食品工业应对新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食品工业也获得高速发展。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着诸多新挑战:食品安全问题及食品产业的社会公信力缺失、资源紧缺和综合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创新不足带来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加剧、科技贡献率低等等。这些新挑战集中到一点,就是“传统发展方式”急待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属于传统的二产为主型、投资主导型、资源依赖型和高碳经济型的发展方式。传统发展方式的弊端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排除这些障碍,走出发展的“死胡同”,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实现

一、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实现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方式转变;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实现由食品工业大国向食品经济强国的转变。总之一句话,创新发展是引领食品工业打开新的发展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二)坚持创新发展,是化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食品工业强县建设的实践表明,食品工业的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且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拉动县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

时,对化解“三农”问题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目标,为我们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向以县城和中心城镇及产业园区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指明了方向。而作为一头连着农村、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城镇居民的食品工业和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面对这些新任务、新情况,食品工业和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如何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并取得新的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同样只能选择“创新发展”这个金钥匙。

(三)坚持创新发展,是强县建设攻艰克难,再上新台阶的需要

在新的形势下,食品工业强县建设不仅面临新问题、新挑战,而且还面对再上“新台阶”的发展压力。县域食品工业是县域工业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县域食品工业发展是一项牵动农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贯通发展的重大系统工程,牵涉面广、资源要素依赖性强,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但面对改革新形势,“政府主导型”的传统资源配臵体制机制必须进行改革,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对地方政府如何推动食品工业强县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靠“老经验”、“老办法”是走不通了,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三、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坚持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如何坚持创新发展,我不想过多地从理

论上加以阐述,结合强县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本次会议典型发言中给出的启示,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讲点意见:

(一)发展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坚持创新发展的首要课题。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创新驱动,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的食品工业强县。

食品工业强县在理念创新方面有许多有益的实践,我想重点讲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生态发展的理念。当很多地方还认为“生态发展”只适于“生态旅游”或“生态农业”的时候,陕西洋县就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工作实践中将“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作为新的发展观,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从而,洋县就全方位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食品产业,将“朱鹮、熊猫”保护地造成的传统产业发展的“条件劣势”(关停三高产业等),一举转换成发展生态食品产业、产生高收益的“经济优势”。这类事例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实要面对“取舍”。舍掉 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同时,短期内可能会“砸”了“财政”的“饭碗”。但换一个角度看,在“舍掉”的同时,如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新路,长期的“金饭碗”和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路”就在面前了。

关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发展食品工业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食品工业造福于“人”,不仅体现在产品上,同时还可以通过食品工业的产业发展,在更深

层次上体现“以人为本”。食品工业强县建设使食品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会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进而助力新城镇建设,就地吸纳农业人口转换成食品产业工人,使这些进城务工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全方位“城镇化”。河南汤阴、黑龙江双城、山东泗水等地,在发展食品产业的同时,注重配套城镇建设,从而“留住人、转换人”,使“以人为本”理念通过产业发展、落地生根,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关于做大做强与做专做精的发展理念。招大品牌、做大园区无可非议,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是对缺乏先发优势、起步较晚、条件较差的地区,不片面追求做大做强,而定位在做专做精上,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泗水、洋县不以“量”取胜,不在“规模”上做文章,而立足在“转方式”上求效益,总量虽然不大,但效益不差。要辨证地看待“大、强”与“专、精”,不能绝对化,不同的发展定位与发展路径,往往会“殊路同归”,最终仍然会取得好的发展效果。

还有一种发展理念非常值得重视。黑龙江双城,在食品产业规模、知名品牌数量都己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名符其实的食品工业强县排头兵时,却将工作重点转回到质量与安全方面,从规模数量优先转换回质量安全优先,按照“质量第一”的理念,重新提出 “质量立市”,开展“市长质量奖”等系列活动。这些口号和做法并不新,但这正是双城在历经多年超高速发展、在规模效益上获得成功之后,在大张旗鼓要兴建“亚洲食品城”这类以“大”取胜、抓人“眼球”的发展尝试之后的“理

性回归”。以“退”为进,再抓“质量”,这是对质量的“真抓实干”,本质上同样体现出一种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二)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模式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发展方向、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全国各地情况不同,食品工业强县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大致包括:特色产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引领型、园区建设拉动型、中心城市辐射型、外向出口带动型、大项目大龙头牵动型、生态绿色发展型等基本类型及其复合类型等。这些不同特征的发展模式,都是动态的,不断充实、调整、创新发展。从刚才六个强县代表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河南汤阴,在涵盖了产业集群、园区建设、大项目带动、中心城市(安阳)延展一体化发展等复合型发展动力之外,“产城融合”成为“汤阴模式”的显著特征。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基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实现“以人为本”县域食品工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路径,具有一定的发展导向作用。黑龙江双城突显的“质量优先”发展模式,同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好“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之间关系、将立足点从“做大”变为“做好”,进而实现“强与大”统一协调发展上来的一个典型。传统的出口型食品经济,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正面临“出口转内销”或“出口加内销”的转型阵痛。对这种“倒逼式”的转型怎样应对?荣成做出了有益实践。他们由政府统一设计代表荣成海洋食品风格的直营店,鼓励企业和个人加盟并给予一

定的奖励,向市场整体推出海洋食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山东泗水虽然与荣成同属“东部”,但由于身处“沂蒙”革命老区、发展条件较差,所以尚处在东部的“欠发达”地区。泗水在打造食品工业升级版过程中,立足于调整、转型,力求将粗放型发展尽快转换到精准发展,重新调整发展定位,从“全面开花”转变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绿色工业”;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生态文明”、用“人文资源”丰富“生态产业”的创新实践,凸显出“文化力”对食品工业强县建设的重要作用。武汉东西湖区,位居“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条件优越。这种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如何创新发展,是个重要课题。东西湖区以循环经济整体推进为突破口,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对食品工业发展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了示范。陕西洋县位于西部地区,是“朱鹮”等珍稀动物重点保护区,发展传统产业受环境制约,但发展生态食品产业得天独厚。洋县确立“生态农业与生态食品工业立县”战略,形成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自主品牌生态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拥有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县域食品工业选择“专与精”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这四大版块中,都有着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认真研究“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丰富内涵及实践经验,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适时创新,使各地食品工业强县发展模式更具有时代特征,

更适应本地发展的阶段性,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推动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工作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三)管理机制创新。在管理创新方面,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河南汤阴,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及服务机制创新建设,以展览交易中心、质检中心、培训中心、信息化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九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全面运行,将政府服务做实,取得了好的效果。产业规划既是政府的重要管理职能,也完全可以变成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产生出“生产性服务效益”。阜新市规划先行,为 “有机食品”产业配套编制两百万亩“有机农田”基地建设,给食品工业发展夯实了基础。双城兴建的雨润全球农产品采购中心、荣成的中国海洋边贸第一城这一类现代服务业的超前性规划实施,都是政府发挥产业规划的引导作用,着力加强第三产业对

一、二次产业的支撑,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有益尝试。山东泗水则是成立“调整振兴工业指挥部”,使传统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通过设立跨部门“工作专班”的管理创新与流程再造,提升管理实效。

在机制创新方面,各地都有着大量实践。山东泗水率先将分属于农业、质监、工商、食药、卫生等各部门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统一划转到一个部门运作,不仅大幅提高了检验检测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维护、运行成本,更是为企业“减负”、降低行政成本做了有益探索。山东荣成将海洋食品的生产管理与市场拓展两大职能合并,成立海洋食品市场管委会,统合各相

关部门资源,使“产、销”环节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更适合市场化实际需要。此外,各地基于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三化“合一”而出台的配套机制改革等,也都是政府创新工作机制的实践。

在政府创新自身工作机制的同时,许多食品工业强县还在努力推进龙头食品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创新,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的机制创新。这些政府推动的社会化或产业之间的机制创新,也为县域食品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技术产品创新。技术与产品,是食品产业这类实体经济的命脉,创新主体是企业,但地方政府的责任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的政策导向与落实、资源整合与配臵、信息传递与引领、人才培育与引智等方面的工作都会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与行动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实践中,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不仅事关工业本身,而且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及现代服务业紧密相关。所以,县域食品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更有赖于政府对

一、

二、三次产业的协调组织和配套推进。

企业创新的最终成果之一,是体现在产品创新上。市场在变、消费需求在变,产品也必须以消费为导向创新应变。大家熟知的方便面品类中,创新了一个“老坛酸菜”口味,就产生了非常可观的市场业绩。产品创新不仅是创造新需求,更新老产品也很重要。比如,外向型企业转型内销市场时,如何将适

合国外消费需求与质检标准的出口产品,既不降低质量标准,又更新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舌尖上的美食”,就是一个重要课题,山东荣成出口型海洋食品回归国内市场、泗水的牛排出口转内销,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产品创新的前提是质量更有保障,品质更加优异,而不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巧立名目。产品创新中的“伪创新”虽然并不多见,但要警惕、杜绝。

(五)资源配置创新。资源整合、要素配臵工作在食品工业强县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臵,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决定性作用,尽快改变行政手段过多介入资源配臵的状况。对资源配臵、利用的创新是一种对动态均衡的突破,可以是对生产要素的新配臵,也可以是将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重新有效组合而形成新的生产体系。各地兴建的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模式,就是基于产业组织规律,对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创新性“产业内生配臵”。这类由市场内生力形成的全新的产业链生产体系,与传统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在资源要素配臵上有着“质”的区别。食品工业强县建设中,要注意到对各类资源配臵形态创新的因势利导,使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得到有效发挥。

除了为社会资源配臵搭建平台之外,政府体制内的行政资源配臵改革同样应该不断创新探索。泗水在整合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工作中,将质监、工商、卫生、食药等部门食品监管职能统合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到农业部门,对传统条块分割的食品

检验检测资源强力整合,形成统一的、唯一的县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减少了“政出多门”对企业的困扰,有效提升了行政能力和效率。荣成通过政府管理职能的创新整合,统筹推进海洋食品生产销售与地方特色旅游两个不同产业的市场化配臵,使特色食品丰富特色旅游、特色旅游助力特色食品,把两个看似关联度不高的独立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与国家旅游局积极推进的“旅游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新战略不谋而合。此外,许多食品工业强县着力于“招才引智”,并抓紧人才培养,组织推动为食品工业培育各类人才,这种通过市场化手段对“人力资源”这类生产要素进行培育,同样也是对资源要素配臵的创新点。

创新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我在这里只是围绕几个方面的创新讲点意见,大量的工作还要靠大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开拓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高度重视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工作。今后,我们将会与有关方面密切合作,在加强理论建设、增加工作交流、拓宽服务渠道、探索战略合作、培育适用人才、完善认定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创新发展是个永恒的主题。创新发展在现阶段的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倡导并大力推进的食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虽然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但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大量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

我们现正处于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以创新驱动为武器,勇于实践创新发展,就一定可以变“中国速度”为“中国质量”、变“中国产品”为“中国品牌”、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就一定会使“食品工业强县”群体不断发展壮大。让我们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实现食品工业强县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我们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上一篇:中国梦报告会讲话稿下一篇:中国前百强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