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任重道远

2022-09-12

编者按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话题,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改革开放36年来, 中国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在抢险救灾、扶危济困、公益慈善、国际人道援助等方面表现突出, 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 人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企业的评价标准, 不再仅仅是依法纳税和解决就业等基本问题, 人们希望企业在创造利润、创造财富的同时, 还应该在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公益慈善、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尽到更多的社会责任, 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总体上看, 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仍处于起步阶段, 有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和思路还不够清晰, 有些还在“观望”。相对而言, 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比较成熟, 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目前,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 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和压力。越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 我们的企业更应该坚定信心, 积极肩负起社会责任。更应该将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从长远看, 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并不矛盾, 履行好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 促进企业的发展, 真正做到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企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希望广大企业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创新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今天, 我们再次呼吁, 让“责任”的灵魂追上“发展”的脚步, 让良知跑赢底线的比赛。面对责任, 企业应当不漠视、不妥协、不苟且;面对底线, 政府应更透明、更健全、更严格。不管有多难, 责任必将在艰难中再生, 在恪守中发展, 在突破中进化。我们希冀的正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所指向的美好图景, 那就是:水清天蓝, 阳光温暖, 孩子们健康快乐, 我们的生活放心安然。

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依然是“责任”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

有人说, 没有成功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我们认为在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依然是“责任”。前不久, 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提出,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我们十年如一日, 一直书写责任的意识。终于上升到国家的立法, 成为必须践行、必须遵守的法律责任。

初心意味着坚持。十年前, 社会责任还是“舶来品”的概念, 如阳春白雪, 各方莫衷一是。初心意味着坚守, 如今责任已经成为人们的必修课, 官产学必须履责。今天那些影响中国责任历程的企业和责任, 更应该得到人们广泛的尊重。

请允许我再次重复这八个字:“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消费品安全立法应成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已进入一个消费者主权的时代, 应该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作为企业的第一追求, 把员工的利益, 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为企业责任的首要价值观。

大家知道, 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 特别是现代企业责任的历史, 并不悠久。到了千年已经进入了全球化, 2010年, ISO企业组织出台了2.6个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但是到底什么叫企业社会责任呢?它的内容越来越多, 越来越丰富。

比如产品的质量、安全, 员工的福利, 社会的生态, 利益相关方生产链的相关利益, 以及社区参与等等。我认为作为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当突出重点, 核心是要抓住企业社会责任的三大支柱, 这就是经济、生态和社会。

今天而言, 企业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者主权的时代, 应该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作为企业的第一追求, 把员工的利益, 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做为企业责任的首要价值观。

作为一个企业要对产品的安全、质量, 尤其是消费品的安全。我们国家质检总局在2013年11月18日启动了关于《消费品安全法》的立法研究, 大家知道在现代国家, 无论是美国、欧洲等国家都有消费品的安全法, 中国没有。美国对于消费品的安全每年死亡人数是7万人, 欧盟国家每年死亡人数达到2、3万人, 中国没有统计。所以我觉得中国消费品安全法的立法也应该成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刘兆彬

作为企业要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 我们要完成三个转变, 由速度到效能, 由品牌到名牌, 由制造到创造。也像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大会所讲: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中国的质量时代。我们对质量的管理要放、管、制, 这样一个理念来落实企业的责任。所以我觉得作为企业责任第一条就是注重消费者, 第二条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我以为做一个企业, 真得要把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放在核心的价值观。

说到社会, 我认为在当今中国的社会, 大家最大的一个共识就是四中全会所提出的法治国家, 法治中国的建设, 就是依宪执政, 依宪治国。法治国家就是公平、正义, 作为企业来说第一条就是要严格守法。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当中也提到要遵守法律, 往往有企业是双面人, 就像苏格拉底提出的:虽然我们认为人是理性, 无人明知故犯。但恰恰就是有个别的企业就是明知故犯, 所以企业社会责任在法制方面第一条就是严格守法, 二是参与国家的立法、改法。三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作为法治国家的建设, 作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们要走的路径是什么?就是要走一条社会共治的道路。

生命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要坚守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也是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因为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也是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因为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到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也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之下, 任何一起生产安全事故, 都不仅仅造成对企业和员工的伤害, 会剥离整个社会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始终高度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更大的举措, 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 特别是强调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

十年前, 全国每年发生的各类事故100万起, 死亡人数13万多人。十年之后, 事故总量减少到30万起, 死亡人数减少到7万人以下。这就是所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结果!通过艰苦努力, 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的状况, 已经呈现出总体稳定, 顺利发展的态势。连续10来年实现了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的下降。我们清楚地看到, 由于我们正处在农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仍然处在事故易发、多发的阶段, 我们国家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所以安全生产工作要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只有起点, 没有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 一岗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尤其强调落实企业的整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 基础管理到位, 安全培训到位, 应急救援到位。尤其是中央企业要做表率。刚刚实行的新的《安全生产法》, 在依法确立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同时, 提出了要建立企业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要求企业的主要负责人, 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生命红线不可逾越, 法律底线一定要坚守。所以我们希望所有企业的负责同志, 一定要遵法守归, 履职尽责, 扼制事故。企业发展的潜力蕴含在职工当中, 人的力量在行商, 每个职工所想所盼, 都是希望企业发展, 家庭幸福, 能够高高兴兴上班, 平平安安回家。作为企业的负责人, 要始终把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 作为最高的职责, 把职工当亲人, 当兄弟姐妹。满怀深情,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为职工撑起一片蓝天。要把“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的种子深深的埋入企业员工的心中, 这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每年捐赠占全国捐赠近6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

最近研究特别发现, 中国到了“善”经济时代, “善”经济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 它需要社会价值来引领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更要得到彰显。

十年前, 国家的捐赠额一年不到100亿, 但十年后已超过1300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我们的企业几乎每年捐赠占全国捐赠的60%, 民营企业在企业捐赠中又占60%。现在中国的许多大慈善家, 像牛根生、王健林等等都是民营企业家, 他们做了大量、大额的捐赠, 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突出的闪光点。十年前, 民间的慈善事业还很弱, 但到了2008年整个社会起来了, 全社会在2008年进入到公益元年, 民间组织的力度和政府配合的程度超过了发达国家。政府与民间的积极互动, 在这十年中确实有了巨大的转变。

我们要做个展望, 在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旦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扬, 更进一步的巩固, 更进一步的壮大, 我们中国社会的经济, 社会转型都会在全世界像救灾, 像社会组织的发展一样再创造奇迹, 真正引领社会的发展, 我特别期望未来十年。

公益是一种公共责任的回归

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

中国这十年确实是我们寻找责任的十年, 是我们很多精神崛起, 慢慢意识到很多问题的十年。但未来的十年, 我们希望一切向着正确的方向行进。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依宪治国, 依法治国, 公益在我看来, 作为个人来说是一种自由意志的寻找, 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一种公共责任的回归!只有当个人意志找到, 并且与公共精神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这个国家才可能走进真正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市场三大原则:一是人平等。所有人都有权利选择成立一个组织做什么样的事, 只要是公益的事。二是市场要有规则, 要有平等的规则。不能有的人能监管, 有的人不能监管, 有的人用政府的名义强制捐款等。三是公正的裁判。满足以上三个基本要素, 这样的公益就是健康的公益, 如果没有这样的市场竞争, 这样的公益生态是不健康的生态。

如果要变成现代化国家, 是否要有很发达的社会, 这个社会不能由政府主导, 要由民间自己通过捐赠剩余的时间和剩余的财富, 来构建社会的细节。政府管大的框架, 细节由社会来搞, 是否绕得过这一点?中国的公益组织是否也应该自下而上的组建, 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组建。中国的公益组织是应该像企业一样的管理, 还是应该像政府一样的管理?比如中国的公益是否应该讲究竞争, 是否应该讲究效益?或者说一提到我是慈善, 我是公益, 就站了道德的制高点, 既不需要竞争, 也不需要讲效益。

公益——人基于脆弱性、依赖性对自我中心的认知与超越的责任。人与动物一样, 都要活着, 活着就要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每一种动物都不考虑自己, 所有动物都会死亡。所有的动物来说, 其实人的生存能力最差, 人在小的时候和老的时候, 病痛的时候都是无助的, 这种无助产生了社会的依赖性, 在依赖性过程中人需要思考, 人以自我为中心, 但也要超越。两种都要有, 如果没有超越, 人们就害怕了这个社会, 人需要在自我中心的同时需要超越, 这种超越就是“善”, 就是一个公共思考和公共思考, 这就是公益。

公益——公民基于社会责任梦想而用私力介入公共空间构建。有的人关心老年人, 有的人关心孩子, 有的人关心环境, 有的人关心小区的建设等。但由于关心的不同, 不同的梦想, 这个梦想又不可能每个人都去让国家管这些事, 我们就用我们自己的剩余时间, 剩余财富去介入公共空间的构建。如果从国家财政里拨一笔款去构建, 未必是真正的公益。当然社会治安是, 治安管理是, 但未必所有的地方都用公共财政去拨款, 相反用私力构建的事是公益的。

公益构建的核心本质的DNA是宪法保护的结合社权。习近平主席讲:宪法高于一切。制宪的核心是基于自由的结合社全发动公益, 如果离开了这一点, 可能公益就变成了自上而下, 这时就会有很多强权, 很多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你认为应该做就是该做的吗?如果我们不能平等的与受害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 我们不能体会什么叫做爱, 你给的那些爱也许不是爱, 也许是对他整个的破坏。所以给“爱”和“善”不简单, 方法常常比目的还要难。如果方法错了, 目的是达不到的。

公益责任与效率机制。这个效率怎么来?要用社会市场化来驱动, 也就是说靠一个人是做不了公益的, 靠一个企业家是做不了公益的。美国企业家捐的钱只占到总捐款的不到20%~30%。中国现在才一千亿人民币, 但企业家捐款占60%, 这表明大多数人还没有参与进来, 公益不是一个人的事, 也不是一批人的事, 是所有中国人的事, 没有一个公民能够置身事外。如果我们不置身事外就需要有市场, 因为没有市场就不可能有竞争, 没有竞争就不可能有效率。

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捐赠

企业不仅仅是要守法, 要研究怎么在法律底线的基础上做的更好。在这个程度上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 中国梦是靠双手来干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在劳资共享问题还是略有遗憾, 我们一直以来关注着社会责任, 我们一直在关注着社会责任里面的劳动问题。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郭军

因为我们实现飞跃的代价是不小的, 像环境问题, 我们的代价是以低工资、低成本、低效益等, 我们还有很多的高, 高能耗、高污染等, 带来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我们作为员工利益的代表者, 一直在呼吁, 我们坚持推进企业能够用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坚持推动劳动关系问题上, 我们说十年了, 但十年有些问题依然还要谈, 什么是社会责任, 十年过去了, 社会责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

有些人认为ISO8000就是国际标准, 错了, 那是美国企业搞的企业标准。这时我们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十年之前, 十年之前我们是怕企业成功, 因为我们认为这可能是贸易壁垒, 十年以后我们是想企业成功, 虽然我们并没有完全做到, 但大家都在想应该履行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以前我们就谈过, 不是捐赠。有人说捐赠了就是有了社会责任了, 总的来说捐10个亿也不算是社会责任。对社会责任的外延和内涵的问题, 还是需要深入的来看。ISO8000是查厂、查公司, 没有查环保。社会责任再上一代劳工的前提下, 还有保护环境, 反对商业贿赂, 对消费者的负责, 力所能及的关心从事公益事业。还有一些企业, 尤其我们的央企喜欢讲我们有社会责任意识, 我们在承担社会责任, 因为我们按时发工资了, 按时交社保了, 这不是社会责任, 这是法定责任。

社会责任恰恰与今天四中全会讲到的一样,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 还要以德治国。社会责任要求的是法律没有要求你必须做, 而是你自愿去做。十年了, 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也许十年前有些问题我们不懂, 但十年后还有些企业是不想懂。因此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的社会各界, 包括学者, 曾经清华大学的教授讲了, 企业只要盈利了, 就具备社会责任了, 我们说的极端一点, 制造冰毒的也产生了社会产品, 这叫产生社会责任了吗?所以关于社会责任的问题, 恰恰是我们今天要关注的问题, 法与情, 道德与法治, 这一点需要我们进行关注。

在这过程中, 我们看到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像质量密集型转变, 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这种转变已经推动企业,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更多的关注员工的感受, 更多的依赖员工的创造能力。所以我们认为,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应该说有了越来越好的社会管理。十年来, 并不代表着十全十美, 现在还有很多企业没有遵守法, 没有遵守契约, 逃避着应当遵守的责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我们更加有信心了, 因为我们要求所有的企业要有法律意识。

我们在1994年之前没有最低工资制度, 没有劳动合同制度, 没有社会保险, 我们已经从野生状态进入了有法可依的状态, 并且渴望迈入和谐的境界, 但任重道远。建立在共建的基础上, 共享的劳资模式, 实现共同的跨越。因为我们这个环节叫做“创新”。现在我们已经过了生存、安全的阶段, 进入到要有归属, 被认可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发展到第五个层次, 实现人生理想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国企不要再以违法的方式, 劳务派遣的方式用工了, 给员工一点归属感。

实现人生的价值是每个人的希望, 这也是中国梦能够赖以实现的坚实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说中国梦通过劳动是有望得到实现的, 我们期待一个又一个十年, 劳资双方能够创造全新的劳资关系。在市场背景下, 全新的劳资调整的一种机制, 因此面对着社会责任问题, 我认为我们的劳资双方, 我们的全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 能够落实四中全会的要求。

企业之外的东西应放第一位

我觉得从企业角度来看, 我们要把一些企业的要素整理好, 比如企业当中的各项工作是怎么排列的呢?要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把安全放在其次, 质量放在第三位, 质量放在第四位, 成本放在第五位。我讲这些不是说安全、质量、技术不重要, 而是说我们心里首先是对大的环境, 对于企业之外的东西放在第一位。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

我觉得这样去安排企业的事情, 我们的社会责任就能够尽到。成本为什么放在最后?实际上成本是效用, 过去企业把效用放在第一位, 现在是放在最后一位, 不是说我们不挣钱, 而是说其它比挣钱更重要。这就是我们在未来, 我们的企业, 我们的思考排列时所能想到的。

履行社会责任要少空喊口号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

我认为空洞的口号可以少喊, 要真刀真枪,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各项改革。比如企业社会责任首先要对股东负责任, 国有企业要尽快实施把国有资本经济的30%划转公共财政, 使国有企业创造的福利直接造福于全国人民。

我一直在呼吁,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 但我们都知道ISO26000这是国际标准化, 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组织的社会责任。这个组织包括政府、中介、媒体和社会的其他组织形态。也就是说, 社会责任在国际最权威的文件看来, 是所有组织的责任, 而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具有重要的公务和作用。但结合中国当前改革开放的阶段性特点和情况来看, 最需要履行社会责任的是政府和有关团体。

中央企业国资委有113家, 到目前为止所有中央企业都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 按照国际的标准, 中国的标准来模范的履行责任。我特别高兴的看到, 前几天社会科学院和有关中介机构对企业履行责任的评价。但是我们自己会看到还有很多的问题, 包括在国有企业等都有自己的问题。当前履行社会责任, 我认为对国有企业来讲, 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发布一个报告, 也不是进行简单的慈善捐款, 这都是非常表层的现象, 最重要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ISO26000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定义。

当前, 我认为空洞的口号可以少喊, 要真刀真枪,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各项改革。比如企业社会责任首先要对股东负责任, 国有企业要尽快实施把国有资本经济的30%划转公共财政, 使国有企业创造的福利直接造福于全国人民。履行股东的责任, 就是在当前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要不断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之中, 作为控股方要坚持同股同权。模范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 带领整个产业链。

在改革中, 作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履行社会责任, 就要在通过改革, 在混合所有制中为全民参与创造机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只是大资本与大资本的结合, 而应当创新形势, 使全国人民有参与的机会。不然这个改革与我们普通公民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呼吁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 包括我们的民营企业都应当积极推动员工持股改革, 这在国际上都已公认的人力资本与资本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所以我想就当前而言, 我最看中的就是这几点, 谁做的好, 我认为这个企业就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做不到这一点的企业, 就很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落实企业责任要综合治理

环保部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

大家都说企业环境责任在加重, 我看到的是政府与监管部门的环境责任。我们国家毕竟是发展中国家, 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这么重, 各个地方首先还是要发展, 要GDP, 要产值, 要壮大产业。环保是要花钱的, 是要去提高标准, 减少排放, 实现这些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对经济增长是有硬约束的。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政府及环保部门是有决心的。张高丽副总理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上, 向世界各国的代表阐述了向污染宣战的决心, 表明中国要实现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从我们的承诺和决心来讲, 确实想做好这件事情, 但我个人觉得, 因为做研究的, 还总是思考和研究一些不确定性。

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与解决环境问题都要综合治理。其实环保的问题看似是污染的问题, 大气污染灰霾很重, 就是我们的排放太多了。这十年相比的话, 煤炭的增长都是好几倍, 这靠环保也挡不住, 有这么大的经济发展压力, 但怎么解决这件事呢?它需要综合治理的思路, 其实我们最近也在研究这方面的事情, 需要社会治理, 主体不仅仅是企业, 也不仅仅是政府, 还要有社会最广泛的参与。

首先是公众的力量, 企业的履责, 司法的力量要介入, 政府和部门监管等, 这些力量都要起作用, 才能实现目标。但目前来看, 仅仅政府和部门在行动, 我觉得这是不够的, 投入的资源和力量有限, 不确定性主要在这里。

举个简单的例子, 排放污染企业如果治污的话, 治理成本能否反映到市场当中去, 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中反映出来, 否则企业治污不会长久。像河北企业如果治的狠, 花了很大的投入, 这样在全国竞争当中可能就没有优势。河北同样去治这个污染, 收益没有北京大, 积极性如何保障。所以, 如何公平地让企业和公民都能遵守同样或更严的环境标准, 是个大问题。我希望环境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大执法力度, 同时要有信息的公开, 环境司法要介入, 实行公益诉讼等等, 还有公众NGO要壮大和完善, 包括公益组织如果能将公益的东西与我们的治污结合起来的话, 就会特别有针对性。

我们环保部门是一刻不停的在努力, 但这个过程需要大家共同支持和努力, 这方面确实需要立法, 需要社会的关注, 需要公益组织的介入, 更需要企业的积极守法。

上一篇: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研究下一篇:《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