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政教学注入灵魂

2022-09-11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与完善的重要途径,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很多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都没有进行积极有效创新, 教学内容依然还是过去的老调子, 陈旧不堪, 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课堂教学氛围沉闷, 教学形式单一,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需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一、高校思政教学中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 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

思政教师是负责开展高校思政教学的主要人员, 其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才会树立在学生中的权威性, 能够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政教学,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与学生进行课堂友好互动, 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美的熏陶, 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在我国教育领域, 立德一直是为师之道的头等要事,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人生观直观的形成, 是学生在校学习态度与氛围形成的重要催化剂。要想充分践行言传身教的教学形式, 更有说服力的引导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培养, 需要让学生对思政教师产生由衷的钦佩之情, 如果思政教师自身立身不正, 思政教学活动将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 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也就只是空谈, 显得很困难[1]。

(二) 大学生的功利化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倾向, 各种不同的价值理念充斥在社会中, 功利化价值取向就是其中一种, 并且入侵高校, 影响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接纳, 加上传统高校教育中一致开展德智合一的教学形式, 在践行中演变成重智轻德的现象, 过度重视智育的同时, 难免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 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也呈现边缘化, 演变成一种形式, 这在高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在很多高校中, 以就业率为导向, 将就业率作为学校教育水平高低的终极指标, 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 却没有做好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无法在价值取向与追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 在这种教学现状下, 思政教学成为高校教育活动装点门面的食品, 根本无法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层面的作用。现代的大学生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形势上,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提升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优势上, 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思想理念的全部, 价值观念过于功利化, 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阻碍, 要想借助思政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也缺乏强劲有效的内在驱动力,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 机械输出的教学理念模式

好的思政教学工作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起良好的互动沟通平台, 共同参与到教学中去。在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学中, 思政教师为了图方便, 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 将思政教育的相关核心价值理念以机械灌输的方式向学生输出, 强调固有的价值理论, 并没有对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实际思想发展现状进行了解, 这造成大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教师的价值观念传输, 无条件的进行配合, 虽然在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上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也会起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形式上是扭曲的, 不健康的。而强制灌输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学投入还是教学收益, 都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教师的期望, 因此即使知道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还是有很多教师义无反顾地选择这种教学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思政教学忽略了学生在主观判断与个性化认知层面的提升与发展, 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层面效果并不理想[2]。

二、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 加强思政教师素质的提升, 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联性, 通过思政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工作生活中积极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 能够对大学生起到直接的榜样示范作用, 需要高校高度重视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工作。思政教师素质建设主要氛围思想政治素质、教学业务素质以及道德素质但各层面, 其中政治思想素质式最基本的素质, 需要教师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正确的理解与信仰, 才能够真正有效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培养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 教师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 只有依托扎实的教学业务素质, 教师才能够把握好思政教学课堂, 会教, 善教, 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教学保障[3]。而教师个人的道德素质, 则是赢得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在认同感的重要前提。

(二) 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

高校思政教学内容包含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涵, 二者在教育主旨上也存在一致性, 因此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具有其天然的适应性与对接性。思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 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力进行改革, 优化现有的教育内容, 确保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在思政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将共同理想、民族集体人格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以及时代先进文化教育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去, 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思想在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用中华民族百年梦想来激烈当代大学生, 引导其树立崇高的理想, 用于迎接来自时代的挑战, 在亲身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重视互动对话教学, 有效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

通过在思政教学中开展平等对话的教学形式, 能够更好的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的优势, 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 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避免重蹈过去强制灌输教学的覆辙, 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互动交流形式,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同时要注意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 对于大学生来说,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即兴演讲、专题讨论、个人价值问题实践等相关活动, 用活动吸引学生, 用情感感动学生, 用理论税负学生, 用现实影响学生, 避免出现过多空洞乏味的说教内容, 开展更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感悟核心价值观, 培养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最终有效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4]。

(四) 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核心价值观自我养成与自觉实践

思政教学并不仅仅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 需要教师改变对思政教学的认识, 意识到思政教学还包括课外之外更广泛的教学, 需要将其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自我养成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依靠单纯的说教形成的, 他需要经过一个从实践到总结再回归到实践的过程, 并且这个过程是处于不断循环中的, 因此要想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有必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 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我养成核心价值观, 并亲身践行。

思政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岗位实习、义务帮贫扶困等活动, 挖掘其中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机会, 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逐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当代大学生[5]。

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工作与搞笑思政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 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学的教学实效性, 还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虽然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但是只要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把握好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学, 充分借鉴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 与教学实际结合在一起, 不断创新发展, 必然会为思政教学效果的提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有效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摘要: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素养与职业技能的人才, 对社会人才补给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还未完全成熟, 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多元化发展, 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 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还能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影响高校思政教学的主要因素, 探究如何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有效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思政教学

参考文献

[1] 唐仕钧.论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5 (29) :48.

[2] 薛晶晶.大学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分析[J].山西农经, 2017 (03) :123.

[3] 侯冠辉.论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科技展望, 2016 (33) :347.

[4] 张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科教导刊 (下旬) , 2016 (03) :64-65.

[5] 郭超, 汪一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5 (06) :49-54.

上一篇:“诚信”是金——赏析《国学经典与教育》下一篇:试论广播电视宣传档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