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2022-07-27

第一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百科名片

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图(2008年调整)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至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的蓝图。正是2004年1月通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让大秦铁路突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年10月31日,经国家批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颁布实施引。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目录

规划目标

规划原则

规划方案

实施意见

规划特点

《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方案》

规划目标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原则

(一)统筹考虑与其它运输方式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通道布局、运力分配与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等规划有机衔接;(二)能力紧张的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三)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力,使客货流主要通道畅通无阻;(四)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为经济持续发展、国土开发和国防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五)提高铁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

规划方案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完善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

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具体建设内容:

1、“四纵”客运专线: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⑵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

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5、新建精河~伊宁、奎屯~阿勒泰、林芝~拉萨~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玉林和茂名、合浦~河唇、西安~平凉、柳州~肇庆、桑根达来~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

6、新建铜陵~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韶关、龙岩~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路网既有线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

1、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对既有线进行扩能改造,在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近期要优先考虑 大秦线扩能、北同蒲改造、黄骅至大家洼铁路建设和石太线扩能,实现客货分运,加大煤炭外运能力。

2、结合客运专线的建设,对既有京哈、京沪、京

九、京广、陇海-兰新、沪汉蓉和沪昆等七条主要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

3、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

4、建设集装箱中心站,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规划”的批准和实施,标志着中国铁路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即将展开。根据“规划”,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重点,积极争取开工一批新项目。2004年铁道部计划安排大中型续建项目35项,计划新线铺轨859公里,投产1680公里;复线铺轨290公里,投产140公里;电气化投产559公里。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个项目将建成。在已经开工建设的铁路工程中,青藏铁路2004年将实现正线铺轨340公里的目标,渝怀铁路除圆梁山隧道外将基本完成线下工程,累计完成正线铺轨534公里以上。与此同时,铁道部还将加大既有线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大秦线扩能改造,实现2004年1.5亿吨的输送目标。加快胶济电化、徐郑电化、浙赣电化、武九线扩能改造、兰武复线等项目建设,如期高质量完成技改任务。抓紧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等口岸站扩能改造收尾工程,为口岸运输“大进大出”创造条件。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列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该快速客运通道中上海至重庆段为高速铁路,规划时速为200公里及以上。业内人士向新闻晨报透露,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从上海出发,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上海至重庆段高速铁路建成后,乘火车从上海至重庆只需10小时左右,而目前上海至重庆约需40小时。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从上海出发,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作为沪汉蓉快速通道的一段,重

庆至湖北利川的渝利铁路段已经通过环境评价,年内有望动工建设,预计在2010年建成。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湖南9条铁路纳入中国国家计划的9条铁路线为:衡茶吉(衡阳—井冈山段)、湘桂复线(衡阳—柳州段)、杭长昆客运专线(杭州—长沙—昆明)、黔张常(黔江—张家界—常德)、怀邵衡(怀化—邵阳—衡阳)、荆岳(荆州—岳阳)、渝怀复线(重庆—怀化)、石长复线(石门—长沙)及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到杭州昆明将有客运专线荆岳铁路项目,由荆州至岳阳,是连通京广和焦柳两大南北干线的重要联络线。目前,我省正就该路线的走向进行研究比选,并与湖北省衔接。铁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计划今年完成立项批复,列入明年开工计划。杭长昆客运专线项目东起杭州,西至昆明,途经南昌、长沙、贵阳等地,形成连接长江三角洲、中南和西南地区的铁路客运大通道。线路全长2080公里,其中湖南境内约460公里。由于跨度长,工程量大,铁道部明确将分成两段建设。一段是杭州—长沙,另一段是长沙—昆明。杭州—长沙段将先行启动,争取明年开工建设,工程比照武广客运的投融资模式推进,由铁道部为主募集资金,湖南省负责征地拆迁工作。打通“北煤南运”大动脉一到用电高峰期,电煤调运工作陡然紧张。随着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打通北煤南运铁路通道,显得尤为紧迫。石长铁路于1998年底建成,2007年提速后,全线客货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该铁路是湖南省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沿线集中了四大火力发电厂,计划装机容量占湖南省一半以上。修建石长复线对湖南省能源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图(2008年调整).

计划修建的石长铁路石门南至益阳东电气化复线,长187公里,估算总投资60亿元。将采取与湖南共同出资的方式,全力推进该项目的建设,争取1998年启动前期工作,列入明年开工计划。铁道部大力支持湖南省铁路建设到2020年,这9条铁路建成后,湖南省铁路路网将达5000公里左右,其中客运专线978公里。全省将形成一个现代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方面,三纵(京广、洛湛、焦柳)四横(湘桂、沪昆、怀衡吉、黔张常);高速公路方面,五纵七横,里程约5600公里;航空方面,长沙、张家界、常德、怀化、永州五大航空港;水运方面,湘、资、沅、澧四大水运主通道。湖南省已委托铁四院编制《湖南省区域铁路网发展规划》,计划今年10月完成。拟编制的规划中,初步研究将增加部分尚未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铁路项目。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表示,在执行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同时,将大力支持湖南省的区域铁路网发展。对于湖南省列入近中期规划的安张常铁路(陕西安康—重庆—湖北—常德)、黔张常铁路(重庆黔江—张家界—常德)、怀邵衡铁路等项目,将根据其重要性和紧迫程度,适时启动。湖南省铁路营运里程达2906公里,居中国第10位,中部第3位。

实施意见

总体目标:规划从2003年开始,在2020年前逐步建成。实施计划如下:(一)“十五”建设计划调整到200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万公里,其中复线铁路2.5万公里,电气化铁路2万公里以上。具体建设项目调整如建设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北京一上海、武汉一广州、西安一郑州、石家庄一太原、宁铁路

波~厦门等客运专线。建设城市密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开工建设环渤海地区北京一天津,长江三角洲南京一上海一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一深圳、广州一珠海、广州~佛山城际客运系统。加快完善路网结构,开工建设宜昌~万州、烟台一大连轮渡、合肥一南京、麻城~六安、太原~中卫(银川)、精河一伊宁、永州~玉林(茂名)、铜陵一九江、大理一丽江、龙岗一敦煌、黄骅一大家洼铁路等新线。加快既有线扩能改造,实施京沪线、焦柳线、黔桂线、兰新线武威至嘉峪关段、沪杭线、天津~沈阳、石德线电化改造,开工建设沪汉蓉既有段、昆明一六盘水、滨洲线海拉尔至满洲里、湘桂线衡阳至柳州复线,进行大秦线、西延线扩能改造。加快主要枢纽及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

都、西安枢纽进行改造,建设上海、昆明、哈尔滨、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天津、青岛、北京、沈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宁波、深圳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二)2010年阶段目标到2010年,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8.5万公里左右,其中客运专线约5000公里,复线3.5万公里,电气化3.5万公里。进—步建设客运专线。建成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一郑州、石家庄一太原、宁波一厦门等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北京一武汉、天津一秦皇岛、厦门一深圳等客运专线。进—步扩大路网规模,建设云南进出境、中吉乌、合浦至河唇、赣州至韶关、龙岩至厦门、湖州至乍浦、兰州(或西宁)至重庆(或成都)、西安至平凉、隆昌至黄桶、东北东边道等铁路。进一步提高既有线能力,建设邯济线、宁芜线、西康线、平齐线、大郑线、滨绥线等复线。从云南人藏的滇藏线仍继续做好地质调查和技术经济分析,是否建设视研究论证结果再定。

规划特点

实现客货分线针对目前中国主要铁路干线能力十分紧张,除秦沈客运专线外,均为客货混跑模式,客运快速与货运重载难以兼顾,无法满足客货运输的需求,并影响旅客运输质量提高的实际情况,《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实施客货分线,专门建设客运专线,在建设较高技术标准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同时,为满足经济发达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城市密集群的城际间旅客运输日益增长的需求,规划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重点,建设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完善路网布局长期以来,中国铁路网布局一直呈现着不合理态势,特别是在广大西部地区,运网稀疏,运能严重不足,与东中部的联络能力差。为此,《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2020年前,以西部地区为重点,新建一批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全面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西部地区在加快青藏铁路等新线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强东西部之间通道的建设,在西北至华北及华东、西南至中南及华东间形成若干条便捷、高效的通道,形成路网骨架,满足东西部地区客货交流的需要。东中部地区新建一批必要的联络线,增强铁路运输机动灵活性。新建和改扩建新疆通往中亚,东北通往俄罗斯,云南通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境铁路通道,为扩大对外交流服务。提升既有能力根据中国资源分布、工业布局的实际,结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在建设客运专线和其他铁路线路的同时,加强既有铁路技术改造,扩大运输能力,提高路网质量。第一,以京哈、京沪、京

九、京广、陆桥、沪汉蓉、沪昆等七条既有干线为重点,增建二线和电气化改造,扩大既有主干线的运输能力。第二,根据煤炭行业发展规划,结合铁路煤炭运输径路的实际,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和对既有煤 运通道进行扩能改造,形成铁路煤运通道18亿吨的运输能力。第三,在加快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的同时,系统安排枢纽建设,强化重点客站,并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衔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调整主要编组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系统提高运输能力、运输质量和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路网整体作用。第四,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省会城市及港口城市布局并建设18个集装箱中心站和40个左右靠近省会城市、大型港口和主要内陆口岸的集装箱办理站,发展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使中心站间具备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条件。 推进技术创新由于对国外高新技术的跟踪、研究、推广应用力度不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和国产化水平不高,使得中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水平,高速动车组的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要把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作为“十一五”和今后铁路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以客运高速和货运重载为重点,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快速提升铁路装备水平,早日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时速200公里以上的机车车辆及动力组,充分整合中国国内资源,采取国际合作,科研攻关等措施尽快实现国产化。重载

货运机车、车辆系统引进关键技术,提升设计制造水平。适应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重载的要求,提高线桥隧涵、牵引供电、通信信号技术水平。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铁路信息化。装备水平的提升要与铁路体制的改革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使用效率和运输效益。

《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方案》

到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络建成后,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与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一至两小时交通圈;北京到上海只需4小时,到广州为6.5小时,到哈尔滨为5小时铁道部11月27日公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今天说:“新调整的方案,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电化率由50%调整为60%,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铁路运输“瓶颈制约”严重“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铁路发展长期滞后,运输能力十分紧张,限制型运输状况仍然严重。”陆东福说。铁路网整体能力长期紧张。按国土面积计算,我国每万平方公里有铁路81.2公里,仅为德国的9%,英国的10%,日本的11%;按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拥有铁路仅为6厘米,不到一根香烟的长度。目前铁路请求车满足率仅为35%,“一车难求”问题十分严重。铁路客车每天只能提供不足300万个席位,但目前日均输送旅客在410万人次以上。在春运、暑运、节假日等时段,“一票难求”的问题十分突出。繁忙干线瓶颈问题突出。目前,全路共有59条主要干线区段能力利用率超过90%,京沪、京哈、京广、京

九、陇海、沪昆六大繁忙干线平均运输负荷是全路平均值的3倍,其中客运密度是全路平均值的4.8倍,能力利用已到极限。煤运通道能力严重不足。2007年,全国铁路完成煤炭运输15.4亿吨,占总发送量的49.3%,既有线输送能力均已饱和。西部及东北地区路网薄弱。目前,西南地区北、东、南三条对外通道中,除株六复线和宝成线阳平关至成都外,其余均为单线铁路,多为五六十年代建设,技术标准低,运输能力小,迂回性差。新的调整规划根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调整后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快速客运形成网络铁路快速客运网由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和客货混跑快速线路组成,《调整方案》总规模达5万公里以上,较原规划增加两万公里。原“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基础骨架不变,进一步加大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力度,延伸并扩大客运专线覆盖面,加强客运专线之间相互连通和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建设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以上。这一快速客运网,连接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大大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届时,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与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一至两小时交通圈,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一小时交通圈。这一快速客运网建成后,以北京为中心,东到上海只需要4个小时,南到广州为6.5小时、到昆明为8小时,西到乌鲁木齐为11个小时,北到哈尔滨为5个小时。《调整方案》将城际客运系统由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扩展到长株潭、成渝、中原、武汉、关中、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覆盖沿线各中心城市和主要城镇,实现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输,有效满足地区大容量客运需求。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调整方案》进一步扩大了西部路网规模,完善了中东部路网结构,将规划建设新线由1.6万公里调整为4.1万公里。新增中俄、中蒙等对外铁路通道,完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规划新增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乐山-贵阳-广州、昆明-南宁-广州、西安-汉中-绵阳、乌鲁木齐-哈密-

兰州等线路,进一步加强区际联系通道,各区域之间客运将实现快捷便利,货运将实现大出大入,长期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铁路“瓶颈”制约状况将得到根本解决。新增喀什-和田、嘉峪关-策克、安康-张家界等铁路,扩大西部地区铁路网规模,总规模达到5万公里以上。新增上海-南通、广州-茂名-湛江、青岛-连云港-盐城等铁路,进一步完善东中部铁路网。为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和沿海港口发展需要,结合全国港口发展和功能布局,规划建设1000公里以上沿海港口集疏运铁路支线及多个物流中心站,形成路港紧密衔接的运输系统,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构建以煤炭运输为主体的区际大能力通道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运输的需求,围绕十大煤炭外运基地和新疆地区,对煤运通道进行了补充完善。在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干线客货分线运输、释放既有线能力的同时,加快大秦铁路等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增加建设“三西”地区煤炭下海和铁路直达中南、华东内陆地区通道,以及新疆地区煤炭外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煤运通道运输能力达到23亿吨以上。大规模改造既有铁路在对既有京哈、京沪、京

九、京广、陆桥、沪汉蓉和沪昆等7条主要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的同时,对“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内既有铁路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进一步加强通道内铁路运输能力。《调整方案》将增建二线建设规模由1.3万公里调整到1.9万公里,既有线路电气化建设规模由1.6万公里调整为2.5万公里。《调整方案》实施后,我国铁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合理,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运输质量迅速提升,繁忙通道实现客货分线,主要通道基本实现复线大能力化,东北和西北地区主要干线实现复线电气化,东中部和西南地区基本实现电化成网,中国铁路特有的速度、密度、重载运输结构得到协调兼顾。在运输质量上,客运专线网形成规模,城际铁路网基本覆盖,主要枢纽点线协调,城市间时空距离大幅度缩短,省会城市间总旅行时间节省50%以上。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客货集散更加方便、快捷。铁路重载运输、集装箱运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

一、发展目标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规划原则

(一)贯彻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并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方向;

(二)根据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总体要求,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三)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四)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力,使客货流主要通道畅通无阻;

(五)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规划方案

为实现2020年铁路网发展目标,规划方案要在路网总规模扩大的同时,突出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和煤运系统的建设,提高路网质量,扩大运输能力,形成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客货运输网络。

(一)客运专线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1、“四纵”客运专线

⑴北京~上海客运专线,包括蚌埠~合肥、南京~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⑵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⑶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包括锦州~营口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⑷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⑴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⑵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

⑶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同时,建设南昌~九江、柳州~南宁、绵阳~成都~乐山、哈尔滨~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长春~吉林、沈阳~丹东等客运专线,扩大客运专线的覆盖面。

3、城际客运系统

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建设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4.1万公里。

1、新建中俄通道同江~哈鱼岛段,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东北、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

3、新建乌鲁木齐~哈密~兰州、库尔勒~格尔木、龙岗~敦煌~格尔木、喀什~和田、日喀则~拉萨线,研究建设和田~狮泉河~日喀则线,形成新疆至甘肃、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4、新建兰州~重庆、哈达铺~成都线,研究建设张掖~西宁~成都、格尔木~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5、新建拉萨~林芝、大理~香格里拉线,研究建设成都~波密~林芝、香格里拉~波

密线,形成四川、云南至西藏的便捷通道;

6、新建太原~侯马~西安~汉中~绵阳线,研究建设郑州~重庆~昆明线,形成华北、中原至西南新通道;

7、新建重庆~贵阳、乐山~贵阳~广州、南宁~广州线,形成西南至华南新通道;

8、新建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阜阳~六安~景德镇~瑞金~汕头线,形成内陆腹地至东南沿海地区新通道;

9、新建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线,形成北京至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便捷通道;

10、新建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南部煤运铁路,形成 “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新的大能力通道。

11、新建乌鲁木齐~富蕴~北屯、哈密~若羌、二连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正蓝旗~虎什哈、昭通~攀枝花~丽江、昆明~百色、柳州~肇庆、南宁~河池等铁路,研究建设安康~恩施~张家界等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

12、新建哈尔滨~佳木斯、青岛~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广州~湛江~海口~三亚、上海~江阴~南京~铜陵~安庆、怀化~衡阳~赣州、九江~景德镇~衢州、浦城~建宁~龙岩等铁路和福州~厦门货运线,完善东中部地区铁路网络。

(三)路网既有线

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9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2.5万公里。

1、在建设客运专线、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的基础上,对既有线进行扩能改造,在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和新疆地区,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重点强化“三西”地区煤炭下海和铁路直达中南、华东内陆地区通道,以及新疆地区煤炭外运通道等。

2、结合客运专线、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的建设,对“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内既有铁路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

3、按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加强主要客货枢纽建设,注重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公交系统以及公路、民航和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货物换装“无缝衔接”和交通运输一体化。以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

4、建设集装箱中心站,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

四、实施意见

总体目标:规划从2003年开始,在2020年前逐步建成。2010年阶段目标调整为:

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约7000公里,复线、电化率均达到45%以上。

进一步建设客运专线,新建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秦皇岛、哈尔滨~大连、上海~宁波~深圳、徐州~郑州~西安~宝鸡、石家庄~济南、南京~武汉~宜昌、蚌埠~合肥、南京~杭州、柳州~南宁、绵阳~成都~乐山、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客运专线。

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新建兰州~重庆和成都、贵阳~广州、南宁~广州、丽江~香格里拉、蒙自~河口、拉萨~日喀则、重庆~利川、西安~平凉、西小召(包头)~甘其毛道、乌兰浩特~锡林浩特、黄骅~大家洼、前进~抚远、上海~南通、南京~安庆、阜阳~六安、宿州~淮安、衡阳~井冈山、赣州~韶关铁路,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南部煤运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集包第二双线等。

进一步提高既有线能力,实施西安~合肥、西安~安康、长治~邯郸~济南、石门~长沙、遂宁~重庆等铁路增建第二线,以及大同~秦皇岛、神木~朔州~黄骅、集宁~通辽、衡阳~柳州、金华~温州、广通~大理、赣州~龙岩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第三篇:中长期铁路规划

国务院最新通过的《中长期铁路规划》

2004-09-20

铁道部

发改交运[2004]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4-3-17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铁道部: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业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铁路具有大运力、低成本优势,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制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铁路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在铁路网规划实施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统筹考虑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等整个运输体系的建设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具体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二、要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立足国产化,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铁路建设、管理和运营体制的改革,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运输效益。

二OO四年一月二十一日附件: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展目标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规划原则

(一)统筹考虑与其它运输方式及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通道布局、运力分配与公路、民航、水运、管道等规划有机衔接;

(二)能力紧张的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三)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力,使客货流主要通

道畅通无阻;

(四)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为经济持续发展、国土开发和国防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五)提高铁路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力推进装备国产化工作。

三、规划方案

为实现2020年铁路网发展目标,规划方案要在路网总规模扩大的同时,突出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客运系统,提高路网质量,扩大运输能力,形成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客货运输网络。

(一)客运专线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1.“四纵”客运专线:

(1)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北京一武汉一广州一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3)北京一沈阳一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4)杭州一宁波~福州一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1)徐州一郑州一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2)杭州一南昌一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3)青岛一石家庄一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4)南京一武汉一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

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1.新建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一景洪一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一瑞丽段等,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线、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

3.新建兰州(或西宁)~重庆(或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4.新建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一敦煌一格尔木线,形成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5.新建精河一伊宁、奎屯一阿勒泰、林芝~拉萨一日喀则、大理~香格里拉、永州一玉林和茂名、合浦一河唇、西安一平凉、柳州一肇庆、桑根达来一张家口、准格尔~呼和浩特、集宁一张家口等西部区内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

6.新建铜陵一九江、九江~景德镇~衢州、赣州一韶关、龙岩一

厦门、湖州~嘉兴~乍浦、金华一台州及东北东边道等铁路,完善东中部铁路网络。

(三)路网既有线

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l.6万公里。

1.在建设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对既有线进行扩能改造,在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近期要优先考虑大秦线扩能、北同蒲改造、黄骅至大家洼铁路建设和石太线扩能,实现客货分运,加大煤炭外运能力。

2.结合客运专线的建设,对既有京哈、京沪、京

九、京广、陆桥、沪汉蓉和沪昆等七条主要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

3. 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

4.建设集装箱中心站,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行双层集装箱列车。

四、实施意见

总体目标:规划从2003年开始,在2020年前逐步建成。实施计划如下:

(一)“十五”建设计划调整

到200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万公里,其中复线铁路2.5万公里,电气化铁路2万公里以上。具体建设项目调整如建设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北京一上海、武汉一广州、安一郑州、石家庄一太原、宁波~厦门等客运专线。建设城市密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开工建设环渤海地区北京一天津,长江三角洲南京一上海一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一深圳、广州一珠海、广州~佛山城际客运系统。

加快完善路网结构,开工建设宜昌~万州、烟台一大连轮渡、合肥一南京、麻城~六安、太原~中卫(银川)、精河一伊宁、永州~玉林(茂名)、铜陵一九江、大理一丽江、龙岗一敦煌、黄骅一大家洼铁路等新线。

加快既有线扩能改造,实施京沪线、焦柳线、黔桂线、兰新线武威至嘉峪关段、沪杭线、天津~沈阳、石德线电化改造,开工建设沪汉蓉既有段、昆明一六盘水、滨洲线海拉尔至满洲里、湘桂线衡阳至柳州复线,进行大秦线、西延线扩能改造。

加快主要枢纽及集装箱中心站建设,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枢纽进行改造,建设上海、昆明、哈尔滨、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天津、青岛、北京、沈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宁波、深圳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

(二)2010年阶段目标

到2010年,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8.5万公里左右,其中客运专线约5000公里,复线3.5万公里,电气化3.5万公里。

进—步建设客运专线。建成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一郑州、石家庄一太原、宁波一厦门等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北京一武汉、天津一

秦皇岛、厦门一深圳等客运专线。

进—步扩大路网规模,建设云南进出境、中吉乌、合浦至河唇、赣州至韶关、龙岩至厦门、湖州至乍浦、兰州(或西宁)至重庆(或成都)、西安至平凉、隆昌至黄桶、东北东边道等铁路。

进一步提高既有线能力,建设邯济线、宁芜线、西康线、平齐线、大郑线、滨绥线等复线。

从云南人藏的滇藏线仍继续做好地质调查和技术经济分析,是否建设视研究论证结果再定。

第四篇:中长期铁路网(2008调整)宣传材料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运输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以及《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条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原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路网规模、路网结构和路网布局上均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07年国家着手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进行研究,并于2008年11月正式发布。

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的意义

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缓解铁路的“瓶颈制约”

未来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GDP总量将由2007年的24.67万亿元增至60万亿元左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城镇人口8.4亿人。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客运输需求将持续增长,且涨幅明显,预测2020年全社会旅客运输量410亿人次、旅客周转量40000亿人公里,其中铁路客运量50亿人次、16200亿人公里;货物运输快速增长、需求旺盛,预测2020年全社会货运量380亿吨、货物周转量158000亿吨公里,其中铁路货运量50亿吨、货物周转量39000亿吨公里。而原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10万公里铁路网规模对应的预测需求分别为:2020年铁路客运需求40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6000亿人公里;铁路货物发送量40亿吨左右,

1 货物周转量31000亿吨公里。由于我国铁路发展长期滞后,运输能力十分紧张,限制型运输状况仍然严重。加上近年来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原预期速度,客货运输需求快速增长,铁路运输负荷过重的矛盾更加突出,铁路网规模总量明显不足。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带形成加快,也迫切需要大能力、高密度、公交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作支撑,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需要尽快补充完善。

2.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 交通运输历来是用地、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需要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体系要求进一步加快铁路发展。

铁路自身具有全天候、大能力、低成本和节能环保等技术经济优势。通过提高电力牵引比重,采用节能环保设备等措施,铁路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截止2008年6月底,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已达2.6万公里。2008年上半年,全路内电牵引完成工作量首次达到1:1,在铁路运输工作量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铁路单位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实现了铁路节能减排目标。通过优化桥梁、路基方案,使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模式,可有效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大量节约土地资源。随着我国对外合作和经贸的快速发展,水运在未来较长时期将得到快速发展。而铁路是港口集疏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加快口岸后方铁路运输通道的建设、强化港铁衔接,有利于进一步

2 发挥水运优势,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铁路发展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输体系有重要意义。

3.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未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步伐将加快,各个区域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机遇将不断扩大。区际间运输需求增长迅速,既有区际间铁路运输通道的能力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形成功能强大的区际铁路运输通道。同时,各省市政府对建设铁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3年开始,铁道部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共举行多次多轮的会谈,签订的不少项目已超出原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范畴,必须要加以调整。

二、中长期铁路网调整的重点 1.发展目标

《调整方案》将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规划目标由10万公里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电化率由50%调整为60%。进一步扩大铁路网规模以及提高电气化铁路比重,是为了发挥好铁路技术经济优势,更好地适应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方案》强调,在扩大路网规模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布局合理性、科学界定层次结构、把握好功能定位以及做好综合交通衔接,建立符合国情、经济适用的铁路网络。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

2.规划原则

《调整方案》增加了三条规划原则:一是明确了铁路规划建

3 设首先应服从国家战略,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提出“贯彻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并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方向”。二是体现了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本系对铁路发展提出的要求,提出“根据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总体要求,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三是强调走集约发展道路,避免粗放型增长,提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规划方案

——客运专线。《调整方案》将客运专线建设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以上。主要是为了加大繁忙干线客货分线的力度,在维持原“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基础骨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4000公里客运专线。主要是将城际客运系统由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扩展到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地区。这些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均为本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且人口稠密,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发展视地方发展情况确定。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调整方案》将规划建设新线由1.6万公里调整为4.1万公里。一是完善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二是完善区际干线布局。三是完善大能力煤运通道布局。四是扩大西部地区路网覆盖面。五是完善中东部地区路网结构

4 ——路网既有线。《调整方案》将增建二线建设规模由1.3万公里调整到1.9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建设规模由1.6万公里调整为2.5万公里。一是在加强大秦线、朔黄线等既有煤运通道的基础上,开辟煤炭外运新通路,提高铁路运输保障能力。二是适应构建综合运输通道的要求,加强通道内铁路运输能力。对“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内既有铁路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三是加强主要客货枢纽建设。

三、采取切实措施,加快《调整方案》的实施和落实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是在考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大局而制定的一个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路网规划,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铁路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加快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铁路“瓶颈”制约问题,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

——坚持规划对计划和项目的指导作用,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确定的目标及任务为指导,编制计划,实施建设项目。突出快速客运系统、区际干线、煤运通道、主要客货运枢纽等建设重点。

——积极优化规划,加强系统协调。进一步完善客运专线、

5 城际铁路、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双层集装箱通道、重载通道等规划统筹协调,重视铁路枢纽与城市规划建设相衔接,点线能力优化配置,协调项目决策与实施、站前与站后工程、固定与移动设备、既有资源与新增能力、建设与运营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实现优化、高效组合。

2.加快前期工作

——科学选择标准,合理运用规范。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建设新理念和构建和谐铁路新思路,及时分析总结推广客运专线勘察设计经验,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结合中国铁路实际,全面提高铁路建设质量进度。准确把握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和铁路网中地位作用,实行具有前瞻性建设标准,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基础设施按时速350公里、250公里设计,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按200公里/小时设计。线路平纵断面、线间距、桥梁结构型式、隧道断面等要一次达标。西部铁路、煤运通道项目按时速160公里、120公里设计。

——完善铁路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办法,促进良性竞争,提高效率和质量。扩大开放铁路勘察设计市场,合理调配勘察设计力量,实现设计资源的优化利用,确保优势勘察设计力量集中到铁路重点项目上。科学调控周期,优化组织管理,加快勘察设计进度。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勘察设计中的方案招标、初测可研、定测初设、施工图设计各阶段,平行交叉作业,按程序快节奏推进。引入社会力量强化勘探环节,加快勘探工作进度,提高地质

6 资料可靠性,适应桥隧比的大幅增加的形势。

——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有关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规定办理建设项目。加强项目研究论证,处理好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的关系,确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建设标准及方案。加强自主创新,采取最科学、最严密、最有力、最可靠的工程管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对每一项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实行创优目标管理。抓好完善工程技术标准、确保勘察设计质量、严格物资采购控制、规范施工现场管理、严格工程验收把关等关键环节的工作。健全和落实工程寿命周期管理制度、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工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工程质量事故赔偿制度。

3.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营造和谐建设环境

——集约节约用地。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铁路占地少的比较优势,继续采取优化方案设计、以桥代路、共用交通廊道、充分利用立交空间等措施,进一步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布局,最大限度减少用地,节约耕地。

——贯彻环保水保政策。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水源保护、自然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国家文物保护乃至城市噪音污染防控等国家有关政策,尽量减少工程建设运营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依法加快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的政策保护措施。严格听证、公示等征地拆迁程序,维护人民群众、

7 特别是农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快推进铁路建设。

——发挥铁路节能优势。进一步加快铁路电气化建设的进程,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注意节油、节电、节水,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等环保可再生资源。

4.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继续深入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铁路行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进一步推进部省战略合作关系,扩大合资建路规模。充分利用铁路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集装箱站场等重点建设项目投资风险低、经营前景好、收益比较稳定等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各类资本投资铁路。地方政府可以采用资金投入或征地拆迁费用折价入股等形式,合资建设铁路。

——积极推进铁路股改上市。扩大铁路股改试点,在保持路网完整、坚持运输集中统一指挥、提高运输效率的前提下,选择铁路优良资产,组建股份公司,重组改制上市,并通过不断收购存量资产、扩大增量投资,实现持续融资、滚动发展。

——研究探索铁路移动设备的融资租赁。积极研究融资租赁和BT模式等其他引资方式,结合铁路装备技术更新,探索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的融资租赁可行性方案,努力分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坚持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推进铁路多元投资主体责、权、利的协调统一,发挥各出资方优势,

8 切实维护出资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组建合资铁路公司和铁路企业股改上市,促进铁路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加快推进运价改革。加快推进运价改革,并首先在合资铁路公司实现突破,确定合理的定价原则,建立正常的运价调整机制。

5.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9年国家将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左右,投资规模1万亿元;2010年国家将再批准新建铁路里程1万公里,投资规模1万亿元。预计《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项目全部实施后,到2020年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在稳定铁路现有的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

——加大政府财政支持铁路力度。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铁路发展的责任和铁路建设项目投入的资金来源,争取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国债资金投入铁路项目。对铁路建设实行财政贴息贷款,免除铁路建设贷款利息。

——扩大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建立“滚动发债”机制。制定中长期发债计划,相对固定发债时间,逐步在中国债券市场上树立起“铁路建设债券”的品牌。同时,增加债券品种,发行西部铁路建设特别债券,主要投入西部铁路建设;发行长期债券、由财政贴息的铁路建设债券、地方财政担保的专项铁路建设债券

9 等。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统筹考虑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及管理的需要,巩固扩大既有渠道的融资规模。扩大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国际商业银行及外国政府贷款规模,争取较长期限、较低成本的优惠资金。扩大股权融资方式,积极吸引外资直接投资铁路建设,积极争取铁路改制企业境外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大幅度提高直接利用外资比重。

——合理使用银行贷款。充分利用铁路作为银行优质客户和大额客户的有利条件,优化贷款结构,争取优惠贷款,降低贷款利率,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6.发挥各方优势,高效和谐推进

——注重与其他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充分重视与区域、城乡发展规划的融合协调,注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客运设施“零换乘”,方便居民出行,货运设施无缝衔接,匹配协调。实现我国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建立相关单位和部门高效互动的协调机制。铁路内部各单位间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落实各自责任,发挥各方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铁路建设。同时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水利部、咨询公司及地方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帮助。

——铁道部和地方政府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政府推动。充分

10 发挥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各自优势,集中资源办大事,动员各种力量,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把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结合,加快推进铁路建设。

第五篇:中长期发展规划

龙都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11年9月

龙都幼儿园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年---2016年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工作准绳,以《纲要》精神为指南,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保教质量,实现办学设施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造就一支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具有时代先进性教育观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特点鲜明、开放的、具有活力的办园特色,争取在2014年挤身于省级示范幼儿园行列。

第一阶段:

2011年7月——2012年6月

幼儿园刚刚成立半年,各方面基础较差,而且办园规模扩大,从原来的不完全型幼儿园到小、中、大班齐全的幼儿园,同时园领导及教职员工也都是重新组合,因此,第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规范幼儿园各项工作,艰苦创业,站稳脚跟,为创建潍坊市一类幼儿园和成为常规管理先进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建立建全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建立分层管理网络,在幼儿园内建构起一套常规管理体系,并基本形成“敬业、勤奋、务实、创新”的园风。

2、正常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着重对照“一日活动常规细则”,建立起一整套适合我园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卫生习惯,严格规范教师:“六认真”,强化教师职责,使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不断改善园所环境,优化设施,各班已添置彩电、空调等物,添置一大批自制玩教具,以满足保教工作的需求,加强环境创设,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环境。建设各类活动角,使幼儿园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安全、美观。

4、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争取年底通过市教委一类幼儿园的验收以及成为潍坊卫生合格单位。 第二阶段:2012年7月——2013年6月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能够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改善办园条件,加强科研力度,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档次,努力创建潍坊市基本现代化幼儿园。

1.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园领导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竞争意识、育人意识。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使幼儿园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进一步拓宽绿地面积,加强园内内环境的建设。增建30米塑胶跑道,完善多功能室和游戏室的设施,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玩具,提高幼儿园现代化程度。

3.加大力度培训师资。首先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文化水平的提高,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增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其次,计划在有限的资金中划出一块金费,专门用于师资培训。带教师出去参观、学习、开眼界,请专家、行家来园作现场指导、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第三, 在园内分层次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鼓励教师勤于总结、思考,写出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好文章,旨在出人出文章出书。

4.以教科研为龙头,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抓好日常教研的同时,抓好课题研究工作,重点抓好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二个课题研究。通过课题实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并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争取在两年内取得实验成果。

5、创办幼儿园自己的园刊,并编写论文集,注重宣传,扩大幼儿园的知名度。

6、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创建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在年底通过市教委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潍坊市基本现代化幼儿园。 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4年6月

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奋发努力,开拓创新,办出幼儿园的特色,使其真正成为潍坊市示范幼儿园。

1.培养更多的品德优、习惯好、能合作、会交往、爱探索、会生活、会学习、健康自信、聪明活泼、诚实勇敢的好孩子。为孩子从小能受到高质量、全面的启蒙教育创造一切条件。

2.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形成办园特色,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发挥市级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A.通过探索实践,逐步建立具有本园优势和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园为本的课程结构。B.与名园、名师结对,借助他们的力量提高办园质量。C.依托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D.和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力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3.建立一支观念新、文化层次高、动手能力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全园教师的学历均达大专,本科率达30%。B.培养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一名区级教坛新秀,2名园级骨干教师。C.所有教师均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考试并拿到合格证。D.所有教师均通过普通话的等级考试。D.有论文在杂志上发表。E.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

4.建立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层级管理框架,逐步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A.树立良好园风,创既和谐又竞争的团体氛围。B.建立(激励加约束)以激励为主的层级管理框架,采用目标管理指标考核的方法,保证各项目标具体落实到人。同时也给每个职工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使他们获得事业的成就感。C.适应新情况,逐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重点抓好落实,强化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各环节。D.发挥民主管理的功效,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

5.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添置幼儿用床和体育教学设施,丰富图书阅览室。同时进一步调整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游戏环境。争取利用暑期建造好风雨操场,并封闭走廊。

6.实现扩班目标,使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达到双轨制。 第四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

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挖掘自身潜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园特色,强化内涵建设,在课程改革、创特色教育、树自身品牌上下工夫。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与每位教师签定目标任务书,年底将对照任务书进行考核,真正做到奖罚有依据,奖惩分明。分层培养青年教师A/推荐教学业务日趋成熟的区学科带头人参加市青年教师会课比赛和市教坛新秀的评比,并在区内借班上课,提高知名度,为早日成为市学科带头人奠定基础。B/对骨干教师要求其积极参与园内课题研究,完成有质量的论文一篇,在园内的教学活动中起示范带头作用。C/新教师要求其继续拜师学艺,多学习反思,不断更新观念。

2、加大教科研的研究力度,提高参与课题教师的理论水平,继续对市级课题开展深入的研究,注重资料积累,进行课题中期汇报。同时根据幼儿园发展需要,努力构建符合本园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达到体能健康、心理健康和智能健康的金三角结构。

3、适应现代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开发优质资源并合理利用,如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外校资源等,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全面的视野和空间。我园将与敬老院、博物馆、消防支队、中心小学等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签定和约,使他们成为幼儿实践活动的基地。

第五阶段:2015年7月----2016年6月

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创品牌,树特色,将幼儿园建设成为一流的优质园,努力实现省级示范园的办园目标。

1、加强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观念,实现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生命的关怀者、平等的交往者、宽容的教育者,并引领教师逐步从传统的教授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发展。

2、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文化素养(中师合格率达100%,大专合格率达90%,本科率约40%)。加强园本课程培训,继续搞好幼儿园健康特色教育,使教师不仅具有运用课程的能力,更具备选择课程和生成课程的能力,使园本课程更系统化。

3、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会课件制作并在园内开展评比活动。

4、完成《幼儿语言功能的发展》课题结题工作,有关老师完成结题报告,并将论文、活动设计汇编成册,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5、完善网站建设,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网站访问率,扩大幼儿园的影响和声誉。建立校园局域网,初步形成数字化的管理网络,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使信息传递更快、更新。

6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做好幼儿园的扩建工作,完成楼层接建,创设多功能室,并添置相应设备。

7.做好幼儿个人档案,并设计成光盘,录下幼儿三年成长的轨迹。

上一篇:自查自纠总结报告下一篇:制定寒假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