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培训讲稿

2022-06-27

第一篇:党务工作培训讲稿

学校安全工作培训讲稿

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培训讲稿

回首过去,我们步履坚实,洒下了汗水,收获了喜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我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安全工作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学校自始至终就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学校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和重点时段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督导工作,保证了学校的安全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有落实。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集会、升旗仪式、家长会、班校板报、主题班会、安全教育和培训、校园广播等形式,注意加强对我们的同学进行交通、防火、防水、防毒、防电、防盗、防传染病和防不法侵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并通过与我们的班主任、有关教师及其工作人员签订“安全公约”、“安全工作责任书”,加强节假日巡视检查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和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努力消除各种安全事故隐患,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同学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尽管学校有关领导和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通过各种形式对我们的同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安全、法制和纪律教育,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可仍有部分同学无视学校有关的安全纪律规定,做出了一些有可能伤及自身和伤及他人的违纪行为。这部分同学在安全方面确实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隐患,例如课间在楼上楼下追逐打闹;使用体育运动器械、实验器材时违章操作;违纪玩火玩水摆弄电器;放学后在校内外逗留时间过长;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后拉帮结伙通过打架来解决;节假日双休日结伙闲逛惹是生非。有些同学尤其是在交通安全和防火、防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更多,他们主要表现在:交通安全意识淡漠,安全责任心差,存有侥幸心理,缺乏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交通法规知识较少,经常有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随意横穿公路;不主动给机动车让路,乘车或上下楼道时抢上抢下、拥挤等;从以上种种不安全现象的大量存在可以看出,交通安全和防火、防水、防冲憧、防伤害安全就是我们目前在安全方面最需要注意和防范的几个重点。

下面,针对目前我们在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我校的安全和管理进行培训教育,内容主要如下:

1、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各班班主任要教育学生要友好相处为重点。学校禁止追逐打闹,欺侮同学,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我们要多作自我批评,主动并找老师妥善处理;任何人不得找外人到校滋事,加深矛盾,否则从严顶格处理;不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交往;严禁携带玩耍危险物品(如刀、枪、棍、爆炸有毒物品等);进出学校应遵守秩序,领取饭菜时应顺序排队,不争不抢;禁止攀伏楼梯栏杆;严禁在教室和楼道内追逐、跑跳、打闹;上下楼梯要靠右行,不拥挤、争抢;双休日和节假日禁止结伙闲逛,惹事生非;双休日和节假日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校园,我们的宿舍管理员要关闭宿舍,不得允许留宿;夜晚一般不单独外出活动,防止不法侵害。学会谦让和说文明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具有正确的荣辱观,就能有效地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交通事故。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要教育学生行路靠右边,禁止骑车并行,禁止互相追逐,不抢行;禁止驾驶摩托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禁止攀爬机动车辆行走。要教育学生不在铁路、公路周围玩耍、逗留,不得损坏交通设施。

3、消防安全:禁止燃放鞭炮,不得玩火,不得烧山毁林,更不得烧毁他人财物,不得损坏消防器材和照明设施,造成损失的要照价赔偿,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责任。学会正确操作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栓,学会火灾时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用湿手巾蒙上鼻孔,低身通过安全出口。

4、防水:教育学生禁止到池塘、河堰等深水危险处玩耍、洗澡、滑冰、捉鱼摸虾、捡捞田螺等,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这作为我们本期安全工作的一个重点,凡是违反此规定的,我们必须请家长到校接受教育,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直到认识深刻,写下书面保证后由其监护人签字后交学校存档。

5、防盗:公私物品都应妥善使用和保管。教室、办公室、宿舍寝室、工作间等要及时关窗锁门。学生不随意进他人教室、房间,未经允许不动用他人物品;必须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以防遗失。

6、安全用电:不乱摆弄各种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乱拉电线。电脑、饮水机等应按时关闭。远离高压电房和配电室及其危险场地。严禁损坏电线和电器(以前有学生摇晃电线)。下雨天不在大树下或高大建筑物下避雨,防止雷击,不得损坏电线、电器及通讯设施设备。

7、劳动安全:打扫卫生和参加劳动时,班主任老师要应对学生进行劳动安全教育,讲清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参加劳动。要本着安全、无毒、无害、力所能及的原则,加强劳动保护,保障安全。教育学生劳动时应小心谨慎,禁止用工具玩耍打闹。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8、集体活动:组织旅游、看电影、文体活动、集会等集体活动必须经过学校批准,严密组织,精心安排,落实好安全责任措施,任何人不得私自组织、参加。举行集体活动时,班主任老师听从学校的指挥和安排,全程随班级学生一起活动,随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9、校舍安全:后勤办公室人员要加强校舍检查力度,要对教学用房、食堂、宿舍、厕所及公共活动场所进行认真的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校舍安全。

10、食品卫生安全:学校食堂、小卖铺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食堂与集体用餐规定》,配备必须的防蝇、防尘、防鼠、消毒、保洁和冷藏设备。从业人员必须按时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从业。学校附近商店不得经营“三无”食品和危险玩具、图书资料等商品。食堂承包方要定期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他们对四季豆、马铃薯等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原料的加工技能,开展好鼠害、亚硝酸盐中毒的预防工作,按规定做好食品试尝和产品留样。学校后勤办公室人员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小卖铺的安全卫生管理,非从业人员(学生)禁止进入食堂工作间。学校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学生不得私自到校外购买食品带入校内,不得私自到校外就餐,不得购买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产品。否则后果自负。

11、课堂教学:在教室里上课时,学校师生必须按照教育局的课堂常规开展活动,任课教师即为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不从事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教师不得把学生逐出教室,不得安排学生离校找家长或出校门办私事。学生在教学楼走廊、楼梯和楼下等处活动时,在附近候课和经过的老师即为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责任人,要教育、监管学生不追逐、打闹、跑跳,不做危险的动作。

12、体育、课外活动:加强体育、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课前要加强运动和活动器材的安全检查,布置和检查好场地器材,制定好安全防范措施。要严格课堂组织纪律,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和卫生教育,衣服内不准装刀、笔、钥匙等防碍安全的杂物,防止运动创伤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对女生、患心脏病等先天疾病的学生予以适当的照顾和格外关怀,对此学校要求各班要专设一名女学生干部,及时了解有关情况并及时通报给体育老师。

13、实验课及信息技术课:组织学生上课前,应该做好实验室和电脑室的安全排查,由教师亲自组织学生队列整齐,按照一路纵队带进带出并保持秩序和安静。要加强实验器材的和实验过程的管理,教育学生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要注意加强实验过程中水、火、电、气、仪器、设备、工具等的监管,尤其是危险实验药品的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实验结束后,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实验教师要对各种仪器设备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14、值班及门卫管理:学校值班人员要明确职责,坚守岗位,做到昼夜值班;要按时开关好大门,巡逻和维护好校内秩序,保护好学校资产;要做好早、中、晚学生出入校的监管工作;非本校人员和车辆未经允许禁止进入校园。参加节假日值班的教职工要按时上岗,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好校园正常的安全秩序和卫生环境。参加值周班级的学生应按时上岗,认真负责,协助值班领导和教师维护好校园正常的安全纪律秩序。

15、安全教育和培训:学校要求全校师生必须按时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不断学习安全知识,增加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努力消除身边存在的各种安全事故隐患,不断增强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

16、寄宿学生安全管理。班主任要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寄宿学生的教育,强调学校的管理,排除寄宿学生寝室的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生生活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寝室整洁和学生按学校规定作息时间就寝。寄宿学生要严格遵守住宿生日常行为规范,不得在寝室打闹,影响他人休息和损坏学校公物。

17、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特别是对上放学、早操、课堂、集体活动、住校学生的起床、内务整理、就餐、清洁卫生等进行强化教育。作为一名学生要按时上学,放学回家,不得在路途中逗留和玩耍;不得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或顶撞老师等;不要跟陌生人讲话、接触,更不要吃陌生人送给你的食物;不要离家出走,与大人赌气出门在外,让大人操心,也避免遇上坏人;教育学生在面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应采取什么措施躲避;在传染性疾病爆发时应如何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控;在校外不能随便把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联系方式等给陌生人或者培训机构,以免给骗子以可乘之机。

18、责任追究:在安全工作中,学校要求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事,对违反规定的要依照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条例严肃处理,记录存档。全体教职工要依法照章办事。由于责任心不强或擅离职守等失职行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学校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扣除考核分、取消评优选先和职称评聘晋级资格、赔偿经济损失、落聘、行政处分等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9、事故报告学校。师生发现不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老师或学校领导,及时排除隐患或正确处理。有效制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减少损失,对于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做出重要贡献的师生要给予表彰和奖励。为抓好班级安全工作,学校要求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发生安全事故,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报告学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造成的后果要口头或书面报告。对隐瞒情况不报者,一经查出要严肃处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0、事故的处理事故相关责任人将严格按照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学校预案、方案进行处理,由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在具体的负责人的组织下进行调解处理,必须形成书面记录,交学校分管领导审查保存。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安全无小事,事事关系着千家万户,关系着学校教育的整体形象,必须做到“警钟长鸣”。努力坚持“教育在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全力投身于学校安全工作之中,为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总之,在学校所有工作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视。各位老师,同学们,生命是珍贵的,生活是美好的,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去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共建我们和谐美好的校园吧!

第二篇: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培训讲稿

庆城县委组织部

(2011年7月12日)

今年是县乡集中换届之年。按照省市安排,将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换届,我县乡镇党委换届在赤城乡、土桥乡6月份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将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进行。为了切实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下面,结合省市有关换届工作要求,围绕《庆城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精神,我主要讲两个问题与大家探讨。

第一个问题,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总体要求

这次乡镇党委换届,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选好配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为重点,突出“形成一个好报告、选出一个好班子”两件大事,体现“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举措,着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明确一个重点,就是以谋划和推动乡镇科学发展、选好配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为重点。乡镇党委换届的核心是选干部、配班子。这次乡镇党委换届,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进行的。搞好换届,就能为全县实现“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

- 1

一、二类乡镇原则上要有1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党委委员。乡镇党委委员选举的差额比例不得低于20%。再次要形成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要改善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和工作经历结构,重视领导班子成员性格、气质、阅历、特长互补,实现优化组合,增强整体功能。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应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合理比例。每个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应配备1名30岁以下的干部和1名女干部。新提名为乡党委委员会的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在50岁左右,应注重实绩、突出民意,因乡而定,不搞“一刀切”。

3、认真落实三项关键举措(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一是要把发扬民主贯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全过程。换届是发扬民主的重要契机。换届时,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首先在人事安排上体现民主。认真落实对现任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进行民主测评、对新一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民主推荐(采取会议推荐和公开推荐两种方式)提名、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考察等制度规定,切实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其次在党代表推选、党代会或党员大会召开中发扬民主。比如,提倡采用“两推一选”的办法推选党员代表;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按姓名笔画排序;适当提高党委委员候选人差额比例;改进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方式,增加回答提问等环节,都是发扬民主的有效形式。同时,这次换届,我们要求各乡镇统一制作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情况简介册,本册第一页要印制严肃换届纪律相关内容,第二页印制党代会或党员大会基本情况,第三页印制候选人情况简介,会前要发放到每一名代表手中,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再次在换届实践中学习民主。从前几年基层党组织换届的实际情况

- 3

务员身份不再保留。三是要把严肃纪律、保证风清气正贯穿乡镇党委换届全过程。换届风气好坏,直接关系换届的成败,关系选人用人公信度。我们要把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硬仗来打,确保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中央在这次换届中明确提出“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县委对严肃换届纪律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乡镇要坚决贯彻执行,首先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掌握权力多、影响力大,带头执行纪律和制度规定就是风清气正的最大保障。其次要加强教育监督。从试点经验做法看,主要是“三个全面推行”,即全面推行发放《严肃换届纪律提醒卡》,全面推行换届纪律承诺制,全面推行换届纪律监督制度,做到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教育在先。再次要加大查处力度。对于违反换届纪律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和姑息。

第二个问题,乡镇党委换届的主要步骤

中组部制定下发了《乡镇党委换届程序》,并编印了《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手册》、《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南》。这一个文件三本书,都对乡镇党委换届的程序和步骤作了规定。县委组织部也制定了一系列换届文件和流程图。各乡镇要结合实际,严格执行换届工作程序,确保该走的程序一个不少,该安排的工作步骤一个不缺,以程序的规范保证换届的成功。

根据这次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新要求和以往的成功做法,我们总结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一般由以下9个大的步骤,20多个环节组成。

第一步 安排部署

1、县委下发《庆城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

- 5

会(党员大会)的请示。所呈报的请示,应当明确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召开会议的形式、时间和大会议程;二是代表名额、差额比例,代表构成的指导性比例;三是乡镇党委委员名额、差额比例,书记、副书记名额;四是选举办法等。

8、县委批复后,乡镇党委下发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的通知。

第三步 推选代表

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的,要推选党员代表。

9、下发代表选举工作通知。通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构成的指导性比例、分配原则、选举单位代表名额、代表候选人提名、确定、代表选举产生的办法、提出代表产生的时间和每个程序中应呈报的材料等要求。

10、划分选举单位。一般以乡镇党委下一级党组织划分,规模比较大、数量比较多的流动党员党支部也要按组织隶属关系划分为代表选举单位。

11、分配代表名额。按照党员代表选举的有关要求和程序规定,认真做好党代表的推选工作。代表名额一般为100名,最多不超过300名(具体名额前面第4条已明确)。代表在熟悉农村基层情况,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党员群众能力,能够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中产生。要改善代表结构,注意推荐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人才和专业协会负责人,基层一线代表(指除乡机关干部以外的代表)比例不得低于60%。

12、加强宣传动员。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有关政策要求,调动党员参与党内选举的积极性,引导党员做好代表推选工作。做好代表选举的准备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发现

- 7

的任务、提名确定候选人的办法、选举的方式、程序、选举的有效性和有效票的规定、确定当选人的原则,候选人、当选人名单排列顺序的规定、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监票人、计票人的产生办法、选举的纪律等。中组部《通知》提出,提倡乡镇不通过预选,一次性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制定选举办法必须符合《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内容要具体、明确、全面,对选举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明确的处理办法,程序步骤要清楚,便于操作,文字准确,简明易懂,不用可能产生歧义的字句。

第六步 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人选的确定

17、对现任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进行考核。通过干部大会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

一、经组织考察确属不宜继续担任原职务的,不再提名。

18、对新一届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进行民主推荐提名。一般采取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会议推荐,即召开乡镇干部大会进行全额定向推荐,参加会议人员范围是乡党政班子成员、其他科级干部及一般干部,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辖区内市、县“两代表一委员”,全额定向推荐中推荐票未过半数的现班子成员不再提名。换届时,新提名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人选的,原则上要干满一届。第二种是公开推荐,即先组织党员、群众推荐,然后由考察组综合后按一定差额比例提出初步人选,再进行会议测评,参加测评会议人员范围与上面相同。

19、确定考察人选。县委组织部汇总推荐、测评情况,报县委研究确定考察人选。

20、组织考察。县委组织部汇总推荐、测评情况,报县委研

- 9

般可印发书面材料;(5)宣布休会。代表会议选举的任务主要是选举乡镇党委委员和出席上一级党代会的代表。选举大会由大会主席团主持,一般程序是:(1)清点到会人数。大会执行主席向大会报告应参加大会的代表人数和实际参加大会的代表人数。在确认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符合规定人数后,即可进行选举。《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2)通过大会选举办法。(3)通过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宣布大会计票人名单。(4)宣布下届党的委员会委员名额和候选人名单。(5)监票人当场检查票箱,计票人分发选票。大会执行主席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也可由大会工作人员宣读)。(6)选举人填写选票,并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投票。(7)监票人、计票人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8)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计票。(9)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由总监票人向主席团和大会报告,并由大会执行主席向大会宣布当选人名单。

乡镇召开党代表大会选举出席县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按照县委下达的指标,经党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讨论通过,并以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形式,提交代表大会各代表团(组)进行酝酿讨论。大会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代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即可选举产生代表。

党代表大会闭幕式的程序主要有:(1)报告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到会代表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可以举行会议。(2)宣布大会议程。(3)逐项表决有关决议。(4)担任党委主要领导职务的主席团委员致闭幕辞。(5)宣布大会闭幕,奏国际歌。

23、

(二)召开乡镇党员大会。乡镇党员大会的组织领导由

- 11

人名单。(5)监票人当场检查票箱,计票人分发选票。大会主持人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也可由大会工作人员宣读)。(6)选举人填写选票,并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投票。(7)监票人、计票人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8)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计票。(9)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由总监票人向大会报告,并由大会主持人向大会宣布当选人名单。

乡镇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出席县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按照县委下达的指标,以代表候选人建议名单形式,提交乡镇所辖党组织进行酝酿讨论。乡镇党委根据多数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确定代表候选人名单。代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即可选举产生代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做好选举出席县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工作,乡镇党委在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前,要与县委组织部加强沟通,县委组织部要及早向乡镇分配作为县委提名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代表候选人名单。一般情况下,可以分配到有关选举单位选举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是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人大常委会党员正副主任、政协党员正副主席、法院党员院长、检察院党员检察长。

第八步 召开党委第一次全体会议

24、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党的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选举,是党的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召开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由大会主席团委托一名新当选的党的委员会委员主持;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委托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选举结束后,通过有关决议和新当选的书记讲话时,会议由新当选的党的委员会书记或副书记主持。会议的程序一般是:(1)清点实到会委员人数。

- 13

26、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结束后,要重点围绕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以及换届风气、人选公信度等方面,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范围内,由市委组织部对全县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乡镇党委换届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程序性都很强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半点差错。在座的各位,既有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领导者和具体指导者,也有乡镇换届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参与者,大家一定要按照吴德刚部长“学习、学习、再学习,调研、调研、再调研,落实、落实、再落实,统筹、统筹、再统筹”的要求,切实在学习、调研、落实、统筹上狠下功夫,吃透换届政策,掌握换届程序,提高操作水平,力争当好乡镇党委换届的“业务通”、换届程序操作的“明白人”,做到烂熟于心,熟练操作,确保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圆满完成。

- 15 -

第三篇:信访工作培训讲稿范文

信访工作相关业务知识辅导提纲

开场白:下面跟大家一起重温一下信访业务基本的、常识性的内容,主要涉及接访业务的各个重点环节,重点是信访答复意见的格式、结案报告的规范结构等相关文书的起草、报送、归档等等。

一、各类文书的起草

(一)规范的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

1、认识的问题。对于信访答复意见有的单

位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协调、轻程序的问题。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只所以重要,是基于它的三方面用途:第一,它是作为信访事项涉及的行政机关对于该事项的调查核实、问题定性、所做的工作、所持的态度和最终的处理意见的一种正式的、书面的意见。第二,是上级信访部门认定案件结案、结服主要的依据。省市信访局要求在省信访局登记的所有访,必须在两个月内出具《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并按要求完成网上办理工作。第三,它是归档的首要材料,作为查找该事项办理情况依据。

我们部分同志有个错误认识,信访事项结服了,或让上访人写个保证书、协议书就结束了。其实结服的案件更应该出具答复意见书,也更容易让上访人接受签字同意。如果没有签字同意的答复意见,上访人反弹后就很麻烦了。

2、答复意见书的规范格式。省信访局于08年下半年正式出台了三级信访程序所有的文本规范格式,格式更加规范,程序更加严谨,与我们工作有关的主要是答复意见书,

格式:A4版式,正文3号仿宋体,最好是反正面打印。

被申请人为被上访对象,通俗说就是上访人状告的人或单位,比如邻居、村委会、镇政府、企业等。

信访人反映的主要问题:不要简单的写成“养老保险问题”、“房产证问题”,要较为详细的写清事实、请求、理由等,如果是上级信访部门登记交办的,要按交办的事项填写,有几项诉求答复几个诉求。

经调查核实:要写清信访事项的来龙去脉的所有相关情况,比如基本情况、如何发生的、前期如何处理的、整个认证过程等等。叙述要尽量详细清晰,不能过于简单,有的单位答复意见只有半页纸,当然缺乏说服力。

本机关认为:主要是处理机关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事实是否清楚,诉求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等内容进行表态,是否予以支持。

办理结果答复如下:是基于上访人反映的问题和调查核实的情况等逐项进行答复,有几项诉求答复几项,也可以向上访人提建议或变通解决的意见。不能答非所问或者三项诉求只答复了两项。

印章:要加盖行政机关公章,不能盖如党政办、信访办的章,都不是行政机关公章。

答复意见一般一式三份,上访人领取答复意见时要让他们签名后领取,集体访的要尽量让多位代表都签字,并写明对答复意见态度是否同意,及领取日期(送达日期)。

说到上访人签字的问题,我随便讲一下市局考核的“四率”问题,从去年开始,市局开始通报“录入率、重访率、办结率”(分别讲一下什么意思),(强调一下国家局、省、市登记访网上办理的要求,区局一般通过交办函方式将登记的事项交办各单位),今年又新加了一个“满意率”,(目前我区办理的满意率情况)即上访人对答复意见的办理结果是否满意(这是一个很难操作的问题,因为越级上访都是一些不容易结服的案件)。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技巧性的问题,就是如果上访人对办理情况不太满意,不要笼统让上访人填写“不满意”,要引导其肯定里面满意的一方面,这样在上报的时候就可以做成“基本满意”,

在此强调一点,省市信访部门新的要求,凡是省市交办的信访积案、重点信访事项,办理和上报有更严格的要求,即答复意见要上报五份,区局一份存档,省市各要两份。同时,在答复意见书下方,除了信访人签字及意见外,还要有负责人签字、承办人签字、送达人签字等,这是一项新的要求,对于市里交办的15件案子和11件信访积案及其他重点交办的案件,必须按这个要求办理。

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

这一部分谁还有不清楚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再一并解释。

(二)结案报告的一般格式和结构

1、结案报告。信访案件结案报告是信访案件的承办单位汇报处理结果的综合材料。来区和到市集体访、赴省和进京的所有访,办结的都应该形成结案报告。特别是被国家局和省、市信访部门登记的访,结案后必须报送结案报告,因为这些访都被纳入了考核范围,结案报告是必须的卷宗材料,结案报告要一案一报。格式:

《关于对XX村XX反映XXX问题的结案报告》

主送机关:交办单位,如区联席会、区信访局

(1)开头部分应把交办单位名称、交办时间、交办函号、信访人反映的主要问题和要求写清楚,以便于交办单位查找,对照审核。(如**交办的关于**问题的函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如成立工作班子、开会研究、由某位领导包案等,目前该信访事项已结案,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2)第

一部分是:信访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诉求。要写清楚信访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住址、身份、甚至主要社会关系等。诉求逐项写清晰,不要笼统写成拆迁问题、土地问题。

(3)第二部分是:调查情况及处理意见。调查情况要写清调查的简要经过,突出主要事实情节,如信访人反映的主要问题、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用以说明事实的主要证据等,事

情如何发展的,前期解决的方案和结论。要分清层次和段落,叙述的事实准确清晰。对经调查失实的问题也要用证据加以说明。

处理意见,是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界定问题的性质,上访人的诉求是否合理,是否予以支持,并根据其诉求逐项做出结论。

(4)第三部分是:包案情况及工作落实情况、稳控落实情况。主要写清包案领导是谁、工作班子的组成、承办人是谁等,涉及信访事项落实的,要把目前的落实情况写清,信访人满意度,情绪如何,稳控措施的安排等。

存在的问题:现在有的单位存在的问题是报告过于简单,事实叙述不清,有的对反映的问题没有正面回答,有的结论没有针对性,等于对信访诉求没有回答。结案报告后面应该附相关证据材料,如相关文件、协议书、承诺书等。

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

这一部分谁还有不清楚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再统一一下认识。

二、信访材料的整理上报

完善档案管理是做好信访工作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内容。一类是日常工作档案,如来访事项登记表、信访材料、上级转送件等等,二是对于来区和到市集体访、赴省和进京的所有访的档案要一案一卷,最基本的要求是被市以上信访部门登记纳入考核的信访事项必须要有卷宗,以备检查和考核之用。

归档立卷的基本材料:信访事项受理告知(集体访必须要按程序出具受理告知,首次越级的个体访和有越级倾向的也要受理告知)、(交办函或转送件)、信访事项答复意见书、回访单(上访人签字同意)、结案报告等,有其他基本材料的如相关文件、协议写、承诺书、付款凭证等一并归档。市以上交办的案件必须要有这些材料,而且要按一式五份上报。如果是区里交办的来区上访和自行排查的信访事项,办结的要随时上报材料,办结报告是必须要有的,信访答复意见书尽可能要有,特殊情况如办理意见也不太满意也不再上访的,没有答复意见要向区局说明情况。其他的如承诺书、保证书和一些凭证也一并上访。

关于材料报送的问题谁还有不清楚的,提出来我们一并解释。

(换页)

三、信访事项终结备案工作

信访事项终结备案工作是中央联席办自去年下半年推开的一项工作,开始只接收中央联席办确定的信访积案,现在已放开面向所有信访诉求没有道理或不能解决,责任单位穷尽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办法也不能使上访人结服的信访案件。这项工作开展不久,有些内容和要求还不规范。这些案件如果被中央联席办确定备案入库,各级信访部门将实行“三不”,即不登记、不通报、不交办。当然对于非访还要是按规定接人劝返。同时在重要敏感时期,比如今年的十八大,上级明确要求人员要稳控在当地,不允许越级上访。

备案终结的相关程序和文件材料不要求大家掌握,只是做一个了解,现在区里正准备上报一批事项,需要大家掌握一些基本内容,配合好材料上报工作。

备案终结的案件有两类:一是走完三级信访程序的,已有答复、复查、复核意见,只需要区联席会议的终结备案报告和申请认定终结备案表,这个备案表很繁琐,要求也很严格,需要三级意见的单位公章,责任单位、区政府、市政府盖章和镇长、分管区长、分管市长的层层签批。二是上访人不同意答复意见,既不申请复查又到处上访的,由区政府主动对答复意见进行复查审查、市政府对区级意见进行复核审查。当然还需要一些程序,如区政府出复查审查意见前要举行公开听证会,市政府出审核意见前要召开审核论证会。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培训讲稿

一、目前干部人事档案案卷存在的问题和开展审核工作的必要性

近年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组织工作的中心任务,取得了明显成绩,较好地发挥了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干部人事工作,人才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展服务的作用。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视不够,管理理念滞后,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大,干部人事档案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基本情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工作的需要。

目前档案案卷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涂改造假等问题时有发生;

2、缺少档案材料(如:干部履历表、学历学位材料、奖惩材料、考察材料、审计材料);

3、档案材料内容不规范,不符合归档规定(如: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不全,信息不完整);

4、档案材料的手续不齐全(如:考察材料无落款,干部任免审批表无章)。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干部人事工作,特别是即将开始的地方各级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和《公务员法》的实施。通过审核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档案内容建设,已成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当务之急。赵洪祝同志在第四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会上指出:“要借鉴中管干部档案审核和省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的经验,继续抓好领导干部档案审核工作。各省区市要在完成省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市管干部和县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也要抓紧开展干部档案审核工作,把领导干部档案和公务员档案审核好,为下一步各给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和《公务员法》的实施,做好干部档案服务工作。

为落实好第四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会议精神,2006年3月,中组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组厅字[2006]5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各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部分高等院校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

二、审核工作的原则

这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原则是:

一是服从干部人事工作需要的原则。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必须围绕干部人事工作来开展,适应干部人事工作的发展变化,满足干部人事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档案中,那些反映干部基本面貌和能力素质、成长经历、职务变动等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材料,作为考察、识别、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直接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服务,是干部人事档案的核心。这些材料必须齐全、完整、真实、规范,绝不允许档案中存在涂改造假、错装材料的现象。

二是注重审核档案内容的原则。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建设,是干部人事工作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价值亿在。做好档案审核工作,对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利用服务水平,切实发挥档案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作用,体现组织部门坚持公道正派选好人用好人具有重要意义。齐全、完整、真实、规范的档案材料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的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专业技能、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情况。这次审核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档案内容建设上,对档案中缺少的主要材料必须补充完善,特别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审核、鉴别,保证档案内容的真实性。

三是严格要求与立足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首先要严格掌握标准,同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主要材料、近期形成的材料必须严格要求,缺少的必须补齐,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整的要重新填写、补办手续;对那些虽然缺失但因年代久远、机构变化等原因无从查找的材料,或者重新填写亦无意义的材料,则可说明情况,吸取教训,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避免今后类似问题的发生。

三、审核工作的检查验收

这次审核要切实解决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不走过场,收到实效。在各单位做好自查工作的基础上,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中管干部信息档案处将承担这次审核工作检查验收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届时,将从有关单位抽调熟悉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全部检查验收工作结束后,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将向各地各部门通报检查验收结果。

1.检查验收的范围

副省级城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干部权限管理的市管干部档案和兵团管理的干部档案;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机关直接管理的在职干部档案;

企业和高校:中层以上干部档案 2.检查验收的步骤 各单位做好自查工作;

各单位向中央组织部报送自查报告,并提出验收申请; 由中央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具体组织检查验收工作; 各单位根据检查组的意见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报送中央组织部;

中央组织部根据检查验收的结果和整改情况,作出评价,书面通报各地各部门。

3.检查验收的方法

(1)检查验收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档案。为使抽查的档案具有代表性,使抽查情况能够反映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整体水平,从检查验收范围内档案总数1.5%左右的比例抽取档案(按比例计少于10卷的,按10卷抽取档案),其中正职干部的档案要占三分之二左右。检查任副处级以上职务后受过处分的材料是否齐全,将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受过处分的干部名册,对所抽档案中的处分材料进行核对;检查审计材料是否齐全,将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已进行过审计的干部名册,对所抽查档案中的审计材料进行核对。 (2)实行“单项否决”与全面评分相结合的方法,确认审核工作是否合格。对以下三种严重影响档案内容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问题将从严掌握,实行“单项否决”即在抽查的档案中,发现任何一卷档案存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视为档案审核工作不合格:第一,涂改造假的;第二,装错材料的;第三,档案中缺少1997年以后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的。

(3)如确认存在“单项否决”的情况,即定为检查验收不合格。在没有“单项否决”情况的前提下,以平均分作为验收结果。

4.检查验收结果及评价

抽查档案平均得分90分以上即通过检查验收,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合格单位;低于90分的,未通过检查验收,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合格单位。

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前期试点工作,平均在90分以上档案基本材料比较齐全,手续比较规范,基本上不影响档案的利用,90分的分数线是档案合格的基本线。从我们已经检查验收的情况看,绝大数单位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平均90分以下的管档单位,在档案管理上和档案案卷本身一般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会影响档案的正常使用。

四、审核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和我部对审核工作的要求,这次审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档案内容是否真实;二是材料是否齐全;三是材料填写是否规范、手续是否完备;四是档案整理是否符合要求。

要着重审核档案中是否存在“单项否决”所列的问题,即涂改造假的;装错材料的;档案中缺少1997年以后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

“涂改造假”一是指用不正当的方式涂改档案内容,二是指将虚假材料装入个人档案。如伪造的学历学位材料、奖励材料,虚假的更改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等。对档案材料进行涂改造假,特别是对“三龄一历”等重要材料进行涂改造假,会使干部人事部门从档案中获取不真实的信息,对干部人事工作产生误导,很可能造成重大失误。档案管理部门对严重违背公道正派工作原则的涂改造假行为,必须严肃对待,有责任有义务发现并坚决纠正。需要说明的是,档案涂改造假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档案中一些材料在填写过程中出现笔误修改的现象不能算做此类行为。

“装错材料”是指档案中错装入其他人的档案材料(即在档案归档过程中张冠李戴)。档案中错装入其他人的材料,错装的材料不仅不能起到依据作用,而且有可能会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错误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人的档案中还可能会因为此卷档案材料错装而缺少相应的材料,这些都会对干部人事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和负面影响。材料错装无论发生在档案转递到本单位之前或是之后,都说明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和档案材料审核把关不严,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疏漏,是不可能原谅的错误,所以要一票否决。

“缺少1997年以后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是指干部1997年以后发生的副处级以上职务变动,档案中缺少相应的任免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是干部任职免职的主要凭证,1997年以来的《干部任免审批表》是组织上了解和掌握干部近期的职务变动情况和任职状况的重要依据材料,是档案材料中的“核心部分”,这部分材料所体现的内容是组织认可的系统的、权威的干部任免信息。1997年以来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如果缺失,组织上就不能准确、全面了解干部近期的任职状况,干部本人的职务变动也缺少依据凭证。因此,相对于其他任免材料,这部分材料更为关键,对干部人事工作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

除了审核以上三种“单项否决”情况,这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重点从二十个项目(在《干部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评分表》中已列明)核查档案是否符合要求,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为便于具体操作,我们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评分表》(100分制,以下简称《检查验收评分表》),下面结合《检查验收评分表》,对审核的20个重点项目作出具体说明:

1.198

8、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

这一项占有8分的分值,其中缺少1988年版《干部履历表》扣3分,缺少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扣5分。

作为能够全面反映干部履历情况的重要履历材料,1988年、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是档案中的必有材料。通过两个版本的比较,可以看出干部本人的成长经历。1980年第二次全国干部档案工作会议后,干部档案工作逐渐规范,这两个版本的《干部履历表》都统一布臵填写过,都应该存入本人档案。对缺少此类材料的要按以下方法处理: (1) 当时在填写范围之内的,要尽量查找、收集; (2) 1988年版《干部履历表》确实找不到的,不必补充填写,但要扣去相应分数;

(3) 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确实找不到的,需要补充填写;若个别单位当时没有统一组织填写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的,鉴于即将下发新版的《干部履历表》,可不再统一组织补充填写,但要扣去相应分数。 2.《干部履历表》所填信息应真实、准确、规范、完整,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必须有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印章

这一项占有2分的分值,其中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每一项扣1分,如果干部受过处分未如实填写,扣2分。

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是中央最近一次统一布臵填写的履历材料,为了确保履历表中记载的内容真实准确,发挥其体现干部基本情况和各种经历的重要依据作用,要求所填写的涉及干部“三龄一历”情况、奖惩情况、培训情况、学历学位情况、职务变动情况等要与档案中相关材料的记载保持一致。在审核工作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 审核填表人是否按照中央组织部下发的《干部履历表》填表说明(组通字[1999]号)逐项填写; (2) 审核本人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盖章等项目是否有遗漏;

(3) 对填写不规范的地方,应按要求进行补充完善。如审核人签字和审核单位盖章两项未履行相关手续的,由填表人当前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干部履历表》审核后,本人签字,组织盖章。

3.大专以上学历学位材料齐全

这一项占有10分的分值,相关材料每缺一份扣1分,扣完为止。

完整、真实的学历学位材料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特长,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这方面问题的反响也比较强烈。2003年,各地各部门已按照中央要求普遍开展了学历学位的检查清理工作,一定要巩固这个成果,确保有关材料收集齐全。

此类材料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学位材料是这次审核工作的重点。这次档案审核,按照学历学位高低和类别的不同,对相关的学历学位材料有不同的要求:

“文革”以前入学的,档案中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文革”期间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恢复高考制度后入学的,大学本(专)科学历须有高校学生登记表、高校学生学习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硕士研究生学历须有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硕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硕士学位决定,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应有专家推荐表。

博士研究生学历须有专家推荐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博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博士学位决定。

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须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和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材料,其中授予硕士学位的还须有国家统考科目成绩合格证书(通知单)复印件。

党校学历须学员登记表、学员成绩表和学员毕业鉴定表。

在国(境)外取得学历学位的,要经过国家学历学位认证机构认证,档案中须有国家学历学位认证机构出具的相关认证材料。

其他学历,如“五大生”等,须有教育部规定的相关材料。

在《检查验收评分表》中,这一栏占有10分的分值,上述材料每缺一份扣1分。

学历学位的审核工作主要是按照《关于重申保证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学历文凭、学位证书管理的通知》(教学[2001]6号),《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厅字[2002]4号),《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学[1933]12号),《关于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毕业生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83]7号),《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实行统一制作和管理的通知>》(教学[1995]2号)等文件规定进行。

学历学位的审核工作情况比较复杂,下面我就大家在以往审核工作中遇到的几个较多的问题重点再作一下说明:

(1) 缺少材料问题。一般来说,正常渠道获得的学历学位材料都应该有上述材料。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种报考登记表和学生登记表缺少的比较多,研究生阶段的学历材料和硕士、博士学位材料收集不全的情况比较多,往往是只收集了部分材料,而没有将这一学历学位的材料按上述要求收集齐全。从前期进行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情况来看,所有材料同时都缺少的情况比较少,多数情况是缺少某一学历学位的个别材料。对此类问题处理的方法是:所在单位和干部本人要尽量查找、收集齐全。特别是对各类毕业生登记表,一定要尽量查找,实在找不到原件的,可到学校找复印件,并注明出处。所有材料都查找不到的,方可用学历学位证书的复印件代替,并经发证学校和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盖章。

(2) 材料分类问题。学历学位材料中,如果其中有一份材料能够体现其他多份材料的内容,则不视为缺少其他材料,也不扣分。如毕业生登记表中包含学生成绩表,如果档案中没有单独的学生成绩表,则不视为缺少成绩表,不扣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反映学历学位内容的档案材料都放在第四类,如有些学生登记表就是作为履历材料放在第一类,还有些含有学习成绩内容的毕业生鉴定表作为考察鉴定类材料放在第三类。

(3) 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问题。在学历学位的填写中区分全日制教育和在职教育,是中央组织部2002年在关于印发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的通知中提出来的。目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这样理解和把握的:全日制教育学历学位是指参加全国统考并取得学籍的学生所取得的学历学位,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的学历学位均为在职教育学历学位,二者不能以脱产和不脱产学习来简单区分。换句话说,脱产学习所取得的不一定是全日制教育学历学位,主要看是否满足上述两个条件。还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统考”和“联考”的区分问题。“统考”是指每年年初招收全日制学生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既拿学历证书,又拿学位证书(普通硕士),为全日制教育学历学位;“联考”是指每年10月份招收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大多数只拿学位证书(专业硕士),没有学历证书(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等除外),为在职教育学位。 (4) 党校学习学历问题。党校学习学历分为两类,一类为国民教育学历,是指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党校就读的学生所取得的学历,填入“全日制教育”栏;另一类是党校学历,均填入“在职教育”栏。按照有关规定,各级党校学历在具体填写时,以写实的办法填写。如在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学历前加“中央党校”或“省(区、市)委党党校”。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各级党校培训、进修一年半以下的,不作为学历填写。

(5) 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历问题。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函大、夜大、职大、业大、管理干部学院等)或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取得的学历,均予以承认,但在填写学历时应具体写明,如“电大本(专)科毕业”、“自学高考大专毕业”等。对此类学历认定。需把握四点:一是招生学校经教育部备案审定;二是参加全国成人高考,经省级招办审批录取;三是学生入学取得学籍;四是学完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

(6)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历问题。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的一种非学历教育教学形式,对课程学习合格者,只能颁发结业证书,不能冠以“硕士学位”、“毕业”等名称。

(7) 干部专修科学历问题。我部《关于干部专修科毕业学员学历问题的答复》(组厅函字[2003]32号)中指出:干部专修科学制二至三年,属专科层次学历全日制教育。此类学历可以认定为大专学历,填入“全日制教育”栏。

(8) “大普”毕业生学历问题。对于1970年—1976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学制当时规定“普通班暂为2至3年”,学习期滿毕业时已由学校颁发了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为大学普通班。因此,“大普”毕业生在填写学历时,应填“大学普通班”。这里提请注意的是,有一部分1977年初入学的也在1970年—1976年这一阶段里。

(9) 军队院校取得的学历学位问题。可按照国家教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实行统一制作和管理的通知》(教学[1995]2号)等文件精神认定。

(10) 学历学位证书认定问题。目前,不同时期不同学校的学历学位证书五花八门,其认定工作对用人单位确有难处,我们仅提供几种方法供参考:一是查学校名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写的《高等教育学历问题咨询手册》分历史阶段分别列举了国内所有高校的名录,可进行初步查核;二是查证书式样。普通高等教育自1994年到2000年,成人高等教育自1993年到2000年使用的学历证书均为教育部统一印制,可照此查对;三是网上查询。从2001年开始,各类高等教育各层次学历证书均须电子注册,可上网查询。四是直接向发证学校查证。此外,对国外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的认定,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评估认证。

4.1997年以来参加三个月以上的在职培训的相关材料 本项占有2分的分值,每缺一份材料扣0.5分,扣完为止。 《干部任用条例》将干部参加党校培训等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条件,作了明确要求,因此,档案中应该有能够体现干部参加各种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培训情况的材料。1977年以来参加三个月(含三个月)以上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培训相关材料是审核重点。这些材料可结合1988年、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和《干部任免审批表》所填写的情况进行审核。对缺少的材料要认真查找 、补充。

5.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相关材料

本项占有8分的分值,其中正高级职称以及两院院士材料分值为4分,副高级职称材料的分值为3分,中、初级职称材料的分值均为1分,在检查验收中,缺少应有材料,要相应扣分。

目前,干部队伍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越来越多,作为体现专业特长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材料是体现干部本人专业技术职务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干部履历表》和其他材料中如果有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记载,档案中就应有相应材料。 在这次审核工作中要求对干部所有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材料都收集齐全。需要说明的是,两院院士的审批材料,包括登记表和通知,尽量存原件,凡复印件必须由中科院、工程院盖章。

6.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材料

本项占有2分的分值。检查验收中,每缺一份扣1分,扣完为止。

7.更改出生日期的个人申请、调查报告、证明材料和上级批复

更改出生日期要求档案中必须具有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报告、证明材料(原始户口底帐、登记卡片、出生证等)、按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复。

本项占有6分的分值,缺少上级批复的扣4分,其他材料每缺一份扣1分,扣完为止。需要说明提,《干部履历表》、《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在填写时,出生日期有差异没有批复材料的,扣相应材料的分数。

从我们已经办理更改出生日期的事项分析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虚实岁换算误差造成出生年份不一致。这种情况是由于早期个别干部的年龄以虚岁记年造成的,多发生在建国前出生的干部的年龄记载中。二是阴阳历换算误差造成出生月份或出生年份不一致。同第一种情况类似,也是由于对出生日期的记载习惯不一致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的干部中都存在。三是出生日期填写中的笔误。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在办理干部任免、调动过程中对有关材料的填写不正确造成的。四是个人早期为满足入学、参军或参加工作所必须的年龄条件而有意将出生日期提前或拖后填写。

更改出生日期主要是按照《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公安部关于办理干部退(离)休手续时认定出生日期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0]24号)等规定办理。在本次审核工作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1) 凡没有组织批复的视为擅自更改,缺少调查报告和原始依据证明材料的,要予以补齐,否则不予承认;

(2) 档案中出生日期前后记载不一致的,原则上以档案材料中本人最先填写的出生日期为依据进行审核确认;

(3) 早期的档案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明确注明是按农历(阴历、古历)填写的,在以后的又换算成公历(阳历)填写的,也应有相应的认定或批复材料。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个人填写的出生日期前后不一致,但组织上认定上掌握的出生日期前后一致,没有变动,不视为更改出生日期。

干部的出生日期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情况,如果改来改去,既不严肃,也在广大干部群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鉴于前一时期一些因年代久远、难查难定的更改出生日期问题大多已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目前我部正在起草一个文件,规定以后一般不再办理更改出生日期事项。

8.更改参加工作时间的上级批复或确认其参加工作时间的文件材料

本项占有4分的分值,缺少上级批复或确认其参加工作时间的文件材料扣4分。

确定干部参加工作时间主要是按《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规定》(中组发[1982]11号),《国家教委、人事部、劳动部关于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教高[1990]001号),《人事部关于“文革”前赴苏联、东欧留学的本科生学习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2]11号)《人事部、劳动部1966至1969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和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人薪发[1994]43号)等文件规定办理。凡没有组织批复的视为擅自更改,不予承认。

9.中共党员《入党志愿书》和1985年、1990年填写的《党员登记表》

本项占有8分的分值,对于档案中缺少《入党志愿书》且没有按规定补办有关手续的扣8分,缺少1985年、1990年《党员登记表》,每一份扣2分。 《入党志愿书》是证明党员身份和党员入党时间的重要材料,填写《党员登记表》是党组织加强党员管理和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档案中应有《入党志愿书》,1985年和1990年填写的《党员登记表》。

缺少《入党志愿书》的,要认真查找 ;确实找不到的,要由其原单位党组织出具证明(需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审核),证实其党员身份,现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在其重新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有关栏目里注明情况和原因,提出承认其党员资格的意见,报上级组织审查同意后,连同原单位党组织的有关证明材料,一并存入本人档案。如果原单位现在已不存在,干部现所在单位党组织在能够确认干部党员身份的前提下,出具书面证明,在其重新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有关栏目里注明情况和原因,提出承认其党员资格的意见,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将补填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缺少1985年和1990年填写的《党员登记表》的,要认真查找收集。确实找不到的,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写出情况说明,但要扣分。1990年由于部分单位未开展党员登记工作而缺少《党员登记表》的,由组织出具书面材料予以说明,不扣分。

关于入党时间的审核,要注意不同时期入党的干部计算入党时间的规定不同。要熟练掌握《我党历年来党龄计算的起始时间的规定》。 10.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材料

本项占有3分的分值,每缺少一份扣1分,扣完为止。 干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干部履历表》、《年度考核登记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考察材料中等都有记载,在第七类档案材料中也应有相应体现,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审批表,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立功、嘉奖等奖励材料。缺少审批表等奖励材料的,要认真查找收集,实在找不到或没有审批表的,可找来相关奖状、证书、表彰文件核实后用原件或复印件替代。

11.任副处级以上职务后受处分的决定、免予处分的决定、解除行政处分的决定

本项占有6分的分值,每缺一份材料扣3分,扣完为止。 作为能够具体反映干部受过奖惩情况的档案材料,相对于奖励材料,处分材料也是这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重点。

任副处级以上职务后受过处分的,应有处分决定(包括免予处分的决定)材料;受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的,解除处分后,还须有解除行政处分的决定材料。此类材料要尽可能收集原件,如确实收集不到的,要从文书档案中复印替代。

12.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本项占有4分的分值,每缺一份材料扣2分,扣完为止。 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形成的审计材料是考察干部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对干部本人进行过审计的,应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不管干部现任何职,只要曾做过经济工作,在应该审计的岗位上工作过,就应有审计报告。审计材料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档案材料,有时内容比较多,许多单位将这类材料放在文书档案中,但是干部的审计情况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正在修订中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将审计材料列入收集归档范围,如果干部档案中没有这类材料,可以通过文书档案复制补充,实际操作中只要求存放结论性审计材料即可。

13.1997年前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

本项占有8分的分值,每缺一份1997年以前副处级以上职务的任免材料扣2分,扣完为止。

各类任免材料是体现干部任职经历和任职状况的最全面、不可替代的材料,主要表现形式是《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是作为干部工作形成的重要材料,《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是记载干部任职经历和任职状况、奖惩情况、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等方面内容的档案材料。中央对干部任用时的任免材料一直有严格要求:

1986年《中央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中发[1986]71号)中规定:“党委讨论干部任用问题,组织人事部门应事先准备好材料,发给党委成员。材料包括:任职呈报表,考察材料……”。 1995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发[1995]4号)规定:“须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呈报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的人事档案……”。

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发[2002]7号)中规定:“需要报上级党委(党组)审批的拟提拔任职的干部,必须呈报党委(党组)的请示并附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考察材料、本人档案……”。

因此,在这次档案审核中,各种任免材料是审核重点,在检查验收中,对《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的要求相对严格一些,如果在检查验收过程中抽查的任何一卷档案中,发现缺少1997年后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视为干部档案审核工作不合格,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单项否决”的情况之一。除此之外,要求1997年前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收集齐全。对缺少此类材料的,要认真查找,尽可能找到原件,确实找不到的,可通过文书档案卷复制;如当时没有填写《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的,可找来任职通知替代。对于复制的《干部任免审批(呈报)表》和任职通知,要注明复制标识和时间,复制时间要按实际复制时间记录,并加盖组织印章。

14.1997年以来的《干部任免审批表》按规定逐项填写,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加盖组织印章 本项占有4分的分值,未按规定逐项填写或填写有误的,本项不得分,未注明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或缺少组织盖章的,每份材料扣1分,扣完为止。

1995年中组部重新制发了《干部任免审批表》及其填表说明(组通字[1995]23号),对《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填写规范作了明确说明;2002年的《关于印发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的通知》(组通字[2002]21号),又对《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填写作了明确说明。按照《<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的规定,《干部任免审批表》中的奖惩情况、年度考核情况、任免理由、家庭主要成员及社会关系等栏目不能遗漏,要逐项如实准确填写,同时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并且有组织盖章。对于手续不完备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如果要补充相关手续,也要在补填内容旁注明补充标识和时间。

此项材料反映的是组织部门、干部人事部门在做干部人事工作时是否按要求填写,虽然我们检查的是档案,实际上是在检查干部人事工作是否规范。可是,也正是因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把关不严,才会将不合格的材料收进档案中,所以档案人员有责任审核材料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档案的原貌,最新一张《干部任免审批表》必须按照规定逐项正确填写,并且各项手续完备。对以前其他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备的《干部任免审批表》不再要求补填相关内容或完善手续。

15.提拔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考察材料

本项占有10分的分值,1997年以来提拔任职的,每缺一份材料扣3分,其他材料每缺一份扣1分,扣完为止。

干部考察材料对干部工作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是正确选拔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就目前各单位管理的干部来说,提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考察材料依据作用更大,要求收集齐全。对缺少的考察材料要认真查找。有一点需要说明,如果1998年任免材料中有干部现实表现情况和考察情况等内容的描述,档案中不在有相应的任职考察材料,不视为缺少考察材料,不扣分。

16.1997年以来的干部考察材料应有形成材料的单位(或考察人)和时间

本项占有3分的分值,手续不完备的材料每份扣1分,扣完为止。1997年以后提拔任职的考察材料,形成的手续要完备。

17.1993后的工资材料齐全(或在《工资变动登记表》中有相应记载)

本项占有4分的分值,要求1993以后的工资材料收集齐全,或是在《工资变动登记表》中有相应记载,缺少工资材料且没有相应记载的,每缺一份材料扣0.5分,扣完为止。

档案中要有能够连续体现干部工资情况的相关材料。随着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尽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工资形式差异很大,但也应有相应的工资审批材料。有的单位没有形成工资审批材料,通过一份材料记录干部工资的连续变化情况,这种做法不视为缺少工资材料。

18.材料分类准确,排列有序

本项占有2分的分值,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1分,扣完为止。

档案材料分类准确、排列有序便于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时迅速找到需要查找的相关信息。档案材料要求按照《中央组织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通知》(组通字[1991]13号)和《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分类排序,如果各单位对本单位或本系统内部分材料的分类(如统一将学生登记表放在第一类或第四类)和第

一、第

五、第六类材料的排列顺序(如一类材料中将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放在第一份)已有统一要求,并且在分类、排序原则上不违背通字[1991]13号文件的要求,没有明显错误,不扣分。

19.干部档案目录的填写要求整齐、清楚,无粘贴涂改,档案目录与档案材料名称相符,材料类序号和页码填写准确。

本项占有3分的分值,不符合要求的,每项扣1分,扣完为止。

20.技术加工和装订符合要求,无乱孔,无脱页,无损坏文字的材料

本项占有3分的分值,技术加工和装订不符合要求,有乱孔、脱页或损坏文字的,每项扣1分,扣完为止。

作为需要长期保存的干部个人的历史资料,零散的档案材料经过技术加工,才能装订、保管,延长档案材料的寿命。对一些纸张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等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在不损害文字内容,保持档案原貌的前提下,要区别情况,对其外在形式进行技术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档案材料的技术加工不能破坏档案原貌,不能有乱孔、脱页和损坏档案材料文字的现象,也不提倡为了刻意追求材料四边对齐而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规格稍微小一些的档案材料进行贴边补边。

五、审核的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要求较高的工作,先期开展的中管干部档案审核和省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逐卷审阅—登记分析—补充完善—整理归档—总结提高”做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核工作质量。现作简要介绍,供大家借鉴使用。

1.逐卷审阅。各单位要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本单位管理的现职干部人事档案逐卷审阅,逐页鉴别,逐项核对。首先应看干部人事档案中所存放的档案材料是否都是同一个人的材料,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同名同姓但不属于同一个人的档案材料。其次要查看是否有故意涂改某些档案内容,使干部的相关信息发生变动的现象,尤其是有关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信息以及奖惩信息是否有涂改现象。第三,检查档案中是否存有不真实的档案材料,对这类问题,除了从档案材料本身记载的内容、办理手续和来源渠道分析外,还要从某一材料与档案中其他相关材料的记载进行分析。

除以上三种情况,在按照《通知》所列的20项重点内容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审核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档案中的一些关联材料和关联信息相互印证,如档案中存有处分材料,就要看《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本人填写的履历表中有无这一信息的记载。对于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职称材料、考察材料和任免材料的审核,一般是根据干部本人最新任免材料和履历材料所记载的学习经历、培训经历、任职经历,反向倒查之前的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职称材料、考察材料和任免材料是否齐全。

2.登记分析。对审核中查出的问题分门别类做好登记工作是后期补充完善档案材料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档案中存在的问题也会存在很大差别,但都应遵循便于后期补充完善档案材料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从《通知》中所列的20项重点审核内容分析,按照缺少档案材料和材料手续不完备两个方面登记,比较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以后的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登记得应尽量详细一些。

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应在核实准确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分门别类,登记造册。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通知》的要求拟订出切合实际的处理意见和方案,这样做一方面是要弄清缺少档案材料的去向以及产生问题的工作环节,为补充完善材料做好准备,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便于从根源上找出并归纳产生问题的原因,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同样问题重复出现。

3.补充完善。这是整个审核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档案中缺少的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别采取补充收集、复制和重新制作填写等三个处理办法。

严格地讲,组织人事工作中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归档材料应该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转递,都应该是传承有序的,最后都应该归入档案。对于因特殊原因没有及时归档的档案材料,主要的收集渠道还是从材料形成部门入手,沿着材料流转途径查找,为了保持档案材料的历史原貌和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在补充收集材料过程中应尽可能收集补充档案材料原件。一是对存放在其他地方以及能够查找到原件并可以归档的档案材料,应积极追要收集,如《干部履历表》、《干部任免审批表》、考察材料、学历学位材料、审计材料等。二是对确实无法找到原件的,可以通过文书档案卷或其他存有材料原件的地方进行复制。如果在历史上因为特殊原因,工作中没有形成《通知》中所规定的材料,可以用性质和记载内容相同的替代材料代替,不主张重新制作,如有的单位在办理任免事项时没有制作《干部任免审批表》,可以用任职通知或其他任免的复制件代替。三是对必须重新制作的档案材料,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制作填写,如补填1999年版的《干部履历表》要按填表说明填写,补填《入党志愿书》要按照中组部有关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的要求进行。

对于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能够补充的手续要在确保补制的档案信息真实的前提下,补充完善相应手续。

所有复制和补充制作的档案材料以及补充完善的档案材料手续,都要注明复制、补制标识和复制、补制时间。

4.整理归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类装订、加工整理方面的情况进行审核时,主要是看对档案的内容有无影响、是否影响到档案的利用以及有无明显错误和不符合规定的地方,不要因为刻意追求档案整齐美观而特别强调剪裁、粘贴、打印或书写方面的情况,如不必为了追求档案材料四边齐整而裁减或补贴很少或很细的边条,也不要为了追求美观而强调档案目录必须由计算机打印。对于审核中发现的档案材料分类错误、目录填写错误、材料排列顺序错误等问题,要按照《通知》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及时改正。对于补充收集的档案材料,要在认真鉴别的基础上,按要求及时归档,避免形成积压。在完成补充完善档案材料和归档工作后,应对档案进行一次复核,避免遗漏问题。

5.总结提高。对于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全面汇总,认真研究,归纳问题类型,仔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提炼规律性的东西。要结合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从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就档案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研究解决办法。在整个审核工作中,要将登记制度贯穿始终,不仅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登记,对补充收集的档案材料、复制的档案材料、重新制作填写的档案材料和补办的各种手续以及其他的整改措施都要认真登记,做到每一份材料来源清楚,去向可查,责任明确。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各种问题的处理结果,对能够马上解决的抓紧时间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要注意把握时间进度和进展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尽早解决问题。在审核工作完成之后,要向中央组织部报告审核工作情况。

第五篇: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培训讲稿

一、解读《泉州市公务员局廉政风险排查及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泉人党组【2013】2号)

二、关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需要把握的有关概念

首先我们要对廉政风险防控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什么是廉政风险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权力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着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是廉政的隐患。

(二)什么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廉政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臵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

1 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就是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预防、监督和惩治措施,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的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

三、如何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

应重点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打好一个基础,就是清理规范行政职权;二是把握一个关键,就是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填写“廉政风险分析表”;三是抓住一个重点,就是要制定有效管用的防控措施。

第一个问题,如何做好行政职权清理规范工作(打好一个基础)

对所行使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是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基础。要通过清理,搞清楚每个人、每个科室(单位)直至整个局都能行使哪些权力,权力行使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填写《行政职权目录》

1、职权名称应采用规范写法,与授权或确权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标准提法一致。

2、职权类别要严格按照行政法学理论,划分行政职权种类。行政法学把行政职权划分为十三大类:行政许可权、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征收权、行政裁决权、行政确认权、行政给付权、监督检查权、重大事项决策权、内部

2 管理权、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行政权力

3、实施依据具体到条款及其内容。如有“三定”方案作为实施依据,作为第一条列明,并具体到条款、内容。对授权的法律规定应列全,并写清具体的条款、内容。文件涉密或不对外公开的,在文件名称后标明„密级或不对外公开‟,只写到第×条,不需要写清内容。

注解:

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感到大家对于行政职权的划分还存在一些疑惑,对各项行政权力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所以,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也把有关概念简单地给在座各位做个解读,我们一起重温学习一下:

(1)行政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例如 等。

(2)行政处罚:指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定授权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依法应当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行政法规制裁。如 等。

(3)行政强制:指行政执法机关为实现行政目的,对管理相对人的财产、身体及自由等予以强制采取的措施。

(4)行政征收:指行政主体凭借国家政权,依法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强制地、无偿地征集金钱或实物的行为。其种类主要包括税、费。如果本部门仅有收费权,也可以直接列为“行政收费”。如 等。

3 (5)行政裁决: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如人事争议仲裁等。

(6)行政确认: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管理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者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如 等。

(7)行政给付:指行政主体在公民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依法赋予其一定的物质权益或者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如军转部门的中央、省解困专项资金审核下发。

(8)监督检查:指具有行政监督职能的行政主体,根据法定的监督权限,对一定范围内的行政相对人是否遵守法律和行政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如办理公务员申诉(再申诉)控告案件等。

(9)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指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所属单位人事、财务、外事等不属于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如机关(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审批、提前退休审批等。

(10)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单位等组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收费的项目,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布的收费标准,向负有缴纳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收取一定数额的货币的具体行政行为。如人事考试收费等。

(11)重大事项决策:主要指重大项目、资金分配、资产处臵等重要事项的决策。这个很清楚明白,就不在举例了。

4 (12)内部管理权:主要包括部门内部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物资采购分配等管理权。如干部考核奖惩、工人技术等级申报等。

(13)其他:上述分类不能概括的行政权力。 局里行政审批事项列表

第二个问题,关于如何进行廉政风险评估(把握一个关键) (一)如何编制好权力运行流程图

清理审核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的目的是给各科室(单位)行使行政权力依法划定边界,主要解决有什么权力的问题。而给每项行政权力编制流程图,主要解决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行政职权目录和流程图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行政职权目录,权力的底数就不会清楚;有了行政职权目录,没有流程图,在行使行政权力中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各科室(单位)应从本单位所行使的行政职权特点出发,遵循权力运行的一般规律,依法制定并公布覆盖各项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

权力运行流程图,就是将权力运行从始到终所经历的各个环节,按照运行顺序和走向,以图表方式表现出来,并在其中如实反映办理要求、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等。在梳理中要细致深入,做好整个流程中具体办理环节的分解,要体现处室、甚至具体经办岗位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行政行为,尤其是对权力走向有重要影响的自由裁量环节,不能出现一项权力流程只有“受理-报领导批准-反馈办理结果”这样的避繁就简的现象。梳理流程尽可能细,这样才能为我们下一步查清找准廉政风险点奠定基础,也

5 才能真正起到制约监督和规范权力拥有者行为的作用。

流程图要向社会全面公开,如果哪个部门或单位不按照流程图规定的要素进行运转,随着群众民主意识的提高,哪个部门或单位就可能当被告。

因此,流程图绘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有关人员和分管领导的意见,保证流程图的全面、准确、无误。

具体要求:

1.绘制内容。权力运行流程图包括外部流程和内部流程。外部流程是对社会公开、便于公众知情办事的流程;内部流程是在遵循外部流程的基础上,行政权力事项在机关内部具体运行、便于内部加强业务管理和进行有效监督的流程。流程图的要素,一般应包含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受理登记(受理地点、电话、承办人姓名)、一次性告知、岗位责任人初审、主管人员复审、部门领导审批或集体审定、各个主要环节的办理时限、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结果公开和公示、举报投诉渠道和办理结果的反馈等十二个要素。内部管理权力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绘制要求。一要依法规范绘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要按照法定程序绘制流程图,并执行,否则就形成了“程序违法”。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需要参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流程,结合实际制定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减少随意性。二要明确责任程序。对每项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责任人、实现步骤、流转程序等作出严密、具体、明确的规定,使权力运行每个

6 环节相互配套、相互衔接。对过于集中的权力要进行合理分权,形成制约机制。三要科学简明高效。原则上一项权力对应一张流程图,同类职权不同内容且行使流程有关键性差异的,需要一一编制相应的流程图(如人事管理权)。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不能少,辅助步骤不能多,做到主线突出、流程规范、简明清晰。同类职权不同内容但行使流程基本相同的,可以编制一个普遍适用的流程图,但要在流程图的标题并列标示行政权力名称。

3.格式规范。严格按照《权力运行流程图绘制格式规范》及图样绘制流程图,做到要素完整、格式统一。

(二)如何填写《廉政风险点自查表》

查找廉政风险点和分析风险表现形式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点和核心环节,是我们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基础。

填写说明:

1、风险事项。应与《行政职权目录》列出的行政权力名称保持一致。

2、流程环节。应与《权力运行流程图》标示的环节名称保持一致。

3、所涉对象及廉政风险点。所涉对象是指与“流程环节”相对应的责任岗位,如业务经办、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等。廉政风险点及其表现形式,对廉政风险表现形式的表述,依据廉政风险类型(三种类型)所引发的不同结果,准确地对风险表现形式进行表述,如实体现引发廉政风险的因素和具体的腐败或不廉洁行为。具体表述由引发风险因素及风险具体表现形式两部分组

7 成。如业务流程不严密(风险因素),可擅自更改数据为他人谋利(表现形式);个人私欲作祟(风险因素),刁难申请单位谋取私利(表现形式);等等。风险等级,用大写字母ABC标注。

4、现有制度(措施)。规范相应权力的制度规定(法规、规章、有效文件、单位内部制定的制度)。反映现有的防控制度措施,作为今后逐步健全和完善防控制度措施的基础。填写时应按照制度层次,依次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单位内部规定顺序,以阿拉伯数字1234依次排列,数字后用实心点“.”与文字隔开。如:1.公务员法第*条第*款 2.福建省**文件(闽政…)3.泉州市**文件(泉政…)4.泉州市公务员局**文件(泉人综…)。

关于廉政风险点的概念的解释说明。

廉政风险点,也就是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风险的环节或岗位。

1、廉政风险的分类,也就是我们查找什么?风险的产生,既有主观故意,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目前我们主要把廉政风险分为三类。第一类权力运行风险指在权力运行过程中,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当和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可能造成决策失误的风险或者不履行“一岗双责”以及履行不到位,可能造成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以及为了达到行政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

8 目的,行政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当影响,导致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决策失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原则,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商业贿赂、利益冲突,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等现象。第二类规章制度风险是指未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制定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流程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化工作措施。以及由于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要求不明确,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会造成权力滥用的廉政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权力失控、行政行为失范,滥用职权、利益冲突、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第三类思想道德风险个人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丧失职业道德操守,背离政府廉洁性要求等导致的行为失范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行为失范,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违反政治纪律、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违反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等。

2、如何查找廉政风险点。对经确认实施的行政权力,应本着每项权力都存在廉政风险、都是廉政风险点的这样一个思路,根据“三定规定”确定的职能任务和每项工作流程,认真查找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并对应权力运行流程图设定的主要环节和权力行使的具体岗位,确定廉政风险点。一个运行环节可能

9 存在一个或多个廉政风险点,

A.全员查找岗位廉政风险,每个岗位工作人员分析查找本岗位履职用权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风险表现。

B.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查找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风险表现。

3、准确评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的评定,直接影响着对这项权力的防控责任和防控力度。在查找出风险点的基础上由各科室(单位)依据权力的重要性、使用频率、涉及资金额度和风险危害程度等内容,对行政权力进行廉政风险评估和排序,并按照由高到低的风险等级划分为A级风险权力、B级风险权力、C级风险权力三个等级。在这个环节,要注意各业务部门可能存在的“将高等级风险上报成较低等级风险”的倾向,应实事求是地确定每一项行政权力的风险等级。防止将高风险的A级风险点划分为较低等级的B级风险点,甚至是C级风险点。或者是将本该是应确定为B级风险点,划分为C级风险点。或者是将应划分C级风险点,因出于图省事等原因不列为风险点。这些倾向,请同志们在查找风险点时,予以重点关注和把握。

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确定后,要一并在权力运行流程图中标注。

第三个问题,制定有效管用的防控措施(抓住一个重点)

1、对过于集中的权力,要进行合理分解和科学配臵,建立有效的制衡或监督机制。一是职权分解,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现象。

10 职权分解就是从一些熟人打招呼多的事项、自由裁量权大的部位、含金量高的环节入手,对权力结构作适当分解和合理调整,把一个科室、一个岗位、一个人负责多项职能改为负责其中某一项职能,行使某一项权力,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二是以权制权,对某项权力的运行,配臵相应的上位权力、集体权力进行必要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运行的失控。

2、对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细化裁量标准,完善行政程序,压缩腐败问题发生空间。行政执法主体应当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标准、条件、种类、幅度、方式、时限予以合理细化、量化。

3、对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的,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抓好落实。各科室要加快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快构建制度体系基本框架,努力形成一整套以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减少群众办事“跑冤枉路”、“找熟人”现象。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4、对传统手段难以有效监控的,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比如,开发人事信息管理平台,办公业务资源网(OA),市里的电子监察系统(行政中心窗口)把行政执法、服务群众窗口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纳入电子监察范围,对权力运行节点和运行时限进行监控。

防控措施要突出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点逐类逐项提出;突出系统性,注意把握不同廉政风险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增强防范措施的协调性,形成预防合力;

11 要突出可操作性,做到简便易行、科学实用。

这个阶段重点要填报《岗位说明书》、《需提交研究和审核报批事项表》和《科室(单位)“三重一大”事项表》

填写说明:

关于填写《岗位说明书》

1.为了制定的防控措施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本阶段,请按照科室(单位)现有工作人员及其工作分工情况,填写《岗位说明书》。进入第三阶段后,再按照权力制衡、风险防控的要求,优化岗位职责分工,修订完善《岗位说明书》。

2.所有岗位包括工勤岗位、劳务派遣人员岗位,都要填写《岗位说明书》。

关于填写《需提交研究和审核报批事项表》 关于填写《科室(单位)“三重一大”事项表》

1、各科室(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职能和业务工作,查找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中可能产生腐败行为的权力事项,填写《科室(单位)“三重一大”事项表》。

2、防控办将组织审核,确认后返回科室、单位,绘制“三重一大” 事项决策流程图。

四、几点要求

(一)切实做好“三审”签字确认工作。所有行政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点自查表、岗位说明书、 “三重一大”事项表、需提交研究和审核报批事项表(以下简称“五表一图”),均要经过“三审”签字确认后才能上报。

12 “一审”即个人自审、签字。要对照岗位职能职责,逐项审查本职《岗位说明书》与科室(单位)的权力运行流程图、廉政风险点自查表、“三重一大”事项表是否对应、准确、完整、规范。除了岗位自查自审之外,同一科室工作人员要互相交叉,相互帮助审核、完善。

“二审”即科室(直属单位)集体初审。要召开科室会议集体审议,按照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对本科室(单位)的“五表一图”进行审核审议,重点审核有无遗漏、重复,是否全面完整、科学规范。初审负责人签字确认。

“三审”分两种情况。一是业务链会审,若一项职能涉及多个科室(单位),牵头单位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召集相关科室(单位)进行研究,对涉及相同类事项的权力整合为一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明确“五表一图”报送单位,相关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签字确认。二是分管单位领导要召开专题会议,对各科室报送的材料进行集体研究审核审议,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

(二)按照规范制作“五表一图”。防控办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五表一图”,并制作了电子范本,各科室(直属单位)可从防空办(监察室)复制。四个表格必须用excel制作,流程图必须用word制作,不按要求制作将返回重新制作。

(三)按时报送材料。各科室(直属单位)务必于2013年7月1日前,将“三审”签字确认的“四表一图”及其电子文档

13 报送防空办(监察室)。工作进度比较快的科室(直属单位)请提前报送。

上一篇:电梯行业现状分析下一篇:电梯综合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