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械论文范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铁路机械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2015年5月出台“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制造业企业架构、生产组织、产品模式等都将进行巨大转变。

第一篇:铁路机械论文范文

铁路工程施工机械管理与保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铁路施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设备在铁路工程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重要。机械化施工程度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而施工进度又是反映施工行业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合理地组织机械设备的配套使用,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效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机械费用开支,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与保养工作。

关键词:铁路工程 设备管理 保养

1、前言

铁路工程项目往往具有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强度高等特点,土石方开挖及回填、隧道(洞)开挖和混凝土浇筑的工程量大,施工中采用的土石方、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不仅规格全、数量多,而且大型或超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施工设备在控制、液压、机械传动等系统中采用了愈来愈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先进而复杂的技术对设备的运行和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主要手段,施工设备的管理已成为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成本)三大目标的控制性因素,必须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2、施工机械的选择管理

铁路施工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软基处理、路堤、小型构筑物、底基层、基层、面层及桥梁、隧道、无咋轨道等,且施工条件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所选用的机械一方面其类型适合施工现场的气候、地形、土质、场地大小、经济运距、工程质量要求等。另一方面,机械的工作装置容量要和工程进度及工程量相符合,应避免机械工作能力不足或过剩而造成延缓工期或效率低下。

对于技术要求高的单项工程,应考虑采用性能优良或专用的机械,以保证质量和较高的生产率。同时,机械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降低或避免施工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也应加强安全管理,规范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机械的选用和配备方案也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权衡工程量与机械费用的关系,从各种施工方案中选择较为经济的,从而确定所选择的机种。同时在管理上,提高施工机械的台班作业效率,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施工机械的使用管理

⑴建立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机械设备的基本规章制度有:机械设备购置制度,交接班验收制度,账、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定机定人、持证上岗制度,完好率、利用率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修理与技术改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报废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检查评比奖惩制度等。

⑵落实保养制度

及时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切实落实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中“强保”与“需保”相结合的保养制度。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机械化施工的整体性、连续性和高效性,在维修和保养方面,克服以往在发生故障时才保养的做法,而采用“强制保养”和“按需保养”相结合的保养制度。这就要求施工项目部设立快速、敏捷的维修保养班。项目部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依据设备技术性能和使用情况,制定出明确的保养间隔和保养项目安排表,统一安排,按需保养,强制执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⑶做好跟踪诊断

对利用率较高、易损坏、易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故障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要做到及时维修,保证机械设备事故统计资料齐全,做到机械故障处理有统计、有分析、有故障处理措施及处理后的结果。

⑷人人参与管理,对事故责任分明

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不只是管理人员的职责,而是从领导到生产一线设备操作人员及设备维修工人所有人的职责,必须人人参与到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的全方位监控、全过程管理,防止轻管理或缺乏设备规划的片面管理而使机械设备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

对机械设备事故坚持“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与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要做到事故清、责任明、处理得当、措施得力、损失真实。

⑸加强单机车成本核算

应对燃油、润滑油和维修费等执行单机登记,随时掌握机械设备完成单位产量、所需动力、配件消耗等杂费开支等情况,分析其经济效益,如果该机械设备的成本费用高于或等于其完成单位产量所产出的经济效益,那么得及时考虑更换该机械设备。同时,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记录,对运转台班、台时、完成产量、油料、配件消耗等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按月汇总和对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对机械使用技术指标的比较和调整,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最大效益。

⑹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是保证施工中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高机械完好率、降低机械设备事故频率行之有效的手段。机械的操作者是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保证了人的安全,才能更好地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4、避免机械设备的不合理使用

(1)低载、低负荷使用:即所谓大马拉小马。这是机械设备低效使用的常见现象。

(2)降低性能范围使用:企业从装备管理角度出发,以综合效益最佳为原则选用的机械由于降低性能范围使用,会使原来的设想无法实现,使综合效益下降,机械投资很大部分被白白浪费。

(3)超载、超负荷使用:机械设备的超载或超负荷使用不仅造成零部件的过度磨损、机械寿命降低,而且还会导致主要受力部分的永久性变形,甚至损坏机械。但由于施工作业条件的多变性,完全杜绝临时性的超载、超负荷现象,不仅不易做到,有时也不经济。因此,经过批准的一次超载、超负荷使用有时是允许的。

(4)超性能范围使用:避免机械设备去从事有害的或超过原设计性能范围以外的作业项目,使机械损坏严重。如用推土机分层碾压土层,推土机日夜高速往返行驶,使得行走装置损坏十分严重。

5、施工机械的保养与维修

要按照“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有计划地对机械设备进行技术保养。机械操作人员在机械设备的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等方面要认真做好的日常保养,并按规定周期要求严格做好分级保养,以保持施工机械良好的技术状况,提高机械完好率和利用率。

设备修理要实行计划预期检修制与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知维修相结合的修理制度。积极开展施工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监测工作,根据设备异响、振动、温度、功率、油样指标的变化,利用检测仪器判断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保养和维修。

6、结语

在铁路施工企业的现代化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迅速增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已逐步由单机向按体系加以配置或组合成套的方向发展。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合理选择和组织使用机械,保持机械的完好率,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对保证施工的正常秩序、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推动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艳萍 等编.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杨耀双 刘碧云.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田奇.建筑机械使用与维护[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朱长明

第二篇: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发展新思路

摘 要:制造业作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2015年5月出台“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未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入融合,制造业企业架构、生产组织、产品模式等都将进行巨大转变。在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并实现由大变强的过程中,发展服务型制造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是面向服务的制造和面向制造的服务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本文提出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目的、意义、模式和主要路径。

关键词:制造企业 转型 服务型制造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将进行深入融合,制造业企业架构、生产组织、产品模式等都将进行巨大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生产方式趋向网络化、智能化;企业组织走向虚拟化、扁平化;产品模式转向服务化、定制化。在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中主要是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型,有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两方面的含义,服务产品在制造业的全部产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服务型制造的产生及其内涵

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为12.6%、10.8%、7.9%、7.6%、7.0%、6.1%。由于国内资源、环境、成本等多种要素的约束日益趋紧,传统扩张式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只关注产量规模,忽视质量品牌、缺乏技术创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从内部环境看,存在生产组织方式较为传统、创新研发投入不足、核心竞争力逐渐减弱、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外部环境看,消费者具有更大的主导权,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交化、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发展将颠覆旧有的制造模式,跨界融合、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变革与转型的十字路口。服务型制造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生产性服务,由仅仅提高产品或附加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包转变,包括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制造业服务化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多地决定于内部服务的效率,已经超过企业运营效率、资产数量、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二是包括运输、调试、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等的外部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能够提高产品的价值和销量。制造业和服务业正越来越表现出“共生关系”,并有渐渐融合成一个部门的趋势,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服务的增强和支撑,成为一种服务增强型和密集型产业。通过企业价值链的扩张、延伸以及资源整合打造服务型制造的全新动力引擎。

二、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必要性

1.宏观层面需要。国家宏观层面上的产业转型在产业层面上表现为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德勤《基于全球服务业和零部件管理调研》指出,全世界所有经济体都正在经历产业模式从制造主导向服务主导的转变。装备制造企业也不再局限于提供单纯售后服务,而是从设计研发开始,实现了服务前移,实现联合开发和全过程覆盖,正经历由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升级。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既有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国际市场争夺更趋激烈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提出的紧迫要求,更有国家实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当地政府“桥头堡”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以及铁路市场化改革、国企改革形成的倒逼机制。

2.市场环境需要。国内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已实现了全部线路大修、维修主型机械的国产化,目前养路机械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1)现在常用机型的养路机械的市场需求将明显减少;(2)道岔、隧道、桥梁相关养路机械将会有一定的需求;(3)高速铁路相关的养路机械的需求将呈日益增长的趋势;(4)高中低端、大中小型养路机械均会有需求,且匹配将趋向合理化。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内部管理需要。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生产组织模式较为单一,对应的产品客户相对固定,随之产生的一整套制造服务体系相对成熟和稳定,生产组织模式与传统的批量制造有着明显区别。就目前来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企业虽然接近客户,但总体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对外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制造业价值链上,占三分之二的不是生产制造环节,而是研发设计、营销、售后等,其大部分的利润来源于服务环节。价值所占比重的差异使得大多数制造企业将关注点由生产转移到产品的市场调查、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售后服务、产品的报废及回收等的整个全生命周期。而服务型制造通过针对顾客的个性化服务,更好地发现顾客的需求,有利于产品的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活动,在制造环节,通过外包等服务性生产活动,实现更加精细化的专业分工,以便企业降低风险,实现更多的经济价值。因此,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企业非常有必要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通过生产性服务、制造服务和顾客参与的高效协作,融合创新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价值链各环节的持续增值。

三、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服务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1.线路养护施工市场。原铁道部2006年发布了《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对铁路线路的维修、中修和大修修理周期作出了明确规定,依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测算,现有铁路机械化养护设备的作业能力仍有缺口,市场需求还得不到满足。同时,随着新的铁路建设里程及其具有铁路提速里程的不断增加,对铁路机械化养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修程修制规定铁路200Km/h及以上提速线路和道岔的综合维修周期,比原修程缩短一半,并且将铁路成段养护纳入了大型養路设备的作业范围,铁路既有线路的养护量激增,线路养护运营业务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随着国家大力实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走出去”战略,海外线路养护施工运营市场前景异常广阔。

2.培训、教育市场。目前我国铁路装备各类大中型养路机械数千台,按各铁路局工务机械段对设备使用的要求,平均每台设备需要从业人员约10人,现有设备从业人员缺口较大。加上未来10年新装备的大型养路机械等各类设备,还需新增从业人员。无论是既有从业人员还是新增从业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知识技能培训,方能适应岗位要求,大型养路机械培训市场前景广阔。

3.区域网络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区域服务网络建设,搭建集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业务培训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设立区域配件库,使用户能够及时获取所需配件,减少储备;做到12小时内服务响应,24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理问题,提高服务反应速度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云服务”平台,全面探索“人机网合一”的运作模式,实现厂家、用户、设备的信息“互联”,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远程诊断设备故障,实现整机及零部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设备返厂修市场。按照大型养路机械使用要求“达到整机大修年限或大修作业里程的大型养路机械应及时安排整机返厂修,由取得维修合格证的单位实施”。随着设备使用年限逐步到期,造修企业应将整机返厂修与新造车工作置于同等重要地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再制造的理念不断改进整机返厂修工作,以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附加值,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挖掘整机的潜在价值,满足现有施工需求,确保安全运营,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的大修向再制造的全面过渡,创造价值。

四、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发展服务型制造模式的路径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需求己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只有加快自主创新,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可以说,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沒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就不可能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为目标,以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技术与营销深度结合,加强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研发、试验检测、认证等有机结合的大研发体系,为国际化、相关多元化战略落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引领行业发展。按照系统性装备解决方案,加强新产品研发制造以及既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升级。加强对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基础理论、基础作业模式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研究,实现产品与零部件并重发展。

2.加强精细化管理。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企业要以订货型生产方式为主,来降低企业生产产品的风险。订货型生产要根据用户对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和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组织生产,并且根据备货订货分离点的不同,选择适合于企业的运营方式,如按订单设计、按订单采购、按订单加工、按订单装配或按订单销售,尽量缩短产品生产与制造的周期,缩短交货期,减少库存,才能在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真正让企业提高对于市场的适应能力。

3.预防性质量控制。从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的双赢的角度,打造一整套“产品+服务”的整体管理方案,改变传统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主要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理念,以顾客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客户的主观满足感进行收集和分析,特别是对产品交付用户后的服务质量进行反馈,从而实现从产品研发一直到顾客价值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更加注重构建预防性的质量控制体系。

4.加快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大型养路机械修理、配件销售、线路养护施工运营、培训、小机制造、铸造等业务,真正实现产业链多点创效。遵循“突出主业,审慎选择”的原则,大力发展相关多元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积极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咨询、维护保养、培训、设备租赁、工程施工、运营管理等产业链前后端开展增值服务,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产品全寿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全球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大力提高服务创效所占比重。

5.提升服务潜能。长期以来大型养路机械造修企业的售后服务部门都被视为不以盈利为目的支持部门,而领先的欧美制造业率先通过发掘客户需求,拓展售后服务部门的支持能力,依托运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向客户提供不依托产品的专业化服务,帮助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式售后服务,由传统观念上的成本中心,转变为重要的增值服务提供方和盈利中心。

五、结语

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产品的同质化更趋明显,产能严重过剩,成本不断攀升,顾客需求持续升级,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产品质量升级等驱动因素的影响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服务水平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然,企业由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并不是单纯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更不是简单地放弃原有的制造环节只做服务环节,而是要加强企业中制造与服务的相互渗透,摆脱单纯以纯粹产品价格作为竞争优势的模式,从以前单纯的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的解决方案,力求走出低利润的经营困境,实现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服务供应商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兆磊.传统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路径分析.企业论坛.2010(6).

[2]孟秀丽.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对策研究——以江苏为例.现代管理科学.2011(7).

[3]杨书群.服务型制造的实践、特点及成因探讨.产经评论.2012(7).

[4]黄志辉.服务型制造对提升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2013(1).

[5]何哲等.服务型制造在大型制造企业的应用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5).

[6]张振强. 铁路线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发展及展望.科技传播.2013(4).

作者:童普江

第三篇: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机械设备配置简析

摘要:在众多的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最为经济的一种,但目前国内货物及旅客的运输依然主要依靠公路,因为国内铁路的建设水平还远未达到需求的要求,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铁路工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文章以郑西客运专线铁路建设中应用的机械设备情况为例,阐述了机械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配置;郑西铁路;轨道施工

铁路运输是最为经济的一种运输方式,但是国内铁路的建设水平还远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据统计,全国铁路运输需求的满足率只有35%~40%,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虽居世界第三,但中国铁路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输通道。目前新建铁路工程以高速客运专线为主,这类工程桥梁和隧道多,在施工中,除了使用大量的专用设备外,对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设备的用量也较大。为节约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就要重视机械设备的选型问题,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建设为例阐释了铁路工程机械设备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一、工程概况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东起郑州枢纽郑州客站,向西经过洛阳市、三门峡市、渭南市,西至西安枢纽西安北站,分别连接京广通道(包括京广客运专线)、大湛通道、包柳通道。正线长456.639公里,另由西安北站向西延伸至陇海线咸阳西站,线路长27.879公里。沿线新建新荥阳、新巩义、洛阳南、新渑池、新三门峡、新灵宝、新华山、新渭南、新临潼、西安北共10个车站。在建的郑西客运专线工程由郑州枢纽配套工程、郑州至西安(新临潼)段以及西安枢纽配套工程三部分组成。2005年9月25日开工,建设工期为48个月。

二、工程地质特征

从地貌上来看,郑西客运专线线路位于豫西山地和渭河冲积平原,南倚秦岭及其东枝余脉,北临黄河及其支流。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自东向西大致经过低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黄土丘陵区、山前(塬前)平原区、河流冲积平原区5个地貌单元。其中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不良地质主要有滑坡和错落、顺层、人为坑洞及地震区。黄河Ⅱ级阶地表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所覆盖,下伏上更新统冲积砂质黄土,中间夹有数层古土壤层。黄土台塬区,表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下伏第四系中、下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中间夹有数层古土壤层,底部为冰湖积粉质黏土及砂层。黄土在天然状态下处于非密实状态,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变形较小,主要为压密变形,通常表现为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湿陷变形发展较快。该区域黄土颗粒成分:大于0.05mm占12%,0.05~0.005mm占60%,小于0.005mm占28%,黄土的含水量在20%左右,孔隙比一般在1.0左右,湿陷系数平均0.05,湿陷等级中等,湿陷敏感性中等。按照铁路规范的划分标准,隧道洞口分布的湿陷性黄土为Ⅲ级自重湿陷,湿陷深度约18m。在机械选择中必须考虑工程所处位置的具体地质特征,否则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延误工期,影响经济效益。

三、机械配置情况

众所周知,郑西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的、速度目标值较高的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遇水浸湿后结构会发生显著下沉,能导致路基及结构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大断面隧道施工,路基零沉降控制,大跨度隧道和大桥的基础施工,特大型箱梁和无碴轨道的生产铺架等科技难题十分关键。郑西客运专线的路基处理,设计1000根桩,平均每根桩长60m,这些桩的总长度加起来有600000米。这些桩基使湿陷性黄土路基和桥梁能满足严格的沉降要求。郑西客运专线的设备投入称得上是前所未有,仅钻孔机就有50台,价值2.5亿。提梁机2台、运梁机2台、无碴轨道铺架机2台,再加上检查测试设备和仪器,总投资可达5亿元。因此,在不同地段施工时,必须考虑到机械的优化配置,维修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因为所用机械制造精密、造价昂贵。工程的成本控制,机械费的控制也是相当重要的。

(一)轨道施工

轨道施工机械主要有无碴轨道铺轨机、移动接触焊机、大型养路机械、焊轨生产线等。其中,铺轨机、焊轨生产线、移动接触焊机及部分大型养路机械需从国外引进。

不久前,中国南车集团洛阳机车厂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无碴轨道施工机械。使用这种设备铺设的无碴轨道,较之以往的有碴轨道维护将更方便,更利于高速列车的运行。据资料显示,与有碴轨道相比,无碴轨道具有更好的结构连续性、平顺性、稳定性、恒定性、耐久性和省维修性,可以避免特级道碴的使用及环境破坏,免除高速运行时的道碴飞溅,结构高度低、自重轻,有利于地形选线。尽管技术较复杂,且一次性投资远大于有碴轨道,但其使用寿命周期长,且使用周期内基本上不需要维修,运营过程中维修工作量可减少70%以上,能够有效缓解高速铁路运营与维修的矛盾,其优越性可见一斑。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无碴轨道施工机械可以改变我国铁路客运货运混线的状况,建成的客运专线轨道,可承受近400公里每小时客车运行速度,并大大减少维护的频率,大大减少铁路建造的运用成本上。这台工程车由安装、装载、固定等10个部分组成,铺设铁轨时,先通过振动法将轨枕嵌入初凝前已经捣固的混凝土中,然后采用机械、人工协作小组方式,安装最为关键的对轨枕的固定支承,每一班能铺设约200米轨道。无碴轨道的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则达到100年,工程完工后路基的沉降要求在2厘米以内,而一般铁路20厘米以内就可达标。该客运专线将铺设无碴轨道达456.439公里。在欧洲,无碴轨道的铺设很多,机器的售价也在1400万人民币左右,而这台国内首造的无碴轨道施工机械成本价大约是700万元,它将改变中国150多年来的铁路铺设历史,为高速铁路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基石支持。这台机械已用于郑西客运专线的轨道铺设,全长484.5公里的郑西客运专线设计时速高达350公里/小时,高时速对轨道技术要求极高。

(二)隧道施工

1.隧道掘进机械配套的原则。(1)施工流程中的各工序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如:凿岩、装岩、运输等,实现凿、装、运流水机械化施工;(2)各工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能力上要匹配合理,相互适应,如运输能力要稍大于装岩能力;(3)配套设备在布置、操作等方面互不干扰,保证作业安全。机械的规格及结构形式必须适应施工条件、工程规格及作业方式的要求。对于隧道来说,主要以顺序作业的方式来考虑;(4)尽量选择操作方便,性能稳定,质量可靠,易损件消耗少、易补充,故障少,通用性强的设备来配套使用;(5)配套的机械在生产能力和数量上要有一定的备用量;(6)要根据本单位现有设备、操作技术。维蜂水平和经济可行性等情况来确定机械化作业的内器和配套的机械设备。在满足工期、质量等要载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技术合理,经济有利,适应性强的配套设备。

2.凿岩机捕选择。凿岩设备的选用应考虑到岩石性质、断面大小、进度要求、工程量大小和工程造价等影响因素。苍岭隧道属中型项目,隧道以IV、V类围岩为主,岩石质地坚硬,地层较稳定,结合现有经济状况和自有机械设备情况,选用小型凿岩设备YT-28气腿式凿岩机。

一个工作面上同时开动凿岩机械数量根据要求的凿岩生产率和开挖断面尺寸按下式确定:

式中,N——同时开动的凿岩机械台数(台);

Ld——每一循环钻孔总长度(m),根据钻爆设计确定,约510m;

Vd——凿岩机实际生产率(m/min);

T——开挖循环作业计划的凿岩时间(min),计划平均每循环3.5h左右;

s——开挖断面(的,平均83m2左右;

△f——每台凿岩机或(钻臂)的工作面积(/台)。

经计算,正常开挖段每工作面需气腿式凿岩机20~21台,对于岩质较硬等凿岩机施工困难地段,采取弱爆破进行开挖,凿岩机辅助开挖;对于部分土质隧道,采用短台阶法开挖,机械采用挖掘机井配合凿岩机等。

3.装岩与运输机械的选择。在开挖施工工序中装渣和运输所占时间比例较大,所以正确地选好装运设备、设计好装运作业线和作业配合步骤对开挖进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国内装运设备的的类型、特点和使用要求等,结合本主理的i实际情况,采用了无轨装运方式。比较目前国内常用的无轨装载设备的不同特点和性能,结合本隧道工程的特点和自有设备情况选用了ZL50型装载机,斗容12m3。为配合装载机,结合自有设备情况,选用斯太尔自卸汽车,装碴斗容约12m3。

(三)其他施工装备

1.桥梁。架桥机、运梁车在第一施工年度内完成设备的研发、制造或引进,并应在架梁作业开始前至少提前2个月运至施工现场;造桥机,最迟在下部工程开工二个月时,完成研发、制造,并运至施工现场。

2.电气化。所需专用设备和特殊设备,如:电气化接触网工程需要的旋式(干法)自行钻机、横张力放架线车、接触网作业车、接触网动态检测车等,牵引供电专业需要高压电气试验车、微机检测低压电气试验车等。为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应在第三施工年度的上半年内完成设备研制或引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机械设备选型中应做到:(1)工程机电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适应具体的地理环境;(2)满足负荷、强度及性能可靠性的要求;(3)关键设备选型上必须具有高性能,小型设备或使用频率低、劳动强度小的设备,可选用普通性,这样可以减少投入;(4)选用的机械设备应进行上实地检测,性能差、可靠性差的设备进行更换处理;(5)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机械设备的投资成本,进行成本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实现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梦恕.客运专线长大隧道设计施工的讨论[J].铁道工程学报,2005,(1).

[2]管德鹏,汶文钊.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要点探索[J].铁道标准设计,2007,(6).

[3]杨新安,廖立坚,王军良.客运专线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4).

作者简介:卫延斌(1963-),男,吉林永吉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三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机械管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卫延斌

上一篇:文学批评理论论文下一篇:民族传统体育论文